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T/CSTEA000x—2024
少兒茶藝沖泡技藝規(guī)程與評價
1范圍
本文件規(guī)定了少兒茶藝沖泡技藝規(guī)程與評價的茶藝用茶、茶藝用水、茶藝用具、審評茶葉要求、茶
藝室、少兒茶藝沖泡技藝類型、考級方式、評價方式、評價組織。
本文件適用于幼兒(3-6周歲)、少年兒童(6-12周歲)、青少年(12-18周歲)的少兒茶藝沖泡
技藝規(guī)程及考級與評價。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nèi)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
文件。
GB4806.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
GB4806.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陶瓷制品
GB4806.5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玻璃制品
GB4806.9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接觸用金屬材料及制品
GB4806.12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接觸用竹木材料及制品
GB5749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
GB8537飲用天然礦泉水標準
GB/T14487茶葉感官審評術語
GB/T18797茶葉感官審評實驗室基本條件
GB19298包裝飲用水標準
GB/T23776茶葉感官審評方法
GB31608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茶葉
T/SA56.1沖泡與品鑒用陶瓷茶具第1部分:烏龍茶茶具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少兒茶藝沖泡技藝
以少兒為習茶主體,根據(jù)不同茶葉特性,備具、備水、沖泡、出湯、奉茶、品茶等一系列禮儀、程
式和技藝。
3.2
不同茶類的沖泡技藝(技法)
3.2.1
紅潤杯壺
1
T/CSTEA000x—2024
適用于紅茶茶藝的技法,右手提壺,左手按住壺蓋鈕,往玻璃壺中注入開水至壺口,左手托住壺底,
右手食指按住壺蓋,其余四指,握住壺把,將玻璃壺逆時針轉動兩圈,再順時針轉動兩圈。
3.2.2
淋浴盅壺
適用于紅茶茶藝的技法,將水注入茶盅后,用同樣的方法轉動茶盅,最后將茶盅里的水按照從右往
左的順序,依次注入玻璃杯中。
3.2.3
香茗入谷
適用于紅茶茶藝的技法,將茶荷中的干茶投入茶壺中。
3.2.4
溫潤香茗
適用于紅茶茶藝的技法,用內(nèi)旋法將提梁壺中的熱水沿玻璃壺內(nèi)壁慢慢注入至壺口,再迅速將茶湯
倒入玻璃茶盅用于洗杯。
3.2.5
浪擊紅河
適用于紅茶茶藝的技法,再次將開水注入茶壺,蓋上壺蓋,此時,將茶杯輕托,將茶杯中的開水逆
時針方向旋轉兩圈,順時針方向旋轉兩圈后將茶杯中的水注入水方中。最后將茶壺中的茶湯注入茶盅。
3.2.6
紅韻出海
適用于紅茶茶藝的技法,按照從左往右的順序將茶湯注入茶杯中。
3.2.7
品啜玉液
適用于紅茶茶藝的技法,聞香觀色后即可緩啜品飲。
3.2.8
三蓋碗
適用于花茶類(茉莉花茶)的沖泡技藝名稱。
3.2.9
靜候佳茗
適用于茉莉花茶茶藝的技法,沖泡后立即加蓋,留一小隙,以保茶香?!叭呕事睹馈保枞?/p>
們認為茶是天含之、地載之、人育之的靈物,靜候佳茗的過程象征天、地、人共同化育茶的精華。
3.2.10
備器候用
將茶具備好并依沏泡時的需要合理地擺放,精美茶具整潔地擺放就猶如孔雀開屏喜迎各位嘉賓的到
來。接下來就需要將反扣的品茗杯,按從右到左的順序依次翻正。
3.2.11
孟臣淋霖
適用于烏龍茶茶藝的技法,即燙洗茶壺。
3.2.12
烏龍入宮
2
