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Word文檔下載后可自行編輯1/1七年級語文上學期期末真題分類匯編專題05詩歌鑒賞()七年級語文上學期期末真題分類匯編(江蘇專用)
專題05詩歌鑒賞
(四大考點:詞句手法情感意象)
一:課內(nèi)閱讀
1.(2022年秋·江蘇徐州·七年級統(tǒng)考期末)閱讀古代詩歌,完成下題。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陸游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小語品讀詩文后,設(shè)計了一張讀書卡片,請你幫助她補全下表的空白處。
摘抄批注
詩句內(nèi)容賞析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①“僵臥”、“孤村”點明了詩人年邁凄涼孤苦無助的處境?!安蛔园А钡脑蚴窃娙诉€想著替國家守衛(wèi)邊疆。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夜將盡,我躺在床上聽到那風雨聲,夢見自己騎著披著鐵甲的戰(zhàn)馬跨過冰封的河流。這兩句詩巧借自然界的風雨把現(xiàn)實與②自然地聯(lián)系起來,借此抒發(fā)③之情。
2.(2022年秋·江蘇淮安·七年級統(tǒng)考期末)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問題。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1)有人說“過五溪”只是交代了王昌齡的行蹤,你怎么看?
(2)“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北硎隽嗽娙嗽鯓拥那楦??
二:課外閱讀
3.(2022年秋·江蘇南京·七年級統(tǒng)考期末)夏日已成記憶,揚子和秦淮一起從詩作中回味夏日風情。
夏日田園雜興十二絕(其一)
范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
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
惟有蜻蜓蛺①蝶飛。
揚子:夏日詩作中,我最愛范成大的《夏日田園雜興十二絕(其一)》,前兩句中,“梅子金黃”、“杏子肥”、“(1)”等將江南初夏的田園之景刻畫得真是生動形象啊。
秦淮:詩歌最后兩句寫出晝長人稀,蜓飛蝶舞,用了(2)的手法,抒發(fā)了之情。
4.(2022年秋·江蘇南通·七年級統(tǒng)考期末)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小題。
廬山瀑布
徐凝
虛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暫息。
今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
(1)請從修辭的角度賞析詩歌“今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兩句。
(2)所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請你結(jié)合本詩的內(nèi)容,從下面兩幅圖片中選擇一幅作為本詩的配圖,并說明理由。
5.(2022年秋·江蘇南通·七年級統(tǒng)考期末)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問題。
秋詞(其二)
[唐]劉禹錫
山明水凈夜來霜,數(shù)樹深紅出淺黃。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①人狂。
[解釋]①嗾(sǒu):這里是“使”的意思。
(1)“試上高樓清入骨”一句中的“清”在詩中理解為
(2)本詩中“豈如春色嗾人狂”與劉禹錫《秋詞(其一)》中的“我言秋日勝春朝”有異曲同工之妙,請簡要分析。
6.(2022年秋·江蘇南通·七年級啟東市長江中學??计谀╅喿x下面這首詩歌,根據(jù)要求,回答問題
睛①
杜甫
久雨巫山暗,新晴錦繡文②。
碧知湖外草,紅見海東云。
竟日鶯相和,摩霄鶴數(shù)群。
野花干更落,風處急紛紛。
①本詩是詩人流落蜀中時所作。②文:花紋、圖案。
(1)下列關(guān)于詩歌內(nèi)容和藝術(shù)的分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首句從“久雨”寫起,“久”“暗”二字襯托出了詩人看見巫峽久雨新晴后的喜悅之情。
B.“錦繡文”統(tǒng)攝全詩,是詩眼,也是抒情的著眼點。
C.中間兩聯(lián)著重從景物的顏色和禽鳥的活動來表現(xiàn)新晴,動靜結(jié)合,美不勝收。
D.詩人在表述了久雨新晴后的喜悅之情的同時,也不免一份傷情。尾聯(lián)描寫的也是久雨新晴的典型景象,可見全詩緊緊扣住“晴”字寫抒情,渾然一體。
(2)閱讀本詩尾聯(lián)并聯(lián)系寫作背景,說說詩人的傷感之情由何而生?
三:對比閱讀
7.(2022年秋·江蘇南京·七年級統(tǒng)考期末)下面兩首詩都寫出了“秋氣之高遠”,請結(jié)合具體詩句加以分析。
秋詞(其一)
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長安秋望
杜牧
樓倚霜樹外,鏡天無一毫。
南山與秋色,氣勢兩相高。
(選自《唐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版)
8.(2022年秋·江蘇蘇州·七年級統(tǒng)考期末)閱讀下面兩首詩詞,完成問題。
北陂①杏花
王安石
一陂春水繞花身,花影妖嬈各占春。
縱被春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成塵。
[注]陂(bēi):池塘。
卜算子詠梅
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1)“一陂春水繞花身”中的“繞”字可否換成“傍”字,為什么?
(2)兩首詩詞中都寫到了“碾作塵”,它們所表述的情感是否相同?請簡要分析。
(3)面對落花,詩人的情感態(tài)度各不相同,請選出分析或理解不正確的一項()
A.王安石在《北陂杏花》中借落花表述堅持自己的變法立場,不與邪惡勢力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懷。
B.陸游在《卜算子詠梅》中借“碾作塵”的梅花表述遭受外界摧殘、任人踐踏而無可奈何的慨嘆。
C.李白在《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融情入景,借落盡的楊花,表述飄零之感、離別之恨。
D.杜甫《江南逢李龜年》中的“落花”寓意甚多,有個人身世之悲,也有對繁華時代落幕的慨嘆。
9.(2022年秋·江蘇泰州·七年級校聯(lián)考期末)閱讀陸游的兩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時雨(節(jié)選)
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家家麥飯美,處處菱歌長。
老我成惰農(nóng),永日付竹床。衰發(fā)①短不櫛②,愛此一雨涼。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①衰(cuī)發(fā):白發(fā)。②不櫛:不束發(fā)。
(1)《時雨》中“家家”和“處處”能否改為“幾家”“幾處”?請說說你的理解。
(2)《時雨》和《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中都寫了陸游的年老體衰,但用意卻有所區(qū)別:
甲詩:
乙詩:
10.(2022年秋·江蘇泰州·七年級統(tǒng)考期末)閱讀下面兩首詩歌,完成問題。
夜雨寄北
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滯雨
李商隱
滯雨長安夜,殘燈獨客愁。
故鄉(xiāng)云水地,歸夢不宜秋。
(1)用自己的語言描繪詩“滯雨長安夜,殘燈獨客愁”的畫面。
(2)兩詩的最后兩句在寫法上有異曲同工之妙,都在寫景中抒發(fā)情懷。請加以賞析。
11.(2022年秋·江蘇無錫·七年級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實驗學校??计谀╅喿x下面古詩,完成后面小題。
夜上受降城聞笛
李益
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wù)哿?,何人不起故園情。
①折柳:即《折楊柳》笛曲,內(nèi)容多寫離別情緒。
根據(jù)要求完成表格。
《夜上受降城聞笛》《春夜洛城聞笛》
賞讀(1)第一、二句中,景物,創(chuàng)設(shè)出一種寧靜蒼茫的意境。(2)第二句詩人通過(表現(xiàn)手法)夸張地寫出笛聲飛遍全城。
探究兩首詩歌中“笛聲”這一意象蘊含了的感情。
一:課內(nèi)閱讀
一、(2022年秋·江蘇南通·七年級統(tǒng)考期末)小語和小文漫步古詩長廊,邀你一起閱讀下面的詩,完成下面小題。
江南逢李龜年
杜甫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
12.下面哪個表情能夠代表小語讀完此詩后的心情?請結(jié)合詩歌內(nèi)容說明理由。
13.“少陵七絕,此為壓卷(最出色的作品)”,這是清朝孫洙對此詩的評價。請你從寫作手法的角度來談?wù)勥@首詩的“出色”之處。
二、(2022年秋·江蘇揚州·七年級??计谀╅喿x下面的詩,完成下面小題。
寒菊
鄭思肖①
花開不并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①鄭思肖:南宋末年愛國詩人、畫家。這首詩寫于南宋滅亡后。
14.詩歌的一、二句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15.詩歌的后兩句運用了哪種手法?請加以分析。
三、(2022年秋·江蘇鎮(zhèn)江·七年級統(tǒng)考期末)閱讀下面古詩,完成各題。
潼關(guān)
譚嗣同
終古高云簇此城,秋風吹散馬蹄聲。
河流大野猶嫌束,山入潼關(guān)不解平。
16.(1)這首詩通過高云、古城、秋風、、原野、等描繪了潼關(guān)的景象。
(2)詩歌一二兩句描寫的潼關(guān)風景有何特點?
(3)結(jié)合詩歌三四兩句說說本詩表述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二:課外閱讀
一、(2022年秋·江蘇宿遷·七年級校聯(lián)考期末)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送兄
別路云初起,離亭①葉正稀。
所嗟②人異雁,不作一行飛!
