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 導學案 第九章 壓強_第1頁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 導學案 第九章 壓強_第2頁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 導學案 第九章 壓強_第3頁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 導學案 第九章 壓強_第4頁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 導學案 第九章 壓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題:壓強姓名班級【課前練】1.一個物體受到兩個力的作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這兩個力一定是一對平衡力B.這兩個力可能是一對相互作用力C.這兩個力一定是一對相互作用力D.這兩個力一定不是一對相互作用力2.某人坐在行駛的汽車里,后背總向后緊貼著座椅的靠背,則汽車的運動狀態(tài)是()A.勻速行駛B.加速行駛C.減速行駛D.正在拐彎3.氫氣球下面吊著一個重物勻速升空,某時刻氫氣球突然炸裂,那么重物將()A.勻速上升B.勻速下落C.加速下落D.先減速上升、后下落4.假如摩擦突然消失,下列現(xiàn)象仍可能發(fā)生的是()A.用粉筆在黑板上寫出字跡 B.在地面上正常走路C.用力捏碎核桃 D.騎自行車時正常剎車【學科核心素養(yǎng)】(1)知道壓力的概念,會用力的示意圖表示壓力;(2)了解壓強的概念,理解壓強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3)能夠用壓強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4)通過觀察生活中的壓強現(xiàn)象,理解壓強的概念;(5)通過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什么因素有關,獲得對壓強概念的深入理解,學習使用控制變量法?!緦W習重難點】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理解壓強的概念;壓力與受力面積的正確理解【知識自檢】1.教材P30探究實驗: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該實驗方法采用了:(1)實驗中海綿被壓下的深線,顯示了。(2)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和有關。(3)實驗結論:①甲、乙實驗比較可得:在相同時,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②乙、丙實驗比較可得:在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2.在物理學中,物體所受的大小與之比叫做壓強;壓強的定義公式是:;壓強在數(shù)值上等于物體所受的壓力。壓強越,壓力產(chǎn)生的效果越明顯;壓強的單位是牛每平方米,它有一個專用名稱叫做,簡稱,符號是。3.要增大壓強,可以增大或者減?。灰獪p小壓強,可以增大或者減小。【例題講練】1.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的關系時,分別采用如圖甲、乙所示的兩種方法。用兩只手的食指分別壓在鉛筆兩端。(1)圖方法不合理,該實驗方法未控制(2)圖甲中,鉛筆筆尖面積是0.5mm2,兩手指均用2N的力對壓鉛筆兩端。則筆尖對手指的壓強為Pa。

2.質(zhì)量為20t的坦克,每條履帶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為2m2,求:(1)坦克所受到的重力是多大?(g近似取10N/kg)(2)若某處地面所能承受的最大壓強為6×104Pa,坦克能否直接從該地面上通過?作業(yè)姓名班級1.關于壓力和壓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物體的重力越大,對支持面的壓強一定越大B.壓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C.壓力的方向總是垂直于支持面的D.壓強大小跟壓力大小成正比2.一位體重正常的中學生,單腳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約為()A.2×103Pa B.2×104PaC.2×105PaD.2×106Pa3.修建鐵路時,將鐵軌鋪設在枕木上而不是直接鋪設在地面上,是為了()A.減小壓力 B.增大壓力C.減小壓強 D.增大壓強4.高度相同的實心圓柱體A、B、C,質(zhì)量相等,以底面放在水平地面上,A是鋁制的,B是鐵制的,C是銅制的,則它們對地面的壓強PA、PB、PC大小關系是()A.PA=PB=PCB.PA=PB〈PCC.PA〈PB〈PCD.PA〉PB〉PC5.某同學用彈簧測力計拉著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塊勻速滑行,在木塊前端離開桌面至一半移出的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和木塊對桌面壓強的變化情況是()A.不變,不變B.不變,增大C.減小,增大D.不變、減小6.如圖所示,被譽為“沙漠之舟”的駱駝站在水平沙面上,它的質(zhì)量為400kg,每只腳掌的面積為2×10-2m2.則:(1)駱駝對沙面的壓力為多少?(2)駱駝對沙面的壓強為多少?(g=10N/kg)(3)駱駝腳掌約為馬蹄掌的三倍,這樣大的腳掌好處是