T/CSTEA000x—2024
適用于烏龍茶茶藝的技法,套上茶漏,將烏龍茶撥置紫砂壺內(nèi)。緊接著就準備振壺,用包壺巾包起
茶壺輕搖振蕩茶葉。然后打開茶壺,聞湯前香,這是閩式烏龍茶的獨到之處,特有之點,由中國茶道表
演藝術家吳雅真老師所創(chuàng)。
3.2.13
若深出浴
適用于烏龍茶茶藝的技法,即燙洗茶杯,如“滾繡球”狀撥動已斟滿水的茶杯,令其旋轉,使茶杯
內(nèi)外受熱均衡。
3.2.14
懸壺高沖
適用于烏龍茶茶藝的技法,高沖可使茶葉上下翻動,茶汁更易溶出。
3.2.15
推泡抽眉
適用于烏龍茶茶藝的技法,用壺蓋輕輕刮去表面的泡沫,使茶葉清新潔凈。
3.2.16
重洗仙顏
適用于烏龍茶茶藝的技法,用開水淋澆壺身,既清潔壺的外表又能提高壺溫。
3.2.17
關公巡城
適用于烏龍茶茶藝的技法,第一道的茶湯淋澆壺身,燙壺。
3.2.18
游山玩水
適用于烏龍茶茶藝的技法,將茶壺提起,沿水方邊緣運行一圈,以避免斟茶時壺底余水滴入茶湯中。
然后用這第二道分茶,重復先前關公巡城的步驟。
3.2.19
韓信點兵
適用于烏龍茶茶藝的技法,在關公巡城后,壺中茶水剩下少許,則往各杯點斟茶水。最后的茶湯是
精華,該步驟也是使每杯茶湯濃淡均勻。
3.2.20
敬奉香茗
適用于烏龍茶茶藝的技法,將沖泡好的烏龍茶放于杯托上敬獻來賓。
3.2.21
三龍護鼎
適用于烏龍茶茶藝的技法,品茶時,用拇指、食指夾杯,剩余三指自然托杯。以此手法持杯飲茶,
既穩(wěn)當又雅觀。
3.2.22
重賞余韻
適用于烏龍茶茶藝的技法,完成完聞香、觀色、品味后,將空杯置鼻端再次嗅聞凝附于杯底的余香。
最后將茶具收拾復原。
3.3
少兒茶藝沖泡技藝水平評價
3
T/CSTEA000x—2024
以少兒為評價對象,由取得資格的茶藝評價機構,通過組織測評茶葉相關基礎知識、泡茶技能和禮
儀規(guī)范等水平開展的等級認定活動。
4茶藝用茶
應符合GB31608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茶葉。并具有所屬茶類品質(zhì)特點。
5茶藝用水
應符合GB5749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或GB19298包裝飲用水標準或GB8537飲用天然礦泉水標準,
同時宜選用與茶類品質(zhì)匹配的水質(zhì)。
6茶藝用具
陶瓷類茶具,應符合GB4806.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陶瓷制品。玻璃類茶具,應符合GB4806.5食品
安全國家標準玻璃制品。茶盤、茶通等竹木類茶具,應GB4806.12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接觸用竹
木材料及制品,烏龍茶茶具,宜選用符合T/SA56.1沖泡與品鑒用陶瓷茶具第1部分:烏龍茶茶具。
7審評茶葉要求
7.1審評室
應符合GB/T18797茶葉感官審評實驗室基本條件。
7.2感官審評方法
應采用GB/T23776茶葉感官審評方法。對茶葉進行感官體驗與鑒別。
7.3品質(zhì)評語
宜采用GB/T14487茶葉感官審評術語。描述茶葉品質(zhì)。
8茶藝室
中式、簡中式的習茶場所均可。
9沖泡安全與衛(wèi)生
少兒應在大人陪護下進行沖泡,用水應符合GB5749的要求,水溫應控制在55℃以內(nèi)。沖泡器具
應符合GB4806.1、GB4806.4、GB4806.5和GB4806.9的要求,使用前應清洗干凈。
10少兒茶藝技沖泡藝類型
4
T/CSTEA000x—2024
10.1紅茶茶藝
選用附錄A紅茶茶藝——玻璃壺沖泡技法。
10.2茉莉花茶茶藝
選用附錄B茉莉花茶茶藝——三蓋碗沖泡技法。
10.3閩式烏龍茶茶藝
選用附錄C閩式烏龍茶茶藝——紫砂壺沖泡技法。
10.4白毫銀針茶藝
選用附錄D白毫銀針茶藝——玻璃杯沖泡技法。
10.5黑茶茶藝
選用附錄E黑茶茶藝——陶壺沖泡技法。
10.6臺灣烏龍茶茶藝
選用附錄F臺式烏龍茶茶藝——瓷壺沖泡技法。
10.7綠茶茶藝
選用附錄G綠茶茶藝——玻璃杯沖泡技法。
10.8黃茶茶藝
