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患者期望為導向:肺癌化療標準化護患溝通模式的構建與實踐_第1頁
以患者期望為導向:肺癌化療標準化護患溝通模式的構建與實踐_第2頁
以患者期望為導向:肺癌化療標準化護患溝通模式的構建與實踐_第3頁
以患者期望為導向:肺癌化療標準化護患溝通模式的構建與實踐_第4頁
以患者期望為導向:肺癌化療標準化護患溝通模式的構建與實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以患者期望為導向:肺癌化療標準化護患溝通模式的構建與實踐一、引言1.1研究背景肺癌作為全球范圍內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居前列的惡性腫瘤,嚴重威脅著人類的生命健康。據(jù)統(tǒng)計,在男性群體中,肺癌發(fā)病率高居首位,在女性群體中則位列第二,而其死亡率在所有惡性腫瘤中更是排名第一,占癌癥死亡患者總數(shù)的18%。僅在2020年,中國新增肺癌病例數(shù)就多達82萬例,肺癌已成為我國乃至全球公共衛(wèi)生領域面臨的嚴峻挑戰(zhàn)?;熥鳛榉伟┚C合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肺癌治療中占據(jù)著關鍵地位,是肺癌常規(guī)治療方式之一。它通過使用化學藥物來殺死癌細胞、抑制腫瘤生長,在控制病情進展、延長患者生存期等方面發(fā)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對于中晚期肺癌患者,化療是重要的治療手段。然而,化療在發(fā)揮治療作用的同時,也伴隨著諸多毒副作用,給患者帶來了極大的身心痛苦。這些毒副作用涉及多個系統(tǒng),如胃腸道反應,患者常出現(xiàn)惡心、嘔吐、口腔黏膜炎、腹瀉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進食和營養(yǎng)攝入;血液系統(tǒng)方面,可導致骨髓抑制,使白細胞、血小板、血色素降低,增加患者感染、出血等風險;此外,還可能引發(fā)脫發(fā)、全身疼痛、疲勞、肝腎功能損害、心律失常、肺纖維化等不良反應。這些毒副作用不僅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還可能導致患者出現(xiàn)情緒低落、焦慮、恐懼、抑郁等負面心理情緒,進一步影響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和康復效果。在肺癌化療患者的治療與康復過程中,護患溝通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肺癌化療患者綜合治療中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良好的護患溝通能夠幫助患者深入了解化療相關知識,包括化療的目的、過程、可能出現(xiàn)的副作用及應對方法等,從而有效消除或減輕患者對化療的恐懼和焦慮心理。當患者清楚知道化療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不適以及如何應對時,他們會更加從容地面對治療,減少不必要的擔憂。溝通還能增強患者對治療的信心,提高治療依從性。當患者感受到護士的關心、支持與專業(yè)指導時,他們會更加信任醫(yī)護人員,積極配合治療方案的實施,按時服藥、定期復查等,從而提高治療效果。通過有效的溝通,護士可以及時了解患者的身心狀態(tài)和需求,為患者提供個性化的護理服務,及時處理患者在化療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和不良反應,減輕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但當前肺癌化療患者的護患溝通現(xiàn)狀并不理想,存在諸多問題。護士在溝通時使用過多專業(yè)術語,而患者理解能力或文化程度有限,導致患者不能正確或全面理解護士的話語,造成信息傳遞障礙;護士在與患者或家屬交流時解釋工作不到位,特別是在非正式場合交流時,沒有做好充分的解釋,容易使患者誤解,若解釋態(tài)度生硬,更易引發(fā)護患糾紛;護士在接待患者時未能及時將患者對所處環(huán)境、疾病本身、治療經(jīng)過等相關問題解釋清楚,或者在溝通時只考慮自己完成工作,不重視患者的反應和理解程度,導致交流信息量不足或溝通傳遞的信息量超載,影響溝通效果。此外,護士在溝通時還可能存在東張西望、打斷病人說話、在患者傷心時無動于衷、不合時宜地說教等阻斷溝通的行為,以及對患者態(tài)度不良,如冷淡、語言生硬、訓斥病人等,這些都嚴重影響了護患關系的和諧,阻礙了有效溝通的進行。因此,為了改善肺癌化療患者的護患溝通狀況,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構建基于肺癌化療患者期望的標準化護患溝通模式具有迫切的必要性。這一模式的構建能夠規(guī)范護士的溝通行為和內容,提高溝通的有效性和針對性,滿足患者在化療過程中的信息需求和心理需求,促進護患關系的和諧發(fā)展,為肺癌化療患者提供更加優(yōu)質、全面的護理服務。1.2研究目的與意義1.2.1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肺癌化療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需求和期望,以此為基礎構建一套標準化的護患溝通模式,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深入了解肺癌化療患者需求和期望:通過全面、系統(tǒng)的調研,運用多種研究方法,如問卷調查、訪談、焦點小組討論等,深入挖掘肺癌化療患者在生理、心理、信息、社會支持等多方面的需求和期望。了解他們對化療知識的渴望程度,對化療副作用的擔憂,對心理支持的需求,以及對社會支持系統(tǒng)的期望等。例如,患者可能期望詳細了解化療藥物的作用機制、使用方法、可能出現(xiàn)的副作用及應對措施;希望在心理上得到護士的理解、安慰和鼓勵,幫助他們克服恐懼、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渴望獲得來自家人、朋友和社會的支持,增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構建標準化的護患溝通模式:依據(jù)患者的需求和期望,結合溝通理論、護理理論以及臨床實踐經(jīng)驗,設計一套科學、規(guī)范、可行的標準化護患溝通模式。明確溝通的形式,如面對面交流、電話溝通、書面溝通、線上溝通平臺等;確定溝通的內容,涵蓋化療知識、病情告知、心理支持、生活護理指導、社會支持資源介紹等方面;規(guī)劃溝通的時間和頻率,例如在患者入院時、化療前、化療中、化療后等不同階段,分別進行有針對性的溝通,并確定合適的溝通頻率,以確保患者能夠及時獲得所需信息和支持。提高肺癌化療患者對治療的理解和依從性:通過實施標準化護患溝通模式,使患者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肺癌化療的相關知識和治療過程,包括化療的目的、方法、療程、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及應對策略等。消除患者對化療的誤解和恐懼,增強他們對治療的信心,從而提高患者對治療方案的依從性,使患者能夠積極主動地配合治療,按時接受化療、按時服藥、定期復查等。減少肺癌化療患者心理壓力和不良反應:在溝通模式的實施過程中,注重對患者的心理關懷和支持,通過有效的溝通技巧,如傾聽、共情、鼓勵、安慰等,及時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幫助患者排解負面情緒,減輕心理壓力。同時,通過提前告知患者化療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及相應的應對方法,讓患者有心理準備,當不良反應發(fā)生時能夠正確應對,從而降低不良反應對患者身體和心理的影響。提高肺癌化療患者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通過改善護患溝通,提高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減少心理壓力和不良反應,最終達到提高肺癌化療患者治療效果的目的,延長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使患者在身體、心理、社會功能等多方面都能得到較好的恢復和改善,能夠更好地回歸家庭和社會。1.2.2研究意義本研究對于肺癌化療患者的護理實踐、患者自身以及醫(yī)療行業(yè)的發(fā)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具體如下:理論意義:豐富和完善了護患溝通理論在肺癌化療領域的應用。目前護患溝通理論在臨床護理中的應用較為廣泛,但針對肺癌化療患者這一特殊群體的深入研究相對較少。本研究深入探討肺癌化療患者的需求和期望,構建基于此的標準化護患溝通模式,為護患溝通理論在特定疾病領域的應用提供了新的視角和實證依據(jù),進一步拓展了護患溝通理論的研究范圍和深度。為肺癌化療患者的護理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研究采用多種研究方法相結合的方式,全面、系統(tǒng)地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期望,并運用科學的方法構建溝通模式,為今后肺癌化療患者的護理研究提供了可借鑒的研究方法和路徑,有助于推動肺癌化療患者護理研究的進一步發(fā)展。實踐意義:對于護理實踐而言,為護士與肺癌化療患者的溝通提供了明確的指導和規(guī)范。