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區(qū)鐘英中學教育集團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卷_第1頁
2024-2025學年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區(qū)鐘英中學教育集團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卷_第2頁
2024-2025學年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區(qū)鐘英中學教育集團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卷_第3頁
2024-2025學年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區(qū)鐘英中學教育集團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卷_第4頁
2024-2025學年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區(qū)鐘英中學教育集團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區(qū)鐘英中學教育集團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卷

一、單選題(★★★★)1.《禮記》中記載,太公望受封于齊,去世后歸葬于周,世人皆稱太公望“禮不忘其本”,之后的五代齊國國君皆如此。但從第六代開始,齊國因君死后葬在齊國。這種變化反映出當時

A.社會等級秩序遭到顛覆B.天子對地方諸侯的控制力減弱C.政權面臨嚴重統(tǒng)治危機D.同姓親族間血緣關系逐漸弱化(★★)2.皇帝與“士大夫治天下”成為宋朝政治的基本特色。宋朝的御史臺和諫官合一,既牽制宰相,也約束皇帝,有時還與宰相合作對抗皇帝。材料旨在說明宋朝

A.文官政治發(fā)達B.監(jiān)察體系完備C.中央集權加強D.皇權相權沖突(★★★)3.1901年,清政府宣布將“通商惠工”作為基本國策;1903年,清政府成立了商部,同時參照英、日商法,制定了中國第一部具有商法性質的《商律》,還根據商人出資辦實業(yè)的情況給予相當的官銜。這說明

A.朝廷開始放寬民間辦廠限制B.清末新政中進行了政策調整C.晚清政府用法治取代了人治D.民族資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4.在《大憲章》中,“l(fā)iberties”(復數)是“特權”的意思,指貴族對“國王權力的限制”。后來,為了反對斯圖亞特時期的專制統(tǒng)治,“l(fā)iberty”(單數)被賦予“自由”的含義,《大憲章》成為反對專制的武器。這反映了

A.《大憲章》的性質發(fā)生了變化B.政治制度因時而變不斷創(chuàng)新C.歷史解讀不可避免帶有主觀性D.國王專制的合法地位受質疑(★★★)5.秦代選官主要實行軍功入仕,軍功以在前線殺敵多少來計算。漢代選官主要實行察舉制由地方官在轄區(qū)內考察人才并推薦給中央,被察舉的人必須品德高尚、學識才干出眾。這反映了()

A.入仕通道趨向多元化B.中央集權不斷弱化C.治國理念的顯著變化D.選官的客觀性增強(★★★)6.宋神宗即位后,對西北偏遠地區(qū)的士子額外照顧,保障其名額比例,降低考試難度。對西北地區(qū)士子不擅長“詩詞歌賦”的情況給予特殊照顧,“東南多取進士,西北多取經學者”。對家住偏遠地區(qū)的應試者給予一定的物質幫助。這些舉措()

A.擴大了國家權力機構成員的區(qū)域分布B.保證了科舉取士的公平C.旨在打破豪門士族勢力對政治的壟斷D.改變了科舉取士的標準(★★★)7.1901年,清廷諭令各省科舉考試在能夠解說“四書五經”的同時,也要有論述中國歷史、政治及西學政治、藝學的“策論”,廢除八股文章;將各省、府、州縣的書院改設大、中、小學堂,學生畢業(yè)后可取得功名;選派留學生出國留學,畢業(yè)后分別賞給進士、舉人出身。這反映當時()

A.教育近代化開始起步B.“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方針C.科舉制度宣告終結D.中國教育呈現新舊交替的發(fā)展特征(★★★)8.北洋政府文官普通考試分為行政職和技術職兩大類,其中技術職又細分為商業(yè)、農業(yè)、林學、蠶業(yè)、化學、土木工、物理、機械、醫(yī)學、電工、機織、地質、鐵道、數學、染色、采礦、圖案、金丁、制絲、郵電等30個專業(yè)。這一劃分

