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Word文檔下載后可自行編輯1/1八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綜合復習與測試卷廣東(解析)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八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綜合復習與測驗卷
時間:120分鐘滿分:120分
一、選擇題(共2分)
1.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運用不當?shù)囊豁検牵ǎ?/p>
A.那青色的松柏、黃色的梧桐、淙淙的小溪構成了一幅連綿不斷的美麗畫卷。
B.兩家飯店雖然觀感有天地之別,放在一起比不合適,但飯菜的美味半斤八兩。
C.正是出菌子的季節(jié),萬掌山上的菌子隨處可見,但沒法分清是可食的還是不可食的。
D.倫敦西南泰晤士河邊的花園中的花木之美,令人流連忘返,非言語可以形容。
二、句子默寫(共10分)
2.根據(jù)提示填上空。(凡出現(xiàn)加字、漏字、錯別字中的任何一種情況,該空不得分)
(1)此中有真意,。(陶淵明《飲酒》)
(2),學詩謾有驚人句。(李清照《漁家傲》)
(3)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富貴不能淫》)
(4)《赤壁》中蘊含機遇造人的哲理的詩句是:,。
(5)晏殊在《浣溪沙》中用“,”寄托對人事興衰、時光流轉的感嘆,詞句對仗工整,宛如天成。
(6)請寫出本學期學過的連續(xù)兩句含有“飛鳥”的詩詞佳句:,。
三、基礎知識綜合(共8分)
根據(jù)提示,完成相關問題。
地面上的小草,它們是那樣卑微,那樣róu()弱,每個嚴寒的冬天過去后,它們依然一根根從土壤里鉆出來,歡樂地迎著春天的風,好像那剛剛過去的寒冷從未存在。一萬年前是這樣,一萬年以后也是這樣。在春天,我們以同樣感動的眼光看著山坡上那些小牛犢(),它們跳跳蹦蹦,炫____耀它們遍身金黃的róng()毛。
3.根據(jù)拼音在語段的括號內寫出漢字。(2分)
4.在語段的橫線上給加點的字注音。(3分)
5.加點詞語“卑微”中的“卑”,與下列詞語中的“卑”同義項的是()(1分)
A.地卑山近B.卑以自牧C.卑鄙齷齪D.卑不足道
6.寫出語段中畫橫線句子的主語、謂語。(1分)
7.語段在錄入時,有一句標點符號錄錯,請你找出并訂正在下面橫線上。(2分)
四、綜合性學習(共3分)
學習了汪曾祺的《昆明的雨》,八年級(1)班決定開展以“雨的訴說”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請完成下面的題目。
8.在對聯(lián)交流活動中,有個同學擬了上聯(lián),請你運用對聯(lián)知識寫出下聯(lián)。(1分)
上聯(lián):綿綿春雨潤萬物
下聯(lián):
9.下圖展示的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谷雨。請簡要說說圖中介紹了和“谷雨”相關的哪些內容。(2分)
五、詩歌鑒賞(共5分)
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來梁上燕,相親相近水中____。
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
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
本詩為杜甫到成都后草堂初成時所作。
10.請利用你所學的律詩的知識,以下選項中填到橫線上最合適的字是?(2分)
A.藕B.游C.鴨D.鷗
11.這首詩抒發(fā)了哪些情感?(3分)
六、對比閱讀(共18分)
[甲]與子由
蘇軾
惠州市井寥落,然猶日殺一羊,不敢與仕者爭買,時囑屠者買其脊骨耳。骨間亦有微肉,熟煮熱漉出,漬酒中,點薄鹽炙微憔食之。終日抉剔,得銖兩于肯綮①之間,意甚喜之。如食蟹螯,率數(shù)日輒一食,甚覺有補。子由三年食堂庖,所食芻豢,沒齒而不得骨,豈復知此味乎?戲書此紙遺之雖戲語實可施用也。然此說行,則眾狗不悅矣。(選自《蘇軾文集》
[乙]東坡食湯餅②
陸游
呂周輔言:東坡先生與黃門公③南遷相遇于梧、藤間④。道旁有鬻湯餅者,共買食之。惡⑤不可食。黃門置箸而嘆,東坡已盡之矣。徐謂黃門曰:“九三郎,爾尚欲咀嚼耶?”大笑而起。秦少游聞之,曰:“此先生‘飲酒但飲濕’而已。”
(選自《老學庵筆記》
[注]①肯綮(kěnqìng):筋骨結合的地方。②湯餅:面條。③黃門公:蘇軾弟蘇轍。④相遇于梧、藤間:紹圣四年蘇軾貶海南,蘇轍貶雷州,南行途中兩人相遇于梧州、藤州之間。⑤惡:同“粗”。
12.參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釋加點詞。
(3分)
文言詞句方法解釋
然猶日殺一羊課內遷移法:吾日三省吾身《十二章》
點薄鹽炙微憔食之字源推測法:(小篆),從肉,從火
鬻湯餅參考成語法:賣兒鬻女
爾尚欲咀嚼耶查閱詞典法:①尊崇;②高出;③尚且;④還(填序號)
13.用“/”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限斷兩處)(2分)
戲書此紙遺之雖戲語實可施用也。
14.參照示例,結合加橫線詞賞析下面句子。(4分)
示例:然此說行,則眾狗不悅矣。
“矣”是句末語氣詞,相當于“了”,用在此處帶有戲謔的意味,戲言若以后流行吃羊脊骨,恐怕會與狗爭食了。一個“矣”字,足見蘇軾面對困境的曠達樂觀。
徐謂黃門曰:“九三郎,爾尚欲咀嚼耶?”