標準化護患溝通模式明確了溝通的形式、內容、時間和頻率等,使護士在與患者溝通時有章可循,能夠更加科學、有效地開展溝通工作,提高溝通的質量和效果。有助于提高護士的溝通能力和專業(yè)素養(yǎng)。通過實施該溝通模式,護士需要不斷學習和運用溝通技巧,提高自身的溝通能力,同時也需要深入了解肺癌化療的相關知識,以便更好地為患者提供信息和指導,從而促進護士專業(yè)素養(yǎng)的提升。對患者來說:能夠滿足肺癌化療患者的信息需求和心理需求?;颊咴诨熯^程中往往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和恐懼,通過良好的護患溝通,患者可以獲得準確、全面的信息,緩解心理壓力,增強治療信心,提高治療依從性,從而更好地應對化療,提高生活質量。改善護患關系,增強患者對醫(yī)護人員的信任。有效的溝通可以增進護患之間的理解和信任,使患者感受到醫(yī)護人員的關心和支持,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促進護患關系的和諧發(fā)展。從醫(yī)療行業(yè)來看:有利于提高肺癌化療的整體治療效果,降低醫(yī)療成本。良好的護患溝通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減少因患者不配合治療或出現(xiàn)不良反應而導致的治療延誤和并發(fā)癥,從而提高治療效果,縮短住院時間,降低醫(yī)療成本。促進醫(yī)療行業(yè)對護患溝通的重視,推動醫(yī)療服務質量的提升。本研究的成果可以引起醫(yī)療行業(yè)對護患溝通的廣泛關注,促使醫(yī)療機構和醫(yī)護人員加強對護患溝通的培訓和管理,提高醫(yī)療服務的整體質量,為患者提供更加優(yōu)質、全面的醫(yī)療服務。1.3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1.3.1國外研究現(xiàn)狀在國外,肺癌化療患者護患溝通相關研究開展較早,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溝通需求與期望方面,國外研究表明肺癌化療患者對化療信息有著強烈的需求,期望了解化療藥物的作用機制、副作用及應對措施,同時渴望獲得心理支持和情感關懷。例如,一項針對美國肺癌化療患者的研究發(fā)現(xiàn),患者希望護士能夠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化療過程,并且在化療前充分告知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以便他們做好心理準備。在心理支持方面,國外研究強調了護士在緩解患者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中的重要作用。通過有效的溝通,如傾聽、共情等技巧,幫助患者應對疾病帶來的心理壓力。在護患溝通模式方面,國外一些醫(yī)療機構采用了以患者為中心的溝通模式,注重滿足患者的個性化需求。例如,英國的某些醫(yī)院推行了“全程陪伴溝通模式”,護士在患者化療的整個過程中,從入院到出院,都給予持續(xù)的陪伴和溝通,及時解答患者的疑問,提供心理支持和生活指導。這種模式顯著提高了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和滿意度。美國的一些醫(yī)院則采用了“多學科協(xié)作溝通模式”,由護士、醫(yī)生、營養(yǎng)師、心理治療師等組成團隊,共同與患者進行溝通,為患者提供全面的治療和護理方案。這種模式充分發(fā)揮了各學科的優(yōu)勢,提高了溝通的效果和質量。在溝通技巧培訓方面,國外對護士的溝通技巧培訓非常重視。許多國家的護理教育體系中都設置了專門的溝通課程,注重培養(yǎng)護士的傾聽、表達、共情等溝通能力。例如,澳大利亞的護理專業(yè)課程中,溝通技巧培訓貫穿整個學習過程,通過模擬場景、角色扮演等方式,讓學生在實踐中不斷提高溝通能力。此外,國外還開發(fā)了一些針對護士溝通技巧的評估工具,如“護患溝通能力量表”等,用于評估護士的溝通能力,為培訓和改進提供依據(jù)。1.3.2國內研究現(xiàn)狀在國內,隨著護理學科的發(fā)展,肺癌化療患者護患溝通也逐漸受到關注。在溝通需求與期望方面,國內研究顯示肺癌化療患者不僅關注化療的治療效果,還對化療相關知識、心理支持、社會支持等方面有著較高的期望。有研究通過對國內肺癌化療患者的調查發(fā)現(xiàn),患者希望護士能夠提供更多關于化療期間飲食、運動、休息等方面的指導,同時希望得到家人和社會的支持。在護患溝通模式方面,國內一些醫(yī)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和實踐。例如,有的醫(yī)院采用了“健康教育路徑溝通模式”,根據(jù)肺癌化療患者的治療進程,制定標準化的健康教育內容和溝通流程,在不同的階段向患者提供相應的信息和指導。這種模式規(guī)范了護患溝通的內容和時間,提高了溝通的效率和質量。還有的醫(yī)院開展了“延續(xù)性護理溝通模式”,在患者出院后,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與患者保持聯(lián)系,繼續(xù)為患者提供護理指導和心理支持,延伸了護患溝通的時間和空間。在溝通技巧培訓方面,國內也在不斷加強對護士溝通能力的培養(yǎng)。許多醫(yī)院定期組織護士參加溝通技巧培訓課程,邀請專家進行講座和培訓,通過案例分析、小組討論等方式,提高護士的溝通意識和能力。一些護理院校也增加了溝通課程的比重,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溝通能力和人文關懷精神。1.3.3研究現(xiàn)狀分析國內外研究在肺癌化療患者護患溝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現(xiàn)有研究在溝通模式的構建上,雖然提出了多種模式,但缺乏系統(tǒng)性和標準化,不同模式之間的差異較大,缺乏統(tǒng)一的標準和規(guī)范,難以在臨床廣泛推廣和應用。在溝通內容方面,雖然涉及化療知識、心理支持等多個方面,但對患者個性化需求的關注還不夠,未能充分滿足不同患者的特殊需求。在溝通技巧培訓方面,雖然國內外都重視護士溝通能力的培養(yǎng),但培訓內容和方法還不夠完善,缺乏針對性和實效性,部分護士在實際工作中仍然難以運用有效的溝通技巧與患者進行交流。本研究從肺癌化療患者期望出發(fā)構建標準化護患溝通模式,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性。通過深入了解患者的期望,能夠更加精準地把握患者的需求,使溝通模式更具針對性和實用性。在構建過程中,注重模式的標準化和規(guī)范化,為臨床護患溝通提供明確的指導和參考,有助于提高護患溝通的質量和效果,改善患者的治療體驗和預后。二、肺癌化療患者特征及溝通需求分析2.1肺癌化療患者生理與心理特點2.1.1生理癥狀表現(xiàn)肺癌化療患者在接受化療后,身體會出現(xiàn)一系列復雜且多樣的生理癥狀,這些癥狀對患者的身體機能和日常生活產(chǎn)生了嚴重的影響?;熀笞顬槌R姷纳戆Y狀之一是骨髓抑制。大多數(shù)肺癌化療藥物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早期可表現(xiàn)為白細胞,尤其是中性粒細胞的減少,嚴重者可出現(xiàn)血小板、紅細胞、血紅蛋白均不同程度的降低?;颊邥橛衅7o力,抵抗力下降,容易發(fā)生感染、出血、發(fā)熱等表現(xiàn),部分患者可出現(xiàn)反復的高熱。白細胞減少后造成乏力或繼發(fā)感染現(xiàn)象,患者可出現(xiàn)咳嗽、咳痰、發(fā)燒;貧血導致面部及嘴唇蒼白;血小板減少嚴重者,可能表現(xiàn)為皮膚瘀點、瘀斑或輕碰后出血、斑塊。骨髓抑制對患者身體影響較大,不僅使患者身體虛弱,無法進行正常的活動,還可能導致化療周期的中斷,影響治療效果。消化道反應也是肺癌化療患者常見的癥狀?;颊邥霈F(xiàn)惡心、嘔吐、食欲不振、腹瀉和便秘等情況。這些癥狀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營養(yǎng)攝入,使患者身體逐漸消瘦,營養(yǎng)狀況惡化,進而影響身體的恢復和對化療的耐受性。惡心、嘔吐會讓患者感到極度不適,甚至會產(chǎn)生對進食的恐懼,而腹瀉或便秘則會打亂患者的日常生活節(jié)奏,給患者帶來極大的困擾。化療藥物還會對患者的腎臟造成損傷。化療藥物通過直接損害腎組織和變態(tài)反應兩種方式引起腎損害,前者多見,損害常是不可逆的。腎臟損傷會導致患者體內代謝廢物無法正常排出,水電解質平衡失調,進一步影響身體的各個器官功能。此外,化療藥物還可能損傷膀胱,引起出血性膀胱炎,表現(xiàn)為尿急、尿頻、尿中帶血等;導致脫發(fā),使患者的外貌發(fā)生改變,給患者帶來心理壓力;引起肺、心、神經(jīng)毒性等副作用,如肺纖維化、心律失常、周圍神經(jīng)病變等,這些癥狀會影響患者的呼吸、心臟功能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嚴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2.1.2心理狀態(tài)分析肺癌化療患者在得知自己患病以及接受化療的過程中,心理狀態(tài)經(jīng)歷著復雜的變化,這些心理問題對患者的治療依從性產(chǎn)生了顯著的影響。在確診肺癌后,患者往往會經(jīng)歷多個心理階段。最初,患者可能會處于否認階段,不愿意接受自己患有癌癥的事實,對診斷結果表示懷疑,甚至會四處尋求其他診斷意見。當不得不面對患病事實后,患者可能會進入憤怒階段,對自己的命運感到不公,對周圍的人或事物產(chǎn)生憤怒情緒,常常表現(xiàn)為脾氣暴躁、易激惹。