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機械工程圖學 課件 第9章-零件圖_第1頁
現代機械工程圖學 課件 第9章-零件圖_第2頁
現代機械工程圖學 課件 第9章-零件圖_第3頁
現代機械工程圖學 課件 第9章-零件圖_第4頁
現代機械工程圖學 課件 第9章-零件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9.1零件圖的作用和內容第9章零件圖§9.2零件表達方案的選擇及尺寸標注§9.3零件上常見的工藝結構§9.4零件圖上的技術要求§9.5零件測繪§9.6讀零件圖§9.7Inventor中零件的建模及其工程圖的創(chuàng)建一、零件圖的作用二、零件圖的內容§9.1零件圖的作用和內容★標準件★傳動件

(齒輪、皮帶輪、鏈輪)★一般零件(軸、底座、端蓋等)根據零件的通用性,可分為以下三類:組成機器的最小單元稱為零件。(螺釘、鍵、軸承等)什么是零件?帶輪端蓋軸承軸底座螺釘擋圈汽車1一、零件圖的作用零件圖的作用:加工制造、檢驗、測量零件。表達單個零件的圖稱為零件圖軸的零件圖一、零件圖的作用二、零件圖的內容§9.1零件圖的作用和內容⒈一組視圖⒉完整的尺寸⒊技術要求⒋標題欄

表達零件的結構形狀。

確定各部分的大小和位置。

加工、檢驗達到的技術指標。

零件名稱、數量、材料及必要的簽署。軸零件圖二、

零件圖的內容§9.1零件圖的作用和內容第9章零件圖§9.2零件表達方案的選擇及尺寸標注§9.3零件上常見的工藝結構§9.4零件圖上的技術要求§9.5零件測繪§9.6讀零件圖§9.7Inventor中零件的建模及其工程圖的創(chuàng)建

一、零件圖表達方案的選擇

二、

零件圖的尺寸標注

三、典型零件的視圖選擇和尺寸標注§9-2零件表達方案選擇及尺寸標注一、零件表達方案的選擇

為滿足生產的需要,零件圖的一組視圖應視零件的功用及結構形狀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視圖及表達方法。如:軸套一個視圖即可Φ1025Φ18為什么要進行表達方案的選擇呢?表達方案選擇的要求:(1)完全零件各部分的結構、形狀及其相對位置表達完全且唯一確定。(2)正確(3)清楚所畫圖形要清晰易懂。視圖之間的投影關系及表達方法要正確。1.選主視圖零件的安放狀態(tài)形狀特征原則

加工位置(軸、盤類)

工作位置(支架、殼體類)2.選其它視圖選擇能充分反映主要形體形狀特征的投射方向

首先考慮表達主要形體的其它視圖,再補全次要形體的視圖。

零件的工作位置,是指零件在其工作時所處的位置,選擇主視圖盡量與工作位置一致,這樣便于和裝配圖對照,進行機器的裝配。

零件的加工位置,是指零件在機床上加工時主要的裝夾位置。這樣選擇主視圖,便于圖物對照進行加工和測量。加工軸②當需要選擇局部視圖、斜視圖、斜剖的方法時,圖形最好布置在箭頭所指的方向,并使其符合投影關系,且與有關視圖適當靠近,以便于看圖。

③盡量不用虛線表示零件的輪廓線,但用少量虛線可節(jié)省視圖數量而又不在虛線上標注尺寸時,可適當采用虛線。3.視圖選擇應注意的問題:①優(yōu)先選用基本視圖及在基本視圖上采用剖視圖。擇優(yōu)原則:①在零件的結構形狀表達清楚的基礎上,視圖的數量越少越好。4.方案比較在多種方案中比較,擇優(yōu)。②避免不必要的細節(jié)重復。二、

零件圖的尺寸標注合理標注尺寸的基本原則

所謂合理就是標注尺寸時,既要滿足(保證達到)設計要求又要符合加工測量等工藝要求及便于加工和測量。(一)正確地選擇基準⒈設計基準⒉工藝基準用以確定零件在部件中的位置的基準。

