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學語文畢業(yè)升學考試全真模擬卷-傳統(tǒng)文化常識應用與拓展試題_第1頁
2025年小學語文畢業(yè)升學考試全真模擬卷-傳統(tǒng)文化常識應用與拓展試題_第2頁
2025年小學語文畢業(yè)升學考試全真模擬卷-傳統(tǒng)文化常識應用與拓展試題_第3頁
2025年小學語文畢業(yè)升學考試全真模擬卷-傳統(tǒng)文化常識應用與拓展試題_第4頁
2025年小學語文畢業(yè)升學考試全真模擬卷-傳統(tǒng)文化常識應用與拓展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小學語文畢業(yè)升學考試全真模擬卷-傳統(tǒng)文化常識應用與拓展試題考試時間:______分鐘總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正確答案的字母填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1.我國古代科舉制度中,“狀元”是指哪一種考試成績?A.會試第一名B.殿試第一名C.鄉(xiāng)試第一名D.解元2.“清明上河圖”的作者是誰?A.張擇端B.范寬C.董源D.徐渭3.“懸壺濟世”這個成語最早是用來形容哪個歷史人物的?A.扁鵲B.華佗C.李時珍D.孫思邈4.中國古代的“四大發(fā)明”不包括以下哪一項?A.造紙術B.印刷術C.指南針D.火藥5.“絲綢之路”最早是由誰開辟的?A.張騫B.班超C.衛(wèi)青D.霍去病6.我國古代的“二十四節(jié)氣”中,標志著冬季開始的節(jié)氣是哪一個?A.立冬B.小雪C.大雪D.冬至7.“五福臨門”中的“五福”不包括以下哪一項?A.長壽B.富貴C.康寧D.死亡8.中國古代的“六藝”不包括以下哪一項?A.禮B.樂C.射D.醫(yī)9.“懸梁刺股”這個成語最早是用來形容哪個歷史人物的?A.蘇秦B.張儀C.孫臏D.龐涓10.我國古代的“四大美女”不包括以下哪一位?A.西施B.王昭君C.貂蟬D.楊貴妃11.“塞翁失馬,焉知非?!边@個成語最早出自哪個故事?A.《莊子》B.《孟子》C.《列子》D.《韓非子》12.我國古代的“十二生肖”中,排在第一位的動物是什么?A.鼠B.牛C.虎D.龍13.“精衛(wèi)填?!边@個成語最早出自哪個神話故事?A.《山海經》B.《封神演義》C.《西游記》D.《聊齋志異》14.中國古代的“四大名著”不包括以下哪一部?A.《紅樓夢》B.《西游記》C.《水滸傳》D.《聊齋志異》15.“懸壺”這個詞語最早出現(xiàn)在哪個朝代?A.秦朝B.漢朝C.唐朝D.宋朝16.我國古代的“科舉制度”最早開始于哪個朝代?A.隋朝B.唐朝C.宋朝D.元朝17.“二十四節(jié)氣”中,標志著春天開始的第一個節(jié)氣是哪一個?A.立春B.雨水C.驚蟄D.春分18.中國古代的“四大書院”不包括以下哪一所?A.岳麓書院B.白鹿洞書院C.應天書院D.杏壇書院19.“五福臨門”中的“五?!辈话ㄒ韵履囊豁棧緼.長壽B.富貴C.康寧D.死亡20.我國古代的“四大發(fā)明”不包括以下哪一項?A.造紙術B.印刷術C.指南針D.火藥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選項中,有多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正確答案的字母填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1.以下哪些屬于中國古代的“四大發(fā)明”?A.造紙術B.印刷術C.指南針D.火藥E.瓷器2.我國古代的“二十四節(jié)氣”中,標志著夏季開始的節(jié)氣有哪些?A.立夏B.小滿C.芒種D.夏至E.小暑3.中國古代的“四大美女”有哪些?A.西施B.王昭君C.貂蟬D.楊貴妃E.楊玉環(huán)4.以下哪些屬于中國古代的“六藝”?A.禮B.樂C.射D.御E.書5.我國古代的“四大名著”有哪些?A.《紅樓夢》B.《西游記》C.《水滸傳》D.《三國演義》E.《聊齋志異》6.“懸梁刺股”這個成語最早是用來形容哪些歷史人物的?A.蘇秦B.張儀C.孫臏D.龐涓E.范仲淹7.以下哪些屬于中國古代的“四大書院”?A.岳麓書院B.白鹿洞書院C.應天書院D.杏壇書院E.嵩山書院8.我國古代的“十二生肖”中,排在前五位的動物有哪些?A.鼠B.牛C.虎D.兔E.龍9.“二十四節(jié)氣”中,標志著秋季開始的節(jié)氣有哪些?A.立秋B.處暑C.白露D.秋分E.寒露10.以下哪些屬于中國古代的“五福”?A.長壽B.富貴C.康寧D.好德E.死亡三、填空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請將正確答案填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1.我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鄉(xiāng)試考中的第一名被稱為_________。2.“天圓地方”是中國古代的哪種宇宙觀?_________。3.“草船借箭”這個典故最早出現(xiàn)在哪部歷史著作中?_________。4.中國古代的“四大書院”中,位于湖南的是_________。5.“懸壺”這個詞語在古代通常用來指代什么?_________。6.我國古代的“二十四節(jié)氣”中,標志著夏季結束的節(jié)氣是_________。7.