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海市黃浦區(qū)高三語文一模試題之文言文二《孟達書》解析_第1頁
2025年上海市黃浦區(qū)高三語文一模試題之文言文二《孟達書》解析_第2頁
2025年上海市黃浦區(qū)高三語文一模試題之文言文二《孟達書》解析_第3頁
2025年上海市黃浦區(qū)高三語文一模試題之文言文二《孟達書》解析_第4頁
2025年上海市黃浦區(qū)高三語文一模試題之文言文二《孟達書》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五)閱讀甲乙兩文,完成第

20-22題。(11分)【甲】①近日有命,未足達旨。何者?昔伊摯背商而歸周,百里去虞而入秦,樂毅感鴟夷以蟬蛻,王遵識逆順以去就,皆審興廢之符效①,知成敗之必然,故丹青畫其形容,良史載其功勛。聞卿姿度純茂,器量優(yōu)絕,當騁能明時,收名傳記。今者翻然濯鱗清流,甚相嘉樂。虛心西望,依依若舊。下筆屬詞,歡心從之。昔虞卿入趙,再見取相;陳平就漢,一覲參乘。孤今與卿,情過于往,故致所御馬物以昭忠愛。一、關(guān)鍵詞解釋:

①近日有命,未足達旨。何者?近日(收到您的)回復,沒能充分表達您的心意。為什么呢?命:此處指孟達此前給曹丕的回信(古人以“命”稱對方的書信,表尊敬)。達旨:傳達、表達清楚意圖。伊摯(yīzhì):即伊尹,商初大臣,原為商湯之臣,后輔佐周武王滅商(此處“背商歸周”為概說,實際伊尹是助商湯滅夏,曹丕可能為強調(diào)“去就”之意略作調(diào)整)。百里奚,春秋時虞國大夫,虞亡后入秦,輔佐秦穆公稱霸。樂毅:戰(zhàn)國時燕將,率五國聯(lián)軍破齊,后因燕王猜忌,投奔趙國。鴟夷(chīyí):指范蠡,助越王勾踐滅吳后,乘“鴟夷子皮”(皮囊制成的浮具)歸隱,此處代指“功成身退、審時度勢”的智慧?!傍|夷”原本是古代用皮革做的酒囊或浮具,后來衍生出三重含義:器物:像貓頭鷹形狀的皮囊,能裝酒也能當浮具用;人物:特指范蠡,他滅吳后化名“鴟夷子皮”隱居;隱喻:

