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課 短歌行 歸園田居(其一) 教學(xué)課件_第1頁
第7課 短歌行 歸園田居(其一) 教學(xué)課件_第2頁
第7課 短歌行 歸園田居(其一) 教學(xué)課件_第3頁
第7課 短歌行 歸園田居(其一) 教學(xué)課件_第4頁
第7課 短歌行 歸園田居(其一) 教學(xué)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語文第三單元文學(xué)閱讀與寫作第7課短歌行歸園田居(其一)01課前預(yù)習(xí)基礎(chǔ)梳理02課堂探究讀文品析03課后提升積累借鑒04課下練兵鞏固運用二、積累名句1.對酒當(dāng)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去日苦多。(《短歌行》)2.山不厭高,海不厭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短歌行》)3.________________,桃李羅堂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狗吠深巷中,________________。[《歸園田居(其一)》]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榆柳蔭后檐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雞鳴桑樹顛【資料助讀】一、走近作者作者(一)曹操(155—220),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xué)家、詩人。字孟德,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漢族人。政治方面,曹操消滅了北方的眾多割據(jù)勢力,恢復(fù)了中國北方的統(tǒng)一,并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fù)經(jīng)濟生產(chǎn)和社會秩序。文化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動下形成了以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為代表的建安文學(xué),史稱“建安風(fēng)骨”,在文學(xué)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筆。作者(二)陶淵明(365—427),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xué)家、辭賦家、散文家。名潛,字元亮,別號五柳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出身于沒落的地主家庭,父親早死,少年時代生活貧困。青年時代曾懷著建功立業(yè)的壯志,幾次出仕,29歲時出任江州祭酒,不久就辭官歸隱。后來曾出任鎮(zhèn)江參軍、彭澤縣令等職。當(dāng)時東晉政治日益腐敗,統(tǒng)治階級內(nèi)部的矛盾十分尖銳,權(quán)力斗爭激烈。他的抱負得不到施展,又不肯與黑暗的士族社會同流合污。41歲時,他辭官歸田,從此過著躬耕自給的田園生活,終身不仕。二、探尋背景1.《短歌行》《短歌行》作于曹操敗于赤壁之戰(zhàn)后。當(dāng)年曹操已經(jīng)53歲了,年事漸高,面對戰(zhàn)亂連年、統(tǒng)一中原的事業(yè)仍未完成的社會現(xiàn)實,憂愁幽思,苦悶煎熬,但他并不灰心,仍以統(tǒng)一天下為己任,決心廣泛招納賢士致力于建功立業(yè)。酒宴眾文武,飲至半夜,忽聞鴉聲往南飛鳴而去。曹操有感此景而橫槊賦此《短歌行》。2.《歸園田居(其一)》陶淵明29歲(393)初次出仕,任江州祭酒,不久就辭官歸隱。在家閑居了五六年后,又先后在桓玄、劉裕、劉敬宣幕下做僚佐,時間都不長。至義熙元年(405)八月,出任彭澤縣令,在任八十余天,辭官歸田,這一年他41歲。從此,直到他63歲時去世,再也沒有出仕。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是出仕還是退隱,青壯年時期的陶淵明在這個問題上有過多次反復(fù),而從彭澤縣令任上的“逃離”,是他與仕途徹底決裂的開始。他之所以再三出去謀求官職,一是因為家境不好,負擔(dān)重,有時衣食都不能周全;二是因為他小時候所接受的儒家思想的教育,要求他在社會上有所作為。然而他的天性是熱愛田園生活,喜歡讀書,不喜歡在俗事雜務(wù)上費心思’加上當(dāng)時朝廷權(quán)臣當(dāng)?shù)?,?quán)豪們一心爭權(quán)奪利,鏟除異己,無心致力于政治清明。他一介文士,投身其中,并不能發(fā)揮一點兒有益的作用。因此,在奔波勞累的仕途生活中,他時時覺得不適和厭倦,情不自禁地懷念起往日讀書、閑居的鄉(xiāng)村田園生活,對自己違背本性、汲汲求仕的行為產(chǎn)生懷疑,后悔的念頭也冒了出來。而一旦暫時脫離了官場,回到家里,親自參與耕種和收獲,讓他感到無限喜悅。不過,陶淵明真正解決了思想上的矛盾,確立自己要走的生活道路,是在辭去彭澤縣令以后。如果說,此前他的詩文是動的,那么,此后則是寧靜的。辭賦《歸去來兮辭》和詩歌《歸園田居》正是創(chuàng)作于這一轉(zhuǎn)折期,真實、完整地記錄了他的這一思想變化過程。三、相關(guān)知識1.五言詩古代詩歌體裁的一種,全篇由五字句構(gòu)成的詩。五言詩是在兩漢民謠和樂府民歌中首先產(chǎn)生和發(fā)展起來的。東漢時的《陌上?!贰督峡刹缮彙返?,已是比較成熟的五言作品。東漢末年無名氏《古詩十九首》的出現(xiàn),標(biāo)志著五言詩已經(jīng)達到成熟階段。至建安和魏晉南北朝時期,五言詩成為最盛行的詩體,因此出現(xiàn)了大批名作。2.建安風(fēng)骨指漢魏之際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詩文的俊爽剛健風(fēng)格。漢末建安時期文壇巨匠“三曹”“七子”繼承了漢樂府民歌的現(xiàn)實主義傳統(tǒng),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風(fēng)骨遒勁而著稱,并具有慷慨悲涼的陽剛之氣,形成了文學(xué)史上“建安風(fēng)骨”的獨特風(fēng)格,被后人尊為典范。[明確]人生短暫、賢才難求、功業(yè)未成。詩眼是一首詩中最能表現(xiàn)詩歌情感意味、精神內(nèi)涵的字?;蛘哒f,詩眼就是指在詩歌中起畫龍點睛作用的關(guān)鍵字?!霸娧邸倍酁閯釉~或形容詞,其位置并不固定,可以在題目中,也可以在詩中。

