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學《662哲學通論》歷年考研真題匯編_第1頁
四川大學《662哲學通論》歷年考研真題匯編_第2頁
四川大學《662哲學通論》歷年考研真題匯編_第3頁
四川大學《662哲學通論》歷年考研真題匯編_第4頁
四川大學《662哲學通論》歷年考研真題匯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目錄

2015年四川大學662哲學通論考研真題(回憶版)

2012年四川大學哲學通論考研真題

2011年四川大學哲學通論考研真題

2010年四川大學哲學通論考研真題

2009年四川大學哲學通論考研真題

2008年四川大學哲學通論考研真題

2007年四川大學哲學通論考研真題

2006年四川大學362哲學通論考研真題

2005年四川大學362哲學通論考研真題

2004年四川大學403哲學通論考研真題

2015年四川大學662哲學通論考研真題(回

憶版)

共五大題,最后兩題選做。

一、以往哲學家專注解釋世界,可問題的關(guān)鍵在于改造世界。(30

分)

1.理解“解釋世界”和“改造世界”以及二者關(guān)系

2.相對而言,是不是解釋世界沒有改造世界重要?解釋世界是手

段,改造世界是目的?一般來說,要先改造世界,不是要先解釋世界

嗎?分析馬克思提出改造世界的深刻意義。

二、(30分)反駁或論證:道德或者不道德就是大多數(shù)人喜歡或者

不喜歡的東西。

闡述道德與人數(shù)多少的關(guān)系;假如全世界只有你一個人堅持一個道

德立場,那是真正的道德嗎?道德是具體的歷史的,是不是就是說實際

上在瓦解道德?

三、康德“自明的東西”含義;理解分析為什么“自明的東西”是哲學

家的事業(yè)。(40′)

四、理解黑格爾自在之物與“為意識的存在”的含義。

分析兩者關(guān)系。(50′)

五、(材料記不清了,好像是說我們每個人無時無刻不在重新信

仰…)(50′)

1.理解什么叫“我們一直兩手空空”

2.分析“兩手空空”。

2012年四川大學哲學通論考研真題

(適用專業(y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哲學、外國哲學、倫理學、美學、

宗教學)

一、理解與解釋:(此題30分)

辯證法在對現(xiàn)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的同時包含對現(xiàn)存事物的否定的

理解,即對現(xiàn)存事物的必然滅亡的理解;辯證法對每一種既成的形式都

是從不斷的運動中,因而也是從它的暫時性方面去理解;辯證法不祟拜

任何東西,按其本質(zhì)來說,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馬克思

A.你怎樣理解“肯定的理解”和“否定的理解”?請從空間和時間的

向度上談談你對“既成的形式”的理解。

B.為什么馬克思要說“按其本質(zhì)來說”這個句子?請解釋它所蘊涵

的意義。

C.“批判的和革命的”說的什么?僅僅說的是一種“批判”和“革

命”的態(tài)度嗎?請解釋你的觀點。

二、闡述與證明或反駁:(此題30分)

懷疑不是信仰的反面,而是信仰的一個要素。

——保羅?蒂里希

1.闡述:請有根據(jù)地闡述你所理解的“懷疑”與“信仰”。

2.證明或反駁:懷疑是信仰的一個要素。(說明:如果你同意蒂

里希的觀點,那就請證明之;反之,則請反駁之。)

三、評價與闡揚:(此題40分)

雖然我們應當承認,一切哲學都曾被推翻了,但我們同時必須堅

持,沒有一個哲學是被推翻了的,甚或沒有一個哲學是可以推翻的……

哲學史的主要內(nèi)容并不是涉及過去,而是涉及永恒及真正現(xiàn)在的東西。

而且哲學史的結(jié)果,不可與人類理智活動的錯誤陳跡的展覽相比擬,而

只可與眾神像的廟堂相比擬。

羅伯特?所羅門:《大問題》

A.評述:請對:“一切哲學都曾被推翻了”和“沒有一個哲學是被推

翻了的,甚或沒有一個哲學是可以推翻的”這個矛盾的陳述作出你自己

的評述。

B.闡揚:請闡揚你對“哲學史的主要內(nèi)容并不是涉及過去,而是涉

及永恒及真正現(xiàn)在的東西……”這段話的見解。

四、論證:(此題50分)

論大學精神

(參考性提示:1.何為“大學”?與中小學相比,大學之“大”的本質(zhì)

是什么?2.何為“大學”精神?作為一個“現(xiàn)代”概念,其精髓是什么?

