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 漫步宋詞 單元測試 (粵教版選修 唐詩宋詞元散曲選讀)_第1頁
第三單元 漫步宋詞 單元測試 (粵教版選修 唐詩宋詞元散曲選讀)_第2頁
第三單元 漫步宋詞 單元測試 (粵教版選修 唐詩宋詞元散曲選讀)_第3頁
第三單元 漫步宋詞 單元測試 (粵教版選修 唐詩宋詞元散曲選讀)_第4頁
第三單元 漫步宋詞 單元測試 (粵教版選修 唐詩宋詞元散曲選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單元漫步宋詞單元測試(粵教版選修唐詩宋詞元散曲選讀)一、(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字注音有誤的一項是()A.欹枕(yī)天籟(lài)羅綺(qǐ)彩箋(jiān)B.吟嘯(xiào)憑闌(lán)羌管(qiānɡ)熔金(rónɡ)C.風鬟(huán)驀然(mò)旌旗(jīnɡ)離黍(shǔ)D.如簇(cù)去棹(zhào)斜矗(chù)腥膻(shān)解析:A項,“欹”讀“qī”。答案:A2.下面語段中畫線的詞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賽德克·巴萊》是一部反映賽德克族反抗日本殖民統(tǒng)治的電影,影片運用藝術的手法將眾多的歷史場景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為拍好這部電影,導演專門聘請了賽德克人郭明正為歷史顧問,經(jīng)過十年的苦心經(jīng)營,影片最終在臺灣大獲成功。電影的取材來源于歷史,故事既有演繹,也不乏虛構。專家認為,觀眾如果想要更充分地了解臺灣原住民這一悲憫的抗日史實,需要補充閱讀其他文獻資料。A.淋漓盡致B.苦心經(jīng)營C.演繹D.悲憫解析:A項,淋漓盡致:形容文章或語言等載體把所想要表達的東西表達得非常充分、透徹;B項,苦心經(jīng)營:費盡心思和精力來經(jīng)營籌劃;C項,演繹:推演引申,鋪陳發(fā)揮;D項,悲憫:哀憐;慈悲憐憫。一般用作動詞,用在此處不恰當;宜改為“悲壯”。答案:D3.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A.直-10武裝直升機和直-19武裝直升機火力支援為主要任務,具有良好的飛行性能和超低空機動,可配掛多種對空、對地精確制導武器,具有晝夜間作戰(zhàn)能力。B.本次會議的主旨是進一步促進漢藏考古藝術研究者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擴大漢藏佛教美術的學術關注度和影響力,推動西藏考古與藝術研究的進一步發(fā)展。C.中國足協(xié)副主席于洪臣日前接受新華社等媒體采訪時表示,與卡馬喬簽訂的合同雖然沒有規(guī)定硬指標,但亞洲杯預選賽出線是應當完成的任務。D.北京總布胡同3號現(xiàn)在已是一座殘缺不全的院落,但這里曾經(jīng)有過名噪京華的“太太的客廳”,聚集過中國文化界名流,承載著林徽因一生中最美好的年華。解析:A項,成分殘缺,缺賓語中心詞,應為“具有良好的飛行性能和超低空機動能力”;B項,“擴大”與“學術關注度”搭配不當;C項,語序不當,“雖然”應放至“與卡馬喬的合同”之前。答案:D4.把下列句子組成語意連貫的語段,排序最恰當?shù)囊豁検?)①不論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都不能過,最好是什么都沒有。②莊子重視平衡、均勻、正常、自然,警惕過分、過度、極端、刻意,達到了絕對化的程度。③那么從個人來說,無喜無悲最好,無功無過最佳,無得無失正好。④他認為任何失常、任何過度、任何遷移即變味變質,都是災難,用到人身上是傷身,用到時序上是傷時傷季傷寒暖。⑤這個說法有一定效用,又有些空虛,令人贊之嘆之。⑥一個國家一個地區(qū)出壞人、盜賊固然可悲,出圣人、道德家也絕非吉兆。A.④②③⑥①⑤B.②④①③⑥⑤C.⑤②④⑥③①D.②①④⑥③⑤解析:①句承接②句,解釋“絕對化”;④⑥從反面強調①句中說的“都不能過”:③“那么”引出結論;⑤是作者對莊子這一觀點的態(tài)度。答案:D二、(本大題共4小題,共12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5~8題。論宋詩錢鐘書南宋時,金國的作者就嫌宋詩“衰于前古……遂鄙薄而不道”,從此以后,宋詩也頗嘗過世態(tài)炎涼或者市價漲落的滋味。在明代,蘇平認為宋人的近體詩只有一首可取,而那一首還有毛病;李攀龍甚至在一部從商周直到本朝詩歌的選本里,把明詩直接唐詩,宋詩半個字也插不進。明代中葉以后的作者又把宋詩抬出來,例如“公安派”捧得宋詩超過盛唐詩,捧得蘇軾高出杜甫。在晚清,“同光體”提倡宋詩,尤其推尊江西派,宋代詩人就此身價十倍。