“五福臨門”中的“五?!辈话╛________。8.中國古代的“六藝”中,與音樂相關的藝是_________。9.“精衛(wèi)填海”這個成語最早出自哪部古籍?_________。10.我國古代的“十二生肖”中,排在第六位的動物是什么?_________。四、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4分,共20分。請將正確答案寫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1.簡述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起源和發(fā)展歷程。2.簡述“絲綢之路”的歷史意義和影響。3.簡述中國古代的“四大發(fā)明”及其對世界文明的貢獻。4.簡述“二十四節(jié)氣”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重要性。5.簡述中國古代的“六藝”及其對后世教育的影響。本次試卷答案如下一、單項選擇題答案及解析1.B解析:在我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最后一級中央政府考試者,稱為進士。殿試是科舉制度最高的一級考試,由皇帝親自主持,考取者稱為“狀元”。所以狀元是指殿試第一名。2.A解析:《清明上河圖》是北宋畫家張擇端的作品,描繪了北宋京城汴梁(今河南開封)及汴河兩岸的繁華景象和自然風光,是現(xiàn)存中國最長的風俗畫。3.A解析:“懸壺濟世”出自《后漢書·方術列傳·費長房》,講述費長房跟從壺公學習道術的故事,壺公將一個懸掛的葫蘆交給費長房,讓他捉弄那些鬼怪,結果費長房真的能把鬼怪裝進葫蘆里。后來“懸壺”就成了行醫(yī)的代稱,懸壺濟世指行醫(yī)救人。4.E解析:中國古代的“四大發(fā)明”是指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瓷器雖然是中國古代的偉大發(fā)明,但不屬于四大發(fā)明之列。5.A解析:絲綢之路是中國古代連接中國與西域、中亞乃至歐洲的貿易和文化交流路線,最早是由漢武帝時期的大臣張騫出使西域開辟的。6.D解析:我國古代的“二十四節(jié)氣”中,冬至是一年中最長的夜,標志著冬季的開始。立冬表示冬季的開始,但不是最明顯的標志。7.D解析:“五福臨門”中的“五?!背鲎浴渡袝ず榉丁?,指的是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不包括死亡。8.D解析:中國古代的“六藝”是指禮、樂、射、御、書、數。醫(yī)術雖然在古代醫(yī)學發(fā)達,但不屬于六藝之列。9.A解析:“懸梁刺股”分別出自《戰(zhàn)國策·秦策一》和《戰(zhàn)國策·齊策三》,講述蘇秦和孫臏發(fā)奮讀書的故事。蘇秦頭懸梁,錐刺股,最終學成,佩六國相印。所以懸梁刺股最早用來形容蘇秦。10.E解析:中國古代的“四大美女”是指西施、王昭君、貂蟬和楊玉環(huán)。楊玉環(huán)是唐朝的著名美女,但不屬于四大美女之一。11.C解析:“塞翁失馬,焉知非?!背鲎浴读凶印ふf符》,講述邊塞老翁丟馬、得馬、兒子被馬摔傷、最終兒子被征召為將的故事,比喻壞事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變?yōu)楹檬隆?2.A解析:我國古代的“十二生肖”中,按照順序,排在第一位的動物是鼠。13.A解析:“精衛(wèi)填?!背鲎浴渡胶=洝け鄙浇洝?,講述炎帝的小女兒女娃在東海游玩時不幸溺亡,靈魂化作精衛(wèi)鳥,不斷銜來石子和樹枝,試圖填平大海的故事。14.D解析:中國古代的“四大名著”是指《紅樓夢》、《西游記》、《水滸傳》和《三國演義》。《聊齋志異》是清朝蒲松齡創(chuàng)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雖然也是中國文學史上的經典作品,但不屬于四大名著。15.B解析:“懸壺”這個詞語最早出現(xiàn)在《后漢書·方術列傳·費長房》,講述費長房跟從壺公學習道術的故事,所以最早出現(xiàn)在漢朝。16.A解析:我國古代的“科舉制度”最早開始于隋朝,隋文帝開始用分科考試的方法來選拔官員,隋煬帝正式設立進士科,科舉制度正式創(chuàng)立。17.A解析:我國古代的“二十四節(jié)氣”中,立春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一個節(jié)氣,標志著春天的開始。18.D解析:中國古代的“四大書院”是指岳麓書院、白鹿洞書院、應天書院和嵩陽書院。杏壇是孔子講學的地方,不是書院。19.D解析:“五福臨門”中的“五?!背鲎浴渡袝ず榉丁?,指的是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不包括死亡。20.E解析:我國古代的“四大發(fā)明”是指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瓷器雖然是中國古代的偉大發(fā)明,但不屬于四大發(fā)明之列。二、多項選擇題答案及解析1.ABCD解析:中國古代的“四大發(fā)明”是指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瓷器雖然是中國古代的偉大發(fā)明,但不屬于四大發(fā)明之列。