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年山西大同中考歷史試題及答案_第1頁
2023-2024年山西大同中考歷史試題及答案_第2頁
2023-2024年山西大同中考歷史試題及答案_第3頁
2023-2024年山西大同中考歷史試題及答案_第4頁
2023-2024年山西大同中考歷史試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山西大同中考歷史試題及答案第I卷選擇題(共30分)一、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請選出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選項涂黑。本大題有15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1.下圖中的文物出土于浙江余姚河姆渡遺址,是我國新石器時代的工具“耒耜”,其“人土曰耜,耜柄曰耒”。據此推測,“耒耜”可用于(

骨耜及裝有木柄的復原圖A.取火 B.耕地 C.紡織 D.制陶2.《史記·刺客列傳》描寫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五位刺客。司馬遷對其評價:“自曹沫至荊軻五人,此其義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毕铝羞x項與這一記載體現(xiàn)的精神內涵相符的是(

)A.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B.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C.富貴不能浮,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D.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3.漢文帝時,大臣賈誼上書建議“驅民而歸之農,皆著于本”。大臣晁錯提出“務民于農桑,薄賦斂”。這反映了他們主張(

)A.以農為本 B.戒奢從簡 C.興修水利 D.重農抑商4.李華同學在學習“盛唐氣象”這一內容時,繪制了下面的內容結構示意圖。你認為①處可填寫(

A.北擊匈奴 B.文成公主入藏C.澶淵之盟 D.設置駐藏大臣5.下圖是現(xiàn)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的明代《南都繁盛圖》(局部),畫面上南市街到北市街一帶人流如織,店鋪林立,出現(xiàn)了大約109個店鋪招幌,幌子上寫著“東西兩洋貨物俱全”“西北兩口皮貨發(fā)客”等。這反映了明代(

A.商品經濟繁榮 B.南京水陸交通便利C.經濟重心南移 D.商業(yè)活動誠信為本6.學校的校園文化藝術節(jié)上,歷史社團的同學們以“傳承民族氣節(jié)·崇尚英雄氣概”為主題進行歷史劇匯報演出。劇中主人公慷慨激昂地說道:“若鴉片一日未絕,本大臣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斷無中止之理。”這位主人公是(

)A.鄭成功 B.林則徐 C.左宗棠 D.鄧世昌7.同學們運用史論結合,論從史出的方法收集到如下論據。據此推斷他們要論述的觀點是(

)◆楊靖宇領導東北抗日游擊隊抗擊日寇◆西安事變和平解放◆毛澤東發(fā)表《論持久戰(zhàn)》◆平型關大捷、百團大戰(zhàn)◆抗日根據地軍民創(chuàng)造地道戰(zhàn)等游擊戰(zhàn)法◆抗日根據地實行地主減租減息,農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中共七大召開A.國共合作是抗日戰(zhàn)爭勝利的根本保證 B.民族覺醒是抗日戰(zhàn)爭勝利的決定因素C.中國共產黨是全民族抗戰(zhàn)的中流砥柱 D.中國戰(zhàn)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東方主戰(zhàn)場8.數據統(tǒng)計往往蘊含著豐富的歷史信息。下圖是我國《“一五計劃”的基建投資比重分配表》,該數據反映了“一五計劃”期間(

A.農、輕、重工業(yè)協(xié)調發(fā)展 B.各行業(yè)均取得顯著的增長C.培養(yǎng)了大量專業(yè)技術人才 D.集中主要力量發(fā)展重工業(yè)9.1971年10月25日,阿爾巴尼亞代表高喊:“美國人的巨大失?。 碧股D醽喆泶┲懊品迸c非洲兄弟們跳起了桑巴舞。這一歷史畫面的出現(xiàn)是因為(

)A.中國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B.萬隆會議取得圓滿成功C.中國恢復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 D.中美簽署《聯(lián)合公報》10.世界古代各區(qū)域的文明成果反映了人類早期文明的發(fā)展水平。下表中的內容體現(xiàn)了古代文明具有(

)文明古國文明特點文明成就古代埃及大河文明集權政治濃厚的宗教意識金字塔

象形文字古代中國農耕文明中央集權分封制

青銅器

甲骨文古代羅馬海洋文明奴隸制民主政治《十二銅表法》

羅馬大競技場A.交互性 B.多元性 C.傳承性 D.統(tǒng)一性11.玉米是一種原產于美洲的物種,16世紀以來廣泛見于歐洲和中國的書籍中(如下圖所示)。這一現(xiàn)象說明(

A.鄭和下西洋促進中外商品貿易往來 B.玉米成為中國古代主要的糧食作物C.新航路開辟后帶來了全球物種交換 D.玉米作為觀賞和藥用植物廣泛種植12.1944年6月6日,艾森豪威爾發(fā)表勝利宣言:“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guī)模的兩棲登陸戰(zhàn),這是盟軍的偉大勝利……法西斯德國的墳墓就此挖掘?!彼澴u的這場戰(zhàn)役是(

)A.不列顛戰(zhàn)役 B.中途島戰(zhàn)役C.斯大林格勒戰(zhàn)役 D.諾曼底戰(zhàn)役13.李華同學運用時間軸的方式梳理了某一時期的重大史事。據此判斷他學習的主題是(

)A.兩極格局下的世界 B.亞非拉國家的新發(fā)展C.經濟全球化的趨勢 D.戰(zhàn)后資本主義新變化晉華中學為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開設了地方史課程,編寫了校本教材《人文山西》。下面是該書的部分目錄,請你據此完成下面小題。目錄第一章

華夏文明的“主題公園”第二章

天下形勢必有取于山西第三章

民族交融的舞臺與熔爐第四章

稱雄商海五百年的晉商第五章

多彩多姿的文化藝術第六章

奮斗中的近代山西第七章

與共和國一起成長的山西第八章

改革開放中崛起的山西……14.下面內容能入選該書第三章的是(

)A.叔虞封唐——晉國建立 B.走西口——艱苦創(chuàng)業(yè)C.鮮卑內遷——建立北魏 D.山西票號——匯通天下15.下面是該書第七章中節(jié)選的片段,孫中山的這段話意在(

)1912年9月18日,孫中山來到太原發(fā)表了熱情洋溢的演講:“去歲武昌起義,不半載竟告成功,此實山西之力……使非山西起義,斷絕南北交通,天下事未可知也。A.強調武昌起義在較短時間內取得了勝利 B.肯定山西起義在辛亥革命中的重要作用C.發(fā)動山西各界共造自由民主平等之中國 D.說明山西起義用半年時間推翻清朝統(tǒng)治第II卷非選擇題(共45分)二、簡答題(本大題共10分)16.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從歷史傳承中來,從革命奮斗中來,從開拓建設中來。下面是九年級同學以“樹立文化自信”為主題開展項目化學習的成果展板,請你完成展板中的問題。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紅色革命文化展板一【閱讀文學典籍——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1)一組同學閱讀文學典籍后,制作了下面的讀書卡。請按照要求完成空白處內容的填寫。作品一

《清平樂·村居》作者

辛棄疾(宋)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fā)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體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活風貌:反映了家人相親,共同勞動的田園生活風貌。作品二

《三國演義》(第三十八回節(jié)選)作者

羅貫中(明)玄德曰:“大丈夫抱經世奇才,豈可空老于林泉之下?愿先生以天下蒼生為念,開備愚魯而賜教?!笨酌餍υ唬骸霸嘎剬④娭尽!斌w裁: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點:章回體;情節(jié)生動;大眾化。歷史價值:___________________展板二【釋讀文物圖片——傳承紅色革命文化】

(2)二組同學展示了左邊一組文物圖片,它們分別為研究哪一時期的歷史提供了史料?寫出你從中感悟到的紅色文化內涵。三、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含兩個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17.新聞媒介是傳播信息的重要工具,是傳承文化的載體。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

中國在秦代,就有較多的石刻、木刻、器皿鑄刻等傳播官方的新聞性信息。如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發(fā)布詔書通告天下:“廿六年,皇帝盡并兼天下諸侯,黔首大安,立號為皇帝,乃詔丞相狀、綰,法度量則不壹歉疑者,皆明壺之?!爆F(xiàn)在出土的器皿、木牘等許多文物上,都有各種方式鑄、刻或戳印的這四十字詔書,當年幾乎家喻戶曉。——謝金文《中外新聞史概要》(1)材料一中,秦代傳播官方新聞信息的載體有哪些?秦始皇“詔書”中提到了哪些歷史史實?材料二

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辦報高潮,始于戊戌變法期間。自1896~1898年兩年時間里,由資產階級改良派直接或間接創(chuàng)辦的報刊達70多家。其中重要的報紙如《時務報》《國聞報》等,在中國近代的思想啟蒙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獎⑿τ吨型庑侣剛鞑ナ贰?2)根據材料二,簡述戊戌變法期間出現(xiàn)辦報高潮的原因。材料三