解釋:①離亭:驛亭,古時人們常在驛亭舉行送別宴會,于此送別。②嗟:感嘆。相傳這首詩是唐朝武則天時期一位七歲女孩所作。
17.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這首詩前兩句所展示的畫面。
18.這首詩抒發(fā)了怎樣的情感?
19.假如你就是七歲女孩送別的兄長,請給她留一句話以表惜別之情。
二、(2022年秋·江蘇揚州·七年級統(tǒng)考期末)閱讀下面古詩,完成各題。
還自廣陵①
[宋]秦觀
天寒水鳥自相依,十百為群戲落暉。
過盡行人都不起,忽聞冰響②一齊飛。
①還自廣陵:從廣陵返回高郵老家。②冰將裂時發(fā)出的響聲。
20.從動靜結(jié)合角度分析一、二句中“依”和“戲”兩字的妙處。
21.詩歌第三、四句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現(xiàn)了詩人什么樣的心境?
三、(2022年秋·江蘇揚州·七年級統(tǒng)考期末)閱讀下面詩歌,完成小題。
野池
王建
野池水滿連秋堤,菱花結(jié)實蒲葉齊。
川口雨晴風復(fù)止,蜻蜓上下魚東西。
22.詩歌以“野池”為描寫對象,第一、二句分別描繪了池水和植物的什么特點。
23.詩句“蜻蜓上下魚東西”表現(xiàn)詩人怎樣的情感?
四、(2022年秋·江蘇鹽城·八年級??计谥校╅喿x下面古詩,完成各題。
重送①裴郎中貶吉州
劉長卿
猿啼客散暮江頭,人自傷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遠,青山萬里一孤舟。
注:①重送,詩人之前已寫過一首同題材的五言律詩。劉、裴曾一起被召回又同遭貶謫。
24.詩歌前兩句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25.請結(jié)合詩歌,簡析全詩表述的思想感情。
五、(2022年秋·江蘇宿遷·七年級統(tǒng)考期末)閱讀下面一首古詩,完成下面小題。
秋日送客至潛水驛
劉禹錫
候吏①立沙際②,田家連竹溪。
楓林社日鼓,茅屋午時雞。
鵲噪晚禾地,蝶飛秋草畦。
驛樓宮樹近,疲馬再三嘶。
(選自《全唐詩》)
①候吏:驛站管理者。②沙際:水邊。
26.這首詩前四句描繪了一幅怎樣的農(nóng)家畫面?
27.請簡要分析頸聯(lián)“鵲噪晚禾地,蝶飛秋草畦”運用了哪些寫景的手法。
28.這首詩表述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六、(2022年秋·江蘇鹽城·七年級校聯(lián)考期末)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下面小題。
送劉帥歸蜀
危稹①
萬水朝東弱水②西,先生③歸去老峨眉。
人間那得樓千尺,望得峨眉山見時。
①危?。耗纤挝膶W家。②弱水:古水名。③先生:指劉帥。
29.詩的三、四兩句運用想象手法,請簡要分析。
30.詩中的兩個“水”和兩個“峨眉”在詩中起什么作用?
三:對比閱讀
一、(2022年秋·江蘇鎮(zhèn)江·七年級統(tǒng)考期末)閱讀下面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秋詞
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31.《天凈沙·秋思》營造的氛圍可以用《秋詞》中的“”一詞來形容?!短靸羯场で锼肌分械摹啊币痪涿枥L的畫面溫馨寧靜,更增加了游子的思鄉(xiāng)之情。
32.兩首詩歌均寫到了鳥——“鶴”“鴉”。假如你身處其中,這兩種鳥分別給你怎樣的感受?
二、(2022年秋·江蘇鎮(zhèn)江·七年級統(tǒng)考期末)閱讀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天凈沙·秋思
(元)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秋行
(宋)徐璣
戛戛秋蟬響似箏,聽蟬閑傍柳邊行。
小溪清水平如鏡,一葉飛來浪細生。
33.這兩首詩中、等意象可以表示秋季。
34.兩詩中都有聲音,《天凈沙·秋思》從一詞感覺到,《秋行》從一詞聽到。
35.兩首詩都是寫秋的,請分別概括其情感。
三、(2022年秋·江蘇無錫·七年級統(tǒng)考期末)閱讀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除夜①作
(唐)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
客心何事轉(zhuǎn)凄然?
故鄉(xiāng)今夜思千里,
霜鬢明朝又一年。
除夜宿石頭驛
(唐)戴叔倫②
旅館誰相問?寒燈獨可親。
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
寥落悲前事,支離笑此身。
愁顏與衰鬢,明日又逢春。
①除夜,除夕之夜。②戴叔倫,抱有濟時之志,為官治績斐然。晚年曾被誣拿問,后得昭雪。
36.各項是小文同學對詩歌的批注,你覺得說法不妥的一項是()
A.“客心何事轉(zhuǎn)凄然?”寫出深夜有客來訪,卻并未排遣寂寞,反因思鄉(xiāng)而凄楚。
B.“故鄉(xiāng)今夜思千里”這里不寫自己思鄉(xiāng),只說故鄉(xiāng)的親人想念我,表述含蓄而委婉。
C.“寒燈獨可親”寫了詩人獨居驛館,唯有孤燈相伴、難以成眠的凄涼畫面。
D.“一年”與“萬里”,將悠遠的時間感和廣漠的空間感并列對照,更添愁緒。
37.《除夜宿石頭驛》頸聯(lián)中既寫“悲”,又寫“笑”,是否矛盾?請結(jié)合全詩作簡要分析。
38.兩首詩的最后一句都用了“又”字,兩個“又”傳達了哪些共通的情感?
四、(2022年秋·江蘇連云港·七年級統(tǒng)考期末)活動一:“月”這一意象是李白詩歌中的一道絢麗風景線,老師選擇了三篇作品進行專題閱讀,請完成下面問題。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峨眉山月歇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我在巴東三峽時,西看明月憶峨眉。
月出峨眉照滄海,與人萬里長相隨。
39.下列對甲乙丙三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詩用楊花和子規(guī)兩個意象,表明時間已到暮春初夏,楊花落盡,杜鵑聲聲表述了詩人心中苦悶、彷徨、傷感之情。
B.乙詩中連用五個地名,造成空間迅速轉(zhuǎn)換之感,讓人感覺到行船之快,傳達出詩人江行的獨特體驗,抒發(fā)對友人的思念之情。
C.丙詩以“峨眉山月”為主線貫穿始終,詩人由自己寫到故鄉(xiāng)月,再由月寫到人,月成為李白詩歌中的經(jīng)典意象。
D.李白的許多詩歌都寫到了月亮,月在他的筆下富有深刻的象征意義和情感內(nèi)涵,充分體現(xiàn)詩人現(xiàn)實主義的創(chuàng)作風格。
40.請根據(jù)自己的學習體驗并加以合理的想象,用生動的語言描繪“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所展現(xiàn)的畫面。
41.“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和“月出峨眉照滄海,與人萬里長相隨”在抒情方式上有異曲同工之妙,請結(jié)合內(nèi)容加以賞析。
五、(2022年秋·江蘇淮安·七年級統(tǒng)考期末)閱讀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秋詞(其一)
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42.《天凈沙·秋思》前兩句描繪了一幅絕妙的深秋晚景圖,請你用生動的文字把畫面內(nèi)容描述出來。
43.兩文同是寫秋,但心境不同。你認為的心境有何不同?
七年級語文上學期期末真題分類匯編(江蘇專用)
專題05詩歌鑒賞(解答版)
(四大考點:詞句手法情感意象)
一:課內(nèi)閱讀
1.(2022年秋·江蘇徐州·七年級統(tǒng)考期末)閱讀古代詩歌,完成下題。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陸游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小語品讀詩文后,設(shè)計了一張讀書卡片,請你幫助她補全下表的空白處。
摘抄批注
詩句內(nèi)容賞析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①“僵臥”、“孤村”點明了詩人年邁凄涼孤苦無助的處境?!安蛔园А钡脑蚴窃娙诉€想著替國家守衛(wèi)邊疆。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夜將盡,我躺在床上聽到那風雨聲,夢見自己騎著披著鐵甲的戰(zhàn)馬跨過冰封的河流。這兩句詩巧借自然界的風雨把現(xiàn)實與②自然地聯(lián)系起來,借此抒發(fā)③之情。
窮居孤村,躺臥不起,不為自己的處境而感到哀傷,心中還想著替國家戍守邊疆。夢境愛國報國
本題考查詩歌鑒賞。
根據(jù)“夜將盡,我躺在床上聽到那風雨聲,夢見自己騎著披著鐵甲的戰(zhàn)馬跨過冰封的河流”的提示可知,①處應(yīng)該填寫對詩句的理解;此處要理解的詩句是“僵臥弧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成輪臺”??衫斫鉃椋何彝χ钡靥稍诠录呕臎龅泥l(xiāng)村里,自己并不感到悲哀,還想著替國家守衛(wèi)邊疆。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詩人因“思”而“夜闌”不能成眠,不能眠就更真切地感知自然界的風吹雨打聲,由自然界的風雨又想到國家的風雨飄搖,由國家的風雨飄搖自然又會聯(lián)想到戰(zhàn)爭的風云、壯年的軍旅生活。這樣聽著、想著,輾轉(zhuǎn)反側(cè),幻化出特殊的夢境——“鐵馬冰河”,而且“入夢來”反映了政治現(xiàn)實的可悲:詩人有心報國卻遭排斥而無法殺敵,一腔御敵之情只能形諸夢境。采用間接抒情的方式,將自己渴望殺敵報國的夢想付諸夢中,強烈地抒發(fā)了自己的愛國情懷,報國之志。第②空填“夢境”,第三空填“愛國、報國”。意對即可。
2.(2022年秋·江蘇淮安·七年級統(tǒng)考期末)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問題。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1)有人說“過五溪”只是交代了王昌齡的行蹤,你怎么看?
