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及非金屬性質(zhì)知識點總結(jié)_第1頁
金屬及非金屬性質(zhì)知識點總結(jié)_第2頁
金屬及非金屬性質(zhì)知識點總結(jié)_第3頁
金屬及非金屬性質(zhì)知識點總結(jié)_第4頁
金屬及非金屬性質(zhì)知識點總結(ji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金屬通性

金屬活動性順KCaNaMgAlMnZnFeSnPb(H)CuHgAgPtAu

金尾原子KCaNa1gAlMnZnFeSnPb00CuMgAgPtAu

失電子能力依次砌、,還原性減^(相應(yīng)金屬離子較化性增強)’

空氣中跟氧氣易被氧化常溫時能被氧化加熱時能被不白^

的反應(yīng)氧化氧化

常溫可置換加熱或與水蒸氣反應(yīng)時能置換

跟水的后向出水中的氫出水中的氫

能置換出事翦:式如HCLKS0)中的氫小能置換出稀酸中的氫

跟雌反應(yīng)反應(yīng)劇烈反速度依次減弱能跟濃航能跟王

酸、硝酸反水反應(yīng)

應(yīng)

I跟廨反應(yīng)IAl、Zn等具有兩t領(lǐng)金屬可以與堿反應(yīng)|

化學性質(zhì):

1、與非金屬反應(yīng)(O2CI2s等)例:3Fe+202=^Fe3O4

2、與水/酸反應(yīng)一鹽+氫氣(酸必須是非氧化性酸)例:Fe+2HC1==2FeCl2+H2t

3、與鹽溶液的反應(yīng)(金屬間的置換反應(yīng))例Fe+CuSO4==2FeCL+Cu

鈉:

1、與非金屬(。2、5、S)反應(yīng)

在空氣中緩慢氧化:

4Na+O2==2Na2O(白色)

鈉在空氣中加熱

2Na+02^=Na2O2(淡黃色)

2、與水反應(yīng)

2Na+2H2O=2NaOH+H2T

實驗現(xiàn)象(浮、熔、游、響、紅)

現(xiàn)象解釋

浮在水面上鈉的密度比水小

熔成銀白色小球鈉是銀白色金屬,熔點低,且反應(yīng)放熱

小球四處游動并發(fā)出生成氣體推動小球游動反應(yīng)劇烈且放

嘶嘶響聲熱

滴入酚猷溶液變紅色有堿性物質(zhì)生成

3、與酸或鹽反應(yīng)

(l)2Na+2HCI==2NaCl+H2t

(2)投入C11SO4溶液中:

2Na+2H2O+CuSO4==Cu(OH)2I+Na2sO4+H2t

鈉的化合物:

名稱氧化鈉過氧化鈉

化學式Na2ONa2O2

色態(tài)白色固體淡黃色固體

與反應(yīng)NaO+HO==2NaOH2NaO+2H2O=4NaOH+Ot

H2O22222

與co2反應(yīng)NazO+CCh==Na2cO32Na2O2+2CO2==2Na2co3+O2

類別堿性氧化物過氧化物

生成條件Na在空氣中緩慢氧化Na在空氣中燃燒

穩(wěn)定性不穩(wěn)定相對穩(wěn)定

2Na2O+O2=2Na2O2

用途供氧劑、強氧化劑、漂白劑

物質(zhì)碳酸鈉碳酸氫鈉

化學式Na2cChNaHCOa

俗名純堿、蘇打小蘇打

色態(tài)白色粉末(NazCQi-IOH2O為晶體)白色晶體

溶解性易溶于水溶解度相對小

2-_+

與H十反慢,CO3+2H+==H20+CO2t快,HCO3+H==H2O+CO2t

應(yīng)

2+

與可溶性Ba+C0?==BaCO3I不反應(yīng)

2+2

領(lǐng)、鈣鹽Ca+CO3~==CaCO3I

熱穩(wěn)定性穩(wěn)定,受熱,難分解,Na2CO3-IOH2O易

不穩(wěn)定,2NaHCO3-------Na2CO3+H2O+CO2t

風化

用途玻璃,制皂,造紙,紡織發(fā)酵粉,制藥

鋁(2)Ai(OH)3的制備

、鋁與氧氣3+

1A1+3NH3?H2O==A1(OH)3I+3NHJ

2、鋁與酸Al2(SO4)3+6NH3?H20==2A1(OH)3I

3、鋁與氫氧化鈉+3(NHQ2SO4

2Al?2NaOH12H2O==2NaAlO2i3H2t

2A](OH)3-A12O3+3H2O

鋁的重要化合物

3、硫酸鋁鉀KA1(SO4)2凈水劑

、氧化鋁+3+2

1復(fù)鹽:KA1(SO4)2==K+A1+2SO4-

AI2O3是典型的眄f]氧化物

3++

凈水原理:A1+3H2O^^A1(OH)3+3H

+3+

A12O3+6H==2A1+3H2O

4、焰色反應(yīng)

