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7課時作業(yè)17文化常識題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8題。魯芝字世英,扶風郿人也。世出名德,為西州豪族。父為郭氾所害,芝襁褓流離,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墳籍??づe上計吏,州辟別駕。魏車騎將軍郭淮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舉孝廉,除郎中。后拜騎都尉、參軍事、行安南太守,遷尚書郎。曹真出督關右,又參大司馬軍事。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參驃騎軍事,轉(zhuǎn)天水太守??む徲谑?,數(shù)被侵掠,戶口減削,寇盜充斥,芝傾心鎮(zhèn)衛(wèi),更造城市,數(shù)年間舊境悉復。遷廣平太守。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闕獻書,乞留芝。魏明帝許焉。曹爽輔政,引為司馬。芝屢有讜言嘉謀,爽弗能納。及宣帝起兵誅爽,芝率余眾犯門斬關,馳出赴爽,勸爽曰:“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罪見黜,雖欲牽黃犬,復可得乎!若挾天子保許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從!舍此而去,欲就東市,豈不痛哉!”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獄當死而口不訟直志不茍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誅俄而起為并州刺史諸葛誕以壽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荊州文武以為先驅(qū)。誕平,遷大尚書,掌刑理。武帝踐阼,轉(zhuǎn)鎮(zhèn)東將軍,進爵為侯。帝以芝清忠履正,素無居宅,使軍兵為作屋五十間。芝以年及懸車,告老遜位,章表十余上,于是征為光祿大夫,位特進,給吏卒,門施行馬。羊祜為車騎將軍,乃以位讓芝,曰:“光祿大夫魯芝潔身寡欲,和而不同,服事華發(fā),以禮終始,未蒙此選,臣更越之,何以塞天下之望!”上不從。其為人所重如是。泰始九年卒,年八十四。帝為舉哀,謚曰貞,賜塋田百畝。(節(jié)選自《晉書·魯芝傳》)——對點練——1.下列對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A.芝襁褓流離:古人常用相關稱謂代指年齡,如襁褓指未滿周歲,齠齔指七八歲,耄指七八十歲,耋指八九十歲。B.乃移居雍:雍州是古代九州之一,其他八州為冀州、徐州、兗州、青州、揚州、荊州、梁州和豫州。C.郡舉上計吏:上計制度是古代考核地方官吏政績的重要方法,入京執(zhí)行上計的人員稱為“上計吏”。D.郭淮為雍州刺史:刺史,官職員,“刺”是檢核問事的意思,即監(jiān)察之職,“史”為“御史”之意。解析:A項,“耄指七八十歲,耋指八九十歲”錯,應為“耋指七八十歲,耄指八九十歲”。2.下列對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C)A.舉孝廉:孝廉是漢武帝時設立的察舉制的主要科目之一,是“孝悌之人、清廉之士”的意思,明清時變成對舉人的雅稱。B.遷尚書郎:遷,在古代稱調(diào)動官職,一般指升職,有時也指貶謫、放逐,如“遷謫”指貶官遠地。C.曹真出督關右:關右,古時泛指函谷關或潼關以東地區(qū),古人以東為右,也稱關東。D.曹爽輔政:輔政,指在古代君主年少或新君嗣位的狀況下,朝廷大臣受命輔佐國政。等到皇帝到了弱冠成年后,權(quán)臣再把朝政交還給皇帝。解析:C項,“泛指函谷關或潼關以東地區(qū),古人以東為右,也稱關東”錯,古人以西為右,“關右”即關西,泛指函谷關或潼關以西地區(qū)。3.下列對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A.州辟別駕:征辟是漢代選拔官吏的一種形式,官府征召稱“征”,皇帝征召稱“辟”。