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側彎的診斷及治療課件_第1頁
脊柱側彎的診斷及治療課件_第2頁
脊柱側彎的診斷及治療課件_第3頁
脊柱側彎的診斷及治療課件_第4頁
脊柱側彎的診斷及治療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脊柱側彎的診斷及治療深圳市南山醫(yī)院骨科脊柱側彎流行病學特點脊柱側彎患病現狀及病因:我國脊柱側彎發(fā)病率為1%~2.7%,如按2%估算,在我國3億兒童和青少年中,患者數目達6千萬,在廣東省,脊柱側彎的發(fā)生率約為3%,尤其在8~14歲的青少年中常見。且女性患者較多,男女比例大約為1:4。脊柱側彎的病因學脊柱側彎的病因學1、特發(fā)性脊柱側彎:占80%以上,其確切病因尚不清楚。脊柱側彎的病因學2、先天性脊柱側彎:占總數的5%~10%,系先天因素所致,其常見原因是椎體形成不良或分節(jié)不良,如半椎體、蝶形椎等。脊柱側彎的病因學3、另外還有一些特殊疾病也可引起脊柱側彎,如:小兒麻痹、腦癱、脊髓空洞癥、神經纖維瘤病、馬凡氏綜合癥以及外傷或某些炎癥性病變等。脊柱側彎定義脊柱側彎測量要點端椎:EV(endvertebrae)側彎的頭端和尾端傾斜度最大的椎體。中立椎:NV(neutralvertebrae)主彎以下最靠近頭側的雙側椎弓根對稱的椎體。穩(wěn)定椎:SV(stablevertebrae)端椎下最靠近頭側被CSVL中間穿過的椎體。脊柱側彎測量要點骶正中線CSVL:是分析脊柱側凸最重要的一條線,堪稱生命線。C7鉛垂線C7PL:C7椎體中點垂直向下的直線。脊柱側彎測量要點Cobb角法:最常用,頭側端椎上緣的垂線與尾側端椎下緣垂線的交角即為Cobb角。上、下端椎——指向脊柱側彎凹側傾斜度最大的椎體。對于較大的側彎,上述兩橫線的直接交角即為Cobb角。脊柱側彎測量要點上端椎選擇:上端傾斜最大的椎體,即主胸彎UEV,其下椎間隙應向主胸彎凸側張開,其上椎間隙應向凹側張開。當上端椎區(qū)出現兩個平行的椎體的時,其UEV應選擇頭側的椎體。脊柱側彎測量要點下端椎選擇:主胸彎下端傾斜最大的椎體即主胸彎LEV。其上椎間隙向主胸彎凸側張開,其下椎間隙向主胸彎凹側張開。當出現平行椎體時應選擇尾側端的椎體。脊柱側彎測量要點主彎頂錐的選擇:“是整個彎曲范圍內距離CSVL最遠、最水平、旋轉程度最大、楔形變最明顯的椎體。有時候可以是椎間盤。〞脊柱側彎測量要點軀干傾斜測量:首先確認主胸彎的頂錐經過頂錐的中點d做一水平線,與兩側胸廓外緣相交〔a,b〕。再經過這水平線的中點c,做垂直平分線,即軀干垂直參考線VTRL。VTRL與CSVL之間的距離,即軀干傾斜。左為負,右為正。脊柱側彎測量要點肩高的測量:分別經兩側肩鎖關節(jié)作垂線,其與肩部軟組織影交于一點,在經該點做水平線。上下水平線之間的垂直距離在1cm以內定義為肩平衡,1-2cm輕度失衡,2-3cm中度失衡,大于3cm重度失衡。脊柱側彎測量要點骨盆傾斜的測量:站立位X線,兩側髂棘最高點連線a、b,即為骨盆冠狀面參考線PCRL;骶骨上終板連線c、d,SCRL;兩側股骨頭最高點的水平切線e、f,即左右股骨水平參考線;雙下肢不等長時,兩線存在高度差;PCRL與水平參考線HRL的夾角即骨盆傾斜脊柱側彎測量要點骨骼發(fā)育度的估計(Risser征):Risser將髂嵴分為四等分,骨化由髂前上棘向髂后上棘移動,骨骺移動25%為1度,50%為2度,75%為3度,移動到髂后上棘為4度。骨骺與髂骨融合為5度。Risser征0°或1°者,由于有顯著的脊柱生長潛能,因此彎度進展屬高危。