(2)“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北硎隽嗽娙嗽鯓拥那楦??
(1)此句除了交代王昌齡的行蹤,還暗含詩人對王昌齡艱難處境的同情與關(guān)心。
(2)詩人運用擬人修辭方法,賦予了月亮以人的感彩,變成了一個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將自己對朋友的懷念和同情帶到遼遠的夜郎之西,抒寫了詩人對朋友的無限懷念和深切同情。
(1)本題考查詩句理解。
“聞道龍標過五溪”意思是:我聽說您被貶為龍標尉,要經(jīng)過五溪?!拔逑敝甘俏湎⑽紫?、酉溪、沅溪、辰溪的總稱,在今湖南省西部。“過五溪”,寫出遷謫之荒遠,道路之艱難。不著悲痛之語,而悲痛之意自見,由此可見詩人對友人的牽掛和不舍。
(2)本題考查詩歌情感主旨。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币馑际牵何野盐覒n愁的心思寄托給明月,希望能隨著你一直到夜郎以西。人隔兩地,難以相從,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將自己的愁心寄于明月,隨君去到夜郎。詩人通過豐富的想象,給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屬性,又用擬人的手法,賦予無知無情的明月以人的感彩,變成了一個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夠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將自己對朋友的懷念和同情帶到遼遠的夜郎之西,抒寫了詩人對朋友的無限懷念和深切同情。
二:課外閱讀
3.(2022年秋·江蘇南京·七年級統(tǒng)考期末)夏日已成記憶,揚子和秦淮一起從詩作中回味夏日風情。
夏日田園雜興十二絕(其一)
范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
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
惟有蜻蜓蛺①蝶飛。
揚子:夏日詩作中,我最愛范成大的《夏日田園雜興十二絕(其一)》,前兩句中,“梅子金黃”、“杏子肥”、“(1)”等將江南初夏的田園之景刻畫得真是生動形象啊。
秦淮:詩歌最后兩句寫出晝長人稀,蜓飛蝶舞,用了(2)的手法,抒發(fā)了之情。
(1)麥花雪白或菜花?。?)以動襯靜詩人對田園閑適生活的喜愛之情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詩歌內(nèi)容的能力。
(1)《夏日田園雜興十二絕(其一)》中“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意思是:梅子已經(jīng)變成金黃色,杏子也已長肥了,春天田野中金燦燦的菜花現(xiàn)在已經(jīng)落去,只剩下稀稀落落的殘朵,一眼望去,卻是雪白的麥花;詩句中“梅子金黃”“杏子肥”“菜花稀”“麥花雪白”寫出了江南農(nóng)村初夏的特點。
(2)《夏日田園雜興十二絕(其一)》中“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意思是:正午時分,太陽高高在上,籬笆影子隨著太陽升高越來越短,沒有人經(jīng)過;四周靜悄悄的,只有蜻蜓和蝴蝶飛過;本詩描寫的是江南農(nóng)歷四月農(nóng)忙時節(jié)的情景,正午時,村落里卻沒有人煙,顯得靜謐,此時有蜻蜓蝴蝶正飛舞著,靜中有動,以動襯靜,側(cè)面反映出初夏農(nóng)民農(nóng)事正忙,早出晚歸的情況,所以白天很少見到行人,運用了襯托的表現(xiàn)手法,展現(xiàn)蝴蝶蜻蜓飛舞的情景,表現(xiàn)了詩人對田園閑適生活的喜愛。
4.(2022年秋·江蘇南通·七年級統(tǒng)考期末)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小題。
廬山瀑布
徐凝
虛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暫息。
今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
(1)請從修辭的角度賞析詩歌“今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兩句。
(2)所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請你結(jié)合本詩的內(nèi)容,從下面兩幅圖片中選擇一幅作為本詩的配圖,并說明理由。
(1)三、四句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化動為靜,把瀑布比作白練,鑲在青青的山色中間,生動形象,從色彩和視覺上又寫出了瀑布的新奇和柔和。
(2)示例一:選擇A,圖A中可以看出一條千仞長的瀑布像白練一樣將青山分開,符合第三、四句所描寫的內(nèi)容。
示例二:選擇B,圖B中可以看到橫闊的瀑布懸掛在千仞山壁,如奔雷般不停歇地奔涌入江中,符合第一、二句中的描述。
(1)本題考查詩句賞析。根據(jù)題干信息,要求從修辭的角度進行賞析。
“今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意為從古至今像一條巨大的白色熟絹飛懸半空,劃破了青山渾然一體的蒼翠之色?!鞍拙殹钡囊馑际前咨旖?,這里把瀑布當做了“白色熟絹”,是比喻的修辭,同時抓住了瀑布具有“白練”的柔和形態(tài),潔白顏色,從視覺上寫出了瀑布的新奇柔和。同時“一條界破青山色”運用了化動為靜的手法,從整體上寫瀑布劃破了青山渾然一體的蒼翠之色。
據(jù)此回答即可。
(2)本題考查對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和表述觀點的能力。
如選擇A,“虛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暫息”的意思是瀑布如落泉般從高空筆直地傾瀉下來,聲如雷鳴奔入江海永不停息。通過“虛空落泉”“雷奔入江”描寫瀑布從千仞高空飛流而下,雷奔入江的氣勢。而圖A中可以看到橫闊的瀑布懸掛在千仞山壁,如奔雷般不停歇地奔涌入江中,符合第一、二句中的描述。
如選擇B,“今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的意思是從古至今像一條巨大的白練飛懸半空,劃破了青山渾然一體的蒼翠之色。通過“長白如練”“界破青山”描寫寫瀑布奔流而下,一條白練把青翠的山色分隔開來,景象蔚為壯觀。而圖B中可以看出一條千仞長的瀑布像白練一樣將青山分開,符合第三、四句所描寫的內(nèi)容。
據(jù)此回答即可。
5.(2022年秋·江蘇南通·七年級統(tǒng)考期末)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問題。
秋詞(其二)
[唐]劉禹錫
山明水凈夜來霜,數(shù)樹深紅出淺黃。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①人狂。
[解釋]①嗾(sǒu):這里是“使”的意思。
(1)“試上高樓清入骨”一句中的“清”在詩中理解為
(2)本詩中“豈如春色嗾人狂”與劉禹錫《秋詞(其一)》中的“我言秋日勝春朝”有異曲同工之妙,請簡要分析。
(1)清爽。
(2)兩句都運用對比手法,將秋景與春色作對比。
(1)本題考查對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
“試上高樓清入骨”一句意思是登上高樓,四望清秋入骨,頓時你會感到徹骨的清澈,心境的澄靜。故“清”在這里的意思是“清爽”。
(2)本題考查詩句理解賞析。
“我言秋日勝春朝”的意思是我卻說秋天比春天的早晨還要好;“豈如春色嗾人狂”一句的意思是才不會象春色那樣使人發(fā)狂。這兩句詩都通過對比的手法,將“秋”與“春”進行對比,表述了對秋的喜愛、贊美。
6.(2022年秋·江蘇南通·七年級啟東市長江中學??计谀╅喿x下面這首詩歌,根據(jù)要求,回答問題
睛①
杜甫
久雨巫山暗,新晴錦繡文②。
碧知湖外草,紅見海東云。
竟日鶯相和,摩霄鶴數(shù)群。
野花干更落,風處急紛紛。
①本詩是詩人流落蜀中時所作。②文:花紋、圖案。
(1)下列關(guān)于詩歌內(nèi)容和藝術(shù)的分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首句從“久雨”寫起,“久”“暗”二字襯托出了詩人看見巫峽久雨新晴后的喜悅之情。
B.“錦繡文”統(tǒng)攝全詩,是詩眼,也是抒情的著眼點。
C.中間兩聯(lián)著重從景物的顏色和禽鳥的活動來表現(xiàn)新晴,動靜結(jié)合,美不勝收。
D.詩人在表述了久雨新晴后的喜悅之情的同時,也不免一份傷情。尾聯(lián)描寫的也是久雨新晴的典型景象,可見全詩緊緊扣住“晴”字寫抒情,渾然一體。
(2)閱讀本詩尾聯(lián)并聯(lián)系寫作背景,說說詩人的傷感之情由何而生?