15.有人說從一個人如何吃飯,就能大致看出他的生活態(tài)度。請結合上面兩篇選文,就此談談你對蘇軾的認識。(4分)
16.結合以上文言篇章,和小文一起完成古詩賞析任務。(5分)
臨江仙·夜歸臨皋
[宋]蘇軾
夜飲東坡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③?夜闌風靜穀紋④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
[注]①臨江仙: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詞牌名。②東坡:湖北黃岡市東。蘇軾謫貶黃州時,友人馬正卿助其墾辟的游息之所,筑雪堂五間。③營營:周旋、忙碌,內心躁急之狀,形容為利祿競逐鉆營。④觳紋:比喻水波細紋。觳,縐紗。
①開頭兩句,借和把蘇軾縱飲的豪興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了出來。(請用原文作答)
②“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寄托了蘇軾怎樣的生活態(tài)度和情懷?請結合詩歌簡要分析。
七、現(xiàn)代文閱讀(共20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題。(10分)
為人生編織一道花的籬笆
①盛夏,全家去吉林省大山深處探訪親戚,迷了幾次路才找到他所在的小村莊。村外公路狹窄,一家又一家石頭加工場白煙升騰、機器轟鳴。村里房屋低矮,住戶稀疏。才下過雨,蜿蜒的土路泥濘。
②歸來之后,卻常常記起那個小村莊,因為他那燦爛的笑臉,因為他家那道鮮花盛開的籬笆。他是個中等身材、五六十歲的男人。他家院落并不寬敞。院子東、西面是別家的石墻;院子北面,繁花似錦的各色六月菊,密密麻麻,交織成兩道五彩繽紛的花籬笆;兩道花籬間,藤條彎成的月亮門,纏繞著凌霄的綠葉紅喇叭;月亮門向外的路兩邊,妖嬈著數(shù)不清的粉紫大麗花。繁枝茂葉的綠背景,烘托出成千上萬朵絢麗的花。主人大概常澆水噴洗,所有的花,都清麗明凈,如一群嘰嘰喳喳的小姑娘,鬧著,笑著。
③邂逅這么多美艷動人的花,我欣喜地駐足,看不夠,就用手機拍。一張笑臉從月亮門里迎出來,樸素、熱情又親切:“你們是遠道來的吧,去老錢家”他指著近旁一戶人家。
④我的心全在花上:“這么多花兒,太漂亮啦!全是您養(yǎng)的”
⑤“是啊,每年都養(yǎng),習慣了?;▋阂惨荒瓯纫荒旰每?。要是喜歡,走的時候摘些帶回去——哪朵好看,盡管摘,回去插花瓶里,也能開幾天?!蹦腥苏Z調不高,溫和的聲音里透著欣喜。他含笑看花的眼神里,全是溫和與欣喜,像是在看自己的一群美麗的女兒。
⑥我沒帶走一朵花兒,我不愿帶走一朵花兒。那絢麗繽紛的花兒,洋溢著美麗溫和的芬芳,應該綻放在枝頭,而不是萎謝在瓶中。雖生活在石粉包圍的僻遠山村,因為這鮮花盛開的明媚籬笆,男人平凡的日子和生命,一定不缺少希望。
⑦歸路上,我們繞道丹東,坐船游鴨綠江。一位皮膚黝黑的朝鮮老鄉(xiāng)駕著簡陋的小船靠近游艇,售賣煙酒等物品。交易結束,朝鮮老鄉(xiāng)望著游客們,指指自己的嘴和肚子。導游解釋,他餓了,哪位游客有吃的喝的,可以送他一點兒。游艇上很快伸出兩只纖細白嫩的手,那是一雙年輕女子的手,左手一袋煎餅,右手兩個雞蛋。女子的身姿和臉龐隱在人叢中,卻不妨礙她那雙送出關切的手定格成永恒的鏡頭。
⑧這女子關切之手送出的善意,宛如大山深處開滿鮮花的籬笆。開滿鮮花的籬笆,又與一段視頻有關聯(lián)。
⑨那是幾年前一個文藝節(jié)目的片段。拾荒歌者幼小喪父,少年外出打工,因貧窮和知識貧乏找不到正式工作,除了打零工,更多是在城市的垃圾桶前翻找“生活”。露宿街頭的他,到中年還未成家,甚至不知自己確切的年齡。他卻一直熱愛讀書和唱歌,熱心照顧朋友的家人。在節(jié)目中,他懷著夢想傾情獻唱,眼神干凈,歌聲純粹。“我一直相信,世界上有很多美麗的東西,我也想成為其中一部分。”他的善良和執(zhí)著,編織出的也是一道花的籬笆。我們無法洞悉拾荒歌者的人生,但在視頻里邂逅,卻被深深感染,一下子沉靜下來,對世界多了敬畏之心。
⑩白駒過隙,忙忙碌碌間,除了至親好友,我們很難走進更多人生命的院落,也難以邀請更多人走進我們生命的居所。但我們可以為自己,也為路過我們生命的人編織一道花的籬笆,分享一片明麗,一縷馨香。
17.通讀全文,根據(jù)文章內容,完成下面的表格。(4分)
人物事件品質
五六十歲男人打理出美麗的花籬笆①
年輕女子②③
拾荒歌者參加文藝節(jié)目,懷著夢想傾情獻唱④
18.品味語言,回答下面問題。(2分)
①結合語境,賞析第②段中加點詞語。
院子北面,繁花似錦的各色六月菊,密密麻麻,交織成兩道五彩繽紛的花籬笆。
②從人物描寫方法的角度,賞析第⑤段畫線句。
他含笑看花的眼神里,全是溫和與欣喜,像是在看自己的一群美麗的女兒。
19.結合本文內容,談談你對第⑩段畫線句的理解。(2分)
20.本文與《昆明的雨》一文異曲同工,均運用“以小見大”的手法。請根據(jù)示例,結合本文的內容,分析本文是如何“以小見大”的。(2分)
