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套精選】中山市中考第一次模擬考試地理試卷含答案_第1頁
【3套精選】中山市中考第一次模擬考試地理試卷含答案_第2頁
【3套精選】中山市中考第一次模擬考試地理試卷含答案_第3頁
【3套精選】中山市中考第一次模擬考試地理試卷含答案_第4頁
【3套精選】中山市中考第一次模擬考試地理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6年湖南省岳陽市中考地理試卷一、選擇題(本大題共9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按答題卡中的要求填涂每小題正確答案的字母代號.每小題6分,共51分)(6分)近年來,中國海警船在南康暗沙海域進行周期性的巡邏.讀圖回答1~2題.1.南康暗沙所在的半球是()A.東半球,北半球 B.西半球,北半球C.東半球,南半球 D.西半球,南半球2.下列有關該海域地理狀況的介紹,可信的是()A.一月中午太陽最高 B.有極晝極夜現象C.七月晝短夜長 D.終年高溫(6分)日本九州島今年四月連續(xù)發(fā)生地震,余震不斷.當地不少建筑倒塌,山體滑坡.據此回答3~4題.3.發(fā)生所述現象,說明當地()A.地處板塊內部 B.地殼比較活躍 C.大地堅固穩(wěn)定 D.地質災害偏少4.當地傳統(tǒng)民居,建筑材料大多采用()A.鋼筋混凝土 B.輕質材料 C.木棍茅草 D.厚重石塊(6分)一名德國青年,無視“禁止攀爬”的警告標示,僅用8分鐘登上埃及金字塔,并拍下全過程.他返回地面被當地警方拘捕.結合如圖,回答5~6題.5.下列有關圖中該青年體質特征的描述,恰當的是()A.面龐扁平 B.嘴唇較厚 C.鼻梁高挺 D.體毛很少6.當地警方拘捕該青年,是因為()A.攀登速度太慢 B.損壞文化遺產 C.拍攝內容模糊 D.不是當地居民(6分)難民,是指遭受災難流離失所的人.讀歐洲難民潮路線示意圖,回答7~8題.7.源源不斷的難民,主要來自()A.西亞和北非 B.撒哈拉以南非洲C.歐洲西部 D.兩極地區(qū)8.難民潮,對于歐洲涌入國來說,有多方面影響.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提供了廉價勞動力 B.降低了人口密度C.促進了文化交流 D.增加了種族糾紛(6分)航天飛行,指航行器在太空的飛行活動.必須達到足夠的速度,擺脫地球或太陽的引力.讀2015年國家或地區(qū)航天發(fā)射次數占世界的百分比圖,回答9~10題.9.去年,航天發(fā)射次數居世界前三位的國家是()A.俄羅斯、美國、中國 B.法國、德國、英國C.伊朗、日本、印度 D.朝鮮、巴西、南非10.作為世界先進航天國家,必備條件是()A.地處低緯 B.海陸兼?zhèn)?C.地廣人稀 D.科技發(fā)達(6分)為了完善人口發(fā)展戰(zhàn)略,應對如圖所示人口問題,我國已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小孩的新政策.讀圖回答11~12題.11.對于我國人口發(fā)展新政策,應理解為()A.可以早婚早育 B.鼓勵多生多育 C.必須生育一孩 D.堅持計劃生育12.我國實施人口發(fā)展新政策,是為了應對()A.人口基數龐大 B.人口素質不高 C.人口老齡化 D.人口分布不均(6分)某中學地理學習小組,繪制了一幅框圖,解釋某地形區(qū)自然地理要素的作用與影響.據此回答13~14題.13.該地形區(qū)可能位于中國的()A.