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 文學文化常識 課件_第1頁
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 文學文化常識 課件_第2頁
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 文學文化常識 課件_第3頁
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 文學文化常識 課件_第4頁
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 文學文化常識 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復習——文學文化常識一、考點分析文學常識涉及的內容非常廣泛,但考查的重點是與重要文學作品有關的內容,一般出自課下注釋,多考查時代國別、風格流派、地位評價、文章體裁、題材人物、作家作品、字號稱呼、文體特點等。復習備考文學常識要做到——注意課下注釋,弄清楚一些常見作家的作品、風格流派、寫作特點等。要時時關注相關的文化常識專有名詞,通過查字典、找資料等方式識記這些文化常識的具體內容,并把學習過程中遇到的文化常識內容按照一定的分類標準加以整理。專題復習——文學文化常識專題復習——文學文化常識二、復習策略加強對重點篇目有關作者、寫作背景、篇目名稱、主要內容概括、主題思

想等相關知識的梳理;利用時間、國別、體裁等穿針引線加強識記。抓住典型的文學樣式、文學體裁及代表性的作家、作品等常識展開復習。專題復習——文學文化常識三、文學文化常識梳理(一)教材中的特殊文體1.傳記傳記是一種常見的文學形式。主要記述人物的生平事跡,可以為別人作傳,也可以寫“自傳”。“真實性”和“文學性”是傳記的兩大特點。傳記大體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歷史性傳記,以記敘史實為主;一類是文學性傳記,用多種文學藝術手法記述人物的生活經歷、精神品質等。例如:《鄧稼先》專題復習——文學文化常識2.通訊通訊是新聞的一種,和消息一樣,用事實說話,不同的是,通訊的內容比消息更詳盡、具體、形象。通訊具有以下三個特點:①生動性:通訊多借用文學手段,可以描寫、抒情、對話,可以用比喻、象征、擬人等手法。因此通訊在語言和表達方法上都具有一定的文學性。②完整性:通訊要相對完整、具體地報道人物或事物的過程。③評論性:通訊可運用夾敘夾議的方法對人或事直接做出評論。如:《誰是最可愛的人》專題復習——文學文化常識3.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稱述功德的文字,后來成為一種文體。文辭簡練有韻,讀來鏗鏘有力,體制短小,最短者不足十字,與格言頗相似。例如《陋室銘》專題復習——文學文化常識4.說古代一種議論文體,用以陳述作者對某些問題的看法,雖是議論文體卻講究文采。例如:《愛蓮說》專題復習——文學文化常識5.歌行體古代詩歌體裁之一,由漢魏六朝樂府詩發(fā)展而來,音節(jié)、格律一般比較自由;采用五言、七言、雜言,形式富于變化。例如《登幽州臺歌》6.科幻小說是小說類別之一。用幻想的形式,表現(xiàn)人類在未來世界的物質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學技術遠景,其內容交織著科學事實和預見、想象。通常將“科學”“幻想”和“小說”視為其三要素。它是隨著近代科學技術的蓬勃發(fā)展而產生的一種文學樣式。專題復習——文學文化常識(二)教材中古代文學文化常識(1)陳子昂《登幽州臺歌》選自《陳子昂集》。作者陳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屬四川)人,唐代文學家?!锿卣梗河闹菖_,即薊(jì)北樓,是戰(zhàn)國時燕昭王為招納天下賢士所建,故址在今北京西南。1.唐代專題復習——文學文化常識(二)教材中古代文學文化常識1.唐代(2)杜甫《望岳》的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

陵野老,唐代現(xiàn)實主義詩人。杜甫被后世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他的《登高》《春望》以及“三吏”

