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法律職業(yè)資格(主觀題)歷年練習題摘選附帶答案2025年刑法部分案例1:甲(30歲)與乙(25歲)共謀搶劫某便利店。二人于深夜攜帶匕首前往,途中乙因害怕提出放棄,甲表示“你不去我自己去”,乙遂離開。甲進入便利店,用匕首威脅店主丙交出財物,丙反抗并搶奪匕首,二人扭打過程中,甲刺中丙胸部致其死亡。甲逃離現場后,因形跡可疑被巡邏民警盤問,如實供述了搶劫事實,但未提及乙參與共謀。經查,丙系因銳器刺破心臟當場死亡,無其他介入因素。問題:(1)乙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中止?為什么?(2)甲的行為構成何罪?如何認定其致丙死亡的情節(jié)?(3)甲的“如實供述”是否構成自首?為什么?答案:(1)乙的行為不構成犯罪中止。根據《刑法》第24條,犯罪中止要求行為人自動放棄犯罪或有效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本案中,乙雖在犯罪預備階段(前往犯罪現場途中)自動放棄繼續(xù)參與,但未采取任何措施阻止甲實施搶劫行為,亦未有效防止搶劫既遂及死亡結果的發(fā)生。甲最終完成搶劫并致丙死亡,乙的放棄行為未能切斷其與甲搶劫行為的因果關系,故乙不構成犯罪中止,應認定為搶劫罪(預備)的共犯,但可從輕、減輕或免除處罰。(2)甲的行為構成搶劫罪(既遂),且屬于“搶劫致人死亡”的結果加重犯。甲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暴力(持刀威脅)劫取財物,符合搶劫罪構成要件。其在搶劫過程中因丙反抗而刺死丙的行為,與搶劫行為具有直接的因果關系(丙死亡系甲持刀刺擊直接導致,無異常介入因素中斷因果關系),根據《刑法》第263條,應認定為“搶劫致人死亡”,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死刑,并處罰金或沒收財產。(3)甲的“如實供述”不構成自首。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處理自首和立功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條,如實供述需“如實交代主要犯罪事實”,包括同案犯的共同犯罪事實。甲雖供述了自己的搶劫行為,但刻意隱瞞乙參與共謀的關鍵事實,屬于未如實供述共同犯罪的主要事實,故不構成自首。民法部分案例2:2023年3月,張某將其名下位于A市的房屋以300萬元賣給李某,簽訂書面合同但未辦理過戶登記。2023年5月,張某又將該房屋以320萬元賣給王某,王某不知前手交易,支付全部房款并辦理了過戶登記。2023年6月,李某得知房屋已過戶給王某,起訴張某要求解除合同并賠償損失,同時主張王某返還房屋。經查,張某因投資失敗已于2023年4月將房屋抵押給銀行借款200萬元,辦理了抵押登記,銀行未主張實現抵押權。問題:(1)張某與李某的買賣合同效力如何?(2)王某是否取得房屋所有權?(3)李某能否要求王某返還房屋?(4)李某可向張某主張哪些賠償?答案:(1)張某與李某的買賣合同有效。根據《民法典》第215條,“當事人之間訂立有關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不動產物權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規(guī)定或當事人另有約定外,自合同成立時生效;未辦理物權登記的,不影響合同效力”。張某與李某的合同無無效事由(如惡意串通、違反法律強制性規(guī)定),故合同有效。(2)王某取得房屋所有權。王某符合善意取得構成要件:①主觀善意(不知張某已將房屋賣給李某);②支付合理對價(320萬元與市場價相當);③已辦理過戶登記(完成物權變動公示)。根據《民法典》第311條,王某善意取得房屋所有權。(3)李某不能要求王某返還房屋。王某已基于善意取得制度取得房屋所有權,李某對房屋的債權(請求過戶)不能對抗王某的物權,故李某無權要求王某返還。(4)李某可主張解除合同并要求張某賠償損失。根據《民法典》第563條(法定解除權)及第584條(損害賠償),張某“一房二賣”構成根本違約,李某有權解除合同。損失賠償范圍包括:①已付房款的利息;②因合同解除導致的信賴利益損失(如購房差價損失,若320萬元高于市場價,李某可主張張某賠償差價);③其他合理支出(如中介費)。