B.公居伊周之位:伊周指商朝的伊尹和西周的周公旦,兩人都曾攝政。后來用“伊周”指執(zhí)掌朝政的大臣。C.以羽檄征四方兵:羽檄,古代軍事文書,插鳥羽以示緊急,必需快速傳遞,猶如“雞毛信”。D.欲就東市:東市,漢代在長安東市處決判死刑的犯人,后來用“東市”泛指刑場。解析:A項,關于“征”和“辟”的說法顛倒,皇帝征召稱“征”,官府征召稱“辟”。4.下列對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B)A.俄而起為并州刺史:起,指被罷免家居或丁憂回籍的官吏被重新起用。B.芝以年及懸車:懸車和致仕的意思相反。古代官員一般至七十歲辭官家居,廢車不用,故曰“懸車”,后來借指七十歲。C.章表十余上:章表是封建時代臣子呈交帝王的陳述看法的文字,“章”用來謝恩,“表”用來陳述懇求。D.于是征為光祿大夫:大夫,官職名,各朝代大夫的職能和級別多有不同,后來大夫成為一般任官職者的稱呼。解析:B項,“懸車和致仕的意思相反”錯,二者意思相同。“致仕”指交還官職,即退休。古代常以“懸車致仕”指告老引退,辭官家居?!骖}練——5.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C)A.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獄/當死/而口不訟直/志不茍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誅/俄而起為并州刺史/B.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獄/當死/而口不訟直志/不茍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誅/俄而起為并州刺史/C.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獄/當死/而口不訟直/志不茍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誅/俄而起為并州刺史/D.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獄/當死/而口不訟直志/不茍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誅/俄而起為并州刺史/解析:本題考查文言斷句?!爸プ陋z”不能斷開,因為“坐”為“因犯……罪”的意思,假如是“芝坐爽”,明顯翻譯不通,所以解除A項與D項。“而口不訟直志”中,“訟”放在“不”之后,是動詞,譯為“爭論,辯解”,那么“直志”就應是名詞短語,翻譯為“正直的志向”,這樣前后文不通。再從句式來看,“口不訟直”與“志不茍免”句式結(jié)構(gòu)相同,所以應從“直”后斷開,故選C項。6.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C)A.《三墳》《五典》傳為我國古代典籍,后又以“墳籍”“墳典”為古代典籍通稱。B.“闕”原指皇宮前面兩側(cè)的樓臺,又可用作朝廷的代稱,赴闕也指入朝覲見皇帝。C.“踐阼”原指踏上古代廟堂前臺階,又表示用武力戰(zhàn)勝敵對勢力,登上國君寶座。D.遜位,也稱為讓位、退位,多指君王放棄職務和地位,這里指魯芝的謙讓行為。解析:“踐阼”原指踏上古代廟堂前臺階,表示皇帝即位、登基,這與是否“用武力戰(zhàn)勝敵對勢力”無關。7.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B)A.魯芝自小受苦,仕途少有挫折。他家本為豪族,但幼年失去父親后,即流離失所;入仕后受到郭淮器重,后又隨從曹真出督關右,官職也不斷得到升遷。B.魯芝傾心革新,治政卓有成效。任天水太守時,蜀地飽受侵擾,人口削減,他全力保衛(wèi),修建城市,復原舊境;離任時,天水各族百姓均懇求讓他留任。C.魯芝審時度勢,進言勸諫曹爽。曹爽輔政時,他在曹手下任司馬,曹受到討伐,他率部下馳援,并提出應對策略,勸曹挾天子以號令四方,然而未被接受。D.魯芝明哲保身,深受羊祜舉薦。羊祜任車騎將軍時辭讓說,魯芝為人清心寡欲,與人和諧又不茍同,任職到老,以禮始終,自己情愿將車騎將軍禮讓魯芝。