選用附錄H黃茶茶藝——玻璃杯沖泡技法。
11考級方式
11.1等級設置
共設五個等級,各等級依次遞進。
11.2晉級要求
從五級開始,逐級考試,最高級為一級,不允許跳級。12周歲以上(含)少兒可連續(xù)報考,但一年
內(nèi)報考不超過兩個等級。各級設置應符合表1的要求。
表1少兒茶藝沖泡技藝規(guī)則設置及要求
等級五級四級三級二級一級
可考年齡5歲以上5歲以上7~18歲10~18歲12~18歲
基礎知識1、認識常1、熟悉并1、可以根據(jù)不同茶類1、掌握不同茶具的特1、掌握不同茶具的特
要求用的泡茶會使用常選擇泡茶器具;點,可根據(jù)不同茶類選點,可根據(jù)不同茶類選
(30%)器具;用的泡茶2、熟悉中國茶文化基擇泡茶器具;擇泡茶器具;
5
T/CSTEA000x—2024
2、認識茶器具;礎知識;2、熟悉中國茶文化基2、熟悉中國茶文化基
葉;2、了解中3、熟悉茶葉基礎知識礎知識;礎知識3、熟悉茶葉基
3、了解中國茶文化(茶葉種類、區(qū)域劃3、熟悉茶葉基礎知識礎知識(茶葉種類、區(qū)
國茶葉區(qū)基礎知識;分、中國飲茶風俗等);(茶葉種類、區(qū)域劃域劃分、中國及外國飲
分;3、了解茶4、掌握2款不同茶類分、中國及外國飲茶風茶風俗、茶葉制作相關
4、了解幾葉基礎知并熟悉該茶類的沖泡;俗等)知識等);
款中國名識(茶葉種5、了解茶席設計的相4、掌握4款不同茶類4、掌握中國6大茶類
茶和傳說。類、區(qū)域劃關知識。并熟悉該茶類的沖泡;并熟悉該茶類的沖泡;
5.背誦5分等);6.背誦15首茶詩,并5、會進行茶席設計。5、會根據(jù)不同茶類和
首著名茶4、了解幾能介紹詩歌含義。6.了解古代茶書,及茶主題要求設計對應茶
詩款中國名文學,能說出作者、作席并符合茶藝沖泡規(guī)
茶。品名稱、大概內(nèi)容。則;
5.背誦106、掌握科學飲茶以及
首著名茶茶與健康的關系。
詩7.熟讀陸羽《茶經(jīng)》,
能介紹茶經(jīng)三卷十節(jié)
的主要內(nèi)容。
1、基本熟1、熟練掌1、熟練掌握茶藝禮儀;1、熟練掌握茶藝禮儀1、熟練掌握茶藝禮儀
悉茶藝禮握茶藝禮2、茶藝演示:熟練掌握和社交禮儀;和社交禮儀;
儀;儀;壺泡法、蓋碗茶藝沖泡2、茶藝演示:熟練掌握2、茶藝演示:熟練掌握
2、茶藝演2、茶藝演流程;壺泡法、蓋碗、直身杯壺泡法、蓋碗、直身杯
示:可操作示:熟練掌3、可針對茶席擺放不等茶藝沖泡流程,可正等茶藝沖泡流程,能夠
一套壺泡握壺泡法、合理處進行調(diào)整;確選擇茶類沖泡器皿;通過命題自主選擇及
實操要求法茶藝沖直身杯茶4、通過沖泡展示茶湯3、可獨立完成茶席設搭配沖泡器皿并完成
(70%)泡流程。藝沖泡流品質(zhì)。計;茶藝全套流程;
程;4、通過沖泡突出茶湯3、會根據(jù)不同茶類和
3、能夠通品質(zhì)。主題獨立完成茶席設
過沖泡展計;
示茶湯品4、通過沖泡突出茶湯
質(zhì)。品質(zhì);
5、掌握一套民俗茶藝。
12評價方式
12.1評價形式及分值
分為理論測評和技能測評兩種。滿分各100分。
12.2理論測評
采用現(xiàn)場問答的方式或筆試。組題內(nèi)容以茶藝知識必備為要則,逐級延展,其中宜選取適合少兒學
習的中國古代茶書、文學經(jīng)典選讀,選用附錄I、附錄J。
6
T/CSTEA000x—2024
12.3技能測評
考評機構組織3名以上考評員,各自打分取平均分為測評得分。
12.4成績判定
12.4.1權重
理論測評滿分100分,成績占總分的30%;技能測評滿分100分,成績占總分的70%。
12.4.2結果判定
理論、技能均為60分以上者為合格。
12.5測評時間
由福州市雅真海峽茶藝職業(yè)培訓學校牽頭組織相關單位公布當年等級評價計劃和評價點,各等級各
項測評時間均不超過45分鐘。
12.6等級證書
成績合格由福建省茶業(yè)協(xié)會授予相應等級的證書。
13評價組織
13.1組織機構
少兒茶藝沖泡技藝水平評價由符合福建省茶業(yè)協(xié)會要求的機構組織實施。
13.2評價機構
由取得福建省茶業(yè)協(xié)會認定的少兒茶藝沖泡技藝等級測評機構具體實施少兒茶藝沖泡技藝等級測
評。
7