課題:液體壓強姓名班級【課前練】1.父子二人在沙地上行走,他們在沙地上留下的腳印大小不同(受力面積S父>S子)、深淺相同,他們對沙地的壓力及壓強相比()A.F父>F子,P父>P子B.F父>F子,P父<P子C.F父>F子,P父=P子D.F父=F子,P父=P子2.我們在學習生活中,常會見到如下現(xiàn)象,其中屬于增大壓強的是()①削鉛筆的小刀刀刃磨得很?、诨┌遄龅暮軐捄荛L③往墻上釘釘子時,要用力擊打④訂書機的壓手柄較寬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兩個實心圓柱體如圖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H甲>H乙,若對地面的壓強相等,則()A.甲的密度大,甲的重力小B.甲的密度小,甲的重力小C.甲的密度小,甲的重力大D.甲的密度大,甲的重力大【學科核心素養(yǎng)】(1)通過觀察實驗,認識液體內(nèi)部存在壓強及液體內(nèi)部壓強的方向;(2)通過實驗探究,了解體會液體壓強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關;(3)能熟練地運用液體壓強的公式p=ρgh進行計算;(4)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感知液體壓強是一種客觀存在;【學習重難點】知道液體壓強產(chǎn)生的原因、液體壓強的特點;熟練地運用液體壓強的公式p=ρgh進行計算【知識自檢】一、液體壓強的特點1.如右圖所示,找一個飲料瓶,裝滿水,在瓶的底部、側壁上各扎一些小孔,觀察實驗,并回答下列問題。⑴液體能從容器底部孔中噴出,說明液體內(nèi)部對有壓強。⑵液體能從容器側壁孔中噴出,說明液體內(nèi)部對有壓強。⑶噴泉中的水注能向上噴出,說明液體內(nèi)部內(nèi)部也有壓強。⑷由于液體具有,液體內(nèi)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2.閱讀P33-34液體壓強的特點內(nèi)容,觀察P34圖9.2-2所示實驗:研究液體內(nèi)部的壓強,思考回答下列問題:⑴保持探頭在水中的深度不變,改變探頭方向,觀察液體內(nèi)部同一深度各方向的壓強是否相等?⑵增大探頭在水中的深度,探究液體內(nèi)部的壓強與深度有什么關系?深度越大,壓強越⑶換用不同的液體,控制探頭所在深度一致,觀察液體內(nèi)部壓強是否與液體密度有關?密度越大,壓強越歸納總結:液體內(nèi)部壓強的大小的特點:①液體內(nèi)部向都有壓強;在液體內(nèi)部的同一________,向各個方向的壓強都相等;②深度越,壓強越;③液體內(nèi)部壓強的大小還跟液體的有關,在深度相同時,液體的密度越,壓強越。二、液體壓強的大小液體壓強的大?。篜=三、應用:連通器:⑴定義:上端開口、下端的容器,叫連通器。⑵連通器里的液體不流動時,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總是的。⑶生活中的連通器:茶壺、排水管的反水彎、鍋爐水位計、船閘等等作業(yè)姓名班級1.如圖所示,在探究液體壓強特點的過程中,將壓強計的金屬盒放在水中,下列做法能夠使壓強計U形管兩邊液面的高度差減小的是 () A.將壓強計的金屬盒向下移動一段距離 B.將壓強計的金屬盒向上移動一段距離 C.將壓強計的金屬盒在原位置轉(zhuǎn)動180° D.將壓強計的金屬盒放在同樣深度的食鹽水中2.如圖所示,符合實際的是()3.如圖所示,甲、乙、丙三個底面積相同但形狀不同的容器中,裝有質(zhì)量相等的三種密度不同的液體,液面高度相同,則容器底受到的液體的壓強()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樣大4.劉家峽水電站的水庫大壩高147米,當水庫水位為130米時,最深處壩底受到水的壓強是多大?(g近似取10N/kg)

課題:大氣壓強姓名班級【課前練】1.杯內(nèi)裝滿水,若將手指慢慢浸入水中,該過程中水對杯底的壓強()A.變大B.變小C.不變D.無法確定2.三個相同容器中分別盛有水銀、水和煤油,它們對容器底面的壓強相等,則它們在容器中液面最高的是() A.水 B.水銀 C.煤油 D.一樣高3.將密閉未裝滿水的礦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再倒立放置在桌面上,如圖所示兩次放置時,水對瓶底分別為PA、PB,瓶對桌面的壓強分別為FA、FB,下列關系中正確地是()A.PA>PB,F(xiàn)A>FBB.PA<PB,F(xiàn)A=FBC.PA=PB,F(xiàn)A<FBD.PA<PB,F(xiàn)A>FB4.