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05-T 036-2024大豆灰斑病田間接種及抗性評價技術規(guī)程_第1頁
DB2305-T 036-2024大豆灰斑病田間接種及抗性評價技術規(guī)程_第2頁
DB2305-T 036-2024大豆灰斑病田間接種及抗性評價技術規(guī)程_第3頁
DB2305-T 036-2024大豆灰斑病田間接種及抗性評價技術規(guī)程_第4頁
DB2305-T 036-2024大豆灰斑病田間接種及抗性評價技術規(guī)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65.020.20CCSB16

DB2305雙 鴨 山 市 地 方 標 準DB2305/T036—2024大豆灰斑病田間接種及抗性評價技術規(guī)程2024-08-302024-08-302024–09-30雙鴨山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發(fā)布DB2305/T036—2024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1草。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fā)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雙鴨山市農業(yè)農村局提出并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黑龍江省農業(yè)科學院佳木斯分院、寶清縣小城子鎮(zhèn)鄉(xiāng)村振興發(fā)展服務中心、蕪湖IIDB2305/T036DB2305/T036—2024DB2305/T036—2024DB2305/T036—2024大豆灰斑病田間接種及抗性評價技術規(guī)程范圍本文件規(guī)定了在人工接種條件下,大豆灰斑病抗性田間鑒定和評價的技術要求。本文件適用于大豆品種對灰斑病抗性的田間鑒定和評價。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4404.2糧食作物種子第2部分:豆類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3.1大豆灰斑病由大豆尾孢菌引起的葉部癥狀為主的大豆病害,又稱蛙眼病。田間癥狀見附錄A。3.2抗病性力。3.3鑒定圃種植大豆品種進行田間接種的試驗區(qū)。3.4接種體用于接種以引起病害的病原物或病原物的一部分。13.5人工接種在人工條件下,將接種體置于植物體適當部位并使之發(fā)病的過程。3.6接種懸浮液用于接種的含有定量接種體的液體。3.7抗性評價根據采用的技術標準判定寄主植物對特定病害反應程度和抵抗水平的定性描述。品種種植將供試品種在鑒定圃內按編號順序排列,每隔19份鑒定材料播種1行感病對照品種,每個品種播一小區(qū),小區(qū)面積2.8m2,人工單粒點播,株距5cm,行距0.65m。種子符合GB4404.2標準。病原物接種體制備5.1病原菌的來源5.1病原菌的來源選擇經權威部門純化和鑒定的大豆尾孢菌病株。5.2培養(yǎng)基的配制5.2.1馬鈴薯葡萄糖瓊脂培養(yǎng)基(PDA)200g1000mL25min20g,再煮沸后加入葡萄糖20g,加水定容至1000mL,121℃下濕熱滅菌25min。5.2.2高粱粒培養(yǎng)基挑選大小均勻、飽滿的高粱粒,清洗后文火煮40min~60min,用手碾搓,高粱粒軟而不爛(一捏及癟0.5~1500mL30030min。2病原菌的活化將保存?zhèn)溆玫拇蠖刮叉呔鷱?℃冰箱內取出,在超級工作臺內,挑起菌絲接種于滅菌的PDA平板,25℃7d~10d,待菌絲長滿培養(yǎng)皿后,即完成病原菌的活化。病原菌繁殖在超凈工作臺中,將活化后的病原菌菌塊置于裝有高粱粒培養(yǎng)基的三角瓶內,25℃培養(yǎng)30d。待菌絲長滿高粱粒后,停止培養(yǎng)。將高粱粒從三角瓶中倒出,洗1~2次,洗去菌絲,將高粱粒放置晾干,于陰干處保存?zhèn)溆?。接種6.1孢子誘發(fā)2d5d3%蔗糖,孢子懸浮液濃度為顯微鏡1010視野下5~8個孢子。田間人工接種田間人工接種3次接種,間隔時間約為3~5d。誘發(fā)條件遇干旱天氣時,鑒定圃內鋪設微噴管進行水分補充,以利于大豆灰斑病發(fā)生。7調查與評價病級標準01%1%~級:6%~21%~51%以上。調查方法30d~40d,調查發(fā)病情況。每個品種調查20株。記錄發(fā)病級別,計算病情指數。計算公式如下:3病情指數 病級該病發(fā)病株數 100供試總株數最高級代表值

(1)抗性評價計算病情指數后,按病情指數范圍確定抗性。具體抗性情況見表1。表1大豆灰斑病品種抗性評價表抗性病情指數范圍免疫0高抗≤20%抗病21%~40%中抗41%~60%感病61%~80%高感≧81%有效性評價7.5調查記載表格大豆灰斑病鑒定結果記載表格,見表2。表2大豆灰斑病鑒定結果記載表7.5調查記載表格大豆灰斑病鑒定結果記載表格,見表2。表2大豆灰斑病鑒定結果記載表4編號品種名稱來源病情分級病情指數平均病指抗性評價12345播種日期接種日期接種生育期接種病原菌分離物編號株系類型調查日期附錄A(規(guī)范性附錄)大豆灰斑病田間癥狀大豆灰斑病可危害大豆葉、莖、莢和籽粒,以葉片和籽粒受害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