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龍吟 登建康賞心亭 教案_第1頁
水龍吟 登建康賞心亭 教案_第2頁
水龍吟 登建康賞心亭 教案_第3頁
水龍吟 登建康賞心亭 教案_第4頁
水龍吟 登建康賞心亭 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教案?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目標學生能夠理解并背誦《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準確掌握詞中的重點字詞、典故的含義,能夠流暢地翻譯全詞。深入體會詞人借景抒情、用典言志所表達的復雜情感,提高詩詞鑒賞能力。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反復誦讀,感受詞的韻律美和情感基調(diào),培養(yǎng)語感。運用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詞中的意象、意境和表現(xiàn)手法,提高自主學習和合作交流能力。引導學生聯(lián)系作者的生平經(jīng)歷,解讀詞的深層內(nèi)涵,提升知人論世鑒賞詩詞的能力。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體會詞人壯志難酬、報國無門的悲憤之情,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感和責任感。培養(yǎng)學生面對困境時積極進取、執(zhí)著追求理想的人生態(tài)度。

二、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理解詞中的典故,把握典故背后詞人的情感表達。分析詞中的意象,體會詞人借景抒情所營造的意境。領(lǐng)會詞人復雜深沉的情感,感受其愛國情懷和壯志豪情。2.教學難點深入理解詞人用典的意圖以及典故與主旨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體會詞人情感的復雜性和矛盾性,如壯志難酬的悲憤與對理想的執(zhí)著追求。

三、教學方法1.誦讀法:通過反復誦讀,讓學生感受詞的韻律節(jié)奏,體會詞人的情感。2.講授法:講解詞中的重點字詞、典故、意象等知識,幫助學生理解詞的內(nèi)容。3.討論法:組織學生小組討論,分析詞的表現(xiàn)手法和情感內(nèi)涵,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4.情境教學法: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聯(lián)想想象,深入體會詞的意境。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5分鐘)1.播放一段展現(xiàn)祖國壯麗山河的視頻,畫面中既有雄偉的山川,又有繁華的都市景象。播放結(jié)束后,提問學生:"看到如此美麗的山河,大家心中有何感受?假如你身處這樣的大好河山之中,卻面臨著國家動蕩、前途未卜的局面,你會有怎樣的情感?"引導學生思考愛國情懷以及個人抱負與國家命運的緊密聯(lián)系。2.展示南宋時期的地圖,簡要介紹當時的社會背景:南宋政權(quán)偏安江南,北方大片領(lǐng)土淪陷,國家面臨著內(nèi)憂外患。在這樣的局勢下,許多愛國志士心懷壯志,渴望收復失地,卻又往往壯志難酬。引出本節(jié)課要學習的辛棄疾的《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介紹辛棄疾作為南宋著名愛國詞人,一生致力于抗金復國,其詞多抒發(fā)壯志豪情與悲憤之情。

(二)作者及背景介紹(3分鐘)1.請學生結(jié)合課前預習,簡要介紹辛棄疾。教師補充完善: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他出生時,家鄉(xiāng)已淪陷于金人之手。二十一歲時,他組織了一支兩千多人的抗金義軍,后投身于耿京領(lǐng)導的抗金隊伍。耿京被叛徒張安國殺害后,辛棄疾率五十余騎兵直闖敵營,生擒張安國,帶回建康(今江蘇南京)。南歸后,他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復國,但壯志未酬,抱憾而終。其詞題材廣泛,風格豪放悲壯,與蘇軾并稱"蘇辛",有《稼軒長短句》傳世。2.介紹寫作背景:辛棄疾南歸后,雖曾得到短暫的重用,但朝廷主和派勢力強大,他的抗金主張始終得不到采納,反而遭到排擠打壓。這首詞是辛棄疾在建康任江東安撫司參議官時所作。當時,他登上建康賞心亭,面對大好河山,心中涌起無限感慨,于是寫下了這首詞來抒發(fā)自己的悲憤之情和壯志豪情。