“三別”等,都是膾炙人口的佳作?!锿卣梗宏帲荷奖彼蠟殛?;陽:山南水北為陽五岳: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五大名山的總稱,五岳分別是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其中泰山為五岳之首。專題復習——文學文化常識(二)教材中古代文學文化常識(3)劉禹錫《陋室銘》選自《劉禹錫集》。作者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洛陽(今屬河南)人。唐代文學家,有“詩豪”之稱1.唐代★拓展:古四靈:龍、鳳凰、麒麟、龜古代對“平白百姓”的稱呼:布衣、白丁、庶民、草民、黔首、黎民、黎元等。專題復習——文學文化常識(二)教材中古代文學文化常識2.北宋《孫權勸學》節(jié)選自《資治通

,

年體通史。司馬光,字君實,北宋(朝代)政治家、史學家。★拓展:常見君王自稱:朕、孤、寡人、不穀(gǔ)史學雙璧:司馬遷《史記》、司馬光《資治通鑒》《史記》: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專題復習——文學文化常識(二)教材中古代文學文化常識2.北宋《木蘭詩》選自北宋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這是南北朝時北方的一首樂府民歌?!赌咎m詩》與南朝的《孔雀東南飛》被譽為“樂府雙璧”?!锿卣梗夯S:古代婦女的一種面部裝飾品?;鸢椋很娭械耐椤.敃r規(guī)定若干士兵同一個灶吃飯,所以稱“火伴”。專題復習——文學文化常識文化拓展樂府,原是漢代朝廷的音樂官署,它的主要任務是采集各地民間詩歌和樂曲。樂府作為一種詩體,最初指樂府這一機構所采制的詩歌。后魏晉至唐可以入樂的詩歌,以及仿樂府古題的作品統(tǒng)稱樂府。宋以后的詞、散曲、劇曲,因配樂,有時也稱樂府。專題復習——文學文化常識(二)教材中古代文學文化常識2.北宋《賣油翁》選自《歸田錄》卷一。作者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歐陽文忠公文集》《六一詩話》等?!锿卣埂疤扑伟舜蠹摇薄n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钋捎洠阂豁n一柳一歐陽,三蘇曾鞏帶一王專題復習——文學文化常識文化拓展古文中的第二人稱代詞代

句汝(女)①汝亦知射乎?(《賣油翁》)②由,誨女知之乎?(《論語》)爾爾安敢輕吾射?(《賣油翁》)若若屈伸呼吸。(《杞人憂天》)乃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而余知而無罪也。(《左傳·昭公二十年》)專題復習——文學文化常識(二)教材中古代文學文化常識2.北宋《愛蓮說》選自《周敦頤集》,作者是北宋

哲學家周敦頤,字茂叔,著有《太極圖說》《通書》等?!锿卣埂吧徎ǖ膭e稱”——芙蕖、菡萏、水芝、水芙蓉等。專題復習——文學文化常識(二)教材中古代文學文化常識2.北宋《活板》的作者是北宋(朝代)科學

家、政治家沈括,字存中,《夢溪筆談》是他的代表作?!锿卣埂秹粝P談》是一部筆記作品,其中記載了豐富的科技知識,反映了我國古代特別是北宋時期的科技成就?!蛭覈糯拇蟀l(fā)明——造紙術、印刷術、火藥、指南針專題復習——文學文化常識文學文化拓展——“四書”“五經”“六藝”四書五經六藝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載體,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和《孟子》;五經——《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簡稱為“詩、書、禮、易、春秋”;六藝——中國古代儒家要求學生掌握的六種基本才能,包括禮、樂、射、御、書、數。禮即禮節(jié),樂即音樂,射即射騎技術,御即駕馭馬車的技術,書為書法,數為算數。專題復習——文學文化常識(二)教材中古代文學文化常識3.南宋《游山西村》的作者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

江紹興)人,南宋愛國詩人。作品有《示兒》《書憤》《關山月》等。專題復習——文學文化常識(二)教材中古代文學文化常識4.清代《己亥雜詩》(其五)的作者龔自珍(1792一1841),字璱人,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思想家、文學家,近代啟蒙思想的先