民事訴訟法部分案例3:甲公司(住所地B市)與乙公司(住所地C市)簽訂買賣合同,約定甲公司向乙公司供應設備,履行地為D市。后因質量問題,甲公司起訴乙公司至B市法院,要求支付違約金50萬元。乙公司在答辯期內提出管轄權異議,認為應由C市或D市法院管轄。B市法院裁定駁回異議,乙公司未上訴。庭審中,甲公司申請追加丙公司(實際供貨方,住所地E市)為共同被告,主張其與丙公司構成共同違約。法院準許追加后,丙公司提出管轄權異議,認為E市法院更方便。法院審查后認為丙公司異議不成立。甲公司提交了與乙公司的微信聊天記錄(截圖)作為證據,證明乙公司認可質量問題;乙公司辯稱聊天記錄系偽造,但未提供反證。一審法院判決乙公司和丙公司連帶支付違約金。乙公司不服上訴,二審中提交了新的檢測報告,證明設備質量合格。問題:(1)B市法院對本案是否有管轄權?(2)丙公司提出管轄權異議是否符合法律規(guī)定?(3)微信聊天記錄的證明力如何認定?(4)二審法院對新證據應如何處理?答案:(1)B市法院無管轄權,但乙公司未上訴后視為接受管轄。根據《民事訴訟法》第24條,合同糾紛由被告住所地(C市)或合同履行地(D市)法院管轄。甲公司住所地(B市)非法定管轄連接點,B市法院無管轄權。但乙公司對管轄權異議裁定未上訴,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30條,當事人未提出上訴的,視為受訴法院有管轄權,案件繼續(xù)審理。(2)丙公司提出管轄權異議不符合規(guī)定。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30條,管轄權異議應在被告提交答辯狀期間(收到起訴狀副本后15日內)提出。丙公司作為追加的被告,應在其收到起訴狀副本后的答辯期內提出異議。若丙公司超出答辯期提出,法院不應審查,故法院認定其異議不成立正確。(3)微信聊天記錄的證明力應予以確認。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第14條,電子數據(如微信聊天記錄)屬于合法證據形式。甲公司提交了聊天記錄截圖,乙公司雖辯稱偽造但未提供反證,根據第90條,“當事人對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應當提供證據加以證明”,乙公司未舉證,故法院可認定聊天記錄的證明力。(4)二審法院應組織質證并根據新證據裁判。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74條,二審法院應對上訴請求的有關事實和適用法律進行審查。乙公司在二審中提交的檢測報告屬于“新的證據”(一審結束后新發(fā)現或因客觀原因無法在一審提交),法院應組織雙方質證。若檢測報告能證明設備質量合格,則原判決認定事實錯誤,二審法院應依法改判或發(fā)回重審。行政法部分案例4:2020年,某縣政府為推動旅游開發(fā),向甲公司頒發(fā)《景區(qū)開發(fā)許可證》,許可期限20年,甲公司投入5000萬元建設景區(qū)。2023年,省政府出臺生態(tài)保護規(guī)劃,將該區(qū)域劃定為生態(tài)保護區(qū),縣政府依據《風景名勝區(qū)條例》第26條“禁止在風景名勝區(qū)內進行破壞景觀、植被和地形地貌的活動”,作出《關于撤回景區(qū)開發(fā)許可證的決定》,要求甲公司30日內停止開發(fā)并退出。甲公司不服,向市政府申請行政復議,市政府維持原決定。甲公司遂提起行政訴訟,要求撤銷撤回決定并賠償損失。訴訟中,縣政府主張撤回許可系因公共利益需要,符合法律規(guī)定。問題:(1)縣政府撤回許可的行為是否合法?(2)甲公司的賠償請求是否應支持?(3)法院對本案的審理范圍包括哪些?答案:(1)縣政府撤回許可的行為合法但需補償。根據《行政許可法》第8條第2款,“行政許可所依據的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修改或廢止,或者準予行政許可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fā)生重大變化的,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機關可以依法變更或者撤回已經生效的行政許可。由此給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造成財產損失的,行政機關應當依法給予補償”。