示例:《昆明的雨》中對昆明的愛是深沉的,寄托感情的載體卻很小。仙人掌、各類菌子、楊梅、緬桂花等,都是承載感情的載體。這些小事物、小故事彰顯著汪曾祺對昆明、對生活的熱愛。
(二)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題。(10分)
為紀念國立西南聯(lián)合大學建校85周年,我校舉辦“講好聯(lián)大故事培育時代新人”主題活動,請根據(jù)以下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1937年11月1日,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合并成立的“長沙臨時大學”在長沙開學。由于長沙連遭日機猛烈轟炸,1938年2月,長沙臨時大學分三路向西南遷移,行程3200多里,歷時68天,橫穿湘黔滇三省,最后到達昆明并更名為“國立西南聯(lián)合大學”。
材料二電影《九零后》中,“兩彈一星”功勛科學家王希季老人在回憶聯(lián)大的宿舍時用了四個字總結:小、擠、臟、亂。王希季說道,一開始宿舍里的臭蟲咬得他睡不著覺,渾身都癢,到后來能與臭蟲“和平共處”。就是這樣一所前后僅存8年零11個月的“最窮大學”,走出了2位諾貝爾獎獲得者,4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8位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171位兩院院士及100多位人文大師,成為“中國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瑪峰”而享譽世界。
材料三
21.請結合材料一、二,對材料三國立西南聯(lián)合大學校訓“剛毅堅卓”的含義作簡要解說。(5分)
22.有人說“大學不是有大樓,而是有大師”,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看法。(5分)
八、名著閱讀(共4分)
23.不同體裁的作品有不同的閱讀方法,借助材料,解說《昆蟲記》應該采取的閱讀方法及理由。
《昆蟲記》:
他留下的觀察記錄是不變的,但給讀者的思索卻是靈活可變的。他沒有強迫他人接受自己的觀點,只是給讀者帶去了知識、趣味、美感以及思想的享受?!獎摤?譯序)
九、作文(共50分)
24.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向外奔走是一種旅行,靜靜坐著思維也是一種旅行:凡是探索、追尋、觸及那些未知的情境,不論是風土的,或是心靈的,都是一種旅行?!智逍?/p>
以上文字引發(fā)你怎樣的聯(lián)想或感悟?請自擬題目,自選文體(詩歌除外),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中不要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地名、校名。
解析解答部分
1.B
常見易混成語辨析
本題考查詞語的理解和運用。
A:連綿不斷:連續(xù)不斷的樣子。形容連續(xù)不止,從不中斷。使用正確。
B:半斤八兩:指彼此不相上下,實力相當。形容對象不恰當。
C:隨處可見:到處都可以見到。使用正確。
D:流連忘返:形容對美好景致或事物的留戀。使用正確。
故解析為:B
本題考查學生對具體語境中成語的運用正誤的辨析能力。要結合積累的成語來分析,在平時的學習中,首先我們對于遇到的成語要做好積累,其次是注意可以從詞義、詞語的感彩、習慣用法等方面進行歸納。成語常見的錯誤有:望文生義、褒貶不當、搭配不當、用錯對象、重復冗贅、謙敬錯位、自相矛盾、不合語境等。
2.(1)欲辨已忘言
(2)我報路長嗟日暮
(3)獨行其道
(4)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5)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6)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一般性默寫;理解性默寫
本題需要重點識記和正確書寫的字詞有:辨、嗟、喬、燕、佳。
故解析為:(1)欲辨已忘言
(2)我報路長嗟日暮
(3)獨行其道
(4)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5)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6)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本題考查了學生對詩文的背誦,理解和默寫能力。這些篇目都是考生在備考時給出的一個大范圍的篇目,都是中學課本所規(guī)定的背誦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
3.柔;茸
4.dú;xuàn
5.D
6.主語:它們。謂語:鉆。
7.一萬年以后也是這樣!
