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水高專水處理工程課件第11章 污水廠的布置_第1頁
浙水高專水處理工程課件第11章 污水廠的布置_第2頁
浙水高專水處理工程課件第11章 污水廠的布置_第3頁
浙水高專水處理工程課件第11章 污水廠的布置_第4頁
浙水高專水處理工程課件第11章 污水廠的布置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付費下載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污水處理廠設計模塊1第十章污水廠的設計10.1原始資料一、有關明確設計任務的資料二、有關水量、水質的資料三、有關自然條件的資料四、有關預算及施工方面的資料10.2廠址選擇城市的排水系統(tǒng)與城市的總體規(guī)劃有密切的關系,而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數(shù)目及位置又受到城市排水管系布置的支配,因此,在城市總體規(guī)劃中,污水廠的位置范圍已有所規(guī)定,但是,在污水廠的總體設計時,對具體廠址的選擇,仍須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和詳盡的技術經濟比較。其一般原則如下:2一、廠址應與規(guī)劃居住區(qū)或公共建筑群保持不小于300米的衛(wèi)生防護距離。二、廠址應設在城市集中供水水源的下游不小于500米的地方。三、在選擇廠址時應盡可能少占農田或不占良田,且應便于農田灌溉和處置污泥。四、廠址應盡可能設在城市和工廠夏季主導風向的下方。五、要充分利用地形,把廠址設在地形有適當坡度的城市下游地區(qū),以滿足污水處理構筑物之間水頭損失的要求,使污水和污泥有自流的可能,以節(jié)約動力消耗。六、廠址如果靠近水體,應考慮汛期不受洪水的威脅。七、廠址應設在地質條件較好、地下水位較低的地段。3八、廠址的選擇應考慮交通運輸及水電供應等條件。九、廠址的選擇應結合城市總體規(guī)劃,考慮遠景發(fā)展,以利施工,并降低造價。留有充分的擴建余地。10.3處理工藝流程選擇根據處理要求、水質水量情況、地質條件、資金及施工技術條件等,進行合理的處理方案及流程、處理構筑物形式的選擇。10.4處理廠平面及高程布置一、平面布置及總平面圖1、污水處理廠的平面布置包括:處理構筑物的布置,辦公,化驗及其它輔助建筑物的布置,以及各種管道、道路、綠化等的布置。根據處理廠的規(guī)模大小,采用l:200~1:500比例尺的地形圖繪制總平面圖。42、平面布置的一般原則:(1)處理構筑物的布置應緊湊,節(jié)約用地并便于管理。1)池形的選擇應考慮占地多少及經濟因素。圓形池可用環(huán)狀拉力設計,造價較低,但進出水構造較復雜。方形池或矩形池池墻較厚,但可利用公共墻壁以節(jié)約造價,且可緊湊布置,減少占地。一般小型處理廠采用圓形池較為經濟,而大型處理廠則以采用矩形池為經濟。除了占地,構造和造價等因素以外,還應考慮水力條件,浮渣清除,及設備維護等因素。52)一種單元過程的池數(shù)可根據處理廠規(guī)模及流程圖中處理池布置對整個系統(tǒng)的關系來確定。每一單元過程的最低要求為兩座池子。但在大型處理廠中,由于設備尺寸的限制,往往有許多座池子。當發(fā)生事故,一座池子停止運轉時,其余的池子流量和污染負荷增加,必須計算其對出水水質的影響,確定每一池子的尺寸。根據生產實踐,每一單獨處理池的能力可達10~20萬米3/日。在選擇池子的尺寸和數(shù)目時,必須考慮處理廠的擴建。對每一種單元過程的全部處理池,最好采用相同的尺寸,并且在設計中應避免在初期運行時有過多的富余能力。6

(2)處理構筑物應盡可能地按流程順序布置,以避免管線迂回,同時應充分利用地形,減少土方量。遠期設施的安排應在原始設計中仔細考慮,除了滿足遠期處理能力的需要而增加的處理池以外,還應為改進出水水質的設施預留場地。

(3)經常有人工作的建筑物如辦公、化驗等用房應布置在夏季主風向的上風一方。在北方地區(qū),并應考慮朝陽。

(4)在布置總圖時,應考慮安排充分的綠化地帶,為污水處理廠的工作人員提供優(yōu)美舒適的環(huán)境。7(5)總圖布置應考慮遠近期結臺,有條件時,可按遠期規(guī)劃水量布置,將處理構筑物分為若干系列,分期建設。(6)構筑物之間的距離應考慮敷設管渠的位置,運轉管理的需要和施工的要求,一般采用5~10米.

(7)污泥處理構筑物應盡可能布置成單獨的組臺,以利安全,并方便管理。污泥消化池應距初次沉淀池較近,以縮短污泥管線,但消化池與其它構筑物之間的距離不應小于20米。貯氣罐與其他構筑物的間距應根據容量大小按有關規(guī)定辦理。(8)變電站的位置宜設在耗電量大的構筑物附近,高壓線應避免在廠內架空敷設。

