院感職業(yè)暴露試題及答案_第1頁
院感職業(yè)暴露試題及答案_第2頁
院感職業(yè)暴露試題及答案_第3頁
院感職業(yè)暴露試題及答案_第4頁
院感職業(yè)暴露試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院感職業(yè)暴露試題及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20題)1.下列哪項屬于血源性病原體職業(yè)暴露的主要傳播途徑?A.完整皮膚接觸患者汗液B.被HIV感染者使用過的針頭刺傷C.吸入結核患者咳嗽產(chǎn)生的飛沫D.接觸麻疹患者皰疹液答案:B解析:血源性病原體(如HIV、HBV、HCV)主要通過血液或體液經(jīng)破損皮膚、黏膜或銳器傷傳播。選項B為銳器傷暴露,屬于主要傳播途徑;A項汗液通常不視為高風險體液(除非可見血液污染);C為呼吸道傳播(結核分枝桿菌);D為接觸傳播(麻疹病毒主要經(jīng)呼吸道)。2.發(fā)生銳器傷后,正確的局部處理順序是?A.立即用75%乙醇消毒→從近心端向遠心端擠壓傷口→流動水沖洗B.立即從遠心端向近心端擠壓傷口→流動水沖洗→碘伏消毒C.立即從近心端向遠心端擠壓傷口→流動水沖洗→碘伏消毒D.立即包扎傷口→報告科室負責人→后續(xù)處理答案:C解析:銳器傷后應遵循“一擠二沖三消毒”原則:用肥皂液和流動水沖洗污染的皮膚,黏膜用生理鹽水沖洗;如有傷口,從近心端向遠心端輕輕擠壓,盡可能擠出損傷處的血液(避免擠壓過重或反復擠壓),再用流動水沖洗;最后用75%乙醇或0.5%碘伏消毒,并包扎傷口(無滲血可不包扎)。3.某護士為HBsAg陽性患者靜脈穿刺時被污染針頭刺傷,已知該護士乙肝表面抗體(抗-HBs)定量為50mIU/mL(參考值>10mIU/mL),此時應采取的最關鍵措施是?A.立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B.無需特殊處理,定期復查C.注射乙肝疫苗加強針D.同時注射HBIG和乙肝疫苗加強針答案:D解析:根據(jù)《血源性病原體職業(yè)接觸防護導則》,暴露于HBsAg陽性血液時,若暴露者抗-HBs<10mIU/mL或不詳,需在24小時內注射HBIG(200-400IU),并接種乙肝疫苗(按0、1、6月程序);若抗-HBs為10-100mIU/mL,需接種1劑乙肝疫苗加強針;若抗-HBs>100mIU/mL,無需處理。本例抗-HBs為50mIU/mL(10-100區(qū)間),需接種加強針,但部分指南建議低滴度時可聯(lián)合HBIG(尤其暴露源病毒載量高時),因此最關鍵措施為D。4.關于呼吸道職業(yè)暴露的定義,正確的是?A.接觸肺結核患者痰液污染的器械B.在未佩戴防護口罩的情況下,近距離(<2米)接觸新冠病毒感染者C.處理HIV感染者血液時未戴手套D.被布魯氏菌培養(yǎng)物污染的離心管破裂后吸入氣溶膠答案:B解析:呼吸道職業(yè)暴露指因職業(yè)活動吸入含有病原體的氣溶膠或飛沫導致的暴露。選項B符合“未采取有效防護(未戴口罩)+近距離接觸呼吸道傳染病患者”的場景;D為實驗室氣溶膠暴露(屬于特殊類型),但題干未明確是否為職業(yè)場景;A為接觸傳播;C為皮膚暴露。5.某醫(yī)生為梅毒患者進行手術時,手套被患者血液污染但未破損,此時應?A.繼續(xù)操作,完成手術后更換手套B.立即更換手套,并用肥皂液清洗雙手C.用75%乙醇噴灑手套表面后繼續(xù)操作D.