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奧數(shù)-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剖析版)_第1頁
五年級奧數(shù)-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剖析版)_第2頁
五年級奧數(shù)-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剖析版)_第3頁
五年級奧數(shù)-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剖析版)_第4頁
五年級奧數(shù)-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剖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付費下載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04講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教學(xué)目標(biāo)教學(xué)目標(biāo) 熟悉掌握基本圖形周長的求法熟悉運用分解、平移、合并等技巧成基本圖形,利用長方形、正方形周長計算的公式求解。能夠分析圖形的特點,提高幾何圖形的思維能力知識梳理知識梳理一、基本概念及公式周長: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就是這個圖形的周長。長方形周長=(長+寬)×2正方形周長=邊長×4二、方法技巧對于基本的長方形和正方形圖形,可以直接用公式求出它們的周長和面積。對于一些不規(guī)則的比較復(fù)雜的幾何圖形,我們可以采用轉(zhuǎn)化的數(shù)學(xué)思想方法分解、平移、合并等技巧成基本圖形,利用長方形、正方形周長計算的公式求解。典例分析典例分析考點一:平移法例1、有兩個形同的長方形,長7厘米,寬5厘米,把他們按下圖的樣子重疊在一起,這個圖形的周長是多少厘米?7厘米7厘米7厘米7厘米5厘米7厘米【解析】這是一個不規(guī)則的圖形,我們可以利用平移線段的方法,將這個圖形轉(zhuǎn)化為正方形(如下圖所示),原來長方形的長就是轉(zhuǎn)化后正方形的邊長,要求原來圖形的周長,只要求得邊長是7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長即可。周長=7×4=28(厘米)例2、下面是一個樓梯的側(cè)面,如果在樓梯上鋪地毯,求地毯的長度【解析】如果把每層臺階的寬度向上移到和最上層臺階同樣高的地方,把每層臺階的高度向右移到和最下層的臺階長度一致的地方(如下圖),這樣樓梯側(cè)面圖就轉(zhuǎn)化為一個長方形,然后我們利用長方形周長計算公式求出此圖形的周長。周長=4×2=8(米),故地毯的長度為8米。例3、下圖由1個正方形和2個長方形組成.求這個圖形的周長201592015950【解析】將其圖形左邊的邊長往左平移,圖形右邊的邊長往右平移,與矩形長平行的邊長向上方的平移可得到右圖矩形,長方形的周長就是不規(guī)則圖形的周長=(50+20+9+15)×2=188cm例4、求下面這個圖形(每個小正方形的頂點恰好在另一個正方形的中心,且邊相互平行)的周長?【解析】如下圖,把原圖形外周圍凹進(jìn)行的線段平移出來,圍成了一個正方形,原圖形周長就等于轉(zhuǎn)換圖圍成的正方形的周長。從圖中可以看出這個圍成的大正方形的邊長就等于1個小正方形的邊長加上小正方形邊長一半的7倍。這個大正方形的邊長為:2+2÷2×7=9(厘米)所以原圖形的周長就等于:9×4=36(厘米)2、有5張同樣大小的紙如下圖(a)重疊著,每張紙都是邊長6厘米的正方形,重疊的部分為邊長的一半,求重疊后圖形的周長。思路與導(dǎo)航根據(jù)題意,我們可以把每個正方形的邊長的一半同時向左、右、上、下平移(如圖b),轉(zhuǎn)化成一個大正方形,這個大正方形的周長和原來5個小正方形重疊后的圖形的周長相等。因此,所求周長是18×4=72厘米??键c二:合并法例1、如下圖所示,長方形長4厘米,寬2厘米.現(xiàn)沿其對角線BD對折得到一幾何圖形,試求圖形陰影部分周長?!窘馕觥筷幱安糠种荛L=三角形DEF的周長+三角形BFC的周長=(DE+DF+EF)+(BF+CF+BC),觀察一下,可以利用合并,得陰影部分周長=(DF+FC)+(EF+BF)+(DE+BC)=CD+BE+DE+BC=4+4++3+3=14厘米例2、用一個長8厘米、寬4厘米的長方形與7個邊長為4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個大正方形。拼成的大正方形的周長是多少?

