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分級及“領跑者”評價要求 空氣源多聯(lián)式空調(熱泵)熱水機組(征求意見稿)_第1頁
質量分級及“領跑者”評價要求 空氣源多聯(lián)式空調(熱泵)熱水機組(征求意見稿)_第2頁
質量分級及“領跑者”評價要求 空氣源多聯(lián)式空調(熱泵)熱水機組(征求意見稿)_第3頁
質量分級及“領跑者”評價要求 空氣源多聯(lián)式空調(熱泵)熱水機組(征求意見稿)_第4頁
質量分級及“領跑者”評價要求 空氣源多聯(lián)式空調(熱泵)熱水機組(征求意見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97.130.20

CCSJ73

團體標準

T/CRAASXXXX—20XX

T/CECA-GXXXX—20XX

T/CSTEXXXX—20XX

質量分級及“領跑者”評價要求

空氣源多聯(lián)式空調(熱泵)熱水機組

Assessmentrequirementsforqualitygradingandforerunner

–Airsourcemulti-connectedair-conditioning(heatpump)and

waterheatingunit

(征求意見稿)

20XX-XX-XX發(fā)布20XX-XX-XX實施

中國制冷空調工業(yè)協(xié)會

中國節(jié)能協(xié)會發(fā)布

中國技術經濟學會

T/CRAASXXXX—20XX

T/CECA-GXXXX—20XX

T/CSTEXXXX—20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和

T/CAQP015—2020T/ESF0001—2020《“領跑者”標準編制通則》的規(guī)定起草。

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fā)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

本文件由中國節(jié)能協(xié)會綠色高效用能產品專業(yè)委員會、企業(yè)標準“領跑者”工作委員會提出。

本文件由中國制冷空調工業(yè)協(xié)會、中國節(jié)能協(xié)會、中國技術經濟學會歸口。

本文件起草單位: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本文件為首次發(fā)布。

2

T/CRAASXXXX—20XX

T/CECA-GXXXX—20XX

T/CSTEXXXX—20XX

質量分級及“領跑者”評價要求

空氣源多聯(lián)式空調(熱泵)熱水機組

1范圍

本文件規(guī)定了空氣源多聯(lián)式空調(熱泵)熱水機組質量及企業(yè)標準水平評價的術語和定義、評價指

標體系和評價方法。

本文件適用于以封閉型電動機-壓縮機驅動,采用蒸汽壓縮制冷循環(huán),以空氣為熱源,可以同時或

兼有提供生活熱水、熱水輻射供暖和室內空氣調節(jié)功能的多聯(lián)式空調(熱泵)機組質量和企業(yè)標準水平

評價。相關機構開展質量分級和企業(yè)標準水平評估、“領跑者”評價以及相關認證時可參照使用,企業(yè)

在制定企業(yè)標準時也可參照本文件。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

于本文件。

GB/T9237制冷系統(tǒng)及熱泵安全與環(huán)境要求

GB/T13306標牌

GB/T18837多聯(lián)式空調(熱泵)機組

GB/T19001質量管理體系要求

GB/T21362商業(yè)或工業(yè)用及類似用途的熱泵熱水機

GB21454多聯(lián)式空調(熱泵)機組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

GB/T24001環(huán)境管理體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25130單元式空氣調節(jié)機安全要求

GB/T29031空氣源單元式空調(熱泵)熱水機組

GB/T45001職業(yè)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JB/T7249制冷與空調設備術語

JB/T11966空氣源多聯(lián)式空調(熱泵)熱水機組

CRAA-JG010-2021多聯(lián)式空調(熱泵)及類似機組低碳產品技術規(guī)范

T/CAQP015—2020領跑者編制通則

3術語和定義

GB25130、GB/T18837、GB/T21362、GB/T29031、JB/T11966、JB/T7249、CRAA/JG010-2021

界定的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

T/CRAASXXXX—20XX

T/CECA-GXXXX—20XX

T/CSTEXXXX—20XX

3.1

單位功能二氧化碳排放當量carbondioxideemissionequivalentperunitfunction

E0

全生命周期內機組單位制冷(熱)量的年化溫室氣體排放強度的量化指標。

注1:單位為千克二氧化碳當量每千瓦年[kgCO2e/(kW·a)];

