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嬰兒期情緒及社會功能發(fā)育艾老師1目錄一、情緒情感的發(fā)育規(guī)律二、影響因素和異常發(fā)育三、情緒情感及社會功能的發(fā)育評定2案例引導
幼兒,5歲,出生時正常,2歲起不愛說說話,不喜歡和人交往,不喜歡和小朋友接觸,別人找他玩時躲避,對呼喚沒有反應,總喜歡自己單獨活動及自己玩。對周圍的事不關心,似乎是聽而不聞,視而不見
自己愿意怎樣做就怎樣做,毫無顧忌,旁若無人,周圍發(fā)生什么事似乎都與他無關,很難引起他的興趣和注意,目光經常變化,不易停留在別人要求他注意的事情上面。作為康復治療師,應思考以下問題:①這個小朋友可能患什么疾?。竣谶@個小朋友可能存在哪些功能障礙?③影響社會功能發(fā)育的有哪些因素?3情緒情感發(fā)育規(guī)律PART014一、概念1、情緒是客觀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產生的態(tài)度。2、情感是與人的高級社會性需要滿足與否相聯(lián)系的態(tài)度體驗,是在社會交往的實踐中逐漸形成的。5從發(fā)生的角度看,情緒發(fā)生較早,為人類和動物所共有,而情感發(fā)生較晚,是人類所特有的,是個體發(fā)展到一定階段才產生的。從需要的角度看,情緒是和有機體的生物需要相聯(lián)系的體驗形式,情感是同人的高級的社會需要相聯(lián)系的一種復雜而穩(wěn)定的體驗形式。從表現形式看,情緒一般發(fā)生得迅速、強烈而短暫,有強烈的生理的變化,有明顯的外部表現,并具有情境性、沖動性、動搖性(不穩(wěn)定,變化快),而情感是經過多次情感體驗概括化的結果,不受情境的影響,并能控制情緒,具有較大的穩(wěn)定性、深刻性、內隱性。二者的區(qū)別6情緒和情感既是在物種進化過程中發(fā)生的,又是人類社會歷史發(fā)展的產物。情感是在情緒的基礎上形成的,反過來對情緒又產生巨大的影響,二者是人類感情活動過程所側重的不同方面,在人類的生活中水乳交融,很難加以嚴格的區(qū)分。從某種意義上說,情緒是情感的外部表現,情感是情緒的本質內容。二者的聯(lián)系7從情緒表現的形式來看,是從外顯到內隱,即從明顯的、外露的向不明顯的、內含的情緒表現發(fā)展。從情緒控制的能力來看,是從沖動的到自制的,即從毫無控制的表現到有一定能力控制情緒的表現。從情緒引起的動因來看,是從直接到間接,具體到抽象。最初是由具體的某個刺激直接作用于個體才能引起,以后可以由言語、表象、行為范例、社會評價及自我評價等因素引起。從情緒表達的內容來看,是從生理需要到社會需要。最初的情緒表示兒童生理需要是否獲得滿足,以后產生了與社會需要是否獲得滿足的情緒,最后又產生了與社會評價相聯(lián)系的情緒,情緒反映的社會性越來越強。情緒情感的發(fā)育階段81.情緒情感是嬰幼兒適應生存的重要心理工具嬰兒的情緒反應是和養(yǎng)護者進行溝通的有效信號,通過向成人傳遞情緒信息,得到最合適的哺育。通過情緒反應,適當地促進了自己的社會交往。二、情緒情感發(fā)育的意義
92.情緒情感可以激活和促進嬰幼兒的心理活動情緒對待行為的態(tài)度心理活動實際應用父母可以通過對某些活動的獎勵給嬰幼兒以喜悅、歡欣的體驗,激活和促進嬰幼兒的心理活動
103.情緒情感對嬰幼兒認知發(fā)育的作用激活嬰幼兒的智力和心理活動
推動、組織嬰幼兒的認知加工愉快的情緒114.情緒情感是嬰幼兒人際交往的有力手段
※嬰幼兒通過情緒反應向別人表達他們的需要※情緒與語言一起共同實現著兒童與成人、兒童與同伴間的社會性交往※積極情緒多的、能很好地處理自己情緒體驗以及善于向其他孩子表明自己情緒狀態(tài)的兒童更受人歡迎,有良好的同伴關系和社會交往能力。125.情緒情感促進嬰幼兒意識產生及個性形成*情緒作為一種主觀體驗,為意識提供最初的來源和成分*嬰兒對自身不同的情緒體驗,促使其形成和加強對自身形象不同的看法和評價*情緒特征是性格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13三、嬰幼兒情緒情感發(fā)育的特點
1.嬰兒情緒的發(fā)育特點2.幼兒情緒的發(fā)育特點141.嬰兒情緒的發(fā)育特點