【解析】將長方形和小正方形面積合并起來,先由大正方形的面積,求出其邊長,再求出這個大正方形周長。大正方形的面積就是拼成大正方形的8個圖形的面積之和:8×4+4×4×7=144(平方厘米),對144分解因數(shù):144=12×12,即正方形的邊長為12。所以正方形的周長為:12×4=48(厘米)考點三:分解法例1、如圖,在長方形ABCD中,EFGH是正方形.如果AF=10厘米,HC=7厘米,那么長方形ABCD的周長是多少厘米?【解析】長方形ABCD的周長=(AB+BC)×2。既然不能直接求AB、CD長度,那就轉(zhuǎn)化分解為題目已知的長度。AB=AF+BF,在長方形BFGC中BC=FG,BF=CG。在正方形EFGH中FG=HG,故BF=CG,BC=HG。AB+BC=AF+CG+HG=AF+CH=10+7=17厘米,所以長方形ABCD周長=17×2=34厘米例2、下圖是由4個一樣的長方形和1個周長是4分米的小正方形拼成的一個邊長是11分米的大正方形,每個長方形的長與寬各是多少分米?周長是多少分米?【解析】大正方形的邊長可以分解為小長方形的長與寬之和,也可以分解為2倍的小長方形寬與小正方形的邊長。所以小長方形的寬是(11-4)÷2=3.5(分米),小長方形的長=11-3.5=7.5(分米)。周長=11×2=22(分米)實戰(zhàn)演練實戰(zhàn)演練課堂狙擊1、如圖一,一個正方形分成甲、乙兩部分,比較甲、乙兩部分周長的長短,求出乙的周長?!窘馕觥咳缦聢D二,把原圖中,乙圖凹進(jìn)去的四條線段平移出來,正好與外圍四條線段圍成了一個正方形與原正方形重合,乙圖的周長就等于原正方形的周長:5×4=20。如上圖三,把原圖中,甲圖凹進(jìn)去的兩條線段平移出來,正好與外圍四條線段圍成了一個長方形,甲圖的周長就等于這個長方形的周長。通過對比,這個長方形的每條邊長都小于5,所以甲圖的周長比乙圖的周長要短。2、一個正方形被分成6個大小、形狀完全一樣的長方形,每個長方形的周長是14厘米。原正方形的周長是多少厘米?【解析】解題的關(guān)鍵是充分利用圖形中隱藏的條件:正方形四邊相等,正方形的邊長既等于被分成的長方形的長,又等于這個長方形的寬的6倍。所以被分成的長方形的長是寬的6倍。如果把長方形寬的長度看著1份,長就是6份,周長就是14份,則小長方形的寬為:14÷(1+6+1+6)=1(厘米);長為:1×6=6(厘米)所以原正方形的周長:6×4=24(厘米)3、由16個同樣大小的正方形組成的一個“5”字形,如果這個圖形的面積是400平方厘米,它的周長是多少厘米?【解析】每個小正方形的面積為:400÷16=25(平方厘米),把25分解因數(shù):25=5×5,即每個小正方形的邊長為5厘米如果把小正方形的邊長看著1個單位長度。通過平移,題中圖形的周長就相當(dāng)于一個長為7個單位長度,寬為4個單位長度的長方形周長,再加上4條長為3個單位長度的線段的長度。原圖形的周長為:(4+7)×2+3×4=34(份);34×5=170(厘米)另:也可以直接數(shù)出題中圖形的周長是由34個小正方形邊長圍成。4、下圖是一個零件的平面圖,圖中每一條最短線段均長5厘米,零件長45厘米,高30厘米。這個零件的周長是多少厘米?【解析】將不規(guī)則圖形平移到右圖,得到一個大長方形與10條最短線段。