A12O3+60H一==2A1O2--H20

(1)定義:很多金屬或它們的化合物在灼燒時都

2、氫氧化鋁____

A1(OH)3是典型的面I氫氧化物會使火焰發(fā)出特殊的顏色,在化學上稱為焰色反

(1)化學性質(zhì):應(yīng)。

+3+

A1(OH)3+3H==AI-F3H2O(2)操作:洗一一燒一一蘸一一燒

--洗:將鉗絲或光潔無鐵銹的鐵絲用鹽酸清洗

A1(OH)3+OH==A1O24-2H2O

燒:將伯絲在火焰上灼燒至與原來的火焰顏色

-

H++A1O2+H2OQAl(OH)30A13++3OH-

鈉鹽:黃色

酸式電離堿式電離

鉀鹽:透過藍色的鉆玻璃呈紫色。

(3)用途①離子檢驗②焰色材料

1、與非金屬反應(yīng)

(1)與氧氣:3Fe+2O2====Fe3O4(點燃)現(xiàn)象: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物質(zhì)

(2)與硫:Fe+S===FeS

(3)與氯氣:2Fe+3C12====2FeCl3(點燃)

2、與水:鐵不能和冷水熱水反應(yīng),但能與水蒸氣反應(yīng)。

3Fe+4H2O(g)==Fe3O4+4H2(高溫)

鐵的氧化物

化學式FeOFeaO?FejOu

俗名鐵紅磁性氧化鐵

色態(tài)黑色粉末紅棕色固體黑色晶體

鐵的價態(tài)+2+3+2、+3

水溶性均難溶于水

不穩(wěn)定,在空氣里加熱迅

穩(wěn)定性速被氧化:穩(wěn)定穩(wěn)定

6FeO+O2=J=2FeQ

FeO+2H+===Fs2++FeO3+6H+=2Fe3++

223

與非氧化Fe3O4+8H+===Fe++2Fe++

HO3HO

性酸反應(yīng)224H2O復(fù)雜氧化物

堿性氧化物堿性氧化物

與co的反應(yīng)'中

FetOv+yCOxFe+)€O2

鐵的氫氧化物:

化學式

Fe(OH)2Fe(OH)5

色態(tài)白色固體紅褐色固體

溶解性均難溶于水

化學性質(zhì)(1)與非氧化性酸:(1)與非氧化性酸:

+2++3+

Fe(OH)2+2H==Fe+2H2OFe(OH)3+3H==Fe+3H2O

(2)放置在空氣中(2)受熱易分解

4FC(OH)24-O2+2H2O===4FC(OH)3△

2Fe(OH)3===Fe2O3+3H2O

制法強堿溶液與可溶性亞鐵鹽反應(yīng)強堿溶液與可溶性鐵鹽反應(yīng)

2+3+

Fe+2OH=Fe(OH)21Fe+30H=Fe(OH)31

三、鐵三角

Fc2'

Fo

CO,H2,AI

(l)Fe->Fe2+①條件:Fe-k與比較強的還原劑反應(yīng),如Cu、Fe、

①條件:鐵與氧化性比較弱的非金屬(如S、12)、S2一(或&S)、「(或HI)等.

非氧化性酸(如鹽酸、稀H2so4)、不活潑金屬的鹽②實例:2Fe3++Fe===3Fe2+,

溶液(如CuS04溶液)反應(yīng).2Fe3++Cu===Cu2++2Fe2+,

2Fc3++HS===2Fe2++SI+2H+,

②實驗:Fc+CuSO4===Cu+FCSO4;2

2Fe3++2r===2Fe2++I

Fs+2FeCb===3FeCl2;2

+2+

F34-2H===Fe4-H21.5、應(yīng)用

(2)Fe->Fe3+(l)離子共存

①條件:鐵與強氧化劑,如。2、H2O2、KMnO4(H①Fe'+:與HC03、COW,A10E等(雙水解反

十)、HNO3、濃H2so4在一定條件下反應(yīng)都會實現(xiàn)應(yīng));s2\r.sor(氧化還原反應(yīng));SCN一(絡(luò)合

這種轉(zhuǎn)化.反應(yīng));0H一等不能大量共存.

②實例:2Fe+3Cb*燃2FeCh②Fe?+:與cog-、OH\S?-、N03(H+)、

⑶Fe2-*FeMnO1(H+)、C1CT等不能大量共存.