與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滿足直接相關是兒童與生俱來的遺傳本能,具有先天性15情緒體驗繼續(xù)分化引起體驗的動因不斷增多情緒從指向事物的表面現象轉化為指向事物的內在特征
情緒的豐富和深刻化
豐富化深刻化2.幼兒情緒情感的發(fā)育特點16首先表現為幼兒情緒的沖動性、易變性逐漸減少其次表現為情緒逐漸從外露到內隱情緒的穩(wěn)定性逐漸提高17幼兒的情感更多地在社會交往中表現出來,逐漸與社會性需要和社會性適應相聯(lián)系情緒情感的社會化18初級情緒:憤怒、悲傷、快樂、驚訝、恐懼次級情緒:尷尬、害羞、內疚、嫉妒、驕傲3、情緒情感發(fā)育的階段1.情緒出現的順序
1920驚奇21傷心22厭惡23快
樂
微笑24興趣25害羞262.情緒的社會化發(fā)展
(1)社會性微笑初生五周左右四個月左右反射性微笑最初的社會性微笑社會性微笑27大聲哭鬧得到滿足和安撫爬或走以遠離不用愉快的刺激咬東西或避開不愉快的事物開始應用語言表達(2)情緒的自我調節(jié)情緒的自我調節(jié):利用一定的策略調整自身情緒狀態(tài),從而達到個體所追求的目標。是一種十分重要的社會情緒能力。28在不確定的情境中關注父母的表情來決定自己的行動。隨年齡增長逐漸頻繁,并推廣到其他人。視覺懸崖(3)情緒的社會性參照29年齡情緒表達/調節(jié)情緒理解出生~6個月所有基本情緒出現。積極情緒的表達受到鼓勵并更為經常的出現。通過吸吮和回避方式調節(jié)消極情緒。嬰兒可以對快樂、憤怒、傷心等面部表情加以區(qū)分。7~12個月憤怒、恐懼和悲傷等消極的基本情緒更經常地出現。嬰兒通過滾動、撕咬或遠離令人不安的刺激物等方式對情緒進行自我調節(jié)。能更好的再認他人的基本情緒。社會參照的出現。1~3歲出現次級(自我意識的)情緒。嬰兒通過轉移注意力或者控制刺激物的方式調節(jié)情緒。能體驗到復雜的情感,自我表現意識增強,幼兒開始談論情緒和掩飾情緒。同情反應出現。0~3歲嬰幼兒情緒發(fā)展階段總結30情緒情感發(fā)育階段的理論布里奇斯兒童情緒發(fā)育理論伊扎德的兒童情緒發(fā)育理論
孟昭蘭的兒童情緒發(fā)育理論
31布里奇斯的兒童情緒發(fā)育理論人類的情緒表現多種多樣、千姿百態(tài),誰也難以說出人類究竟有多少不同的情緒。但這些情緒都是自嬰兒情緒發(fā)展而來。情緒是如何產生和發(fā)展起來的呢?加拿大心理學家布里奇斯(K.M.Bridges)于1936年提出了有關嬰兒情緒的產生和分化理論。布里奇斯認為:新生兒只存在一種情緒,它表現為彌散性的興備的激動,是一種雜亂無章的未分化的反應,包括不協(xié)調的肌肉和內臟反應的一些強烈刺激所引起。采用先進的新生兒情緒研究技術,目前人們對這些基本情緒的發(fā)生時間也有了初步的認識。
圖7-1K.M.Bridges的情緒分化模式3233布里奇斯的兒童情緒發(fā)育理論
伊扎德關于新生兒情緒的出現、種類和以后情緒分化的論述,在其科學性和可測性上都大大提高了一步;他認為新生兒具有5種以特定面部表情為標志的相當獨立、具體的情緒。它們包括驚奇、痛苦、厭惡、最初步的微笑和興趣。這些情緒反應對新生兒適應母體外環(huán)境和生存具有決定性影響。
伊扎德的兒童情緒發(fā)育理論
34孟昭蘭的兒童情緒發(fā)育理論
孟昭蘭指出:人類嬰兒從進化中獲得的情緒大約有8~10種,稱為基本情緒,如愉快、興趣、驚奇、厭惡、痛苦、憤怒、懼怕、悲傷等。這些情緒在個體發(fā)展中隨著嬰兒的成熟、生長而逐步出現。她提出了個體情緒發(fā)生的次序、時間,并具體指出引發(fā)各種情緒的誘因。嬰幼兒情緒的發(fā)生既有一般規(guī)律,又有個體差異。35孟昭蘭的兒童情緒發(fā)育理論
嬰兒情緒發(fā)生的時間、誘因和情緒表現時間誘因情緒初生痛-異味-新異光、聲、運動痛苦-厭惡-感興趣和微笑3-6周看到人臉或聽到高頻語聲社會性微笑2個月接受藥物注射憤怒3~4個月痛刺激悲傷7個月與熟人分離悲傷、懼怕1歲新異刺激突然出現驚奇1~1.5歲在熟悉的環(huán)境遇到陌生人做了不對的事害羞、內疚、不安36嬰幼兒基本情緒發(fā)生的時間、誘因及情緒表現四、基本情緒的發(fā)育情緒類別最早出現時間誘因經常顯露時間誘因痛苦出生后體內生理刺激或痛刺激出生后