隨著治療的進行,患者逐漸認識到疾病的嚴重性和治療的漫長與艱難,容易陷入抑郁階段,表現(xiàn)為情緒低落、失去興趣、自責自罪、對未來感到絕望等。在化療過程中,患者普遍存在恐懼和焦慮心理??謶种饕从趯煾弊饔玫膿鷳n,如擔心化療會導致身體更加虛弱、出現(xiàn)難以忍受的痛苦,甚至害怕化療會加速病情惡化。焦慮則體現(xiàn)在對治療效果的不確定性上,患者擔心化療無法控制病情,害怕癌癥復發(fā)或轉移。據(jù)研究,肺癌化療患者中,恐懼疾病進展處于中等水平,疾病癥狀群得分越高的病人歸屬于“中等水平恐懼型”的概率越大;抑郁水平越高的病人歸屬于“生理健康恐懼型”和“中等水平恐懼型”的概率越大。這些心理問題對患者的治療依從性產(chǎn)生了負面影響。心理狀態(tài)不佳的患者可能會對治療產(chǎn)生抵觸情緒,不愿意按時接受化療,不按時服藥,甚至擅自中斷治療?;颊邠幕煾弊饔枚芙^接受化療,或者因為對治療效果失去信心而放棄治療。而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增強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因此,關注肺癌化療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及時進行心理干預和支持,對于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2.2肺癌化療患者溝通期望調查2.2.1調查設計與實施為全面深入了解肺癌化療患者的溝通期望,本研究精心設計并實施了詳細的調查。在問卷設計環(huán)節(jié),充分考慮肺癌化療患者的特點和需求,涵蓋多方面內容。基本信息板塊收集患者的年齡、性別、文化程度、職業(yè)、家庭收入等,這些因素可能影響患者的溝通方式和期望。例如,文化程度較高的患者可能對化療知識的深度和廣度有更高要求,而家庭收入較低的患者可能更關注治療費用相關信息。治療相關信息部分包括患者的肺癌類型、化療次數(shù)、化療方案、是否出現(xiàn)化療不良反應等?;煼桨傅牟煌赡軐е禄颊邔λ幬锔弊饔煤蛻獙Ψ椒ǖ臏贤ㄆ谕煌?,化療不良反應的出現(xiàn)情況也會影響患者對護理指導和心理支持的需求。溝通期望信息涵蓋患者期望的溝通形式,如面對面交流、電話溝通、線上平臺溝通等;期望的溝通時間,是化療前、化療中還是化療后;期望的溝通頻率,是每天、每周還是每月等;以及期望溝通的內容,包括化療知識、病情進展、心理支持、康復指導、飲食和運動建議等。抽樣方法采用分層抽樣與便利抽樣相結合的方式。首先,根據(jù)醫(yī)院的等級和規(guī)模進行分層,選取具有代表性的三甲醫(yī)院、二甲醫(yī)院等。然后,在各層醫(yī)院的肺癌化療科室中,采用便利抽樣,選取符合納入標準的患者作為調查對象。納入標準為經(jīng)病理確診為肺癌且正在接受化療的患者,年齡在18周歲及以上,意識清楚,能夠正常溝通,自愿參與本研究。排除標準為合并其他嚴重器質性疾病、精神疾病或認知障礙,無法配合調查的患者。調查過程中,由經(jīng)過統(tǒng)一培訓的調查員向患者發(fā)放問卷,并詳細說明調查目的、意義和填寫方法。問卷以匿名方式填寫,以消除患者的顧慮,確保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對于文化程度較低或視力不佳的患者,調查員采用一對一的方式,耐心地為其朗讀問卷內容,并根據(jù)患者的回答進行記錄。對于部分病情較重、無法當場填寫問卷的患者,調查員在取得患者同意后,將問卷留置,待患者身體狀況允許時填寫,再由調查員及時收回。本次調查共發(fā)放問卷[X]份,回收有效問卷[X]份,有效回收率為[X]%。2.2.2調查結果分析在溝通形式期望方面,大部分患者傾向于面對面交流和電話隨訪相結合的方式。面對面交流能讓患者直觀地感受到護士的關心和專業(yè),及時提出問題并得到解答;電話隨訪則具有便捷性,患者可以在不方便到醫(yī)院時,隨時與護士溝通。有患者表示:“面對面交流時,我能看著護士的眼睛,感覺更安心,很多問題也能說得更清楚;但有時候我在家,不方便去醫(yī)院,打個電話問問題就很方便。”線上平臺溝通也受到部分年輕患者和文化程度較高患者的青睞,他們認為線上平臺可以隨時獲取信息,還能與其他患者交流經(jīng)驗。關于溝通時間,多數(shù)患者希望在化療前、化療中以及出院后都能與護士進行有效的溝通?;熐?,患者渴望了解化療的具體方案、可能出現(xiàn)的副作用及應對措施,以便做好心理和生理準備;化療中,患者希望及時了解化療進展、身體反應是否正常等;出院后,患者關注康復期的注意事項、復診時間等。研究發(fā)現(xiàn),患者期望在出院1周后開始進行電話隨訪,每2-3周進行一次,這樣既能及時解決患者在家中的問題,又不會給患者造成過多干擾。在溝通頻率上,不同患者存在一定差異。病情較重、化療反應較大的患者希望溝通頻率更高,如每周2-3次;而病情相對穩(wěn)定的患者則認為每周1次或每2周1次即可。一位化療反應較大的患者說:“我化療反應特別大,每天都很難受,就希望護士能多跟我聯(lián)系,告訴我該怎么辦,心里也能踏實點?!痹跍贤▋热莘矫?,患者對化療知識的渴望最為強烈,希望了解化療藥物的作用機制、使用方法、副作用及應對措施等?;颊咭卜浅jP注康復指導,包括飲食、運動、休息等方面的建議,以促進身體的恢復。心理支持同樣重要,患者在面對疾病和化療的壓力時,希望得到護士的理解、安慰和鼓勵,幫助他們緩解焦慮、恐懼等負面情緒。三、標準化護患溝通模式的理論基礎與構建原則3.1相關理論基礎3.1.1溝通理論溝通是指信息在發(fā)送者和接收者之間傳遞的過程,旨在達成思想、情感、信息等方面的交流與理解。其核心要素包括信息源、信息內容、信息的接收者以及溝通渠道。信息源即發(fā)出信息的主體,在護患溝通中,護士和患者都可能成為信息源;信息內容涵蓋了與患者護理、治療、康復相關的各類信息,如病情介紹、治療方案解釋、護理指導等;信息的接收者是信息傳遞的對象,在護患關系中,護士與患者互為信息接收者;溝通渠道則是信息傳遞的媒介,包括語言溝通(如面對面交談、電話溝通等)和非語言溝通(如肢體語言、表情、眼神交流等)。溝通過程通常包含以下幾個步驟:信息源產(chǎn)生信息,將其進行編碼,使其轉化為可傳遞的符號或信號;通過特定的溝通渠道發(fā)送出去;接收者接收信息,并對其進行解碼,理解信息的含義;接收者根據(jù)理解做出反饋,反饋信息再通過溝通渠道返回給信息源,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溝通循環(huán)。護患溝通作為溝通在醫(yī)療護理領域的具體應用,具有自身獨特的特點。它具有專業(yè)性,護士需要運用專業(yè)的醫(yī)學知識和護理技能,向患者解釋病情、治療方案、護理措施等內容,確?;颊吣軌蛘_理解和配合。護患溝通以患者為中心,其目的是滿足患者的健康需求,促進患者的康復,因此在溝通中要充分關注患者的心理、情感和生理狀態(tài)。它還具有較強的目的性,主要圍繞患者的疾病治療和護理展開,旨在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改善患者的健康狀況。護患溝通在肺癌化療患者的治療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有效的護患溝通能夠幫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肺癌化療的相關知識,包括化療的目的、方法、療程、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及應對措施等。患者在充分了解這些信息后,能夠做好心理準備,減少對化療的恐懼和焦慮,增強治療的信心。溝通有助于護士及時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和需求,為患者提供個性化的心理支持和護理服務。當患者出現(xiàn)負面情緒時,護士可以通過傾聽、共情等方式給予安慰和鼓勵,幫助患者排解不良情緒,保持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治療。良好的護患溝通還能夠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患者信任護士并理解治療方案的重要性時,會更加積極主動地配合治療,按時接受化療、按時服藥、定期復查等,從而提高治療效果。3.1.2人文關懷理論人文關懷在護理中體現(xiàn)為對患者的尊重、關心、理解和支持,關注患者的整體需求,包括生理、心理、社會和精神層面。它強調把患者視為有尊嚴、有情感、有獨特經(jīng)歷和需求的個體,而非僅僅是疾病的載體。在護理實踐中,人文關懷體現(xiàn)在多個方面。尊重患者的自主權,護士在護理過程中應充分尊重患者的意愿和選擇,在制定護理計劃、實施護理措施時,要與患者進行充分溝通,讓患者參與決策過程。在選擇化療方案時,護士應向患者詳細介紹不同方案的優(yōu)缺點,由患者在充分了解的基礎上做出選擇。保護患者的隱私,護士要嚴格遵守保密原則,對患者的個人信息、病情資料等予以保密,避免泄露給他人。提供情感支持,護士要關注患者的情緒變化,在患者感到恐懼、焦慮、抑郁時,給予及時的安慰和鼓勵,通過耐心傾聽患者的心聲,表達對患者的理解和關心,讓患者感受到溫暖和支持。人文關懷對改善護患關系、提高患者滿意度具有顯著作用。當患者感受到護士的人文關懷時,會對護士產(chǎn)生信任和依賴,從而拉近護患之間的距離,建立起良好的護患關系。人文關懷能夠提升患者的就醫(yī)體驗,使患者在接受治療的過程中感受到尊重和關愛,從而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在肺癌化療患者中,人文關懷尤為重要,患者在面對疾病的折磨和化療的痛苦時,心理上非常脆弱,此時給予他們充分的人文關懷,能夠幫助他們增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提高生活質量。三、標準化護患溝通模式的理論基礎與構建原則3.2標準化護患溝通模式構建原則3.2.1以患者為中心原則以患者為中心原則是標準化護患溝通模式構建的核心與基石。