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六章第2講1.(2017年衡水模擬)如圖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兩個大小相同的鋼球A、B,A球的質量大于B球的質量.開始時A球以一定的速度向右運動,B球處于靜止狀態(tài).兩球碰撞后A球向左運動,B球向右運動.設碰撞前A球的德布羅意波長為λ1,碰撞后A,B兩球的德布羅意波長分別為λ2和λ3,則下列關系正確的是()A.λ1=eq\f(λ2λ3,λ2-λ3) B.λ1=eq\f(λ2λ3,λ2+λ3)C.λ1=2λ2=3λ3 D.λ1=λ2-λ3【答案】A【解析】球A、B在碰撞過程中,滿足動量守恒.選取向右為正方向,則二者動量的變化量大小相等.即pB′-0=pA-pA′=pA+|pA′|,由λ=eq\f(h,p)可得p=eq\f(h,λ),即動量守恒表達式也可寫成eq\f(h,λ3)=eq\f(h,λ1)+eq\f(h,λ2),所以有λ1=eq\f(λ2λ3,λ2-λ3),選項A正確,B、C、D錯誤.2.(2017年廣州檢測)如圖甲所示,長木板A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質量為m=2kg的另一物體B(可視為質點)以水平速度v0=2m/s滑上原來靜止的長木板A的上表面,由于A、B間存在摩擦,之后A、B速度隨時間變化情況如圖乙所示,已知當?shù)氐闹亓铀俣萭=10m/ 甲 乙A.木板獲得的動能為2JB.系統(tǒng)損失的機械能為2JC.木板A的最短長度為1.5D.A、B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2【答案】B3.(多選)(2017年衡水檢測)如圖所示,質量m1=3kg、長度L=0.24m的小車靜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現(xiàn)有質量m2=2kg可視為質點的物塊,以水平向右的速度v0=2m/s從左端滑上小車,物塊與車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5,最后恰好不掉下小車且與小車保持相對靜止.在這一過程中,取gA.系統(tǒng)最后共同運動的速度為1.2B.小車獲得的最大動能為0.96JC.系統(tǒng)損失的機械能為2.4JD.物塊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為4J【答案】BC【解析】物塊與小車組成的系統(tǒng)在水平方向滿足動量守恒定律,選擇向右為正方向,則由動量守恒得m2v0=(m1+m2)v,解得v=eq\f(m2v0,m1+m2)=eq\f(2×2,2+3)=0.8m/s,故A錯誤;小車獲得的動能為Ek1=eq\f(1,2)m1v2=eq\f(1,2)×3×0.82J=0.96J,故B正確;根據(jù)能量守恒定律得系統(tǒng)損失的機械能為Q=eq\f(1,2)m2veq\o\al(2,0)-eq\f(1,2)·(m1+m2)v2,代入數(shù)據(jù)得Q=2.4J,故C正確;對物塊,由動能定理得-Wf=eq\f(1,2)m2v2-eq\f(1,2)m2veq\o\al(2,0),解得物塊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為Wf=3.36J,故D錯誤.4.(2017年黃岡校級模擬)如圖所示,A、B是位于水平桌面上的兩個質量相等的小木塊,離墻壁的距離分別為L和l,與桌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分別為μA和μB,今給A以某一初速度,使之從桌面的右端向左運動,假定A、B之間,B與墻之間的碰撞時間都很短,且碰撞中總動能無損失,若要木塊A最后不從桌面上掉下來,則A的初速度最大不能超過多少?【答案】見解析【解析】以A、B兩物體組成的系統(tǒng)為研究對象,A與B碰撞時,由于相互作用的內力遠大于摩擦力,因此碰撞過程中系統(tǒng)的動量守恒.設A與B碰前速度為vA,碰后A、B的速度分別為vA′、vB′.由動量守恒定律得:mAvA=mAvA′+mBvB′,①由于碰撞中總動能無損失,因此eq\f(1,2)mAveq\o\al(2,A)=eq\f(1,2)mAvA′2+eq\f(1,2)mBvB′2,②mA=mB=m,③聯(lián)立①②③式解得vA′=0,vB′=vA,即A與B碰后二者交換速度.所以第一次碰后A停止運動,B滑動.第二次碰后B停止運動,A向右滑動,要求A最后不掉下桌面,它所具有的初動能正好等于A再次回到桌邊的全過程中A、B兩物體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即eq\f(1,2)mveq\o\al(2,0)=2μAmg(L-l)+2μBmgl,所以v0=eq\r(4g[μAL-l+μBl]).5.(2015年新課標卷Ⅱ)滑塊a、b沿水平面上同一條直線發(fā)生碰撞,碰撞后兩者粘在一起運動,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從光滑路段進入粗糙路段.