無需處理,術后常規(guī)洗手答案:B解析:標準預防要求接觸患者血液、體液時應戴手套,若手套被污染(即使未破損),需立即更換并清潔雙手,避免交叉污染。6.以下哪項不屬于職業(yè)暴露后評估的內容?A.暴露源的種類(如HIV、HBV)及感染狀態(tài)(如病毒載量)B.暴露途徑(如銳器傷、黏膜接觸)C.暴露者的免疫狀態(tài)(如乙肝抗體水平)D.暴露發(fā)生的具體時間(如上午9點)答案:D解析:職業(yè)暴露后評估需包括暴露源(種類、感染性、病毒載量)、暴露途徑(類型、嚴重程度)、暴露者免疫狀態(tài)(疫苗接種史、抗體水平),但暴露時間主要用于判斷預防用藥的時效性(如HIV暴露后預防需在2小時內啟動),不屬于“評估內容”本身。7.關于HIV職業(yè)暴露后預防用藥(PEP),錯誤的是?A.暴露后2小時內啟動效果最佳,最遲不超過72小時B.用藥療程為28天C.僅需服用單種抗病毒藥物D.暴露源為HIV陽性且病毒載量高時,需使用強化方案答案:C解析:HIVPEP需聯(lián)合用藥(通常2-3種藥物),單藥預防效果不足。其他選項均符合《國家艾滋病職業(yè)暴露防護指導原則》。8.某護士在為患者吸痰時,患者突然咳嗽,痰液噴濺至護士眼部,此時應立即?A.用生理鹽水沖洗眼睛至少10分鐘B.用清水沖洗后滴抗生素眼藥水C.報告醫(yī)生并等待進一步處理D.用75%乙醇擦拭眼部周圍皮膚答案:A解析:黏膜暴露(如眼、鼻、口)應立即用生理鹽水或流動水沖洗(眼部需用洗眼器或生理鹽水持續(xù)沖洗10-15分鐘),避免揉搓。9.以下哪種情況屬于高風險職業(yè)暴露?A.被乙肝患者使用過的縫合針(無可見血液)刺傷B.被HIV感染者使用過的空心針頭(深刺傷)刺傷C.戴手套接觸HIV感染者的汗液(手套無破損)D.接觸梅毒患者干燥的皮膚損害答案:B解析:HIV暴露風險與暴露源病毒載量、暴露途徑(空心針>實心針)、損傷深度相關??招尼樕畲虃麑儆诟唢L險;A項乙肝病毒在無可見血液的器械上存活時間短,風險較低;C、D項汗液、干燥皮膚損害通常不傳播HIV或梅毒。10.關于職業(yè)暴露后的報告流程,正確的是?A.先自行處理傷口,再報告科室負責人B.立即報告科室負責人,同時啟動暴露后處理C.24小時內填寫《職業(yè)暴露登記表》即可D.僅需向醫(yī)院感染管理科報告,無需告知暴露者本人答案:B解析:職業(yè)暴露后應立即處理傷口并報告科室負責人(或院感科),同時啟動暴露后預防措施(如評估、用藥),后續(xù)補填登記表。需向暴露者本人告知暴露風險及處理方案。11.下列哪項不符合標準預防的核心原則?A.認定所有患者的血液、體液均具有傳染性B.僅對已知傳染病患者采取防護措施C.接觸患者黏膜時戴手套D.診療操作時根據(jù)風險選擇防護裝備(如護目鏡、面罩)答案:B解析:標準預防要求對所有患者均采取防護措施,而非僅已知傳染病患者。12.某實驗室人員處理結核分枝桿菌培養(yǎng)物時,離心管破裂導致氣溶膠暴露,此時應?A.立即離開實驗室,更換防護服后報告B.佩戴N95口罩繼續(xù)完成操作C.關閉實驗室,啟動空氣消毒(如紫外線照射),并報告D.用75%乙醇噴灑污染區(qū)域后繼續(xù)工作答案:C解析:實驗室氣溶膠暴露需立即停止操作,關閉實驗室(避免人員進入),啟動空氣消毒(紫外線照射至少1小時或使用過氧化氫汽化消毒),并報告科室及院感部門,暴露者需進行結核菌素試驗或γ-干擾素釋放試驗篩查。13.關于銳器傷的預防措施,錯誤的是?A.使用后立即將針頭回套針帽B.推廣使用安全型注射器(如自動回縮式)C.