象征功成身退的智慧(比如蘇軾的詩里提到過);也代表忠臣蒙冤(比如伍子胥被裝進鴟夷浮尸江中)。蟬蛻(chántuì):比喻像蟬脫殼一樣擺脫舊境,此處指樂毅脫離不利處境。王遵:東漢人,曾勸隗囂歸漢,后因隗囂反叛而離去,認清“逆順”之道。去就:離去與留下(指對君主、政權(quán)的選擇)。審:明白、知曉。符效:征兆、應(yīng)驗(指國家興衰的跡象)。符:征兆,指吉兇的預兆,像《漢書》里說“天道之符”。丹青:指繪畫(丹、青為古代繪畫顏料)。形容:容貌、形象。良史:優(yōu)秀的史官。卿:古代對上級或同輩的敬稱,此處曹丕對孟達的尊稱。姿度純茂:資質(zhì)氣度純正、豐美。器量:度量、胸襟。騁能:施展才能。明時:圣明的時代(此處曹丕自夸其統(tǒng)治)。翻然:轉(zhuǎn)變的樣子。濯鱗:洗去鱗片,比喻從污濁環(huán)境轉(zhuǎn)入清明之地(此處指孟達脫離蜀漢歸順曹魏)。嘉樂:贊許、喜悅。虛心:誠心、真心。屬詞(zhǔcí):撰寫文辭(指寫信,“屬”通“囑”,撰寫)。虞卿:戰(zhàn)國時人,游說趙孝成王,兩次見面后被任為上卿。再見:第二次見面(“再”指第二次)。取相:被授予相位(“取”此處為“被任用”)。陳平:漢初謀士,先事項羽,后歸劉邦,受重用。就漢:歸順漢朝。一覲:一次覲見(“覲”指臣子朝見君主)。參乘(cānshèng):陪君主乘車,為親近之職(古代乘車,尊者在左,御者在中,參乘在右)。孤(gū):古代王侯自稱(曹丕此時為魏王,后稱帝)。致:贈送。所御(suǒyù):(我)自用的(“御”指帝王、諸侯所用)。昭(zhāo):表明、顯示。二、文言文翻譯:從前伊摯背離商湯歸順周室,百里奚離開虞國投奔秦國,樂毅有感于(范蠡)乘鴟夷子皮(遁世)而(像蟬蛻殼般)解脫,王遵認清逆順之道而決定去留,(這些人)都明白國家興衰的征兆,知曉成敗的必然道理,所以畫家描繪他們的容貌,優(yōu)秀的史官記載他們的功勛。聽說您資質(zhì)氣度純正豐茂,度量超群,應(yīng)當在圣明時代施展才能,讓名聲載入傳記。如今您轉(zhuǎn)變心意,如魚在清流中洗去鱗甲(比喻脫離舊境、歸順正道),我對此非常贊許喜悅。(我)誠心向西眺望(您所在的方向),思念之情如舊。下筆寫這封信時,喜悅的心情油然而生。從前虞卿到趙國,第二次見面就被任命為相;陳平歸順漢朝,第一次覲見就被允許陪乘(以示親近)。我如今與您的情誼,超過了過去(這些君臣),所以送您我自用的車馬財物,以表明(我對您的)忠愛之情。說明本文是曹丕寫給孟達的勸降信(孟達原為蜀將,后降魏),核心是通過列舉歷史上“審時度勢、擇主而事”的典故,表達對孟達的賞識與信任,同時叮囑其歸順時不必張揚,體現(xiàn)了曹丕的政治手腕與籠絡(luò)人心的意圖。②今者海內(nèi)清定,萬里一統(tǒng),三垂無邊塵之警,中夏無狗吠之虞。以是弛網(wǎng)闊禁,與世無疑。保官空虛,初無資任。卿來相就,當明孤意,慎勿令家人繽紛道路,以親駭疏也。若卿欲來相見,當先安部曲,有所保固,然后徐徐輕騎來東。([三國]曹丕《與孟達書》)一、詞語解釋清定:清明安定。三垂:指四方邊境(“三”為虛指,代指邊境各地)。邊塵之警:邊境因戰(zhàn)爭揚起塵土的警報(代指戰(zhàn)事)。中夏:中原。狗吠之虞:因盜賊而引發(fā)狗叫的憂慮(代指治安問題,“虞”指憂患)。弛網(wǎng)闊禁:放寬法令(“網(wǎng)”“禁”均指法令,“弛”指放松)。保官:指朝廷的官職(“保”此處有“執(zhí)掌、任職”之意)。資任:資歷、任職的資格。相就:來歸順、依附。繽紛:形容雜亂紛擾的樣子(此處指家人在路途上喧嘩)。以親駭疏:因(您與我的)親近關(guān)系,讓(那些與您)疏遠的人(對您)產(chǎn)生驚疑(“駭”指驚駭、驚疑)。部曲:古代軍隊編制單位,此處指孟達的部下、親信。保固:穩(wěn)固防守(指確保其駐地安全)。徐徐:緩慢地(表從容,也含“不必急于趕路”的體貼)。輕騎:輕裝的騎兵(指簡化隨從,不事張揚)。來東:東來(曹丕在東,孟達當時在西部,故言“來東”)。二、翻譯如今天下安定,萬里統(tǒng)一,四方邊境沒有戰(zhàn)爭的警報,中原沒有治安的憂慮。因此(我)放寬法令,對世人沒有猜忌。(朝廷)官職有空缺,(任用)原本不看重資歷。您來歸順,應(yīng)當明白我的心意,千萬不要讓家人在路途上紛擾喧嘩,以免因(您的)親近(身份)而讓疏遠的人(對您)產(chǎn)生驚疑。如果您想來見我,應(yīng)當先安撫好部下,做好穩(wěn)固防守,然后再緩慢地率領(lǐng)輕裝騎兵東來?!疽摇竣偻昴险?,歲末乃還,適與李鴻會于漢陽,承知消息,慨然永嘆,以存足下平素之志,豈徒空托名榮,貴為乖離②乎!嗚呼孟子,斯實劉封侵陵足下③,以傷先主待士之義。②又鴻道王沖造作虛語,云足下量度吾心,不受沖說。尋表明之言,追平生之好,依依東望,故遣有書。一,詞語注釋

乃還:才返回(“乃”表“才”)。適:恰好、正好。李鴻:三國時人物,曾為孟達部下,后歸附蜀漢,向諸葛亮傳遞孟達消息。漢陽:古地名(今湖北境內(nèi))。承知:得知、獲知(“承”表恭敬地接受信息)??挥绹@:感慨地長嘆(“永嘆”指長嘆不已)。存:記起、念及。足下:對對方的尊稱(此處指孟達)。平素之志:平日的志向、素來的抱負。豈徒:難道只是(“徒”表“只、僅僅”)??胀忻麡s:白白依托虛名和榮耀。貴為乖離:看重背離(“貴”此處為“看重、以……為貴”;“乖離”指背離舊主)。孟子:對孟達的尊稱(孟達字子度,“孟子”為敬稱,非指儒家孟子)。斯:這、此。實:實在、確實。侵陵:欺凌、侵犯(同“侵凌”)。先主:指劉備(蜀漢尊稱劉備為“先主”)。待士之義:對待士人的道義、禮遇。道:說、講述。王沖:三國時人物,曾向孟達造謠說諸葛亮欲誅殺其家屬,試圖挑撥孟達與蜀漢的關(guān)系。造作虛語:編造虛假的話。云:說、稱。量度吾心:揣度、理解我的心意。不受沖說:沒有聽信王沖的游說。尋:思索、探求。表明之言:表明心跡的話。追:追憶、回想。平生之好:平生的交情、往日的友好。依依:深切眷戀的樣子。東望:向東眺望。故遣有書:因此派人送信。二、翻譯