這些舊事不必多提,不過它們包含一個教訓,使我們明白:批評該有分寸,不要失掉了適當?shù)谋壤?。?jù)說古希臘的亞歷山大大帝在東宮的時候,每聽到他父王在外國打勝仗的消息,就要發(fā)愁,生怕全世界都給他老子征服了,自己這樣一位英雄將來沒有用武之地。緊跟著偉大的詩歌創(chuàng)作時代而起來的詩人準有類似的感想。當然,詩歌的世界是無邊無際的,不過,前人占領的疆域愈廣,繼承者要開拓版圖,就得配備更大的人力物力,出征得愈加遼遠,否則他至多是個守成之主,不能算光大前業(yè)之君。所以,前代詩歌的造詣不但是傳給后人的產(chǎn)業(yè),而在某種意義上也可以說向后人挑釁,試試他們能不能后來居上,或者別開生面。假如后人沒出息,接受不了這種挑釁,那么這筆遺產(chǎn)很容易貽禍子孫,養(yǎng)成了貪吃懶做的膏粱紈绔。有唐詩作榜樣是宋人的大幸,也是宋人的大不幸。瞧不起宋詩的明人說它學唐詩而不像唐詩。這句話并不錯,只是他們不懂這一點不像之處恰恰就是宋詩的創(chuàng)造性和價值所在。宋人能夠把唐人修筑的道路延長了,疏鑿的河流加深了,可是不曾冒險開荒,沒有去發(fā)現(xiàn)新天地。用宋代文學批評的術語來說,憑借了唐詩,宋代作者在詩歌的“小結裹”方面有了很多發(fā)明和成功的嘗試,譬如某一個意思寫得比唐人透徹,某一個字眼或句法從唐人那里來而比他們工穩(wěn),然而在“大判斷”或者藝術的整個方向上沒有什么特著的轉變,風格和意境雖不寄生在杜甫、韓愈、白居易或賈島、姚合等人的身上,總多多少少落在他們的勢力圈里。毛澤東同志早指出: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學藝術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過去的文藝作品不是源而是流,是古人和外國人根據(jù)他們彼時彼地所得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學藝術原料創(chuàng)造出來的東西。我們必須繼承一切優(yōu)秀的文學藝術遺產(chǎn)……但是繼承和借鑒決不可以變成替代自己的創(chuàng)造?!彼卧娋涂梢宰C實這一顛撲不破的真理,表示出詩歌創(chuàng)作里把“流”錯認為“源”的危險。這個危險傾向在宋以前早有跡象,但是在宋詩里才大規(guī)模地發(fā)展,具備了明確的理論,以至于罩蓋著后來的元、明、清詩。把末流當作本源的風氣仿佛是宋代詩人里的流行性感冒。嫌孟浩然“無材料”的蘇軾有這種傾向,把“古人好對偶用盡”的陸游更有這種傾向;不但西昆體害這個毛病,江西派也害這個毛病,而且反對江西派的“四靈”竟傳染著同樣的毛病。他們給這種習氣的定義是:“資書以為詩”,后人直率的解釋是:“除卻書本子,則更無詩?!彼未娙说默F(xiàn)實感雖然沒有完全沉沒在文山字海里,但是有時也已經(jīng)像李逵假洑水——探頭探腦的掙扎。從古人各種著作里收集自己詩歌的材料和詞句,從古人的詩里孳生出自己的詩來,把書架子和書籍砌成了一座象牙之塔,偶爾向人生現(xiàn)實居高臨遠地憑欄眺望一番,內(nèi)容就愈來愈貧薄,形式也愈變愈嚴密。偏重形式的古典主義發(fā)達到極端,可以使作者喪失了對具體事物的感受性,對外界視而不見,恰像玻璃缸里的金魚,生活在一種透明的隔離狀態(tài)里。(選自《(宋詩選注)序言》,有刪節(jié))5.根據(jù)文意,以下說法不正確的兩項是(3分)()A.從南宋到元、明、清,對宋詩的評價雖然褒貶迥異,但都犯了一個共同的弊病,那就是批評有失分寸。B.唐代以后的詩人都會有類似亞歷山大大帝在東宮時候的感受,擔心自己無法守住前人豐富的文化遺產(chǎn)。C.有唐詩作榜樣,宋人就只能模仿與依賴,就只能在技巧和語言方面精益求精,這正是宋人的最大不幸。D.宋代的詩人,即使是蘇軾、陸游,在創(chuàng)作上也顛倒了“源”“流”關系,染上“資書以為詩”的流行病。E.宋人的詩歌創(chuàng)作,基本是從古人著作中收集自己詩歌的材料和詞句,極少現(xiàn)實感和對具體事物的感受。解析:B項,不是“擔心無法守住前人的遺產(chǎn)”,而是擔心只能守成,難以開拓。C項,宋人的最大不幸并非出在“只能”。答案:BC6.對“膏粱紈绔”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3分)()A.認為宋詩不如唐詩的明代詩人B.只模仿和依賴前人成果的詩人C.不去繼承前人文化遺產(chǎn)的詩人D.不能有所創(chuàng)造發(fā)明的宋代詩人解析:“膏粱紈绔”原指只會吃喝、不會創(chuàng)業(yè)的富家子弟,本文指詩人。文中說,如果后代詩人“不能后來居上,或者別開生面”,“那么這筆遺產(chǎn)很容易遺禍子孫”,這里說的就是“只是模仿和依賴”,不能有所創(chuàng)新。A項,“貪吃懶做”不是說“認為宋詩不如唐詩”。C項,說的恰恰是只是“繼承”,卻不“開創(chuàng)”。D項,文中認為,宋詩還是有所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答案:B7.宋詩的成就是什么?