操作時避免徒手傳遞銳器D.銳器盒盛放至3/4滿時及時封閉答案:A解析:回套針帽是導致銳器傷的主要原因之一,應禁止雙手回套,推薦使用單手回套或不回套(直接丟棄至銳器盒)。14.某醫(yī)生為丙肝患者手術時被污染的手術刀劃傷,暴露源HCVRNA陽性,此時最關鍵的處理是?A.立即注射丙種球蛋白B.定期檢測HCV抗體及RNA(暴露后4周、12周、24周)C.立即啟動抗病毒治療(如直接抗病毒藥物)D.局部處理后無需進一步干預答案:B解析:目前尚無丙肝暴露后預防的有效疫苗或免疫球蛋白,處理原則為暴露后定期檢測(HCVRNA在暴露后1-2周可檢測到,抗體在6-8周出現(xiàn)),若確診感染則盡早抗病毒治療。15.以下哪項屬于化學性職業(yè)暴露?A.配制化療藥物時藥液濺到皮膚B.吸入結核患者咳嗽產(chǎn)生的飛沫C.被戊二醛消毒液灼傷手部D.接觸HIV感染者的血液答案:C解析:化學性暴露指因接觸化學消毒劑、藥物等導致的損傷;A為藥物暴露(化療藥物屬于生物-化學復合風險);B為生物性暴露;D為生物性暴露。16.某護士在給患者靜脈注射時,患者突然掙扎導致針頭脫出使血液噴濺至護士面部(未戴口罩),此時暴露類型為?A.皮膚暴露(完整皮膚)B.黏膜暴露(眼、鼻、口)C.銳器傷暴露D.呼吸道暴露答案:B解析:血液噴濺至面部可能污染眼、鼻、口腔黏膜,屬于黏膜暴露;若皮膚完整則為皮膚暴露(風險較低),但題干未明確皮膚是否破損,結合“噴濺至面部”更可能涉及黏膜。17.關于職業(yè)暴露后心理干預,錯誤的是?A.暴露者可能出現(xiàn)焦慮、恐懼等心理反應B.無需主動干預,暴露者可自行緩解C.醫(yī)院應提供心理咨詢服務D.及時告知暴露風險及處理進展可減輕心理壓力答案:B解析:職業(yè)暴露后心理干預是必要的,暴露者可能因擔心感染出現(xiàn)嚴重心理問題,需主動提供支持。18.某科室發(fā)生職業(yè)暴露后,院感科應在多長時間內完成調查與評估?A.24小時B.48小時C.72小時D.1周答案:A解析:根據(jù)《醫(yī)院感染管理辦法》,職業(yè)暴露事件需在24小時內完成初步調查與評估,記錄暴露過程、處理措施及后續(xù)追蹤計劃。19.以下哪種防護裝備可有效預防呼吸道職業(yè)暴露?A.一次性醫(yī)用口罩B.外科口罩C.N95/KN95口罩D.普通棉布口罩答案:C解析:N95/KN95口罩對非油性顆粒的過濾效率≥95%,可有效預防經(jīng)氣溶膠傳播的病原體(如結核、新冠病毒);醫(yī)用外科口罩主要防飛沫(直徑>5μm),對氣溶膠防護效果不足。20.某檢驗師在處理患者血樣時,試管破裂導致血液污染操作臺,正確的消毒方法是?A.用清水擦拭B.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C.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分鐘)D.用75%乙醇擦拭答案:C解析:血液污染的臺面需用含氯消毒液(濃度≥2000mg/L)擦拭,作用30分鐘,確保滅活血源性病原體(如HBV、HIV)。---二、多項選擇題(每題3分,共10題)1.以下屬于職業(yè)暴露高風險操作的有?A.手術中傳遞銳器(如手術刀、縫針)B.為不配合患者進行靜脈穿刺C.處理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未及時丟棄)D.徒手分離污染的針頭與注射器答案:ABCD解析:以上操作均涉及銳器使用或接觸污染器械,屬于高風險。