常用易錯字字音;漢字的部首與偏旁;詞義理解;主謂句;標點符號的正確使用
⑴本題考查根據(jù)拼音寫漢字。解答這類問題時,關鍵在于平時要做好字詞的積累,答題時聯(lián)系前后文認真辨析,規(guī)范書寫。
⑵本題考查重點詞注音。對于課文中出現(xiàn)的一些重點詞要準確辨別讀音,并能結合語境使用恰當。此題關鍵是平時的積累,積累生字詞的讀音書寫。
⑶本題考查詞語的理解。理解詞語的意思既要從詞語的本義出發(fā),又要理解詞語的比喻義、引申義,同時結合具體的語境掌握分析。
⑷本題考查提取句子的主干。按照“主語+謂語+賓語”的格式提取即可。
⑸本題考查標點符號使用正誤的辨析。平時學習中,我們要用心體會標點符號的用法,書寫過程中也要做到盡可能正確使用標點符號。另外對于一些標點符號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積累。
3.本題考查字形的識記?!皉óu()弱”寫作“柔”;“róng()毛”寫作“茸”
故解析為:柔;茸
4.本題考查字音的識記?!靶∨佟弊x作“dú”;“炫____耀”讀作“xuàn”
故解析為:dú;xuàn
5.本題考查詞語的理解?!氨拔ⅰ敝械摹氨啊钡囊馑际恰暗汀⒚煨 ?。
故解析為:D.
6.本題考查句子的主干。依據(jù)詞語在句子中所處的位置判斷。
故解析為:主語:它們。謂語:鉆。
7.本題考查標點符號的使用。此句表示語義的感嘆,應用感嘆號。
故解析為:一萬年以后也是這樣!
8.皚皚瑞雪兆豐年
9.谷雨時間的確實;谷雨時雨水增多;習俗有喝谷雨茶、食香椿、祭倉頡;農民進入農忙時節(jié)。
圖表信息;詩歌對聯(lián)
(1)本題考查擬寫對聯(lián)的能力。擬寫對聯(lián)的基本原則有:①對偶原則,要求上下聯(lián)字數(shù)相等,詞性相對,結構相應;②內容相關原則,要求上下聯(lián)必須圍繞同一話題,內容上或互補,或對立,或承接;③避免重復原則,避免上下聯(lián)同一位置出現(xiàn)同一詞語,也避免同一個字出現(xiàn)在上下聯(lián)不同的位置;④上仄下平原則,即上聯(lián)末字押仄聲韻,下聯(lián)末字押平聲韻,這個原則在考題中一般放得較寬。
(2)本題考查圖文轉換和文化常識。答題時①認真審題,明確要求。②仔細觀察圖片,全面準確捕捉信息。③表述注意事項:注意題目中的關鍵詞;注意題目中的特殊限制;注意在表述中不能出現(xiàn)語??;表述要得體、簡潔、連貫。
8.“綿綿春雨”是偏正短語,綿綿是形容詞,也是疊詞。“潤萬物”是動賓短語。據(jù)此可對出下聯(lián),比如:皚皚瑞雪兆豐年。
故解析為:皚皚瑞雪兆豐年
9.觀察圖片,可以看出圖片上有“谷雨”兩個大字,下面的文字說明谷雨時間的確定。右邊上半部分說明了谷雨的習俗,右邊下半部分一個農民扛著鋤頭,告訴我們谷雨后農民進入農忙時節(jié)。
故解析為:谷雨時間的確實;谷雨時雨水增多;習俗有喝谷雨茶、食香椿、祭倉頡;農民進入農忙時節(jié)。
10.D
11.這首詩抒發(fā)了詩人對鄉(xiāng)村靜謐風景的喜愛,表現(xiàn)出閑適自在的心情,同時還有對故人幫助自己的感激之情,并暗含對未來生活的擔憂之情。
體味古詩詞曲的遣詞;古詩詞曲表述的思想感情
(1)本題考查律詩知識。律詩,是唐朝流行起來的一種詩歌形式,屬于近體詩,律詩分為五言律詩和七言律詩,每句五個字的,稱五言律詩,每句七個字的,稱為七言律詩,律詩通常每首八句,每兩句成一聯(lián),一共有四聯(lián),分別是首聯(lián)、頷聯(lián)、頸聯(lián)、尾聯(lián);律詩的押韻規(guī)則,律詩通常押平聲韻,一韻到底,中間不得換韻,第二、四、六、八句押韻,押韻的字稱之為“韻腳”,首聯(lián)的首句可押可不押,其他聯(lián)的上句不押韻;律詩的平仄規(guī)則,是指同一聯(lián)中的上下兩句的平仄相反;律詩的對仗特征,每首律詩的二、三兩聯(lián)(即頷聯(lián)、頸聯(lián))的上下句慣例是對仗句,對仗要求:句法要相同,不能用相同的字對,詞性相對,也就是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副詞對副詞,代詞對代詞,虛詞對虛詞,還必須用詞義上屬于同一類型的詞來相對,如天文對天文,地理對地理,數(shù)目對數(shù)目,方位對方位,顏色對顏色,時令對時令,器物對器物,人事對人事,生物對生物等等,但不能是同義詞。
(2)本題考查詩歌內容理解。這種類型的題目考查的歸納點有:體味字詞的妙用,描繪詩詞情景,感知詩詞中的藝術形象,理解詩詞中的思想感情,鑒賞表述技巧等方面,學生只要讀懂詩詞大意,結合、寫作背景等一般都能解答。
10.本題考查律詩知識。根據(jù)律詩字數(shù)相等、詞性相對(必須用詞義上屬于同一類型的詞來相對)、二三聯(lián)對仗、第二、四、六、八句押韻等知識,A詞義上不屬于同一類型的詞來相對,故不合適;B詞性不對,上句“燕”是名詞,這里“游”是動詞,故不合適;C“鴨”的韻腳是ā,這首詩的韻腳是ōu,押韻對不上,故不合適;D詞性、韻腳、對仗都合適。