在美國廣播業(yè)的發(fā)展歷程中,新時期羅斯??偨y(tǒng)通過廣播發(fā)表的爐邊談話是推進廣播事業(yè)的重要事件。他在1933年3月4日的就職演說中就宣稱要為美國人民實行“新政”。由于他是在白宮樓下起居室的爐邊,采取了很隨意的談話形式,歷史上稱為“爐邊談話”。成千上萬的美國人通過收音機直接聽到了羅斯??偨y(tǒng)用那親切有力的聲音形象地解釋了新政的措施。廣播為穩(wěn)定美國人心、戰(zhàn)勝危機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而“廣播成為主要的信息來源,富蘭克林·羅斯??偨y(tǒng)功不可沒?!保獎⑿τ吨型庑侣剛鞑ナ贰?3)材料三中,羅斯福是在怎樣的背景下發(fā)表“爐邊談話”的?談話產生了什么影響?18.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是推動國家發(fā)展的重要途徑。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

英國的現(xiàn)代化歷史堪稱全球現(xiàn)代化的經典模式。以1500年為開端,在外部世界的影響和內部因素的作用下,以海外殖民、資產階級革命、工業(yè)革命,一波又一波的歷史浪潮終于把英國推上了世界現(xiàn)代化的前沿,造就了世界歷史上第一個資本主義現(xiàn)代化的模型。——周穗明《現(xiàn)代化:歷史、深化與反思》材料二

19世紀,美國完成了從鄉(xiāng)村社會向城市社會轉變。在這個過程中,領土的擴張,西部的開發(fā),科技和制度的創(chuàng)新,經濟能量的空前增長,國內市場的拓展,推動美國社會發(fā)生了深刻的轉型。進入20世紀以后,伴隨著工業(yè)化和城市化的完成,美國逐漸成為世界上現(xiàn)代化程度最高的國家之一?!X乘旦《世界現(xiàn)代化歷程·北美卷》材料三1982年鄧小平指出,我們的現(xiàn)代化建設,必須從中國實際出發(fā)。“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由此,中國式現(xiàn)代化成為時代的命題。202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01.6萬億元人民幣,是1978年的276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是1978年的187倍?!獡R敏《中國式現(xiàn)代化新道路的歷史演進及前瞻》整理(1)根據材料一、二,結合具體史實說明英、美兩國現(xiàn)代化進程的相同之處。(2)根據材料三,列舉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中具有中國特色的兩例具體舉措,并簡述現(xiàn)代化建設產生的影響。(3)綜上所述,你從中西方現(xiàn)代化歷程中得到了哪些啟示?四、探究題(本大題共15分)19.歷史的長河奔流不息,一代代人洞察時代風云,把握時代脈搏,繪制了一幅幅波瀾壯闊的時代畫卷。李老師以“時代之光”為主題,設計了下面的學習任務單,請你參與完成。任務一【解讀歷史文獻——傾聽時代呼聲】(1)思想引領時代發(fā)出革命的呼聲。下面兩則文獻材料反映的思想分別發(fā)出了怎樣的時代呼聲?這些時代呼聲產生了什么影響?在地獄里,教皇尼古拉三世像根木樁,倒插在巖石的夾縫中,雙腳燃燒著火焰。但丁說:“你留在這里吧,因為你受到的懲罰是公正的。因為你的貪婪使世風日下,把好人蹂躪,把惡人提升?!薄幾浴渡袂纷尳y(tǒng)治階級在共產主義革命面前發(fā)抖吧。無產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鎖鏈。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全世界無產者,聯(lián)合起來!——《共產黨宣言》任務二【走近歷史場景——見證時代變化】(2)革命揭開時代變化的恢宏序章。下面圖片場景反映的兩場革命分別帶來了怎樣的時代變化?

圖一十月革命中革命武裝攻占冬宮(繪畫)

圖二五四運動(繪畫)任務三【闡述歷史史事--譜寫時代華章】(3)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時代洪流中一路披荊斬棘,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開創(chuàng)了民族復興的宏圖偉業(yè)。請你從下面的史事中任選三例,以“開創(chuàng)時代偉業(yè)·譜寫時代華章”為題,寫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中共一大