(三)初讀感知(10分鐘)1.教師富有感情地范讀全詞,要求學生注意字音、節(jié)奏和韻律。尤其強調(diào)以下字詞的讀音:"岑(cén)寂""玉簪(zān)螺髻(jì)""鱸(lú)魚堪膾(kuài)""揾(wèn)英雄淚"。2.學生自由朗讀,讀準字音,初步感受詞的節(jié)奏和韻律。3.指名學生朗讀,其他學生認真傾聽并評價其朗讀的節(jié)奏、語調(diào)、情感等方面。教師針對學生的朗讀情況進行指導,如強調(diào)"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中"遙岑"后稍作停頓,讀出眺望遠方山巒時的感慨;"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語速稍快,讀出詞人內(nèi)心的急切與悲憤。4.全班齊讀,要求讀出氣勢,初步體會詞的情感基調(diào)。

(四)疏通詞句(12分鐘)1.學生結(jié)合課下注釋,自主翻譯全詞,圈畫出難以理解的字詞和句子。2.小組合作交流,共同探討疑難問題。教師巡視各小組,參與討論并適時給予指導。3.小組代表提出仍未解決的問題,全班共同討論解決。重點講解以下字詞和句子:字詞"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楚天",泛指南方的天空。"清秋",清冷的秋天。這兩句描繪了一幅楚天千里、秋色無邊、江水隨天遠去的壯闊畫面。"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遙岑",遠處的山嶺。"遠目",極目遠眺。"玉簪螺髻",比喻遠處的山巒像美人頭上的碧玉簪和螺旋形的發(fā)髻。詞人移情于景,將遠處的山巒視為含愁帶恨,生動地表現(xiàn)了詞人對淪陷區(qū)山河的憂愁和憤恨。"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落日",夕陽,象征著南宋國勢的衰微。"斷鴻",失群的孤雁,比喻自己漂泊異鄉(xiāng),孤獨寂寞。"江南游子",指詞人自己,表達了他遠離家鄉(xiāng)、流落江南的身世之感。"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吳鉤",古代吳地制造的一種寶刀,這里象征著詞人的殺敵報國之志。"把吳鉤看了",表示詞人對自己武器的關(guān)注,體現(xiàn)了他渴望殺敵的心情。"欄桿拍遍",生動地表現(xiàn)了詞人內(nèi)心的悲憤無法抑制,只能借拍打欄桿來宣泄。"無人會,登臨意",意思是沒有人能理解詞人登上高樓的心意,進一步強調(diào)了詞人的孤獨寂寞和壯志難酬的悲憤。"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鱸魚堪膾",用西晉張翰的典故,張翰在洛陽為官,見秋風起,想到家鄉(xiāng)的鱸魚膾,便棄官回鄉(xiāng)。這里詞人反用其意,表達自己不愿像張翰那樣棄官歸隱,而是渴望為國立功。"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求田問舍",置地買房。用三國許汜的典故,許汜向劉備抱怨陳元龍讓他睡下床,劉備批評許汜在國家危難之際只知求田問舍,胸無大志。詞人用此典故,表明自己恥于做許汜那樣只顧個人私利的人,體現(xiàn)了他的遠大抱負。"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流年",流逝的時光。"憂愁風雨",為國家的風雨飄搖而憂愁。"樹猶如此",用東晉桓溫的典故,桓溫北征時看到自己早年栽種的柳樹已長得很粗大,感慨地說:"木猶如此,人何以堪!"詞人借此表達時光易逝、功業(yè)未就的感慨。"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倩",請。"紅巾翠袖",代指女子。"揾",擦拭。詞人感慨自己的壯志無人理解,只能請女子來為自己擦拭英雄淚,表現(xiàn)出他內(nèi)心的孤獨和悲憤。句子:"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此句化用杜甫《登高》中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由眼前的長江水聯(lián)想到千古興亡之事,感慨歷史的滄桑變遷,暗示南宋政權(quán)也可能面臨著同樣的命運,表達了詞人對國家命運的憂慮。