2.血源性病原體職業(yè)暴露后的評估內容包括?A.暴露源的感染狀態(tài)(如HIV載量、HBsAg是否陽性)B.暴露途徑(如銳器傷的深度、是否有可見血液)C.暴露者的疫苗接種史(如乙肝疫苗、HPV疫苗)D.暴露發(fā)生的環(huán)境(如是否在無菌操作間)答案:ABC解析:評估需圍繞暴露源、暴露途徑、暴露者免疫狀態(tài),環(huán)境因素不直接影響風險評估。3.關于HIV職業(yè)暴露后的監(jiān)測,正確的有?A.暴露后4周、8周、12周、6個月檢測HIV抗體B.暴露后4周檢測HIVRNA可早期發(fā)現(xiàn)感染C.若暴露源為HIV陰性,仍需監(jiān)測3個月D.監(jiān)測期間應避免獻血、哺乳答案:ABD解析:暴露源為HIV陰性時,無需監(jiān)測;其他選項符合《艾滋病職業(yè)暴露防護指導原則》。4.標準預防的措施包括?A.手衛(wèi)生(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劑)B.正確使用個人防護裝備(PPE)C.安全處理銳器D.環(huán)境清潔與消毒答案:ABCD解析:標準預防涵蓋手衛(wèi)生、PPE、銳器安全、環(huán)境消毒等所有可能傳播病原體的環(huán)節(jié)。5.發(fā)生呼吸道職業(yè)暴露(如新冠病毒)后,正確的處理措施有?A.立即脫離暴露環(huán)境,更換清潔口罩B.報告科室負責人及院感科C.進行核酸檢測(暴露后立即、24小時、48小時、7天)D.隔離觀察(根據(jù)暴露風險決定隔離期限)答案:BCD解析:呼吸道暴露后應立即撤離暴露環(huán)境,規(guī)范脫摘污染的防護裝備(避免二次污染),而非直接更換口罩;其他選項正確。6.銳器傷的預防策略包括?A.減少銳器使用(如用靜脈留置針替代反復穿刺)B.規(guī)范操作流程(如禁止徒手傳遞銳器)C.加強培訓(如銳器傷應急處理)D.提供安全型醫(yī)療器具(如自毀式注射器)答案:ABCD解析:以上均為《醫(yī)院銳器傷預防與處理規(guī)范》中的核心策略。7.關于乙肝職業(yè)暴露后的處理,正確的有?A.暴露源為HBsAg陽性時,需檢測暴露者抗-HBs水平B.若暴露者未接種乙肝疫苗,需立即接種3劑疫苗并注射HBIGC.若暴露者已接種疫苗但抗-HBs<10mIU/mL,需接種1劑加強針D.暴露后無需監(jiān)測乙肝標志物答案:ABC解析:暴露后需定期監(jiān)測乙肝表面抗原(HBsAg)、抗-HBs(暴露后1-6個月),以確認是否感染。8.化學性職業(yè)暴露(如戊二醛)的處理措施包括?A.立即用大量流動水沖洗暴露部位(15分鐘以上)B.若濺入眼睛,用生理鹽水沖洗至少10分鐘C.局部涂抹激素類藥膏D.報告科室并記錄暴露過程答案:ABD解析:化學灼傷后沖洗是關鍵,激素類藥膏需根據(jù)具體化學物質(如強酸強堿)選擇,不可盲目使用。9.以下哪些情況需要進行職業(yè)暴露登記?A.護士被乙肝患者使用過的針頭刺傷B.醫(yī)生為結核患者聽診時未戴口罩(患者咳嗽)C.檢驗師處理血樣時手套被污染(無破損)D.護工清理嘔吐物時未戴手套(接觸少量胃內容物)答案:ABD解析:所有可能導致感染的職業(yè)接觸均需登記,包括黏膜暴露(B)、皮膚暴露(D);C項手套無破損且胃內容物通常不傳播血源性病原體(除非可見血液),但需根據(jù)醫(yī)院具體規(guī)定判斷,一般建議登記。10.職業(yè)暴露后的追蹤隨訪內容包括?A.