開辟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紅軍三大主力會師新中國成立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參考答案1.B【詳解】根據題干材料“土于浙江余姚河姆渡遺址,是我國新石器時代的工具“耒耜”,其“人土曰耜,耜柄曰耒”。”可知,位于浙江余姚的河姆渡人是我國長江流域農耕時代的代表,他們主要種植的農作物是水稻,用骨耜耕作,B項正確;題干主要強調河姆渡人的農耕,未涉及取火,排除A項;題干主要強調河姆渡人的農耕,未體現(xiàn)紡織,排除C項;題干主要強調河姆渡人的農耕,未闡述制陶,排除D項。故選B項。2.C【詳解】題干中“自曹沫至荊軻五人,此其義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的意思是:從曹沫到荊軻五個人,他們的俠義之舉有的成功,有的不成功,但他們的志向意圖都很清楚明朗,都沒有違背自己的良心,名聲流傳到后代,體現(xiàn)的精神內涵是忠義與氣節(jié),“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所反映的思想與材料相符,C項正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體現(xiàn)了民本思想,排除A項;“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體現(xiàn)了法治的思想,排除B項;“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體現(xiàn)了德治的思想,排除D項。故選C項。3.A【詳解】根據題干信息“驅民而歸之農,皆著于本”,可知現(xiàn)在如果驅使百姓,讓他們歸向農業(yè),都附著于本業(yè),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反映了他們主張以農為本,A項正確;戒奢從簡,意思是倡導節(jié)儉、反對奢侈,與題干內容“驅民而歸之農,皆著于本”不符,排除B項;興修水利,題干內容沒有涉及,題干內容體現(xiàn)的是以農為本,排除C項;重農抑商,題干內容沒有涉及,題干內容體現(xiàn)的是以農為本,排除D項。故選A項。4.B【詳解】根據題干框架圖“盛唐氣象”,需要補充在民族交融方面的具體表現(xiàn),唐太宗時,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統(tǒng)一了青藏高原的各個部落,定都邏些,實行了一系列發(fā)展生產、完善制度的措施。他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唐太宗同意將文成公主嫁給他,并派專使護送文成公主遠行。641年,文成公主入藏時,帶去了蔬菜種子、茶葉、絲綢、工藝品以及佛經、醫(yī)藥、歷法、科學技術等方面的書籍。松贊干布為了更好地學習中原文化,派遣貴族子弟到長安學習,還請求唐朝給予蠶種,派遣掌握各種專業(yè)技能的工匠。唐蕃和親促進了吐蕃經濟和社會的發(fā)展,B項正確;西漢,漢武帝時期衛(wèi)青霍去病北擊匈奴,排除A項;北宋,宋真宗時期北宋與遼達成澶淵之盟,排除C項;1727年,清朝雍正帝設置駐藏大臣,同達賴、班禪共同管理西藏.排除D項。故選B項。5.A【詳解】根據材料中的“畫面上南市街到北市街一帶人流如織,店鋪林立,出現(xiàn)了大約109個店鋪招幌,幌子上寫著“東西兩洋貨物俱全”“西北兩口皮貨發(fā)客”等?!笨芍从车氖敲鞔唐方洕姆睒s,A項正確;材料沒有體現(xiàn)南京的水陸交通的狀況,排除B項;經濟重心在北宋已經完成南移,排除C項;材料沒有體現(xiàn)商業(yè)活動的情況,排除D項。故選A項。6.B【詳解】根據題干“若鴉片一日未絕,本大臣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斷無中止之理?!苯Y合所學知識可知,這位主人公是林則徐。19世紀上半期,英國成為最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為了開辟國外市場、推銷工業(yè)品、掠奪廉價的工業(yè)原料,英國把侵略矛頭指向中國,向中國走私鴉片。為了維護清朝統(tǒng)治,道光帝任林則徐為欽差大臣,赴廣東查禁鴉片。林則徐在廣東整頓海防,緝拿煙販,收繳鴉片。1839年6月,將收繳的英美走私的大量鴉片,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把禁煙運動推向高潮,B項正確;鄭成功1662年從荷蘭殖民者手中收復了臺灣,與題干不符,排除A項;左宗棠收復了新疆,與題干不符,排除C項;鄧世昌是黃海大戰(zhàn)中的英雄,與題干不符,排除D項。故選B項。7.C【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在百年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中,中國共產黨緊緊依靠人民,為中華民族作出了偉大歷史貢獻。1931年九一八事變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的起點,中國共產黨派楊靖宇等人在東北組織游擊隊,開展抗日游擊戰(zhàn)爭;1936年,為了民族的利益,中共決定不計前嫌,提出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主張;百團大戰(zhàn)有力打擊了日軍的侵略氣焰,提高了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振奮了全國軍民爭取抗戰(zhàn)勝利的信心;中共在抗日根據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權,實行減租減息的土地政策,發(fā)展生產,使根據地成為敵后游擊戰(zhàn)得以長期堅持并取得最后勝利的基地。中共七大,為爭取抗日戰(zhàn)爭的最后勝利準備了條件,并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指明了戰(zhàn)后的奮斗方向。中國共產黨人勇敢戰(zhàn)斗在抗日戰(zhàn)爭最前線,支撐起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希望,成為全民族抗戰(zhàn)的中流砥柱!因此推斷他們要論述的觀點是中國共產黨是全民族抗戰(zhàn)的中流砥柱,C項正確;抗日戰(zhàn)爭勝利的根本保證與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建立相關,在題干內容中沒有涉及,排除A項;民族覺醒是抗日戰(zhàn)爭勝利的因素之一,排除B項;從九·一八事變到日本投降,中國戰(zhàn)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東方主戰(zhàn)場,中國拖住了日本百余萬大軍,,有力支援了其他盟國,排除D項。故選C項。8.D【詳解】據題干《“一五計劃”的基建投資比重分配表》可知,重工業(yè)的占比達到51%,這說明“一五計劃”期間集中主要力量發(fā)展重工業(yè),D項正確;圖片反映出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農、輕、重工業(yè)的協(xié)調發(fā)展顯然與圖表信息不符,排除A項;各行業(yè)均取得顯著的增長與圖片中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的情況不符,排除B項;材料中反映不出培養(yǎng)了大量專業(yè)技術人才,排除C項。故選D項。9.C【詳解】根據題干材料信息“1971年10月25日”“美國人的巨大失敗”可知,這一歷史畫面是中國重返聯(lián)合國,1971年10月25日,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等國提出的關于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lián)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的提案,在第26屆聯(lián)合國大會上進行投票表決,結果該項提案以壓倒多數票獲得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成為中國在聯(lián)合國的唯一合法政府,恢復了在聯(lián)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這表明美國把中國排斥在國際社會之外的政策徹底失敗,所以才有題干中的情景出現(xiàn),C項正確;中國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1953年,排除A項;萬隆會議圓滿成功是1955年,排除B項;1972年尼克松訪華,中美簽署《聯(lián)合公報》,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排除D項。故選C項。10.B【詳解】根據題干表格信息可知,古代埃及文明的特點是大河文明、集權政治、濃厚的宗教意識,古代中國文明的特點是農耕文明、中央集權,古代羅馬的文明特點是海洋文明、奴隸制民主政治,這體現(xiàn)了古代世界文明具有多元性,B項正確;題干未體現(xiàn)文明的相互影響,不能說明古代文明具有交互性,排除A項;題干未體現(xiàn)文明的傳承,排除C項;古埃及和古代中國文明是大河文明,古代羅馬文明屬于海洋文明,未體現(xiàn)古代文明具有統(tǒng)一性,排除D項。故選B項。11.C【詳解】根據材料,玉米原產于美洲,16世紀以后廣泛出現(xiàn)在歐洲和中國,是因為16世紀新航路開辟促進了全球的物種交換,C項正確;鄭和下西洋是15世紀,而且鄭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宣揚中國國威,并不是為了貿易往來,排除A項;材料反映的是美洲的作物傳播到中國,不能體現(xiàn)玉米成為中國古代主要的糧食作物,排除B項;玉米是糧食作物,不是觀賞和藥用植物,排除D項。故選C項。12.D【詳解】依據“1944年6月6日”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44年6月,美英盟軍在法國諾曼底登陸,成功開辟第二戰(zhàn)場,從而與蘇聯(lián)形成兩面夾擊法西斯德國的態(tài)勢,加快了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的進程,D項正確;不列顛戰(zhàn)役發(fā)生在1940年-1941年,且主要是空戰(zhàn),排除A項;中途島戰(zhàn)役發(fā)生在1942年6月,斯大林格勒戰(zhàn)役時間是1942年7月17日-1943年2月2日,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BC項。故選D項。13.A【詳解】據題干時間軸開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于蘇聯(lián)解體,結合所學可知,二戰(zhàn)后美蘇爭霸形成了兩極格局,1991年蘇聯(lián)解體,兩極格局隨著結束。因此,題干反映的是兩極格局下的世界,A項正確;題干時間軸重在強調美蘇冷戰(zhàn),排除B項;題干未涉及經濟全球化,排除C項;戰(zhàn)后資本主義新變化僅僅是時間軸的一部分,排除D項。故選A項。14.C15.B【解析】14.根據材料“第三章民族交融的舞臺與熔爐”并結合所學可知,4世紀后期,鮮卑族拓拔部建立北魏,北魏孝文帝即位后,494年遷都洛陽,他進一步推行漢化措施,規(guī)定官員在朝廷中必須使用漢語,穿漢服,改鮮卑姓為漢姓,鼓勵鮮卑貴族與漢人貴族聯(lián)姻等。這些措施促進了民族融合,也增強了北魏的實力。據上述所述,C項正確;叔虞封唐——晉國建立,是政治方面的,而第三章是民族交融方面的內容,排除A項;走西口——艱苦創(chuàng)業(yè),與民族交融不符,排除B項;山西票號——匯通天下,是經濟方面的,排除D項。故選C項。15.根據材料“1912年9月18日,孫中山來到太原發(fā)表了熱情洋溢的演講:‘去歲武昌起義,不半載竟告成功,此實山西之力……使非山西起義,斷絕南北交通,天下事未可知也?!苯Y合所學知識,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職,宣告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再聯(lián)系“第七章與共和國一起成長的山西”和孫中山的演講內容可知,孫中山的這段話意在肯定山西起義在辛亥革命中的重要作用,B項正確;孫中山的演講強調的是山西起義的作用,而不是武昌起義,排除A項;發(fā)動山西各界共造自由民主平等之中國,與孫中山的演講不符,排除C項;說明山西起義用半年時間推翻清朝統(tǒng)治,與歷史事實不符,排除D項。故選B項。16.(1)作品一:體裁:詞;特點:句子有長有短;便于歌唱;有詞牌名等。作品二:體裁:小說;歷史價值:反映了人民群眾要求統(tǒng)一的強烈愿望;在當時社會廣泛流傳,深受廣大民眾喜愛;促進小說創(chuàng)作的繁榮;對以后的小說、戲劇等文學創(chuàng)作產生了深遠影響等。(2)圖一:國共十年對峙時期;圖二:人民解放戰(zhàn)爭時期;圖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鞏固時期;圖四:社會主義建設探索時期;內涵: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大無畏革命精神;實事求是,公而忘私的奉獻精神;堅持一切依靠人民;堅守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艱苦奮斗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等?!