故解析為:D
11.本題考查詩歌內容理解。首聯(lián)“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痹娙藢︵l(xiāng)村靜謐風景的喜愛;頷聯(lián)“自去自來梁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此句寫燕子的輕盈自由,鷗鷺的相親相愛,人與自然的和諧,令人賞心悅目,詩人在自然中感到自由、親切、融洽,表現(xiàn)生活清悠閑適的情趣;頸聯(lián)“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泵鑼懤掀蕻嫾?、稚子敲針的安定祥和的生活畫面,表述了長期漂泊終于暫時過上了安定生活的欣喜之情;尾聯(lián)“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意思是只要有老朋友給予一些周濟,我這微賤之人也就別無所求了,表面上是喜幸之詞,骨子里則包含著一絲悲苦之情。
故解析為:這首詩抒發(fā)了詩人對鄉(xiāng)村靜謐風景的喜愛,表現(xiàn)出閑適自在的心情,同時還有對故人幫助自己的感激之情,并暗含對未來生活的擔憂之情。
12.每天,一天天;烤(肉);賣;④
13.戲書此紙遺之/雖戲語/實可施用也。
14.“徐”是“慢慢”的意思,體現(xiàn)了蘇軾說話時舒緩悠閑的語氣。蘇轍“置箸而嘆”,蘇軾緩緩戲言“爾尚欲咀嚼耶”,詼諧可愛,可見其隨遇而安,灑脫豁達。
15.《與子由》一文中蘇軾被貶惠州,生活艱苦,但他在詳細描述羊脊骨的吃法以及自己的欣喜之情后,戲問“沒齒而不得骨”的子由“豈復知此味乎”。雖滿紙諧語戲言,卻讓我們看到了一顆歷經(jīng)磨難而曠放豁達極富生活情趣的心靈。在陸游筆下,同在被貶途中,面對難以下咽的面條,蘇轍“置箸而嘆”,蘇軾卻已痛痛快快吃完??梢婏柦?jīng)憂患的蘇東坡,早已不為外物所擾,隨遇而安,曠達灑脫。
16.醒復醉;仿佛;“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說明被貶黃州時的心情郁悶,但是性格疏朗、豪放,表現(xiàn)出他曠達的胸襟,表述了他不滿世俗、向往自由的心聲。
把握古詩詞曲的內容;古詩詞曲表述的思想感情;概括文言文給人的啟示和道理;根據(jù)文言文中某一內容談觀點;文言文斷句;常用文言實詞
(1)此題主要考查文言文常見實詞的理解,解答此類題目時,一定要先翻譯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釋詞語,在翻譯時要注意詞類活用,一詞多義,古今異義,通假字等情況,平時要注意積累并識記一些常見實詞。
(2)本題考查文言中的斷句,解答時首先要閱讀全文,了解文意,這是斷句的先決條件,通讀全文,搞清屬于什么文體,寫了什么內容,想表述什么意思。要注意文言文單音詞占多數(shù)的特點,抓住幾個關鍵的字詞翻譯以理解文段大意。掌握文言文的詞語特點(例如現(xiàn)代漢語中的一些雙音節(jié)詞在文言文中是兩個單音節(jié)詞,需要分開讀),讀對單詞,借助語法知識,分析句子結構,以讀對停頓,一些表示議論、推斷、反問語氣的句子中,如果前面有“夫”、“蓋”、“其”等詞時,這些詞后應稍加停頓,偏正短語和介賓短語一般不停頓,否則會影響文章大意。
(3)本題考查學生對古詩文中句子的賞析能力。要從情感的角度,從煉字、煉句,修辭手法、表現(xiàn)手法等角度去賞析語句的精妙之處。
(4)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重要問題的探究和分析能力。要在整體閱讀的基礎上,根據(jù)題干的具體要求作答,注意聯(lián)系創(chuàng)作背景和題干中的具體要求作答。
(5)本題考查學生賞析古詩名句,把握作品滲透出的的情感態(tài)度的能力。要在整體閱讀的基礎上,根據(jù)詩歌的意象、意境,從的創(chuàng)作背景,題目下的解釋等角度分析理解的情感態(tài)度。
參考譯文:
[甲]惠州這個地方,街市蕭條冷清,然而每天還是能殺一只羊,不敢和為官者爭買,時常叮囑屠戶留下羊脊骨讓我買。骨頭之間也是有些許肉的,要煮到可食的程度后趁熱濾干撈出,然后在酒里腌漬,加點鹽烤到徵微有點焦的時候吃。我剔了一天的骨頭,在筋骨結合之處剔得一點點肉,就特別開心,像吃蟹鉗一般。大概隔幾天就這樣吃一回,感覺很是滋補。子由你天天吃的肉都很肥厚,牙齒全咬進去,都咬不到骨頭,哪里會品嘗得到我這種美味呢?我開玩笑地寫給你這封信,雖是玩笑,你實際上可操作一番。不過,假如這個方法真的流行了,那狗就要不開心了。