北方地區(qū) B.南方地區(qū) C.西北地區(qū) D.青藏地區(qū)14.框圖中,各數碼與其填入的內容,合適的是()A.①海拔低,一馬平川 B.②日照少,太陽輻射弱C.③冬暖夏熱,日溫差小 D.④湖泊星羅,大河源頭(6分)我國一些化工廠把大面積沙漠變成“排污寶地”,將未經處理的污水排入沙漠.結合漫畫,回答15~16題.15.下列省級行政區(qū)域中,發(fā)生該現象可能性最大的是()A.北京、天津 B.香港、澳門 C.內蒙古、甘肅 D.臺灣、海南16.針對該漫畫,某同學創(chuàng)作了幾條警示語,其中最貼切的是()A.達標排放 B.珍惜耕地 C.蓄洪防旱 D.休牧育草17.下列四幅圖,分別表示地形面積結構、多年平均各月氣溫和降水、分布的少數民族、外貿進出口總額變化.其中,能正確反映湖南狀況的是()A. B. C. D.二、綜合題(本大題共5小題,按答題卡中的要求將每小題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中,共49分)18.(10分)瀾滄江﹣﹣湄公河合作機制,包括水資源合作等內容.涉及流域內6個國家.結合如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M地的地形類型為,峽谷地形可能分布在N、P中的地.(2)圖中河流在P~Q段的流向,大體是由向流.(3)說出圖中①國的名稱,并分析水稻成為該國主要糧食作物的原因.(4)今年三月,該流域降水偏少.圖中②國有人提議克服自身困難,將N地附近水電站開閘放水,惠及其余五國.你是否贊成?為什么?19.(10分)中國已與美國就合作建設一條高速鐵路項目簽署協(xié)議.該鐵路跨兩個州,擬建于如圖所示位置.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示區(qū)域位于美國的(東或西)部,瀕臨洋.(2)列舉該鐵路將經過的兩個高鐵站名稱:、.(3)結合圖中信息,猜測該鐵路定為經過①線而不經過②線的理由.(4)中美簽署該協(xié)議意義重大.請你就兩國合作建設高鐵的原因提出一個地理問題,并作答.20.(11分)長江經濟帶,依托長江黃金水道,覆蓋圖中11個省市,涉及5個城市群.腹地廣闊,經濟增長潛力巨大.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①城市群主要位于省,②城市群中的省級行政中心是市.(2)圖中③城市群主要位于盆地,地處第級階梯.(3)寫出④城市群范圍內兩種常見的食材:、.(4)以⑤城市群所在地區(qū)為例,歸納河流對區(qū)域發(fā)展的影響.(5)假設你是國家領導人,請你結合所學地理知識,對長江經濟帶的發(fā)展提出一些建議.21.(11分)我國西北地區(qū)高原坦蕩,盆地寬闊,氣候干旱,草原、荒漠廣布.讀該地區(qū)年降水量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A點的年降水量為毫米,A、B兩地中年降水量較多的是地.(2)圖中B地地處我國的(溫度帶),屬(干濕地區(qū)).(3)推測圖示地區(qū)由A至B景觀變化的原因.(4)說明C河流有些河段為什么用虛線表示.(5)圖中B地長絨棉享譽全國,試評價其生長條件.22.(7分)為了滿足快速增長的航空運輸需要,湖南省已開工建設三荷機場.結合如圖,回答下列問題.(1)三荷機場位于湖南省市(省轄市),建成后,將與高鐵、高速公路及附近河港形成立體交通網絡.(2)該機場地處湘東北,距、(填簡稱)兩省較近,建成后,將完善三省民航網點.(3)概括建設三荷機場的必要性.