本案中,省政府生態(tài)保護規(guī)劃屬于“客觀情況重大變化”,縣政府為公共利益(生態(tài)保護)撤回許可符合法律規(guī)定,但需對甲公司的損失予以補償。(2)甲公司的補償請求應支持,但賠償請求不成立。撤回許可是合法行政行為,甲公司因撤回行為遭受的財產損失(如已投入的5000萬元建設費用)屬于“信賴利益損失”,根據《行政許可法》第8條,縣政府應給予合理補償(而非賠償)。補償范圍限于直接損失(如建設成本),不包括預期利潤。(3)法院的審理范圍包括:①審查縣政府撤回許可決定的合法性(是否符合公共利益、是否符合法定程序);②審查市政府行政復議決定的合法性(是否維持原決定的事實和法律依據);③審查甲公司提出的補償請求是否符合法律規(guī)定(補償范圍、標準是否合理)。商法部分案例5:2022年,甲、乙、丙共同出資設立A公司,注冊資本1000萬元,甲持股40%(實繳200萬元),乙持股30%(實繳150萬元),丙持股30%(未實繳)。2023年,A公司召開股東會,議題為“解除丙的股東資格”。甲、乙出席會議(代表70%表決權),一致通過決議。丙未出席,事后得知后起訴,主張股東會決議無效。另查,丙曾向丁借款200萬元,將其持有的A公司股權質押給丁并辦理登記;甲未經其他股東同意,將其持有的20%股權轉讓給戊(善意),已辦理股權變更登記。此外,乙通過虛構債權債務關系將其150萬元出資轉出,現A公司欠B公司貨款300萬元無力償還。問題:(1)解除丙股東資格的股東會決議是否有效?(2)丁的質權是否受股東會決議影響?(3)甲轉讓股權的行為是否有效?(4)B公司能否要求乙對公司債務承擔責任?答案:(1)股東會決議無效。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三)》第17條,“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未履行出資義務或者抽逃全部出資,經公司催告繳納或者返還,其在合理期間內仍未繳納或者返還出資,公司以股東會決議解除該股東的股東資格,該股東請求確認該解除行為無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本案中,A公司未舉證證明已對丙進行催告并給予合理期限繳納出資,股東會決議程序不符合法定要件,故決議無效。(2)丁的質權不受影響(若決議無效)。丙的股權質押已辦理登記,質權依法設立。若股東會決議無效,丙仍為股東,丁的質權繼續(xù)有效;若決議有效(假設程序合法),丙喪失股東資格,股權消滅,丁的質權因標的不存在而消滅,但甲公司需對丁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因丙未如實告知股權可能被解除的風險)。(3)甲轉讓20%股權的行為部分有效。甲實繳200萬元對應40%股權(即每1%股權對應5萬元實繳出資),其轉讓的20%股權中,對應實繳出資100萬元(20%×5萬元/1%)的部分,甲有權處分;未實繳的100萬元(對應20%股權)部分,根據《公司法》第71條,股東轉讓股權應通知其他股東,其他股東在同等條件下有優(yōu)先購買權。甲未通知乙、丙,侵害了乙的優(yōu)先購買權,但戊為善意受讓人(不知侵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6屆江西省贛州市會昌中學化學高三上期中統(tǒng)考模擬試題含解析
- 廣東省東莞外國語學校2026屆高一化學第一學期期中預測試題含解析
- 幼兒園立夏節(jié)氣的活動策劃方案范本
- 幼兒園制作中秋月餅策劃方案
- 歲青春主題班會方案內容
- 新中式婚禮女方答謝宴策劃方案
- 幼兒園中班新學期教學方案
- 惡意返鄉(xiāng)面試題及答案
- 狗狗培訓考試題及答案
- 家電公司出國管理規(guī)定
- CNAS-CC105-2016 《確定管理體系審核時間》(2018年第一次修訂)
- 2025年初中語文教師招聘面試八年級下冊逐字稿第25課馬說
- 《船舶導航系統(tǒng)》課件
- 2019-2025年初級銀行從業(yè)資格之初級風險管理模擬題庫及答案下載
- 網絡安全產品代理銷售合同
- 廣播工程系統(tǒng)施工方案
- 校園超市經營投標方案
- 帶狀皰疹護理查房
- 教育機構綜合部的崗位職責
- VR體驗館商業(yè)計劃書
- 房地產銷售經理轉正述職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