用以確定零件在加工或測量時的基準。完整、清晰、合理。零件圖尺寸標注的要求設計基準例如:工藝基準基準(二)重要的尺寸直接注出

重要尺寸指影響產品性能、工作精度和配合的尺寸。

非主要尺寸指非配合的直徑、長度、外輪廓尺寸等。正確!錯誤!cbcd(三)一般尺寸應盡量符合加工順序加工順序:Φ15435Φ20C2(a)合理(b)不合理(1)車4×Φ15退刀槽(2)車Φ20外圓及倒角Φ153135Φ20C2(四)應考慮測量方便好!不好!BCAC不便于測量便于測量(五)不應注成封閉的尺寸鏈

標注尺寸時,在尺寸鏈中選一個不重要的環(huán)不注尺寸,這樣就使加工誤差積累在這個環(huán)上,從而保證了主要尺寸的精度要求。如:C環(huán)為不重要環(huán),不注尺寸,從而保證了A、B、L的尺寸精度要求。

在加工過程中,由于各段尺寸不可能加工得絕對準確,總存在一定的誤差。如各段誤差以△A、△B、△C和△L表示。(六)合理標注零件尺寸的方法步驟1.合理選擇尺寸基準。在對零件的工作性能和加工測量方法充分了解的基礎上,選擇好尺寸基準,特別是主要尺寸基準。2.考慮設計要求,直接標注主要尺寸。3.考慮工藝要求,標注一般尺寸。4.用形體分析法、結構分析法補全尺寸(同時計算零件長、寬、高三個方向尺寸鏈是否正確)。三、典型零件的視圖和尺寸3.叉架類零件1.軸套類零件2.盤蓋類零件4.箱體類零件1.軸套類零件

軸類零件一般用于支承齒輪、帶輪等傳動件。

軸套在機器中起定位、調整和保護作用。⑵選擇主視圖⑶選擇其它視圖

用斷面圖和局部視圖表達鍵槽結構,局部放大圖表示越程槽。投射方向:A向軸線水平放置。A⑴分析形體、結構

由于軸上零件的固定及定位要求,其形狀為階梯形,并有鍵槽、小孔、倒角等。放置位置:

選加工位置。1.軸套類零件鍵槽徑向尺寸基準(4)

尺寸分析徑向尺寸的基準是水平軸線階梯軸各段直徑直接注出徑向尺寸標注軸向尺寸基準軸向尺寸標注軸向基準一般選重要的軸肩重要軸段的長度方向尺寸直接注出,選不重要軸段為尺寸開環(huán)。注意不能注成封閉的尺寸鏈。軸上與標準件連接的結構如鍵槽、螺孔、銷孔、由標準查表獲得。千斤頂中的螺旋桿,屬于軸套類零件,零件圖按加工位置放置。螺旋桿李明趙玲合肥工業(yè)大學

盤蓋類零件包括手輪、帶輪、齒輪、法蘭盤、各種端蓋等。這類零件一般用于傳遞動力和轉矩或起支承、軸向定位、密封等作用。2.盤蓋類零件⑴分析形體、結構⑵選擇主視圖

盤蓋類零件主要由不同直徑的同心圓柱面所組成,有的也有方形凸緣,其厚度相對于直徑小得多,凸緣上常分布一些孔、槽等。通常采用全剖視圖。

安放狀態(tài):符合加工位置軸線水平放置投射方向:A向A閥蓋閥蓋視圖表達方案⑶選擇其它視圖用左視圖表達孔、槽的分布情況。(4)尺寸分析和零件圖

盤蓋類零件的主要尺寸有徑向尺寸和軸向尺寸。徑向尺寸基準軸向主要基準徑向尺寸基準軸向主要基準閥蓋上4個Φ14的孔的定位尺寸是(多選):A;B45°;C12;DΦ50Φ70主要定位尺寸有44、4、Φ70、45°