裝有一定量水的細玻璃管斜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圖所示,則此時水對玻璃管底部的壓強為(g取10N/kg)A、800PaB、8000PaC、1000PaD、10000Pa【學科核心素養(yǎng)】(1)知道大氣壓強的存在;了解大氣壓強產(chǎn)生的原因;(2)知道托里拆利實驗的原理、過程和結論,知道標準大氣壓的值;(3)通過實驗探究體會大氣壓強的存在,估測大氣壓強的大小,體會科學探究的過程;(4)通過對托里拆利實驗的學習,能夠認識和理解用液體壓強來研究大氣壓強的等效替代的科學方法.【學習重難點】大氣壓強的測量;大氣壓的綜合應用【知識自檢】一、大氣壓強的存在1.液體內(nèi)部朝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這是由于液體能夠流動。氣體也能,我們可以設想氣體中也存在朝向各方向的壓強?2.如圖所示,用一個塑料杯將其裝滿水,用紙片蓋上后倒置,我們可觀察到:紙片(會、不會)掉下來,這可證實是存在的。3.下列現(xiàn)象中不能證實大氣壓存在的是()A.用注射器把藥液注射到肌肉里B.用吸管吸瓶中的飲料C.茶壺蓋子上留有小孔D.塑料吸盤被牢牢地壓在光滑的墻壁上二、大氣壓的測量-托利拆里實驗閱讀教材P40,思考下列問題:1.放開手指后,水銀柱會下降,是因為受力的作用;下降到一定高度時不再下降,說明由于管外的作用與水銀柱的重力達到了。2.1個標準大氣壓能支持mm高的水銀柱,1個標準大氣壓=Pa。3.該實驗最早是由意大利科學家設計并操作。若用純凈水來做實驗,1標準大氣壓可支持高的水柱。三、影響大氣壓強的因素1.大氣壓隨高度的增加而,是因為離地面越高,空氣越,大氣越小。2.天氣變化也會影響大氣壓的大小,一般來說,陰雨天的大氣壓會比晴天的些(高、低)3.如右上圖所示,在小瓶里裝一些帶顏色的水,再取一根兩端開口的細玻璃管,在它上面畫上刻度,使玻璃管穿過橡皮塞插入水中,從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氣體,使瓶內(nèi)氣壓大于瓶外大氣壓,水柱就會沿著玻璃管上升到瓶口以上,于是制成了一個簡易的氣壓計。小明把該氣壓計從山腳帶到山頂,玻璃管內(nèi)水注的高度將,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將(以上在變小、不變、變大中選填)。四、大氣壓的應用1.活塞式抽水機是利用來工作的,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最多可把水抽高約m。2.下列現(xiàn)象與大氣壓強無關的是()A.用吸管吸飲料B.吸盤上掛毛巾,毛巾不掉C.用滴管吸取液體D.帕斯卡“桶裂實驗”作業(yè)姓名班級1.在冬天,裝有一定量水的熱水瓶過了一段時間后,軟木塞不易撥出,這主要是由于()A.瓶內(nèi)氣壓大于大氣壓B.瓶內(nèi)氣壓小于大氣壓C.瓶塞遇冷收縮D.塞子與瓶口間的摩擦力增大2.下列現(xiàn)象中,不是利用大氣壓工作的是()A.使用離心式水泵抽水B.玻璃制造廠使用橡皮碗吸提搬運玻璃C.用打氣筒往自行車胎內(nèi)打氣D.注射器活塞向外拉,將藥液吸入針筒3.由于大氣壓強的作用,我們通常使用的物理課本(16K)的封面所受到的大氣壓力最接近下列數(shù)值中的()A.50NB.500NC.5000ND.50000N4.【多選】宇航員在太空穿宇航服的主要目的有()A.保證人體所需的氣壓B.維持人體所需的溫度C.減少有害輻射D.美觀大方

課題: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姓名班級【課前練】1.托里拆利實驗中,哪種情況能使玻璃管內(nèi)外水銀面的高度差發(fā)生變化()A.將管傾斜B.將玻璃管變粗C.向水銀槽中加入少量水銀D.外界大氣壓發(fā)生變化2.高壓鍋燉牛筋比普通鍋燉牛筋更容易燉爛,下列解釋合理的是()A.高壓鍋內(nèi)氣壓較大,食材更易被壓爛B.高壓鍋內(nèi)氣壓較大,食材更易膨脹變爛C.高壓鍋內(nèi)氣壓較大,食材更易發(fā)生生化反應,更易燉爛D.高壓鍋內(nèi)氣壓較大,導致水的沸點更高,食材在高溫下更易燉爛3.盛滿水的杯子,用紙片把杯口蓋嚴,再使杯口向下,紙片不會掉下來,水也不流出來,這主要因為()A.紙片很輕B.水把紙粘住了C.水的重力消失了D.大氣壓對紙片有向上的支持力【學科核心素養(yǎng)】(1)了解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2)能運用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解釋生活中有關的現(xiàn)象,體會由流體壓強差異產(chǎn)生的力在生活中的一些應用和一些危害;;(3)知道升力在生產(chǎn)、生活中的應用,并能對其進行解釋?!緦W習重難點】探究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升力的產(chǎn)生和應用;運用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解釋日常生活中的相關現(xiàn)象.【知識自檢】一、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1.流體包括液體和,它們都具有2.如右圖所示,手握兩張自由下垂的紙張,在兩張紙的中間向下吹氣,觀察兩張紙會如何運動?回答下列問題:實驗現(xiàn)象:;原因:;3.如下圖所示,手拿一張紙條,使紙條自然下垂,沿紙條上方吹氣,完成實驗回答下列問題:實驗現(xiàn)象:;原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