周長=(30+45)×2+10×5=200厘米5、用同樣的長方形瓷磚,在一盆盆景的周圍鑲成大正方形的邊框,邊框的周長是264cm,里面小正方形的面積是900平方厘米。求每塊瓷磚的周長。【解析】大正方形的邊長可以分解為小長方形寬與2倍的小長方形長之和,也可以分解為小正方形邊長與2倍的小長方形寬之和。小正方形的面積是900平分厘米,分解質(zhì)因數(shù)900=30×30,所以小正方形的邊長是30厘米。大正方形的邊長=264÷4=66厘米。故小長方形寬=(66-30)÷2=18厘米。小長方形的長=(66-18)÷2=24厘米。所以小長方形的周長為(18+24)×2=84厘米6、一塊長方形木板,沿著它的長度不同的兩條邊各截去4厘米,截掉的面積為192平方厘米?,F(xiàn)在這塊木板的周長是多少厘米?【解析】把截掉的192平方厘米分成A、B、C三塊(如圖),其中AB的面積是192-4×4=176(平方厘米)。把A和B移到一起拼成一個寬4厘米的長方形,而此長方形的長就是這塊木板剩下部分的周長的一半。176÷4=44(厘米),現(xiàn)在這塊木板的周長是44×2=88(厘米)課后反擊1、有5張同樣大小的紙如下圖(a)重疊著,每張紙都是邊長6厘米的正方形,重疊的部分為邊長的一半,求重疊后圖形的周長?!窘馕觥扛鶕?jù)題意,我們可以把每個正方形的邊長的一半同時向左、右、上、下平移(如圖b),轉(zhuǎn)化成一個大正方形,這個大正方形的周長和原來5個小正方形重疊后的圖形的周長相等。因此,所求周長是18×4=72厘米。2、求下列圖形的周長。(單位:厘米)【解析】從圖中可以看出,整個圖形的周長由八條線段圍成,其中四條橫著,四條豎著。其中上面三條橫著的線段和是10厘米,那么這樣四條橫著的線段和是10+10=20(厘米),四條豎著的線段和是8×2+2×2=20(厘米)所以,整個圖形的周長是20+20=40(厘米)3、已知下圖中,甲是正方形,乙是長方形,整個圖形的周長是多少?【解析】從圖中可以看出,整個圖形的周長由六條線段圍成,其中三條橫著,三條豎著。三條橫著的線段和是(a+b)×2、三條豎著的線段和是b×2。所以,整個圖形的周長是(a+b)×2+b×2、即2a+4b。4、如圖8所示,在正方形中ABCD,BC=4BM.若梯形AMCD的周長比三角形ABM的周長大12,求正方形的邊長?!窘馕觥恳驗锳B=CD,AM是梯形AMCD與三角形ABM共有的邊,所以梯形AMCD的周長-三角形AB的周長=CM+AD-BM=12。又因為MC=4BM,則CM=3BM,AD=BC=4BM,于是6BM=12,解得BM=2,所以AB=8。直擊賽場直擊賽場1、從長方形紙片上裁掉兩個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CEFG,其中正方形ABCD的面積是49平方厘米,求余下的長方形紙片DGFH的周長【解析】長方形紙片DGFH的周長=2(DG+GF)=2CD,恰好是正方形ABCD的邊長的2倍.因為正方形ABCD的面積是49平方厘米,所以正方形ABCD的邊長是7厘米,2×7=14(厘米).故長方形紙片DGFH的周長是14厘米10+12=222、求下圖的周長(單位厘米)10+12=221919【解析】平移圖中的部分線段后,可得到如圖上長方形,長方形的周長就是所求圖形的周長.則圖可得,長方形的寬是19厘米,長是10+12=22(厘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