3.在對你所理解的大學精神加以清晰界說的基礎(chǔ)上,聯(lián)系你自己切身

的大學經(jīng)驗,闡揚這種“大學精神”對你的人生以及國家命運的基本意

義。)

2011年四川大學哲學通論考研真題

一、解釋與闡述:(30分)

凡是合乎理性的東西都是現(xiàn)實的,凡是現(xiàn)實的東西都是合乎理性

的。

黑格爾:《法哲學原理》

1.解釋:請解釋黑格爾這句名言中“合理的東西”與“現(xiàn)實的東

西”這兩個概念的基本含意。(10分)

2.闡述:你贊同或者不贊同黑格爾的這個觀點嗎?為什么?請有

根據(jù)地闡述你的見解。(20分)

二、閱讀與評價:(30分)

我在好多年前就已經(jīng)覺察到,我從早年以來,曾經(jīng)把大量錯誤的意

見當成真的加以接受。從那時起,我就已經(jīng)斷定,要想在科學上建立一

些牢固的、永久的東西作為我的信念,我就必須在我的一生中有一次嚴

肅地把我從前接受到心中的所有意見一齊去掉,重新開始從根本做起。

笛卡兒:《第一哲學沉思集》

1.閱讀:你怎樣理解“在科學上建立一些牢固的、永久的東西”這

個說法?你認為可能嗎?為什么?(10分)

2.評價:請評價笛卡兒的“重新開始從根本做起”。(20分)

三、理解與闡釋:(40分)

如果你信仰上帝,那么怎樣才能說服你相信他其實不存在?相反,

如果你不信仰上帝,那么又怎樣才能讓你相信他的確存在?

羅伯特?所羅門:《大問題》

1.理解:你怎樣理解所羅門的這個問題?更確切地說,你認為理

解這個問題的關(guān)鍵在什么地方?(15分)

2.闡釋:根據(jù)你的理解,請選擇其中一個問題來進行具體闡釋

(即選擇“不信仰”或“信仰”)。(25分)

四、論證:(50分)

論正義

【參考性提示:A、界說你所領(lǐng)會的“正義”概念;B、在A的基礎(chǔ)

上,通過對諸如人際關(guān)系以及種種社會現(xiàn)象的分析(如一個正義的人際

關(guān)系應該怎樣?我們社會的哪些方面是正義的?它的哪些方面是非正義

的?等等)來具體論證你對正義的思考?!?/p>

2010年四川大學哲學通論考研真題

一、分析與闡揚(15*2=30分)

有一種唯物主義學說,認為人是環(huán)境和教育的產(chǎn)物,因而認為改變

了的人是另一種環(huán)境和改變了教育的產(chǎn)物,――這種學說忘記了:環(huán)境

正是由人來改變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

——馬克思

1、分析:這種唯物主義學說的“認識論”的出發(fā)點的什么?這種學

說的“忘記”會引發(fā)什么樣的邏輯后果?

2、闡揚:你如何理解人與教育的關(guān)系?

二、闡述與證明或反駁(10+20=30分)

懷疑不是信仰的反面,而是信仰的一個要素。

——保羅?蒂里希

1、闡述:請有根據(jù)地闡述你所理解的“懷疑”與“信仰”?