(1)B
(2)①因為野花紛紛凋零的憐惜。②自己漂泊無依。③年華易逝,難有作為。
(1)本題考查詩歌內(nèi)容理解和辨析。
B.“統(tǒng)攝全詩”有誤,尾聯(lián)不在“錦繡文”之列;“晴”是詩眼,也是抒情的著眼點;
故選B。
(2)本題考查詩歌的情感的分析。解答時要聯(lián)系全詩的內(nèi)容,結(jié)合詩歌的寫作背景分析。“野花干更落,風處急紛紛”描寫了野花干枯,風過處紛紛落下的情景?!凹奔娂姟睂懗隽孙L對野花的摧殘,流露出詩人對野花紛紛凋零的憐惜與傷感;結(jié)合解釋了解背景,“本詩是詩人流落蜀中時所作”,據(jù)此可以判斷出詩人的情感,表述了自己漂泊無依和年華易逝,難有作為的憂傷之情。
三:對比閱讀
7.(2022年秋·江蘇南京·七年級統(tǒng)考期末)下面兩首詩都寫出了“秋氣之高遠”,請結(jié)合具體詩句加以分析。
秋詞(其一)
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長安秋望
杜牧
樓倚霜樹外,鏡天無一毫。
南山與秋色,氣勢兩相高。
(選自《唐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版)
《秋詞》中“晴空一鶴排云上”描寫了秋日晴空、一鶴排云的情境?!堕L安秋望》中“鏡天無一毫”和“南山與秋色”表現(xiàn)了秋氣之高遠。
本題考查對詩句的理解。“晴空一鶴排云上”意思是萬里晴空,一只鶴凌云而飛起,寫出秋高氣爽,一只白鶴沖破秋天的肅殺,在云間遨游?!扮R天無一毫”意思是天空如明鏡無纖云一毫,寫出樹林掛滿了銀色白霜,蔚藍的天空沒有一絲云?!澳仙脚c秋色”意思是峻拔的南山與清爽秋色,寫秋色若同與天相接。都表現(xiàn)了秋氣之高遠。
8.(2022年秋·江蘇蘇州·七年級統(tǒng)考期末)閱讀下面兩首詩詞,完成問題。
北陂①杏花
王安石
一陂春水繞花身,花影妖嬈各占春。
縱被春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成塵。
[注]陂(bēi):池塘。
卜算子詠梅
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1)“一陂春水繞花身”中的“繞”字可否換成“傍”字,為什么?
(2)兩首詩詞中都寫到了“碾作塵”,它們所表述的情感是否相同?請簡要分析。
(3)面對落花,詩人的情感態(tài)度各不相同,請選出分析或理解不正確的一項()
A.王安石在《北陂杏花》中借落花表述堅持自己的變法立場,不與邪惡勢力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懷。
B.陸游在《卜算子詠梅》中借“碾作塵”的梅花表述遭受外界摧殘、任人踐踏而無可奈何的慨嘆。
C.李白在《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融情入景,借落盡的楊花,表述飄零之感、離別之恨。
D.杜甫《江南逢李龜年》中的“落花”寓意甚多,有個人身世之悲,也有對繁華時代落幕的慨嘆。
(1)“繞”字用得巧妙,既寫出陂水曲折蜿蜒之流勢,又寫出流水與杏花相依相親。
(2)王安石則是借此表述自己寧愿為理想獻身也不愿陷身污濁的崇高的政治理想與高尚的情操。同是借花詠志,表述堅貞不屈的情懷,陸詞難免孤芳自賞,委曲求全;而王詩則是潔身自愛,義不可辱。
(3)B
(1)本題考查詩歌煉字。
“一陂春水繞花身”意思是:圍繞著杏花的是滿塘的春水?!袄@”字用得精巧,既寫出了陂水曲折蜿蜒的流勢,又寫出了水與花的相依相親,有清婉、柔媚、幽靜之感。而“傍”字卻沒有這樣的效果,所以不能換。
(2)本題考查詩人的情感。作答此類題目,一定要認真閱讀詩作,正確理解其意思,然后結(jié)合題目的要求比較作答。
南陌的杏花要么歷盡褻玩、任人攀折;要么凋零路面、任人踐踏,碾成塵土,滿身污穢。若說這南陌杏花是邀功請賞、黨同伐異的得勢權(quán)臣的影射,則北陂杏花是詩人剛強耿介、孤芳自賞的自我人格的象征。主要運用對比的手法,寫杏花寧愿被春風吹落,如雪花般飄落于水上,也不愿意在南陌被車輪碾作塵土。詩人借此表述自己寧愿為理想獻身也不愿陷身污濁的崇高的政治理想與高尚的情操。詩人是鄙視任人踐踏,碾成塵土,滿身污穢的南陌杏花;“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中的“碾成塵”表面上寫了梅花的不幸遭遇和寂寞凄涼:零落成泥實際是贊美梅花雖遭不幸但香氣經(jīng)久不滅,托物言志,贊美了梅花高潔的品格,更是贊頌了雖仕途坎坷但仍堅守志節(jié)的人。故二者意義不同。
(3)本題考查詩歌理解。
B.有誤,選項借梅花表明自己雖歷經(jīng)磨難,依然堅持高潔情操的志向。
故選B。
9.(2022年秋·江蘇泰州·七年級校聯(lián)考期末)閱讀陸游的兩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時雨(節(jié)選)
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家家麥飯美,處處菱歌長。
老我成惰農(nóng),永日付竹床。衰發(fā)①短不櫛②,愛此一雨涼。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①衰(cuī)發(fā):白發(fā)。②不櫛:不束發(fā)。
(1)《時雨》中“家家”和“處處”能否改為“幾家”“幾處”?請說說你的理解。
(2)《時雨》和《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中都寫了陸游的年老體衰,但用意卻有所區(qū)別:
甲詩:
乙詩:
(1)不能改換。“家家”和“處處”指家家戶戶、到處,生動表現(xiàn)芒種時節(jié)農(nóng)家豐收的場景,表述詩人對農(nóng)村生活的熱愛贊美。
(2)甲詩詩人雖然年老體衰,卻還是喜愛眼前夏雨送來的陣陣清涼,從而體現(xiàn)了詩人對初夏的熱愛,對農(nóng)村生活的熱愛,對閑適恬淡、自由自在生活的熱愛。乙詩:詩人寫年老體衰,體現(xiàn)了詩人罷官回鄉(xiāng)后處境寂寞、窘迫、冷落,但卻毫不因為個人遭遇而“自哀”,從而更能體現(xiàn)詩人終生不渝的統(tǒng)一之志,愛國熱情。
(1)考查詞句賞析?!凹壹摇笔敲恳患业囊馑?,沒有例外。“處處”是每一處的意思,同樣沒有例外。這兩個詞語強調(diào)了家家戶戶、到處都是一幅豐收的場景。從中可以看出對農(nóng)村生活的熱愛與贊美之情。而“幾家”與“幾處”是有幾家,有幾處的意思,沒有“家家”和“處處”的表述效果。所以不能改換。
(2)考查比較閱讀。
甲詩:“衰發(fā)短不櫛”表現(xiàn)了的衰老?!皭鄞艘挥隂觥敝苯颖硎隽藢Υ藭r夏雨過后,天氣清涼的喜愛之情,也表現(xiàn)了對初夏風景的喜愛。聯(lián)系前文描寫鄉(xiāng)村收麥插秧的描寫,可知本詩表現(xiàn)了對農(nóng)村生活的熱愛?!坝廊崭吨翊病北憩F(xiàn)了對鄉(xiāng)村恬淡閑適生活的熱愛?!八グl(fā)短不櫛”,詩人滿頭白發(fā)卻不收束,表現(xiàn)了對自由自在生活的熱愛。
乙詩:“僵臥孤村不自哀”為全詩奠定了感情基調(diào)。雖然病老鄉(xiāng)村,卻毫無自哀之意?!吧兴紴閲喤_”點明了的報效祖國之意。詩人歸老鄉(xiāng)村,不僅不自哀,還想著為國效力,收復(fù)河山。“夜闌臥聽風吹雨”寫景中又有抒情,借自然界的風吹雨打表現(xiàn)自己內(nèi)心的凄苦濃愁?!拌F馬冰河入夢來”是的回憶,在夢中又回到了曾經(jīng)的戰(zhàn)場,再次表述了自己一心為國的愛國熱情。
10.(2022年秋·江蘇泰州·七年級統(tǒng)考期末)閱讀下面兩首詩歌,完成問題。
夜雨寄北
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滯雨
李商隱
滯雨長安夜,殘燈獨客愁。
故鄉(xiāng)云水地,歸夢不宜秋。
(1)用自己的語言描繪詩“滯雨長安夜,殘燈獨客愁”的畫面。
(2)兩詩的最后兩句在寫法上有異曲同工之妙,都在寫景中抒發(fā)情懷。請加以賞析。
(1)示例:長安的秋夜籠罩在連綿的雨中,雨下個不停,許多人只能滯留在長安了。在一盞燈油將盡的孤燈之下,坐著一個滿面愁容的獨客,此時他抑不住的思鄉(xiāng)之情愈發(fā)濃烈。
(2)甲詩最后一句的意思是互相傾訴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乙詩最后一句的意思是怕自己歸鄉(xiāng)之夢在這個清秋顯得不合時宜。這兩句詩都用了虛實相生、情景相融的手法,通過詩人對未來的想象和現(xiàn)實情景描寫,襯托出今夜的孤寂凄清以及孤獨的游子的思鄉(xiāng)之情。
(1)本題考查詩句的理解和手法的賞析。