[明確]

(1)當(dāng):對著。(2)何以:是“以何”,用什么。(3)但:只。(4)掇:拾取,摘取。(5)陌:東西向的田間小路;阡:南北向的田間小路。(6)契闊:久別重逢;讌:同“宴”,宴會。(7)枉:枉駕;用:以;存:問候,探望。(8)南:名詞用作狀語,向南。(9)歸:使動用法,使……歸。(10)厭:滿足。[明確]

“憂思”。作用:它是全詩之脈,全詩抒寫的正是未能建功立業(yè)、統(tǒng)一中原的憂思;這“憂思”既解釋了前面痛苦感嘆的原因,又為后面招募人才埋下了伏筆。3.本詩多次運用典故,各有什么用意?根據(jù)提示,完成表格。[明確]詩句用意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表達對賢才的渴求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說明賢才若來投奔于己,必將極盡禮節(jié)招待他詩句用意山不厭高,海不厭深說明自己渴望多納賢才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曹操在這里以周公自比,是說自己也有周公那樣的胸襟,一定會熱切殷勤地接待賢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悅誠服地歸順[課堂總結(jié)]——理清脈絡(luò)[明確]

①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②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③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明確]

(1)適:適應(yīng)。(2)守拙:持守愚拙的本性,即不學(xué)巧偽,不爭名利。歸:返回、回到。(3)方:四周圍繞。(4)蔭:遮蔽。(5)曖曖:迷蒙隱約的樣子。(6)依依:古今異義詞。古義:隱約的樣子,一說“輕柔的樣子”。今義:留戀,不忍離開。[明確]

