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外界環(huán)境因素對微生物的影響_第1頁
第三章外界環(huán)境因素對微生物的影響_第2頁
第三章外界環(huán)境因素對微生物的影響_第3頁
第三章外界環(huán)境因素對微生物的影響_第4頁
第三章外界環(huán)境因素對微生物的影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章外界環(huán)境原因對微生物的影響

第一節(jié)物理原因對微生物的影響第二節(jié)化學原因對微生物的影響第三節(jié)生物原因對微生物的影響微生物的生命活動極易受外界環(huán)境條件影響。理解外界環(huán)境原因對微生物的影響,以便控制外界原因,到達運用或消滅微生物的目的。

本章著重簡介物理、化學、生物學原因對微生物的克制或殺滅作用以及消毒滅菌措施。簡介幾種基本概念。消毒(disinfection)

應用物理或化學措施殺滅物體中的病原微生物,而對非病原微生物及其芽孢并不規(guī)定所有殺死的措施稱為消毒;具有消毒作用的藥物稱為消毒劑滅菌(sterilization)

應用物理或化學措施殺滅物體中所有的病原微生物、非病原微生物和芽胞的措施,稱為滅菌防腐(antisepsis)

無菌(asepsis)

應用多種化學藥物或物理措施防止和克制微生物生長繁殖的措施,稱為防腐;用于防腐的化學藥物稱為防腐劑不含活菌的意思。無菌操作是防止微生物進入機體或其他物品的操作技術,也稱無菌法、無菌技術。殺菌作用(bacteriocidicaction):指某些物質或原因所具有的在一定條件下殺死微生物的作用抑菌作用(bacteriostaticaction):指某些物質或原因所具有的克制微生物生長與繁殖的作用第一節(jié)物理原因對微生物的影響

對微生物影響較大的物理原因包括:溫度、輻射、超聲波、濾過、干燥、光線、滲透壓等。合適的溫度有助于微生物的生長發(fā)育,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微生物的新陳代謝和生長發(fā)育,甚至使之死亡。按細菌對溫度的適應可分為:嗜冷菌(低溫型微生物)、嗜溫菌(中溫型微生物)、嗜熱菌(高溫型微生物)按溫度對細菌的影響有:最適溫度、最高溫度、最低溫度一、溫度

大多數(shù)微生物對低溫具有很強的抵御力。環(huán)境溫度<最低生長溫度:代謝活動減少,最終生長繁殖停滯,存活較長時間。常在低溫下保留微生物種。一般細菌菌種在冰箱4-10℃低溫下保留。但也有些細菌對低溫持別敏感,在冰箱內保留比在室溫下保留死亡更快。如禽多殺性巴氏桿菌。1.低溫冷凍保留凍存微生物種時,必須迅速減少溫度,起用時也迅速融化。應竭力防止反復冷凍與融化。為減少細菌在冷凍時的死亡,可于菌液內加入10%左右的甘油、蔗糖或牛奶作為保護劑。冷凍真空干燥(凍干)法是保留菌毒種、疫苗、補體、血清等的良好措施,可保留微生物及生物制劑數(shù)月至數(shù)年不失活。

高溫對微生物具有致死作用,常用于消毒和滅菌。高溫對使菌體蛋白質變性或凝固,酶失去活性,導致細菌死亡。高溫滅菌法分干熱滅菌和濕熱滅菌兩類,濕熱傳導性好、穿透力強滅菌效力大。2.高溫(1)干熱滅菌法火焰滅菌法:是以火焰直接燒灼殺死物體中微生物的措施。分為灼燒和焚燒兩種。

