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動力學進展介紹學習教案_第1頁
藥物動力學進展介紹學習教案_第2頁
藥物動力學進展介紹學習教案_第3頁
藥物動力學進展介紹學習教案_第4頁
藥物動力學進展介紹學習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節(jié)群體(qúntǐ)藥代動力學 隨著藥代動力學及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fā)展,群體藥代動力學(populationpharmacokinetics,PPK)已廣泛地用于臨床治療(zhìliáo),成為優(yōu)化個體化給藥方案、治療(zhìliáo)藥物監(jiān)測以及新藥臨床評價中一個非常有用的方法。第1頁/共43頁第一頁,共44頁。傳統(tǒng)的臨床(línchuánɡ)藥動學方法多點采血(Multiplepointsforgettingbloodsample)采血時間(shíjiān)超過3個半衰期(Experimentaltimecoursecoversmorethan3t1/2)第2頁/共43頁第二頁,共44頁。一、基本概念所謂群體(population)是指根據(jù)(gēnjù)研究目的所確定的研究對象的全體。由于群體中各受試對象的遺傳、環(huán)境、營養(yǎng)以及個體特征的不同,藥代動力學參數(shù)具有很大的個體間變異及個體自身變異。第3頁/共43頁第三頁,共44頁。群體藥代動力學(populationpharmacokinetics)

研究來自各受試者參數(shù)的變異情況,確定藥代動力學參數(shù)的平均值與標準差,以便能計算(jìsuàn)某一病人的藥代動力學參數(shù)。第4頁/共43頁第四頁,共44頁。群體藥代動力學即藥代動力學群體分析法。它是應用藥代動力學基本原理結(jié)合統(tǒng)計學方法研究某一群體藥代動力學參數(shù)的分布特征,即群體典型病人(bìngrén)的藥代動力學參數(shù)和群體中存在的變異性。這種變異性包括確定性變異和隨機性變異。第5頁/共43頁第五頁,共44頁。定性變異指年齡、體重、體表面積、性別、種族、肝腎等主要臟器功能、疾病(jíbìng)狀況,以及用藥史、合并用藥、吸煙和飲酒等對藥物處置的影響,這些因素又稱固定效應(fixedeffects)。包括個體間和個體自身變異,指不同病人間、不同實驗者、實驗方法和病人自身隨時間的變異,這些變異又稱隨機效應(randomeffects)。第6頁/共43頁第六頁,共44頁。非線性混合(hùnhé)效應模型