注2:單位功能指的是機組提供的制冷和(或)制熱能力。

3.2

空調模式制冷量coolingcapacityinairconditioningmode

機組僅以室內空氣調節(jié)功能模式運行,在規(guī)定的制冷能力試驗條件下,室內機單位時間內從封閉空

間、房間或區(qū)域排出的熱量,單位:W。

3.3

熱水輻射供暖能力capacityofradiantheating

機組僅以熱水輻射供暖模式運行,在規(guī)定的供暖試驗條件下,機組單位時間內產生的熱水輻射供暖

熱量總和,單位:W。

3.4

熱水制熱量heatingcapacityofhotwater

機組僅以制取生活熱水模式運行,在規(guī)定的制取熱水試驗條件下,機組運行時間內提供熱水的熱量

與運行時間之比,單位:W。

3.5

冷風熱水聯(lián)供能力capacityofcombinedcoolingandhotwaterheating

Qcr

在規(guī)定的制冷與制取熱水試驗條件下,機組的制冷量與熱水制熱量之和,單位:W。

3.6

冷風熱水聯(lián)供消耗功率powerconsumptionofcombinedcoolingandhotwaterheating

Wcw

在規(guī)定的制冷與制取熱水試驗條件下,機組所消耗的總功率,單位:W。

3.7

冷風熱水聯(lián)供性能系數(shù)coefficientofperformanceofcombinedcoolingandhotwaterheating

4

T/CRAASXXXX—20XX

T/CECA-GXXXX—20XX

T/CSTEXXXX—20XX

COPcw

在規(guī)定的制冷與制取熱水試驗條件下,機組的冷風熱水聯(lián)供能力與冷風熱水聯(lián)供消耗功率之比,單

位:W/W。

4評價指標體系

4.1基本要求

4.1.1近三年,生產企業(yè)無較大及以上環(huán)境、安全、質量事故。

4.1.2企業(yè)應未列入國家信用信息嚴重失信主體相關名錄。

4.1.3企業(yè)可根據(jù)GB/T19001、GB/T24001、GB/T45001建立并運行相應質量、環(huán)境、職業(yè)健康安全

和能源管理體系,同時鼓勵企業(yè)根據(jù)自身運營情況建立更高水平的相關管理體系。

4.1.4產品應為量產產品,空氣源多聯(lián)式空調(熱泵)熱水機組領跑標準應滿足國家強制性標準的規(guī)定。

4.2評價指標分類

4.2.1空氣源多聯(lián)式空調(熱泵)熱水機組質量分級及“領跑者”評價指標體系包括基礎指標、核心指

標和創(chuàng)新性指標。

4.2.2基礎指標包括GB25130、GB/T18837、GB/T21362、GB/T29031、JB/T11966涉及的相關指標。

4.2.3核心指標包括空調模式制冷季節(jié)能效比(SEER)、冷風熱水聯(lián)供性能系數(shù)。核心指標分為三個等

級,包括先進水平,相當于企標排行榜中5星級水平;平均水平,相當于企標排行榜中4星級水平;基

準水平,相當于企標排行榜中3星級水平。

4.2.4創(chuàng)新性指標為單位功能二氧化碳排放當量(空調模式)。鼓勵根據(jù)條件成熟情況適時增加與產品

性能和消費者關注的相關創(chuàng)新性指標。

4.3評價指標體系

空氣源多聯(lián)式空調(熱泵)熱水機組“領跑者”標準的評價指標體系見表1。

表1空氣源多聯(lián)式空調(熱泵)熱水機組評價指標體系

指標水平分級

序指標類

評價指標指標來源平均水判定依據(jù)

號型先進水平基準水平

安全要求(具GB25130-2010

GB25130符合標準要求

基礎指體見附錄A)

1

標性能要求(具GB/T18837、JB/TGB/T18837-2015

符合標準要求

體見附錄A)11966、GB/TJB/T11966-2014

5

T/CRAASXXXX—20XX

T/CECA-GXXXX—20XX

T/CSTEXXXX—20XX

21362、GB/T29031GB/T21362-2008

GB/T29031-2012

(具體見附錄A)

標稱值和標稱值標稱值和

實測值均和實測實測值均

滿足等級值均滿滿足等級

空調模式制冷1級要求足等級3級要求

季節(jié)能效比GB21454且實測值2級要且實測值GB21454-2021

(SEER)≥標稱值求且實≥標稱值

的95%測值≥的95%

標稱值

核心指的95%

2

標標稱值和標稱值標稱值和

實測值均和實測實測值均

滿足等級值均滿滿足等級

1級要求足等級3級要求

冷風熱水聯(lián)供

GB/T29031且實測值2級要且實測值附錄B

性能系數(shù)