A.標志著公務員制度的建立B.表明北洋時期官僚機構膨脹C.有利于提升施政的科學化D.說明實踐經驗是考試的重點(★★★)9.《唐律》《宋刑律》均規(guī)定“親親可以相隱”,指可以袒護、隱瞞親人的罪行。但謀反叛逆等重大涉及社會安全問題和殺人、重傷等重大刑事案件,則不準“隱”。這反映出中國古代司法()

A.重視維護社會秩序的穩(wěn)定B.體現內儒外法的治國理念C.強調家庭倫理的重要意義D.德治法治互補的治理模式(★★★)10.在中國,人們喜歡用家訓的方式傳承家風。如表是唐宋家訓相關內容的統(tǒng)計,對此解讀正確的是()

唐宋家訓內容(單位:篇)唐宋1處己(修身、勵志)5372勉學、治學3293睦親(包括孝敬父母、尊敬長輩、團結兄弟)3144治家(包括理財、管理仆從、居所安全、節(jié)葬)6245處世(包括交友、尊師、尊敬長輩、禮儀)5266從政11177治國248女誡52教子原則26

A.唐朝家訓數量少于宋代說明唐人忽視家庭建設B.唐朝“女誡”數量多反映了女性政治地位的提升C.宋朝家訓數量的增多反映了門閥士族崛起D.宋朝家訓“處己”數量最多是受到理學的影響(★★★)11.“民主是一個陀螺:它只有像陀螺那樣運轉起來才有意義?!P鍵是要使民主的程序和機制運轉起來,以便使那些在憲法和法律中規(guī)定的民主權利,得以真正的實現?!蓖苿游覈巴勇荨闭_\轉的根本保障是

A.中共領導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B.人民代表大會制度C.中共領導下法制的不斷發(fā)展和完善D.基層民主選舉制度(★★★)12.公元前536年,鄭國的執(zhí)政子產順應時勢,鑄刑書于鼎,公布于眾。公元前452~451年.古羅馬編訂出十個法表,鐫刻在十塊青銅牌上,分布于羅馬廣場。由此可見

A.中國比西方世界更早進入法治社會B.古羅馬的鑄銅技術源自中國C.古羅馬的習慣法歷史比中國更久遠D.成文法律體現文明發(fā)展訴求(★★★)13.美國憲法修正案第三條規(guī)定:“士兵在和平時期,非經房主許可不得駐扎于任何民房;在戰(zhàn)爭時期,除依照法律規(guī)定的方式外亦不得進駐民房。”其基本精神是

A.嚴明軍隊紀律B.保護私有財產C.維護法律尊嚴D.調節(jié)軍民關系(★★★)14.1928年,美、法、英、德、日、意等十五個國家的代表共同簽署《非戰(zhàn)公約》,明確指出:“締約各方以他們各國人民的名義鄭重聲明,他們斥責用戰(zhàn)爭來解決國際糾紛,并在他們的相互關系上,廢棄戰(zhàn)爭作為實行國家政策的工具”。這表明,《非戰(zhàn)公約》

A.真正保證了所有締約國家的安全B.使限制和制止戰(zhàn)爭有了法律依據C.體現了世界各國政府的共同意愿D.為世界帶來了持久的和平和繁榮(★★★)15.“專制之下無祖國”,其以資產階級革命的方式消滅封建專制,以人民主權取代了君主主權,進一步增強了民族認同感,激發(fā)了民族意識。其說明()

A.近代民族國家是資本主義發(fā)展的產物B.民族國家觀念古已有之C.資本主義的世界性淡化了祖國觀念D.專制與祖國是對立的(★★★)16.國際聯盟(簡稱國聯)擁有42個創(chuàng)始成員國,在1936年至1940年期間,共有12個國家宣布與國聯斷絕關系,國聯已經名存實亡。出現這種現象主要是因為