驹斀狻浚?)作品一:根據材料“辛棄疾(宋)”“《清平樂·村居》”和作品內容,結合所學可知《清平樂·村居》是宋代大詞人辛棄疾的詞作。此詞描繪了農村一個五口之家的環(huán)境和生活畫面,借此表現(xiàn)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因此這體裁是詞;特點:句子有長有短;便于歌唱;有詞牌名等。作品二:根據材料“《三國演義》”“羅貫中(明)”“章回體;情節(jié)生動;大眾化?!苯Y合所學可知,《三國演義》是元末明初小說家羅貫中根據陳壽《三國志》和裴松之注解以及民間三國故事傳說經過藝術加工創(chuàng)作而成的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與《西游記》《水滸傳》《紅樓夢》并稱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因此體裁是小說;歷史價值:從小說中反映的具體信息、受歡迎程度、對小說的影響等方面進行分析,如反映了人民群眾要求統(tǒng)一的強烈愿望;在當時社會廣泛流傳,深受廣大民眾喜愛;促進小說創(chuàng)作的繁榮;對以后的小說、戲劇等文學創(chuàng)作產生了深遠影響等。(2)圖一:根據材料“1931年革命根據地農民獲得的土地分配證”結合所學可知,反映了革命根據地開展土地革命的史實,可以用于研究工農武裝割據道路,屬于國共十年對峙時期;圖二:根據材料“淮海戰(zhàn)役”結合所學可知,淮海戰(zhàn)役是解放戰(zhàn)爭時期的三大戰(zhàn)役,因此屬于人民解放戰(zhàn)爭時期;圖三:根據材料“抗美援朝”結合所學可知,這是新中國成立之后對政權的鞏固,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鞏固時期;圖四:根據材料“王進喜”結合所學可知,“鐵人”王進喜是社會主義建設探索時期艱苦奮斗的代表,屬于社會主義建設探索時期;內涵:從上述事件所表現(xiàn)的愛國、奉獻、奮斗精神著手,如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大無畏革命精神;實事求是,公而忘私的奉獻精神;堅持一切依靠人民;堅守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艱苦奮斗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等。17.(1)載體:石刻;木刻;器皿;木牘等。歷史史實:秦始皇滅六國,統(tǒng)一全國;創(chuàng)立皇帝制度;設立丞相制度;統(tǒng)一度量衡等。(2)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民族資產階級力量的壯大;資產階級受西方自由民主思想的影響;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民族危機的加劇,民族資產階級主張變法圖強;通過創(chuàng)辦報刊宣傳變法思想等。(3)背景:1929-1933年,在經濟大危機的打擊下,美國社會大批工人失業(yè),工廠倒閉,面對日益嚴重的經濟危機,需要穩(wěn)定美國人心,戰(zhàn)勝經濟危機;同時通過廣播解釋并宣傳新政的內容等。影響:恢復了美國人民對政府的信心,有助于戰(zhàn)勝經濟危機;有助于新政的推廣實施;增強了美國政府的公信力;推進了美國廣播事業(yè)的發(fā)展等?!驹斀狻浚?)載體:根據材料一中“中國在秦代,就有較多的石刻、木刻、器皿鑄刻等傳播官方的新聞性信息”,可以得出,秦代傳播官方新聞信息的載體有:石刻、木刻、器皿、木牘等。歷史史實:材料一中“廿六年,皇帝盡并兼天下諸侯”提到了秦始皇滅六國,統(tǒng)一全國的史實;材料一中“黔首大安,立號為皇帝,乃詔丞相狀、綰”提到了創(chuàng)立皇帝制度、設立丞相制度的史實;材料一中“法度量則不壹歉疑者,皆明壺之”提到了統(tǒng)一度量衡的史實。(2)原因: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戊戌變法期間出現(xiàn)辦報高潮的原因是戊戌變法之前中國經歷了甲午戰(zhàn)敗,民族危機空前嚴重,救亡圖存成為時代潮流;西學在中國的進一步傳播,資產階級受西方自由民主思想的影響;戊戌變法期間,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yè),發(fā)展農、工、商業(yè),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民族資產階級力量的壯大;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派通過創(chuàng)辦報刊宣傳變法思想等。(3)背景:根據材料三中“他在1933年3月4日的就職演說中”、“廣播為穩(wěn)定美國人心、戰(zhàn)勝危機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29-1933年,美國爆發(fā)了經濟大危機,在經濟大危機的打擊下,美國社會大批工人失業(yè),工廠倒閉,面對日益嚴重的經濟危機,需要穩(wěn)定美國人心,戰(zhàn)勝經濟危機;同時通過廣播解釋并宣傳新政的內容等。影響:根據材料三中“成千上萬的美國人通過收音機直接聽到了羅斯福總統(tǒng)用那親切有力的聲音形象地解釋了新政的措施。廣播為穩(wěn)定美國人心、戰(zhàn)勝危機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廣播成為主要的信息來源,富蘭克林·羅斯??偨y(tǒng)功不可沒”,可以得出,“爐邊談話”的影響是:有助于新政的推廣實施;恢復了美國人民對政府的信心,有助于戰(zhàn)勝經濟危機;增強了美國政府的公信力;推進了美國廣播事業(yè)的發(fā)展等。18.(1)通過資產階級革命,建立資產階級民主政體,實現(xiàn)政治民主化,為工業(yè)化發(fā)展掃清障礙;通過殖民擴張,掠奪資金原料,占據海外市場;兩次工業(yè)革命中新技術、新發(fā)明應用于工業(yè)生產,創(chuàng)造了巨大生產力,實現(xiàn)經濟上的工業(yè)化和市場化;隨著工商業(yè)發(fā)展,人口從農村流向城市,推動了城市化的進程等。(2)舉措:實行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發(fā)展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國有企業(yè)改革;設立經濟特區(qū);設立沿海開放城市;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影響:國內生產總值快速增長;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綜合國力明顯增強;國際地位得到提高;國際競爭力增強等。(3)要從國情出發(fā),實事求是;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是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的先決條件;制度創(chuàng)新是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的保障;要重視教育,大力發(fā)展科技;要順應經濟發(fā)展規(guī)律;堅持改革開放等?!驹斀狻浚?)根據材料一“英國的現(xiàn)代化歷史堪稱全球現(xiàn)代化的經典模式。以1500年為開端,在外部世界的影響和內部因素的作用下,以海外殖民、資產階級革命、工業(yè)革命,一波又一波的歷史浪潮終于把英國推上了世界現(xiàn)代化的前沿,造就了世界歷史上第一個資本主義現(xiàn)代化的模型?!焙筒牧隙?9世紀,美國完成了從鄉(xiāng)村社會向城市社會轉變。在這個過程中,領土的擴張,西部的開發(fā),科技和制度的創(chuàng)新,經濟能量的空前增長,國內市場的拓展,推動美國社會發(fā)生了深刻的轉型。進入20世紀以后,伴隨著工業(yè)化和城市化的完成,美國逐漸成為世界上現(xiàn)代化程度最高的國家之一?!辈⒔Y合所學可知,英、美兩國現(xiàn)代化進程都是通過資產階級革命,建立資產階級民主政體,實現(xiàn)政治民主化,為工業(yè)化發(fā)展掃清障礙;通過殖民擴張,掠奪資金原料,占據海外市場;兩次工業(yè)革命中新技術、新發(fā)明應用于工業(yè)生產,創(chuàng)造了巨大生產力,實現(xiàn)經濟上的工業(yè)化和市場化;隨著工商業(yè)發(fā)展,人口從農村流向城市,推動了城市化的進程等。(2)根據材料三“1982年,鄧小平指出,我們的現(xiàn)代化建設,必須從中國實際出發(fā)?!薄鞍疡R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由此,中國式現(xiàn)代化成為時代的命題?!焙汀?02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01.6萬億元人民幣,是1978年的276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是1978年的187倍。”并結合所學可知,在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中具有中國特色的具體措施有實行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發(fā)展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國有企業(yè)改革;設立經濟特區(qū);設立沿海開放城市;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根據所學可知,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國內生產總值快速增長,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綜合國力明顯增強,國際地位得到提高,國際競爭力增強等。(3)綜上所述,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從對中西方現(xiàn)代化歷程的分析中我們懂得,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要從國情出發(fā),實事求是;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是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的先決條件;制度創(chuàng)新是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的保障;要重視教育,大力發(fā)展科技;要順應經濟發(fā)展規(guī)律;堅持改革開放等。19.(1)《神曲》呼聲:人文主義或抨擊教會貪婪腐化,表達市民階層的情感和理想等。影響: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推動了歐洲思想文化領域的繁榮;為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fā)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豆伯a黨宣言》呼聲:無產者聯(lián)合起來,推翻資產階級的統(tǒng)治。影響:無產階級斗爭有了科學的理論指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興起并蓬勃發(fā)展。(2)圖一:打破了帝國主義一統(tǒng)天下的局面,開辟了人類歷史新紀元,建立了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建立社會主義公有制等。圖二: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一場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動員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具有廣泛性;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等。(3)示例:開創(chuàng)時代偉業(yè)·譜寫時代華章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領導中國人民一路披荊斬棘,不斷開創(chuàng)宏圖偉業(yè)。中共一大召開,標志中國共產黨成立,此后領導中國革命開辟出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新中國的成立,實現(xiàn)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開辟了中國歷史新紀元;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實行改革開放,從農村到城市、從沿海到內地、從實踐到理論,開創(chuàng)了一條獨具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中國共產黨在每個時代都以自身的智慧開創(chuàng)新的時代偉業(yè),譜寫時代華章,也將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中繪就更加燦爛的時代畫卷?!