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教學講解課件_第1頁
《禮記》教學講解課件_第2頁
《禮記》教學講解課件_第3頁
《禮記》教學講解課件_第4頁
《禮記》教學講解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禮記》ppt教學講解課件1《禮記簡介》《禮記》,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書籍。該書編定是西漢禮學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戴德選編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禮記》,在后來的流傳過程中若斷若續(xù),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戴圣選編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禮記》,即我們今天見到的《禮記》。這兩種書各有側重和取舍,各有特色。東漢末年,著名學者鄭玄為《小戴禮記》作了出色的注解,后來這個本子便盛行不衰,并由解說經(jīng)文的著作逐漸成為經(jīng)典,到唐代被列為“九經(jīng)”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經(jīng)”之中,為士者必讀之書。《禮記簡介》《禮記》,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書籍。該書2《禮記》是戰(zhàn)國至秦漢年間儒家學者解釋說明經(jīng)書《儀禮》的文章選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資料匯編?!抖Y記》的作者不止一人,寫作時間也有先有后,其中多數(shù)篇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名高徒弟子及其學生們的作品,還兼收先秦的其它典籍。《禮記》是戰(zhàn)國至秦漢年間儒家學者解釋說明經(jīng)書《儀禮》的文章選3《禮記》的內(nèi)容主要是記載和論述先秦的禮制、禮儀,解釋儀禮,記錄孔子和弟子等的問答,記述修身作人的準則。實際上,這部九萬字左右的著作內(nèi)容廣博,門類雜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學、歷史、祭祀、文藝、日常生活、歷法、地理等諸多方面,幾乎包羅萬象,集中體現(xiàn)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學和倫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會的重要資料。《禮記》全書用記敘文形式寫成,一些篇章具有相當?shù)奈膶W價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動故事闡明某一道理,有的氣勢磅礴、結構謹嚴,有的言簡意賅、意味雋永,有的擅長心理描寫和刻劃,書中還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抖Y記》的內(nèi)容主要是記載和論述先秦的禮制、禮儀,解釋儀禮,記4漢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稱為“經(jīng)”,弟子對“經(jīng)”的解說是“傳”或“記”,《禮記》因此得名,即對“禮”的解釋。到西漢前期《禮記》共有一百三十一篇。相傳戴德選編其中八十五篇,稱為《大戴禮記》;戴圣選編其中四十九篇,稱為《小戴禮記》。東漢后期大戴本不流行,以小戴本專稱《禮記》而且和《周禮》、《儀禮》合稱“三禮”,鄭玄作了注,于是地位上升為經(jīng)。書中還有廣泛論說禮意、闡釋制度、宣揚儒家理想的內(nèi)容。漢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稱為“經(jīng)”,弟子對“經(jīng)”的解說是“傳”或“5三禮:《禮記》與《儀禮》、《周禮》合稱“三禮”。宋代的理學家選中《大學》、《中庸》、《論語》和《孟子》,把他們合稱為“四書”,用來作為儒學的基礎讀物?!对姟贰稌贰抖Y》《易》《春秋》為五經(jīng)。三禮:6《禮記》編定及地位

《禮記》又名《小戴禮記》,東漢鄭玄的《六藝論》、晉代陳邵的《周禮論敘》和《隋書·經(jīng)籍志》都認為是西漢禮學家戴圣編定的。這是傳統(tǒng)的說法。經(jīng)近代學者研究,斷定這種說法有問題。西漢時期立于學官的五經(jīng)是《易》、《書》、《詩》、《禮》、《春秋》。所謂《禮》,指的是《士禮》,也就是晉代以來所稱的《儀禮》。先秦禮學家們傳習《儀禮》的同時,都附帶傳習一些參考資料,這種資料叫作“記”。所謂學所記也?!蔽鳚h禮學家們傳授《儀禮》的時候,也各自選輯一些“記”,作為輔助材料。它們共同的特點是:一、都是用當時通行的隸書抄寫的;二、附《儀禮》而傳習,沒有獨立成書;三、因為是附帶傳習的資料,往往隨個人興趣而有所刪益,即使是一個較好的選輯本,它的篇數(shù)、編次也沒有絕對的固定性?!抖Y記》編定及地位