兩者的位置x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如圖所示.求:(1)滑塊a、b的質量之比;(2)整個運動過程中,兩滑塊克服摩擦力做的功與因碰撞而損失的機械能之比.【答案】(1)1∶8(2)1∶2【解析】(1)設a、b的質量分別為m1、m2,a、b碰撞前的速度為v1、v2.由題給圖像得v1=-2mv2=1ma、b發(fā)生完全非彈性碰撞,碰撞后兩滑塊的共同速度為v.由題給圖像得v=eq\f(2,3)m/s,③由動量守恒定律得m1v1+m2v2=(m1+m2)v,④聯(lián)立①②③④式得m1∶m2=1∶8.⑤(2)由能量守恒定律得,兩滑塊因碰撞而損失的機械能為ΔE=eq\f(1,2)m1veq\o\al(2,1)+eq\f(1,2)m2veq\o\al(2,2)-eq\f(1,2)(m1+m2)v2,⑥由圖像可知,兩滑塊最后停止運動.由動能定理得,兩滑塊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為W=eq\f(1,2)(m1+m2)v2,⑦聯(lián)立⑥⑦式,并代入題給數(shù)據(jù)得W∶ΔE=1∶2.6.(2015年新課標卷Ⅰ)如圖,在足夠長的光滑水平面上,物體A、B、C位于同一直線上,A位于B、C之間.A的質量為m,B、C的質量都為M,三者都處于靜止狀態(tài).現(xiàn)使A以某一速度向右運動,求m和M之間應滿足什么條件,才能使A只與B、C各發(fā)生一次碰撞.設物體間的碰撞都是彈性的.【答案】(eq\r(5)-2)M≤m<M【解析】A向右運動與C發(fā)生第一次碰撞,碰撞過程中,系統(tǒng)的動量守恒、機械能守恒.設速度方向向右為正,開始時A的速度為v0,第一次碰撞后C的速度為vC1,A的速度為vA1.由動量守恒定律和機械能守恒定律得mv0=mvA1+MvC1,①eq\f(1,2)mveq\o\al(2,0)=eq\f(1,2)mveq\o\al(2,A1)+eq\f(1,2)Mveq\o\al(2,C1),②聯(lián)立①②式得vA1=eq\f(m-M,m+M)v0,③vC1=eq\f(2m,m+M)v0.④如果m>M,第一次碰撞后,A與C速度同向,且A的速度小于C的速度,不可能與B發(fā)生碰撞;如果m=M,第一次碰撞后,A停止,C以A碰前的速度向右運動,A不可能與B發(fā)生碰撞;所以只需考慮m<M的情況.第一次碰撞后,A反向運動與B發(fā)生碰撞.設與B發(fā)生碰撞后,A的速度為vA2,B的速度為vB1,同樣有vA2=eq\f(m-M,m+M)vA1=eq\b\lc\(\rc\)(\a\vs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正版授權】 IEC 61194:1992 FR-D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stand-alone photovoltaic (PV) systems
- 【正版授權】 IEC TS 61400-9:2025 EN Wind energy generation systems - Part 9: Probabilistic design measures for wind turbines
- 【正版授權】 IEC 60112:2003 EN-D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proof and the comparative tracking indices of solid insulating materials
- 湖南成人自考考試試題及答案
- 內勤公務員面試題及答案
- 特崗物理考試試題及答案
- 技能針灸考試題及答案
- 校園安全知識培訓總結課件
- 社區(qū)工作中級考試試題及答案
- 校園危化品安全知識培訓課件
- 《Gitlab使用流程》課件
- 與供應商的合作與談判
- IT技術支持與服務響應機制建設指南
- 2024年房縣人民醫(yī)院高層次衛(wèi)技人才招聘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頻考點附帶答案
- 有機合成實驗室技安規(guī)程(3篇)
- GB/T 5534-2024動植物油脂皂化值的測定
- DBJ52T 096-2019 城市軌道交通土建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
- 《合成孔徑雷達原理》課件
-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級上冊英語Starter Unit1單元測試卷(含答案)
- HSK標準教程1-第一課lesson1
- 新課標人教版七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全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