解析:本題考查對文言文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實力。“蜀地飽受侵擾”錯,原文是“郡鄰于蜀,數(shù)被侵掠”,意思是天水郡和蜀地相鄰,常被蜀軍進擾掠奪。8.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諸葛誕以壽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荊州文武以為先驅(qū)。譯文:諸葛誕憑借壽春反叛,魏帝出征,魯芝率領荊州文武官兵作為先鋒。(2)帝以芝清忠履正,素無居宅,使軍兵為作屋五十間。譯文:皇上因為魯芝清廉忠誠行為端正,一向沒有私宅,讓士兵為他建立五十間房屋。參考譯文:魯芝,字世英,是扶風郿縣人。世代出名望德行,是西州的豪富大族。父親為郭氾所害,魯芝在襁褓中就流離失所,十七歲時,才移居雍州,潛心學習古代典籍。后被郡府舉薦為上計吏,州郡征召為別駕。魏車騎將軍郭淮做雍州刺史時,特別敬重魯芝。舉薦他為孝廉,任命他為郎中。后來魯芝被任命為騎都尉、參軍事,兼攝安南太守,升任尚書郎。曹真到關西督察軍務,任命魯芝為大司馬參軍。曹真去世后,宣帝代替曹真到關西督察軍務,于是任命魯芝為驃騎參事,后調(diào)任他為天水太守。天水郡和蜀地相鄰,常被蜀軍進擾掠奪,人口削減,強盜橫行,魯芝全力鎮(zhèn)守防衛(wèi),又建立城池與集市,數(shù)年時間舊時邊疆都復原了。(魯芝)又被調(diào)任為廣平太守。天水各族百姓敬慕魯芝的美德,大家到皇宮獻書,懇求留下魯芝。魏明帝應允了百姓的懇求。曹爽輔佐朝政,引薦魯芝為司馬。魯芝多次提出忠言嘉策,曹爽卻不接受。等到宣帝起兵誅殺曹爽,魯芝率領手下過關斬將,沖出去趕赴曹爽處,并勸曹爽說:“您處在伊尹、周公那樣的高位,一旦獲罪被罷免,即使想過平民那樣的悠然自得的生活,又怎么可能辦得到?假如挾天子保有許昌,依仗天子的威勢用羽書征用天下兵馬,誰敢不依從!假如放棄這個計策而離開,想要赴刑場,莫非不令人痛惜嗎?”曹爽軟弱懷疑而不接受魯芝的計謀,于是束手就擒,身受殺戮。魯芝也因受到牽連而被捕入獄,論罪當死,但他不爭論曲直,不希求茍且赦免。宣帝很贊許他,于是赦免而不殺他。不久后起用他為并州刺史。諸葛誕憑借壽春反叛,魏帝出征,魯芝率領荊州文武官兵作為先鋒。(魯芝)平靜了諸葛誕的叛亂,升任大尚書,掌管刑事。武帝登基后,魯芝調(diào)任鎮(zhèn)東將軍,晉爵為侯?;噬弦驗轸斨デ辶艺\行為端正,一向沒有私宅,讓士兵為他建立五十間房屋。魯芝因年已七十(懸車之年:七十歲),想告老退休,上奏章表十多次,于是被征召為光祿大夫,加官特進(官職名),配給吏卒,被允許在家門口前放上攔阻人馬通行的木柵。羊祜為車騎將軍,于是把自己的位置讓給魯芝,說:“光祿大夫魯芝潔身寡欲,與人和諧而又不茍同,做官到頭生白發(fā),始終盡為臣之禮,未曾被任選此官職,我卻超越了他(坐這么高的位子),用什么來滿意天下人的愿望呢!”皇上沒有依從。魯芝就是如此被人敬重。泰始九年,魯芝去世,享年八十四歲?;噬蠟樗У?,賜謚號為貞,并賜墓地百畝。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5題。謝弘微,陳郡陽夏人也。父思,武昌太守。從叔峻,司空琰其次子也,無后,以弘微為嗣。弘微本名密,犯所繼內(nèi)諱,故以字行。童幼時精神端審時然后言所繼叔父混名知人見而異之謂思曰此兒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弘微家素貧儉,而所繼豐泰,唯受書數(shù)千卷,遺財?shù)撝龋徊魂P豫?;祜L格高峻,少所交納,唯與族子靈運、瞻、曜、弘微并以文義賞會。嘗共宴處,居在烏衣巷,故謂之烏衣之游。瞻等才辭辯富,弘微每以約言服之,混特所敬貴,號曰微子。義熙八年,混以劉毅黨見誅,妻晉陵公主以混家事委之弘微。弘微經(jīng)紀生業(yè),事若在公,一錢尺帛出入,皆有文簿。高祖受命,晉陵公主降為東鄉(xiāng)君。自混亡,至是九載,而室宇修整,倉廩充盈,門徒業(yè)使,不異平日,田疇墾辟,有加于舊。中外姻親,道俗義舊,入門莫不嘆息,或為之涕流,感弘微之義也。性嚴正,舉止必循禮度,事繼親之黨,恭謹過常。太祖鎮(zhèn)江陵,弘微為文學。母憂去職。居喪以孝稱,服闋逾年,菜蔬不改。兄曜歷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卒。