2、證明或反駁:懷疑是信仰的一個要素。(說明:如果你同意蒂

里希的觀點,那就請證明之;反之,則請反駁之。)

三、理解與解釋(20*2=40分)

一個所謂哲學原理或原則,即使是真的,只要它僅僅是個原理或原

則,它就已經(jīng)也是假的了;要反駁它因此也就很容易。反駁一個原則就

是揭露它的缺陷,但它是有缺陷的,因為它僅只是共相或本原或開端。

——黑格爾

1、理解:為什么說僅僅作為“共相”的原則就是這個原則的“缺

陷”?

2、解釋:在上述理解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解釋:一個即使是“真”的

哲學原則,只要它滯留于其自身,它就“已經(jīng)也是假的了”。

四、論證(50分)

論哲學之思的超越性

(參考性提示:A、何為“哲學之思”?B、在A的基礎(chǔ)上,論證哲學

之思的超越性本質(zhì):1、哲學之思的超越懷何以可能?2、哲學之思的價

值和生命即在于其超越性。)

2009年四川大學哲學通論考研真題

一、理解與解釋(15*2=30分)

舊唯物主義在歷史領(lǐng)域內(nèi)自己背叛了自己,因為它認為在歷史領(lǐng)域

中起作用的精神的動力是最終原因,而不去研究隱藏在這些動力后面的

是什么,這些動力的動力是什么。不徹底的地方并不在于承認精神的動

力,而在于不從這些動力進一步追溯到它的動因?!绻ヌ骄磕?/p>

些隱藏在——自覺地或不自覺地,而且往往是不自覺地——歷史人物的

動機背后并且構(gòu)成歷史的真正的最后動力的動力,那么問題涉及的,與

其說是個別人物、即使是非常杰出的人物的動機,不如說是使廣大群

眾、使整個的民族,并且在每一民族中間又是使整個階級行動起來的動

機;而且也不是短暫的爆發(fā)和轉(zhuǎn)瞬即逝的火光,而是持久的、引起重大

歷史變遷的行動。探討那些作為自覺的動機明顯地或不明顯地,直接地

或以意識形態(tài)的形式、甚至以被神圣化的形式反映在行動著的群眾及其

領(lǐng)袖即所謂偉大人物的頭腦中的動因,——這是能夠引導我們?nèi)ヌ剿髂?/p>

些在整個歷史中以及個別時期和個別國家的歷史中起支配作用的規(guī)律的

唯一途徑。

——恩格斯:《路德維希?費爾巴哈與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jié)》

1、理解:你怎樣理解“舊唯物主義在歷史領(lǐng)域內(nèi)自己背叛了自己”

這句話?

2、解釋:你同意恩格斯的“探討那些作為自覺的動機明顯地或不明

顯地,直接地或以意識形態(tài)的形式、甚至以被神圣化的形式反映在行動

著的群眾及其領(lǐng)袖即所謂偉大人物的頭腦中的動因,——這是能夠引導

我們?nèi)ヌ剿髂切┰谡麄€歷史中以及個別時期和個別國家的歷史中起支配

作用的規(guī)律的唯一途徑。”這個觀點嗎?為什么?

二、閱讀與評價(10+20=30分)

我在好多年前就已經(jīng)覺察到,我從早年以來,曾經(jīng)把大量錯誤的意

見當成真的加以接受。從那時起,我就已經(jīng)斷定,要想在科學上建立一

些牢固的,永久的東西作為我的信念,我就必須在我的一生中有一次嚴

肅地把我從前接受到心中的所有意見一齊去掉,重新開始從根本做起。

——笛卡兒《第一哲學沉思集》

1、閱讀:你怎樣理解“在科學上建立一些牢固的,永久的東西”這

個說法?你認為可能嗎?為什么?