(1)“塵網(wǎng)”,比喻使人受拘束的塵世。用此比喻,表示作者已經(jīng)看透了官場的污穢黑暗,表達了對官場的極大厭惡?!傲b鳥”“池魚”是陶淵明自比,意在說明誤入官場,深受束縛,迫切想要擺脫束縛,回歸田園的心志。(2)作者運用這些比喻,一方面表現(xiàn)了他對誤入官場的痛心,對黑暗官場的厭惡,另一方面表現(xiàn)了他渴望擺脫官場束縛、回歸田園、獲得自由的迫切心情。[明確]

(1)田畝、草屋、榆柳、桃李、村莊、炊煙、狗吠、雞鳴。(2)白描和動靜結(jié)合。白描:“方宅、草屋、榆柳、桃李”從近處寫住宅的環(huán)境。“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兩句寫遠景,遠望村莊輪廓模糊,炊煙裊裊,一切是安詳?shù)?、舒緩的、柔和的。動靜結(jié)合:“狗吠深巷中”寫遠聞,以動襯靜,以有聲襯無聲,更顯出鄉(xiāng)間的寧靜、和平。“雞鳴桑樹顛”寫近聞,沒有混亂,雞才能在桑顛得意地啼叫。[明確]最后兩句詩運用比喻手法,既是對以前誤入塵網(wǎng)中的官場生活的形象的總結(jié),也表達了對已經(jīng)開始的新生活的欣喜。[課堂總結(jié)]——理清脈絡(luò)[素材積累]——積土成山[文本挖掘]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薄抖谈栊小分械倪@幾句詩可以說是曹操人才觀最重要的體現(xiàn)。曹操身為一個領(lǐng)導(dǎo)者,對人才更是極端渴望。首先,曹操是愛才的,因為他自己就是一個成大事的人才。唯才是舉,既是他愛才的天性,更是三分天下的形勢所逼,三分天下,得人才者居之。其次,曹操尊重人才,不茍求,不求全責(zé)備,這是他吸引人才、任用人才的一種氣度和自信。如果沒有這種思想,曹操怎么能從一個逃難京官,從手下不過幾個親隨,足下不曾有寸土,做到掃滅群雄擁有北方天下?而他手下的謀臣猛將大多是敵營中的人,或因某種機遇集合到曹操麾下,如程昱、許褚;或沖著他雄才大略,能治亂定天下的名聲而來,如郭嘉、荀彧;或神往他轟轟烈烈,言必行戰(zhàn)必克的實績而來,如滿寵、董昭;或被曹操擊破營壘俘虜而來,如張遼、張郃;或從行伍之中提拔上來,如于禁、樂進。試想,如果曹操沒有足夠的人格魅力和博大的胸襟氣度,怎會有如此多的人才追隨于他?因為愛才,才會不顧眾人反對,舍得放關(guān)羽回去;因為愛才,才會真誠錄用曾經(jīng)發(fā)檄文罵曹操祖宗的陳琳;因為愛才,才會在郭嘉病重時期百般照顧、憐惜他。2.“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睂τ邙B兒來說,藍天是它的向往,山林是它的家園,飛翔是它的生命,可是《歸園田居》中的這只“鳥”,早已遠離了家園,失去了自由。它久在樊籠,有翅難飛,行為人役,心為俗累,寄人籬下,仰人鼻息,每天只能靠自己的強顏歡笑、搖尾乞憐來討得主人的歡心。失去了山林,失去了藍天,失去了朋友,失去了自由,只能哀哀無告地生活在主人為它量身定做的美麗而堅固的金絲籠里。可以想見,一旦它能沖破牢籠,回歸自然,那該是何等撼人心魄的興奮和喜悅啊!其實,這只求飛不得的“羈鳥”就是誤入官場、處境難堪的陶淵明。于是,田園成了陶淵明的歸宿,那里有雞鳴狗吠的祥和幽靜,有桃李榆柳的花果飄香,有村落炊煙的溫馨可人,有躬耕自食的坦然踏實,更有纖塵不染的心性高潔,有自然和自然的美好,有自由和自由的生活。這樣的生活是陶淵明的追求,是他追求的本真,是他淡泊名利性格的反映。[運用范例]1.你招賢納杰,知人善用。