3.叉架類零件支架

叉架類零件包括各種用途的撥叉和支架。

支架主要起支撐和連接的作用。

撥叉主要用在機床、內燃機等各種機器的操縱機構上

叉架類零件毛坯形狀較復雜,一般先鑄件,然后再切削加工。撥叉⑴分析零件功用:支撐軸及軸上零件。結構:叉架類零件一般主要有

工作、固定和連接三部分組成。

常見的結構有肋板、圓柱筒、

底板、凸臺、凹坑等。形體:由軸承孔、安裝板、肋板、凸臺等組成。支架分析:各部分形體的相對位置及表面連接關系。固定部分工作部分連接部分⑵選擇主視圖

零件的安放狀態(tài)

支架的工作位置

投射方向主視圖

主視圖表達了零件工作部分、固定部分、連接部分的形狀特征和相對位置,夾緊軸孔及安裝孔均采用了局部剖表示,表達了孔的形狀特征。

比較A、B兩方向后,定為A向。AB⑶選其它視圖

選擇移出斷面表達T形肋板的斷面輪廓。還需選擇什么視圖呢?

選局部剖的左視圖,表達軸承孔的內部結構及下部安裝板形狀。

選擇A向視圖表達左上方凸緣的形狀和位置。AA(4)尺寸分析和零件圖

主要定位尺寸為確定φ20支承孔到水平的安裝面間的距離80。

高度方向基準長度方向基準寬度方向基準

主要定位尺寸是安裝孔的中心距40。主要定位尺寸是φ20支承孔到垂直安裝面的距離60。25其他的定位尺寸25、20等

箱體類零件多為鑄件,也有焊接件。一般可起支承、容納、定位和密封等作用。如各種泵體、閥體、底座等機殼零件。

箱體類零件一般都是部件的主體零件。這類零件的形狀、結構比前面三類零件復雜,常見的結構有圓形的、長方形的和拱形的,有中空的內腔、軸孔;有起安裝和密封作用的底板、凸緣、凹坑、肋板以及各種孔等。4.箱體類零件球閥閥體泵體底座⑴分析零件功用:底座是銑刀架的主體件,用于支承、容納軸、軸承等零件。功能結構:圓柱筒、底板、支撐板、肋板等。底板支承板圓柱筒底座肋板⑵選擇主視圖

零件的安放狀態(tài)

底座的工作位置

投射方向

全剖的主視圖表達了底座的內部形狀特征,肋板的形狀,各組成部分的相對位置等。主視圖AB比較A向和B向,選A向底座⑶選其它視圖

選局部剖的左視圖,表達主體部分的外形特征、左端面六個螺孔的位置、中間肋板的形狀以及底板上孔的結構等。

選擇A向局部視圖表達底板的形狀,底板上安裝孔的大小和位置及底面(安裝面)的加工面范圍。底座AA(4)尺寸分析和零件圖高度方向基準長度方向基準寬度方向基準M8表示:A粗牙普通螺紋B細牙普通螺紋C管螺紋D鋸齒形螺紋單選題-----主要的定位尺寸是115主要的定位尺寸是155主要的定位尺寸是150圖中標注“EQS”表示什么?§9.1零件圖的作用和內容第9章零件圖§9.2零件表達方案的選擇及尺寸標注§9.3零件上常見的工藝結構§9.4零件圖上的技術要求§9.5零件測繪§9.6讀零件圖§9.7Inventor中零件的建模及其工程圖的創(chuàng)建