厭惡出生后不良(苦、酸)味刺激出生后
微笑出生后睡眠中,體內節(jié)律反應出生后
興趣出生后光、聲和運動物體3個月
社會性微笑3~6周高頻人語聲,人的面孔出現3個月熟人面孔出現,面對面玩憤怒2個月藥物注射痛刺激7~8個月身體活動受限悲傷3~4個月疼痛刺激7個月與熟人分離懼怕7個月陌生人出現9個月陌生人或新異性較大的物體出現,如帶聲音的運動玩具出現驚奇1歲新異物突然出現2歲陌生人或新異性較大的物體出現,如帶聲音的運動玩具出現害羞1~1.5歲熟悉環(huán)境中出現陌生人2歲熟悉環(huán)境中出現陌生人輕蔑1~1.5歲歡樂情況下顯示自己的成功3歲歡樂情況下顯示自己的成功內疚感1~1.5歲搶奪別人的玩具3歲做錯事,如打破杯子37哭哭是一種不愉快的、消極的情緒反應,是嬰兒最普遍、基本的情緒反應之一。38嬰兒啼哭的原因
第1周:主要有饑餓、冷、裸體、疼痛和睡眠受到打擾等
2~4周:喂奶中斷、煩躁、第一次增加非流汁的食品等
1~2個月:常因大人離開或拿走玩具等引起啼哭39
饑餓的啼哭發(fā)怒的啼哭疼痛的啼哭恐懼或驚嚇的啼哭招引別人的啼哭
啼哭的類型40
第一階段(0~5周)自發(fā)性的笑第二階段(5周~3.5個月)無選擇性的社會性微笑第三階段(3.5個月之后)有選擇的社會性微笑笑41
(一)本能的恐懼
(二)與知覺和經驗相聯(lián)系的恐懼
(三)怕生(四)預測性恐懼恐懼的發(fā)展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
恐懼42(一)先天反射性反應階段(0~3個月)(二)相似性再認知覺階段(4~9個月)(三)新異性探索階段(9個月以后)興趣43
憤怒是愿望不能實現或為達到目的的行為受挫時引起的一種緊張而不愉快的情緒體驗。憤怒在兒童的成長過程中出現較早。
憤怒44五、情感引發(fā)的社會功能發(fā)育
情感引發(fā)的嬰幼兒依戀情感引發(fā)的幼兒自我意識發(fā)展情感與親子交往的發(fā)展情感與同伴關系的發(fā)展45一、情感引發(fā)的嬰幼兒依戀依戀(attachment)是指嬰兒與撫養(yǎng)者之間所建立的親密的、持久的情緒聯(lián)結。表現為嬰兒和養(yǎng)護者之間相互影響并渴望彼此接近的依附、身體接觸、追隨等行為。46依戀的意義兒童早期生活中最重要的社會關系個體社會性發(fā)展的開端和組成部分嬰幼兒情感社會化的主要標志47
依戀建立期(2個月至6~8個月)
前依戀期(出生~
2個月)鮑比爾(Bowlby,1979)依戀形成和發(fā)展的階段模式。1248依戀關系明確期(6~8個月至24個月)目的協(xié)調的伙伴關系(24個月以上)3449二、情感與幼兒自我意識的發(fā)展自我意識作為主體的自我對自己以及自己與他人關系的一種認識其形成和發(fā)展影響著社會性其他方面的形成和發(fā)展50自我意識的發(fā)展階段1.5歲左右嬰幼兒開始能夠把自己作為客體來認知。這種客體感的發(fā)展首先表現在對自己的面部特征的認知上。51自我意識的發(fā)展階段1.5~2.0歲兒童開始了用語言稱呼自己身體的各部分,具有了用語言標志自我的能力52自我意識的發(fā)展階段2~
3歲掌握代名詞“我”,這是兒童自我意識萌芽的最重要標志、標志著兒童自我意識的萌芽。53三、情感與親子交往的發(fā)展親子交往存在于親子之間的雙邊活動,它是一種相互影響的過程嬰幼兒早期生活中最重要的社會關系,對嬰幼兒的心理發(fā)展具有重要的影響。54在親子交往中,父母自覺不自覺地向兒童傳授著多方面的社會性知識、道德準則、行為習慣和交往技能,也為嬰幼兒提供了練習社交技能的機會,并在其中給予大量引導、糾正或強化。親子交往的意義55四、情感與同伴關系的發(fā)展同伴關系同伴關系是兒童在早期生活中除親子關系之外的又一重要的社會關系。隨著嬰幼兒的發(fā)展,與同伴的交往時間和交往數量越來越多,同伴在兒童發(fā)展中的作用也越來越大,影響著嬰兒個性、社會性的發(fā)展。56同伴關系的發(fā)展1以客體為中心階段(6個月~
1歲)這個階段的嬰兒建立同伴關系,通常直接用表情和動作進行交往,如微笑注視對方,而對方常常也模仿這種方式將信息返回57同伴關系的發(fā)展2簡單交往階段(1~