①條件:比較活潑的金屬(如ALZn)、CO、H2>(2)試劑的存放

C等能從亞鐵化合物中置換出鐵來.①亞鐵鹽溶液(如FeCb溶液):保存時加入少最鐵

②實例:CO+FeOW-Fe+CQ;周以防止Fe2+被氧化,滴入少量相應(yīng)的酸溶液(如

(4)Fe2+-*Fe3+鹽酸)以防止Fe?+水解.

①條件:Fe?+被強氧化劑氧化為Fe3+,如小、Br?、②鐵鹽溶液[如Fe2(SO03溶液]:保存時加入少量

H2O2、濃H2so4、酸性高缽酸鉀溶液、HNOa等.相應(yīng)的酸(如H2s04似防止Fe3+水解.

②實例:2Fe2++C12===2Fe3++2Cl一6、Fe3+的檢驗

(5)Fe3*-*Fe(1)加入NaOH等堿溶液,生成紅褐色沉淀.

3+

①條件:可加入較強還原劑來實現(xiàn),如Al、Zn>Fe4-3OH===Fe(OH)3I(紅褐色)

出、CO等.(2)加入KSCN溶液,溶液變?yōu)榧t色.

3+

②實例:2Al+Fe2O3盧加,2Fe+Al2O3Fe+3SCN-===Fe(SCN)3(紅色)

(6)Fe3+-*Fe2+7、Fe?+的檢驗

⑴在被檢驗的溶液中加堿,產(chǎn)生白色絮狀沉淀,(2)在被檢驗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無明顯

白色沉淀迅速變成灰綠色,最終變?yōu)榧t褐色,證現(xiàn)象,百通入Ch,若變成紅色溶液,證明有Fe*12

明有Fe?+存在.一存在.

2+2+3+

F34-2OH===Fe(OH)2I2Fe+C12===2Fe+2CF

Fe3++3SCbT===Fe(SCN)3(紅色)

4Fe(OH)2+O2+2H2O===4Fe(OH)3

硅:

晶體硅可以用來制造晶體管和光電池,硅芯片

化學性質(zhì)不活潑,常溫下除F2、HF酸和強堿外,氯

硅不跟其他物質(zhì)起反應(yīng)黃綠色、有毒、有刺激性氣味、有毒氣體一氯

氣。

實驗室制氯氣的方法:

1.與金屬的反應(yīng)

(1)Na十Cl2=(白煙)

(2)Cu+Ch=

⑶A1+Cl2=

⑷Fc+Cl2=

氧化硅:氯氣能與大多數(shù)金屬反應(yīng),若金屬有可變價

石英、水晶、瑪瑙的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硅(SiCh)態(tài),則生成8價氯化物

化學性質(zhì):與酸性氧化物、強堿,在高溫下和碳

2.與非金屬的反應(yīng)

酸鹽反應(yīng)

氯氣在氯氣中燃燒:

(4)SiO2+Ca()=^^CaSi()3

H2+CI2=(工業(yè)制HC1原理)

高溫

Si()2+2\M”I雪+”2()氯氣與鈉、銅、氫氣、磷的反應(yīng)說明,燃燒

高溫不一定有氧氣參加。

Si()2+Ca(:()33空CaSi()3+(:()2,

3.Cl跟水的反應(yīng):

…cc高溫、八~▲2

Si()2+\a2C()3=\a2SiO3+(:()2氯氣溶于水所得的溶液叫“氯水”,氯水呈圖色。

A

Si(),+41IF=Sil,4+2II2()

C12+H2O_________

高溫.八十

Si()2+(:=Si+(:()T2HC1O=2HC1+02T

(次氯酸不穩(wěn)定,見光易分解放出氧氣。)

硅酸:酸性小于碳酸

新制氯水存在的微粒

①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2SiO3+2HCI==H2SiO3+NaCl

②離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久置的氯水變成了,

硅酸鈉:水溶液俗稱水玻璃,常用作粘合劑

主要微粒。

HCIO的基本性質(zhì):(2)應(yīng)用:工業(yè)制漂白粉

回)一元弱酸,酸性比H2c。3_闞Ch通入Ca(OH)2溶液,反應(yīng)化學方程式及

②不穩(wěn)定,見光分解:離子方程式

HC1O_____________

③強氧化性:

④漂白、殺菌能力,使有色布條、品紅溶①:漂白粉主要成分是

液等褪色.故氯水可用作。②:漂白粉的保存:

4.Ch與堿的反應(yīng):密封保存,露置空氣中易失效

(1)CL與NaOH溶液反應(yīng)原理漂白粉失效原因,化學方程式

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氯離子(CT)的檢驗方法:

I、單質(zhì)硫的性質(zhì)

(1)物理性質(zhì):

俗稱:—,顏色:狀態(tài):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