[乙]呂周輔說:蘇軾與弟弟蘇轍被貶謫到南方時曾經(jīng)在梧州、藤州之間相遇。路邊有賣面條的人,(兄弟二人)一起買了面條吃,(面條)粗得難以吃下去。蘇轍放下筷子嘆氣,而這時蘇軾已經(jīng)吃完面條了。他慢悠悠地對蘇轍說:“九三郎,你還想細細咀嚼品嘗么?”說完大笑著站起來。秦觀聽說這件事后,說:“這是東坡先生‘只管飲酒,不管它的味道’的道理?!?/p>
12.①吾日三省吾身: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日:每天。
②“炙”按字源推測法,可知“從肉,從火”,因此是在火上的肉,即“烤肉”的意思;
③賣兒鬻女:形容生活窮困,以至販賣子女。鬻:賣。
④爾尚欲咀嚼耶:你還想細細咀嚼品嘗么。尚:還。故選④。
故解析為:每天,一天天;烤(肉);賣;④。
13.本題考查斷句。結合句意“我開玩笑地寫給你這封信,雖是玩笑,你實際上可操作一番”和句首表轉折意義的“雖”可斷句為:戲書此紙遺之/雖戲語/實可施用也。
故解析為:戲書此紙遺之雖戲語實可施用也。
14.本題考查句子賞析。注意參照示例,先把詞語進行解釋,結合句意理解,然后分析對人物性格特點的表現(xiàn)作用。
全句意思是:他慢悠悠地對蘇轍說:“九三郎,你還想細細咀嚼品嘗么”“徐”是慢慢的意思,用于描寫蘇軾說話的語氣,體現(xiàn)了他悠閑的心態(tài)。面對惡不可食"的湯餅,蘇轍置箸而嘆”,蘇軾緩緩戲言“爾尚欲咀嚼耶”,可見其心性豁達,隨遇而安。
故解析為:“徐”是“慢慢”的意思,體現(xiàn)了蘇軾說話時舒緩悠閑的語氣。蘇轍“置箸而嘆”,蘇軾緩緩戲言“爾尚欲咀嚼耶”,詼諧可愛,可見其隨遇而安,灑脫豁達。
15.本題考查閱讀對人物的認識。
《與子由》中,通過“不敢與仕者爭買,時囑屠者買其脊骨耳”可以看出,蘇軾生活艱苦;但就是買的這稍微帶點肉的羊脊
骨,“熟煮熱漉出,漬酒中,點薄鹽炙微憔食之”,也讓東坡吃出了花樣,吃出了快意:“意甚喜之”“甚覺有補”。讓人感嘆他對美食的鉆研,對生活的熱愛之情,從中可以看出一顆灑脫的充滿情趣的心。
《東坡食湯餅》中,面對難以下厭的湯餅,“黃門置箸而嘆,東坡已盡之矣”,并且對弟弟說:“這么難吃的飯,你還要細細品嘗嗎”吃飽就得了。再結合“大笑而起”可以看出,面對憂患,東坡早已淡然處之,泰然處之。
故解析為:《與子由》一文中蘇軾被貶惠州,生活艱苦,但他在詳細描述羊脊骨的吃法以及自己的欣喜之情后,戲問“沒齒而不得骨”的子由“豈復知此味乎”。雖滿紙諧語戲言,卻讓我們看到了一顆歷經(jīng)磨難而曠放豁達極富生活情趣的心靈。在陸游筆下,同在被貶途中,面對難以下咽的面條,蘇轍“置箸而嘆”,蘇軾卻已痛痛快快吃完。可見飽經(jīng)憂患的蘇東坡,早已不為外物所擾,隨遇而安,曠達灑脫。
16.①考查對詩歌內容的理解與提取。上片首句“夜飲東坡醒復醉”,一開始就點明了夜飲的地點和醉酒的程度。醉而復醒,醒而復醉,當他回臨皋寓所時,自然很晚了?!皻w來仿佛三更”,“仿佛”二字,傳神地畫出了詞人醉眼朦朧的情態(tài)。這開頭兩句,先一個“醒復醉”,再一個“仿佛”,就把他縱飲的豪興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出來了。
②考查通過詩句分析詩人的生活態(tài)度和情懷。結合創(chuàng)作背景:這首詞作于蘇軾黃州之貶的第三年,即宋神宗元豐五年(公元1082年)九月。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蘇軾因烏臺詩案,謫貶黃州(今湖北黃岡)。但他沒有被痛苦壓倒。有時布衣芒屬,出入于阡陌之上,他要從大自然中尋求美的享受,領略人生的哲理。蘇東坡政治上受到沉重打擊之后,思想幾度變化,由入世轉向出世,追求一種精神自由、合乎自然的人生理想。在他復雜的人生觀中,由于雜有某些老莊思想,因而在痛苦的逆境中形成了曠達不羈的性格。所謂“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實際只是詞人希望獲得精神解脫的一種象喻,他要趁此良辰美景,駕一葉扁舟,隨波流逝,任意東西,他要將自己的有限生命融化在無限的大自然之中。表述出詞人瀟灑如仙的曠達襟懷,是他不滿世俗、向往自由的心聲。
故解析為:①醒復醉;仿佛;②“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說明被貶黃州時的心情郁悶,但是性格疏朗、豪放,表現(xiàn)出他曠達的胸襟,表述了他不滿世俗、向往自由的心聲。
17.美好的情趣;送食物給朝鮮老鄉(xiāng);關切的善意;善良和執(zhí)著
18.①“交織”意思是錯綜復雜地合在一起。這里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繁花似錦的各色六月菊在五彩繽紛的籬笆上密密麻麻錯雜開放的情景,突出了花的美麗,表述了對花籬笆的喜愛。②句子運用神態(tài)描寫,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男人看自己種的花時的溫和與欣喜,表現(xiàn)了他熱愛事物的美好情趣,表述了他對花的喜愛之情。