脊柱側彎測量要點脊柱側凸旋轉度的測定通常采用Nash-Moe法:根據正位X線片上椎弓根的位置,將其分為5度。Ⅰ度:椎弓根對稱。Ⅱ度:凸側椎弓根移向中線,但未超過第1格,凹側椎弓根變小。Ⅲ度:凸側椎弓根已移至第2格,凹側椎弓根消失。Ⅳ度:凸側椎弓根移至中央,凹側椎弓根消失。Ⅴ度:凸側椎弓根越過中線,靠近凹側。脊柱側彎測量要點胸彎:頂錐在T2-T11-12的椎間盤之間胸腰彎:頂錐在T12椎體或者T12-L1椎間盤,或L1椎體。腰彎:頂錐在L1-2椎間盤與L4椎體之間脊柱側凸中Cobb角度最大的彎稱主彎主彎一定是結構性彎典型的AIS主彎通常在主胸部、胸腰段/腰段,或者兩者均有主彎確定脊柱側彎測量要點主彎確定后,其上下代償彎在仰臥位Bending像≥25度時稱結構性彎,<25度時稱非結構性彎.后凸>20°攝仰臥位側彎位片(bendingfilm)可測定側彎及旋轉可以自行校正的度數。首先固定骨盆,使脊柱盡量彎向凹側,然后向凸側彎曲,分別攝前后位X線片。結構性非結構性確定脊柱側彎的臨床表現雙肩不等高一側后背隆起,腰部一側有皺褶腰背不平整——剃刀背骨盆不等高下肢不等長女孩雙乳發(fā)育不均等,一側的乳房往往較大?;純好撋弦?,面對家長,雙足立于平地上,立正位;雙手掌對合,置雙手到雙膝之間,逐漸彎腰;檢查者坐于小孩前或前方,雙目平視,觀察患兒雙側背部是否等高,如果發(fā)現一側高,說明可能存在側彎伴有椎體旋轉所致的隆凸。如果彎腰試驗異常,應到醫(yī)院及時就診。脊柱側彎的臨床表現脊柱側彎的危害E生理方面脊柱本身不平衡——影響身高發(fā)育軀干整體不平衡——負重力學改變容易引起腰背部疼痛、生活質量下降側彎壓迫心肺——致其功能障礙或衰竭心理方面?zhèn)葟澲峦庥^畸形——自卑心理脊柱側彎的分型King-more分型:1983年kingHA總結了該中心以Moe治療原那么為指導應用Harrington內固定系統(tǒng)治療特發(fā)性脊柱側彎405例的經驗在?美國骨關節(jié)外科雜志?發(fā)表了?胸椎特發(fā)性側彎固定節(jié)段的選擇?提出了著名的King分型Lenke分型:2001年Lenke.LG等在?骨關節(jié)外科雜志?發(fā)表了?Adolescentidiopathicscoliosis:anewclassificationtodetermineextentofspinalarthrodesis?公布了Lenke分型PUMC分型:2003年我國邱貴興院士特發(fā)性脊柱側凸的新的分型方法,該方法對特發(fā)性脊柱側凸常見的類型及相應的融合范圍的臨床指導性較強,其可信度、可重復性遠高于King-more分型。脊柱側彎的King-more分型胸彎型

I型腰椎原發(fā),胸椎代償

II型胸椎原發(fā),腰椎代償

III型胸椎側彎,腰彎為功能性

IV型長胸彎,頂椎位于T10,L4向彎內傾斜

V型雙胸彎,T2-T5向反方向旋轉側彎不能完全矯正雙主彎型胸彎與腰彎同時存在腰彎具有相似的結構性彎曲腰彎型頂椎位于腰椎胸腰段彎型頂椎位于胸腰段結合處脊柱側彎的King-more分型1.KingⅠ〔胸彎<腰彎〕:該型最早被認識,因為腰彎大于胸彎。有時,胸、腰彎相等,腰彎凸側bending像上柔韌度小于胸彎。臨床上,腰背部突出大于胸背部突出。8(0)29(11)46(21)脊柱側彎的King-more分型2.KingⅡ〔胸彎≥腰彎〕:該型比其他類型爭議性都大。King把該型定義為單胸彎和單腰彎的混合型。X線上胸彎大于等于腰彎,腰彎必須超過骶骨中線。在凸側bending像上腰彎柔韌性大于胸彎。臨床檢查時胸背部肋骨突出大于腰背部的突出。