暴露者的實驗室檢測結果(如HIV抗體、HBVDNA)B.預防用藥的不良反應監(jiān)測(如HIVPEP的肝腎功能)C.暴露者的心理狀態(tài)評估D.暴露事件的改進措施(如更換安全型器械)答案:ABCD解析:追蹤隨訪需涵蓋醫(yī)學監(jiān)測、藥物反應、心理支持及系統(tǒng)性改進。---三、判斷題(每題1分,共10題)1.職業(yè)暴露僅指醫(yī)務人員因工作接觸傳染病病原體導致的感染風險。()答案:×解析:職業(yè)暴露包括生物性(病原體)、化學性(消毒劑)、物理性(輻射)等多種類型。2.銳器傷后,為避免感染,應立即用止血帶包扎傷口。()答案:×解析:包扎應在沖洗、消毒后進行,立即包扎可能導致污染物滯留。3.接觸HIV感染者的尿液(無可見血液)無需視為職業(yè)暴露。()答案:√解析:HIV主要通過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母乳傳播,尿液、糞便等無可見血液時傳染性極低。4.呼吸道職業(yè)暴露后,暴露者應立即進行胸部CT檢查。()答案:×解析:需根據(jù)暴露源(如結核、新冠)選擇檢測方法(如核酸、結核菌素試驗),CT非必需。5.所有職業(yè)暴露事件都需啟動暴露后預防用藥(PEP)。()答案:×解析:僅高風險暴露(如HIV銳器傷、乙肝無抗體暴露)需PEP,低風險暴露(如完整皮膚接觸)無需。6.標準預防要求在接觸患者前、中、后均執(zhí)行手衛(wèi)生。()答案:√解析:手衛(wèi)生是標準預防的核心,需遵循“兩前三后”原則(接觸患者前、清潔/無菌操作前、接觸患者后、接觸患者體液后、接觸患者周圍環(huán)境后)。7.為減少醫(yī)療廢物,銳器盒可重復使用。()答案:×解析:銳器盒為一次性使用,盛放至3/4滿時需封閉并按醫(yī)療廢物處理。8.發(fā)生職業(yè)暴露后,暴露者有權了解暴露源的感染狀態(tài)(如HIV是否陽性)。()答案:√解析:根據(jù)《傳染病防治法》,暴露者享有知情權,醫(yī)院需在保護患者隱私的前提下告知必要信息。9.結核分枝桿菌職業(yè)暴露后,需進行至少1年的追蹤觀察。()答案:√解析:結核潛伏期長(數(shù)周至數(shù)年),暴露后需定期進行結核菌素試驗或γ-干擾素釋放試驗(暴露后0、3、6、12個月)。10.化學性職業(yè)暴露后,若出現(xiàn)皮膚紅腫,可自行涂抹藥膏處理,無需報告。()答案:×解析:所有職業(yè)暴露均需報告,以便記錄、評估及后續(xù)干預。---四、簡答題(每題8分,共5題)1.簡述銳器傷的處理流程。答案:(1)立即處理傷口:①若有傷口,從近心端向遠心端輕輕擠壓(避免擠壓過重),盡可能擠出損傷處血液;②用肥皂液和流動水沖洗傷口(黏膜暴露用生理鹽水沖洗);③用75%乙醇或0.5%碘伏消毒傷口,必要時覆蓋無菌敷料(無滲血可不包扎)。(2)報告與評估:立即報告科室負責人及醫(yī)院感染管理科,提供暴露源(患者感染狀態(tài))、暴露途徑(如針頭類型、損傷深度)等信息。(3)暴露后預防:根據(jù)評估結果(如暴露源為HBV/HCV/HIV陽性),啟動相應的預防措施(如接種疫苗、抗病毒藥物)。(4)追蹤隨訪:定期進行實驗室檢測(如HBsAg、HIV抗體),監(jiān)測感染情況及預防用藥不良反應。2.列舉5項血源性病原體職業(yè)暴露的預防措施。答案:(1)嚴格執(zhí)行標準預防:正確使用手套、護目鏡等防護裝備,接觸血液/體液時戴手套。