(nonlinearmixedeffectmodel)確定性變異通過固定效應模型估算,隨機性變異由統(tǒng)計學模型確定,將固定效應和隨機效應統(tǒng)一(tǒngyī)考察,即為混合效應模型。由Sheiner等編制成非線性混合效應模型(NONMEM)軟件,已成為藥代動力學群體分析中重要工具。第7頁/共43頁第七頁,共44頁。在臨床上只要在一個給藥間隔(jiàngé)內(nèi),采集血樣1~2次,總共2~4次,就能利用NONMEM程序進行群體藥代動力學研究。但如此少量血樣的稀疏數(shù)據(jù)(sparsedata)很難用經(jīng)典方法進行藥代動力學分析。第8頁/共43頁第八頁,共44頁。二、群體(qúntǐ)藥代動力學在臨床的應用優(yōu)化個體化給藥方案治療藥物監(jiān)測特殊(tèshū)病人群體分析生物利用度研究藥物相互作用研究新藥的臨床評價第9頁/共43頁第九頁,共44頁。(一)優(yōu)化個體化給藥方案(fāngàn)根據(jù)NONMEM法估算的藥代動力學群體參數(shù)以及新病例的臨床常規(guī)數(shù)據(jù)如身高、體重(tǐzhòng)、腎功能等,利用計算機初步推算個體化給藥方案,并預測可能達到的血藥濃度。然后根據(jù)實測血藥濃度,對比修正個體藥代動力學參數(shù)。第10頁/共43頁第十頁,共44頁。如此反饋修正,可快速,準確地獲得個體(gètǐ)藥代動力學參數(shù),制定合理的個體(gètǐ)化給藥方案。第11頁/共43頁第十一頁,共44頁。(二)治療藥物(yàowù)監(jiān)測NONMEM法已用于治療藥物監(jiān)測(jiāncè)并估算其群體參數(shù)值。如抗癲癇藥、茶堿、地高辛、利多卡因、華法林、環(huán)孢素、氨基苷類抗生素等。第12頁/共43頁第十二頁,共44頁。Grevel等考察134例成年腎移植病人(bìngrén)環(huán)孢素的群體藥代動力學參數(shù),收集1033對給藥速率和平均穩(wěn)態(tài)數(shù)據(jù),用NONMEM法分析表明,米-曼氏動力學模型更適合環(huán)孢素的消除特點,而且腎移植后的前4個月中Km值逐漸增加,Vmax則不變,且顯示有較大的個體間變異,這些群體參數(shù)已用于口服環(huán)孢素的劑量調(diào)整。第13頁/共43頁第十三頁,共44頁。(三)特殊病人群體(qúntǐ)分析特殊群體包括老年人、新生兒、兒童、婦女以及肝腎功能障礙者。這些群體的藥代動力學特征,對某些藥物最適給藥方案的設計與修訂(xiūdìng)至關重要。NONMEM法僅需采血2~4次,適用于開展這類群體的藥代動力學研究。第14頁/共43頁第十四頁,共44頁。(四)生物(shēngwù)利用度研究生物利用度研究可用經(jīng)典的藥代動力學方法,但用NONMEM法可出能處理稀疏數(shù)據(jù)的優(yōu)點,并可提取較多信息。NONMEM法具有經(jīng)典法不具有的一些特點:可以比較單次及多次給藥的個體變異;比較速釋及控釋制劑(zhìjì)間的變異;直接根據(jù)血藥濃度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第15頁/共43頁第十五頁,共44頁。(五)藥物(yàowù)相互作用研究在同時或序貫應用兩種或兩種以上藥物時,-種或幾種藥物影響了另一種或幾種藥物的體內(nèi)過程,定量地研究(yánjiū)這種藥物相互作用的影響,對在臨床上合理用藥是很有意義的。NONMEM法可對藥物相互作用進行定量性研究(yánjiū)。第16頁/共43頁第十六頁,共44頁。(六)新藥(xīnyào)的臨床評價在新藥I期臨床試驗中,目前所采用的藥代動力學經(jīng)典研究方法,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1)受試對象是健康志愿者,或病情較穩(wěn)定的病人;(2)受試人數(shù)(rénshù)較少;(3)受試對象即使為病人,一般也少有并發(fā)癥,且很少合并用藥。第17頁/共43頁第十七頁,共44頁。這種基本上屬勻質(zhì)群體的Ⅰ期臨床試驗受試對象,與Ⅲ、Ⅳ期中大量試驗群體比較(bǐjiào),存在較大的差別。例如某些病理生理狀態(tài),??筛淖兯幬飫┝繉ρ帩舛鹊年P系,某些特殊群體又具有某些特殊的藥代動力學特征。第18頁/共43頁第十八頁,共44頁。因此采用NONMEM法開展上述群體的藥代動力學研究,對設計與修正給藥方案是很有意義的。美國FDA已同意對嬰兒及腫瘤病人等群體可采用NONMEM法進行新藥臨床(línchuánɡ)藥代動力學評價。第19頁/共43頁第十九頁,共44頁。第20頁/共43頁第二十頁,共44頁。一、概述定義:一種在藥物的體內(nèi)過程、機體的解剖學特性、生理生化參數(shù)三者之間建立一定(yīdìng)數(shù)學關系的模型,簡稱生理學模型(physiologicallybasedpharmacokineticmodel,PBPK)。

第二節(jié)生理(shēnglǐ)模型藥物動力學

第21頁/共43頁第二十一頁,共44頁。生理學室具有(jùyǒu)明確的生理、生化意義模型參數(shù):生理、生化參數(shù)和藥動學參數(shù)結(jié)合可預測動物的種屬差異可按比例放大,用于不同種屬的動物動物參數(shù)可過渡到人體,具有(jùyǒu)參考意義不足之處:模擬和求解困難,需大型計算機人體數(shù)據(jù)難以獲得生理藥物動力學模型(móxíng)的特點第22頁/共43頁第二十二頁,共44頁。二、生理(shēnglǐ)藥物動力學模型的建立(一)全身生理藥物(yàowù)動力學模型第23頁/共43頁第二十三頁,共44頁。假定:1.動力學隔室由具體的器官或組織組成2.器官或組織內(nèi)藥物濃度是均勻分布的3.血流和組織中藥物交換(jiāohuàn)瞬間即達平衡4.藥物總是從血液循環(huán)中被清除到體外則:進入體內(nèi)的藥物總量應等于被機體清除的總量:X為進入體內(nèi)(tǐnèi)的藥物總量;CL為機體的總清除率第24頁/共43頁第二十四頁,共44頁。根據(jù)機體的解剖、生理、生化、藥物的脂溶性、分布特性等將機體劃分(huàfēn)成一定的房室數(shù)再根據(jù)各房室的器官容積、血流速率、組織/血漿藥物濃度比、蛋白結(jié)合率等參數(shù)建立模型有一個房室就建立一個微分方程,可得到微分方程組,求解可得相應的藥動學參數(shù)全身生理(shēnglǐ)藥物動力學模型的建立第25頁/共43頁第二十五頁,共44頁。(二)組織和器官生理藥物(yàowù)動力學模型單個具體房室(fánɡshì)中藥物的清除轉(zhuǎn)運過程,同樣根據(jù)物質(zhì)平衡原理:為藥物(yàowù)進入組織的速度為藥物離開組織的速度為藥物在組織內(nèi)被清除的速度第26頁/共43頁第二十六頁,共44頁。穩(wěn)態(tài)時,組織中藥量基本(jīběn)維持不變,則有:所以(suǒyǐ):CL·Cin=QCin–QCoutQ為流經(jīng)該組織的血流量Cin為藥物進入組織的動脈血藥濃度Cout為藥物離開組織的靜脈血藥濃度CL為藥物在該特定(tèdìng)組織中的表觀清除率用清除率來表示:因為:第27頁/共43頁第二十七頁,共44頁。上式可進一步表示(biǎoshì)為:(E表示組織對藥物(yàowù)的萃取率)CL·Cin=Q(Cin-Cout)=CLint·fCout(f為藥物(yàowù)的游離分數(shù),CLint為組織的內(nèi)在清除率)考慮到游離藥物濃度:根據(jù)上2式可得:第28頁/共43頁第二十八頁,共44頁。當組織(zǔzhī)的內(nèi)在清除率很小時,即:Q>>CLint(機體(jītǐ)的表觀清除率和內(nèi)在清除率成正比)(機體的表觀清除率趨近(qūjìn)于恒定值-血流量)上式反應了表觀清除率和組織的內(nèi)在清除率的關系