一、

零件上的鑄造結構

二、零件的機械加工結構§9-3零件上常見的工藝結構鑄造工藝對零件結構的要求有:⒈鑄造圓角

鑄件表面相交處應有圓角,以免鑄件冷卻時產生縮孔或裂紋,同時防止脫模時砂型落砂。零件圖上應反映加工工藝對零件結構的各種要求??s孔裂紋一、零件的鑄造工藝結構

由于鑄造圓角的存在,使得鑄件表面的相貫線變得不明顯,為了區(qū)分不同表面,以過渡線的形式畫出。⑴兩曲面相交過渡線不與圓角輪廓接觸鑄造圓角過渡線過渡線:⑵兩等直徑圓柱相交切點附近斷開鑄造圓角⑶平面與平面、平面與曲面過渡線畫法A過渡圓弧與A處圓角彎向一致⒉拔模斜度

鑄件在內外壁沿起模方向應有斜度,稱為拔模斜度。當斜度較大時,應在圖中表示出來,否則不予表示。⒊壁厚均勻壁厚不均勻壁厚均勻壁厚逐漸過渡縮孔(b)(a)裂紋⒈倒角通常在軸及孔端部倒角。作用:便于裝配和操作安全。機械加工工藝對零件結構的要求有:αb×bα倒角寬度b按軸(孔)徑查標準確定。α=45°,也可取30°或60°9.3.2零件的機械加工結構Cb倒角⒉退刀槽和砂輪越程槽

作用:便于退刀和零件軸向定位。圖中Φ:槽的直徑;b:槽寬砂輪越程槽退刀槽bΦ砂輪⒊鉆孔端面作用:避免鉆孔偏斜和鉆頭折斷。90°bΦΦb越程槽⒋凸臺和凹坑作用:減少機械加工量及保證兩表面接觸良好。凹腔處為接觸加工面凸臺凹坑凹槽1.下列尺寸標注正確的是

。

(a)(b)(c)(d)思考并選擇2.下列尺寸標注錯誤的是

(a)(b)(c)(d)3.由于鑄造圓角而形成的過渡線中,畫法正確的是

(a)(b)(c)(d)§9.1零件圖的作用和內容第9章零件圖§9.2零件表達方案的選擇及尺寸標注§9.3零件上常見的工藝結構§9.4零件圖上的技術要求§9.5零件測繪§9.6讀零件圖§9.7Inventor中零件的建模及其工程圖的創(chuàng)建一、表面結構的表示法二、

極限與配合§9-4零件圖上的技術要求一、

表面結構的表示法

表面結構是表面粗糙度、表面波紋度、表面缺陷、表面紋理和表面結構的總稱。表面結構的各項要求在圖樣上的表示法在GB/T131-2006中均有具體規(guī)定。本節(jié)主要介紹生產中常用的表面粗糙度表示法。(一)表面粗糙度的概念

表面粗糙度是指零件的加工表面上具有的較小間距和峰谷縮形成的微觀幾何形狀特征。(二)評定表面粗糙度的參數★輪廓算術平均偏差——Ra★輪廓最大高度——Rz優(yōu)先選用輪廓算術平均偏差RaLYXoRa

Ra是指在一個取樣長度內,輪廓偏距(Y方向上輪廓線上的點與基準線之間的距離)絕對值的算術平均值。OX為基準線用公式可表示為:或近似地表示為:

Ra=Ra=(三)表面粗糙度參數的選用

零件表面粗糙度的選用,應該既滿足零件表面的功用,又要考慮經濟合理。表面粗糙度常選用:

一般情況下,凡是零件上有配合要求或是有相對運動的表面,粗糙度參數值要小。參數值越小,表面質量越高,但加工成本也越高。一般接觸面Ra取3.2~6.3μm配合面Ra取0.8~1.6μm鉆孔表面Ra取12.5μm1.基本符號:H260°60°H1(四)表面粗糙度符號H1≈1.4hH2=2H1h—字高數字與字母高度符號的線寬高度H1高度H22.50.253.583.50.3551150.571570.710211011430表面粗糙度符號用任何方法獲得的表面(單獨使用無意義)用去除材料的方法獲得的表面用不去除材料的方法獲得的表面橫線上用于標注有關參數和說明符號