2、評價:請評價笛卡兒的“重新開始從根本做起”。

三、分析與反駁或證明(20*2=40分)

指明了知性所堅持的有限與無限的對立為虛妄之后,我們自易陷入

這種說法,即既然無限與有限是一回事,則真理或真正的無限就須宣稱

并規(guī)定為無限與有限的統(tǒng)一……但這種說法會引起有限化無限或無限化

有限的正當責難。因為在這種說法里,有限似乎只是原樣保留在那

里……有限既被設定為與無限統(tǒng)一,則它無論如何,決不能保持當它在

此統(tǒng)一關(guān)系以外的原樣……同樣,無限也免不了改變,當有限與無限統(tǒng)

一時,作為否定性的無限也在對方之前失掉其尖銳性了。

---黑格爾

1、分析:為什么說“這種說法會引起有限化無限或無限化有限的正

當責難”?

2、闡揚:“有限既被設定為與無限統(tǒng)一,則它無論如何,決不能保

持當它在此統(tǒng)一關(guān)系以外的原樣……同樣,無限也免不了改變,當有限

與無限統(tǒng)一時,作為否定性的無限也在對方之前失掉其尖銳性了”。

四、論證(50分)

對災難、人性、生命、人生、民族、國家等的哲學之思

(參考性提示:1、以哲學的方式進入你的話題;2、無需面面俱

到,選擇真正切己的話題,追求思考的深度。)

2008年四川大學哲學通論考研真題

一、理解與解釋(15*2=30分)

費爾巴哈對感性世界的“理解”一方面僅僅局限于對這一世界的單純

的直觀,另一方面僅僅局限于單純的感覺……他沒有看到,他周圍的感

性世界決不是某種開天辟地以來就直接存在的、始終如一的東西,而是

工業(yè)和社會狀況的產(chǎn)物,是歷史的產(chǎn)物,是世世代代活動的結(jié)果,其中

每一代都立足于前一代所達到的基礎(chǔ)上,繼續(xù)發(fā)展前一代的工業(yè)和交

往,并隨著需要的改變而改變它的社會制度。甚至連最簡單的“可靠的

感性”的對象也只是由于社會發(fā)展、由于工業(yè)和商業(yè)交往才提供給他

的。大家知道,櫻桃樹和幾乎所有的果樹一樣,只是在數(shù)世紀以前由于

商業(yè)才移植到我們這個地區(qū)。由此可見,櫻桃樹只是由于一定的社會在

一定時期的這種活動才為費爾巴哈的“可靠的感性”所感知。

馬克思《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

1、理解:“他沒有看到,他周圍的感性世界決不是某種開天辟地以

來就直接存在的、始終如一的東西,而是工業(yè)和社會狀況的產(chǎn)物,是歷

史的產(chǎn)物,是世世代代活動的結(jié)果”這段話是什么意思?

2、解釋:為什么“連最簡單的‘可靠的感性’的對象也只是由于社會

發(fā)展、由于工業(yè)和商業(yè)交往才提供給他的”?

二、閱讀與評價(10+20=30分)

我在好多年前就已經(jīng)覺察到,我從早年以來,曾經(jīng)把大量錯誤的意

見當成真的加以接受。從那時起,我就已經(jīng)斷定,要想在科學上建立一

些牢固的,永久的東西作為我的信念,我就必須在我的一生中有一次嚴

肅地把我從前接受到心中的所有意見一齊去掉,重新開始從根本做起。

笛卡兒《第一哲學沉思集》

1、閱讀:你怎樣理解“在科學上建立一些牢固的,永久的東西”這

個說法?你認為可能嗎?為什么?

2、評價:請評價笛卡兒的“重新開始從根本做起”。

三、分析與反駁或證明(20*2=40分)

存在主義者所達成的共識是,他們認為存在先于本質(zhì)……人首先是

存在,與自己項羽,在世界中涌現(xiàn)——然后才是確定自我……開始時,

他是虛無。

——薩特:《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

1、分析:請分析薩特“存在先于本質(zhì)”的基本思路(包括對其“存

在”和“本質(zhì)”范疇的分析,以及對其“先于”的分析)。

2、反駁或證明:“開始時,他是虛無”(說明:不同意則反駁,同

意則為之辯護)。

四、論證(50分)