19.這句話運用象征,將花的籬笆象征生活中的美好,生動形象地告訴我們:生活中應該多一些美好情趣、溫暖善意和熱愛執(zhí)著,既為自己,也為別人送去一份希望與溫馨。總結全文,升華主旨,與文章題目相照應。
20.(示例1)本文表述的主題是深刻的:生活中應該多一些美好情趣、溫暖善意和熱愛執(zhí)著,這樣的人生將會給自己和他人帶來希望和溫馨。選取的事件卻很?。何辶畾q男人養(yǎng)花、年輕女子送食物、拾荒歌者傾情獻唱。綜上來看,本文以這些小事,突出主題,以小見大。
(示例2)本文通過寫?zhàn)B花的五六十歲男人、送食物的年輕女子、傾情獻唱的拾荒歌者身上發(fā)生的三件小事,表述了人生的哲理:生活中應該多一些美好情趣、溫暖善意和熱愛執(zhí)著,這樣的人生將會給自己和他人送去一片希望和溫馨。文章以小見大,突出主題。
記敘性散文;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現(xiàn)手法;概括文章主要內容;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理解文章關鍵語句意思
(1)本題考查對文章信息的篩選和提煉。篩選信息有三個原則:①帶著題目,通讀全文,把握大意。②對照考題,找到答題區(qū),篩選出相關的語言材料,選好答題的角度,組織好答題的語言。③快速瀏覽全文,驗證解析。
(2)本題考查學生賞析語句、詞語的能力。賞析句子一般從修辭方法、描寫方法、寫作手法、遣詞造句等方面入手,結合語境來品析。解答此題,需要通讀全文,整體感知文本,理清文章脈絡,感知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主旨,在此基礎上,結合具體語境,賞析句子的表述效果。賞析詞語要結合詞語的意思,聯(lián)系語句的內容,表述的思想情感,描寫對象的表述。
(3)考查對重點語句的理解。這類試題,不要浮于語句的表面意思,如果簡單地理解為詞句的表層意思,就容易理解偏差,一般要重點進行片段研讀和探究,結合語境,聯(lián)系上下文,緊扣文章中心主題分析其深層意思。
(4)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寫作手法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時要通讀文章,理解文章在表述思想情感方面運用的方法,結合具體的寫作手法進行理解和分析。
17.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與概括。
已知信息“打理出美麗的花籬笆"對應第②段,由第②段的“歸來之后,卻常常記起那個小村莊,因為親戚鄰居那燦爛的笑險,因為他家那道鮮花盛開的籬笆""主人大概常澆水噴洗,所有的花,都清麗明凈,如一群嘰嘰喳喳的小姑娘,鬧著,笑著""可知,這里展現(xiàn)出親戚鄰居的美好生活和美好情趣,故第①空應填:美好的情趣;
已知信息"年輕女子"對應第⑦⑧段,結合⑦段的"交易結束,朝鮮老鄉(xiāng)望著游客們,指指自己的嘴和肚子……游艇上很快伸出兩只纖細白嫩的手,那是一雙年輕女子的手,左手一袋煎餅,右手兩只雞蛋。女子的身姿和臉龐隱在人叢中,卻不妨礙她那雙送出關切的手定格成永恒的鏡頭"可概括出事件,第②空應填:年輕女子送食物給朝鮮老鄉(xiāng);
由第⑧段"這女子關切之手送出的善意,宛如大山深處鮮花的籬笆。鮮花的籬笆,又與一段視頻關聯(lián)起來"可知,第③空應填:關切的善意;已知信息“拾荒者""參加文藝節(jié)目,懷著夢想傾情獻唱"對應第⑨段,由第⑨段"他的善良和執(zhí)著編織出的也是一道花的籬笆"可知,第④空應填:善良和執(zhí)著。
18.本題考查賞析重要語句。
(1)根據(jù)題千要求,需從詞語的角度進行賞析。首先解釋加點詞語的意思,然后結合具體語境分析其在句中的表述效果。"交織",交錯相織;寫出了"繁花似錦的各色六月菊,密密麻麻""五彩繽紛"的情狀,突出了籬笆編織的美麗與用心,表述出了我的喜愛之情;再結合⑥段的"那絢麗繽紛的花兒,洋溢著美麗溫和的芬芳,應該綻放在枝頭,而不是姜謝在瓶中。雖生活在石粉包圍的僻遠山村,因為這鮮花盛開的明媚籬笆,男人平凡的日子和生命,一定不缺少希望和滋味兒"可以看出,它為下文表現(xiàn)親戚鄰居的美好情趣做了鋪墊。
(2)“含笑""看花的眼神""溫和與欣喜"”,是對親戚養(yǎng)花鄰居的神態(tài)描寫,寫出了他看花時的"溫和與欣喜"。他看花像是在看自己的一群美麗的女兒,結合“是啊,每年都養(yǎng),習慣了?;▋阂惨荒瓯纫荒旰每?。要是喜歡,走的時候撿大朵的,摘些帶回去——哪朵好看,盡管摘,回去插花瓶里,也能開幾天"可知,細致傳神地刻畫出他對花的憐愛,對美麗的事物熱愛的美好情趣。
19.本題考查語句理解。