1.5歲)這時嬰幼兒之間的交往行為就是社交指向行為。社交指向行為指嬰兒直接指向同伴的各種具體行為,如微笑、發(fā)聲和說話、給或拿玩具、身體接觸(如撫摸、輕拍、推、拉等)、走或跑到同伴身邊等。58同伴關系的發(fā)展3互補性交往階段(1.5~
2.5歲)隨著嬰幼兒的發(fā)展,嬰幼兒之間的交往內容和形式更為復雜。18~24個月嬰幼兒社會性游戲明顯多于單獨游戲,與同伴游戲的數量明顯多于母親
59情緒情感發(fā)育的影響因素和異常發(fā)育PART0260情感發(fā)育的影響因素及異常發(fā)育情緒是嬰幼兒心理生活中的一個重要方面,早期兒童,特別是2~3歲的幼兒,其情緒的發(fā)展對今后的成長有著重要的影響。良好的情緒是個體心理健康的重要標志,也是個體適應現代復雜的人際關系的社會化水平的重要標志。61影響因素遺傳因素生物學因素環(huán)境因素62生物學因素:和其它心理過程一樣,情緒和情感也是腦的機能。在情緒活動中所發(fā)生的機體變化和外部表現,是與神經系統(tǒng)的多種水平的機能聯(lián)系著的。(一)生物、遺傳因素
一、情感發(fā)育的影響因素63大腦額葉及邊緣系統(tǒng)一般支配人類的理性或突發(fā)情緒,是情緒的中樞部分。前額葉損傷可改變患者的人格特點,使其產生情緒波動右側額葉是主觀消極情緒的,是消極情緒如恐懼、攻擊意念的策源地;左側額葉與積極情緒建立有關,可監(jiān)控右額葉的這些負性情緒。
64情緒與植物神經系統(tǒng)的聯(lián)系是十分密切的。例如,在激動、緊張的情緒狀態(tài)中,呼吸加速、加深,心膊加速、加強,外周血管舒張,血壓升高;突然的驚懼,呼吸會出現暫時的中斷,外周血管收縮,臉色變白,出冷汗;65母孕期情緒,行為和精神狀況也可影響嬰幼兒情緒和行為,母孕期情緒和精神狀況差,嬰幼兒情緒和行為的異常率高。66
遺傳上氣質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情緒行為的不同。氣質是個性形成的基礎。嬰幼兒期不良的氣質類型今后更有可能發(fā)展成不良的個性,從而構成情緒障礙的發(fā)病基礎。67
嬰幼兒情緒障礙與遺傳因素有關,有研究發(fā)現,分離性焦慮與遺傳因素有關,兒童自閉癥的同胞患病率為2%~3%,是一般人群的50~100倍,單卵雙生兒同病率遠高于雙卵雙生兒。68環(huán)境因素家庭環(huán)境因素學校環(huán)境因素社會環(huán)境因素69(二)環(huán)境因素
兒童在發(fā)育過程中對各種有害因素的反應較為敏感,尤其是有遺傳易感素質的個體,受到不良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容易誘發(fā)疾病。
70社會環(huán)境因素心理學家皮亞杰強調:“兒童是在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下,通過主體與環(huán)境的交互作用而獲得心理上的發(fā)展”。社會化環(huán)境主要是為幼兒提供有利于他們進行社會化交往的豐富機會,讓幼兒了解社會、熟悉社會、學習社會、適應社會。71在嬰幼兒期,關系最密切的環(huán)境就是家庭,他們對于家庭環(huán)境依賴性很強。對家庭的依賴不僅是物質方面的,也有心理方面的需要和依賴。家庭因素721家庭背景因素包括家庭的社會經濟狀況、父母職業(yè)、文化素質和身心健康等方面2親子關系和養(yǎng)育態(tài)度親子關系對幼兒情緒發(fā)展有重要的影響。嬰幼兒親子關系不良將導致情緒障礙。家庭因素73
所有嬰幼兒在正常的成長過程中,都體驗過恐懼、恐怖、擔憂、焦慮、羞怯等情緒情感變化,但對于不能符合自己的需要而產生的過度的、削弱身體機能的態(tài)度體驗,則會出現情緒情感的異常發(fā)育。二、嬰幼兒情緒情感的異常發(fā)育74(一)嬰幼兒依戀障礙(infantattachmentdisorder)
嬰幼兒依戀障礙包括反應性依戀障礙和童年脫抑制型依戀障礙兩種類型。均是由于與撫養(yǎng)者依戀關系的改變所導致的兒童早期的情緒和行為障礙。751.反應性依戀障礙(reactiveattachmentdisorder)