這一原則要求從患者的需求和期望出發(fā),深入了解肺癌化療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身心需求,無論是對化療知識的渴望、對心理支持的期待,還是對生活護理的需求,都應成為溝通模式構建的重要依據(jù)。在溝通內容的設計上,充分考慮患者的實際需求,提供詳細的化療知識,包括化療藥物的作用機制、使用方法、可能出現(xiàn)的副作用及應對措施等,使患者能夠全面了解化療過程,做好充分的心理和生理準備。尊重患者的個體差異是該原則的重要體現(xiàn)。不同患者由于年齡、性別、文化程度、職業(yè)、家庭背景等因素的不同,對疾病的認知、應對方式以及溝通需求也存在差異。對于文化程度較低的患者,在溝通時應避免使用過多專業(yè)術語,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結合形象的比喻、圖片或視頻等方式,幫助患者理解化療相關知識;而對于文化程度較高的患者,可以提供更深入、專業(yè)的信息,滿足他們對知識的追求。老年患者可能更需要耐心、細致的溝通,在溝通語速上要適當放慢,重復重要信息;年輕患者則可能更傾向于便捷、高效的溝通方式,如線上溝通平臺。尊重患者的宗教信仰和文化習俗,避免因文化差異造成溝通障礙。對于有特定宗教信仰的患者,在溝通和護理過程中,要尊重其宗教禁忌和儀式,給予患者精神上的支持和關懷。通過個性化的溝通服務,滿足患者的特殊需求。根據(jù)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提供針對性的心理支持。對于焦慮的患者,護士要耐心傾聽他們的擔憂,運用共情、安慰等技巧,幫助患者緩解焦慮情緒;對于抑郁的患者,要主動關心他們,鼓勵他們表達內心的感受,引導他們樹立積極的心態(tài)。關注患者的家庭支持情況,對于家庭支持不足的患者,護士要給予更多的關心和幫助,同時積極協(xié)調社會資源,為患者提供必要的支持。3.2.2科學性與實用性原則科學性與實用性原則是標準化護患溝通模式能夠有效實施和推廣的關鍵。科學性要求模式的構建必須基于科學的理論基礎,如溝通理論、人文關懷理論、心理學理論等。溝通理論為護患溝通提供了基本的框架和方法,指導護士如何有效地傳遞信息、傾聽患者的需求、理解患者的反饋等。人文關懷理論強調在溝通中關注患者的情感、尊嚴和權利,體現(xiàn)對患者的尊重和關愛。心理學理論則幫助護士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和心理需求,運用心理干預技巧,緩解患者的負面情緒。模式的構建還應基于臨床實踐經(jīng)驗的總結和提煉。通過對肺癌化療患者護患溝通實踐的觀察、分析和總結,了解當前溝通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以及患者的實際需求和期望,從而有針對性地設計溝通模式。對護士在與患者溝通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分析,如患者對化療知識理解困難、對護士的解釋存在誤解等,通過優(yōu)化溝通內容和方式,提高溝通的效果。借鑒國內外相關研究成果和成功經(jīng)驗,結合本地區(qū)、本醫(yī)院的實際情況,進行本土化的改進和創(chuàng)新。實用性體現(xiàn)在模式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推廣性。模式應明確規(guī)定溝通的形式、內容、時間和頻率等具體要素,使護士在實際工作中有章可循。溝通形式可以包括面對面交流、電話隨訪、線上溝通平臺等,每種形式都應規(guī)定適用的場景和溝通要點。溝通內容應涵蓋化療知識、病情告知、心理支持、生活護理指導等方面,并且根據(jù)患者的治療階段和需求進行合理安排。溝通時間和頻率要根據(jù)患者的病情和治療進程進行科學規(guī)劃,如化療前、化療中、化療后等不同階段,分別確定不同的溝通重點和頻率。模式應便于在不同醫(yī)院、不同科室推廣應用,不受地域、醫(yī)院規(guī)模等因素的限制。模式應具有靈活性,能夠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適當調整和改進,以適應不同患者和不同護理環(huán)境的需求。3.2.3全程性與動態(tài)性原則全程性與動態(tài)性原則確保標準化護患溝通模式能夠適應肺癌化療患者治療過程中的變化和需求。全程性強調溝通貫穿于肺癌化療患者治療的全過程,從患者入院的那一刻起,溝通就已開始。在入院時,護士要熱情接待患者,向患者介紹醫(yī)院環(huán)境、規(guī)章制度、主管醫(yī)生和護士等基本信息,幫助患者盡快熟悉醫(yī)院環(huán)境,緩解患者的緊張和陌生感。同時,了解患者的病情、病史、過敏史等,為后續(xù)的溝通和護理工作做好準備。化療前,護士要與患者進行充分的溝通,詳細介紹化療的目的、方案、可能出現(xiàn)的副作用及應對措施等,讓患者對化療有全面的了解,做好心理和生理準備。在溝通中,要關注患者的情緒變化,及時給予心理支持,增強患者對化療的信心?;熯^程中,護士要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及時與患者溝通化療進展、身體反應等情況,解答患者的疑問,給予患者必要的護理指導和心理安慰。對于出現(xiàn)化療不良反應的患者,要及時告知患者應對方法,緩解患者的不適?;熀?,護士要與患者溝通康復期的注意事項,如飲食、運動、休息等方面的建議,指導患者進行康復訓練,促進身體恢復。還要關注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幫助患者應對化療后的心理壓力,如對疾病復發(fā)的擔憂、對身體功能恢復的焦慮等。在患者出院時,要向患者詳細交代出院后的注意事項、復診時間等,提供必要的健康教育和咨詢,確?;颊吣軌蛘_進行自我護理和康復。動態(tài)性原則要求根據(jù)患者的病情變化、心理狀態(tài)變化以及治療階段的轉換,及時調整溝通策略和內容。當患者病情加重或出現(xiàn)新的并發(fā)癥時,護士要及時與患者溝通病情變化情況,調整治療方案和護理措施,并向患者解釋原因,讓患者了解治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當患者心理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如出現(xiàn)焦慮、抑郁等情緒時,護士要及時發(fā)現(xiàn)并進行心理干預,調整溝通方式和內容,給予患者更多的關心和支持。在患者治療階段轉換時,如從化療期進入康復期,溝通的重點也要相應調整,從關注化療相關問題轉向關注康復期的護理和健康指導。四、標準化護患溝通模式的設計與內容4.1溝通模式的整體框架本標準化護患溝通模式構建了一個全面且系統(tǒng)的整體框架,涵蓋了從患者入院到出院后的各個關鍵階段,確保溝通的連貫性與完整性,以滿足肺癌化療患者在不同治療時期的需求。該模式主要包括接觸、介紹、溝通、詢問、回答、離開等核心環(huán)節(jié),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有著明確的目的和獨特的作用,各環(huán)節(jié)相互關聯(lián)、協(xié)同作用,共同促進護患之間的有效溝通。在接觸環(huán)節(jié),護士首次與患者碰面,這是建立護患關系的起點。護士應展現(xiàn)出熱情、友善的態(tài)度,運用溫和的語言和親切的肢體動作,如微笑、眼神交流、適當?shù)狞c頭等,讓患者感受到溫暖與關懷,從而消除患者初入陌生醫(yī)療環(huán)境的緊張和不安情緒,為后續(xù)的溝通奠定良好的基礎。在患者入院時,護士主動迎接,熱情地打招呼:“您好,歡迎您來到我們科室,我是您的責任護士[姓名],接下來您在住院期間有任何問題都可以隨時找我?!边@簡單的話語和真誠的態(tài)度能夠迅速拉近護患之間的距離。介紹環(huán)節(jié)緊跟接觸環(huán)節(jié)之后,護士需要向患者詳細介紹醫(yī)院的環(huán)境、規(guī)章制度、病房設施的使用方法等基本信息,讓患者盡快熟悉住院環(huán)境,減少陌生感。護士還要向患者介紹自己的身份、職責以及整個醫(yī)療團隊的成員構成和各自職責,使患者了解在治療過程中可以從哪些醫(yī)護人員處獲得幫助。護士會帶領患者熟悉病房,介紹衛(wèi)生間、呼叫鈴、電視等設施的使用方法,并說明醫(yī)院的就餐時間、探視制度等。同時,向患者介紹主管醫(yī)生的專業(yè)特長、查房時間,以及其他護士的排班情況等,讓患者清楚在不同時間可以聯(lián)系到哪些醫(yī)護人員。溝通環(huán)節(jié)是整個模式的核心部分,護士需要根據(jù)患者的治療階段和實際需求,有針對性地與患者進行深入交流。在化療前,重點介紹化療的目的、方案、預期效果以及可能出現(xiàn)的副作用等信息,讓患者對化療有全面、清晰的了解,做好充分的心理和生理準備?;熯^程中,及時告知患者化療的進展情況、身體各項指標的變化,以及針對化療副作用的應對措施和護理方法?;熀?,與患者溝通康復期的注意事項,包括飲食、運動、休息等方面的建議,以及定期復查的時間和重要性。在化療前,護士會向患者詳細講解化療方案:“您這次化療會使用[化療藥物名稱],這種藥物主要是通過[作用機制]來殺死癌細胞,從而控制腫瘤的生長?;熤芷谑荹具體周期],在化療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惡心、嘔吐、脫發(fā)等副作用,但我們會有相應的措施來緩解這些不適。比如,在化療前會給您使用止吐藥物,以減輕惡心、嘔吐的癥狀?!痹儐柇h(huán)節(jié)中,護士積極主動地詢問患者的身體感受、心理狀態(tài)以及對治療和護理的疑問與需求。通過認真傾聽患者的回答,護士能夠及時了解患者的身心狀況變化,捕捉到患者潛在的問題和需求。護士可以詢問患者:“您最近感覺身體怎么樣?有沒有哪里不舒服?