意義及說明表示所有表面具有相同的表面粗糙度要求用去除材料方法獲得的表面,Rz的上限值為3.2

m,加工方法為銑制。用去除材料方法獲得的表面粗糙度,Ra的上限值為3.2

m。2.表面結構要求的注寫位置例如:Ra3.2表面粗糙度參數的單位是

m。銑Rz3.2

注寫Ra時,只寫數值;注寫Rz時,應同時注出Rz和數值。(五)表面粗糙度代(符號)在圖樣上的注法1.在同一圖樣上每一表面只注一次粗糙度代號,且應注在可見輪廓線、尺寸界線、引出線或它們的延長線上,并盡可能注在相應尺寸及公差的同一視圖上。2.表面粗糙度的注寫和讀取方向和尺寸注寫和讀取的方向一致,可標注在輪廓線上,其符號應從材料外指向并接觸表面,必要時,表面結構也可用帶箭頭或黑點的指引線標出。3.當零件大部分表面具有相同的粗糙度要求時,對其中使用最多的一種代(符)號,可統(tǒng)一標注在圖樣的標題附近,此時表面粗度的符號后面應該有:在圓括號內給出基本符號如圖a在圓括號內給出不同的表面粗糙度要求,不同的粗糙度應直接標注在圖形中,如圖b。例如:4.用帶字母的完整符號對有相同的表面結構要求的表面進行簡化標注,如圖所示。以帶字母的完整符號以等式的形式,在圖形或標題欄附近,對有相同表面粗糙度要求的表面進行簡化標注。5.只用表面結構符號的簡化標注,如圖所示:用粗糙度符號,以等式的形式給出多個表面共同的表面粗糙度要求。二、

極限與配合(一)零件的互換性互換性概念:

所謂互換性,是指相同規(guī)格的零件,不經挑選和修配,就能順利進行裝配,并符合規(guī)定的使用性能要求的性質。

為了提高勞動生產率,保證產品質量和降低成本,現代工業(yè)中通常采用專業(yè)化大協(xié)作生產,即分散制造,集中裝配的方法,這就要求零件具有互換性。

為什么要制定極限與配合標準?

為了保證零件具有互換性,重要的條件是必須保持零件尺寸的一致性??墒窃谏a實踐中,不可能也不必要把零件尺寸加工得絕對準確。

互換性要求:

保證零件具有互換性的措施:

由設計者根據極限與配合標準,確定零件合理的配合要求和尺寸極限。φ50公稱尺寸

為此,在滿足使用要求的條件下,必須對零件尺寸的變動量規(guī)定一個許可范圍。這個在滿足互換性的條件下,零件尺寸的允許變動量就叫尺寸公差,簡稱公差。1.公稱尺寸:2.實際尺寸:3.極限尺寸:上極限尺寸:零件合格的條件:上極限尺寸≥實際尺寸≥下極限尺寸。零件制成后實際測得的尺寸。允許零件實際尺變化的兩個界限值。允許實際尺寸的最大值。允許實際尺寸的最小值。(二)公差的基本語及定義下極限尺寸:設計時確定的尺寸。下極限尺寸上極限尺寸

Φ50.008φ50公稱尺寸Φ49.992Φ50

0.008

φ49.992φ50公稱尺寸4.尺寸偏差上極限偏差=上極限尺寸-公稱尺寸下極限偏差=下極限尺寸-公稱尺寸代號:孔為ES

軸為es代號:孔為EI

軸為ei5.尺寸公差(簡稱公差):允許實際尺寸的變動量。公差=上極限尺寸-下極限尺寸=上極限偏差-下極限偏差0.016偏差可正可負公差恒為正+0.008上極限尺寸

φ50.008–0.008下極限尺寸下偏差公差帶+0.008-0.008+0.008+0.024-0.006-0.0226.零線和公差帶

公差帶圖可以直觀地表示出公差的大小及公差帶相對于零線的位置。+-00公稱尺寸Φ50例:

50±0.008上偏差Φ50

50+0.024+0.008

50-0.006-0.022基本偏差基本偏差標準公差7.標準公差代號:IT共20個等級:IT01、IT0、IT1~IT18標準公差的數值由公稱尺寸和公差等級確定。8.基本偏差一般為靠近零線的那個偏差。公稱尺寸+—00標準公差用以確定公差帶的大小。用以確定公差帶相對于零線的位置。代號:孔用大寫字母,軸用小字母表示。上偏差=下偏差+公差下偏差=上偏差-公差基本偏差系列,確定了孔和軸的公差帶位置基準孔基準軸RSTPCDEFFGCDEHYABGJSKMNUVXZZAZBZCF基本尺寸零線0+-孔J0+rafgdefcdbhjsjkmnpstuxzzazbzcgecfvy基本尺寸零線0-軸0基本偏差系列9.公差帶代號公差帶代號組成基本偏差代號,如:H、f標準公差等級代號如:8、7如:H8

f7孔的基本偏差代號孔的標準公差等級代號軸的標準公差等級代號軸的基本偏差代號公差帶的位置由基本偏差決定,公差帶的大小由標準公差等級決定

Φ30H8

Φ30f7孔的基本偏差代號孔的標準公差等級代號軸的標準公差等級代號軸的基本偏差代號例:查表確定下列尺寸的偏差公稱尺寸查表Φ30H8的上極限偏差=+0.033

下極限偏差=0最大極限尺寸=30.033最小極限尺寸=30

尺寸公差=0.033Φ30f7的上極限偏差=-0.020

下極限偏差=-0.041最大極限尺寸=29.980最小極限尺寸=29.959

尺寸公差=0.021(三)配合⑴配合的概念公稱尺寸相同相互結合的孔和軸的公差帶之間的關系間隙或過盈:δ=孔的實際尺寸-軸的實際尺寸配合:δ≥0間隙δ≤0過盈φ20配合φ20⑵配合的種類①間隙配合具有間隙(包括最小間隙等于零)的配合??纵S最大間隙最小間隙孔的公差帶在軸的公差帶之上間隙配合示意圖最小間隙是零最大極限尺寸最小極限尺寸上極限尺寸下極限尺寸最大間隙最小間隙具有過盈(包括最小過盈等于零)的配合。②過盈配合孔的公差帶在軸的公差帶之下最小過盈是零過盈配合示意圖上極限尺寸下極限尺寸最小過盈最大過盈最大極限尺寸最小極限尺寸最小過盈最大過盈③過渡配合可能具有間隙或過盈的配合。最大過盈孔的公差帶與軸的公差帶相互交疊最大過盈最大間隙最大間隙過渡配合示意圖最大極限尺寸最小極限尺寸最大極限尺寸最大極限尺寸⑶配合制度①基孔制配合

基本偏差為一定的孔的公差帶,與不同基本偏差的軸的公差帶形成各種配合的制度。基準孔H間隙配合過渡配合過盈配合公差帶圖:0-0+②基軸制配合

基本偏差為一定的軸的公差帶與不同基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帶形成各種配合的制度?;鶞瘦Sh間隙配合過渡配合過盈配合公差帶圖:00-+(四)極限與配合在圖上的標注

在裝配圖中配合的標注標注形式為:

采用基孔制配合時,分子為基準孔的公差帶代號“H”?;字崎g隙配合基孔制過渡配合Φ30H8f7Φ40H7n6軸軸套箱體Φ30H8f7Φ40H7n6公稱尺寸孔的公差帶代號軸的公差帶代號采用基軸制配合時,分母為基準軸的公差代號“h”。例如:基軸制間隙配合基軸制過度配合