2.ABCDE解析:我國古代的“二十四節(jié)氣”中,標志著夏季開始的節(jié)氣有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3.ABCD解析:中國古代的“四大美女”是指西施、王昭君、貂蟬和楊玉環(huán)。楊玉環(huán)是唐朝的著名美女,但不屬于四大美女之一。4.ABCDE解析:中國古代的“六藝”是指禮、樂、射、御、書、數。5.ABCD解析:我國古代的“四大名著”是指《紅樓夢》、《西游記》、《水滸傳》和《三國演義》?!读凝S志異》是清朝蒲松齡創(chuàng)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雖然也是中國文學史上的經典作品,但不屬于四大名著。6.AB解析:“懸梁刺股”這個成語最早用來形容蘇秦和張儀。蘇秦頭懸梁,錐刺股,最終學成,佩六國相印。張儀也以口才著名,但并沒有懸梁刺股的記載。7.ABCE解析:中國古代的“四大書院”是指岳麓書院、白鹿洞書院、應天書院和嵩山書院。杏壇是孔子講學的地方,不是書院。8.ABCD解析:我國古代的“十二生肖”中,排在前五位的動物有鼠、牛、虎、兔、龍。9.ABCDE解析:我國古代的“二十四節(jié)氣”中,標志著秋季開始的節(jié)氣有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10.ABC解析:中國古代的“五福”出自《尚書·洪范》,指的是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不包括死亡。三、填空題答案及解析1.解元解析:在我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鄉(xiāng)試考中的第一名被稱為解元。2.蓋天說解析:“天圓地方”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宇宙觀,認為天是圓的,地是方的。蓋天說是中國古代關于宇宙結構的一種學說,認為天像一個斗笠,地像一個平盤,天蓋在地之上。3.《三國志》解析:“草船借箭”這個典故最早出現(xiàn)在陳壽所著的《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中,講述了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的故事。4.岳麓書院解析:中國古代的“四大書院”中,位于湖南的是岳麓書院。岳麓書院位于長沙市岳麓山腳下,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四大書院之一。5.行醫(yī)的代稱解析:“懸壺”這個詞語在古代通常用來指代行醫(yī),因為古代醫(yī)生常把藥葫蘆掛在身上,所以“懸壺”就成了行醫(yī)的代稱。6.大暑解析:我國古代的“二十四節(jié)氣”中,標志著夏季結束的節(jié)氣是大暑。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標志著夏季的結束。7.死亡解析:“五福臨門”中的“五?!背鲎浴渡袝ず榉丁罚傅氖情L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不包括死亡。8.樂解析:中國古代的“六藝”是指禮、樂、射、御、書、數。與音樂相關的藝是樂。9.《山海經》解析:“精衛(wèi)填?!边@個成語最早出自《山海經·北山經》,講述炎帝的小女兒女娃在東海游玩時不幸溺亡,靈魂化作精衛(wèi)鳥,不斷銜來石子和樹枝,試圖填平大海的故事。10.牛解析:我國古代的“十二生肖”中,按照順序,排在第六位的動物是牛。四、簡答題答案及解析1.簡述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起源和發(fā)展歷程。答:中國古代科舉制度起源于隋朝,隋文帝開始用分科考試的方法來選拔官員,隋煬帝正式設立進士科,科舉制度正式創(chuàng)立。唐朝完善了科舉制度,增加了明經科,并形成了??坪椭瓶苾煞N考試制度。宋朝進一步發(fā)展科舉制度,廢除了明經科,重視進士科,并擴大了錄取名額。元朝實行科舉制度,但只舉行過三次考試,后改為由地方推薦人才,直接任命官職。明朝實行八股文考試,科舉制度僵化。清朝沿襲明朝的科舉制度,但后期受到西方的影響,開始改革科舉制度。1905年,清朝廢除科舉制度。解析:科舉制度的起源和發(fā)展歷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從隋朝的創(chuàng)立到清朝的廢除,經歷了一個不斷發(fā)展和完善的過程??婆e制度對中國的政治、文化和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2.簡述“絲綢之路”的歷史意義和影響。答:“絲綢之路”是中國古代連接中國與西域、中亞乃至歐洲的貿易和文化交流路線,對中西方文明的交流和發(fā)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絲綢之路的開辟促進了中西方之間的貿易往來,中國的絲綢、瓷器、造紙術等物品西傳,西方的葡萄、石榴、胡蘿卜等物品東傳。絲綢之路也是文化交流的橋梁,佛教、伊斯蘭教等宗教傳入中國,中國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等也傳播到西方。絲綢之路的開辟加強了中西方之間的聯(lián)系,促進了世界文明的進步。解析:“絲綢之路”不僅是貿易路線,也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