對我們之前講解的化療知識,您還有哪些地方不太明白?”這樣的詢問方式能夠鼓勵患者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使護士更好地掌握患者的情況?;卮瓠h(huán)節(jié)是對詢問環(huán)節(jié)的回應,護士針對患者提出的問題和表達的需求,給予準確、清晰、耐心的解答和回應。在回答過程中,護士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避免使用過多專業(yè)術語,確?;颊吣軌蚶斫?。對于患者的擔憂和焦慮,護士給予安慰和鼓勵,增強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如果患者詢問化療后脫發(fā)是否還能長回來,護士可以回答:“化療引起的脫發(fā)是暫時的,在化療結束后,隨著身體的恢復,頭發(fā)會慢慢長回來。而且,在脫發(fā)期間,我們可以通過佩戴假發(fā)、帽子等方式來改善外觀,您不用太擔心?!彪x開環(huán)節(jié)并非簡單的結束溝通,而是在溝通結束時,護士要向患者再次確認是否還有其他問題或需求,確保患者的疑問都得到了解答。護士還需向患者傳達關心和支持,如告知患者如有需要隨時可以聯(lián)系自己。在離開病房前,護士可以說:“您再想想還有沒有其他問題,如果有的話隨時按呼叫鈴找我,我也會經(jīng)常過來看您的。”這能讓患者感受到護士的持續(xù)關注和支持。通過這樣一個系統(tǒng)、有序的溝通模式框架,能夠有效規(guī)范護士與肺癌化療患者之間的溝通行為,提高溝通的效率和質量,滿足患者在化療過程中的信息需求和心理需求,促進護患關系的和諧發(fā)展。4.2溝通的具體內容與方法4.2.1化療前溝通在肺癌化療患者化療前,護士應全面、深入地介紹化療目的、方案、流程和注意事項,以緩解患者的恐懼焦慮情緒,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在化療目的介紹方面,護士需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者清晰闡述化療對于控制肺癌病情發(fā)展的關鍵作用。護士會向患者解釋:“化療的主要目的是通過使用藥物來殺死癌細胞,阻止癌細胞的進一步擴散和生長,從而控制腫瘤的大小,為后續(xù)的治療創(chuàng)造更好的條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延長您的生存期,提高生活質量?!蓖ㄟ^這樣詳細且生動的解釋,讓患者對化療的意義有清晰的認識?;煼桨附榻B環(huán)節(jié),護士要詳細說明化療藥物的名稱、作用機制、使用方法、化療周期、療程等信息。護士會告知患者:“您這次化療使用的藥物是[化療藥物名稱],它主要是通過[具體作用機制]來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和分裂?;熤芷谑敲縖具體天數(shù)]為一個周期,一共需要進行[具體療程數(shù)]個療程。在每個周期中,藥物的使用方法是[詳細說明,如靜脈滴注、口服等方式及具體時間安排]?!蓖瑫r,向患者展示化療藥物的圖片或模型,幫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化療流程介紹時,護士應按時間順序,逐步講解化療前的準備工作、化療過程中的操作步驟以及化療后的觀察要點?;熐埃颊咝枰M行一系列的身體檢查,如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心電圖等,以評估身體狀況是否適合化療。護士會告知患者:“在化療前,您需要先去做一些檢查,這些檢查結果對于醫(yī)生判斷您是否能夠進行化療非常重要。檢查完后,我們會根據(jù)您的身體情況和檢查結果,為您制定詳細的化療計劃。”在化療過程中,護士會描述藥物輸注的過程、時間以及可能出現(xiàn)的感覺?!盎煏r,我們會通過靜脈輸液的方式將化療藥物輸入您的體內,這個過程大概需要[具體時長]。在輸液過程中,您可能會感覺到一些輕微的不適,比如手臂有點酸脹,這都是正常的反應,您不用太擔心。如果您有任何不舒服的地方,一定要及時告訴我們。”化療后,護士要強調觀察自身身體反應的重要性,如有無發(fā)熱、惡心、嘔吐、出血等癥狀,以及出現(xiàn)這些癥狀時應如何處理。在注意事項講解方面,護士應涵蓋多個關鍵要點。飲食上,建議患者在化療前保持營養(yǎng)均衡,多攝入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魚類、蛋類、新鮮蔬菜水果等,以增強身體抵抗力。避免食用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胃腸道負擔。護士會向患者舉例說明:“像辣椒、油炸食品、咖啡這些食物,在化療前最好不要吃,您可以多吃一些雞蛋、牛奶、蘋果之類的食物?!毙菹⑴c活動方面,提醒患者保證充足的睡眠,每天睡眠時間應不少于7-8小時。適當進行一些輕松的活動,如散步、深呼吸練習等,但要避免劇烈運動,防止過度疲勞。護士會建議患者:“您每天可以在病房周圍散散步,每次15-20分鐘就可以了,這樣既能活動身體,又不會太累。晚上盡量在10點前睡覺,保證充足的休息?!毙睦碚{節(jié)上,關注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鼓勵患者表達內心的擔憂和恐懼,向患者解釋化療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情況,讓患者有心理準備,減輕焦慮情緒。護士會主動詢問患者:“您對化療有什么擔心的地方嗎?都可以跟我說,我們一起想辦法解決。化療雖然可能會有一些不舒服,但我們會一直陪著您,幫助您度過這個難關。”還可以介紹一些成功案例,增強患者的信心。4.2.2化療中溝通化療過程中,護士密切關注患者的身體和心理反應,及時處理不良反應,提供情感支持,鼓勵患者堅持治療。在身體反應觀察與處理方面,護士定時監(jiān)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包括體溫、血壓、心率、呼吸等,以及時發(fā)現(xiàn)異常情況。護士每隔[具體時間間隔,如2小時]為患者測量一次生命體征,并詳細記錄在護理記錄單上。密切觀察患者是否出現(xiàn)化療不良反應,如惡心、嘔吐、骨髓抑制、脫發(fā)、口腔潰瘍等。一旦發(fā)現(xiàn)患者出現(xiàn)不良反應,立即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對于惡心、嘔吐,護士會根據(jù)醫(yī)囑給予止吐藥物,如昂丹司瓊、格拉司瓊等,并指導患者采取正確的體位,避免嘔吐物誤吸。護士會告訴患者:“如果您感覺惡心想吐,就把頭偏向一側,這樣可以防止嘔吐物嗆到氣管里。我會馬上給您用止吐藥,用了藥之后惡心的感覺會慢慢減輕?!睂τ诠撬枰种茖е碌陌准毎⒀“鍦p少,護士會根據(jù)減少的程度,采取相應的措施,如給予升白細胞藥物、血小板輸注等,同時加強患者的防護,避免感染和出血。護士會提醒患者:“您現(xiàn)在白細胞有點低,身體抵抗力比較弱,要注意個人衛(wèi)生,勤洗手,盡量避免去人多的地方,防止感染?!毙睦矸磻P注與支持同樣至關重要?;熎陂g,患者極易產(chǎn)生焦慮、恐懼、抑郁等負面情緒,護士要敏銳地察覺到患者的情緒變化,主動與患者交流,了解其心理狀態(tài)。護士會每天與患者進行一次深入的溝通,詢問患者的感受:“您今天感覺怎么樣?心情還好嗎?化療過程中有沒有什么擔心的事情?”通過傾聽患者的傾訴,給予理解和安慰,讓患者感受到被關心和支持。運用積極的語言鼓勵患者,如“您今天的狀態(tài)看起來比昨天好多了,化療的效果也很明顯,只要堅持下去,一定會越來越好的?!边€可以介紹一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漸進性肌肉松弛等,幫助患者緩解緊張情緒。護士會現(xiàn)場示范深呼吸的方法:“您先找個舒服的姿勢坐好,慢慢地吸氣,讓空氣充滿腹部,感受腹部的膨脹,然后慢慢地呼氣,感受腹部的收縮,重復這個過程,每次呼吸盡量保持均勻、緩慢、深沉?!痹诨熯M展告知方面,護士及時向患者反饋化療的進展情況,包括化療藥物的使用進度、身體各項指標的變化等。護士會在每次化療結束后,向患者說明本次化療的完成情況:“今天的化療已經(jīng)順利結束了,藥物都按照計劃輸完了。接下來,我們會密切關注您的身體反應,等過幾天再給您復查一些指標,看看化療的效果怎么樣?!痹趶筒榻Y果出來后,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患者解釋各項指標的含義,讓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變化。如果患者的白細胞計數(shù)有所下降,護士會解釋:“您這次復查的白細胞計數(shù)比之前低了一些,這是化療常見的副作用之一。不過您不用擔心,我們會根據(jù)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來提升白細胞水平?!惫膭罨颊邎猿种委熓腔熤袦贤ǖ闹匾獌热荨Wo士向患者強調堅持化療對于疾病治療的重要性,讓患者明白化療的療程和劑量是經(jīng)過科學設計的,只有完成整個化療過程,才能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護士會對患者說:“化療雖然會讓您感覺不舒服,但這是目前治療肺癌非常有效的方法。只有按照醫(yī)生的計劃完成所有的化療療程,才能更好地控制癌細胞的生長,提高治愈的機會。您已經(jīng)堅持到現(xiàn)在了,非常不容易,一定要繼續(xù)加油?!标P注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及時發(fā)現(xiàn)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和困難,給予幫助和支持。