當組織的內(nèi)在清除率很大時,即:Q<<CLint第29頁/共43頁第二十九頁,共44頁。當已知藥物游離分數(shù)f和某特定(tèdìng)組織的血流量Q時,可根據(jù)機體的表觀清除率來計算該特定(tèdìng)組織的內(nèi)在清除率:第30頁/共43頁第三十頁,共44頁。(三)生理(shēnglǐ)藥物動力學模型方程假設:(1)藥物的分布受到血流速率限制(2)各房室內(nèi)的藥物分布是均勻的(3)腎排泄和肝代謝服從一級速率過程(4)藥物在組織血液(xuèyè)中的分配系數(shù)與時間無關則有:Qi和Ci為該室的血流量和流出血中的藥物濃度,Qji和Cji為有血流流入i室的j室的血流量和從j室流出血中藥物濃度Vi為第i個生理室的容積fi為第i室內(nèi)(shìnèi)藥物的游離分數(shù),則代表第i室內(nèi)各種可能存在的內(nèi)在清除率。第31頁/共43頁第三十一頁,共44頁。這時式中的Ci和Cji稱已代表組織藥物濃度Kp表示組織/血液藥物濃度分配系數(shù)(xìshù)(表觀分配系數(shù)(xìshù))若用組織(zǔzhī)濃度代替血藥濃度設Kp=C組/C血,則有——上式即為基本的生理藥物動力學模型(móxíng)方程第32頁/共43頁第三十二頁,共44頁。可以建立(jiànlì)9個微分方程:…………….第33頁/共43頁第三十三頁,共44頁。(四)生理藥物動力學模型(móxíng)參數(shù)1.生理解剖學參數(shù)(cānshù)血液灌注的流量Q組織、器官的容積V第34頁/共43頁第三十四頁,共44頁。2.生化學參數(shù)(cānshù)①藥物(yàowù)的游離分數(shù)(f)②內(nèi)在(nèizài)清除率(CLint)第35頁/共43頁第三十五頁,共44頁。③表觀(biǎoɡuān)分配系數(shù)(Kp)無代謝(dàixiè)和排泄的組織:有代謝(dàixiè)或排泄的組織:根據(jù)穩(wěn)態(tài)血藥濃度數(shù)據(jù)計算Kp值

根據(jù)藥物消除相數(shù)據(jù)計算Kp值無代謝和排泄的組織:有代謝或排泄的組織:第36頁/共43頁第三十六頁,共44頁。根據(jù)藥物(yàowù)在血液和組織中的游離分數(shù)計算Kp值第37頁/共43頁第三十七頁,共44頁。三、生理藥物動力學模型(móxíng)的應用建立(jiànlì)模型:房室數(shù)目的確定應恰當血流限速模型膜限速模型(一)研究(yánjiū)方法的應用和數(shù)據(jù)處理軟件第38頁/共43頁第三十八頁,共44頁。2.收集參數(shù)生理模型參數(shù):器官容積、血流速率等可從有關文獻查得生化(shēnɡhuà)模型參數(shù):表觀分配系數(shù)(Kp)藥物的游離分數(shù)(f)內(nèi)在清除率(CLint)——需要通過實驗求算3.方程求解選擇合適的程序第39頁/共43頁第三十九頁,共44頁。(二)生理藥物(yàowù)動力學模型的種間外推和種屬內(nèi)推1.生理(shēnglǐ)類比法假定:藥物的表觀分配系數(shù)和組織攝取率在動物間是不變的,則可將人體的生理、生化參數(shù)代入在動物體內(nèi)(tǐnèi)中建立的相應的方程中,求解就可得到人體的藥物動力學方程。第40頁/共43頁第四十頁,共44頁。2.體形變異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