2016年湖南省岳陽市中考地理試卷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本大題共9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按答題卡中的要求填涂每小題正確答案的字母代號.每小題6分,共51分)近年來,中國海警船在南康暗沙海域進行周期性的巡邏.讀圖回答1~2題.1.南康暗沙所在的半球是()A.東半球,北半球 B.西半球,北半球C.東半球,南半球 D.西半球,南半球【考點】1F:用經緯網確定方向和任意地點的位置.【分析】由經線和緯線相互交織所構成的網絡叫做經緯網,利用經緯網可以確定地球表面任何一個地點的位置.在經緯網上,經線的度數叫做經度,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東增大,就是東經,用符號E表示,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經,用符號W表示;緯線的度數叫緯度,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緯,用符號N表示,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緯,用符號S表示.【解答】解:東西半球分界線是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劃分是以0°緯線即赤道為界,赤道以北為北半球,以南為南半球.讀圖分析可知,南康暗沙所在的半球是東半球、北半球.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經緯網的判讀,讀圖理解解答即可.2.下列有關該海域地理狀況的介紹,可信的是()A.一月中午太陽最高 B.有極晝極夜現象C.七月晝短夜長 D.終年高溫【考點】17:晝夜長短變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讀圖可得,圖中所示的海域位于熱帶地區(qū),位于北半球.【解答】解:北半球7月中午太陽最高,故A錯誤;熱帶無極晝極夜現象,故B錯誤;7月是北半球的夏季,晝長夜短,故C錯誤;熱帶地區(qū)終年高溫,故D正確.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晝長夜短與季節(jié)的關系等,讀圖解答即可.日本九州島今年四月連續(xù)發(fā)生地震,余震不斷.當地不少建筑倒塌,山體滑坡.據此回答3~4題.3.發(fā)生所述現象,說明當地()A.地處板塊內部 B.地殼比較活躍 C.大地堅固穩(wěn)定 D.地質災害偏少【考點】A1:日本的主要島嶼、地震帶、火山和城市.【分析】日本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部,是一個多山的島國,由北海道島、本州島、四國島、九州島4個大島、數千個小島及附近的海域組成,最大的島嶼是本州島,西隔日本海和中國、韓國等隔海相望.【解答】解:一般來說板塊內部比較穩(wěn)定,板塊與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比較活躍,多火山、地震.日本地處太平洋板塊與亞歐板塊交界處,地殼活躍,多火山、地震.地震發(fā)生會導致建筑倒塌,山體滑坡等災害.依據題意.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日本多地震的原因,理解解答即可.4.當地傳統(tǒng)民居,建筑材料大多采用()A.鋼筋混凝土 B.輕質材料 C.木棍茅草 D.厚重石塊【考點】A2: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分析】日本是個多火山地震的國家,其原因是位于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地殼活躍,富士山是日本著名的活火山.日本預防地震的措施有房屋用抗震的建筑材料、進行防震知識宣傳、學習地震時如何自救、互救等.【解答】解:日本傳統(tǒng)民居多是由質地較輕的建筑材料建造的,主要原因是可以減輕地震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日本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日本的民居特點,理解解答即可.一名德國青年,無視“禁止攀爬”的警告標示,僅用8分鐘登上埃及金字塔,并拍下全過程.他返回地面被當地警方拘捕.結合如圖,回答5~6題.5.下列有關圖中該青年體質特征的描述,恰當的是()A.面龐扁平 B.嘴唇較厚 C.鼻梁高挺 D.體毛很少【考點】63:世界主要人種及其分布地區(qū).【分析】世界上不同地方的人群,在外表和體質上往往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人種是根據人類體質方面的特征所劃分的人群,這些特征包括膚色、眼色、毛發(fā)、頭型、臉型等.世界上的居民可分為黃色人種、白色人種和黑色人種.【解答】解:黃色人種,皮膚呈黃色或黃棕色,眼睛呈棕色,頭發(fā)又黑又直,臉型寬平,鼻梁和身材皆為中等高度.白色人種,皮膚呈白色或淺棕色,眼色和發(fā)色都比較淺,頭發(fā)呈波浪狀,鼻梁高挺,嘴唇較薄,身材也比較高.黑色人種,皮膚和眼睛呈黑棕色,頭發(fā)卷曲,鼻形扁平,嘴唇厚并且向外翻,下巴較低,四肢較長.讀圖可知,該青年皮膚呈白色或淺棕色,眼色和發(fā)色都比較淺,頭發(fā)呈波浪狀,鼻梁高挺,嘴唇較薄,身材也比較高,為白色人種,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世界人種的特點,要理解記憶.6.