8

(9)污水廠內管線種類很多,應綜合考慮布置,以免發(fā)生矛盾。污水和污泥管道應盡可能考慮重力自流。自流管道應繪制縱斷面圖。

(10)如有條件,污水廠內的壓力管線和電纜可合并敷設在一條管廊或管道溝內,以利于維護和檢修。

(11)污水廠內應設超越管,以便在發(fā)生事故時,使污水能超越一個或全部構筑物,進入下一級構筑物或事故溢流。

(12)污水廠的占地面積、隨處理方法和構筑物選型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異。在方案階段,可按下表估算。91011二、高程布置及流程縱斷面圖1、為了使污水能在處理構筑物之間通暢流動,以保證處理廠正常運行,在進行平面布置的同時,必須進行高程布置,以確定各處理構筑物及連接管渠的高程,并繪制處理流程的縱斷面圖,比例一般采用:縱向1:50~1:l00,橫向1:500~1:10000圖上應注明構筑物和管渠的尺寸、坡度、各節(jié)點水面、內底面及原地面和設計地面的高程。2、在整個污水處理過程中,應盡可能使污水和污泥為重力流,但在多數(shù)情況下,污泥往往須抽升。高程布置的一般規(guī)定如下:12(1)為了保證污水在各構筑物之間能順利自流,必須精確計算各構筑物之間的水頭損失,包括沿程損失、局部損失及構筑物本身的水頭損失。此外,還應考慮污水廠擴建時預留的貯備水頭。(2)進行水力計算時,應選擇距離最長,損失最大的流程,并按最大設計流量計算。當有二個以上并聯(lián)運行的構筑物時,應考慮某一構筑物發(fā)生故障時,其余構筑物須負擔全部流量的情況。計算時還須考慮管內淤積、阻力增大的可能。因此,必須留有充分的余地,以防止水頭不夠而發(fā)生涌水現(xiàn)象,影響構筑物的正常運行。(3)污水廠的出水管渠高程,須不受水體洪水頂托,并能自流進行農田灌溉。

13(4)各處理構筑物的水頭損失(包括進出水渠的水頭損失)可按下表估算。

(5)污水廠的場地豎向布置,應考慮土方平衡,并考慮有利排水。

1415第十八章污水廠的設計與運行管理161710.5配水、量水設備一、配水設施在污水廠中,處理構筑物往往建成兩座或兩座以上并聯(lián)運行,在這種情況下,配水均勻與否就成為一個重要的問題。如果配水不均,一部分構筑物超負荷,處理效果就會降低,而另一部分構筑物達不到設計負荷:就不能充分發(fā)揮其功能。為了實現(xiàn)均勻配水,應在構筑物前設置有效的配水設備。二、常用的配水方式:1、對稱式配水:可用于明渠或暗管,構筑物數(shù)目不超過四座,否則,層次過多,管線占地過大。這種配水形式必須是完全對稱的,如果一邊管道或渠道較長,則水頭損失較大,兩邊配水就不均勻。181920212、非對稱式配水:在場地狹窄處采用,但這種形式采用較少,因為流量是變化的,水力計算不可能精確,因此配水很難達到均勻。

3、渠道式配水:當污水廠的規(guī)模較大時,構筑物的數(shù)目較多,往往采用配水渠道向一側進行配水的方式。由于配水渠道很長,渠中水面坡降可能很大,渠道終端又可能出現(xiàn)壅水,故配水很難均勻。解決的辦法是適當加大配水渠道斷面,使其中水流流速小于0.3米/秒,以降低沿程水頭損失,這樣,渠中水面坡降極小,就容易達到均勻配水的目的。為了避免渠中出現(xiàn)沉淀,可在渠底設曝氣管攪動。對于大中型污水廠,此種配水方式更為適用。

4、中心配水井:為了均勻配水,輻流沉淀池一般采用中心配水井,有堰板的水頭損失較大,但配水均勻度較高。222324三、計量設施為了提高污水廠的工作效率和運轉管理水平,并積累技術資料,以總結運轉經驗,為今后處理廠的設計提供可靠的數(shù)據,必須設置計量設備,正確掌握污水量、污泥量,空氣置,以及動力消耗等。氣體流量和耗電量有現(xiàn)成的計量裝置可資應用,這里只涉及污水和污泥量的計量設備,其選擇和布置的一般原則如下:1、測量污水或污泥的裝置應當是水頭損失小、精度高、操作簡便,并且不易沉積雜物的。

2、分流制污水處理廠計量設備一般設在沉砂池后、初次沉淀池前的渠道上,或設在污水廠的總出水管道上。如有條件,應對各主要構筑物的進水分別計量。253、測量原水或污泥的裝置,宜采用不易發(fā)生沉淀的設備,如咽喉式計量槽、電磁流量計、文氏管、超聲流量計等,其中以咽喉式計量槽應用最為廣泛。對二級處理出水的計量,除上述設備外,也可采用各種型式的溢流堰進行測量。4、咽喉式計量槽以巴氏槽最常用,這種計量設備的優(yōu)點是水頭損失小、不易發(fā)生沉淀.精確度可達95%~98%。它的缺點是施工技術要求較高,尺寸如不準確,即影響測量精度。5、咽喉式計量槽的一般規(guī)定:

1)計量槽應設在渠道的直線段上,直線段的長度不應小于渠道寬度的8~10倍。在計量槽上游,直線段不小于渠寬的2~3倍,下游不少于4~5倍,當下游有跌水而無回水影響時,可適當縮短。26272)計量槽的軸線應與渠道中心線重合。3)計量槽上下游渠道的坡度應保持均勻,但坡度可以不同。

4)計量槽的喉寬一般采用上游渠道水面寬度的l/3~l/2。

6、溢流堰:在污水廠中,有時也可采用非淹沒薄壁溢流堰作為計量裝置。這種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