“滯雨長安夜,殘燈獨客愁”意思是連綿不斷的夜雨,留滯在長安之夜;獨對黯淡的殘燈,客子更觸緒生愁。詩中描寫的景物有“滯雨”“殘燈”“獨客”,時節(jié)是“夜”,把握住詩歌塑造了一種陰郁孤獨的氣氛。據(jù)此作答。
示例:在連綿的雨中,長安城的秋夜顯得格外凄清。雨不停地下著,許多被雨阻礙了行程的人只能停歇返家的腳步。在一盞燈油將盡的孤燈之下,一個滿面愁容的獨客獨自對燈長坐,此時他抑不住的思鄉(xiāng)之情愈發(fā)濃烈。
(2)本題考查賞析詩句的手法。對比兩首詩的手法,找出共同的手法(虛實相生、情景交融)即可。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意思是“什么時候我們才能一起秉燭長談,相互傾訴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這是對未來團聚時的幸福想象,是虛寫。這首詩運用虛實結(jié)合的手法,既描寫了今日身處巴山傾聽秋雨時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來日聚首之時的幸福歡樂,將此時的痛苦與將來的喜悅交織一起?!肮枢l(xiāng)云水地,歸夢不宜秋”意思是怕自己歸鄉(xiāng)之夢在這個清秋顯得不合時宜。用虛實相生、情景相融的手法,襯托出今夜的孤寂凄清以及孤獨的游子的思鄉(xiāng)之情。
11.(2022年秋·江蘇無錫·七年級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實驗學校??计谀╅喿x下面古詩,完成后面小題。
夜上受降城聞笛
李益
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wù)哿?,何人不起故園情。
①折柳:即《折楊柳》笛曲,內(nèi)容多寫離別情緒。
根據(jù)要求完成表格。
《夜上受降城聞笛》《春夜洛城聞笛》
賞讀(1)第一、二句中,景物,創(chuàng)設(shè)出一種寧靜蒼茫的意境。(2)第二句詩人通過(表現(xiàn)手法)夸張地寫出笛聲飛遍全城。
探究兩首詩歌中“笛聲”這一意象蘊含了的感情。
沙月想象思鄉(xiāng)
(1)第①②問:本題考查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
《夜上受降城聞笛》前兩句意思是:回樂烽前的沙地潔白似雪,受降城外的月色猶如深秋白霜。把沙比作雪,把月光比作霜,這是比喻的修辭。大漠如雪,突出了邊塞的荒涼與廣袤。月色如霜,突出了環(huán)境的凄清冷寂。詩人如此運筆,創(chuàng)設(shè)出一種寧靜蒼茫的意境。據(jù)此可知開頭兩句的景物是:沙、月。
(2)第③問:本題考查表現(xiàn)手法。要讀懂全詩,了解內(nèi)容,結(jié)合語境分析理解。
《春夜洛城聞笛》起句從笛聲落筆,已是深夜,詩人難于成寐,忽而傳來幾縷斷續(xù)的笛聲,這笛聲立刻觸動詩人的羈旅情懷,笛聲“暗飛”,變客體為主體。第二句著意渲染笛聲,說它“散入春風”,“滿洛城”,詩人想象笛聲散入洛陽城中,襯出笛聲的動人、夜的安靜??芍@首詩歌第二句運用了想象的表現(xiàn)手法。據(jù)此可知第③空是:想象。
第④問:本題考查情感主旨。
結(jié)合《夜上受降城聞笛》后兩句“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這兩句詩的意思是不知何處吹起凄涼的蘆管,惹得出征的將士一夜都在思念家鄉(xiāng),由此可知“笛聲”蘊含了思鄉(xiāng)的情感;
結(jié)合《春夜洛城聞笛》后兩句“此夜曲中聞?wù)哿稳瞬黄鸸蕡@情”可知,這兩句詩的意思是就在今夜的曲中,聽到故鄉(xiāng)的《折楊柳》,哪個人的思鄉(xiāng)之情不會因此而油然而生呢?此詩抒發(fā)了詩人客居洛陽夜深人靜之時被笛聲引起的思鄉(xiāng)之情。
據(jù)此可知第④空是:思鄉(xiāng)。
一:課內(nèi)閱讀
一、(2022年秋·江蘇南通·七年級統(tǒng)考期末)小語和小文漫步古詩長廊,邀你一起閱讀下面的詩,完成下面小題。
江南逢李龜年
杜甫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
12.下面哪個表情能夠代表小語讀完此詩后的心情?請結(jié)合詩歌內(nèi)容說明理由。
13.“少陵七絕,此為壓卷(最出色的作品)”,這是清朝孫洙對此詩的評價。請你從寫作手法的角度來談?wù)勥@首詩的“出色”之處。
12.難過的表情,因為這首詩通過寫在江南暮春時節(jié),杜甫和李龜年由風光到落魄的境遇,來表述詩人內(nèi)心的凄涼和傷感。(意對即可)13.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將開元盛世與亂世時詩人和李龜年遭遇進行對比,折射出開元盛世的由盛轉(zhuǎn)衰的局面(“落花”一詞一語三關(guān),既表示自然界的落花,又象征著風雨飄搖中的國家和自己潦倒飄零的命運)。表述了詩人對開元盛世的懷念、對物是人非的感慨和對自身身世飄零的感傷。
12.本題考查對詩歌情感的理解。
此詩是杜甫絕句中最有情韻、最富含蘊的一篇。開首二句是追憶昔日與李龜年的接觸,寄寓詩人對開元初年鼎盛的眷懷;后兩句是對國事凋零,藝人顛沛流離的感慨。詩中撫今思昔,世境離亂,年華盛衰,人情聚散,時代滄桑,人生巨變,都濃縮在這短短的二十八字中。全詩語言極平易,而含意極深遠,包含著非常豐富的社會生活內(nèi)容,表述出了時世凋零喪亂與人生凄涼飄零之感。所以用“難過”的表情恰當。
13.本題考查寫作手法。可以從對比手法(今昔對比)分析,也可以從反襯手法(江南好風景反襯二人的落魄身世)分析。
示例:“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風景秀麗的江南,在和平時代,原是詩人們所向往的作快意之游的所在。詩人真正置身其間,所面對的竟是滿眼凋零的“落花時節(jié)”和幡然白首的流落藝人。江南好風景,恰恰成了亂離時世和沉淪身世的有力反襯。此句抒發(fā)對時事之凋敝喪亂和人生凄涼飄零的感慨之情。所以,反襯手法的運用體現(xiàn)了這首詩的“出色”之處。
二、(2022年秋·江蘇揚州·七年級??计谀╅喿x下面的詩,完成下面小題。
寒菊
鄭思肖①
花開不并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①鄭思肖:南宋末年愛國詩人、畫家。這首詩寫于南宋滅亡后。
14.詩歌的一、二句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15.詩歌的后兩句運用了哪種手法?請加以分析。
14.菊花盛開于秋天,從不與百花為伍。它靜靜的昂然獨立在稀疏的籬笆旁,卻仍覺意趣無窮。15.示例一:運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現(xiàn)手法。詩人借菊花的獨立疏籬,抱香不凋,抒發(fā)了詩人的堅強不屈,熱愛國家的堅貞氣節(jié)(或:表現(xiàn)了崇高的民族氣節(jié),堅貞不移,愛國之情等,意思對即可)。
示例二:擬人的修辭手法,將菊花人格化。生動形象的寫出了菊花在寒風中依舊頑強挺立,寧愿在枝頭死亡也不愿被吹落的情景,表述了堅強不屈,熱愛國家的堅貞氣節(jié)(意思對即可)
14.考查詩中畫面,開放類試題,尊重詩歌原意,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即可。
如:百花在春光明媚的時節(jié)盛開,獨有菊花挺立在凌厲的風霜之中,不與百花爭妍斗艷。秋風起處,百花已經(jīng)凋零,只有菊花立于疏籬旁,意趣無窮。
15.考查賞析寫作手法。
本詩后兩句意為:菊花寧可在枝頭凋謝枯萎而死,也不曾吹落于凜冽北風之中!菊花盛開后,在枝頭逐漸枯萎,花瓣并不凋謝落地,故云“枝頭抱香死”。北風在南宋文學家的筆下象喻來自北方的貴族統(tǒng)治集團的侵擾。詩句用隱喻手法,是說寧可為堅持氣節(jié)而死去,不愿屈服于蒙元統(tǒng)治集團,表現(xiàn)了“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凜然正氣,真誠地剖白了詩人自己的至死不渝的崇高民族氣節(jié)。最后兩句詩的重點是托物言志,在充分表現(xiàn)菊花自然屬性的同時,攄寫了鄭思肖的愛國情操,既表現(xiàn)出菊花的自然美,菊畫的繪畫美,又表現(xiàn)了堅強不屈與愛國熱情。
三、(2022年秋·江蘇鎮(zhèn)江·七年級統(tǒng)考期末)閱讀下面古詩,完成各題。
潼關(guān)
譚嗣同
終古高云簇此城,秋風吹散馬蹄聲。
河流大野猶嫌束,山入潼關(guān)不解平。
16.(1)這首詩通過高云、古城、秋風、、原野、等描繪了潼關(guān)的景象。
(2)詩歌一二兩句描寫的潼關(guān)風景有何特點?