驹斀狻浚?)《神曲》呼聲:根據材料“你留在這里吧,因為你受到的懲罰是公正的。因為你的貪婪使世風日下,把好人蹂躪,把惡人提升”“摘編自《神曲》”結合所學“文藝復興”的知識可得出,文獻材料反映的思想發(fā)出了的時代呼聲是人文主義或抨擊教會貪婪腐化,表達市民階層的情感和理想等。影響:根據所學“文藝復興的影響”的知識可得出,《神曲》呼聲產生的影響是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推動了歐洲思想文化領域的繁榮;為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fā)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共產黨宣言》呼聲:根據材料“無產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鎖鏈。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全世界無產者,聯(lián)合起來”“《共產黨宣言》”結合所學“《共產黨宣言》發(fā)表”的知識可得出,文獻材料反映的思想發(fā)出了的時代呼聲是無產者聯(lián)合起來,推翻資產階級的統(tǒng)治。影響:根據所學“《共產黨宣言》發(fā)表的影響”的知識可得出,《共產黨宣言》呼聲產生的影響是無產階級斗爭有了科學的理論指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興起并蓬勃發(fā)展。(2)圖一:根據圖一“十月革命中革命武裝攻占冬宮”結合所學“十月革命的影響”的知識可得出,圖一十月革命帶來的時代變化是打破了帝國主義一統(tǒng)天下的局面,開辟了人類歷史新紀元,建立了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建立社會主義公有制等。圖二:根據圖二“五四運動”結合所學“五四運動的影響”的知識可得出,圖二五四運動帶來的時代變化是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一場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動員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具有廣泛性;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等。(3)開放性回答,言之有理即可,以“開創(chuàng)時代偉業(yè)·譜寫時代華章”為題,根據材料任意選擇三個史事,根據主題,運用這三個史事對該主題進行論述,可從中共一大召開,中國共產黨成立,對中國革命的影響,新中國成立的影響和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作出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對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建設的影響方面分析作答,注意史論結合,邏輯清晰。最后,簡要地對論述加以總結即可。如:開創(chuàng)時代偉業(yè)·譜寫時代華章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領導中國人民一路披荊斬棘,不斷開創(chuàng)宏圖偉業(yè)。中共一大召開,標志中國共產黨成立,此后領導中國革命開辟出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新中國的成立,實現(xiàn)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開辟了中國歷史新紀元;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實行改革開放,從農村到城市、從沿海到內地、從實踐到理論,開創(chuàng)了一條獨具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中國共產黨在每個時代都以自身的智慧開創(chuàng)新的時代偉業(yè),譜寫時代華章,也將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中繪就更加燦爛的時代畫卷。2024年山西中考歷史試題及答案第I卷選擇題(共30分)本部分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在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請選出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項涂黑。1.2024年是中國甲辰龍年。遠古時期,中華大地上就普遍流行著對龍的崇拜。下列出土于不同地區(qū)史前時期文化遺址中的龍形器物,共同印證了()A.中原地區(qū)較高的文明程度 B.玉器制造業(yè)的水平高超C.中華文化多元一體的特點 D.黃河流域孕育早期國家【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題干信息“圖一彩繪龍紋陶盤(山西陶寺遺址)、圖二玉豬龍(內蒙古紅山文化遺址)、圖三玉龍(安徽凌家灘遺址)”可知,在不同地區(qū)文化遺址中,都出土了龍形狀的器物,說明這些地區(qū)雖然地域上有所差異,但文化上具有相似性,充分說明了多元一體的特點,C項正確;題干并未對三處文明遺址作對比,因此無法得出哪個文明程度高,排除A項;彩繪龍紋陶盤,并不屬于玉器,排除B項;圖一屬于黃河流域遺址,圖二屬于遼河流域遺址,圖三屬于長江流域遺址,且題干并未反映出早期國家夏商周時期的信息,排除D項。故選C項。2.《史記·高祖本紀》記載,劉邦率軍到咸陽后,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边€記載,高祖曰:“此三者(張良、蕭何和韓信),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材料描述的是劉邦奪取天下的()A.目的 B.原因 C.過程 D.影響【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題干信息“劉邦率軍到咸陽后,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余悉除去秦法。’還記載,高祖曰:‘此三者(張良、蕭何和韓信),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可知,意在強調劉邦取勝的原因,一是劉邦與民約法三章,獲得民心,得到百姓的支持擁護;二是劉邦善于發(fā)現(xiàn)和利用人才,最終成就大業(yè)。而項羽剛愎自用,失去人才,導致失敗,B項正確;劉邦奪取天下的目的是建立屬于自己的全國政權,與題干信息不符,排除A項;劉邦和項羽經過四年的楚漢之爭,最終戰(zhàn)勝項羽,取得天下,與題干信息不符,排除C項;劉邦奪取天下,結束了秦末以來長期混亂的狀態(tài),為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安定的社會環(huán)境,與題干信息不符,排除D項。故選B項。3.繪畫是人類對美追求的直觀表現(xiàn)。賞析下面兩幅繪畫作品,從中可以得出二者在技藝上()《女史箴圖》(局部)作者:顧愷之(東晉)作品風格:線條優(yōu)美活潑,注重人物神態(tài)的刻畫,以形寫神,用筆細勁連綿,富有個性?!端妥犹焱鯃D》(局部)作者:吳道子(唐)作品風格:吸收顧愷之的畫風,注重線條,筆法簡練;又改革傳統(tǒng)線描法,融入暈染法的立體效果,頗有動感。A.生動描繪了宮廷女官的生活 B.表現(xiàn)出繼承基礎上的創(chuàng)新C.細膩表現(xiàn)了開放的社會風氣 D.借鑒西方繪畫的創(chuàng)作手法【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題干信息“線條優(yōu)美活潑,注重人物神態(tài)的刻畫,以形寫神,用筆細勁連綿,富有個性”和“吸收顧愷之的畫風,注重線條,筆法簡練;又改革傳統(tǒng)線描法,融入暈染法的立體效果,頗有動感”可知,唐朝時期的吳道子吸收的了顧愷之的畫風,說明其表現(xiàn)出繼承基礎上的創(chuàng)新,B項正確;《女史箴圖》生動描繪了宮廷女官的生活,與另一幅《送子天王圖》無關,排除A項;細膩表現(xiàn)了開放的社會風氣,符合第二幅畫《送子天王圖》,排除C項;東晉和唐朝時期,中國并未受到西方繪畫的影響,排除D項。故選B項。4.含嘉倉是隋朝在洛陽修建最大的國家糧庫。經考古發(fā)掘(如下圖),遺址面積40多萬平方千米,有數百個糧窖。這種規(guī)模宏大的倉窖,不僅數目繁多,而且?guī)觳鼐薮?,在全國運河地區(qū)普遍建立。這些倉窖遺址可用于研究隋朝()含嘉倉遺址A.國家統(tǒng)一的條件 B.政治制度的創(chuàng)新C.商業(yè)發(fā)展的水平 D.財政經濟的狀況【答案】D【解析】【詳解】根據題干“含嘉倉是隋朝在洛陽修建的最大的國家糧庫。經考古發(fā)掘(如下圖),遺址面積40多萬平方千米,有數百個糧窖。這種規(guī)模宏大的倉窖,不僅數目繁多,而且?guī)觳鼐薮?,在全國運河地區(qū)普遍建立”可知,隋朝時期糧食產量大,農業(yè)生產發(fā)展迅速,可用來研究隋朝時期財政經濟的狀況,D項正確;隋文帝在位時期勵精圖治,開創(chuàng)“開皇之治”,社會經濟繁榮,為滅掉南方的陳朝奠定了基礎。589年隋朝滅掉南方的最后一個朝代陳朝,實現(xiàn)全國統(tǒng)一,與題干信息無直接關系,排除A項;隋朝的制度創(chuàng)新主要表現(xiàn)是三省六部制和科舉制,與題干信息無關,排除B項;題干反映的信息與農業(yè)息息相關,與商業(yè)無關,排除C項。故選D項。5.趙匡胤當皇帝的第二年,大臣趙普針對“方鎮(zhèn)太重,君弱臣強”的狀況,提出:“稍奪其權,制其錢谷,收其精兵,則天下自安矣。”宋太祖為此采取的舉措中與“制其錢谷”相符的是()A.設置樞密院 B.設立通判 C.設置轉運使 D.設立市舶司【答案】C【解析】【詳解】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宋太祖時期為“制其錢谷”采取的措施是在地方設置轉運使,把地方財賦收歸中央,C項正確;設置樞密院屬于分割相權的內容,排除A項;設置通判的目的是對地方官的監(jiān)察和控制,對應的是“稍奪其權”,排除B項;市舶司是管轄海外貿易的機構,與題干信息無關,排除D項。故選C項。6.某歷史學習小組圍繞“走近明清遺跡·感知民族交融”這一主題,準備在公眾號推送一篇文章,請為其選一幅合適的配圖()A.唐蕃會盟碑 B.敦煌莫高窟 C.臺灣赤崁樓 D.新疆伊犁將軍府【答案】D【解析】【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清朝時期平定大小和卓叛亂后,設置伊犁將軍管轄包括巴爾喀什湖在內的整個新疆地區(qū),客觀上也促進了民族融合,D項正確;唐蕃會盟碑體現(xiàn)的唐朝時期漢藏人民的友誼,排除A項;莫高窟,坐落于河西走廊的西部盡頭的敦煌。它的開鑿從十六國時期至元代,前后延續(xù)約1000年,這在中國石窟中絕無僅有。它既是中國古代文明的一個璀璨的藝術寶庫,也是古代絲綢之路上曾經發(fā)生過的不同文明之間對話和交流的重要見證,與題干信息不符,排除B項;赤崁樓在臺灣開拓史上具有極為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它曾是全臺最高權力中心,目睹了鄭成功收復臺灣彪炳青史的偉大功績,與題干信息不符,排除C項。故選D項。7.陳旭麓在《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中指出:“中國人認真地對民族戰(zhàn)爭背后的內容作出反應,并形成一種社會思潮而波及各個階層,則無疑開始于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后?!钡诙硒f片戰(zhàn)爭后體現(xiàn)這種“社會思潮”的主張是()A.“師夷長技以自強” B.“思想自由,兼容并包”C.“變者天下之公理也” D.“外爭主權,內除國賊”【答案】A【解析】【詳解】根據材料“中國人認真地對民族戰(zhàn)爭背后的內容作出反應,并形成一種社會思潮而波及各個階層,則無疑開始于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后”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1856-1860)后,中國開始對西方的沖擊做出積極的回應,有了一種向西方學習的傾向,地主階級洋務派以“師夷長技以自強”為口號,開始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發(fā)起了洋務運動,A項正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是新文化運動時期,蔡元培擔任北大校長時提出的,排除B項;甲午中日戰(zhàn)爭以清政府的失敗而告終,民族危機加重,資產階級維新派提出“變者天下之公理也”,主張變法圖強,排除C項;“外爭主權,內除國賊”是五四運動時期的提出的口號,排除D項。故選A項。8.1929年12月底,黨召開的一次會議上確立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原則,規(guī)定紅軍是一個執(zhí)行革命的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必須絕對服從共產黨的領導,必須擔負打仗、籌款和做群眾工作的任務,必須加強政治工作。