弘微蔬食積時,哀戚過禮,服雖除,猶不啖魚肉。弘微少孤,事兄如父,兄弟友穆之至,舉世莫及也。弘微口不言人短長,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論,弘微常以它語亂之。九年,東鄉(xiāng)君薨,資財鉅萬,園宅十余所,奴僮猶有數(shù)百人。弘微一無所取,自以私祿營葬。曰:“親戚爭財,為鄙之甚。今分多共少,不至有乏,身死之后,豈復見關?!笔?,卒,時年四十二。上甚痛惜之,使二衛(wèi)千人營畢葬事。追贈太常。(節(jié)選自《宋書·謝弘微傳》)——對點練——9.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D)A.太守,戰(zhàn)國時對郡守的尊稱,西漢時改郡守為太守。隋初存州廢郡,州刺史代郡守之任。B.諱,指避諱,回避君父尊親名字的一種要求,避諱的對象有帝王、長官、圣賢、長輩四類。C.公主,是帝王、諸侯之女的稱號,公主的封號通常有國名、郡縣名、美名三種。D.薨,古代特地用于皇帝的高等級妃嬪和所生育的皇子,或者封王的貴族死去。解析:“薨”解說的范圍小了,其也可用于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10.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C)A.“義熙八年”是古代帝王年號紀年法,“義熙”是年號,一個皇帝可以有多個年號,也可以有一個年號。B.倉廩,中國古代倉庫的名稱,一般稱貯藏谷物的建筑物為倉,貯藏米的建筑物為廩。C.文學,中國古代屬于人文學科的學科之一,與哲學、宗教、法律、政治并駕于社會建筑上層。D.追贈,古代對死者贈以官爵或稱號,有實物形式的物質(zhì)追贈和名稱職位等榮譽名聲的精神追贈。解析:文中的“文學”是古代職官名。漢代設此官掌以五經(jīng)教化諸生,為后世學官之始。魏晉后有“文學從事”之名,唐代于州縣置“博士”,德宗時改“文學”,宋以后廢。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C)A.“高祖”是廟號,即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廟里立室奉祀時被追尊的名號。B.“元嘉”是年號,年號是封建皇帝紀年的名號,漢武帝首創(chuàng),以后每個朝代的每個新君即位,必改年號。C.古代對不同身份等級的人的死有不同的說法。依據(jù)《禮記》所載禮制,天子之死曰崩,士死曰卒。D.服闋是指古代服喪三年后除去喪服,任官者在服喪期滿后可以重新出來做官。解析:大夫之死曰卒?!骖}練——12.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D)A.童幼時/精神端審/時然后言/所繼叔父混名知人/見而異之/謂思曰/此兒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B.童幼時/精神端審/時然后言所繼叔父/混名知人/見而異之/謂思曰/此兒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C.童幼時/精神端審/時然后言所繼叔父/混名知人/見而異之/謂思曰/此兒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D.童幼時/精神端審/時然后言/所繼叔父混名知人/見而異之/謂思曰/此兒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解析:斷句要依據(jù)前后文的句意與基本的語法結(jié)構(gòu)。正確的標點為:“童幼時,精神端審,時然后言。所繼叔父混名知人,見而異之,謂思曰:‘此兒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本渲小盎臁敝傅氖恰八^叔父”,此處不應斷開,可據(jù)此解除B、C項?!吧钪匈砻簟薄胺匠杉哑鳌苯允撬淖侄叹?,介紹人物特征,可解除A項。13.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B)A.