往年(我)南征,年末才返回,恰好與李鴻在漢陽會面,(從他那里)得知您的消息,(我)感慨長嘆不已,(由此)記起您平日的志向,(您當初的選擇)難道只是白白依托虛名榮耀,看重背離(舊主)嗎!唉,孟先生,這實在是劉封欺凌您,因而傷害了先主(劉備)對待士人的道義。另外,李鴻說王沖編造虛假的話(挑撥離間),(但他也)說您能揣度我的心意,沒有聽信王沖的游說。(我)思索(您)表明心跡的話語,追憶(我們)平生的交好,深切地向東眺望(您所在的方向),因此派人送信給您。([三國]諸葛亮《與孟達書》)[注]①符效:效驗,應(yīng)驗。②乖離:背離。③劉封侵陵足下:指劉備義子劉封奪走孟達儀仗樂隊,導致孟達叛降。20.對【甲】文內(nèi)容分析恰當?shù)囊豁検牵ǎ?。?分)A.曹丕勸阻孟達應(yīng)當放棄隱居,承擔起對于國家的責任。B.曹丕告訴孟達現(xiàn)在國家安定,因而治理方式較為寬松。C.曹丕與孟達感情并不深厚,出于禮貌才贈其御用馬匹。D.曹丕希望孟達帶領(lǐng)大隊人馬前來歸順,以彰顯其威儀。21.從句式角度,賞析【甲】文第①段畫線句的表達效果。(4分)22.甲乙兩文同為爭取孟達歸附本國的書信,但勸說方式各不相同,請結(jié)合文本加以分析。(5分)參考答案

(五)(11分)20.(2分)B21.(4分)【答案示例】畫線句多用整句,句式工整,節(jié)奏鮮明;先列舉伊摯、百里奚等的事跡,展現(xiàn)他們審時度勢、歸順明主的智慧;再對這些歷史人物的事跡進行總結(jié)和評價,強調(diào)了他們審興廢、知成敗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從而準確地傳達出作者渴求賢才的思想感情。評分說明:一點1分。22.(5分)【答案示例】甲文以直接勸說的方式,表明期待孟達歸附,并濃墨重彩多角度地表明歸附的益處。先列舉歷史上賢士歸順明主的事跡,強調(diào)賢士應(yīng)順應(yīng)時勢的重要性,再以虞卿等人的晉升,暗示孟達歸順后將獲得的榮譽和地位,以此激發(fā)其歸順的意愿。乙文則以委婉曲折的勸說方式,通過對其投魏之事的感想,敘舊情、表知己,收攏對方之心,打消對方顧慮,表達了對他回歸蜀國的期盼,激發(fā)其歸順的意愿。評分說明:一點1分。參考譯文:【甲】①近日有使命去,不能充分表達旨意。為什么呢?過去伊尹背離商(夏)朝歸順周(商)朝,百里奚離開虞國進入秦國。樂毅有感于皮囊裝尸的教訓,從燕國脫身到趙國;漢代的王遵明白得失進退的選擇,都是審視了興盛衰亡的應(yīng)驗,知道成功失敗的道理。因此丹青畫下了他們的相貌,史籍記載了他們的功勛。聽說你姿容氣概出眾,才器度量超群,應(yīng)當在盛世施展才能,在史冊上留下美名。現(xiàn)在你毅然地愿意像魚一樣在清水中自由生活,我很是嘉許快樂。誠心地向西邊眺望,依依不舍地如對老朋友一樣。提筆給你寫信,歡欣的心情也隨之而來。以前虞卿進入趙國,很快就取得相位;陳平歸順漢朝,一見面就和皇帝同乘一輛車。我和你的感情,超過古代的這些人。所以先讓人送去御用的馬匹,以表明對你的敬重愛戴。②現(xiàn)在國家清平安定,萬里江山得到統(tǒng)一。西北三邊沒有戰(zhàn)爭的警報,中原亦沒有雞飛狗跳的擔擾。法網(wǎng)松弛禁令寬解,整個社會沒有爾虞我詐。一開始就沒有設(shè)置囚室,讓大臣的家屬充作人質(zhì)。你如果愿意來相就,應(yīng)當明白我的用心。請慎重地關(guān)照手下的人不要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