≥標稱值求且實≥標稱值

的95%測值≥的95%

標稱值

的95%

單位功能二氧CRAA/JG

創(chuàng)新性CRAA/JG符合標準CRAA/JG010-2021要

3化碳排放當量010-2021中4.2

指標010-2021求

(空調模式)

5評價方法及等級劃分

評價結果劃分為一級、二級和三級,各等級所對應的劃分依據(jù)見表2。達到三級要求及以上的企業(yè)

標準并按照有關要求進行自我聲明公開后均可進入空氣源多聯(lián)式空調(熱泵)熱水機組企業(yè)標準排行榜。

達到一級要求的企業(yè)標準,且按照有關要求進行自我聲明公開后,其標準和符合標準的產品可以直接進

入空氣源多聯(lián)式空調(熱泵)熱水機組企業(yè)標準“領跑者”候選名單。

表2指標評價要求及等級劃分

評價等級滿足條件

核心指標創(chuàng)新性指標

一級應同時滿足基本要求基礎指標要求

先進水平要求先進水平要求

核心指標

二級應同時滿足基本要求基礎指標要求—

平均水平要求

6

T/CRAASXXXX—20XX

T/CECA-GXXXX—20XX

T/CSTEXXXX—20XX

核心指標

三級應同時滿足基本要求基礎指標要求—

基準水平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T/CRAASXXXX—20XX

T/CECA-GXXXX—20XX

T/CSTEXXXX—20XX

附錄A

(規(guī)范性)

基礎指標中安全指標、性能指標的具體指標要求

A.1指標內容

空氣源多聯(lián)式空調(熱泵)熱水機組的安全指標、性能指標的具體指標見表A.1。

A.2指標要求

安全指標的各具體指標應依據(jù)GB25130進行檢測,其檢測結果應符合GB25130中相應條款的要求。

性能指標的各具體指標應依據(jù)GB/T18837、JB/T11966、GB/T21362、GB/T29031-2012進行檢測,

其檢測結果應符合GB/T18837、JB/T11966、GB/T21362、GB/T29031-2012中相應條款的要求。

表A.1安全指標、性能指標

序號評價指標試驗方法/判定依據(jù)

1電氣強度

2泄漏電流

安全要求GB25130-2010

3接地電阻

4防觸電保護

5空調模式制冷量GB/T18837-2015

6空調模式制冷消耗功率GB/T18837-2015

7空調模式制冷性能系數(shù)GB/T18837-2015

8熱水輻射供暖能力*JB/T11966-2014

9熱水輻射供暖消耗功率*JB/T11966-2014

10熱水輻射供暖性能系數(shù)*JB/T11966-2014

11性能要求熱水制熱量GB/T21362-2008

12熱水制熱消耗功率GB/T21362-2008

13冷風熱水聯(lián)供能力GB/T29031-2012

14冷風熱水聯(lián)供消耗功率GB/T29031-2012

15室外機噪聲(聲壓級)GB/T18837-2015

16最大運行制冷GB/T18837-2015

17熱水輻射供暖最大運行*JB/T11966-2014

注:*表示該項目適用則進行測試,不適用則不進行測試

8

T/CRAASXXXX—20XX

T/CECA-GXXXX—20XX

T/CSTEXXXX—20XX

附錄B

(規(guī)范性)

冷風熱水聯(lián)供能力測試方法及性能要求

B.1試驗方法

B.1.1冷風熱水聯(lián)供能力試驗

在表B.1規(guī)定的冷風熱水聯(lián)供名義工況下,按GB/T17758-2010中附錄A規(guī)定的方法測試機組的空調

制冷量Qc,按GB/T21362-2008中附錄B規(guī)定的方法測試熱水制熱量Qw。以實測的空調制冷量和熱水制

熱量按式(B.1)計算冷風熱水聯(lián)供能力Qcr。該測試方法下空調制冷量Qc會隨著水溫的升高而降低,因

此空調制冷量Qc按式(B.2)進行計算:

式中:

Qcr——名義冷風熱水聯(lián)供能力;

Qc——空調制冷量,單位為瓦(W);

Qw——熱水制熱量,單位為瓦(W);