它有什么不足?(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就:宋詩并不是完全模仿唐詩,而是在唐詩的基礎上加以拓展和深化。不足:在整個藝術的發(fā)展方向上,沒有創(chuàng)新,基本是延續(xù)唐詩的風格和意境。8.導致宋詩不足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錯將“流”當作“源”,不是從生活中尋找創(chuàng)作的靈感,而是從古人的詩作中生出自己的詩作。三、(本大題共2小題,共13分。)9.閱讀下面這首詞,回答下面的題目。(7分)鷓鴣天陸游家住蒼煙落照間,絲毫塵事不相關。斟殘玉瀣①行穿竹,卷罷黃庭②臥看山。貪嘯傲,任衰殘。不妨隨處一開顏。元③知造物心腸別,老卻英雄似等閑。注:①玉瀣:美酒。②黃庭:道家的經(jīng)典著作《黃庭經(jīng)》。③元:同“原”。(1)這首詞上片描寫了哪些生活畫面?表現(xiàn)了詞人怎樣的生活態(tài)度?(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描寫了詞人飲酒、竹林漫步、讀書、臥榻看山等生活畫面,(1分)表明詞人的一種不問世事、超然物外的隱逸生活態(tài)度。(2分)(2)詞的最后兩句“元知造物心腸別,老卻英雄似等閑”有何深意?它在詞中起何作用?(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2)深意:這兩句詞表面是說原來就知道造物者心腸與常人不同(無情),他白白讓英雄衰老死去卻等閑視之,實則是對統(tǒng)治者不重用人才、致使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憤懣。(2分)作用:在語意上與上文相反,收到出人意料的藝術效果;在感情上飽含譏諷和憤懣,動人心魄。(2分)10.補寫出下列空缺處的名句。(6分)(1)昨夜西風凋碧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晏殊《蝶戀花》)(2)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永《蝶戀花》)(3)眾里尋他千百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棄疾《青玉案》)答案:(1)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2)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3)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四、(本大題共4小題,共11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11~13題。讀柳永梁衡柳永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并不大的人物。很多人不知道他,或者碰到過又很快忘了他。但是近年來這根柳絲卻緊緊地系著我,倒不是為了他的名句“楊柳岸,曉風殘月”,也不為那句“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只為他那人,他那身不由己的經(jīng)歷和那歪打正著的成就,以及由此揭示的做人成事的道理。柳永于詞的貢獻,可以說如牛頓、愛因斯坦于物理學的貢獻一樣,是里程碑式的。他在形式上把過去只有幾十字的短令發(fā)展到百多字的長調。在內(nèi)容上把詞從宮詞中解放出來,大膽引進了市民生活、市民情感、市民語言,從而開創(chuàng)了市民所歌唱著的自己的詞。在藝術上他發(fā)展了鋪敘手法,基本上不用比興,硬是靠敘述的白描的功夫創(chuàng)造出前所未有的意境。就像電子顯微鏡掃描,你得佩服他的筆怎么能伸入到這么細微絕妙的層次。他常常只用幾個字,就是我們調動全套攝影器材也很難達到這個情景。比如這首傳唱900年不衰的名作《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唯有長江水,無語東流。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xiāng)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凝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闌干處,正恁凝愁。一讀到這些句子,我就聯(lián)想到第一次置身于九寨溝山水中的感覺,那時照相根本不用選景,隨便一抬手就是一幅絕妙的山水圖?,F(xiàn)在你對著這詞,任裁其中一句都情意無盡,美不勝收。這種功夫,古今詞壇能有幾人?