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會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運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B.姻親,指由于婚姻關系結(jié)成的親戚,它與血親有同有異,只是血親中的一部分。C.母憂是指母親的喪事,古代官員遭逢父母去世時,依據(jù)規(guī)定須要離職居家守喪。D.私祿中的“祿”指俸祿,即古代官員的薪水,這里強調(diào)未用東鄉(xiāng)君家錢財營葬。解析:本題考查考生了解并駕馭常見的古代文化學問的實力?!把H”指有血緣關系的親屬,是以具有共同祖先為特征的親屬關系。“姻親”指由婚姻而結(jié)成的親戚,包括血親的配偶、配偶的血親以及配偶的血親的配偶。也有直系與旁系、尊親屬與卑親屬之分,均以配偶為標準。所以,“姻親”與“血親”不同。1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B)A.弘微出繼從叔,一心只愛讀書。他是陳郡陽夏人,從叔謝峻將他作為后嗣。新家比原來家庭富有,但他只是接受數(shù)千卷書籍,其余財物全不留意。B.弘微簡言服眾,此舉受到重視。他參加集會,常與子弟們詩文唱和,住在烏衣巷,稱為烏衣之游;又極有文才口才,受到叔父謝混賞識,稱為微子。C.弘微為人審慎,治業(yè)井井有條。謝混去世以后,他掌管產(chǎn)業(yè),猶如替公家辦事,賬目分明;九年以后,多個方面得到很大發(fā)展,人們見后無不感嘆。D.弘微事兄如父,臨財清正廉潔。他對謝曜感情極深,謝曜去世,他哀戚過禮,除孝后仍不食葷腥。東鄉(xiāng)君死,留下巨萬資財、園宅,他一無所取。解析:本題主要考查考生歸納內(nèi)容要點的實力。“常與子弟們詩文唱和”錯,原文中是指謝混“唯與族子靈運、瞻、曜、弘微并以文義賞會”。15.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性嚴正,舉止必循禮度,事繼親之黨,恭謹過常。譯文:(謝弘微)品性肅穆正直,行為堅持遵守禮制法度,侍奉過繼家的親族,尊敬謹慎過于常禮。(2)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論,弘微常以它語亂之。譯文:而謝曜寵愛褒貶人物,謝曜每每發(fā)表爭論,弘微常說其他的事岔開話頭。參考譯文:謝弘微,是陳郡陽夏人。父親叫謝思,任武昌太守。堂叔謝峻是司空謝琰的其次個兒子,謝峻自己沒有兒子,就過繼謝弘微作為后嗣。謝弘微本名是謝密,因為觸犯了過繼家中母親的名諱,所以就用字代名。謝弘微孩童時期,風采充溢,但卻端莊謹慎,遇上適當?shù)臅r機才說話,他過繼家父親的弟弟謝混有知人之名,見到謝弘微,認為他不同于尋常之人,(謝混)對謝思說:“這個孩子內(nèi)心廉明正直、早慧,將成為才行出眾之人。有這樣的兒子,該滿意了?!敝x弘微自己家里一向貧寒,而過繼家中父親的產(chǎn)業(yè)卻很豐盈,謝弘微卻只接受了他的幾千卷書,財產(chǎn)俸祿,一概不過問。謝混為人嚴格冷峻,很少同人交往,只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老舊小區(qū)改造供水系統(tǒng)改進方案
- 2025成都歷史學業(yè)考試真題及答案
- 2025查詢科三考試真題及答案
- 2025曹縣編制考試真題及答案
- 工程竣工驗收與交付方案
- 2025病理技師考試試卷真題及答案
- 2025濱海社區(qū)考試真題及答案
- 醫(yī)生護士筆試題目及答案
- 混凝土攪拌站環(huán)保整改方案
- 2025標準員考試真題及答案
- 支架現(xiàn)澆箱梁方案審查意見
- 北京化工大學研究生新生入學考試總題庫
- 現(xiàn)場監(jiān)理安全檢查記錄
- 中考地理經(jīng)驗課件
- GB/T 5599-2019機車車輛動力學性能評定及試驗鑒定規(guī)范
- GB/T 4937.20-2018半導體器件機械和氣候試驗方法第20部分:塑封表面安裝器件耐潮濕和焊接熱綜合影響
- 民俗學概論授課ppt
- 廢紙再生新聞紙生產(chǎn)過程及存在問題
- FZ/T 73042-2011針織圍巾、披肩
- 二十四山年月日時吉兇定局
- 全自動洗車機規(guī)格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