反應性依戀障礙多發(fā)生于:(1)6、7個月以后,已產生了特殊依戀的嬰幼兒;(2)原有的依戀對象少而固定、且依戀較強烈時,如單親家庭或核心家庭;(3)由于領養(yǎng)、寄養(yǎng)、住院等情況,導致依戀對象和養(yǎng)育方式、環(huán)境突然改變時發(fā)生。761.反應性依戀障礙(reactiveattachmentdisorder)
反應性依戀障礙的表現特點是:嬰幼兒對依戀對象的消失和環(huán)境的變動,表現出強烈而持續(xù)的情緒反應和依戀行為改變,焦慮不安、哭鬧不已。并伴有明顯的情緒反應,原有的生活節(jié)律發(fā)生紊亂,并可在一段時間內出現生長發(fā)育停滯;以后,在社會人際交往方面可以出現對人的疏遠、冷漠和不信任。771.反應性依戀障礙(reactiveattachmentdisorder)
反應性依戀障礙持續(xù)存在的長短取決于嬰兒與撫養(yǎng)者適應不良和相互關系不融洽的時間。原因明確,如能改變撫養(yǎng)者與嬰兒之間的關系給以親近、關心、愛護,及時提供感情上的溫暖和物質上的需要,給之充分的安全感,將取得良好的效果。782.童年脫抑制型依戀障礙(disinhibitedattachmentdisorder)
童年脫抑制型依戀障礙,以往又稱為“福利院兒童綜合證”。這類問題常常發(fā)生在兒童福利院這一類集體性養(yǎng)育的環(huán)境。
792.童年脫抑制型依戀障礙(disinhibitedattachmentdisorder)
該病的發(fā)生,除從嬰幼兒起長期在福利院照料的原因外,也與因多次變換撫育者,或多次變換寄養(yǎng)家庭或其他安置有關。其治療方法主要應建立固定的養(yǎng)育著和相對穩(wěn)定的寄養(yǎng)家庭。
80心理治療及藥物治療,可達到臨床治愈擔心父母,不愿離開父母,拒絕上學或單獨就寢并發(fā)其他焦慮癥及抑郁癥,出現自傷及自殺分離性焦慮障礙81(二)分離性焦慮障礙(separationanxietydisorder,SAD)指與父母分離或離開家時出現與年齡不適當的、過度的、損害行為能力的焦慮。82(二)分離性焦慮障礙(separationanxietydisorder,SAD)診斷要點:不現實地強烈地擔心主要依戀對象可能消失或受到傷害,不現實地強烈地擔心會發(fā)生某種不幸事件,使他們與主要的依戀對象分離;反復出現與分離有關的噩夢,持久而不恰當地害怕獨處,與主要依戀者分手,反復出現軀體癥狀,如惡心、腹痛、頭痛與嘔吐等;在與主要依戀對象分離前、分離時或分離后,表現為焦慮、哭鬧、發(fā)脾氣、痛苦、淡漠或社交退縮。
83(二)分離性焦慮障礙(separationanxietydisorder,SAD)在治療方面應注意,對較小的嬰兒在其母親或替代者離開前找一個對孩子同情和愛護的專職照料人。對較大的嬰幼兒,在依戀者離別前,給他們說清楚以取得理解,但必須找一個病兒所熟悉的替代者照料。必要時應根據焦慮原因及表現,采用認知行為治療,系統(tǒng)脫敏、認知重建和教育方法、如學習技能培訓和示范,或結合抗抑郁藥治療等方法。841恐怖癥發(fā)病率高,女性多于男性主要表現為對特定場所或情境感到焦慮、緊張治療主要以心理治療、藥物治療為主85(三)兒童恐怖癥(phobia)指對某些物體或某些特殊環(huán)境明知不存在對自身具有真實的危險,卻產生異常強烈的恐怖,伴有焦慮情緒及自主神經系統(tǒng)功能紊亂癥狀,并有回避行為以期達到解除恐怖所致的痛苦,持續(xù)至少6個月。86(三)兒童恐怖癥(phobia)年齡恐懼對象0~6月情感和身體支持的喪失、大的聲音7~12月陌生人、巨聲、怪聲、突如其來沖向自己的物體1歲~與父母分離、傷害、大小便、陌生人2歲~噪音、怪聲、動物、黑暗房間、與父母分離、大型物體或機器、個人環(huán)境改變3歲~面具、黑暗、動物、與父母分離嬰幼兒期常見的恐懼及其對象87(四)選擇性緘默癥(electivemutism)兒童選擇性緘默癥是指起病于童年早期,已獲得了語言功能的兒童,由于精神因素的影響而出現的一種在某些特定的社交場合保持沉默不語的現象。其實質是一種情緒和社交功能障礙,而不是言語障礙。88(四)選擇性緘默癥(electivemutism)患兒在發(fā)病前,智力正常,已有正常的言語理解及表達能力。這類兒童常常在家時語言交流正常,而在另外某些特定的社交和集體場合則保持沉默不語,拒絕用語言交流,但可以用手勢、點頭等軀體語言交流,但越是鼓勵其講話,越是緘默不語。