這次會議是()A.八七會議 B.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C.古田會議 D.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題干信息“1929年12月底,黨召開的一次會議上確立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原則”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次會議是指古田會議。1929年12月召開的古田會議,確立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建黨建軍原則。古田會議把黨建設成為無產階級先鋒隊,把軍隊建設成為無產階級領導的新型人民軍隊,這是事關黨的事業(yè)興衰成敗的根本性問題,在古田會議決議中得以明確,古田會議決議因此成為我黨我軍建設的偉大綱領及重要里程碑。這次會議在中國共產黨和工農紅軍的發(fā)展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C項正確;1927年,八七會議在漢口召開,毛澤東提出“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著名論斷,排除A項;1931年冬,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江西瑞金召開,會議宣布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排除B項;1945年,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延安召開,把毛澤東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排除D項。故選C項。9.數據分析是歷史學習常用的重要方法。小華同學收集了一組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中國抗戰(zhàn)的數據。這些數據表明()A.全民族團結才能取得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B.中國人民的抗戰(zhàn)得到了世界各國援助C.中國抗戰(zhàn)是近代以來抗擊侵略的第一次完全勝利D.中國戰(zhàn)場為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作出重大貢獻【答案】D【解析】【詳解】根據題干信息可知,參戰(zhàn)總人口17億,中國占4.5億;各國軍民總共傷亡9000余萬人,中國傷亡3500萬人;德、意、日法西斯軍隊1110萬人(1941年),中國抗日軍240萬人。通過這些數據占比可知,中國戰(zhàn)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東方主戰(zhàn)場,對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勝利、維護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貢獻,D項正確;全民族團結才能取得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和中國人民的抗戰(zhàn)得到了世界各國援助,是抗日戰(zhàn)爭取得勝利的原因,與題干強調的影響不符,排除AB項;中國抗戰(zhàn)是近代以來抗擊侵略的第一次完全勝利,屬于抗日戰(zhàn)爭的國內影響,與題干強調的是國際影響不符,排除C項。故選D項。10.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隨后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全面展開。同年,我國進一步開放大連、秦皇島、天津、廣州等14個沿海城市。這說明()A.特區(qū)的建立為改革提供了示范 B.改革開放呈現(xiàn)“點線面體”的格局C.對內改革和對外開放同步進行 D.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全國建立【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題干信息“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隨后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全面展開。同年,我國進一步開放大連、秦皇島、天津、廣州等14個沿海城市”可知,在對外開放的同時,國內的改革也在同步進行,因此選項對內改革和對外開放同步進行符合題意,C項正確;特區(qū)的建立為進一步對外開放提供了示范,而非對改革提供了示范,排除A項;對外開放呈現(xiàn)“點線面體”的格局,而非改革開放,排除B項;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確指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與題干時間信息不符,排除D項。故選C項。九年級(1)班同學以“歷史上水陸交通的發(fā)展”為主題,制作了相關知識圖譜,請據此完成下面小題。項目發(fā)展演變路線范圍陸、海絲綢之路—→新航路開辟、三角貿易歐、亞、非三大洲—→歐、亞、非、美全球航路交通工具動力:自然力→機械力工具:駱駝、帆船→蒸汽輪船、火車重要人物中國:張騫、鄭和等世界:哥倫布、麥哲倫等貿易往來11.上表中交通工具的動力由自然力向機械力轉變,是由于()A.航海家對未知領域的探索 B.蒸汽機運用于交通領域C.黑奴貿易不斷擴大的需要 D.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結果12.綜合上表中的信息,對歷史上水陸交通發(fā)展帶來的共同影響,表述正確的是()A.密切了各地經濟文化聯(lián)系 B.促進了人口向非洲的遷移C.實現(xiàn)了全球經濟共同繁榮 D.造成了亞非拉國家的落后【答案】11.B12.A【解析】【11題詳解】根據圖表信息“動力:自然力→機械力”可知,交通工具的動力來源出現(xiàn)變化,得益于瓦特的改良的蒸汽機應用于交通領域,B項正確;航海家對未知領域的探索,使世界開始連為一體,與交通工具的動力變化無關,排除A項;黑奴貿易不斷擴大,加速了資本原始積累,與交通工具的動力變化無關,排除C項;全球經濟并未一體化,說法錯誤,排除D項。故選B項?!?2題詳解】根據上述圖表反映的水路交通發(fā)展可知,密切了各地之間經濟文化聯(lián)系,A項正確;水路交通的發(fā)展,促進了非洲人口向美洲的遷移,排除B項;全球經濟并未實現(xiàn)共同繁榮,廣大的發(fā)展中國家依然很落后,排除C項;造成了亞非拉國家的落后是由于西方國家的殖民掠奪和奴役,并非是因為水路交通的發(fā)展,排除D項。故選A項。13.1918年,李大釗接連發(fā)表《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等文章,熱烈歡呼“將來的環(huán)球,必是赤旗的世界”。這些文章寫作的國際背景是()A.第一國際的成立 B.《共產黨宣言》的發(fā)表C.巴黎公社的建立 D.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答案】D【解析】【詳解】根據題干信息“1918年,李大釗接連發(fā)表《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等文章,熱烈歡呼‘將來的環(huán)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18年,李大釗接連發(fā)表《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等文章,熱情謳歌俄國十月革命,盛贊十月革命“是世界革命的新紀元,是人類覺醒的新紀元”,熱烈歡呼“將來的環(huán)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在中華大地上,李大釗第一次高高舉起了馬克思主義的旗幟,后來他成為中國共產黨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D項正確;第一國際建立的時間是1864年,并不是李大釗發(fā)表這些文章的國際背景,排除A項;1848年《共產黨宣言》發(fā)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誕生,并不是李大釗發(fā)表這些文章的國際背景,排除B項;1871年,巴黎公社建立,這是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并不是李大釗發(fā)表這些文章的國際背景,排除C項。故選D項。14.小夏同學圍繞“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這一主題按階段特征繪制了下面示意圖,其中處應填寫()A.太平天國運動 B.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C.納米比亞獨立 D.古巴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圖示信息“兩次世界大戰(zhàn)之間”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兩次世界大戰(zhàn)之間的民族解放運動主要有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和埃及的華夫脫運動,B項正確;太平天國運動的時間是1851年至1864年,與題干兩次世界大戰(zhàn)之間不符,排除A項;1990年,納米比亞獨立,屬于二戰(zhàn)后的民族解放運動,排除C項;古巴走上社會主義道路屬于二戰(zhàn)后的民族解放運動,排除D項。故選B項。15.帕爾默在《現(xiàn)代世界史》中寫到:“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起因與1919-1920年之間簽訂的和平條約的失敗相關。和平條約制造出的問題與解決的問題幾乎一樣多……埋下了會滋生罪惡的種子?!睂ψ髡哌@段話的理解正確的是()A.凡爾賽體系埋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禍根B.《凡爾賽條約》使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C.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是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延續(xù)D.華盛頓體系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各國間矛盾【答案】A【解析】【詳解】根據題干信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起因與1919-1920年之間簽訂的和平條約的失敗相關。和平條約制造出的問題與解決的問題幾乎一樣多……埋下了會滋生罪惡的種子”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19年6月,戰(zhàn)勝國與德國簽署了《凡爾賽和約》,規(guī)定德國承擔發(fā)動戰(zhàn)爭的責任。和約內容主要包括:阿爾薩斯和洛林交還法國,萊茵河東岸50千米內不得設防,承認波蘭獨立,部分領土劃分波蘭等國。德國的海外殖民地交給戰(zhàn)勝國委任統(tǒng)治;廢除德國的普遍義務兵役制;德國應支付大量戰(zhàn)爭賠款。巴黎和會它只是暫時緩解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但不可能從根本上消除矛盾,特別是對德國的嚴懲,使德國國內復仇主義泛濫,之后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因此選項凡爾賽體系埋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禍根符合題意,A項正確;經濟大危機使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且《凡爾賽條約》是針對德國的條約,排除B項;題干強調的是凡爾賽體系埋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禍根,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是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延續(xù)說法錯誤,排除C項;華盛頓會議召開的時間是1921年,在華盛頓會議的基礎上形成了華盛頓體系,與題干“與1919-1920年之間簽訂的和平條約的失敗相關”不符,排除D項。故選A項。第Ⅱ卷非選擇題(共45分)本部分共4道大題,其中16題8分,17題10分,18題12分,19題15分,共45分。16.走近文物。傳承文明。九年級(1)班同學開展項目化學習,請你參與完成?!卷椖棵Q】博古鑒今·文物策展【項目目標】通過舉辦策展活動,走近歷史文物,感受中華民族推陳出新的創(chuàng)造力和薪火相傳的民族精神?!卷椖咳蝿铡咳蝿找灰唤M同學以“國寶物語·見證歷史”為主題,整理了中國國家博物館的部分文物信息,準備布展。