當地警方拘捕該青年,是因為()A.攀登速度太慢 B.損壞文化遺產 C.拍攝內容模糊 D.不是當地居民【考點】6E:世界文化遺產及其保護.【分析】文化遺產對于人類文明有重要意義,保護文化遺產,保持民族文化的傳承,是連接民族情感紐帶、增進民族團結和維護國家統(tǒng)一及社會穩(wěn)定的重要文化基礎,也是維護世界文化多樣性和創(chuàng)造性,促進人類共同發(fā)展的前提.【解答】解:保護文化遺產,保持民族文化的傳承,是連接民族情感紐帶;要切實保護遺產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不亂丟垃圾、破壞文物,積極保護文化遺產,制止他人破壞遺產的行為,提高保護文化遺產的意識.當地警方拘捕該青年是因為埃及金字塔屬于世界文化遺產,隨意攀爬會損壞文化遺產.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了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理解答題即可.難民,是指遭受災難流離失所的人.讀歐洲難民潮路線示意圖,回答7~8題.7.源源不斷的難民,主要來自()A.西亞和北非 B.撒哈拉以南非洲C.歐洲西部 D.兩極地區(qū)【考點】71:世界上的國家和地區(qū)概況.【分析】認真讀圖分析解答.【解答】解:2015年9月,聯(lián)合國發(fā)布數據稱,歐洲將迎來“戰(zhàn)后最大難民潮”,源源不斷的難民主要來自敘利亞、利比亞等戰(zhàn)爭、局勢動蕩地區(qū),主要是戰(zhàn)事不斷的西亞和北非.故選:A.【點評】平常注意收聽收看時事,不難解答.8.難民潮,對于歐洲涌入國來說,有多方面影響.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提供了廉價勞動力 B.降低了人口密度C.促進了文化交流 D.增加了種族糾紛【考點】C3:歐洲西部的主要港口、國家和首都.【分析】歐洲西部的服務業(yè)體系完善,產值大,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該區(qū)是世界上發(fā)達國家最為集中的地區(qū),目前經濟發(fā)展水平仍居各大洲首位.【解答】解:歐洲工業(yè)比較發(fā)達,難民潮,對于歐洲涌入國來說提供了廉價的勞動力、增加了人口密度、促進了文化交流、增加了種族糾紛等.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難民潮與歐洲的影響,理解解答即可.航天飛行,指航行器在太空的飛行活動.必須達到足夠的速度,擺脫地球或太陽的引力.讀2015年國家或地區(qū)航天發(fā)射次數占世界的百分比圖,回答9~10題.9.去年,航天發(fā)射次數居世界前三位的國家是()A.俄羅斯、美國、中國 B.法國、德國、英國C.伊朗、日本、印度 D.朝鮮、巴西、南非【考點】71:世界上的國家和地區(qū)概況.【分析】依據世界部分國家航天技術的發(fā)展情況來解答此題.【解答】解:從圖中可以看出,世界部分國家航天發(fā)射次數居前三位的是俄羅斯、美國、中國,這也標志著我們國家在某些高科技方面已經可以和大國并肩.故選:A.【點評】考查部分國家高科技發(fā)展情況,認真讀圖,不難解答.10.作為世界先進航天國家,必備條件是()A.地處低緯 B.海陸兼?zhèn)?C.地廣人稀 D.科技發(fā)達【考點】71:世界上的國家和地區(qū)概況.【分析】航天技術比較發(fā)達的國家主要是俄羅斯、美國、中國、歐洲航天局、印度、日本、伊朗.【解答】解:世界上航天技術發(fā)展比較快的國家是俄羅斯、美國等發(fā)達國家以及發(fā)展中國家有中國、印度、伊朗,它們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科技發(fā)達.故選:D.【點評】此題考查航天技術發(fā)達的國家的共同點,基礎題目.為了完善人口發(fā)展戰(zhàn)略,應對如圖所示人口問題,我國已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小孩的新政策.讀圖回答11~12題.11.對于我國人口發(fā)展新政策,應理解為()A.可以早婚早育 B.鼓勵多生多育 C.必須生育一孩 D.堅持計劃生育【考點】J3:人口政策.【分析】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壽命得到延長,因為實行計劃生育,我國人口快速增長的局面得到一定程度的緩和,目前我國的人口增長實現“三低”,即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低.但是人口問題也非常突出,主要有:①因為人口基數大,每年新增人口多;②性別比例失調;③老齡化現象嚴重.【解答】解:20世紀70年代以來,我國實行了計劃生育,在控制人口數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時也出現勞動力減少、社會養(yǎng)老負擔加重,人口老齡化等問題.2015年10月29日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決定: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完善人口發(fā)展戰(zhàn)略,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其目的就是為應對當前出現的人口問題,逐步調整完善現行的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fā)展.