一個未經(jīng)審視的人生是不值得過的。

——蘇格拉底

(參考性提示:1、概念上界說你所領(lǐng)會的“人生”和“審視”2、訴說

你的人生理念或人生關(guān)懷3、在前兩點的基礎(chǔ)上,盡力切己地去揭示“審

視的人生”之意義境域,然后圍繞著諸如“認識你自己”“人生意義”“追求

自由的人生”等話題域去展開深度的論證。)

2007年四川大學哲學通論考研真題

一、理解與反思:

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

馬克思《關(guān)于費爾巴哈的提綱》第11條

二、解釋與評價:

任何一種“關(guān)于某物的相信”或者“關(guān)于某物的不相信”都需要一種論

證,也即說到底始終僅僅是相對的“信”和“不信”,即相對于一個說明關(guān)

于某物之相信或不相信的實行的根據(jù)(真理性根據(jù)或者似真理性根據(jù);

如果沒有指明某物,我們便會指摘一個人是“輕信的”);而“對……的

信仰”和“對……的無信仰”,則是一種本質(zhì)上沒有根據(jù)的和不可論證

的,但依然在一種信仰內(nèi)容中能夠自明地充實的精神行為。也就是說,

在信仰那里,有一種信仰自明性……在相信那里,絕沒有什么可能的信

仰自明性。

舍勒

三、反駁或證明與闡述:

A、我是什么?一個思想的東西。什么是一個思想的東西?它是一

個能夠懷疑、理解、肯定、否定、意愿、拒絕,同時還能想像、感覺的

東西。

——笛卡兒

1、反駁或證明:“我”乃是一個思想的東西。(論述過程中請?zhí)貏e

注意“我的……”與“我本身”的區(qū)別與勾連)

2、闡述:一個嬰兒有“自我”嗎?一個精神病人呢?如果沒有,那

么你認為怎樣才算“有自我”?這時你還認為笛卡兒的上述觀點是錯誤的

嗎?有根據(jù)地闡述你的見解。

3、對于任何給定的時間和地點來說,什么是道德?那就是大多數(shù)

人喜歡或不喜歡的東西,不道德就是他們不喜歡的東西。

——懷特海

四、論證:自由與人的本質(zhì)(參考性提示略)

2006年四川大學362哲學通論考研真題

四川大學2006年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

考試科目:哲學通論

科目代碼:362

適用專業(y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哲學、外國哲學、倫理學、宗教

學(試題共2頁)(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上,寫在試題上不給分)

一、理解與解釋(30分)

我們判斷一個人不能以他對自己的看法為根據(jù),同樣,我們判斷這

樣一個變革時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識為根據(jù);

相反,這個意識必須從物質(zhì)生活的矛盾中,從社會生產(chǎn)力和生產(chǎn)關(guān)

系之間的現(xiàn)成沖突中去解釋。

---馬克思---

1、理解:“判斷這樣一個變革時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識為根據(jù)”是什

么意思?(10分)

2、解釋:為什么“時代意識”“必須從物質(zhì)生活的矛盾中,從社會生

產(chǎn)力和生產(chǎn)關(guān)系之間的現(xiàn)成沖突中去解釋”?(20分)

二、反駁與評價(30分)

一切關(guān)于事實的推理,似乎都建立在因果關(guān)系上面。

只要依照這種關(guān)系來作推論,我們便能夠超出我們的記憶和感官的

見證以外......

一個人如果在荒島上發(fā)現(xiàn)一只表或其他機器,他就會斷言這個荒島

曾經(jīng)有人到過。

一切關(guān)于事實的推理都是這種性質(zhì)的。

在這里,我們總是假設,在現(xiàn)在的事實與由此推得的事實之間,必

然有一種聯(lián)系。

如果沒有任何東西來結(jié)合它們,則那種推論就會成了完全任意

的......

我可以大膽地提出一個沒有例外的概括命題說,這種關(guān)系的知識在

任何例證下都不是由先驗的推論得來的......