T/CSTEA000x—2024
A
A
附錄A
(規(guī)范性)
紅茶茶藝沖泡技藝規(guī)程
A.1紅茶茶藝——玻璃壺沖泡法
A.2第一道:備器侯用
準備好沖泡紅茶使用的玻璃杯,然后將4只倒扣放于杯托內(nèi)的玻璃杯翻正。
A.3第二道:鑒賞佳茗
用茶針將茶葉罐中的紅茶輕輕撥入茶荷中,鑒賞茶葉外形,嗅聞其味道,然后手捧茶荷供來賓欣賞
其外形。
A.4第三道:紅潤杯壺
右手提壺,左手按住壺蓋鈕,往玻璃壺中注入開水至壺口,左手托住壺底,右手食指按住壺蓋,其
余四指,握住壺把,將玻璃壺逆時針轉動兩圈,再順時針轉動兩圈。
A.5第四道:淋浴盅壺
將水注入茶盅后,用同樣的方法轉動茶盅,最后將茶盅里的水按照從右往左的順序,依次注入玻璃
杯中。
A.6第五道:香茗入谷
將茶荷中的干茶投入茶壺中。
A.7第六道:溫潤香茗
用內(nèi)旋法將熱水壺中開水沿玻璃杯內(nèi)壁慢慢注入茶壺至壺口,再迅速將茶湯倒入玻璃茶盅用于洗杯。
A.8第七道:浪擊紅河
再次將開水注入茶壺,蓋上壺蓋,此時,將茶杯輕托,將茶杯中的開水逆時針方向旋轉兩圈,順時
針方向旋轉兩圈后將茶杯中的水注入水方中。最后將茶壺中的茶湯注入茶盅。
A.9第八道:鑒賞湯色
端起茶盅,讓賓客觀賞茶盅里紅艷的湯色。
A.10第九道:紅韻出海
按照從左往右的順序將茶湯注入茶杯中。
A.11第十道:品啜玉液
聞香觀色后即可緩啜品飲。
8
T/CSTEA000x—2024
A.12沖泡程式精簡與延展要則
宜根據(jù)各年齡段的學習能力,在茶藝用具、茶藝用水、沖泡步驟應基于安全性條件下進行實操。
9
T/CSTEA000x—2024
B
附錄B
(規(guī)范性)
茉莉花茶茶藝沖泡技藝規(guī)程
B.1茉莉花茶茶藝——三蓋碗沖泡法
B.2第一道:備器
首先要準備好沖泡花茶使用的茶具和輔助用具。一般品飲茉莉花茶的茶具,選用的是白瓷蓋碗。然
后將排列好的蓋碗的碗蓋翻至反面朝上,近泡茶者處略低,蓋與碗內(nèi)壁留出一小隙。
B.3第二道:置茶
用茶針將茶葉罐中的花茶輕輕撥入茶荷中,鑒賞茶葉外形,嗅聞其味道,真可謂“香花綠葉相扶持”,
珠聯(lián)璧合、相得益彰;然后手捧茶荷供來賓欣賞。
B.4第三道:燙杯
B.4.1斟水:
提開水壺逆時針向反放的蓋上注開水,待開水順小隙流入碗內(nèi)約1/3容量后斷水,開水壺復位。
B.4.2翻蓋:
然后右手拿茶針插入蓋與杯的縫隙內(nèi),左手手背向外護在蓋碗外側,右手用茶針由內(nèi)向外撥動碗蓋,
左手食指與中指隨即搭在蓋鈕上將翻起的蓋正蓋在碗上。
B.4.3燙盞:
右手虎口分開,大拇指與中指搭在內(nèi)外兩側碗身中間部位,食指屈伸抵住碗蓋蓋鈕下凹處;左手托
住碗底端起蓋碗,右手手腕先逆時針后順時針轉動,雙手協(xié)調(diào)令蓋碗內(nèi)各部位充分接觸熱水后棄水。
B.4.4棄水:
右手提蓋鈕將碗蓋靠右上側斜蓋,即在蓋碗左下側留一小隙;依前法端起蓋碗平移于水方上方,向
左側翻手腕,水即從蓋碗左下側小縫中流進水方。燙杯完畢后,揭開碗蓋,并將其斜放于碗托上。
B.5第四道:投茶
“落英繽紛玉杯里”,用茶針將花茶從茶荷中撥進潔白如玉的茶杯中。
B.6第五道:沖茶
右手提壺,左手按住壺蓋鈕,按逆時針方向,先依次往蓋碗內(nèi)注入約1/4容量的開水;隨后,用“鳳
凰三點頭”的手法注入開水,即高沖低斟反復3次,寓意為向來賓三鞠躬以示歡迎。
B.7第六道:靜候佳茗
沖泡后立即加蓋,留一小隙,以保茶香?!叭呕事睹馈保枞藗冋J為茶是天含之、地載之、人
育之的靈物,靜候佳茗的過程象征天、地、人共同化育茶的精華。
1
T/CSTEA000x—2024
B.8第七道:奉茶
“一盞香茗奉知己”,雙手托杯,蓋正碗蓋,將泡好的花茶敬給來賓。
B.9第八道:聞香
“未嘗甘露味,先聞圣妙香”,用左手托起杯托,右手揭開碗蓋,撇去茶湯表面浮沫,動作由內(nèi)向
外共3次,邊撇邊觀賞湯色;接著順勢將碗蓋內(nèi)側翻向自己,湊近鼻端左右平移,嗅聞茶香。
B.10第九道:品茶
重復“聞香”步驟中的撇茶湯法,然后身體略側一邊,右手拿碗蓋、下壓杯蓋前沿,將嘴部掩住,
以顯高雅;然后小口啜飲,啜飲完畢即收具復位。
B.11沖泡程式精簡與延展要則