(3)結(jié)合詩歌三四兩句說說本詩表述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1)河流群山
(2)古城高聳險峻、孤寂遼遠。
(3)三四兩句賦予河流山川以人的情感,用“猶嫌束”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了黃河奔騰而下的壯闊氣勢;從而表現(xiàn)了詩人渴望沖決羅網(wǎng)、追求個性解放的少年意氣。
(1)本題考查詩歌內(nèi)容的把握,
詩歌前兩句描繪了“高云”“古城”“秋風”“馬蹄聲”等景物,從視覺、聽覺的角度展現(xiàn)了潼關(guān)孤城的寂寥與遼遠。后兩句描繪了“河流”“群山”等景物,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了潼關(guān)山水的壯闊,也表現(xiàn)出詩人勇往直前的少年意氣。據(jù)此回答。
(2)本題考查詩歌內(nèi)容的把握?!敖K古高云簇此城”意思是:高天的滾滾云濤團團簇擁著這座城?!案咴拼卮顺恰睂懗龉懦歉呗栯U峻的特點;“秋風吹散馬蹄聲”寫清脆的馬蹄聲被獵獵秋風吹散,又顯出古城的孤寂遼遠。據(jù)此可得解析。
(3)本題考查詩句思想感情的把握。注意通讀全詩,體會詩歌所表述的的思想感情。詩歌三四兩句意思:眼見黃河從北面高原峽谷奔騰怒吼而來,奔向平坦廣闊的原野,好像仍嫌河床箍得太緊,一座座爭奇斗險。這兩句詩,運用擬人的修辭,賦予河流以人的情態(tài),河水奔流還嫌拘束,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了潼關(guān)山水的壯闊,也表現(xiàn)出詩人勇往直前的少年意氣。
二:課外閱讀
一、(2022年秋·江蘇宿遷·七年級校聯(lián)考期末)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送兄
別路云初起,離亭①葉正稀。
所嗟②人異雁,不作一行飛!
解釋:①離亭:驛亭,古時人們常在驛亭舉行送別宴會,于此送別。②嗟:感嘆。相傳這首詩是唐朝武則天時期一位七歲女孩所作。
17.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這首詩前兩句所展示的畫面。
18.這首詩抒發(fā)了怎樣的情感?
19.假如你就是七歲女孩送別的兄長,請給她留一句話以表惜別之情。
17.與哥哥分別的路上,天上的烏云剛剛升起,天色灰蒙蒙的;分別的路亭邊,樹葉凋零,紛紛飄落。18.既表述了真摯的同胞親情,又抒發(fā)了離別親人時的惆悵、失落之情。19.妹妹,不用擔心,不必難過,我們還會再見的,你要好好的保重身體(意思對即可)。
17.本題考查詩歌畫面描繪。
解答此題的關(guān)鍵是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語言再現(xiàn)畫面。描述時,一要忠于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lián)想和想象加以再創(chuàng)造,語言力求優(yōu)美,意境統(tǒng)一。要抓住“云”、“離亭”、“葉”等景物來描繪畫面。
示例:到了兄妹要分手的大路了。天上的云彩剛剛升起,路邊有供人休息送別的涼亭。亭外,是秋葉在飄墜,稀疏的枝椏上仿佛可見樹葉對已墜落葉片的依依不舍之情。
18.本題考查學生對感情的理解與掌握。
此類題目的答題方法如下:先要通讀全詩,從全詩中找到可以表現(xiàn)出感情的詞,如果沒有找到,就分析詞中的畫面,看這畫面中是否蘊含著的感情。當然還要注意聯(lián)系的寫作背景和個人遭遇。這首詩通過送別兄長時的場景描寫,表述出真摯的同胞親情。前兩句寫別時的場景,借景寓情,以離別的路上見到的云喻兄長四海飄泊,又以離亭邊的樹枝象征著兄長即要離開親人,離開家鄉(xiāng);后兩句抒情,移情于景,詩人感嘆人不如雁,雁尚能相親相近,同往同歸,不分不離,而人生老是離別,叫人感傷嗟嘆,表現(xiàn)心境的不平靜和離別親人的失落感。
19.本題考查語言表述。
面對來送別的妹妹的依依不舍之情,作為兄長應(yīng)寬慰妹妹。示例:妹妹,尚有來日相見的機會,故不必太難過。照顧好自己和家人,我也會照顧好自己的。就送到此處吧。
二、(2022年秋·江蘇揚州·七年級統(tǒng)考期末)閱讀下面古詩,完成各題。
還自廣陵①
[宋]秦觀
天寒水鳥自相依,十百為群戲落暉。
過盡行人都不起,忽聞冰響②一齊飛。
①還自廣陵:從廣陵返回高郵老家。②冰將裂時發(fā)出的響聲。
20.從動靜結(jié)合角度分析一、二句中“依”和“戲”兩字的妙處。
21.詩歌第三、四句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現(xiàn)了詩人什么樣的心境?
20.“依”“戲”這兩個字生動地刻畫了水鳥們互相依偎的靜態(tài)、嬉戲的動態(tài),刻畫了水鳥們動靜相宜的安逸、閑適之態(tài)。,流露了對這種安閑自在、物物相親情境的贊美和羨慕。21.來來往往走過許多行人都沒有驚起在落日余暉下依偎、嬉戲的鳥兒,忽然聽到一陣冰破裂的聲音,就一齊向天空飛去了,漸漸地融入了晚霞的絢爛當中。畫面壯美,流露了詩人回鄉(xiāng)途中內(nèi)心的欣喜與愉悅。
20.本題考查詩歌煉字。
“天寒水鳥自相依,十百為群戲落暉”的意思是:大冷天里,水鳥為了暖和擠在一起,十幾只幾百只一起,在快要落山的太陽光下游戲?!耙馈钡谋玖x是依靠,“戲”的本義是做游戲,兩個詞都是形容人的,此處用來描寫水鳥,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依”表現(xiàn)水鳥相互依偎,互相取暖,“戲”表現(xiàn)水鳥互相嬉戲如同爛漫孩提,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出水鳥們和諧安逸的狀態(tài),流露出對安閑自在、物物相親情境的贊美和向往。
21.本題考查詩歌畫面描繪和情感分析。
“過盡行人都不起,忽聞冰響一齊飛”的意思是:路上的人走來走去,它們都不躲開,忽然聽到水里嘩啦一聲響,它們嚇一跳,“轟”的一下一齊飛了起來。結(jié)合詩句的意思,補充能夠表現(xiàn)畫面動態(tài)美的修飾性詞語進行畫面描繪即可。例如:路上過往的行人走來走去,水鳥都未曾被驚起,忽然聽見水里冰面炸裂的聲響,水鳥“轟”的一聲一起飛起,融入絢爛的晚霞。
從形式上看,第三句是前兩句的承續(xù),但又是為第四句蓄勢,“不起”,正是為“起”作準備的。從表現(xiàn)水鳥的動勢上看;詩人是有意按照由安靜到微動(“戲落暉”)再到喧動(“一齊飛”)的順序步步演進的;從所表現(xiàn)的聲音的頻率上看,則是按照由靜場(“自相依”)到輕響(“戲落暉”)再到驟響(“水響一齊飛”)的層次把音階步步增高的。動態(tài)和聲態(tài)同步進行,絲絲入扣,配合默契。最后,在第四句融為一體,把全詩的意境推向高潮。意境上看,前面描繪出落暉,后面沖飛入天,融入晚霞,更為壯美。畫面盡情表現(xiàn)出回鄉(xiāng)途中內(nèi)心的安閑自在、欣喜愉悅的心情。
三、(2022年秋·江蘇揚州·七年級統(tǒng)考期末)閱讀下面詩歌,完成小題。
野池
王建
野池水滿連秋堤,菱花結(jié)實蒲葉齊。
川口雨晴風復(fù)止,蜻蜓上下魚東西。
22.詩歌以“野池”為描寫對象,第一、二句分別描繪了池水和植物的什么特點。
23.詩句“蜻蜓上下魚東西”表現(xiàn)詩人怎樣的情感?