1999Asheretal.在Ibrahim和Benson根底上提出KingIIA型必須滿足:1.穩(wěn)定椎位于T10或更高2.轉向椎位于T11或更高3.轉向椎偏向胸腰彎或腰彎凸側4.胸腰段后凸的存在,并且胸腰彎或腰彎頂椎椎弓根內側壁偏向側彎凸側,胸腰彎或腰彎下端椎傾斜大于或等于100KingIIB型必須滿足:1.轉向椎必須偏離骶骨中心重力參考線2.轉向椎在T11或更高3.胸腰連接段后凸的存在脊柱側彎的King-more分型3.KingⅢ〔單胸彎〕:該型胸彎合并有未過中線的腰彎。Bending像上腰彎柔軟。臨床檢查胸背部后凸特別明顯。腰背部后凸不明顯或沒有。脊柱側彎的King-more分型4.KingⅣ〔長胸彎〕:頂椎位于T10,L4向彎內傾斜,該型為長胸彎,L4椎體亦傾斜入長胸彎中,L5椎體平行于骨盆。

脊柱側彎的King-more分型5.KingⅤ〔雙胸彎〕:該型為結構性雙胸彎。T1或T2傾斜與上部側彎的凹側相延續(xù),在側向彎曲位片上顯示為結構性的。脊柱側彎的King-more分型雙主彎型腰彎型胸腰段型脊柱側彎的King-more分型融合原那么:ⅠS型雙彎,一般需融合胸側彎和腰側彎直至尾端穩(wěn)定椎,或其上一個椎體ⅡS型雙彎,選擇性融合胸椎下端直至旋轉中立椎或穩(wěn)定椎Ⅲ胸段側彎,腰彎末偏離骶骨中央線;胸部剃刀背明顯,腰部一般無剃刀背僅融合胸段側彎至穩(wěn)定椎或其上一個椎體〔不是后凸的頂椎〕Ⅳ長弧胸側彎延伸至下腰椎,僅L5平衡中立在骶椎上,而L4傾斜融合胸側彎下端直至L4(或有條件至L3)Ⅴ雙胸段側彎,TI傾斜上一個胸弧的凹側,上一個胸彎常為結構性—般需融合上下兩個側彎,從T2直至下胸側彎的穩(wěn)定椎〔T12或L4〕脊柱側彎的Lenke分型第一步,根據主側彎的位置和次要側彎的結構性特征來確定側凸類型〔共6型〕。脊柱側彎的Lenke分型脊柱側彎的Lenke分型第三步,根據矢狀面胸椎〔T5~12〕后凸的特點確定了3種胸彎修正型。胸椎矢狀面后凸角度〔T5-T12〕胸椎修正〔-〕<10°胸椎修正〔正?!?0°-40°胸椎修正〔+〕>40°脊柱側彎的Lenke分型原那么上,融合范圍必須包括主彎和結構性彎曲。腰彎修正型對于決定融合范圍也很重要,對于A型和B型來說,除非胸腰段后凸≥20°,融合范圍不需要包括腰椎,C型那么需要融合到腰椎。脊柱側彎PUMC分型PUMCIaPUMCIbPUMCIc單彎:Ⅰa胸彎,頂點位于T2~T11、12椎間盤Ⅰb胸腰彎,頂點位于T12~L1椎間盤Ⅰc腰彎,頂點位于L1、2~L4、5椎間盤脊柱側彎PUMC分型PUMCIIbPUMCIIcPUMCIIdPUMCIIaⅡa雙胸彎Ⅱb胸彎+胸腰彎或腰彎,胸彎>胸腰彎或腰彎(Cobb角差值≥10°)Ⅱc胸彎≈胸腰彎或腰彎(Cobb角差值<10)Ⅱd胸彎<胸腰彎或腰彎(Cobb角差值≥10°)

脊柱側彎PUMC分型PUMCIIIaPUMCIIIbⅢa遠端彎符合Ⅱb1條件Ⅲb遠端彎符合Ⅱb2條件符合以下條件者為Ⅱb1:①無胸腰段或腰段后凸②胸腰段或腰段Cobb角≤45°③胸腰段或腰段旋轉度<Ⅱ度④胸腰段或腰段柔韌性70%胸腰段或腰段有后凸者為Ⅱb2假設無后凸,但有以下3條中1條者,亦為Ⅱb2:①胸腰彎或腰彎額狀面Cobb角>45°②胸腰彎或腰彎旋轉度>Ⅱ度③胸腰段或腰段柔韌性<70%脊柱側彎PUMC分型脊柱側彎的治療1脊柱側彎的治療脊柱側彎的治療密爾沃基(Milwaukee)型矯形器:年齡較小、彎曲曲線為20~50度、病情進展緩慢的病人。脊柱側彎的治療波士頓(Boston)式脊柱矯形器用以矯正或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