A.美國退出國聯的影響B(tài).聯合國即將要取而代之C.國聯縱容法西斯侵略D.德日法西斯的干擾破壞二、材料題(★★★)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618年,三十年戰(zhàn)爭爆發(fā),隨著民眾對于歐洲局勢了解的渴望,新的形式的印刷品——柯蘭特出現,意思是有多條新聞組成、共同描述特定時間特定事件的出版物,這種印刷品在當時獲得了成功。但是嚴厲的出版制度對于國內新聞的報道受到了相當程度的限制,絕大多數時候他們只能報道國外新聞。1640年英國革命期間,革命派與保王派唇槍舌戰(zhàn)引發(fā)了火熱的輿論攻勢造就了更多的小冊子,革命中?;逝膳c國會派之間的爭論為黨派報刊小冊子的發(fā)展提供了良好的環(huán)境,出現眾多的黨派報刊。面對迅速增長的小冊子,1662年議會通過《出版許可法》嚴厲限制報刊的出版自由。1688年“光榮革命”之后,備受壓制的新聞出版產業(yè)重新復蘇,1694年,議會正式廢除《出版許可法》后,出現了眾多新創(chuàng)辦的報刊。——摘編自張英明《英國社會轉型時期的報刊與政治運動(1780-1850)》材料二當傳教士將西方媒介傳入中國時,造成了對專治以及官報的挑戰(zhàn),馬禮遜剛到中國時曾說,“余等在中國之傳教及印刷業(yè),均受當局所限”。1833年后,報紙逐步“由外而內生根發(fā)芽”,大批由外國傳教士創(chuàng)辦的中文報刊打開中國國門,其中《蜜蜂華報》《廣州記錄報》等報刊的實踐疏通了中西方的信息交換,為中國新聞史上外報的發(fā)展提供了先例,其傳達的內容以在場的形式影響著時代,是報刊發(fā)展由東南沿海不斷向內陸地區(qū)擴散的直接表現,這與社會的變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19世紀90年代中期國人辦報達到了高潮,“文化救國”“文化強國”的聲音越演越烈,中國資產階級改良派和革命派報業(yè)逐步進入公眾視野,多元化報業(yè)發(fā)展模式逐步登上歷史舞臺。——摘編自蔣好著《在場與追憶:中國近代報刊起源與流變》(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英國報紙發(fā)展演變的原因。(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中國近代報業(yè)發(fā)展的特點,并分析近代中國人創(chuàng)辦報紙的影響。(★★★)1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足跡材料中國共產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走向勝利的征途中,在如圖所示各地留下了光輝的足跡。根據材料并結合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史實,以“足跡”為題寫一則歷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敘述完整;立論正確,史論結合;邏輯嚴密,條理清晰。)(★★★)19.中國近現代外交經歷了由屈辱走向輝煌的歷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從《南京條約》簽訂開始……晚清國人也對西方的領事制度有了初步的接觸,逐漸萌生了國際法上向國外派遣公使和領事的需求,并開始紛紛向海外各口岸派遣公使和領事,使中國的使領館制度日趨形成。中國外交開始重視通過國際法上的談判方式來解決清政府和他國之間的爭端,談判在這一時期對國家權益的挽回及維護國家主權方面起了相當大的作用?!幾远R瑞《從(南京條約》看晚清時期國際法在中國的運用》材料二1949一2008年中國與外國建交狀況曲線圖(1)根據材料一、歸納清政府外交向近代外交轉變的表現,并分析原因。(2)從1949年、1972年和1992年三次建交的高峰中任選一次,分析促成建交高峰的國內外因素。(★★★★)20.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下表是有關明朝朝貢制度的部分史料

史料出處凡蕃國遣使朝貢,至驛,遣應天府同知禮待。明日至會同館,中書省奏聞,命禮部侍郎于館中禮待如儀。宴畢,習儀三日,擇日朝見。陳設儀仗及進表,俱如儀?!睹魇贰肪?6《志第三十二·禮十》古里……(永樂)十七年偕滿剌加十七國來貢。十九年又偕忽魯謨斯等國入貢。二十一年,復偕忽魯謨斯等國,遣使千二百人入貢。時帝方出塞,敕皇太子曰:“天時向寒,貢使即令禮官宴勞,給賜遣還。其以土物來市者,官酬其直?!薄睹魇贰肪?26《列傳第二百十四·外國七》材料二朝貢體系的優(yōu)點是投入小、回報大,但它也存在一個缺陷,就是抗沖擊的能力不太強。在西方殖民列強進入東方之前,這個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