(五)文本分析(15分鐘)1.分析意象引導學生找出詞中的意象,如"楚天""清秋""水""遙岑""落日""斷鴻""吳鉤""欄桿"等。小組討論這些意象分別營造了怎樣的意境,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情感。各小組代表發(fā)言,教師總結(jié):"楚天""清秋""水"等意象構(gòu)成了一幅壯闊而又清冷的秋景圖,烘托出詞人內(nèi)心的孤獨寂寞和對國家前途的憂慮;"遙岑""落日""斷鴻"進一步強化了這種憂愁和悲憤的情感,"遙岑"含愁帶恨,"落日"象征國勢衰微,"斷鴻"比喻自己漂泊異鄉(xiāng);"吳鉤""欄桿"則直接表現(xiàn)了詞人渴望殺敵報國卻壯志難酬的悲憤心情,"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生動地展現(xiàn)了詞人內(nèi)心的急切與無奈。2.分析典故提問學生詞中運用了哪些典故,引導學生思考典故的作用。學生回答后,教師詳細講解:張翰典故:"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詞人反用張翰棄官歸鄉(xiāng)的典故,表明自己不像張翰那樣只圖個人享樂,而是心系國家,渴望為國立功,體現(xiàn)了他的愛國情懷和遠大抱負。許汜典故:"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通過許汜的典故,詞人表達了對那些只知謀取私利、胸無大志之人的不屑,從反面襯托出自己以天下為己任的高尚情操?;笢氐涔剩?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運用桓溫的典故,感慨時光流逝,自己卻功業(yè)未就,抒發(fā)了詞人對年華虛度、壯志難酬的悲憤之情??偨Y(jié)典故的作用:詞人運用這些典故,使詞的內(nèi)涵更加豐富,情感表達更加含蓄而深沉,增強了詞的藝術(shù)感染力,同時也展現(xiàn)了詞人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廣闊的視野。3.分析情感引導學生結(jié)合詞的內(nèi)容,深入體會詞人所表達的情感。小組討論后,派代表發(fā)言,教師總結(jié):這首詞抒發(fā)了詞人復雜深沉的情感。既有對淪陷區(qū)山河的憂愁和憤恨,如"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又有自己漂泊異鄉(xiāng)、孤獨寂寞的身世之感,如"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更有渴望殺敵報國卻壯志難酬的悲憤之情,如"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同時,詞中還流露出詞人對時光易逝、功業(yè)未就的感慨,以及對那些只顧個人私利之人的鄙視。整首詞情感真摯,慷慨激昂,充分體現(xiàn)了辛棄疾的愛國情懷和壯志豪情。

(六)拓展延伸(5分鐘)1.展示一些辛棄疾其他表達愛國情感和壯志豪情的詩詞名句,如"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等,讓學生朗讀并體會其中的情感。2.引導學生思考:在當今時代,我們應如何傳承和發(fā)揚辛棄疾的愛國精神?鼓勵學生積極發(fā)言,分享自己的看法。教師總結(jié):我們要學習辛棄疾心系國家、胸懷天下的責任感,在和平年代努力學習,增長才干,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力量;面對困難和挫折,要像他一樣保持積極進取、不屈不撓的精神,勇于追求自己的理想。

(七)課堂小結(jié)(3分鐘)1.請學生回顧本節(jié)課所學內(nèi)容,包括詞的主要內(nèi)容、重點字詞、典故、意象、情感等。2.教師總結(jié):本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辛棄疾的《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通過誦讀、疏通詞句、分析意象、典故和情感等環(huán)節(jié),深入領(lǐng)略了這首詞的藝術(shù)魅力。詞人借景抒情、用典言志,表達了自己壯志難酬、報國無門的悲憤之情和對國家命運的深切憂慮。希望同學們能深刻體會詞人的愛國情懷和壯志豪情,從中汲取精神力量,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不斷進取,為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和國家的繁榮而努力奮斗。

(八)布置作業(yè)(2分鐘)1.背誦并默寫《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2.以"讀《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有感"為題,寫一篇500字左右的讀后感,要求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對愛國情懷和壯志豪情的理解。

五、教學反思通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學生對《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有了較為深入的理解,基本達成了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多種教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