《禮記》又名《小戴禮記》,東漢鄭玄的《7東漢學者鄭玄給東漢中期定型的收有四十九篇的“記”的選輯本——《禮記》做了出色的注解,這樣一來,使它擺脫了從屬《儀禮》的地位而獨立成書,漸漸得到一般士人的尊信和傳習,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xiàn)了不少有關《禮記》的著作。到了唐朝,國家設科取土,把近二十萬字的《左傳》和十萬字的《禮記》都列為大經(jīng),五萬字的《儀禮》和《周禮》、《詩經(jīng)》等列為中經(jīng)。因為《禮記》文字比較通暢,難度較小,且被列為大經(jīng),所以即使它比《儀禮》的字數(shù)多近一倍,還是攻習《禮記》的人多。到了明朝,《禮記》的地位進一步被提高,漢朝的五經(jīng)里有《儀禮》沒有《禮記》,明朝的五經(jīng)里有《禮記》沒有《儀禮》?!抖Y記》由一個附庸蔚為大國了。而《儀禮》這個往昔大國則日趨衰落了。東漢學者鄭玄給東漢中期定型的收有四十九篇的“記”的選輯本—8《禮記》內(nèi)容及價值由鄭玄作注而能夠傳世的《禮記》,共收四十九篇文字。《禮記》這部儒學雜編,內(nèi)容很龐雜,大體上可分成以下幾個方面:有專記某項禮節(jié)的有雜記喪服喪事的有記述各種禮制的有記孔子言論的有結構比較完整的儒家論文此外,儒家對各種祭禮、喪禮、冠禮、鄉(xiāng)飲酒禮、射禮、聘禮等等,在《禮記》中也都有一套解釋。顯然,研究這些都有助于全面理解儒家的思想體系。眾所周知,儒家思想中有對社會發(fā)展、人類進步起消極作用的部分,如全力維護等級制度,頑固宣揚男尊女卑等等。這些,在《禮記》中都得到了充分反映。總之,《禮記》是了解和研究儒家思想的重要史料?!抖Y記》內(nèi)容及價值由鄭玄作注而能夠傳世的《禮記》,共收四十九9《戰(zhàn)于郎》(1)戰(zhàn)于郎(2)。公叔愚人遇負杖入保者息(3)。曰:“使之雖病也(4),任之雖重也(5),君子不能為謀也,士弗能死也,不可,我則既言矣!”與其鄰重汪踦往(6),皆死焉.魯人欲勿殤重汪踦(7),問于仲尼(8)。仲尼曰:“能執(zhí)干戈以衛(wèi)社稷(9),雖欲勿殤也,不亦可乎?”作品注釋①本節(jié)選自《植弓》下。②郎:魯國地名,在今山東魚臺。齊國攻打魯國時,在郎發(fā)生戰(zhàn)斗。(3)公叔愚人:魯昭公的兒子。保:同“堡”,小城。(4)使:指徭役。(5)之:指:老百姓。(6)?。簞诳唷?7)任:負擔,使動用法。(8)重:應為“童”。(9)殤(shang):這里指未成年而死者舉行祭祀。(10)仲尼:孔子的字。(11)干戈:盾和矛,這里泛指武器?!稇?zhàn)于郎》(1)戰(zhàn)于郎(2)。公叔愚人遇負杖入保者息(310作品譯文

魯國和齊國在郎交戰(zhàn)。公叔愚人遇上一個拄仗進入城堡休息的人。公叔愚人說:“雖然徭役使百姓們很辛苦,賦稅使他們的負擔很沉重,但統(tǒng)治者不能為國家謀劃,士人不能為國家獻身,這可不行,我敢于這樣說,就應當做到!”于是他和相鄰的少年汪踦上戰(zhàn)場參戰(zhàn),兩人都戰(zhàn)死了。魯國人不想用孩子的喪禮來為汪踦辦喪事,便向孔子請教??鬃诱f:“他們能夠拿起武器來捍衛(wèi)國家,不用孩子的喪禮來安葬他們,不也是合理的嗎?”作品譯文