熱空氣滅菌:指運用干熱滅菌器以干熱空氣進行滅菌的措施。用于耐高溫物品。滅菌條件:160℃維持l-2h,才能殺死所有微生物(芽孢、孢子)。(2)濕熱滅菌法

有煮沸滅菌、巴氏消毒、流通蒸汽滅菌、高壓蒸汽滅菌幾種。

煮沸滅菌煮沸10-20min可殺死所有細菌繁殖體,芽抱常需煮沸1-2h才被殺死。手術器械、注射器、針頭及食具等可用此法。巴氏消毒法德國巴斯德1863年發(fā)明,以較低溫度殺滅液態(tài)食品中病原菌或特定微生物,盡量保持其營養(yǎng)成分和風味的消毒措施。重要用于葡萄酒、啤酒、果酒及牛乳等食品的消毒。1.低溫維持巴氏消毒法(LTH)63-65℃30min;2.高溫瞬時巴氏消毒法(HTST)71-72℃15s;3.超高溫巴氏消毒法(UHT)132℃1-2s。消毒后均須迅速冷卻至10℃如下,增進細菌死亡,稱為冷擊法。超高溫巴氏消毒的鮮乳在常溫下,保留期可達6個月。流通蒸汽滅菌法:是運用蒸汽在流通蒸汽滅菌器內進行滅菌的措施,100℃維持30min。對繁殖體有效,不能殺死芽孢。用于不耐高溫的培養(yǎng)基的滅菌(糖、牛奶)。高壓蒸汽滅菌法即用高壓蒸汽滅菌器進行滅菌的措施。是應用最廣、最有效的滅菌措施。滅菌條件:常用每平方英寸15磅的壓力,在12l.3℃左右,維持20-30min,即可到達完全滅菌的目的。常用于如培養(yǎng)基、溶液、器皿、器械、敷料、橡皮手套、工作服和小試驗動物尸體等的滅菌。滅菌注意:須充足排除滅菌器內原有的冷空氣,保持高壓鍋內充足的水。二、輻射

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電離輻射放射性同位素射線(αβγ)和X射線。非電離輻射:包括可見光、日光、紫外線。1.可見光指肉眼可見的光線,波長400-800nm??梢姽饩€只有微弱的殺菌作用。但長時間暴露于光線之中,則細菌的代謝與繁殖亦可受到影響。故培養(yǎng)細菌及保留菌種,均應置于陰暗之處。2.陽光直射日光有強烈殺菌作用,是天然殺菌原因,紫外線是日光殺菌作用的重要原因。許多微生物在直射日光下,半小時到數(shù)小時即可死亡。芽抱的抵御力強,經(jīng)20h才死亡。 陽光暴曬消毒在實踐中,日光對被污染的土壤、牧場、畜舍墊料及用品等的消毒均具有重要意義。⑴光感作用(Photosensitization)

將某些熒光染料如美藍、伊紅、汞溴紅、沙黃等加入培養(yǎng)基中,能增強可見光線的殺菌作用,這種現(xiàn)象稱為光感作用。⑵光復活作用(Photoreactivation)

細菌受致死量的紫外線照射后,3h以內若再用可見光照射,則部分細菌又能恢復其活力,這種現(xiàn)象稱為光復活作用;波長為510nm的可見光對細菌的光復活作用最有效。3.紫外線紫外線中波長200-300nm部分具有殺菌作用,其中以265-266nm段的殺菌力最強,常用的紫外線殺菌燈波長為253.7nm,殺菌力強而穩(wěn)定。缺陷紫外線的穿透力不強,雖然是很薄的玻璃也不能透過,因此只用物體表面消毒。用途微生物試驗室、無菌室、手術室、傳染病房、種蛋室等的空氣消毒。4.電離輻射放射性同位素射線(αβγ)和X射線等可使被照射物質發(fā)生電離。殺菌作用X射線(波長0.06-13.6nm)、γ射線(波長0.00l-0.4nm)的電離輻射微弱。α與β射線的電離輻射作用較強,有抑殺菌作用。用途β與γ射線穿透力強。重要是X、γ和β射線,用于消毒、食品保藏和育種等方面。三、干燥1.干燥可克制微生物的生長繁殖;2.芽胞對干燥抵御力強大(結核菌也強),霉菌的孢子對干燥也有較強的抵御力。用途微生物在干燥環(huán)境中不能生長繁殖,常用干燥法來保留食品、飼料、谷類、皮張、藥材等。四、滲透壓10-15%鹽液、50-70%糖液均能克制或殺滅細菌,細菌細胞脫水,質壁分離;但有嗜鹽菌存在??蛇\用高濃度的鹽水或糖水保留食品。五、過濾1.該法是機械地除去液體或空氣中細菌的措施2.重要用于血清、毒素、抗毒素、酶、抗生素、維生素及藥液等除菌3.濾菌器一般不能除去病毒、支原體及L型菌第二節(jié)化學原因對微生物的影響