吉金鑄史(西周)以農為本(北朝)金榜題名(金朝)護國利刃(明朝)歷史文物①大盂鼎②《齊民要術》明刊本③《女真進士題名碑》④“萬歷十年登州戚氏”軍刀國寶物語入選理由:西周最大,最重青銅鼎,銘文291字,記載了周康王冊命盂之事,是研究“分封”的重要物證。入選理由:▲入選理由:我國現(xiàn)存為數不多的女真文字碑刻之一,是金朝推行科舉制和女真文化與漢文化交融的見證。入選理由:▲文物信息青銅鑄造政治制度農業(yè)技術文化傳承制度文化民族交融中外交往抗擊倭寇問題1:請你根據上表中的相關信息,分別為②、④文物寫出入選理由。任務二二組同學以“文物圖片·時代印記”為主題,搜集了如下圖片資料設計展覽。①長春一汽生產的第一輛解放牌汽車②小崗村18戶農民簽訂的包干到戶生產契約書③淮海戰(zhàn)役支前農民使用的小推車④聶耳譜寫的《義勇軍進行曲》手稿⑤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證⑥我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艦”交接入列照片⑦“一帶一路”紀念郵票問題2:請將上面?zhèn)溥x資料的序號填入下面對應的展板中,并據此為這一板面寫出結語。前言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再現(xiàn)黨的光輝歷程,舉辦本展覽。展覽共分三個板塊。展板一民族獨立·求解放(1921—1949年)▲展板二艱辛探索·展新顏(1949-1976年)▲展板三改革開放·謀復興(1978年至今)▲結語:▲【答案】問題1:②:理由:《齊民要術》總結了農、林、牧、副、漁等方面的生產技術;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一部完整農書;凸顯了古代科學家以民生為本的務實精神等。④:理由:戚氏軍刀是明代著名抗倭將領戚繼光的遺物;它展現(xiàn)了戚繼光杰出的軍事才能和愛國氣概,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從中感受到明代軍民保家衛(wèi)國、捍衛(wèi)主權的愛國情懷。問題2:展板一:③④;展板二:①⑤;展板三:②⑥⑦。結語:一百多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艱苦卓絕的斗爭,建立了新中國,邁向了新時代,走出了民族復興的光輝道路?!窘馕觥俊驹斀狻繂栴}1:②:理由:結合所學《齊民要術》的知識可知,《齊民要術》總結了農、林、牧、副、漁等方面的生產技術;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一部完整農書;凸顯了古代科學家以民生為本的務實精神等。④:理由:結合所學戚繼光的知識可知,戚氏軍刀是明代著名抗倭將領戚繼光的遺物;它展現(xiàn)了戚繼光杰出的軍事才能和愛國氣概,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從中感受到明代軍民保家衛(wèi)國、捍衛(wèi)主權的愛國情懷。問題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長春一汽生產的第一輛解放牌汽車”反映的是1956年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建成投產;“②小崗村18戶農民簽訂的包干到戶生產契約書”反映的是1978年小崗村18戶農民簽訂的包干到戶生產契約書,揭開了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序幕;“③淮海戰(zhàn)役支前農民使用的小推車”反映的是淮海戰(zhàn)役(1948年11月—1949年1月),人民踴躍支前的情景;“④聶耳譜寫的《義勇軍進行曲》手稿”反映的是《義勇軍進行曲》?!读x勇軍進行曲》誕生于1935年,當時正處于炮火連天的抗日戰(zhàn)爭時期,它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這首歌像一支戰(zhàn)斗的號角,鼓舞了中華民族兒女去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⑤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證”反映的是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確立了我國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⑥我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艦’交接入列照片”反映的是2012年9月,我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艦”交接入列?!阿摺粠б宦贰o念郵票”反映的是“一帶一路”?!耙粠б宦贰碧岢鲇?013年。因此,符合展板一民族獨立·求解放(1921—1949年)的是③④;符合展板二艱辛探索·展新顏(1949-1976年)的是①⑤;符合展板三改革開放·謀復興(1978年至今)的是:②⑥⑦。結語:結合圖示三個展板的信息和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以及社會主義建設可知,一百多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艱苦卓絕的斗爭,建立了新中國,邁向了新時代,走出了民族復興的光輝道路。17.生態(tài)文明·綠色發(fā)展。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中華倫理生態(tài)主張“仁”質于愛民以下,至于鳥獸昆蟲莫不愛,不愛,奚足以為人?——《春秋繁露》“義”地力之生物有大數,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節(jié),則常足;取之無度,用之不節(jié),則常不足。——《資治通鑒》“禮”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砍伐工具),以成草木之長;夏三月,川澤不入網罷(gǔ,捕魚的網),以咸魚鱉之長?!兑葜軙罚?)根據材料一,概括中華倫理所蘊含的生態(tài)價值觀。材料二