89(四)選擇性緘默癥(electivemutism)選擇性緘默癥只要治療及時,可以恢復正常言語及社交功能,預后較好。極少數可持續(xù)到成年。治療主要采用心理治療、家庭治療、行為治療等方法。其中以正、負強化的行為矯治方法效果較好。90(五)屏氣發(fā)作(breathholdingspell)指兒童因發(fā)脾氣或需求未得到滿足而劇烈哭鬧時突然出現呼吸暫停的現象。一般認為該行為是沒有語言表達能力的兒童發(fā)泄憤怒的一種方式。
91(五)屏氣發(fā)作(breathholdingspell)屏氣發(fā)作一般多見于6個月至2歲左右的嬰幼兒,當需求不滿、情緒受挫或嚴重氣憤時即發(fā)作,表現為突然出現急劇的情感爆發(fā),劇烈哭叫,隨即呼吸暫停,伴有口唇發(fā)紺、全身強直,甚至意識短暫喪失,抽搐發(fā)作,其后肌肉弛緩、恢復原狀,隨后再哭出聲來。一般持續(xù)時間30秒至1分鐘,嚴重者可持續(xù)2~3分鐘。92(五)屏氣發(fā)作(breathholdingspell)屏氣發(fā)作的矯正重點是為父母提供咨詢,解決兒童與父母及環(huán)境間的沖突,消除父母的焦慮,告知屏氣發(fā)作是一種一過性現象,預后良好,消除他們的緊張疑慮情緒,幫助父母分析引起發(fā)作的原因并有效地消除、避免各種誘發(fā)因素,糾正不良的撫育方式。一般不需要藥物治療。93自閉癥又叫孤獨性障礙(autisticdisorder)等,是廣泛性發(fā)育障礙(pervasivedevelopmentaldisorder,PDD)的代表性疾病。主要特征是漠視情感、拒絕交流、語言發(fā)育遲滯、行為重復刻板以及活動興趣范圍的顯著局限性,一般在3歲以前就會表現出來。自閉癥者“有視力卻不愿和你對視,有語言卻很難和你交流,有聽力卻總是充耳不聞,有行為卻總與你的愿望相違……”人們無從解釋,只好把他們叫作“星星的孩子”——猶如天上的星星,一人一個世界,獨自閃爍。94(六)孤獨癥(autism)由腦功能發(fā)育不良引起的以社會交往、言語發(fā)育障礙、興趣范圍狹窄、行為刻板重復為基本特征的嚴重的兒童發(fā)育障礙性疾病。發(fā)病始于嬰幼兒期,男女發(fā)病率差異顯著,男孩明顯多于女孩。
95(六)孤獨癥(autism)主要表現為:①交流障礙:
②言語發(fā)育障礙:③刻板重復行為:④智力落后:⑤感覺、行為異常:96(六)孤獨癥(autism)該病原因不明,多認為是外部環(huán)境因素,如感染、宮內或圍產期損傷作用于具有孤獨癥遺傳易感性的個體而致病。97(六)孤獨癥(autism)對孤獨癥兒童進行早期、準確的識別、評估和矯治是非常關鍵的。但目前尚無特效藥物能夠徹底治愈孤獨癥。采用交流訓練、語言訓練、行為治療、感覺統(tǒng)合訓練、聽覺統(tǒng)合訓練和結構化教育等,自閉癥兒童的預后可以有明顯的改善。
98多發(fā)生于12歲以下的兒童情緒低落、食欲下降、睡眠不安、拒絕上學等通過心理和藥物治療后,預后良好抑郁癥99情緒情感的發(fā)育評定PART03100(一)自然觀察法(二)情景觀察法(三)談話法(四)實驗法(五)問卷調查法
一、情緒情感和社會功能發(fā)育的評定方法
101(一)嬰幼兒基本情緒的評定二、情緒情感發(fā)育的評定內容5.悲傷與痛苦6.厭惡7.恐懼1.興趣2.愉快3.驚奇4.憤怒102(二)嬰幼兒的情感發(fā)育狀況評定采用觀察法進行。喬治·華盛頓大學心理和兒科學教授—斯坦利·格林思潘博士設計了一套“里程碑”式的評判標準,可以用來了解嬰幼兒在出生后各個時段所具備的社交技能和情感發(fā)育狀況。
二、情緒情感發(fā)育的評定內容
1033個月5~6個月10個月18個月最初的交際:嬰兒做出謹慎的反應,對別人發(fā)生平靜的興趣,不時對周圍人綻露出微笑花樣翻新:隨著同外界交往的日益增多,嬰兒流露出驚奇、歡樂、受挫和失望等情感定睛凝視:嬰兒開始跟蹤父母的視線,以便理解令他們感興趣的是什么用行動表達情感:剛開始蹣跚學步,自我意識更強了,也能體驗到復雜的情感,如驕傲或違抗注意和調節(jié):當你發(fā)出聲響或面部表情有所變化時,小寶寶是否轉過頭來對著你瞧?參與和交往:小寶寶見到他最喜愛的人,看上去是否快樂或高興?情感交流:他是否試圖捕捉你的目光或主動表示友好,比如探出身子讓人抱?