許多化學藥物能克制或殺死微生物,已廣泛用于消毒、防腐及治療疾病。消毒劑用于殺滅體外病原微生物的化學藥物稱為消毒劑;防腐劑用于克制微生物生長繁殖的化學藥物稱為防腐劑或抑菌劑.化學治療劑用于消除宿主體內病原微生物或其他寄生蟲的化學藥物。消毒劑與防腐劑之間并沒有嚴格的界線消毒劑在低濃度時展現(xiàn)抑菌作用,而防腐劑在高濃度時也能殺菌。消毒劑與化學治療劑不一樣消毒劑的作用無選擇性,能殺死病原體,同步對畜體的組織細胞也許有損害,故只能外用或用于環(huán)境的消毒?;瘜W治療劑的作用品有選擇性它能阻礙微生物代謝的某些環(huán)節(jié),使其生命活動受到克制或使其死亡,而對宿主細胞毒副作用甚小。一、消毒劑的種類及其應用消毒劑的種類諸多,一般可根據(jù)用途與消毒劑特點選擇使用。理想的消毒劑殺菌力強、無腐蝕性、能長期保留、對動物毒性很小、無殘留污染、價格低等。1.消毒劑的分類(1)使菌體蛋白質變性如酚類、醇類、重金屬鹽類、酸堿類、醛類;(2)損傷胞漿膜如酚類(低濃度)、表面活性劑、醇類等脂溶劑;(3)干擾細菌的酶系統(tǒng)和代謝如氧化劑、重金屬鹽類(低度);(4)變化核酸功能如染料、烷化劑等。2.消毒劑的應用重要用于體表、器械、排泄物和環(huán)境的消毒。選擇消毒劑的原則:殺菌力和穿透力強、奏效快;易溶于水,使用以便,價格低;性質穩(wěn)定,不易分解,便于保留;對機體或環(huán)境無毒性或毒性較小,對消毒物品無腐蝕性,無殘留,對環(huán)境無污染;殺菌力不受或少受有機物存在的影響。二、影響消毒劑作用的原因1.消毒劑的性質、濃度和作用時間;2.微生物的種類與數(shù)量;3.溫度溫度升高可增強消毒劑的殺菌效果。4.酸堿度消毒劑殺菌作用受pH影響。如新潔爾滅pH9時殺菌作用強。5.有機物環(huán)境中有機物,可減少消毒劑效果。6.藥物頡抗兩種消毒劑合用時,有的能互相頡抗。如陰離子劑肥皂與陽離子劑新潔爾滅。7.其他原因濕度、穿透力、表面張力等。影響消毒劑作用的原因消毒劑種類濃度作用時間細菌菌齡種類

環(huán)境有機物溫度酸堿度常用消毒劑第三節(jié)生物原因對微生物的影響

自然界中,多種微生物之間,或微生物與動植物之間,常常展現(xiàn)互相影響的作用,如寄生、共生和頡抗等現(xiàn)象。導致頡抗的原因有抗生素和細菌素、噬菌體等。

抗生素某些微生物在代謝過程中產(chǎn)生的一類能克制或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