機器時代的“享受”19世紀中后期英國議會頒布的法律法規(guī)(部分)·1847年《河道法令》,禁止污染任何作為公共供水的水源·1848年《公共衛(wèi)生法》,要求把污水和廢棄物集中處理·1855年《首都管理法案》《消除污害法案》,規(guī)定成立首都工務委員會,負責房屋、供水、排水系統(tǒng)建設與管理·1875年《公共衛(wèi)生法》,匯集了以前同類法規(guī),覆蓋面廣、內容完善,世界上第一個公共衛(wèi)生系統(tǒng)建立(2)根據材料二,概括英國環(huán)境治理的特點,并分析英國制定此類法律法規(guī)的原因。材料三大平原地處美國中西部,19世紀中葉之前,被標示為“美洲大荒漠”。從19世紀中期以來,美國政府通過實施《宅地法》、向鐵路公司授地等政策措施吸引移民前來定居。這里被宣傳為“西部花園”、“農業(yè)天堂”,也得益于那一時期鐵路的貫通、旱作農業(yè)技術的進步和農業(yè)機械的應用。近一個多世紀以來,該農業(yè)地區(qū)災難屢見不鮮,最嚴重的發(fā)生在1930年代。經濟凋敝、社會動蕩,農場大量破產,數十萬人流離失所。嚴重的生態(tài)災難和1930年代大蕭條同時出現(xiàn),實際上表明自由放任的資本主義體系已經深陷困境?!幾愿邍鴺s《環(huán)境史視野下的災害史研究:以美國大平原農業(yè)開發(fā)為例》(3)材料三中,美國中西部由“荒漠”變“天堂”原因有哪些?并簡述美國政府是如何應對1930年代的困境的?!敬鸢浮浚?)生態(tài)價值觀:關愛動物,熱愛自然;對自然不過度開發(fā),取之有度,有節(jié)制;遵循客觀自然規(guī)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可持續(xù)發(fā)展等。(2)特點:加強立法,用法律保障環(huán)境的治理;環(huán)保法律內容廣泛,覆蓋面廣,形成法律體系;先發(fā)展后治理等。原因:工業(yè)革命后,蒸汽機的大量使用,煤炭燃燒導致污染嚴重;工業(yè)化、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帶來了人口增長,給環(huán)境造成負擔;英國民主政治建設、法律制度的不斷完善;人們環(huán)保意識的提高等。(3)原因:南北戰(zhàn)爭期間頒布《宅地法》、向鐵路公司授地等政策措施帶來大量勞動力;鐵路的貫通、旱作農業(yè)技術進步和農業(yè)機械的應用。應對:實行羅斯福新政,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緩解了危機;頒布《農業(yè)調整法》,加強對農業(yè)指導,促進了農業(yè)經濟恢復;實行“以工代賑”,興辦公共工程,植樹造林,增加了就業(yè);調整勞資關系,完善社會保障等?!窘馕觥俊拘?詳解】生態(tài)價值觀:根據材料一“質于愛民以下,至于鳥獸昆蟲莫不愛,不愛,奚足以為人?”可知蘊含的生態(tài)價值觀是關愛動物,熱愛自然;根據材料一“取之有度,用之有節(jié),則常足;取之無度,用之不節(jié),則常不足”可知生態(tài)價值觀是對自然不過度開發(fā),取之有度,有節(jié)制;根據材料一“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砍伐工具),以成草木之長;夏三月,川澤不入網罷(gǔ,捕魚的網),以咸魚鱉之長”可知生態(tài)價值觀是遵循客觀自然規(guī)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可持續(xù)發(fā)展等?!拘?詳解】特點:根據材料二表格中各項法律的制定可知,特點是加強立法,用法律保障環(huán)境的治理;根據材料二“《河道法令》《公共衛(wèi)生法》《首都管理法案》《消除污害法案》《公共衛(wèi)生法》”可知,特點是環(huán)保法律內容廣泛,覆蓋面廣,形成法律體系;根據材料二“機器時代的‘享受’”和“19世紀中后期英國議會頒布的法律法規(guī)(部分)”可知,特點是先發(fā)展后治理等。原因:結合所學工業(yè)革命的影響、工業(yè)化和城市化、民主法治建設、人們的環(huán)保意識等角度進行分析,例如工業(yè)革命后,蒸汽機的大量使用,煤炭燃燒導致污染嚴重;工業(yè)化、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帶來了人口增長,給環(huán)境造成負擔;英國民主政治建設、法律制度的不斷完善;人們環(huán)保意識的提高等。小問3詳解】原因:根據材料三“從19世紀中期以來,美國政府通過實施《宅地法》、向鐵路公司授地等政策措施吸引移民前來定居”可知原因是南北戰(zhàn)爭期間頒布《宅地法》、向鐵路公司授地等政策措施帶來大量勞動力;根據材料三“也得益于那一時期鐵路的貫通、旱作農業(yè)技術的進步和農業(yè)機械的應用”可知原因是鐵路的貫通、旱作農業(yè)技術進步和農業(yè)機械的應用。應對:根據材料三“嚴重的生態(tài)災難和1930年代大蕭條同時出現(xiàn),實際上表明自由放任的資本主義體系已經深陷困境”并結合所學羅斯福新政的措施可知,主要應對措施是實行羅斯福新政,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緩解了危機;頒布《農業(yè)調整法》,加強對農業(yè)指導,促進了農業(yè)經濟恢復;實行“以工代賑”,興辦公共工程,植樹造林,增加了就業(yè);調整勞資關系,完善社會保障等。18.歷史人物·時代潮流。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中國近代歷史人物張謇和孫中山大事記(部分)·1895年甲午戰(zhàn)敗后張謇抱著“實業(yè)救國”思想,回鄉(xiāng)創(chuàng)辦大生紗廠·1899年大生紗廠正式開始生產棉紗·1903年開始籌建分廠,一戰(zhàn)期間發(fā)展迅速,獲利豐厚,并投資公益事業(yè)·1905年創(chuàng)辦國內第一家自建公共博物館·1894年孫中山成立興中會·1895年領導廣州起義·1905年成立同盟會,提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1912年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材料二“毛主席一生中大部分時間是做了非常好的事情的,他多次從危機中把黨和國家挽救過來。沒有毛主席,至少我們中國人還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長的時間?!囆∑讲牧先龝r代偶像20世紀五六十年代領袖人物毛澤東、周恩來;英雄人物雷鋒、王進喜、焦裕祿;革命英雄江竹筠(江姐)、邱少云、保爾·柯察金等。20世紀七八十年代1978年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的發(fā)表,使數學家陳景潤成為全國人民崇敬的對象,并引導年輕人對科學產生極大的熱愛八十年代,在世界大賽上創(chuàng)下“五連冠”的中國女排成為偶像?!幾詣⑩曵杜枷駮r代變遷及現(xiàn)實思考》(1)根據材料一,對比張謇和孫中山在時代大潮中的救國實踐有何異同之處。(2)根據材料二,結合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具體事例,說明毛主席“多次從危機中把黨和國家挽救過來”。(3)根據材料三,概括新中國成立以來不同時代偶像崇拜的特點。(4)綜上所述,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應如何正確看待個人理想與時代發(fā)展的關系?!敬鸢浮浚?)異:張謇主張實業(yè)救國;創(chuàng)辦民族企業(yè);推動了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孫中山主張政治革命;用暴力手段推翻清政府;推動了中國近代的政治民主化法制化進程等。同:都發(fā)生在甲午戰(zhàn)爭失敗后;都是為了救亡圖存,挽救民族危機;都向西方學習;都推動了中國近代化進程;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fā)展;都解放了國人思想等。(2)說明: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失敗后,為保存革命力量,毛澤東決定向農村進軍,開辟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逐漸走出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革命道路;長征途中,湘江戰(zhàn)役紅軍損失慘重,毛澤東建議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貴州前進,遵義會議上確立了毛澤東對革命的正確領導,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抗戰(zhàn)勝利后,為了盡一切可能爭取和平,毛澤東親赴重慶,與國民黨進行和平談判,雙方最終達成了避免內戰(zhàn)、和平建國的“雙十協(xié)定”,維護了一定時期的和平。(3)特點:五六十年代崇拜領袖和英雄,為國家獨立和建設作出貢獻的人;七八十年代崇拜熱愛科學和為國爭光的人等。(4)看待:時代發(fā)展的大潮中,要樹立和保持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把個人理想同國家的發(fā)展結合起來;個人理想要順應時代發(fā)展的主流;時代發(fā)展為個人理想的規(guī)劃提供了機遇等?!窘馕觥俊拘?詳解】異:根據材料一“1895年甲午戰(zhàn)敗后張謇抱著‘實業(yè)救國’思想,回鄉(xiāng)創(chuàng)辦大生紗廠”“1899年大生紗廠正式開始生產棉紗”“1903年開始籌建分廠,一戰(zhàn)期間發(fā)展迅速,獲利豐厚,并投資公益事業(yè)”,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可從口號、創(chuàng)辦企業(yè)、推動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等角度分析不同點,例如:張謇主張實業(yè)救國;創(chuàng)辦民族企業(yè);推動了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根據材料一“1894年孫中山成立興中會”“1895年領導廣州起義”“1905年成立同盟會,提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1912年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可從口號、手段、民主法制化進程等角度分析不同點,例如:孫中山主張政治革命;用暴力手段推翻清政府;推動了中國近代的政治民主化法制化進程等。同:根據兩個人物大事記的時間可知,都發(fā)生在甲午戰(zhàn)爭失敗后;結合所學張謇和孫中山的這一系列活動的目的可知,都是為了救亡圖存,挽救民族危機;結合兩人人物的提出的口號,從向西方、推動中國近代化、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解放思想等角度分析可知,都向西方學習,都推動了中國近代化進程,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fā)展,都解放了國人思想等。【小問2詳解】說明:結合所學毛澤東領導的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歷程,從大革命失敗后的探索、長征途中的遵義會議、重慶談判等事件進行分析,例如: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失敗后,為保存革命力量,毛澤東決定向農村進軍,開辟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逐漸走出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革命道路;長征途中,湘江戰(zhàn)役紅軍損失慘重,毛澤東建議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貴州前進,遵義會議上確立了毛澤東對革命的正確領導,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抗戰(zhàn)勝利后,為了盡一切可能爭取和平,毛澤東親赴重慶,與國民黨進行和平談判,雙方最終達成了避免內戰(zhàn)、和平建國的“雙十協(xié)定”,維護了一定時期的和平?!拘?詳解】特點:根據材料三“領袖人物毛澤東、周恩來;英雄人物雷鋒、王進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