§9.1零件圖的作用和內容第9章零件圖§9.2零件表達方案的選擇及尺寸標注§9.3零件上常見的工藝結構§9.4零件圖上的技術要求§9.5零件測繪§9.6讀零件圖§9.7Inventor中零件的建模及其工程圖的創(chuàng)建一、零件測繪的特點二、繪制零件草圖§9-5零件的測繪三、繪制零件工作圖3.測量尺寸時,有時需要和其它零件同時測量,才能使得到的尺寸更為準確。一、零件測繪的特點⒈零件測繪的對象是實際零件,因此,不僅要進行形體分析,還要分析它在機器中的作用、運動狀態(tài)及裝配關系,以確保零件測繪的準確性。⒉測繪的工作地點、條件及測繪時間受到制約,測繪中要繪出零件草圖,所以要熟練掌握草圖的繪制方法。

零件草圖是繪制零件圖的依據,因此草圖要做到視圖正確、尺寸完整合理。二、繪制零件草圖(1)結構分析,確定表達方案。(2)定比例布置視圖、畫基準線,以目測比例畫出零件各視圖。(3)測量并標注尺寸。(4)注寫表面粗糙度和尺寸公差等技術要求,填寫標題欄。1.繪制零件草圖的方法步驟支架的草圖(5)被測零件和測量工具應妥善保管。2.繪制零件草圖的注意事項(1)零件上的工藝結構、如倒角、退刀槽等均應全部畫出或在標注尺寸和技術要求中加以說明。(2)零件上的各種缺陷不要繪出。(3)已損壞的零件按原形繪出。(4)零件上的尺寸公差,要根據零件的配合要求來選定并與相關零件的尺寸協(xié)調,工藝結構尺寸應查閱有關標準來確定。3.畫底稿先畫主要形體,后畫次要形體;先定位置,后定形狀;作圖步驟:按投影關系,逐個畫出各個形體。先畫主要輪廓,后畫細節(jié)。三、繪制零件工作圖(一)對零件草圖整理、校核1.表達方案是否完整2.尺寸是否完整、合理3.技術要求是否能滿足零件性能(二)畫零件工作圖的方法步驟1.定圖幅。2.布置視圖。⒌標注尺寸,注寫技術要求,填寫標題欄。⒍校核無誤后,加深?!?.1零件圖的作用和內容第9章零件圖§9.2零件表達方案的選擇及尺寸標注§9.3零件上常見的工藝結構§9.4零件圖上的技術要求§9.5零件測繪§9.6讀零件圖§9.7Inventor中零件的建模及其工程圖的創(chuàng)建§9-6讀零件圖一、讀零件圖的要求二、讀零件圖的方法和步驟(2)分析其圖形、尺寸及技術要求,從而構思出零件各組

成部分的結構,弄清其特點及作用,做到對零件有一個完整、具體的認識,以便準確理解設計意圖。一、讀零件圖的要求(1)了解零件的名稱、材料、用途等。(3)分析零件各組成部分的定形尺寸和各部分之間的定位尺寸。(4)熟悉零件各部分的加工方法及其各項技術要求,掌握制造該零件的工藝方案。

從圖中可知:零件名稱為閥體,材料是鑄鋼。繪圖比例1:1。

了解零件的名稱、材料、繪圖比例等內容。二、讀零件圖的方法和步驟(一)看標題欄屬箱體類零件B

找出主視圖,分析各視圖之間的投影關系及所采用的表達方法。(二)分析視圖

選半剖的左視圖,表達閥體主體部分的外形特征、左側方形板形狀及內孔的結構等。

選擇俯視圖表達閥體整體形狀特征及頂部扇形結構的形狀。

全剖的主視圖表達了閥體的內部形狀特征,各組成部分的相對位置等。(三)分析投影,想象零件的結構形狀☆先看主要部分,后看次要部分;☆先看整體,后看細節(jié);☆先看容易看懂部分,后看難懂部分??磮D步驟:

按投影對應關系分析形體時,要兼顧零件的尺寸及其功用,以便幫助想象零件的形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