解決問題:蹣跚學步的孩子是否能到處找你,以滿足他(她)的需求比如纏著你牽住他的手?既看又聽:一邊緩慢地向右或向左扭動表情歡快的臉,一邊同小寶寶隨便說些什么微笑的游戲:用話語和滑稽的面部表情,逗你的小寶寶開懷大笑好玩的游戲:留心小寶寶發(fā)出的聲響和流露的表情,不無嬉戲地用鏡子反射給他看通力合作:設想一個孩子需要你幫助解決的問題;讓他最心愛的玩具也參與進來嬰幼兒情感發(fā)育觀察表104(三)情緒的表達與控制情況評定情緒在嬰幼兒心理發(fā)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表達與控制情緒是指用適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以及控制、調節(jié)自身情緒狀態(tài)能力,是嬰幼兒情緒健康發(fā)展的重要指標。二、情緒情感發(fā)育的評定內容
105請家長在每個問題后面的括號內填寫“是”或“否”。1.要求得不到滿足時是否會大哭大鬧?()2.是否為一點小事就情緒波動?()3.發(fā)生不愉快的事情后是否長時間悶悶不樂?()4.是否經常發(fā)脾氣?()5.不愉快時是否用語言或表情告訴父母?()情緒表達與控制家長問卷106(四)嬰幼兒行為和情緒能力評定
采用問卷法進行。目前嬰幼兒使用較為廣泛的是2~3歲兒童行為檢核表(ChildBehaviorChecklist,CBCL/2-3)。該檢核表是應用較多、內容較全面的一種行為量表。它由美國心理學家Achenbach編制。2~3歲CBCL問卷于90年代由西安交通大學引進并主持修訂,總結出了國內常模。用于篩查嬰幼兒的情緒和行為問題,可為衡量嬰幼兒行為標準提供參考工具。二、情緒情感發(fā)育的評定內容
107內容分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一般資料,第二部分包括100條行為問題,是該量表的重點部分。歸納為六個行為癥狀因子,即社交退縮、抑郁、睡眠問題、軀體訴述、攻擊行為和破壞行為。每個條目分三個等級計分。每個行為問題的各條目得分之和為這個行為因子的總粗分。100個條目的得分加起來構成行為問題總粗分。社交退縮因子與抑郁因子之和構成內向性。任何一個行為因子分超過P98或任何一項T分超過70,即提示異常,應進一步進行評定和檢查。二、情緒情感發(fā)育的評定內容
108(一)嬰幼兒氣質的評定嬰幼兒氣質量表分為中國嬰兒氣質量表(CITS)(用于4~8個月)和中國幼兒氣質量表(CTTS)(用于1~3歲)。CITS和CTTS,氣質維度共有9個:即活動水平、節(jié)律性、趨避性、適應性、反應強度、心境特點、持久性、注意分散、反應閾。根據9個氣質維度的得分情況,又將兒童氣質分為5個類型:易養(yǎng)型(E型)、難養(yǎng)型(D型)、啟動緩慢型(S型)、中間偏易型(I-E型);中間偏難型(I-D型)。三、嬰幼兒社會功能發(fā)育評定109(一)嬰幼兒氣質的評定
本測驗采用問卷法進行。由最初了解孩子的家長和撫養(yǎng)人填寫,按照“幾乎從不、極少發(fā)生、不常見、常見、很常見共6個等級評分,然后由專業(yè)人員根據九個維度的得分進行統(tǒng)計、記分,每個氣質維度由8~12個項目組成,最后由評定者劃分出氣質類型。三、嬰幼兒社會功能發(fā)育評定110(二)親子關系評定最廣泛使用的評價依戀類型的方法為“陌生情境”。(strangesituation)技術。陌生情景法是一種在有控制的實驗室情境中測量嬰兒依戀行為的技術,它通過在實驗室設置一種類似于兒童日常生活的典型情境—陌生情境,觀察兒童在此情境中的反應,從而判斷兒童依戀關系的現狀及其特點,并對其未來人際關系得發(fā)展作出可能的推測。三、嬰幼兒社會功能發(fā)育評定111(二)親子關系評定實驗中有3人參與,即母親、嬰兒、陌生人。實驗用的房間是所有母親與嬰兒均為陌生的地方,該房間經過布置,又使人感到舒適、自在,就像在嬰兒的游戲室里。研究過程共有8個步驟,以引起嬰兒的依戀行為,觀察嬰兒與母親在分離前后的相互作用,以及嬰兒獨自時或與陌生人在一起時的反應,記錄嬰兒對母親和對陌生人反應的異同。陌生情境法的標準操作程序包括8個步驟。