。

有《龔自珍全集》。專題復習——文學文化常識文學文化拓展——干支紀年法干支紀年法是我國特有的歷法,將“立春”作為一年的開始,以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兩者按固定的順序相互配合,構成了干支紀年法。專題復習——文學文化常識(三)教材中近代文學文化常識梁啟超(1873——1929),字卓如,號任公,別號

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近代思想家、學者。在文學、史學、哲學等諸多領域均有建樹。他從小聰穎,后師從康有為,成為資產階級改良運動的宣傳家。

1898年和康有為等領導戊戌變法。著作大多收入《飲冰室合集》。專題復習——文學文化常識文化拓展——“孔子”“老子”的“子”據先秦文獻記載,周代分封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白印北緛硎瞧渲械囊环N爵位,后來作為一種稱謂被保留下來,成為對有道德、有學問、有地位之人的尊稱。春秋戰(zhàn)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如老子、孔子、孟子、荀子等,他們都有姓有名,人們之所以在其姓氏后加“子”來稱呼他們,就是對他們表示尊敬。如《論語》“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中的“子”,是學生對孔子的敬稱。后來又出現(xiàn)了“夫子”的稱謂,它是在“子”的基礎上形成的更鄭重的稱呼,是對年老而有德行、有聲望的人的尊稱,多用來指老師。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所以也被稱為“夫子”“孔夫子”,如“夫子何哂由也”中的“夫子”。專題復習——文學文化常識(四)教材中現(xiàn)當代文學文化常識《鄧稼先》的作者是楊振寧,物理學家,1957年與李政道共獲諾貝爾物理學獎。鄧稼先(1924—1986)安徽懷寧人、核物理學家、核武器科學家和技術專家。199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追授他“兩彈一星”功勛獎章。★拓展“北京舊稱”——北平、燕京、燕都、大都等。專題復習——文學文化常識文化拓展——朋友關系布衣之交:普通老百姓之間交朋友。車笠之交:不以貴賤而異的朋友?;茧y之交:在一起經歷過艱難困苦的朋友。酒肉之交:吃喝玩樂結交的朋友稱。忘年之交:年歲差別大、輩分不同而交情深厚的朋友。竹馬之交:童年時就要好的朋友。膠漆之交:親密無間的朋友。生死之交:可共生死的朋友。莫逆之交:情投意合、十分要好的朋友。君子之交:賢者之間平淡如水、不尚虛華的交情。一面之交:只見過一次面,交情不深的朋友。點頭之交:交情甚淺,見了面只不過點點頭而已的朋友。金石之交:像金石一樣牢固的友情。烏集之交:以利聚合,不以誠相待的交情。專題復習——文學文化常識(四)教材中現(xiàn)當代文學文化常識《說和做——記聞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的作者是臧克家,詩人。他的成名作是《老馬》,代表作有詩集《烙印》等。聞一多(1899—1946),湖北浠水人,詩人、學者、

民主戰(zhàn)士。代表作有詩集《紅燭》《死水》,學術著作《神話與詩》《唐詩雜論》等?!锿卣埂巴剢柷小薄嗅t(yī)診病的四種方法,即望診、聞診、問診、切診。望診,即觀察病人的氣色、形態(tài)、動作等。專題復習——文學文化常識文化常識拓展——《楚辭》公元前4世紀到前3世紀之間,由楚國屈原等

人在民間歌謠的基礎上進行加工、創(chuàng)造而成的一

種新的詩歌形式。它“書楚語,作楚聲,紀楚地,名楚物”,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故漢代人把這

種別具風格的文體稱為“楚辭”。西漢劉向輯屈原、宋玉、景差等人的賦體作品,書名亦定為《楚辭》?!冻o》與《詩經》是中國先秦詩歌的雙璧,《詩經》為現(xiàn)實主義源頭,《楚辭》為浪漫主義開端。專題復習——文學文化常識(四)教材中現(xiàn)當代文學文化常識蕭紅(1911一1942),原名張迺(nǎi)瑩,黑龍江