Qci——冷風熱水聯(lián)供名義工況下第次采樣的瞬時制冷量,單位為瓦(W);

n——采樣次數(shù)。

對于一次加熱式機組,當運行穩(wěn)定后,以不超過10s的時間間隔開始采集瞬時制冷量,采集時間至

少為1h;對于循環(huán)加熱式和靜態(tài)加熱式機組,開機運行至達到室內側實驗室工況條件后,初始水溫度

從15℃開始,以不超過10s的時間間隔采集瞬時制冷量直至終止水溫度達到45℃。

注:靜態(tài)加熱式機組熱水制熱量測驗方法按附錄A執(zhí)行。

B.1.2冷風熱水聯(lián)供消耗功率試驗

在B.1.1規(guī)定的方法測定冷風熱水聯(lián)供能力的同時,測定機組的輸入功率。如機組需要水泵運行的,

應計入水泵的消耗功率。

其中,由于冷風熱水聯(lián)供消耗功率(Wcw)會隨著水溫的升高而降低,冷風熱水聯(lián)供消耗功率(Wcw)

按式(B.3)計算:

式中:

Wcw——冷風熱水聯(lián)供消耗功率;

Wcwi——冷風熱水聯(lián)供名義工況下第次采樣的瞬時消耗功率,單位為瓦(W);

n——采樣次數(shù)。

對于一次加熱式機組,當運行穩(wěn)定后,以不超過10s的時間間隔開始采集瞬時功率,采集時間至

9

T/CRAASXXXX—20XX

T/CECA-GXXXX—20XX

T/CSTEXXXX—20XX

少為1h;對于循環(huán)加熱式和靜態(tài)加熱式機組,開機運行至達到室內側實驗室工況條件后,初始水溫度

從15℃開始,以不超過10s的時間間隔采集瞬時功率直至終止水溫度達到45℃。

B.2性能要求

空氣源多聯(lián)式空調(熱泵)熱水機組的冷風熱水聯(lián)供性能系數(shù)依據(jù)表B.1進行分級,各等級實測冷

風熱水聯(lián)供性能系數(shù)不應低于表B.1的規(guī)定,并不應低于標稱值的95%。

表B.1冷風熱水聯(lián)供性能系數(shù)

指標水平分級

機組熱水加熱方式1級2級3級

冷風熱水聯(lián)供性能系數(shù)(W/W)

一次加熱式6.606.005.40

循環(huán)加熱式6.606.005.40

盤管在水箱內6.205.605.00

靜態(tài)加熱式

盤管在水箱外5.905.304.70

10

T/CRAASXXXX—20XX

T/CECA-GXXXX—20XX

T/CSTEXXXX—20XX

附錄C

(規(guī)范性)

單位功能二氧化碳排放當量(空調模式)試驗方法

C.1術語和定義

C.1.1

設計使用壽命designservicelife

N

產品設計時,預計不失去使用功能的有效使用時間,可在理論上保證產品使用時間長久性。

注:單位為年(a)。

C.1.2

二氧化碳當量carbondioxideequivalent

CO2e

在輻射強度上與某種溫室氣體質量相當?shù)亩趸嫉牧俊?/p>

注:二氧化碳當量等于給定溫室氣體的質量乘以它的全球變暖潛值。

C.1.3

生命周期能耗碳排放當量carbonemissionofenergyconsumptionoflifecycle

E1

機組在生命周期內累計消耗的電能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并換算到二氧化碳當量。

注:單位為千克二氧化碳當量(kgCO2e)。

C.1.4

生命周期制冷劑耗量碳排放當量carbonemissionofrefrigerantconsumptionoflifecycle

E2

機組在生命周期內累計消耗的制冷劑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并換算到二氧化碳當量。

注:單位為千克二氧化碳當量(kgCO2e)。

C.1.5

生命周期碳排放當量carbonemissionoflifecycle

ELC

機組在生命周期內累計消耗的電能和制冷劑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并換算到二氧化碳當量。

注:單位為千克二氧化碳當量(kgCO2e)。

C.1.6

11

T/CRAASXXXX—20XX

T/CECA-GXXXX—20XX

T/CSTEXXXX—20XX

臭氧消耗潛值ozonedepletionpotential

ODP

單位質量的某種氣體在大氣中引起的臭氧總量變化量相對于單位質量的三氯一氟甲烷(R11)