我們的理性如果不借助于經(jīng)驗,則它關(guān)于真正存在和實際事情也不

能推得什么結(jié)論......

如果有人問:我們對于事實所作的一切推論的本性是什么?

適當?shù)拇饛退坪跏牵哼@些推論是建立在因果關(guān)系上。

如果再問:我們關(guān)于因果關(guān)系的一切理論和結(jié)論的基礎(chǔ)是什么?

就可以用一句話來回答:“經(jīng)驗”......

假定有一個具有最強的理性能力和反省能力的人,突然來到這個世

界上,他一定會馬上覺察到事物不斷地在繼續(xù)出現(xiàn),一件事跟著一件事

發(fā)生;可是此外他就不能進一步發(fā)現(xiàn)其他的東西了。

他首先就不能憑借任何推理而得到因果的觀念......

我們不能僅僅因為某一事件在某一實例中先于另一事件發(fā)生,就斷

定前者是原因,后者是結(jié)果。

事件的結(jié)合可以說是任意的、偶然的。

可以說并沒有任何理由從一個事件的出現(xiàn)推論出另一事件的存在。

---休謨---

1、反駁:“......事件的結(jié)合可以說是任意的、偶然的??梢哉f并沒

有任何理由從一個事件的出現(xiàn)推論出另一事件的存在”(注意:如果你

同意休謨的這個觀點,那就請為之“辯護”)

(15分)

2、評價:“知識在任何例證下都不是由先驗的推論得來的......

我們的理性如果不借助于經(jīng)驗,則它關(guān)于真正存在和實際事情也不

能推得什么結(jié)論......

因果關(guān)系的一切理論和結(jié)論的基礎(chǔ)是”而且僅僅是“經(jīng)驗”。

(注意:無論同意抑或不同意休謨的觀點,你都必須給出你之所以

如此評價的理由或根據(jù)。)(15分)

三、分析與闡揚(40分)

指明了知性所堅持的有限與無限的對立為虛妄之后,我們自易陷入

這種說法,即既然無限與有限是一回事,則真理或真正的無限就須宣稱

并規(guī)定為無限與有限的統(tǒng)一......

但這種說法會引起有限化無限或無限化有限的正當責難。因為在這

種說法里,有限似乎只是原樣保留在那里......

有限既被設定為與無限統(tǒng)一,則它無論如何,決不能保持當它在此

統(tǒng)一關(guān)系以外的原樣......

同樣,無限也免不了改變,當有限與無限統(tǒng)一時,作為否定性的無

限也在對方之前失掉其尖銳性了。

---黑格爾---

1、分析:為什么說“這種說法會引起有限化無限或無限化有限的正

當責難”?(20分)

2、闡揚:“有限既被設定為與無限統(tǒng)一,則它無論如何,決不能保

持當它在此統(tǒng)一關(guān)系以外的原樣......

同樣,無限也免不了改變,當有限與無限統(tǒng)一時,作為否定性的無

限也在對方之前失掉其尖銳性了”。(20分)

四、論證(50分)

哲學與人生

(參考性提示:1、界說你所領(lǐng)會的“哲學”;

2、訴說你的人生理念或人生關(guān)懷;

3、在1和2的基礎(chǔ)上,盡力切己地去揭示或論證“哲學和人生”,

比如圍繞著諸如“未經(jīng)審視的人生是不值得過的”、“認識你自己”、“追

求人生意義”、“時代的精華”這樣的命題去展開深度的論證。)

2005年四川大學362哲學通論考研真題

四川大學2005年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

考試科目:哲學通論

科目代碼:362

適用專業(y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哲學、外國哲學、倫理學、宗教

學(試題共2頁)(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上,寫在試題上不給分)

一、閱讀與解釋(30分)