宜根據(jù)各年齡段的學習能力,在茶藝用具、茶藝用水、沖泡步驟應基于安全性條件下進行實操。
2
T/CSTEA000x—2024
B
C
附錄C
(規(guī)范性)
閩式烏龍茶茶藝沖泡技藝規(guī)程
C.1閩式烏龍茶茶藝——紫砂壺沖泡法
C.2第一道:備器候用
將茶具備好并依沏泡時的需要合理地擺放,精美茶具整潔地擺放就猶如孔雀開屏喜迎各位嘉賓的到
來。接下來就需要將反扣的品茗杯,按從右到左的順序依次翻正。
C.3第二道:置茶入荷
用茶匙或茶針將茶葉從茶罐中置入茶荷。
C.4第三道:鑒賞佳茗
首先由沖泡者觀賞茶葉的外形,以及品聞其香氣。然后請來賓鑒賞本次泡飲所用茶葉外形。賞畢捧
回復位。
C.5第四道:孟臣淋霖
即燙洗茶壺,泡烏龍茶講究溫度,所以在泡茶前先將壺的溫度提起來。那為什么叫孟臣呢?因為孟
臣是明代紫砂壺制作名家,所以后代把名茶壺喻為孟臣壺。燙壺后緊接著用關公巡城的手法將開水倒入
品茗杯中。
C.6第五道:烏龍入宮
套上茶漏,將烏龍茶撥置紫砂壺內(nèi)。緊接著就準備振壺,用包壺巾包起茶壺輕搖振蕩茶葉。然后打
開茶壺,聞湯前香,這是閩式烏龍茶的獨到之處,特有之點,由中國茶道表演藝術家吳雅真老師所創(chuàng)。
C.7第六道:若琛出浴
即燙洗茶杯,如“滾繡球”狀撥動已斟滿水的茶杯,令其旋轉,使茶杯內(nèi)外受熱均衡。那這里又出
現(xiàn)了第二個陌生的名詞“若琛”,若琛為清初人,以善制茶杯而出名,于是后人把名貴的茶杯譽為若琛
杯。
C.8第七道:懸壺高沖
高沖可使茶葉上下翻動,茶汁更易溶出。
C.9第八道:春風拂面
用壺蓋輕輕刮去表面的泡沫,使茶葉清新潔凈。
C.10第九道:重洗仙顏
然后用開水淋澆壺身,既清潔壺的外表又能提高壺溫。
3
T/CSTEA000x—2024
C.11第十道:關公巡城
即依次來回往各杯中斟茶湯,以保證茶湯濃淡均勻。再用懸壺高沖的手法往茶壺中注滿開水,然后
用第一道的茶湯淋澆壺身。因為烏龍茶講究“頭道湯、二道茶、三道四道是精華”,所以第一道茶湯并
不拿來飲用,而用來燙壺。
C.12第十一道:游山玩水
將茶壺提起,沿水方邊緣運行一圈,以避免斟茶時壺底余水滴入茶湯中。然后用這第二壺分茶,重
復先前關公巡城的步驟。
C.13第十二道:韓信點兵
在關公巡城后,壺中茶水剩下少許,則往各杯點斟茶水。最后的茶湯是精華,該步驟也是使每杯茶
湯濃淡均勻。
C.14第十三道:敬奉香茗
將沖泡好的烏龍茶放于杯托上敬獻來賓。
C.15第十四道:三龍護鼎
品茶時,用拇指、食指夾杯,剩余三指自然托杯。以此手法持杯飲茶,既穩(wěn)當又雅觀。
C.16第十五道:喜聞幽香
即嗅聞茶香。
C.17第十六道:鑒賞湯色
觀賞杯中茶湯的顏色和光澤。
C.18第十七道:細品佳茗
一杯茶湯分幾口啜飲,徐徐咽下。
C.19第十八道:重賞余韻
完成完聞香、觀色、品味后,將空杯置鼻端再次嗅聞凝附于杯底的余香,最后將茶具收拾復原。
C.20沖泡程式精簡與延展要則
宜根據(jù)各年齡段的學習能力,在茶藝用具、茶藝用水、沖泡步驟應基于安全性條件下進行實操。
4
T/CSTEA000x—2024
C
D
附錄D
(規(guī)范性)
白毫銀針茶藝沖泡技藝規(guī)程
D.1白毫銀針茶藝——玻璃杯沖泡法
D.2第一道:烹水備器
準備好沖泡過程中所需茶具,并合理擺放。預先點火烹水,并將反扣于杯托上的三只玻璃杯翻正。
D.3第二道:置茶入荷
取出茶荷放于面前,緊接著取出茶罐,打開罐蓋,將其按逆時針方向移放于右側,然后用茶針將白
毫銀針輕輕撥入茶荷,并將茶罐復位。
D.4第三道:鑒賞佳茗
雙手捧起茶荷,轉動手腕,鑒賞茶葉外形。嗅聞干茶香后,將茶荷按左至右的方向供賓客欣賞。
D.5第四道:溫潤杯具
右手提壺,左手按住壺蓋鈕,按照從右往左的順序,依次向玻璃杯中注入五分之一的開水,然后右
手輕握杯身,左手托住杯底,先順時針轉動一圈,再逆時針轉動一圈,令茶杯與開水充分接觸后雙手滾
動茶杯,將開水倒入水方,茶杯復位。
D.6第五道:投茶入杯
左手持茶荷,右手拿茶針,將茶葉輕輕撥入玻璃杯中,每杯投放量約3-5克,然后將茶針與茶荷復
位。
D.7第六道:浸潤沖泡
用內(nèi)旋法將壺中開水沿玻璃杯內(nèi)壁注入,水量以浸沒茶葉為度,目的是使茶葉充分浸潤,促使可溶