22.滿溢(滿)豐茂(茂盛、果實豐碩)(意對即可)23.對自由、閑適生活的向往之情。(意對即可)
22.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畫面的概括能力。
“野池水滿連秋堤,菱花結(jié)實蒲葉喬”的意思是:野外的池塘水滿的已經(jīng)連到秋天的河堤,菱花結(jié)了果實草木很茂盛。前一句用“滿”字寫出了野池中水溢滿的狀態(tài);后一句寫“菱花、蒲葉”的茂盛和果實豐碩。
23.本道題考查學生對詩歌情感的把握能力。
“蜻蜓上下魚東西”所體現(xiàn)的畫面是:蜻蜓在空中快活地飛舞,魚兒在水中自由地游來游去,描繪蜻蜓和魚兒的自由歡快,實際上表現(xiàn)了對自由、閑適生活的向往之情。詩人寫的是眼中之景,其實表述的是心中之情,以物寫情,蜻蜓自由飛翔,魚兒自在回游,寄托著詩人內(nèi)心閑適之情。
四、(2022年秋·江蘇鹽城·八年級??计谥校╅喿x下面古詩,完成各題。
重送①裴郎中貶吉州
劉長卿
猿啼客散暮江頭,人自傷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遠,青山萬里一孤舟。
注:①重送,詩人之前已寫過一首同題材的五言律詩。劉、裴曾一起被召回又同遭貶謫。
24.詩歌前兩句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25.請結(jié)合詩歌,簡析全詩表述的思想感情。
24.日落時分,江邊送客,被貶的友人已乘舟遠行,詩人獨立江邊,只聞猿猴悲啼,唯見江水茫茫。描繪了一幅日暮江邊送別的凄清傷感的畫面。25.前兩句以無情水流反襯人之“傷心”,以自流之水極寫詩人分別時無可奈何的傷心之情;后兩句描繪了在連綿萬里的青山間一只小船獨自遠去的情景,既寫盡了裴郎中旅途的孤寂,伴送他遠去的只有萬里青山,又表述了詩人對朋友的關(guān)切與不舍。全詩表現(xiàn)出詩人送別友人時悲戚又無奈的思想情感。
24.本題考查描繪詩句畫面。此類試題解答要在理解詩句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抓住詩句中的具體意象,加上合理的聯(lián)想和想象,對詩句內(nèi)容進行生動形象地描繪,使之能呈現(xiàn)出“畫面”效果。首句描寫氛圍?!霸程洹睂懧曇簦翱蜕ⅰ睂懬闋?,“暮”字點明時間,“江頭”交代地點?!叭俗詡乃粤鳌睌懘藭r日暮客散,友人遠去,自己還留在江頭,更感到一種難堪的孤獨,只好獨自傷心了,而無情的流水卻只管載著離人不停地流去。據(jù)此,抓住“猿啼”“客散”“日暮”“江水”等意象,展開合理的想象,描繪詩人送別友人的情境作答即可。
25.本題考查對詩歌情感的閱讀理解能力。認真閱讀詩歌,全面了解詩歌內(nèi)容,深入領(lǐng)會文章的宗旨和要表述的情感。首句描寫氛圍,詩人僅用7個字分別點出送別的時間、地點、心情,用“猿啼、客散、暮”等景物描寫襯托出送別友人時的悲涼、凄苦、依依不舍。第二句“人自傷心水自流”,以無情水流反襯人之“傷心”,以自流之水極寫無可奈何的傷心之情。三、四句,既寫盡了裴郎中旅途的孤寂,伴送他遠去的只有萬里青山,又表述了詩人戀戀不舍的深情。隨著孤帆遠影在望中消失,詩人的心何嘗沒有隨著眼前青山的延伸,與被送者一道漸行漸遠!可見,此詩通過描述詩人與裴郎中同時被貶吉州,在兩人分開途中所見的景物,表述了詩人對友人依依不舍、悲戚又無奈的思想情感。
五、(2022年秋·江蘇宿遷·七年級統(tǒng)考期末)閱讀下面一首古詩,完成下面小題。
秋日送客至潛水驛
劉禹錫
候吏①立沙際②,田家連竹溪。
楓林社日鼓,茅屋午時雞。
鵲噪晚禾地,蝶飛秋草畦。
驛樓宮樹近,疲馬再三嘶。
(選自《全唐詩》)
①候吏:驛站管理者。②沙際:水邊。
26.這首詩前四句描繪了一幅怎樣的農(nóng)家畫面?
27.請簡要分析頸聯(lián)“鵲噪晚禾地,蝶飛秋草畦”運用了哪些寫景的手法。
28.這首詩表述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26.描繪了秋日中午竹溪環(huán)繞田舍、楓林社鼓喧騰、茅屋聲聲雞鳴的祥和溫暖的農(nóng)家安居圖(鄉(xiāng)村風俗圖)。27.①以動襯靜(“動靜結(jié)合”也可),以鵲噪襯托禾地之靜,蝶飛動景襯托晚禾秋草靜景;
②視聽結(jié)合:晚禾、秋草是視覺描寫,鵲噪是聽覺描寫;
③遠近結(jié)合:鵲噪晚禾地是遠景,蝶飛秋草畦是近景。28.通過對農(nóng)村自然風光的描寫,表述了對祥和溫暖的田園生活的喜愛之情;以驛馬再三嘶鳴抒寫對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
26.本題考查畫面理解。
詩前四句“候吏立沙際,田家連竹溪。楓林社日鼓,茅屋午時雞”意思是:管理驛站的官吏站在水邊,農(nóng)家連著竹林中的小溪。楓林里傳來社日祭神的鼓聲,中午時分茅屋里響起雞啼。首句寫驛館的官員早已站立在潛水河的沙洲邊迎接?!吧畴H”二字點明送別之地。接著介紹了送別之地的環(huán)境:竹溪環(huán)繞田舍,寧靜清新,一派田園風光,一派水鄉(xiāng)野趣。頷聯(lián)描繪了一幅農(nóng)家畫面,把鄉(xiāng)村民俗寫得有聲有色。“楓林”“茅屋”是送別時所見。秋日中午,楓林社鼓喧騰、茅屋聲聲雞鳴,構(gòu)成一幅祥和溫馨的農(nóng)村安居圖。
27.本題考查寫景手法。
頸聯(lián)“鵲噪晚禾地,蝶飛秋草畦”意思是:喜鵲在秋熟莊稼里鳴叫,蝴蝶在秋草垅上翩翩飛舞。本句寫景手法多樣:運用以動襯靜的手法,以鵲噪之動襯托禾地之靜,蝶飛的動景襯托晚禾秋草的靜景;晚禾秋景的視覺與鵲噪的聽覺描寫相結(jié)合;“鵲噪晚禾地”的遠景和“蝶飛秋草畦”的近景相結(jié)合。
28.本題考查思想感情。
全詩采用借景抒情的表現(xiàn)手法,緊緊圍繞潛水驛,寫其周圍村莊、田野秋天社日的風光景色,采用視聽結(jié)合、遠近結(jié)合的手法寫景,從村內(nèi)寫到村外,從人類寫到蟲鳥花草,描繪出一片祥和之景,結(jié)合題目“秋日送客至潛水驛”可知,烘托渲染了依依惜別之情,表述了對祥和溫暖的田園生活的喜愛之情。
六、(2022年秋·江蘇鹽城·七年級校聯(lián)考期末)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下面小題。
送劉帥歸蜀
危?、?/p>
萬水朝東弱水②西,先生③歸去老峨眉。
人間那得樓千尺,望得峨眉山見時。
①危?。耗纤挝膶W家。②弱水:古水名。③先生:指劉帥。
29.詩的三、四兩句運用想象手法,請簡要分析。
30.詩中的兩個“水”和兩個“峨眉”在詩中起什么作用?
29.詩人想象自己如果登上千尺高樓就可以望見友人,曲折地表述了詩人對友人離別的無奈,同時也流露出詩人對友人依依惜別的深情。30.兩個“水”和兩個“峨眉”有意疊用,形成回環(huán)往復(fù)的節(jié)奏,也有助于表述詩人對友人的依依眷戀之情。
29.本題考查詩歌表現(xiàn)手法?!叭碎g那得樓千尺,望得峨眉山見時”的意思是但愿人間有千尺高的樓閣,登上高樓,眼前就映現(xiàn)出青翠的峨眉山和您的英姿。他想象如果登上千尺高樓,就可以望到數(shù)千里外的峨眉山,望到他的友人。曲折地表述了詩人對友人離別的無奈,同時也流露出詩人對友人依依惜別的深情。
30.本題考查詞語作用。本詩大意是:萬條河水都朝東流入大海,只有那古老的弱水向西流于洛地。先生此次歸返西蜀故里,卻是要終老于那遙遠的名山峨眉。但愿人間有千尺高的樓閣,登上高樓,眼前就映現(xiàn)出青翠的峨眉山和您的英姿。
詩人是在江邊送別這位好友;友人登舟而去,詩人久久佇立江頭,對著那滾滾東流的萬頃波濤,望著那緩緩西去的一片帆影。這一東一西的對比,使他不禁聯(lián)想起那與“萬水”流向相反的弱水。兩個“水”字疊用,形成回環(huán)往復(fù)的節(jié)奏,表述詩人對友人的依依眷戀之情。
第一個“峨眉”是先生所到之地,第二個“峨眉”是想象中看到的,兩個“峨眉”有意疊用形成回環(huán)往復(fù)的節(jié)奏,表述了詩人對友人依依惜別的深情。
據(jù)此綜述即可。
三:對比閱讀
一、(2022年秋·江蘇鎮(zhèn)江·七年級統(tǒng)考期末)閱讀下面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秋詞
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31.《天凈沙·秋思》營造的氛圍可以用《秋詞》中的“”一詞來形容?!短靸羯场で锼肌分械摹啊币痪涿枥L的畫面溫馨寧靜,更增加了游子的思鄉(xiāng)之情。
32.兩首詩歌均寫到了鳥——“鶴”“鴉”。假如你身處其中,這兩種鳥分別給你怎樣的感受?