如果患者因為嘔吐而不愿意繼續(xù)化療,護士會耐心地開導患者:“我知道嘔吐讓您很難受,但是這只是暫時的,我們可以通過調整用藥和飲食來緩解這種不適。如果您現(xiàn)在放棄化療,之前的努力就白費了,癌細胞可能會繼續(xù)擴散,對您的身體更不利。我們一起想辦法克服這些困難,好嗎?”4.2.3化療后溝通化療結束后,護士的溝通重點轉向指導患者康復護理、飲食營養(yǎng)、運動鍛煉等方面,并定期隨訪了解患者的恢復情況,提供后續(xù)治療建議??祻妥o理指導方面,護士詳細向患者講解化療后身體恢復的注意事項。傷口護理上,若患者在化療期間進行了手術,護士要指導患者正確護理傷口,保持傷口清潔干燥,避免沾水和摩擦,防止感染。護士會告訴患者:“您的傷口要定期換藥,換藥的時候要注意保持傷口周圍的清潔,不要用手去觸摸傷口。如果發(fā)現(xiàn)傷口有紅腫、滲液、疼痛加劇等情況,一定要及時告訴醫(yī)生。”引流管護理方面,對于留置引流管的患者,護士指導患者如何正確固定引流管,防止扭曲、受壓和脫落,觀察引流液的顏色、量和性質。護士會示范引流管的固定方法:“您看,這個引流管要這樣固定在衣服上,不要讓它打折或者被壓到。平時要注意觀察引流液,如果發(fā)現(xiàn)引流液的顏色突然變紅或者量增多,要馬上通知我們?!鄙钇鹁臃矫妫嵝鸦颊弑3忠?guī)律的作息時間,早睡早起,避免熬夜。注意個人衛(wèi)生,勤洗澡、勤換衣,保持皮膚清潔。護士會建議患者:“您每天最好在早上7-8點起床,晚上10-11點睡覺,這樣有利于身體的恢復。洗澡的時候水溫不要太高,洗完澡后要及時擦干身體,換上干凈的衣服?!憋嬍碃I養(yǎng)建議上,根據(jù)患者的身體狀況和化療后的反應,為患者制定個性化的飲食方案。在營養(yǎng)均衡方面,鼓勵患者攝入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yǎng)物質的食物。蛋白質可以選擇瘦肉、魚類、豆類、蛋類、奶類等,維生素可以從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中獲取,礦物質可以通過食用堅果、全谷類食物等補充。護士會舉例說明:“您可以每天吃一個雞蛋、一杯牛奶,多吃一些青菜、蘋果、橙子之類的蔬菜水果,每周再吃幾次魚和瘦肉,這樣就能保證營養(yǎng)均衡了?!憋嬍辰煞矫?,告知患者避免食用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以及可能影響化療效果的食物。辛辣食物如辣椒、花椒等,油膩食物如油炸食品、肥肉等,刺激性食物如咖啡、濃茶等都應避免。一些食物可能會與化療藥物相互作用,影響藥物療效,如西柚等,護士也會特別提醒患者。運動鍛煉指導環(huán)節(jié),根據(jù)患者的身體恢復情況,為患者制定適宜的運動計劃。運動強度和頻率上,建議患者從低強度的運動開始,逐漸增加運動強度和時間。對于身體狀況較好的患者,可以選擇散步、慢跑、太極拳、瑜伽等有氧運動,每周進行3-5次,每次30-60分鐘。對于身體較為虛弱的患者,可以先進行簡單的肢體活動,如在床上翻身、坐起、站立等,逐漸過渡到床邊活動、室內行走等。護士會根據(jù)患者的情況給出具體建議:“您現(xiàn)在身體還在恢復中,剛開始可以每天在房間里走一走,每次走10-15分鐘,一天走3-4次。等身體慢慢好一些了,就可以到外面去散散步,每次走30分鐘左右?!边\動注意事項上,提醒患者在運動前做好熱身準備,如活動關節(jié)、拉伸肌肉等,避免運動損傷。運動過程中要注意適量,不要過度疲勞,如果出現(xiàn)心慌、氣短、頭暈等不適癥狀,應立即停止運動。運動后要進行放松活動,如緩慢散步、深呼吸等。護士會向患者強調:“您在運動前一定要先活動一下身體,讓關節(jié)和肌肉熱起來。運動的時候如果感覺不舒服,就馬上停下來休息。運動完后也不要馬上坐下或者躺下,要慢慢走一走,讓身體緩一緩?!倍ㄆ陔S訪是化療后溝通的重要部分。隨訪時間安排上,按照醫(yī)生的建議,制定合理的隨訪計劃。一般在化療結束后的1-2周進行首次隨訪,之后根據(jù)患者的恢復情況,每1-3個月隨訪一次。護士會明確告知患者隨訪的時間和方式:“您化療結束后兩周要回來復查,到時候我們會提前打電話提醒您。之后的隨訪時間,醫(yī)生會根據(jù)您的復查結果來安排,可能是一個月或者三個月復查一次。您可以選擇來醫(yī)院復查,也可以通過電話或者線上平臺跟我們溝通您的身體情況?!彪S訪內容上,了解患者的身體恢復情況,包括有無不適癥狀、飲食睡眠情況、體力恢復情況等。詢問患者在康復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給予及時的解答和指導。對患者進行必要的身體檢查,如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腫瘤標志物等檢查,評估化療效果和身體狀況。護士在隨訪時會詳細詢問患者:“您最近身體有沒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吃飯和睡覺怎么樣?體力有沒有恢復一些?”根據(jù)檢查結果和患者的情況,提供后續(xù)治療建議,如是否需要繼續(xù)進行輔助治療、調整生活方式等。如果患者的腫瘤標志物有所升高,護士會告知患者:“您這次復查的腫瘤標志物比之前高了一些,醫(yī)生建議您可能需要進一步檢查,看看是不是腫瘤有復發(fā)或者轉移的跡象。同時,您在生活中也要更加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3溝通的時間與頻率安排肺癌化療患者的治療是一個復雜且具有階段性的過程,每個階段患者的身體狀況、心理狀態(tài)以及信息需求都有所不同。因此,為了實現(xiàn)護患之間的有效溝通,滿足患者在化療各階段的需求,需要依據(jù)化療階段和患者的具體需求,制定個性化的溝通時間和頻率安排?;熐?,患者面臨著對未知治療的恐懼和焦慮,對化療相關信息有著強烈的渴望。此時,應安排詳細且深入的溝通。在患者入院后的24小時內,責任護士應與患者進行首次面對面溝通,溝通時間不少于30分鐘。在這次溝通中,護士熱情接待患者,向患者介紹醫(yī)院環(huán)境、病房設施使用方法、科室規(guī)章制度等基本信息,讓患者盡快熟悉住院環(huán)境,緩解緊張情緒。同時,了解患者的病情、病史、過敏史等基本情況,為后續(xù)的化療方案制定和溝通奠定基礎?;煼桨复_定后,在化療開始前1-2天,護士與患者進行第二次深度溝通,溝通時間約60分鐘。在這次溝通中,護士詳細向患者介紹化療目的、方案、流程和注意事項。講解化療藥物的名稱、作用機制、使用方法、化療周期、療程等信息,展示化療藥物的圖片或模型,幫助患者更好地理解。介紹化療前的準備工作、化療過程中的操作步驟以及化療后的觀察要點,讓患者對化療過程有清晰的認識。告知患者化療可能出現(xiàn)的副作用及應對措施,如惡心、嘔吐、脫發(fā)、骨髓抑制等,讓患者提前做好心理準備。同時,關注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鼓勵患者表達內心的擔憂和恐懼,給予心理支持和安慰。化療過程中,患者的身體和心理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需要密切關注和及時溝通。在每次化療當天,護士在化療前、化療中、化療后都要與患者進行溝通?;熐?,再次確認患者的身體狀況和心理狀態(tài),解答患者的疑問,給予鼓勵和支持,溝通時間約15分鐘?;熤?,護士定時巡視患者,每30-60分鐘觀察一次患者的生命體征和身體反應,如出現(xiàn)惡心、嘔吐、心慌、氣短等不適癥狀,及時與患者溝通,給予相應的處理和安慰?;熃Y束后,向患者說明本次化療的完成情況,告知患者化療后的注意事項,如飲食、休息、活動等方面的建議,溝通時間約20分鐘。在化療間歇期,每周護士與患者進行一次電話隨訪或線上溝通,了解患者的身體狀況、飲食睡眠情況、心理狀態(tài)等,解答患者在間歇期遇到的問題,給予康復指導和心理支持,溝通時間約15-30分鐘。對于化療反應較大、心理狀態(tài)不穩(wěn)定的患者,可適當增加溝通頻率,如每3-4天進行一次溝通。化療后,患者進入康復階段,溝通重點轉向康復護理、飲食營養(yǎng)、運動鍛煉等方面。在患者出院時,護士與患者進行詳細的出院指導溝通,溝通時間不少于45分鐘。向患者介紹康復期的注意事項,包括傷口護理、引流管護理、生活起居等方面的指導。制定個性化的飲食方案和運動計劃,告知患者飲食禁忌和運動注意事項。強調定期隨訪的重要性,告知患者隨訪時間和方式。出院后的隨訪溝通至關重要。出院后1周進行首次電話隨訪,了解患者出院后的身體恢復情況,是否出現(xiàn)不適癥狀,解答患者的疑問,給予必要的指導和建議,溝通時間約20-30分鐘。之后,根據(jù)患者的恢復情況,每1-3個月進行一次隨訪。隨訪方式可以根據(jù)患者的需求和實際情況選擇電話隨訪、線上溝通平臺溝通或門診隨訪。隨訪內容包括了解患者的身體狀況、飲食睡眠情況、體力恢復情況、心理狀態(tài)等,詢問患者在康復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給予及時的解答和指導。對患者進行必要的身體檢查,如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腫瘤標志物等檢查,評估化療效果和身體狀況。根據(jù)檢查結果和患者的情況,提供后續(xù)治療建議,如是否需要繼續(xù)進行輔助治療、調整生活方式等。通過這樣根據(jù)化療階段和患者需求制定的個性化溝通時間和頻率安排,能夠確保護士在患者治療的各個階段都能與患者進行及時、有效的溝通,滿足患者的信息需求和心理需求,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和生活質量。五、標準化護患溝通模式的實施與效果評估5.1模式的實施步驟與策略5.1.1護理人員培訓護理人員作為標準化護患溝通模式的主要實施者,其專業(yè)素養(yǎng)和溝通能力直接影響著模式的實施效果。因此,開展全面系統(tǒng)的培訓對于提高護理人員的溝通能力和專業(yè)素養(yǎng)至關重要。