物質(zhì)析出,緊接著便用鳳凰三點頭手法提壺高沖,使茶葉上下翻滾,開水注入七分滿即可,這一手法除
具有禮儀內(nèi)涵外,還有利用水的沖力均勻茶湯濃度的功效。
D.8奉茶行禮
沖泡好白毫銀針后,右手輕握杯身,左手托住杯底,雙手將淺黃鮮爽的茶湯奉與來賓,最后施以點
頭禮作結。
D.9沖泡程式精簡與延展要則
宜根據(jù)各年齡段的學習能力,在茶藝用具、茶藝用水、沖泡步驟應基于安全性條件下進行實操。
5
T/CSTEA000x—2024
D
E
附錄E
(規(guī)范性)
黑茶茶藝沖泡技藝規(guī)程
E.1黑茶茶藝——陶壺沖泡法
E.2第一道:備器候用
將茶具備好并依沏泡時的需要合理地擺放,精美茶具整潔地擺放就猶如孔雀開屏喜迎各位嘉賓的到
來。接下來就需要將反扣的品茗杯,按從右到左的順序依次翻正。
E.3第二道:置茶入荷
用茶匙或茶針將茶葉從茶罐中置入茶荷。
E.4第三道:鑒賞佳茗
首先由沖泡者觀賞茶葉的外形,以及品聞其香氣。然后請來賓鑒賞本次泡飲所用茶葉外形。賞畢捧
回復位。
E.5第四道:溫潤陶壺
即燙洗茶壺,泡黑茶講究溫度,所以在泡茶前先將壺的溫度提起來。燙壺后緊接著直接通開水倒入
公道杯中。
E.6第五道:黑茶入宮
將黑茶撥置陶壺內(nèi)。
E.7第六道:醇香四溢
緊壓黑茶,茶身有一定的緊密度,需要通過浸潤茶葉才能使茶葉充分舒展,浸出茶汁。此過程恰似
為黑茶洗去一路風塵。逐漸顯現(xiàn)出本來的姿容,散發(fā)出醇香。此道茶為浸潤泡,注滿水后蓋上壺蓋,將
茶湯倒入公道杯中并棄到水方中。
E.8第七道:懸壺高沖
高沖可使茶葉上下翻動,茶汁更易溶出。壺內(nèi)茶葉隨著水的沸騰而上下舞動,茶在煎熬之間,將其
精華釋放。
E.9第八道:醇香四溢
將陶壺中的茶湯倒入公道杯中。
E.10第九道:陳韻出海
按照從左往右的順序將茶湯注入茶杯中。
E.11第十道:敬奉香茗
將沖泡好的茶湯放于杯托上敬獻來賓。
6
T/CSTEA000x—2024
E.12第十一道:三龍護鼎
品茶時,用拇指、食指夾杯,剩余三指自然托杯。以此手法持杯飲茶,既穩(wěn)當又雅觀。
E.13第十二道:喜聞幽香
即嗅聞茶香。
E.14第十三道:鑒賞湯色
觀賞杯中茶湯的顏色和光澤。
E.15第十四道:細品佳茗
一杯茶湯分幾口啜飲,徐徐咽下。
E.16第十五道:重賞余韻
完成完聞香、觀色、品味后,將空杯置鼻端再次嗅聞凝附于杯底的余香。最后將茶具收拾復原。
E.17沖泡程式精簡與延展要則
宜根據(jù)各年齡段的學習能力,在茶藝用具、茶藝用水、沖泡步驟應基于安全性條件下進行實操。
7
T/CSTEA000x—2024
E
F
附錄F
(規(guī)范性)
臺式烏龍茶茶藝沖泡技藝規(guī)程
F.1臺式烏龍茶茶藝——瓷壺沖泡法
F.2第一道:備器侯用
準備好沖泡臺式烏龍茶使用的瓷壺,然后將倒扣放于杯托內(nèi)的品茗杯和聞香杯璃杯翻正。
F.3第二道:鑒賞佳茗
用茶針將茶葉罐中的臺式烏龍茶輕輕撥入茶荷中,鑒賞茶葉外形,嗅聞其味道,然后手捧茶荷供來
賓欣賞其外形。
F.4第三道:溫潤瓷壺
右手提壺,左手按住壺蓋鈕,往瓷壺中注入開水至壺口,左手托住壺底,右手食指按住壺蓋,其余
四指,握住壺把,將瓷壺逆時針轉動兩圈,再順時針轉動兩圈。
F.5第四道:淋浴盅壺
將水注入茶盅后,用同樣的方法轉動茶盅,最后將茶盅里的水按照從右往左的順序,依次注入品茗
杯中。
F.6第五道:烏龍入宮
將茶荷中的干茶投入茶壺中。
F.7第六道:溫潤香茗
用內(nèi)旋法將熱水壺中開水沿瓷壺內(nèi)壁慢慢注入茶壺至壺口,再迅速將茶湯倒入公道杯中,再將公道
杯中的茶湯按照從右往左的順序,依次注入聞香杯中。
F.8第七道:靜待佳茗
再次將開水注入茶壺,采用高沖手法可使茶葉上下翻動,茶汁更易溶出。蓋上壺蓋等候片刻。
F.9第八道:溫潤杯具
雙手分別拿起兩個品茗杯、聞香杯進行逐杯清洗,動作舒緩起伏,保持動作流暢,直到完成所有品
茗杯和聞香杯的溫潤。
F.10第九道:烏龍出海
將瓷壺中的茶湯倒入公道杯中。
F.11第十道:勻盛甘露
再把公道杯中的茶湯均勻分到聞香杯中。
F.12第十一道:雙杯互動
8
T/CSTEA000x—2024
將品茗杯倒扣到聞香杯上,接著雙手一起將品茗杯及聞香杯倒置,使聞香杯中的茶湯倒入品茗杯中,