呼蘭(今屬哈爾濱)人,作家。代表作有小說《生死場》《呼蘭河傳》等?!镂幕WR拓展——先生①老師。②對知識分子和有一定身份的成年男子的尊稱,如“魯迅先生”。③尊稱有身份、有聲望的女性,如“冰心先生”“楊絳先生”。④稱別人的丈夫或對人稱自己的丈夫(都帶人稱代詞做定語)。⑤方言,醫(yī)生。⑥舊時稱管賬的人。⑦舊時稱以說書、相面、算卦、看風水等為業(yè)的人。專題復習——文學文化常識(四)教材中現(xiàn)當代文學文化常識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張光年,湖北光化人,詩人、文學評論家。代表作品有歌詞《五月的鮮花》,組詩《黃河大合唱》等。陸定一(1906—1996),江蘇無錫人,無產階級革命

家。長征時,在紅軍第一方面軍“紅章”縱隊政治宣傳部工作。代表作有《金色的魚鉤》《老山界》等。魏?。?920—2008)河南鄭州人,詩人、作家。端木蕻良(1912—1996),原名曹京平,遼寧昌圖人,作家。他和蕭紅、蕭軍等人被稱為“東北作家群”。代表作有長篇小說《科爾沁旗草原》等。專題復習——文學文化常識文化常識拓展——故鄉(xiāng)為何稱作“桑梓”桑梓,即桑樹和梓樹。在漢語中,“桑梓”一詞常被人們用來代指“故鄉(xiāng)”。在我國眾多的樹種中,古人為何偏偏選中桑樹梓樹來代指故鄉(xiāng)呢?在我國古代,桑樹、梓樹是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兩種樹。桑樹的葉子可以用來養(yǎng)蠶,果實可以食用和釀酒,樹干及枝條可以用來制造器具,葉、果、根、皮皆可入藥。而梓樹的嫩葉可食,皮可入藥,木材輕軟耐朽,能制作家具、樂器等。此外,梓樹是一種速生樹種,常被古人用作薪炭。正是因為桑樹和梓樹與人們的衣食住用有著如此密切的關系,所以古人常在自己的房前屋后植桑栽梓?!对娊洝ば⊙拧ば≯停╞iàn)》中有“維桑與梓,必恭敬止”,意思是家鄉(xiāng)的桑樹和梓樹是父母種的,對它要表示敬意。漂泊在外、客居他鄉(xiāng)的人們在見到這兩種樹木時往往會心生思鄉(xiāng)之情,久而久之,“桑梓”也就成了故鄉(xiāng)的代名詞。專題復習——文學文化常識(四)教材中現(xiàn)當代文學文化常識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字豫

才,浙江紹興人,我國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奠基人之一。代表作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

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和雜文集《且介亭雜文》《熱風》《墳》等。1918年首次以魯迅為筆名發(fā)表了中國文

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專題復習——文學文化常識文化常識拓展——《山海經》《山海經》涵蓋了上古地理、天文、歷史、神話、氣象、動物、植物、礦藏、醫(yī)藥等方面的諸多內容,可以說是上古社會生活的一部百科全書。它對于我們認識和研究上古文明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渡胶=洝分械摹吧胶!庇^念囊括了名山棋布的海內華夏和四海之外的廣大世界,含有天下和全世界的意義?!敖洝笔墙洑v、經過的意思,有別于儒家的經典之義。綜合而言,《山海經》是上古先民對自己經行世界的一次記述?,F(xiàn)代學者研究后認為,《山海經》并非作于一人一時,而是經過漫長的時間才不斷增益成書。古時的《山海經》還附有圖畫,可惜,這些圖畫早已失傳了。專題復習——文學文化常識(四)教材中現(xiàn)當代文學文化常識楊絳(1911—2016),江蘇無錫人,作家、翻譯家。代表作有散文《干校六記》、譯作《堂吉訶德》等。★文化拓展——古時的“姓”與“氏”古人的名字極為復雜,由姓、氏、名、字、號等組成。所以,姓、氏最早是分開的,不是一個詞。具體說來,姓產生在前,氏產生于后?!靶铡钡谋疽馐桥松淖优?,代表了一種血緣關系。在母系社會,同一個母親所生的子女就同姓,即子女隨母姓。后發(fā)展到父系社會,子女則隨父姓。隨著同一祖先的子孫繁衍增多,一個家族往往會分成若干支散居各處。各個分支的子孫除了保留姓以外,另外為自己取一個稱號作為標志,這就產生了“氏”。姓產生后,世代相傳,一般不會更改,比較穩(wěn)定;而氏則會出現(xiàn)一個人的后代有幾個氏或者父子兩代不同氏的情況。后來隨著歷史的發(fā)展,姓氏制度幾經變革,“姓”與“氏”逐漸合一,遂稱“姓氏”。專題復習——文學文化常識(四)教材中現(xiàn)當代文學文化常識李森祥,浙江衢州人,作家。他的小說以農村、軍營生活