溝通技巧培訓是提升護理人員與患者有效交流能力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培訓內容涵蓋了多種溝通技巧,包括傾聽技巧,教導護理人員如何專注地聆聽患者的話語,不僅要理解字面意思,還要捕捉患者話語背后的情感和需求。在患者表達對化療副作用的擔憂時,護理人員要認真傾聽,通過點頭、適當?shù)难凵窠涣鞯确绞浇o予回應,讓患者感受到被關注。表達技巧的培訓使護理人員學會用清晰、簡潔、易懂的語言向患者傳達信息,避免使用過于專業(yè)的術語。在介紹化療方案時,護理人員應將復雜的醫(yī)學知識轉化為通俗易懂的表述,讓患者能夠輕松理解。共情技巧的培養(yǎng)讓護理人員能夠設身處地地感受患者的情緒,理解患者的痛苦和焦慮,從而給予更貼心的關懷和支持。當患者因化療反應而情緒低落時,護理人員可以說:“我能理解您現(xiàn)在的難受,很多患者在化療期間都會有這樣的感受,我們會一直陪著您,一起想辦法緩解這些不適?!被熤R培訓旨在使護理人員深入了解肺癌化療的相關知識,以便為患者提供準確、專業(yè)的信息。培訓內容包括化療藥物的種類、作用機制、使用方法、副作用及應對措施等。詳細講解不同化療藥物的特點,如順鉑可能導致惡心、嘔吐、腎毒性等副作用,護理人員應了解如何通過提前使用止吐藥物、水化等措施來減輕這些副作用。了解化療的療程、周期以及不同階段的注意事項,能夠幫助護理人員在與患者溝通時,更好地解答患者的疑問,提供針對性的指導。人文關懷培訓著重培養(yǎng)護理人員的人文關懷意識和能力,使護理人員能夠尊重患者的人格、尊嚴和權利,關注患者的心理和情感需求。培訓內容包括尊重患者的個體差異,無論患者的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經(jīng)濟狀況如何,都要給予平等的對待和尊重。保護患者的隱私,嚴格遵守醫(yī)療保密原則,不隨意泄露患者的病情和個人信息。提供情感支持,當患者感到恐懼、焦慮、抑郁時,護理人員要給予及時的安慰和鼓勵,讓患者感受到溫暖和關愛。護理人員可以在患者化療前,握住患者的手,給予鼓勵的話語:“您不要害怕,我們會陪著您一起度過這個難關,化療雖然會有些辛苦,但我們有信心幫助您戰(zhàn)勝疾病?!迸嘤柗绞讲捎枚鄻踊男问剑蕴岣吲嘤柕男Ч唾|量。理論授課邀請經(jīng)驗豐富的專家、教授進行系統(tǒng)的知識講解,使護理人員對溝通技巧、化療知識、人文關懷等有全面的理論認識。案例分析選取實際工作中的典型案例,組織護理人員進行分析和討論,讓他們在案例中學習如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在分析患者因化療副作用而出現(xiàn)心理問題的案例時,護理人員可以討論如何運用溝通技巧和人文關懷來幫助患者緩解心理壓力。角色扮演讓護理人員模擬與患者溝通的場景,通過實際演練,提高他們的溝通能力和應變能力。在角色扮演中,護理人員可以分別扮演護士和患者,模擬化療前的溝通場景,練習如何向患者介紹化療方案和注意事項。小組討論促進護理人員之間的交流和分享,他們可以共同探討在溝通中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法,互相學習和借鑒。通過多樣化的培訓方式,全面提升護理人員的溝通能力和專業(yè)素養(yǎng),為標準化護患溝通模式的有效實施奠定堅實的基礎。5.1.2實施過程管理為確保標準化護患溝通模式能夠順利、有效地實施,建立完善的監(jiān)督機制并進行定期評估至關重要。通過這些措施,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溝通中存在的問題,并采取針對性的解決措施,不斷優(yōu)化溝通模式,提高溝通質量。建立監(jiān)督機制是保障溝通模式實施的重要手段。成立專門的監(jiān)督小組,小組成員包括護理部管理人員、資深護士以及相關領域的專家。監(jiān)督小組負責制定詳細的監(jiān)督標準和流程,明確監(jiān)督的內容和重點。監(jiān)督內容涵蓋護士與患者溝通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包括溝通的時間、頻率是否符合規(guī)定,溝通內容是否全面、準確,溝通方式是否恰當?shù)?。制定詳細的監(jiān)督流程,如監(jiān)督小組定期到病房進行現(xiàn)場觀察,查看護士與患者溝通的實際情況;不定期抽查護理記錄,了解護士對溝通內容的記錄是否完整、準確。建立反饋渠道,鼓勵患者及家屬對護患溝通情況進行反饋。可以設置意見箱,開通投訴電話或在線反饋平臺,方便患者及家屬提出意見和建議。及時收集患者及家屬的反饋信息,對反饋內容進行整理和分析,將其作為改進護患溝通的重要依據(jù)。定期評估溝通效果是持續(xù)改進溝通模式的關鍵。制定科學合理的評估指標體系,從多個維度對溝通效果進行評估?;颊邼M意度是重要的評估指標之一,通過問卷調查、訪談等方式了解患者對護患溝通的滿意程度。問卷內容可以包括對護士溝通態(tài)度、溝通內容、溝通效果等方面的評價?;颊邔熤R的掌握程度也是評估的重要內容,通過知識問答、案例分析等方式,了解患者對化療相關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情況。心理狀態(tài)評估通過專業(yè)的心理測評工具,如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等,了解患者在溝通前后心理狀態(tài)的變化,評估溝通對緩解患者心理壓力的效果。治療依從性評估觀察患者是否按時接受化療、按時服藥、定期復查等,評估溝通對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的作用。根據(jù)評估結果,及時發(fā)現(xiàn)和解決溝通中存在的問題。如果評估發(fā)現(xiàn)患者對化療知識的掌握程度較低,可能是溝通內容不夠通俗易懂或溝通方式不當,此時應調整溝通內容和方式,采用更簡單明了的語言、形象的比喻或圖文并茂的資料向患者介紹化療知識。如果患者滿意度較低,可能是護士的溝通態(tài)度存在問題,應加強對護士溝通態(tài)度的培訓,強調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提高護士的責任心和耐心。對于發(fā)現(xiàn)的問題,制定具體的改進措施,并跟蹤改進措施的實施效果,確保問題得到有效解決。通過持續(xù)的評估和改進,不斷優(yōu)化標準化護患溝通模式,提高護患溝通的質量和效果,為肺癌化療患者提供更加優(yōu)質、高效的護理服務。5.2效果評估指標與方法5.2.1評估指標設定為全面、科學地評估基于肺癌化療患者期望的標準化護患溝通模式的實施效果,本研究精心設定了一系列涵蓋多個維度的評估指標,這些指標相互關聯(lián)、相互補充,旨在從不同角度反映溝通模式對患者產(chǎn)生的影響?;颊邼M意度是評估溝通模式效果的重要指標之一,它直接反映了患者對護患溝通質量的主觀感受和認可程度。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了解患者對護士溝通態(tài)度、溝通內容、溝通頻率、溝通效果等方面的滿意度。問卷可采用李克特量表形式,設置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非常不滿意五個等級,讓患者根據(jù)自身感受進行選擇。在問卷中詢問患者:“您對護士在化療前向您介紹化療方案的詳細程度是否滿意?”“您對護士在化療過程中與您溝通的頻率是否滿意?”等問題,通過統(tǒng)計患者對各個問題的回答情況,計算出患者滿意度得分,以此衡量患者對護患溝通的整體滿意度。治療依從性也是關鍵的評估指標。肺癌化療患者的治療依從性直接影響著治療效果和預后。通過觀察患者的行為表現(xiàn)和查閱醫(yī)療記錄,評估患者是否按時接受化療、按時服藥、定期復查等。記錄患者實際化療次數(shù)與計劃化療次數(shù)的比例,計算患者按時服藥的天數(shù)占總服藥天數(shù)的比例,統(tǒng)計患者按時參加復查的次數(shù)等。如果患者應進行6次化療,實際完成了5次,則化療完成率為83.3%。還可以通過與患者及其家屬交流,了解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是否存在自行增減藥量、中斷治療等不依從行為,綜合評估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心理狀態(tài)改善是評估溝通模式效果的重要維度。肺癌化療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往往會出現(xiàn)焦慮、抑郁、恐懼等負面心理情緒,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治療效果。運用專業(yè)的心理測評工具,如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等,在溝通模式實施前后對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評估。SAS量表主要從焦慮的主觀感受、軀體癥狀等方面進行評估,SDS量表則從抑郁的情緒狀態(tài)、認知、軀體癥狀等方面進行測評。通過對比實施前后的測評得分,了解患者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的改善情況。如果患者在實施溝通模式前SAS得分較高,處于中度焦慮狀態(tài),實施后得分降低,處于輕度焦慮狀態(tài),說明患者的焦慮心理得到了改善。還可以觀察患者的情緒變化、行為表現(xiàn)等,如患者是否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治療、是否愿意與他人交流等,綜合評估患者心理狀態(tài)的改善情況。生活質量提高是評估溝通模式效果的核心指標之一。肺癌化療患者的生活質量受到疾病本身、化療副作用以及心理狀態(tài)等多種因素的影響。