(2)安全操作規(guī)范:禁止雙手回套針帽,使用后銳器立即放入銳器盒,避免徒手傳遞銳器。(3)推廣安全型醫(yī)療器具:如自動回縮式注射器、無針連接系統(tǒng)。(4)加強培訓:定期開展職業(yè)暴露預防與處理培訓,提高醫(yī)務人員防護意識。(5)免疫接種:對高風險崗位人員(如護士、檢驗師)接種乙肝疫苗,確???HBs>10mIU/mL。(6)環(huán)境管理:規(guī)范醫(yī)療廢物分類處理,銳器盒放置于操作區(qū)域易取處(補充項,可選)。3.簡述HIV職業(yè)暴露后預防用藥(PEP)的注意事項。答案:(1)時效性:暴露后2小時內啟動最佳,最遲不超過72小時(超過72小時通常不建議用藥,但需根據(jù)具體情況評估)。(2)用藥方案:根據(jù)暴露源病毒載量及耐藥性選擇聯(lián)合用藥(通常2-3種抗逆轉錄病毒藥物),避免單藥。(3)療程:連續(xù)服用28天,不可自行停藥。(4)不良反應監(jiān)測:定期檢測肝腎功能、血常規(guī),觀察惡心、頭痛等副作用,必要時調整方案。(5)行為干預:監(jiān)測期間避免無保護性行為、獻血、哺乳,性伴侶需采取防護措施。(6)隨訪檢測:暴露后4周、8周、12周、6個月檢測HIV抗體,暴露后2周可檢測HIVRNA早期篩查。4.簡述呼吸道職業(yè)暴露(如新冠病毒)的定義及處理原則。答案:定義:因職業(yè)活動中未采取有效防護(如未戴N95口罩),吸入含有病原體的飛沫或氣溶膠(如新冠病毒、結核分枝桿菌)導致的潛在感染風險。處理原則:(1)立即脫離暴露環(huán)境,避免繼續(xù)接觸。(2)規(guī)范脫摘防護裝備(避免污染內層衣物及皮膚),用速干手消毒劑消毒雙手。(3)報告科室負責人及院感科,詳細記錄暴露時間、環(huán)境、防護措施缺失情況。(4)進行暴露后評估:明確暴露源(如新冠病毒核酸是否陽性)、暴露程度(如近距離接觸時間)。(5)醫(yī)學觀察與檢測:根據(jù)暴露風險,決定隔離觀察期限(如新冠暴露后隔離7天),并進行核酸檢測(暴露后立即、24小時、48小時、7天)。(6)心理支持:提供心理咨詢,緩解焦慮情緒。5.簡述標準預防與基于傳播途徑的預防(額外預防)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答案:區(qū)別:(1)標準預防:針對所有患者,假設其血液、體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均具有傳染性,核心措施包括手衛(wèi)生、PPE、銳器安全、環(huán)境消毒等。(2)額外預防:針對已知或疑似傳染病患者(如肺結核、新冠),根據(jù)其傳播途徑(空氣傳播、飛沫傳播、接觸傳播)采取的補充措施(如空氣隔離、飛沫隔離、接觸隔離)。聯(lián)系:(1)標準預防是基礎,所有患者均需執(zhí)行;額外預防是標準預防的補充,僅用于特定傳染病患者。(2)兩者共同構成“三級防護體系”,降低醫(yī)務人員感染風險。例如,為新冠患者進行吸痰操作時,需同時執(zhí)行標準預防(戴手套、護目鏡)和空氣傳播預防(戴N95口罩、在負壓病房操作)。---五、案例分析題(共20分)案例:某三甲醫(yī)院急診科護士小王(25歲,乙肝疫苗全程接種史,抗-HBs定量80mIU/mL)在為一名意識模糊的患者(男性,45歲)靜脈穿刺時,患者突然掙扎,導致針頭脫出使血液噴濺至小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