放在茶托上。
F.13第十二道:空谷幽蘭
示意用左手旋轉拿出聞香杯熱聞茶香,雙手搓聞杯底香。
F.14第十三道:品啜玉液
聞香觀色后即可緩啜品飲。
F.15沖泡程式精簡與延展要則
宜根據(jù)各年齡段的學習能力,在茶藝用具、茶藝用水、沖泡步驟應基于安全性條件下進行實操。
9
T/CSTEA000x—2024
F
G
附錄G
(規(guī)范性)
綠茶茶藝沖泡技藝規(guī)程
G.1綠茶茶藝——玻璃杯沖泡法
G.2第一道:烹水備器
準備好沖泡過程中所需茶具,并合理擺放。預先點火烹水,并將反扣于杯托上的三只玻璃杯翻正。
G.3第二道:置茶入荷
取出茶荷放于面前,緊接著取出茶罐,打開罐蓋,將其按逆時針方向移放于右側,然后用茶針將茶
葉輕輕撥入茶荷,并將茶罐復位。
G.4第三道:鑒賞佳茗
雙手捧起茶荷,轉動手腕,鑒賞茶葉外形。嗅聞干茶香后,將茶荷按左至右的方向供賓客欣賞。
G.5第四道:溫潤杯具
右手提壺,左手按住壺蓋鈕,按照從右往左的順序,依次向玻璃杯中注入五分之一的開水,然后右
手輕握杯身,左手托住杯底,先順時針轉動一圈,再逆時針轉動一圈,令茶杯與開水充分接觸后雙手滾
動茶杯,將開水倒入水方,茶杯復位。
G.6第五道:投茶入杯
左手持茶荷,右手拿茶針,將茶葉輕輕撥入玻璃杯中,每杯投放量約2-3克,然后將茶針與茶荷復
位。
G.7第六道:浸潤沖泡
用內(nèi)旋法將壺中開水沿玻璃杯內(nèi)壁注入,水量以浸沒茶葉為度,目的是使茶葉充分浸潤,促使可溶
物質(zhì)析出,緊接著便用鳳凰三點頭手法提壺高沖,使茶葉上下翻滾,開水注入七分滿即可,這一手法除
具有禮儀內(nèi)涵外,還有利用水的沖力均勻茶湯濃度的功效。
G.8奉茶行禮
沖泡好茶葉后,右手輕握杯身,左手托住杯底,雙手將黃綠明亮的茶湯奉與來賓,最后施以點頭禮
作結。
G.9沖泡程式精簡與延展要則
宜根據(jù)各年齡段的學習能力,在茶藝用具、茶藝用水、沖泡步驟應基于安全性條件下進行實操。
10
T/CSTEA000x—2024
G
H
附錄H
(規(guī)范性)
黃茶茶藝沖泡技藝規(guī)程
H.1黃茶茶藝——高筒直身杯沖泡法
H.2第一道:烹水備器
準備好沖泡過程中所需茶具,并合理擺放。預先點火烹水,并將反扣于杯托上的三只高腳直身杯
翻正。
H.3第二道:置茶入荷
取出茶荷放于面前,緊接著取出茶罐,打開罐蓋,將其按逆時針方向移放于右側,然后用茶針將茶
葉輕輕撥入茶荷,并將茶罐復位。
H.4第三道:鑒賞佳茗
雙手捧起茶荷,轉動手腕,鑒賞茶葉外形。嗅聞干茶香后,將茶荷按左至右的方向供賓客欣賞。
H.5第四道:溫潤杯具
右手提壺,左手按住壺蓋鈕,按照從右往左的順序,依次向玻璃杯中注入五分之一的開水,然后右
手輕握杯身,左手托住杯底,先順時針轉動一圈,再逆時針轉動一圈,令茶杯與開水充分接觸后雙手滾
動茶杯,將開水用滾杯的手法倒入水方,茶杯復位。
H.6第五道:投茶入杯
左手持茶荷,右手拿茶針,將茶葉輕輕撥入高腳直身杯中,每杯投放量約2-3克,然后將茶針與茶
荷復位。
H.7第六道:浸潤沖泡
用內(nèi)旋法將壺中開水沿直身杯內(nèi)壁注入,水量以浸沒茶葉為度,目的是使茶葉充分浸潤,促使可溶
物質(zhì)析出,緊接著便用鳳凰三點頭手法提壺高沖,使茶葉上下翻滾,開水注入七分滿即可,這一手法除
具有禮儀內(nèi)涵外,還有利用水的沖力均勻茶湯濃度的功效。
H.8奉茶行禮
沖泡好茶葉后,右手輕握杯身,左手托住杯底,雙手將杏黃明亮的茶湯奉與來賓,最后施以點頭禮
作結。
H.9沖泡程式精簡與延展要則
宜根據(jù)各年齡段的學習能力,在茶藝用具、茶藝用水、沖泡步驟應基于安全性條件下進行實操。
11
T/CSTEA000x—2024
H
I
I
附錄I
(資料性)
茶書
I.1《茶經(jīng)》唐:陸羽
I.2《茶錄》宋:蔡襄
I.3《大觀茶論》宋:趙佶
I.4《茶具圖贊》宋:審安老人
I.5《茶疏》明:許次紓
I.6《茶錄》明:張源
I.7《續(xù)茶經(jīng)》清:陸廷燦
12
T/CSTEA000x—2024
J
J
附錄J
(資料性)
茶文學
J.1《嬌女詩》西晉:左思
J.2《荈賦》西晉:杜育
J.3《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唐:李白