三、嬰幼兒社會功能發(fā)育評定112順序出現的人物持續(xù)時間動作行為觀察的依戀行為1母親、嬰兒、實驗員30秒實驗員將母子二人領入房間,隨即離開;——2母親、嬰兒3分鐘母親坐在椅子上,讓嬰兒自己探索環(huán)境,嬰兒游戲時,母親坐在那兒看;母親作為安全基地3母親、嬰兒、陌生人3分鐘陌生人進入房間,第一分鐘沉默,第二分鐘與母親交談,第三分鐘接近嬰兒對陌生人的反應4陌生人、嬰兒3分鐘或更短母親悄悄離開房間,嬰兒首次與母親分離,只有陌生人與嬰兒在一起,若嬰兒焦慮不安,陌生人前去安慰他;分離焦慮5母親、嬰兒3分鐘或更長母親回來,首次重聚,陌生人離開。如必要,母親安慰嬰兒,或引導嬰兒游戲對團聚的反應6嬰兒3分鐘或更短母親離開嬰兒,讓嬰兒獨自在房間;分離焦慮7陌生人、嬰兒3分鐘或更短陌生人進入,引導嬰兒游戲,必要時安慰陌生人安慰嬰兒的能力8母親、嬰兒3分鐘第二次重聚,母親進入房間,必要時安慰嬰兒,引導嬰兒游戲,陌生人離開。對團聚的反應陌生情景技術實驗步驟113(三)同伴關系的評定
1.觀察法即對自然狀態(tài)下兒童的同伴關系進行觀察。
2.社會測量技術包括同伴提名法(peernomination)和同伴評定法(peerrating)。這是測量同伴關系最典型的方法,兩種方法各有利弊。
三、嬰幼兒社會功能發(fā)育評定114一、嬰幼兒期情緒及社會功能發(fā)育1.嬰幼兒基本情緒發(fā)育2.嬰幼兒情感引發(fā)的社會功能發(fā)育二、嬰幼兒期情緒情感發(fā)育影響因素及異常發(fā)育1.發(fā)育影響因素2.異常發(fā)育116嬰幼兒情緒情感發(fā)育——嬰兒情緒情感發(fā)育過程月齡(月)哭笑恐懼興趣1第1周因饑餓、冷、裸體、疼痛和睡眠受到打擾等,2~4周因喂奶中斷、煩躁、第一次增加非流質的食品等初生2~12小時面部即有類似微笑的運動;出生后1周,在清醒、吃飽或聽到柔和的聲音時,會本能地微笑;第3周,清醒時,輕輕地撫摸嬰兒的面頰、腹部等,也能引起微笑恐懼由聽覺、皮膚覺、機體覺等刺激引起,是一種本能的、反射性的反應(本能的恐懼)感覺接觸外界物體后,由視覺、聽覺、運動刺激所吸引,持續(xù)地維持著反應性(先天反射性反應階段)2成人離開或拿走玩具等4~5周時,把嬰兒雙手對拍、讓他(她)看轉動的紙板或聽各種熟悉的說話聲等,能引起微笑,5周時人的聲音和面孔特別容易引起微笑
3第8周時,會對一張不移動的臉發(fā)出持久微笑,但不能區(qū)分不同人4~5能夠分辨熟悉的臉和其他客體,開始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微笑,對熟悉的人會無拘無束的笑,對陌生人則帶有警惕性注意視覺對恐懼的產生漸漸起主要作用,“高處恐懼”也隨著深度知覺的產生而產生(與知覺和經驗相聯(lián)系的恐懼)適宜的聲、光刺激的重復出現能引起其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平度安全培訓題庫及答案
- 2025年福建省廈門中煙益升華濾嘴棒有限責任公司招聘12人考前自測高頻考點模擬試題及答案詳解(奪冠)
- 2025年企業(yè)安全生產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一)
- 2025年傳染病及食源性疾病相關知識培訓測試題(含答案)
- 2025年4月內蒙古哈倫能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招聘考前自測高頻考點模擬試題及答案詳解(奪冠)
- 2025年標準預防培訓試卷及答案
- 液化氣罐使用細則
- 共享電動車用戶隱私保護方案
- 運營優(yōu)化規(guī)劃方案
- 網絡模型構建方案
- 電機車點檢表及點檢標準
- 高一英語必修一單詞表默寫版
- 自產自銷收購合同范本
- 2022室外排水設施設計與施工-鋼筋混凝土化糞池22S702
- 胎兒磁共振技術醫(yī)學應用
- 醫(yī)院環(huán)境衛(wèi)生學監(jiān)測課件
- 黑布林英語閱讀初一年級16《柳林風聲》譯文和答案
- 特殊兒童融合教育檔案
- 各種漢服款式剪裁圖大全
- GB/T 18591-2001焊接預熱溫度、道間溫度及預熱維持溫度的測量指南
- 兒童和青少年社會工作倫理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