在大氣中引起的臭氧總量變化量的比值。

C.1.7

全球變暖潛值globalwarmingpotential

GWP

一種溫室氣體排放相對于等量二氧化碳排放所產生的氣候影響的比較指標。GWP被定義為在

固定時間范圍內1kg物質與1kgCO2的脈沖排放引起的時間累積(如:100年)的輻射力的比率。

C.1.8

清潔能源利用率cleanenergyutilization

ks

機組清潔能源的發(fā)電量在負載(包含空調機組和發(fā)電裝置的系統(tǒng))總耗電量中所占的比例,用百分

數(shù)表示。

注1:適用于通過自身轉換可直接利用清潔能源運行的機組。

注2:清潔能源包括水力發(fā)電、風力發(fā)電、太陽能、生物能、地熱能、海潮能等。

C.2檢驗方法和指標計算方法

C.2.1檢驗方法

機組的季節(jié)耗電量按GB/T18837-2015的規(guī)定進行檢驗。

C.2.2生命周期能耗碳排放當量

機組生命周期能耗碳排放按公式(1)計算:

式中:

E1——機組生命周期能耗碳排放當量,單位為千克二氧化碳當量(kgCO2e);

CSTE——制冷季節(jié)耗電量,單位為千瓦時(kW·h);

ks——清潔能源利用率,用百分數(shù)表示;

ke——單位供電二氧化碳排放,單位為千克二氧化碳當量每千瓦時[kgCO2e/(kW·h)],

12

T/CRAASXXXX—20XX

T/CECA-GXXXX—20XX

T/CSTEXXXX—20XX

??;

N——機組的設計使用壽命,單位為年(a),N=15a。

機組的清潔能源利用率宜采用實測值。當測試條件不允許時,可以采用制造商提供的公開數(shù)據(jù)(銘

牌、說明書、宣傳樣本等)計算獲得。

C.2.3生命周期制冷劑耗量碳排放當量

生命周期制冷劑耗量碳排放按公式(2)計算:

式中:

E2——生命周期制冷劑耗量碳排放當量,單位為千克二氧化碳當量(kgCO2e);

mR——制冷劑的充注量,單位為千克(kg);

——制冷劑回收再循環(huán)系數(shù),用百分比表示(%),空氣源多聯(lián)式空調(熱泵)熱水機組的取

0;

L——制冷劑年泄漏率,用百分比表示(%),制冷劑年泄漏率統(tǒng)一為0.2%;

GWP——制冷劑的全球變暖潛值。

制冷劑的充注量為明示充注量。當機組季節(jié)耗電量試驗中制冷劑的實際充注量可獲得時,宜采用實

際充注量。

C.2.4生命周期碳排放當量

生命周期碳排放按公式(3)計算:

式中:

Elc——生命周期碳排放當量,單位為千克二氧化碳當量(kgCO2e)。

C.2.5單位功能二氧化碳排放當量

機組的單位功能二氧化碳排放當量按公式(C.4)進行計算:

式中:

E0——機組的單位功能二氧化碳排放當量,單位為千克二氧化碳當量每千瓦年

13

T/CRAASXXXX—20XX

T/CECA-GXXXX—20XX

T/CSTEXXXX—20XX

[kgCO2e/(kW·a)];

Qc——機組的名義制冷量(實測值),單位為千瓦(kW)。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T/CRAASXXXX—20XX

T/CECA-GXXXX—20XX

T/CSTEXXXX—20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和

T/CAQP015—2020T/ESF0001—2020《“領跑者”標準編制通則》的規(guī)定起草。

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fā)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

本文件由中國節(jié)能協(xié)會綠色高效用能產品專業(yè)委員會、企業(yè)標準“領跑者”工作委員會提出。

本文件由中國制冷空調工業(yè)協(xié)會、中國節(jié)能協(xié)會、中國技術經濟學會歸口。

本文件起草單位: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本文件為首次發(fā)布。

2

T/CRAASXXXX—20XX

T/CECA-GXXXX—20XX

T/CSTEXXXX—20XX

質量分級及“領跑者”評價要求

空氣源多聯(lián)式空調(熱泵)熱水機組

1范圍

本文件規(guī)定了空氣源多聯(lián)式空調(熱泵)熱水機組質量及企業(yè)標準水平評價的術語和定義、評價指

標體系和評價方法。

本文件適用于以封閉型電動機-壓縮機驅動,采用蒸汽壓縮制冷循環(huán),以空氣為熱源,可以同時或

兼有提供生活熱水、熱水輻射供暖和室內空氣調節(jié)功能的多聯(lián)式空調(熱泵)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