為主要題材。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說集《臺階》等?!镂幕卣埂亢臀萦惺裁床煌浚糯鷮m室中供人居住的房間,位于堂之后,室之兩側。在室之東者為東房,室之西者為西房,又叫右房。東房、西房都有門與堂相通,東房后部還有階通往后庭。后來,住宅內凡是居室皆可稱房。屋,從尸,從至。尸,與房屋有關,至,表示來到?!拔荨奔慈藖淼竭@里居住之意。因此,房屋一般指上有頂,周圍有墻,有門、窗,能防風避雨、御寒保溫,供人們在其中生活和儲藏物資,并且有固定基礎的居住場所。專題復習——文學文化常識(四)教材中現(xiàn)當代文學文化常識葉圣陶(1894—1988),原名葉紹鈞,江蘇蘇州人,作家、編輯家、教育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倪煥之》、童話集《稻草人》等。張中行(1909—2006),河北香河河北屯(今屬天津)人,學者、散文家。代表作有隨筆集《負暄瑣話》等?!镂幕WR拓展——中國古代見面禮儀打拱:雙手抱拳于胸前表示敬意。作揖:兩手抱拳高拱,身子略彎,向人行禮。跪拜:跪在地上磕頭。專題復習——文學文化常識文化拓展——漢字是誰造的關于漢字的緣起和產生,歷來有各種假說,如“結繩說”“八卦說”等。關于漢字的最初創(chuàng)造者,流傳最廣的是倉頡。其實,漢字不可能是

一兩個人創(chuàng)造出來的,而應該是造字時期最需要使用文字的人們集體創(chuàng)

造的。上古時期,祭祀和巫術是社會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內容,“文字”是巫術儀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說,巫史是后代知識分子的先驅,是當時社會中最需要使用文字的人群之一。因此,文字產生的主要推動力量來自巫史,巫史集團是文字的最初創(chuàng)造者和使用者。各個方國、部落基本都有自己的巫史集團,不同的部落之間最初所使用的文字符號不盡相同,因此,在黃帝之前,中國大地上曾有過文字

“百花齊放”的時代。后來,隨著各個方國之間不斷發(fā)生戰(zhàn)爭,互相之間的交往也越發(fā)頻繁,各個方國使用的文字符號也逐漸融合統(tǒng)一。在文字的融合統(tǒng)一過程中,對文字的規(guī)范統(tǒng)一最具有權威的人,應該是當時勢力最為強大的方國部落的巫史。倉頡就是勢力最強大的黃帝部落的史官,因此說,倉頡

應該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對漢字進行整理和規(guī)范的人。專題復習——文學文化常識(四)教材中現(xiàn)當代文學文化常識彭荊風(1929—2018),江西萍鄉(xiāng)人,作家。他的小說、散文和電影劇本多以邊疆軍民的生活和斗爭為

題材,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其報告文學《解放大西南》獲第五屆魯迅文學獎。驛(yì)路,又叫“驛道”,古時傳遞政府文書等

