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茶員實操任務書_第1頁
評茶員實操任務書_第2頁
評茶員實操任務書_第3頁
評茶員實操任務書_第4頁
評茶員實操任務書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評茶員實操任務書工種:評茶員時間:2023年10月1日至2023年10月7日一、任務背景與目標評茶員實操任務旨在通過系統(tǒng)化、標準化的操作流程,提升評茶員在茶葉感官審評、品質(zhì)鑒別、術語描述及綜合分析等方面的專業(yè)能力。本次任務以綠茶、紅茶、烏龍茶、白茶、黃茶、黑茶六大茶類為對象,結合不同產(chǎn)區(qū)和工藝特點,重點強化評茶員對茶葉外形、內(nèi)質(zhì)、湯色、香氣、滋味等方面的綜合評判能力。同時,通過實操訓練,培養(yǎng)評茶員的標準化操作習慣、客觀公正的審評態(tài)度以及細致入微的觀察力,確保其能夠獨立完成茶葉品質(zhì)鑒定工作。二、任務內(nèi)容與流程1.實操準備階段(2023年10月1日)-儀器設備準備:檢查審評臺、天平、杯蓋、水壺、茶則、葉底盤等工具是否完好,確保溫度、濕度等環(huán)境條件符合標準(如室溫25±2℃,相對濕度60±5%)。-茶葉樣品準備:按照標準取樣方法,從不同產(chǎn)區(qū)、等級的茶葉中選取代表性樣品,確保樣品均勻、無異味。-審評標準學習:組織評茶員學習GB/T23776-2020《茶葉感官審評方法》及相關茶類審評標準,明確外形、內(nèi)質(zhì)審評要點及評分細則。2.綠茶審評實操(2023年10月2日)-外形審評:觀察茶葉條索的完整度、勻整度、色澤、凈度,重點識別特級、一級、二級等不同等級的特征差異。-內(nèi)質(zhì)審評:-香氣:采用“杯蓋聞香法”,辨別清香型、炒青型、烘青型等不同工藝的香氣特征,如豆香、板栗香、海苔香等。-湯色:觀察茶湯的清澈度、亮度、色澤,如嫩綠、黃綠、深綠等,結合等級進行判斷。-滋味:通過“三口品評法”,感受茶湯的鮮爽度、醇厚度、回甘等,記錄不同等級的滋味差異。-葉底:觀察葉片的嫩度、色澤、勻整度,如芽葉完整、勻齊、色澤鮮亮等。-綜合評分:根據(jù)各項指標,按照標準評分表進行綜合評定,并撰寫審評報告。3.紅茶審評實操(2023年10月3日)-外形審評:重點觀察條索的緊結度、勻整度、色澤(金毫、烏潤等),區(qū)分工夫紅茶、紅碎茶等不同類型。-內(nèi)質(zhì)審評:-香氣:識別花果香、蜜糖香、麥芽糖香等典型香氣,如祁門紅茶的“祁門香”、滇紅的花香等。-湯色:觀察紅艷度、亮度,如紅艷明亮、紅濃明亮等,結合產(chǎn)地和工藝特點進行判斷。-滋味:感受茶湯的醇厚度、甜潤度、順滑度,如正山小種的醇厚、金駿眉的甜潤等。-葉底:觀察葉片的肥厚度、色澤(紅勻、烏潤),如“金圈”等特征。-綜合評分:撰寫審評報告,并與標準樣品進行對比分析。4.烏龍茶審評實操(2023年10月4日)-外形審評:識別條索的卷曲度、勻整度、色澤(砂綠、烏褐等),區(qū)分清香型、濃香型烏龍茶。-內(nèi)質(zhì)審評:-香氣:辨別花香(如鐵觀音的“觀音韻”)、果香、烘焙香(如武夷巖茶的“巖韻”)。-湯色:觀察金黃、橙黃、橙紅的湯色變化,結合焙火程度進行判斷。-滋味:感受茶湯的鮮爽度、回甘度、喉韻,如鐵觀音的“音韻”、大紅袍的“巖骨花香”。-葉底:觀察葉片的軟嫩度、色澤(沙綠、烏褐),如“綠葉紅鑲邊”等特征。-綜合評分:撰寫審評報告,并分析不同工藝烏龍茶的品質(zhì)差異。5.白茶審評實操(2023年10月5日)-外形審評:觀察芽葉的完整性、勻整度、色澤(銀白、灰綠等),區(qū)分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等不同等級。-內(nèi)質(zhì)審評:-香氣:辨別毫香、花香、陳香(如老白茶的棗香、藥香),感受“清甜”特征。-湯色:觀察淺黃、杏黃、橙黃的湯色變化,結合年份進行判斷。-滋味:感受茶湯的鮮醇度、甜潤度、順滑度,如白毫銀針的鮮爽、老白茶的醇厚。-葉底:觀察葉片的嫩度、色澤(芽頭肥壯、葉底嫩勻),如“銀針”的芽頭完整等。-綜合評分:撰寫審評報告,并分析新白茶與老白茶的品質(zhì)差異。6.黃茶審評實操(2023年10月6日)-外形審評:觀察條索的勻整度、色澤(黃綠、黃褐等),識別君山銀針、蒙頂黃芽等典型品種。-內(nèi)質(zhì)審評:-香氣:辨別甜香、熟豆香、栗香等典型香氣,感受“黃湯黃葉”特征。-湯色:觀察杏黃、橙黃、黃褐的湯色變化,結合悶黃工藝進行判斷。-滋味:感受茶湯的甜醇度、順滑度,如君山銀針的甜爽、蒙頂黃芽的醇和。-葉底:觀察葉片的色澤(黃亮、黃褐),如“黃湯黃葉”的典型特征。-綜合評分:撰寫審評報告,并分析黃茶悶黃工藝對品質(zhì)的影響。7.黑茶審評實操(2023年10月7日)-外形審評:觀察緊壓茶的形狀、松緊度、色澤(黑褐、青褐等),區(qū)分普洱熟茶、安化黑茶等不同類型。-內(nèi)質(zhì)審評:-香氣:辨別陳香、木香、藥香(如熟普洱的“棗香”)、渥堆味(如安化黑茶的“松煙香”)。-湯色:觀察紅濃、橙紅、深紅的湯色變化,結合年份和工藝進行判斷。-滋味:感受茶湯的醇厚度、順滑度、回甘度,如熟普洱的醇滑、安化黑茶的濃醇。-葉底:觀察葉片的色澤(黑褐、暗褐)、質(zhì)地(軟糯、有韌性),如“金花”等特征。-綜合評分:撰寫審評報告,并分析黑茶后發(fā)酵工藝對品質(zhì)的影響。三、考核與評估1.實操考核:由資深評茶師對每位評茶員進行現(xiàn)場實操考核,重點評估其操作規(guī)范性、審評準確性及報告完整性。2.理論測試:通過筆試或口試形式,考察評茶員對茶葉基礎知識、審評標準的掌握程度。3.綜合評分:結合實操考核、理論測試及日常表現(xiàn),綜合評定評茶員的專業(yè)能力,并制定后續(xù)培訓計劃。四、注意事項1.評茶員需嚴格遵守審評操作規(guī)程,確保樣品不受污染,避免主觀因素干擾。2.審評過程中需詳細記錄各項指標,確保數(shù)據(jù)客觀、準確。3.審評報告需字跡清晰、邏輯嚴謹,避免錯別字和遺漏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