藝術高峰的產(chǎn)生和自然界名山秀峰一樣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柳永自己也沒有想到他死后在中國文學史上會占有這樣一個重要位置。就像我們現(xiàn)在作為典范而臨摹的碑帖,很多就是死人墓里一塊普通的刻了主人生平的石頭,大部分連作者姓名也沒有。凡藝術成就都是陰差陽錯,各種條件交匯而成一個特殊氣候,一粒藝術的種子就在這種氣候下生根發(fā)芽了。柳永不是想當名作家而到市井中去的,他是懷著極不情愿的心情從考場落第后走向瓦肆勾欄,但是他身上的文學才華與藝術天賦立即與這里喧鬧的生活氣息、優(yōu)美的絲竹管弦和多情婀娜的女子發(fā)生共鳴。他在這里沒有墮落。他跳進了一個消費的陷阱,卻成了一個創(chuàng)造的巨人。這再次證明了成事成才的辯證道理。一個人在社會這架大算盤上只是一顆珠子,他受命運的擺弄;但是在自身這架小算盤上他卻是一只撥著算盤珠的手,才華、時間、精力、意志、學識、環(huán)境通通變成了由你支配的珠子。一個人很難選擇環(huán)境,卻可以利用環(huán)境,大約每一個人都有他基本的條件,也有基本的才學,他能不能成才成事原來全在他與外部世界的關系如何處理。就像黃山上的迎客松,立于懸崖絕壁,沐著霜風雪雨,就漸漸干挺如鐵,葉茂如云,游人見了都要敬之仰之了。但是如果當初這一粒籽有靈,讓它自選生命的落腳地,它肯定選擇山下風和日麗的平原,只是一陣無奈的山風將它帶到這里,或者飛鳥將它銜到這里,托于高山之上寄于絕壁之縫。它哭天天不應,喊地地不靈,一陣悲泣(也許還有如柳永那樣的牢騷)之后也就把那巖石拍遍,痛下決心,既活就要活出個樣子。它拼命地吸天地之精華,探出枝葉追日,伸著根須找水,與風斗與雪斗,終于成就了自己。這時它想到多虧我留在了這里,要是生在山下將平庸一世。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創(chuàng)造。是攜帶著母體留下的那一點信息去與外部世界做著最大程度的重新組合,創(chuàng)造一個新的生命。為什么逆境能成大才,就是因為在逆境下你心里想著一個世界,上天卻偏要給你另外一個世界。兩個世界矛盾斗爭的結果你便得到了一個超乎這兩個之上的更新的更完美的世界。而順境下,時時天遂人愿,你心里沒有矛盾,沒有企盼,沒有一個另外的新世界,當然也不會去為之斗爭,為之創(chuàng)造,那就只有徒增馬齒,虛擲一生了。柳永是經(jīng)歷了宋真宗、仁宗兩朝四次大考才中了進士的,這四次共取士916人,其中絕大多數(shù)人都順順利利地當了官,有的或許還很顯赫,但他們早已被歷史忘得干干凈凈,但柳永至今還享此殊榮。嗚呼,人生在世,天地公心。人各其志,人各其才,人各其時,人各其用,無大無小,貴賤無分。只要其心不死,才得其用,時不我失,有功于民,就能名垂后世,就不算虛度生命。這就是為什么歷史記住了秦皇漢武,也同樣記住了柳永。11.首段中說柳永“歪打正著的成就”指的是什么。(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考場落第轉向市井,卻成就了文名。12.聯(lián)系上下文,解說第三段中提到的“成事成才的道理”。(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人在順境中難以成事,而在逆境中勇于創(chuàng)造,才能成事成才。13.文章開頭說“柳永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并不大的人物。很多人不知道他,或者碰到過又很快忘了他”。但結尾卻說“歷史記住了秦皇漢武,也同樣記住了柳永”。作者為什么最終這樣評價柳永?(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因為柳永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有一個重要位置。五、(本大題共2小題,共12分。)14.請在所提供的名人中任選一人,先寫出你對他(她)所作評價的比喻物,然后引用其一句名言作佐證。(6分)例如:陸游——梅花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名人:屈原司馬遷岳飛李清照曹雪芹魯迅巴爾扎克名人及比喻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所寫事物必須與所選人物有相關性,同時能揭示這一人物的有代表性的特點。答案:(示例一)司馬遷:泰山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示例二)李清照:海棠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示例三)魯迅:孺子牛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15.閱讀下面這則材料,請你把營長的話修改成一條簡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