用的道路,沿途設有換馬或休息的驛站。文中指過往行人所走的道路。專題復習——文學文化常識秦馳道茶馬古道陸上絲綢之路文化拓展——著名的古驛道秦統(tǒng)一六國后,為鞏固統(tǒng)治,控制廣闊的國土,秦始皇下令修建由都城咸陽通達各地的馳道。馳道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國道”。存在于中國西南地區(qū),以馬幫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間國際商貿通道,是中國西南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的走廊。漢朝張騫出使西域后,商人、使者接踵西行,西域的使者、商人也紛紛東來。他們把中國的絲和絲織唐蕃古道品等,從長安通過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區(qū),運往西亞,再轉運到歐洲,又把西域各國的奇珍異寶輸入中國內地。這條溝通中西交通的陸上要道,便是著名的陸上絲綢之路。從今天的西安出發(fā),經過甘肅,進入青海,最后到達西藏拉薩的古道。唐朝的文成公主就是由此道進藏嫁給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的。專題復習——文學文化常識(四)教材中現(xiàn)當代文學文化常識宗璞(1928—)女,原名馮鐘璞,筆名有任小哲、豐非等。著名哲學家馮友蘭之女,小說家、散文家。她的作品蘊含東方傳統(tǒng)哲學文化和西方人文主義思想相結合的精神內涵。代表作有小說《紅豆》《三生石》等。專題復習——文學文化常識文化拓展——古人賞花的講究觀花“色”聞花“香”賞花“姿”品花“韻”古人賞花首先是看花之色。玫瑰的紅,菊花的黃,玉蘭的白……無不令人賞心悅目?;ㄖ蠲郎恰皣保皣钡拇砩?/p>

紅色。但古人所欣賞的紅色并非純紅,而以粉中帶紅為佳,“粉紅”色系中,又以“桃紅”為古代女性的最愛?!对娊洝ぬ邑病防镉小疤抑藏?,灼灼其華”。春有梅香,夏有荷香,秋有桂香……花之香至極品,則稱為

“天香”,與生俱來,美如天然。牡丹花香、梅花香、桂花香等,都曾被稱作“天香”,如唐朝宋之問的詩句“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寫的就是桂花香。花姿有橫、斜、曲、直、垂、懸之分,各有特長?;ǖ男弊饲鷦莞芄湃诵蕾p,而其中以梅姿最為典型。明清以來,人們喜歡斜

姿曲勢的梅花。據清朝龔自珍《病梅館記》文,當年江浙人的賞梅

觀是:“梅以曲為美,直則無姿;以欹為美,正則無景;以疏為美,密則無態(tài)?!被嵞嘶ㄖ焚|和精神。古人認為,“不清花韻,難入高雅之境”。花韻可以“養(yǎng)心”“怡神”。常見花卉之韻,古人都有說法:梅標清骨,蘭挺幽芳,李謝濃妝,杏嬌疏雨,菊傲嚴霜,水仙冰肌

玉骨,牡丹國色天香…專題復習——文學文化常識(四)教材中現(xiàn)當代文學文化常識賈平凹(w?。?,陜西丹鳳人,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說《滿月兒》《臘月·正月》等。2008年憑借《秦腔》獲得第七屆茅盾文學獎。2011年憑借《古爐》獲得施耐庵文學獎。專題復習——文學文化常識文化拓展——桃符桃符,古代在大門上掛的兩塊畫著門神或題著門神名字的桃木板,認為能壓邪,后來在上面貼春聯(lián),因此借指春聯(lián)。五代后蜀之主孟昶(chǎng)在過春節(jié)時,喜歡在桃符上題寫吉利文字,他題寫的聯(lián)句“新年納

余慶,嘉節(jié)號長春”可能是我國最早的春聯(lián)。宋朝時,過年貼春聯(lián)已較為流行,王安石的《元日》一詩詠道:“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

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贝颂幍摹靶绿摇薄芭f符”指

的就是春聯(lián)。專題復習——文學文化常識(四)教材中現(xiàn)當代文學文化常識楊利偉,1965年生于遼寧省葫蘆島市綏中縣,特級航天員。2003年10月15日,楊利偉乘“神舟五號”載人飛船進入太空,成為中國進入太空的第