31.寂寥(或“悲”)小橋流水人家32.鶴:在遼闊明麗的天空,一鶴推云直上,給人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和勇于進取的感召力。鴉:黃昏時分,烏鴉歸巢,讓游子倍增漂泊之感,更加思念自己的家鄉(xiāng)。
31.考查詩歌內(nèi)容理解。
第一空,“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意為:天色黃昏,一群烏鴉落在枯藤纏繞的老樹上,發(fā)出凄厲的哀鳴。小橋下流水嘩嘩作響,小橋邊莊戶人家炊煙裊裊。古道上一匹瘦馬,頂著西風艱難地前行。夕陽漸漸地失去了光澤,從西邊落下。據(jù)此可知,《天凈沙·秋思》營造的氛圍可以用《秋詞》中的寂寥或“悲”來形容。
第二空,“小橋流水人家”一句可理解為:小橋下流水嘩嘩作響,小橋邊莊戶人家炊煙裊裊。該句描繪的畫面溫馨寧靜,以樂景襯哀情,更增加了游子的思鄉(xiāng)之情。
32.考查詩歌意象及主觀表述。
“晴空一鶴排云上”意為:萬里晴空,一只鶴凌云而飛起?!苞Q”給人一種積極樂觀、昂揚向上的豪邁氣概。
“枯藤老樹昏鴉”意為:群烏鴉落在枯藤纏繞的老樹上?!傍f”落在干枯的樹藤上,發(fā)出凄厲的哀鳴,陣陣鳴叫令人內(nèi)心凄惻,更加深了對家鄉(xiāng)和親人的思念。
二、(2022年秋·江蘇鎮(zhèn)江·七年級統(tǒng)考期末)閱讀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天凈沙·秋思
(元)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秋行
(宋)徐璣
戛戛秋蟬響似箏,聽蟬閑傍柳邊行。
小溪清水平如鏡,一葉飛來浪細生。
33.這兩首詩中、等意象可以表示秋季。
34.兩詩中都有聲音,《天凈沙·秋思》從一詞感覺到,《秋行》從一詞聽到。
35.兩首詩都是寫秋的,請分別概括其情感。
33.枯藤、西風秋蟬、落葉34.流水或西風戛戛35.《秋思》表現(xiàn)孤寂思鄉(xiāng)的情感?!肚镄小繁憩F(xiàn)寧靜閑適的情感。
33.本題考查詩歌意象。
第①空:《天凈沙·秋思》中能夠表示秋季的意象是枯藤、老樹、西風,“枯藤”是指枯萎的枝蔓,“老樹”是指枯老的樹,這些景物一般都是在秋季才會枯竭,而“西風”則指從西邊吹來的風,一般指秋風;
第②空:根據(jù)首聯(lián)中“戛戛秋蟬響似箏”中的“秋蟬”和尾聯(lián)中“一葉飛來浪細生”中的“落葉”可知,此時的季節(jié)是秋季。
34.本題考查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和概括。
第①空:《天凈沙·秋思》中,根據(jù)“小橋流水人家”和“古道西風瘦馬”可知,能聽到潺潺的“流水”的聲音,還有耳邊呼呼的“風聲”;
第②空:結(jié)合“戛戛秋蟬響似箏”中的“戛戛”一詞是形容秋天的蟬鳴的聲音,聽起來就像是古箏響亮的聲響。
35.本題考查詩歌情感主旨。
《天凈沙·秋思中》借景抒情,“枯藤老樹昏鴉”和“古道西風瘦馬”借秋日凄涼、蕭索之景,以及“斷腸人在天涯”,抒發(fā)了一個飄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鄉(xiāng)、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秋行》一詩寫到:秋天的蟬聲叫得就像古箏洪亮的音響,我聽著蟬聲悠閑地在楊柳邊行走著,溪水平靜的就像一面鏡子一樣,忽然刮起一陣風,吹來的葉子落在小溪里,在溪水中激起了層層漣漪。人物外在的動與內(nèi)在的靜相互映襯。詩人聽蟬、賞溪、觀葉,“動”無處不在,而這種“動”又與內(nèi)心的靜緊緊相連。因其“心”靜,才有賞景的情趣;因其“心”靜,聒噪的蟬鳴才變成了悅耳的箏音;因其“心”靜,一葉生浪的細微變化才未逃出銳利的目光。因此,動景的描寫也流露出詩人投身自然、擁抱自然的閑靜安逸的心態(tài)。
三、(2022年秋·江蘇無錫·七年級統(tǒng)考期末)閱讀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除夜①作
(唐)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
客心何事轉(zhuǎn)凄然?
故鄉(xiāng)今夜思千里,
霜鬢明朝又一年。
除夜宿石頭驛
(唐)戴叔倫②
旅館誰相問?寒燈獨可親。
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
寥落悲前事,支離笑此身。
愁顏與衰鬢,明日又逢春。
①除夜,除夕之夜。②戴叔倫,抱有濟時之志,為官治績斐然。晚年曾被誣拿問,后得昭雪。
36.各項是小文同學對詩歌的批注,你覺得說法不妥的一項是()
A.“客心何事轉(zhuǎn)凄然?”寫出深夜有客來訪,卻并未排遣寂寞,反因思鄉(xiāng)而凄楚。
B.“故鄉(xiāng)今夜思千里”這里不寫自己思鄉(xiāng),只說故鄉(xiāng)的親人想念我,表述含蓄而委婉。
C.“寒燈獨可親”寫了詩人獨居驛館,唯有孤燈相伴、難以成眠的凄涼畫面。
D.“一年”與“萬里”,將悠遠的時間感和廣漠的空間感并列對照,更添愁緒。
37.《除夜宿石頭驛》頸聯(lián)中既寫“悲”,又寫“笑”,是否矛盾?請結(jié)合全詩作簡要分析。
38.兩首詩的最后一句都用了“又”字,兩個“又”傳達了哪些共通的情感?
36.A37.不矛盾。悲和笑都是詩人面對自己一事無成的命運和衰朽軀體的悲痛與自嘲。38.①歲月無情、年華老去,一事無成的悲哀;②思鄉(xiāng)念親卻難以歸家的無奈;③對前途渺茫的無盡感慨。
36.本題考查賞析詩句得能力。
A.“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zhuǎn)凄然”詩句的意思是旅館里透著凄冷的燈光,映照著那孤獨的遲遲不能入眠的客人。這孤獨的旅人是為了什么事情而倍感凄然呢依據(jù)對詩句意思的理解可知,“客”是自指,因身居客舍,故稱“客”。所以,并沒有出現(xiàn)深夜有客來訪這一情景。
故選A。
37.本題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不矛盾。依據(jù)對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這里的“笑”是嘲笑的意思。詩人嘲笑自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產(chǎn)項目售后維修基金管理協(xié)議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拆墻工程后期維護與管理合同
- 二零二五年食品加工設(shè)備品牌區(qū)域代理銷售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股權(quán)轉(zhuǎn)讓協(xié)議-無償轉(zhuǎn)讓及人力資源優(yōu)化合作協(xié)議
- 2025店面品牌代理合作協(xié)議范本(含年度銷售指標)
- 2025版設(shè)備租賃擔保服務(wù)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特種焊條定制生產(chǎn)合同范本
- 2025版智能家居門窗系統(tǒng)安裝服務(wù)合同范本
- 入戶門窗知識培訓(xùn)總結(jié)
- 先進檔案理論知識培訓(xùn)課件
- 供應(yīng)商賬戶管理制度
- 2025年軍隊文職人員(藥學崗位)核心備考題庫(含典型題、重點題)
- 八年級上冊語文課內(nèi)現(xiàn)代文閱讀題
- GB/T 7573-2025紡織品水萃取液pH值的測定
- 2025安徽大學輔導(dǎo)員考試題庫
- 眼科質(zhì)量與安全工作制度
- GB/T 6075.6-2024機械振動在非旋轉(zhuǎn)部件上測量評價機器的振動第6部分:功率大于100 kW的往復(fù)式機器
- 氣道管理技術(shù)
- 50MWp漁光互補光伏電站項目箱式變壓器安裝施工危險源辨識及防范措施
- 單位內(nèi)部安全防范工作實施細則模版(3篇)
- TSG Z0002-2009特種設(shè)備信息化工作管理規(guī)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