結合⑥段的“雖生活在石粉包圍的僻遠山村,因為這鮮花盛開的明媚籬笆,男人平凡的日子和生命,一定不缺少希望和滋味兒,”⑧段的"這女子關切之手送出的善意,宛如大山深處鮮花的籬笆"和⑨段的"他的善良和執(zhí)著編織出的也是一道花的籬笆。我們無法洞悉拾荒歌者的人生,在視頻里邂逅,卻被深深感染,一下子沉靜下來,對世界多了敬畏之心"可以看出,“花的籬笆"指的是生活中的美好、善良、執(zhí)著等。這句話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號召我們“為自己,也為路過我們生命的人",即盡自己的能力送上自己的善良、熱愛等,讓他人感受到生命中的美好。呼應了文章題目“為人生編織一道花的籬笆”,點明了文章主旨。
20.本題考查寫作手法分析。
注意根據(jù)示例來寫。結合⑥段的"雖生活在石粉包圍的僻遠山村,因為這鮮花盛開的明媚籬笆,男人平凡的日子和生命,一定不缺少希望和滋味兒",⑧段的"這女子關切之手送出的善意,宛如大山深處鮮花的籬笆"和⑨段的"他的善良和執(zhí)著編織出的也是一道花的籬笆。我們無法洞悉拾荒歌者的人生,在視頻里邂逅,卻被深深感染,一下子沉靜下來,對世界多了敬畏之心"可以看出,選用生活中普通人的平凡小事,告訴我們"可以為自己,也為路過我們生命的人編織一道花的籬笆,分享一片明麗,一縷馨香"”。表述的是對他人、對社會關愛的大主題,選用的卻是極常見的小事例,以小見大,突出主題。
示例:本文通過寫親戚鄰居家的籬笆花墻、送食物的年輕女子、傾情獻唱的拾荒歌者三件小事,表述了人生的哲理,生活中應該多一些美好情趣、溫暖善意和熱愛執(zhí)著,這樣的人生將會給自己和他人帶去一片希望和溫馨。文章以小見大,突出主題。
21.(示例)剛健不屈(意志堅定),堅持不懈,追求卓越。(答出兩點,言之有理即可)
22.(示例)①有大師的大學,才是真正的大學。②大學的價值在于培養(yǎng)出杰出的人才,而不在于有大樓。③大學的大樓雖然不可少,但人才的培養(yǎng)更重要。(答出兩點,言之有理即可)
見解表述
(1)本題考查對材料內容的概括。解答此題要求學生通讀材料,理解材料的意思,結合語句進行概括。
(2)本題考查對重點語句的理解,解答時要結合材料的內容,圍繞題干的要求,抓關鍵語進行分析和理解。
21.本題考查提煉概括。
根據(jù)材料一中的"由于長沙連遭日機猛烈轟炸"行程3200多里,歷時68天,橫穿湘黔滇三省"可知,國立西南聯(lián)合大學的師生們無私無畏,堅忍不拔。
根據(jù)材料二中的"一開始宿舍里的臭蟲咬得他睡不著覺,渾身都癢,到后來能與“臭蟲”和平共處"可知,聯(lián)大的師生們刻苦自勵。
根據(jù)材料二中的"走出了2位諾貝爾獎獲得者,4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8位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171位兩院院士及100多位人文大師"可知,聯(lián)大的師生們追求真理,創(chuàng)造了豐功偉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酒店企業(yè)安全生產(chǎn)試題及答案
- 2025年人工智能行業(yè)發(fā)展現(xiàn)狀與未來趨勢研究報告
- 2025年人力資源行業(yè)數(shù)字化人才管理趨勢研究報告
- 2025年汽配行業(yè)汽車零部件電商發(fā)展趨勢分析研究報告
- 2025年人力資源行業(yè)人才招聘趨勢預測報告
- 2025年孝義市市級機關公開遴選考試真題
- 2025年農業(yè)科技行業(yè)農業(yè)智能化與農業(yè)創(chuàng)新趨勢研究報告
- 2025年數(shù)字化會議服務市場需求與供給狀況分析報告
- 離子束表面改性-第1篇-洞察與解讀
- 資陽市消防救援支隊招錄政府專職消防員筆試真題2024
- 物流運輸企業(yè)服務質量管理辦法
- 《工業(yè)機器人現(xiàn)場編程》課件-任務2.機器人上下料工作站
- 專題15 完形填空記敘文(20空)-2020-2024年五年高考英語真題分類匯編(全國版)(解析版)
- 2024年度造紙廠并購合同
- 植物生理學第七章細胞信號轉導
- DB32T-鄉(xiāng)鎮(zhèn)農產(chǎn)品質量安全監(jiān)管機構建設規(guī)范編制說明
- 一例晚期直腸癌多發(fā)轉移患者鎮(zhèn)痛治療病例分享
- 七年級數(shù)學(上)有理數(shù)混合運算100題(含答案)
- 公共事業(yè)行業(yè)財務人員培訓:財務管理與預算編制
- 《工業(yè)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導論》 課件全套 第1-10章 智能制造與工業(yè)互聯(lián)網(wǎng)-工業(yè)人工智能
- 定向鉆機彎頭調整方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