J.4《五言月夜啜茶聯(lián)句》唐:顏真卿
J.5《與趙莒茶宴》唐:錢起
J.6《飲茶歌誚崔石使君》唐:皎然
J.7《喜園中茶生》唐:韋應物
J.8《西山蘭若試茶歌》唐:劉禹錫
J.9《謝李六郎中寄新蜀茶》唐:白居易
J.10《山泉煎茶有懷》唐:白居易
J.11《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唐:盧仝
J.12《一字至七字詩·茶》唐:元稹
J.13《茶中雜詠·煮茶》唐:皮日休
J.14《和章岷從事斗茶歌》宋:范仲淹
J.15《依韻和杜相公謝蔡君謨寄茶》宋:梅堯臣
J.16《和梅公儀嘗茶》宋:歐陽修
J.17《寄茶與平甫》宋:王安石
J.18《試院煎茶》宋:蘇軾
J.19《望江南》宋:蘇軾
J.20《西江月》宋:蘇軾
J.21《浣溪沙》宋:蘇軾
J.22《滿庭芳·茶》宋:黃庭堅
J.23《半日閑》元:謝宗可
J.24《煮茶》明:文徵明
J.25《史知山光祿惠新茶并長歌倚韻答之》明:王縝
J.26《閩茶曲十首》明:周亮工
J.27《武夷茶歌》清:釋超全
J.28《安溪茶歌》清:釋超全
J.29《坐龍井上烹茶偶成》清:愛新覺羅·弘歷
J.30《紅樓夢(節(jié)選)》第四十一回櫳翠庵茶品梅花雪,清:曹雪芹
J.31《詠武夷茶》宋:朱熹
13
T/CSTEA000x—2024
參考文獻
[1]GB/T18883室內(nèi)空氣質(zhì)量標準
[2]GB50099中小學校設計規(guī)范
[3]GB50325民用建筑工程室內(nèi)環(huán)境污染控制規(guī)范
[4]JGJ39托兒所、幼兒園建筑設計規(guī)范
14
ICS67.140.10
CCSX55
團體標準
T/CSTEA000X—2024
少兒茶藝沖泡技藝規(guī)程與評價
Procedureandevaluation—Children'steabrewing
(征求意見稿)
XXXX-XX-XX發(fā)布XXXX--XX實施
海峽兩岸茶業(yè)交流協(xié)會??發(fā)布
T/CSTEA000x—2024
少兒茶藝沖泡技藝規(guī)程與評價
1范圍
本文件規(guī)定了少兒茶藝沖泡技藝規(guī)程與評價的茶藝用茶、茶藝用水、茶藝用具、審評茶葉要求、茶
藝室、少兒茶藝沖泡技藝類型、考級方式、評價方式、評價組織。
本文件適用于幼兒(3-6周歲)、少年兒童(6-12周歲)、青少年(12-18周歲)的少兒茶藝沖泡
技藝規(guī)程及考級與評價。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nèi)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貸款借款合同書范本
- 2025電子產(chǎn)品銷售代理合同范本
- 樓道扶梯工程合同范本
- 寵物無償領養(yǎng)合同范本
- 2025股權轉讓合同示范范文
- 2025標準購房合同協(xié)議書寫才有效
- 裝修換租房合同范本
- 2025汽車租賃合同及車輛安全管理規(guī)范
- 易裝修合同范本
- 鐵礦購銷石合同范本
- 2025年匹克球裁判試題及答案
- 2025秋蘇教版科學三年級上冊教學設計(附目錄)
- 2025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審計中心社會招聘12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10套)
- 《初中必讀名著導讀:《水滸傳》核心知識點與深度解讀》
- 深圳微利房管理辦法
- 診斷學血管檢查
- 大連市甘井子區(qū)社區(qū)工作者招聘筆試真題2024
- 生產(chǎn)安全會議紀要
- 哪個團隊收益大+課件2025-2026學年+北師大版(2024)八年級數(shù)學上冊
- 智慧校園建設“十五五”發(fā)展規(guī)劃
- GB/T 17622-2008帶電作業(yè)用絕緣手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