一人。被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航

英雄”榮譽稱號,并獲頒“航天功勛獎章”。★拓展——古代重量單位鈞:一鈞等于三十斤。錙(zī)、銖(zhū):六銖等于一錙,四錙等于一兩。專題復習——文學文化常識文化拓展——英雄的由來現(xiàn)代漢語中,“英雄”主要指那些不怕困難,不顧自己,為

人民利益而英勇斗爭,令人欽敬的人。其實“英”和“雄”最初

并不是指代人的?!坝ⅰ背S脕碇富ǎ热纭奥溆ⅰ本褪锹浠ǖ?/p>

意思。因為開花的時刻是最燦爛美麗的,所以古人常用“英”比

喻事物的精華,后來又引申為“才能或智慧出眾的人”“才能或

智慧出眾”,如我們常見到的“英才”“英姿”“英武”“英氣”

“英明”等?!靶邸痹腹B,在鳥類世界里,雄鳥要通過美麗

的外表和有力的搏擊來贏得雌鳥的青睞,一般比雌鳥漂亮,因此

“雌雄”常用來比喻“勝負、高下”。后來,“雄”引申為“有

氣魄的,強有力的”,如“雄心”“雄壯”“雄健”等。經過長

,

才將“英”“雄”連用,使之成為一個褒義詞。專題復習——文學文化常識(四)教材中現(xiàn)當代文學文化常識劉慈欣,山西陽泉人,首位獲得雨果獎最佳長篇

小說獎的亞洲作家,中國科幻小說代表作家。其小說《三體》被認為是中國科幻文學的里程碑之作。代表作《流浪地球》《三體》等。專題復習——文學文化常識文化拓展——月亮的別稱月亮在我國古代詩文中有許多有趣的別稱,比如:稱呼初月為銀鉤、玉鉤;稱呼弦月為玉弓、弓月;稱呼滿月用金輪、玉輪、冰輪、銀盤、玉盤、金鏡、玉鏡等。傳說月亮上有桂樹和嫦娥,因此月亮又稱桂月、桂輪、桂魄、嬋娟、素娥等。傳說月亮上有玉兔,于是月亮又有了“兔”字系列別稱:銀兔、冰兔、兔月等。專題復習——文學文化常識(五)教材中外國文學文化常識普希金(1799—1837),俄國詩人,史稱“俄

國文學之父”。他的創(chuàng)作對俄國文學和語言的發(fā)展影響很大,被稱為俄國文學語言的創(chuàng)建者和現(xiàn)代俄國文學的奠基人。代表作有《自由頌》《致恰達耶夫》《致大海》等。弗羅斯特(1874—1963),美國詩人。他徒步漫游過許多地方,被認為是“新英格蘭的農民詩人”。專題復習——文學文化常識(五)教材中外國文學文化常識茨威格(1881——1942),奧地利作家。他的主要成就在傳記文學和小說創(chuàng)作方面。代表作有小說《象棋的故事》《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傳記《三大師》等。專題復習——文學文化常識(六)課外文學文化常識王維(約701——761),字摩詰,河東(治所在今山西永濟西)人,祖籍太原祁縣(今屬山西),唐代詩人、畫家,有“詩佛”之稱。他的詩、畫成就都很高,蘇軾稱贊道:

“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他的山水詩成就最高,與孟浩然并稱“王孟”。代表作有《使至塞上》《山居秋暝》《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專題復習——文學文化常識文化拓展——唐代詩人的別稱詩仙:李白詩圣:杜甫詩魔:白居易詩佛:王維詩骨:陳子昂詩杰:王勃詩鬼:李賀詩囚:孟郊詩奴:賈島詩豪:劉禹錫詩狂:賀知章專題復習——文學文化常識(六)課外文學文化常識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詩人,出生于西域,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ń袼拇ń停?。我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