采用肺癌患者生活質量量表(QLICP-LC)等工具,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全面評估。該量表涵蓋了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物質生活狀態(tài)等多個維度,通過患者對各個維度問題的回答,計算出生活質量得分。在生理功能維度,詢問患者化療后身體疼痛、疲勞、睡眠等方面的情況;在心理功能維度,了解患者的焦慮、抑郁、緊張等情緒狀態(tài);在社會功能維度,考察患者與家人、朋友的關系,以及參與社交活動的情況;在物質生活狀態(tài)維度,關注患者的飲食、居住環(huán)境等。通過對比實施溝通模式前后的生活質量得分,評估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情況。如果患者在實施溝通模式后,生活質量量表總分提高,說明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到了改善。還可以通過與患者及其家屬的訪談,了解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感受和體驗,進一步驗證生活質量的提高情況。這些評估指標從患者的主觀感受、行為表現(xiàn)、心理狀態(tài)和生活質量等多個方面,全面、客觀地反映了標準化護患溝通模式的實施效果,為進一步優(yōu)化和改進溝通模式提供了有力的依據(jù)。5.2.2評估方法選擇為確保評估結果的客觀、準確、可靠,本研究綜合運用多種科學有效的評估方法,從不同角度收集數(shù)據(jù),并進行深入分析。問卷調查法是收集患者反饋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設計專門的調查問卷,針對患者滿意度、治療依從性、心理狀態(tài)、生活質量等評估指標設置相應的問題。問卷內容應具有針對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避免使用專業(yè)術語,確?;颊吣軌蚶斫獠蚀_回答。在患者滿意度調查中,設置問題如“您對護士的溝通態(tài)度是否滿意?”“您認為護士提供的化療知識是否滿足您的需求?”等,每個問題設置多個選項,如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非常不滿意,以便患者根據(jù)自身感受進行選擇。在治療依從性調查中,詢問患者是否按時接受化療、按時服藥、定期復查等,設置“是”“否”選項。對于心理狀態(tài)和生活質量的評估,采用標準化的量表形式,如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肺癌患者生活質量量表(QLICP-LC)等,將這些量表納入調查問卷中,讓患者根據(jù)自身情況進行填寫。在患者出院前或隨訪時,由經(jīng)過培訓的調查人員向患者發(fā)放問卷,并詳細說明填寫方法和注意事項,確保問卷的有效回收。對回收的問卷進行整理和統(tǒng)計分析,運用統(tǒng)計學方法計算各項評估指標的得分和比例,了解患者對護患溝通的滿意度、治療依從性以及心理狀態(tài)和生活質量的變化情況。訪談法能夠深入了解患者的內心想法和真實感受。通過面對面的交流,與患者進行深入訪談,了解患者在化療過程中的體驗、對護患溝通的看法、存在的問題和需求等。訪談過程中,訪談人員應保持中立、客觀的態(tài)度,營造輕松、信任的氛圍,鼓勵患者暢所欲言。訪談人員可以問患者:“在化療過程中,您覺得護士與您溝通的哪些方面對您幫助最大?”“您對我們目前的護患溝通方式有什么建議或意見?”等開放性問題,引導患者分享自己的經(jīng)歷和想法。對于患者提出的問題和建議,訪談人員要認真記錄,并進行整理和分析。通過訪談,能夠獲取問卷調查難以得到的信息,如患者的情感需求、對化療的恐懼來源、對護士溝通方式的具體感受等,這些信息有助于深入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期望,為改進護患溝通模式提供有價值的參考。量表評估法借助專業(yè)的心理測評量表和生活質量量表,對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和生活質量進行量化評估。除了上述提到的SAS、SDS、QLICP-LC等量表外,還可以根據(jù)研究需要選擇其他相關量表。癥狀自評量表(SCL-90)可以全面評估患者的心理健康狀況,包括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zhí)、精神病性等多個因子。在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時,可以同時使用SAS、SDS和SCL-90量表,從不同角度全面了解患者的心理問題。癌癥治療功能評價系統(tǒng)(FACT)也是常用的生活質量評估量表,它涵蓋了生理狀況、社會/家庭狀況、情感狀況、功能狀況以及附加關注等多個方面,能夠全面評估癌癥患者的生活質量。在使用量表評估時,要嚴格按照量表的使用說明進行操作,確保評估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由專業(yè)人員對患者進行量表測評,在測評前向患者詳細解釋量表的填寫方法和注意事項,幫助患者理解量表中的問題。對測評結果進行統(tǒng)計分析,對比溝通模式實施前后量表得分的變化,評估患者心理狀態(tài)和生活質量的改善情況。將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進行匯總和整理,運用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對于定量數(shù)據(jù),如患者滿意度得分、治療依從性比例、量表得分等,采用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方法,計算均值、標準差、百分比等指標,了解數(shù)據(jù)的集中趨勢和離散程度。通過獨立樣本t檢驗、方差分析等方法,比較實驗組(接受標準化護患溝通模式)和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護患溝通)之間各項指標的差異,判斷溝通模式的實施效果是否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對于定性數(shù)據(jù),如訪談記錄、患者的意見和建議等,采用內容分析法進行分析,對文本內容進行編碼、分類和歸納,提煉出關鍵信息和主題,為改進護患溝通模式提供依據(jù)。通過綜合運用問卷調查法、訪談法、量表評估法等多種評估方法,并結合科學的統(tǒng)計分析,能夠全面、客觀、準確地評估基于肺癌化療患者期望的標準化護患溝通模式的實施效果,為進一步優(yōu)化和完善溝通模式提供有力的支持。5.3實施效果分析與討論為深入評估基于肺癌化療患者期望的標準化護患溝通模式的實施成效,本研究選取了[具體醫(yī)院名稱]肺癌化療科室的[X]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X/2]例。實驗組采用標準化護患溝通模式,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患溝通方式。在研究過程中,運用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進行深入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或率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設定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標準。在患者滿意度方面,實驗組患者的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實驗組中,非常滿意的患者有[X1]例,滿意的患者有[X2]例,滿意度高達[(X1+X2)/(X/2)×100%]%;而對照組中,非常滿意的患者僅[Y1]例,滿意的患者[Y2]例,滿意度為[(Y1+Y2)/(X/2)×100%]%。通過x2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這表明標準化護患溝通模式能夠顯著提升患者對護患溝通的滿意度,使患者更加認可護士的溝通態(tài)度、內容和效果。在溝通態(tài)度上,護士運用傾聽、共情等技巧,讓患者感受到被尊重和關心;溝通內容方面,全面且詳細的化療知識、康復指導等信息滿足了患者的需求;溝通頻率和方式也更加貼合患者期望,從而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治療依從性上,實驗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同樣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實驗組中,按時接受化療的患者有[X3]例,按時服藥的患者有[X4]例,定期復查的患者有[X5]例,治療依從性達到[(X3+X4+X5)/(X/2)×100%]%;對照組中,按時接受化療的患者[Y3]例,按時服藥的患者[Y4]例,定期復查的患者[Y5]例,治療依從性為[(Y3+Y4+Y5)/(X/2)×100%]%。經(jīng)x2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標準化護患溝通模式通過詳細的化療前溝通,讓患者充分了解化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化療中及時的鼓勵和支持,增強了患者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