魯國和齊國在郎交戰(zhàn)。公叔愚人遇上一個拄仗進入城11作品讀解少年自告奮勇上戰(zhàn)場,這本身就是一種壯舉,體現(xiàn)了為國家慷慨赴死的獻身精神。面對這種感人的特殊情況,有著嚴格等級規(guī)定的禮,可不可以被突破,可不可以采用特殊情況特殊處理?先圣孔子回答的是可以。這表明,禮作為一種行為規(guī)范,原則上是不允許違背的,即所謂“非禮勿視,非禮勿聽”。不如此則無軌可循,就會亂套。但是,如果拘泥于成規(guī),只注重形式,那么將把一些應享受某些禮遇的情形排除在外了。任何原則和規(guī)范,一旦變成僵死的教條,也就成了毫無意義的形式和空殼,它的約束也就變成了一種枷鎖。只有規(guī)則同內(nèi)容相結合,真正做到名實相符,表里相稱,原則和規(guī)范才是有意義和生命力的。注重名實相符,表里相稱,恰恰是儒家的一個重要思想。作品讀解少年自告奮勇上戰(zhàn)場,這本身就是一種壯舉,體現(xiàn)了為國12《苛政猛于虎》孔子過泰山側,有婦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聽之(1),使子路問之曰(2):“子之哭也,壹似重有憂者(3)?!倍唬?):“然(5)!昔者吾舅死于虎(6),吾夫又死焉(7),今吾子又死焉?!狈蜃釉唬骸昂螢椴蝗ヒ玻?)?”曰:“無苛政(9)?!狈蜃釉唬骸靶∽幼R之(10),苛政猛于虎也!”(出自《十三經(jīng)注疏》本《禮記·檀弓下》。)《苛政猛于虎》孔子過泰山側,有婦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13作品注釋(1)式:同“軾”,車前的伏手板,這里用作動詞。(2)子路(前542——前480):孔子弟子,魯國卞(今山東省泗水縣)人,仲氏,名由,一字季路。(3)壹:真是,實在。(4)而:乃。(5)然:是這樣的。(6)舅:丈夫的父親(指公公)。古以舅姑稱公婆。(7)焉:于此,在此。(8)去:離開。(9)苛政:包括苛煩的政令,繁重的賦役等。(10)小子:古時長輩對晚輩,或老師對學生的稱呼。作品注釋(1)式:同“軾”,車前的伏手板,這里用作動詞。14作品譯文

孔子路過泰山邊,有個婦人在墳墓旁哭得很悲傷??鬃臃鲋嚽暗姆职迓犞勺勇穯査f:“你這樣哭,真好像不止一次遭遇到不幸了?!彼驼f:“是?。∫郧拔夜涝诶匣⒖谥?,我丈夫也死在老虎口中,現(xiàn)在我兒子又被虎咬死了。”孔子說:“為什么不離開這兒呢?”婦女回答說:“這兒沒有苛刻的暴政?!笨鬃诱f:“弟子們記著,苛刻的暴政比老虎還要可怕!”作品譯文孔子路過泰山邊,有個婦人在墳墓旁哭得很悲傷??鬃臃?5作品賞析

這篇文章通過“苛政”與“猛虎”的絕妙對比,形象生動地揭露了封建統(tǒng)治者的殘暴本性,對封建暴政的鞭撻入木三分。祖孫三代命喪虎口,令人悲憫。但可悲的不在于老虎吃人,而在于以身飼虎卻難舍其地。那悲凄老婦的一席話,那一條條離去的鮮活生命,是對當政者,尤其是昏庸殘暴者的血淚控訴??鬃犹岢觥暗轮巍?,“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拱)之”(《論語·為政》);孟子提出施“仁政”,“君行仁政,斯民親其上,死其長也”(《孟子·梁惠王下》)。表達的都是儒家的政治主張。這則故事,形象地說明了“苛政猛于虎”的道理,發(fā)人深省。作品賞析

這篇文章通過“苛政”與“猛虎”的絕妙對比,形象生動16《教學相長》

雖有嘉肴①,弗②食,不知其旨③也。雖④有至道⑤,弗學,不知其善⑾也。是故⑥,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⑦。知不足⑧然后能自反⑨也,知困然后自強⑩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逼浯酥^乎、。注釋1.嘉肴:美味的食物。佳很好。肴:熟的魚肉等,熟食。2.弗:不3.旨:味道鮮美。4.雖:即使。5.至道:至高無上的道理,最好的道理。6.是故:因此7.知困:知道自己在學習中困惑的地方,困:困惑不解8.知不足:知道自己有不足之處。9.自反:反過來要求自己,即反省自己。10.自強:自己奮發(fā)圖強。強:使動用法,使……強。11.善:好處12.教學相長:教和學互相促進。長:促進;意思是:教育別人的同時也能增長了自己的學問《教學相長》雖有嘉肴①,弗②食,不知其旨③也。雖④有至道17翻譯

即使有美味的食物,如果不去吃,就不會知道它的味道鮮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如果不去學習,就不會知道它的高妙。因此,通過學習之后才能知道自己不足的地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