你聚荀彧、郭嘉、程昱于帳下,收許褚、張遼于陣前,座下文有能臣,武有良將,“山不厭高,海不厭深”,你是想海內(nèi)之士都越陌度阡來歸。軍帳前,盈樽獨飲,舉劍問天,漢邦才俊,何不盡歸我耶?你行于“蒿里”,但見“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于是心里悲慟,“念之?dāng)嗳四c”;你東臨碣石觀滄海時,沉吟“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敞開胸懷想把天地包容;你江心橫槊,旋即生發(fā)了“對酒當(dāng)歌,人生幾何”的感嘆;你指點江山,激揚文字,風(fēng)騷獨領(lǐng);你揮灑筆墨,笑傲文壇。你是那般才華橫溢,那般風(fēng)流瀟灑!馬背上,勒韁捋須,豪情滿腔,又在醞釀新的詩篇!2.舞一曲淡泊,遺萬世芬芳一位老者,在落英繽紛的桃源深處,用人生舞著一曲淡泊,卻在進退間遺萬世芬芳。依稀記得,他無奈地望著家徒四壁,望著操勞的妻,望著渴求的兒,迫于生活,他懷抱滿腹經(jīng)綸,依依惜別了故鄉(xiāng)的青山、故鄉(xiāng)的綠水,奔走仕途……他曾在滿朝文武鉤心斗角的風(fēng)口浪尖,舞著一曲對名利地位的淡泊,以堅守的步伐,踏出清高的旋律,遺萬世以芬芳。依稀記得,他憤怒地望著錢財萬貫,望著昏暗的官場,迫于不滿,他懷抱滿心厭惡,毅然告別了江城的深府、江城的大殿,上任參軍……他曾在世俗紛亂歌舞升平的紙醉金迷里,舞著一曲對榮華享樂的淡泊,以輕蔑的步伐,踏出桀驁的旋律,遺萬世以芬芳。依稀記得,他滿足地望著春色滿園,望著倦飛知返的鳥,望著涓涓細流的泉,為免于玷污,他懷抱滿心悔恨,匆匆回到了故鄉(xiāng)的田園、故鄉(xiāng)的山水,遠離塵世……他曾在碩果累累田間豐收的滿目金色中,舞著對谷物滿倉的淡泊,以輕盈的步伐,踏出悠然的旋律,遺萬世以芬芳?!疤飯@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一位老者感慨著,田園都將荒蕪了,以心為形役的自己怎能不歸?“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币晃焕险邲Q然脫掉華麗的官袍,那些華麗如何比得上樸素?那些貪圖如何比得上淡泊?“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一位老者就這樣斷絕了世俗,歸居田園,以山為缽,以水為酒,飲著歸真返璞,飲盡一生。歷史的詩壇多少次風(fēng)起云涌,詩壇的天空多少次云卷云舒,天空又多少次變幻無窮……然而,燈火闌珊驀然回首時,我依然可以看到這樣一位老者舞著一曲淡泊,桃花在他身邊紛紛落下,遺留萬世芬芳。[寫法借鑒]——挖掘亮點白描手法運用“三注意”[文本挖掘]《歸園田居(其一)》一詩清新淡雅,恬靜美好,韻味無窮,其中運用的白描手法,更是為全詩增添了一抹安靜祥和的氛圍。詩人用“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直接了當(dāng)?shù)貙懗隽俗约旱姆孔又車惺喈€地,還有小屋八九間,但僅僅有這些,還不足以突出田園生活的美好,所以用“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兩句表明原來房子周圍還被榆樹和柳樹遮蔽著后檐,羅列堂前的,還有幾排桃樹和李樹。這樣讓人親切地感受到了居住環(huán)境的美好、恬淡,更深一層地體現(xiàn)了詩人對這種生活環(huán)境的喜愛。[技法指導(dǎo)]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