費爾巴哈是從宗教上的自我異化,從世界被二重化為宗教的、想象

的世界和現(xiàn)實的世界這一事實出發(fā)的。他致力于把宗教世界歸結(jié)于它的

世俗基礎(chǔ)。他沒有注意到,在做完這一工作之后,主要的事情還沒有做

哪。因為,世俗的基礎(chǔ)使自己和自己本身分離,并使自己轉(zhuǎn)入云霄,成

為一個獨立王國,這一事實,只能用這個世俗基礎(chǔ)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

盾來說明。因此,對于世俗基礎(chǔ)本身首先應當從它的矛盾中去理解,然

后用排除這種矛盾的方法在實踐中使之革命化。

馬克思《關(guān)于費爾巴哈的提綱》

A.閱讀:請仔細閱讀這段話的前四句話。(注:一個句號為一句

話)“自我異化”這個概念的意思是什么?“他致力于把宗教世界歸結(jié)于

它的世俗基礎(chǔ)”這個句子的意思是什么?(10分)

B.解釋:

1、馬克思說費爾巴哈“主要的事情還沒有做哪”,這個“主要的事

情”是什么?為什么它是“主要的事情”?

2、請解釋“只能用這個世俗基礎(chǔ)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來說明”這

話的意思。(20分)

二、理解與分析(30分)

道,可道也,非恒(常)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常)名也。

《老子第一章》

A.理解:

1、請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你對這段話的理解?

2、你怎樣理解“道”與“名”、“恒(常)道”和“恒(常)名”?(15

分)

B.分析:請分析“可道”與“恒(常)道”、“可名”與“恒(常)

名”之間的關(guān)系。(15分)

三、解釋與闡揚(40分)

[注:“宗教學”專業(yè)的考生可以選擇做本大題的第(2)道題;其它

專業(yè)的考生只能做本大題的第(1)道題。兩題的分值均為40分,多做

不加分。]

(1)變易是第一個具體思想,因而也是第一個概念,反之,有與無

只是空虛的抽象。

所以當我們說到“有”的概念時,我們所謂“有”也只能指“變易”,不

能指“有”,因為“有”只是空虛的“無”;也不能指“無”,因為“無”只是空

虛的“有”。

所以“有”中有“無”,“無”中有“有”;但在“無”中能保持其自身

的“有”,即是變易。

---黑格爾《小邏輯》第198~199頁---

A.解釋:請解釋黑格爾這段話中的“具體”與“抽象”這兩個概念的

意思。(10分)

B.闡揚:

1、“變易是第一個具體思想”。(10分)

2、為什么說“當我們說到‘有’的概念時,我們所謂‘有’也只能指‘變

易’”?(10分)

3、為什么“在‘無’中能保持其自身的‘有’,即是變易”?(10分)

(2)辯證法在對現(xiàn)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時包含對現(xiàn)存事物的否

定理解,即對現(xiàn)存事物的必然滅亡的理解;

辯證法對每一種既成的形式都是從不斷的運動中,因而也是從它的

暫時性方面去理解;

辯證法不崇拜任何東西,按其本質(zhì)來說,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馬克思---

A.解釋:你怎樣理解“肯定的理解”和“否定的理解”?請談談你

對“既成的形式”的理解。(20分)

B.闡揚:為什么馬克思要說“按其本質(zhì)來說”這個句子?請解釋它

所蘊涵的意義。(20分)

四、論證(50分)

真理的絕對性與相對性

[參考性提示:1、分別界定“真理”、“絕對”和“相對”。(10分)

2、請證明:有無“絕對真理”?如果有,那么請反駁類似“一切真理

都是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zhuǎn)移”的觀點;如果無,那么請反駁類

似“‘拿破侖死于某年某月’就是絕對真理”的觀點。(20分)

3、請論證:真理的絕對性與相對性的關(guān)系。注意:如果你持有類

似“真理是絕對與相對的統(tǒng)一”的觀點,那么請有根據(jù)地論證“絕

對”與“相對”究竟是“怎樣統(tǒng)一”的。(20分)]

2004年四川大學403哲學通論考研真題

四川大學2004年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

考試科目:哲學通論

科目代碼:403#

適用專業(yè):外國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