但我國的人口國情之一是:人口基數大,人口增長速度快,人口素質低等,出于這樣的基本國情,我國沒有全面放開人口政策,可見堅持計劃生育仍是我國長期的基本國策.故選:D.【點評】考查我國的人口政策,要理解記憶.12.我國實施人口發(fā)展新政策,是為了應對()A.人口基數龐大 B.人口素質不高 C.人口老齡化 D.人口分布不均【考點】J3:人口政策.【分析】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壽命得到延長,因為實行計劃生育,我國人口快速增長的局面得到一定程度的緩和,目前我國的人口增長實現“三低”,即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低.但是人口問題也非常突出,主要有:①因為人口基數大,每年新增人口多;②性別比例失調;③老齡化現象嚴重.【解答】解:20世紀70年代以來,我國實行了計劃生育,在控制人口數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時也出現勞動力減少、社會養(yǎng)老負擔加重,人口老齡化等問題.2015年10月29日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決定: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完善人口發(fā)展戰(zhàn)略,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其目的就是為應對當前出現的人口問題,逐步調整完善現行的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fā)展.故選:C.【點評】考查我國的人口政策,要理解記憶.某中學地理學習小組,繪制了一幅框圖,解釋某地形區(qū)自然地理要素的作用與影響.據此回答13~14題.13.該地形區(qū)可能位于中國的()A.北方地區(qū) B.南方地區(qū) C.西北地區(qū) D.青藏地區(qū)【考點】R1:我國四大地理區(qū)域及其劃分.【分析】青藏地區(qū)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區(qū)、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面積約占全國面積的25%,人口僅占全國總數的1%左右.青藏地區(qū)的主體是有“世界屋脊”之稱的青藏高原.【解答】解:依據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不同,我國劃分了四大地理區(qū)域,由于四區(qū)域地理位置和地形等因素的影響,各地呈現了不同的自然特征,青藏地區(qū)地勢高、氣溫低,空氣稀薄,形成了“高、寒”的地理特征.依據題干描述可知,D符合題意.故選:D.【點評】考查了我國青藏高原的地理特征,常見基礎題.14.框圖中,各數碼與其填入的內容,合適的是()A.①海拔低,一馬平川 B.②日照少,太陽輻射弱C.③冬暖夏熱,日溫差小 D.④湖泊星羅,大河源頭【考點】K7:各類地形對經濟和生活的主要影響.【分析】青藏高原位于我國西南部,面積約230萬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高原上峰巒綿延,山勢雄渾,山脈間多起伏平緩的盆地和谷地.由于海拔高,氣溫低,最大的自然環(huán)境特點是高寒.高山終年積雪,冰川縱橫.冰雪消融后,成為長江、黃河等大江大河的重要水源.【解答】解:“世界屋脊”指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高原上峰巒綿延,山勢雄渾,山脈間多起伏平緩的盆地和谷地,故A錯誤;由于空氣稀薄,日照充足,太陽輻射強,故B錯誤;青藏高原是獨特的高原氣候,冬冷夏涼,日溫差大,故C錯誤;青藏高原上湖泊星羅,冰川縱橫,冰雪消融后,成為大河源頭,故D正確.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青藏高原的特征,理解答題即可.我國一些化工廠把大面積沙漠變成“排污寶地”,將未經處理的污水排入沙漠.結合漫畫,回答15~16題.15.下列省級行政區(qū)域中,發(fā)生該現象可能性最大的是()A.北京、天津 B.香港、澳門 C.內蒙古、甘肅 D.臺灣、海南【考點】IA:我國省級行政單位的名稱和位置.【分析】我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單位,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qū)、4個直轄市和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qū).【解答】解:目前,我國有沙漠50萬平方公里,戈壁54.3萬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烏稍嶺、賀蘭山以西的干旱地區(qū),也就是新疆、青海、內蒙古、甘肅、寧夏等省份.結合選項可知,發(fā)生把大面積沙漠變成“排污寶地”,將未經處理的污水排入沙漠現象的省區(qū),可能性最大的是內蒙古、甘肅.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我國的省區(qū)概況及沙漠的分布,理解解答即可.16.針對該漫畫,某同學創(chuàng)作了幾條警示語,其中最貼切的是()A.達標排放 B.珍惜耕地 C.蓄洪防旱 D.休牧育草【考點】H7:愛護環(huán)境與保護自然資源的重要性.【分析】我國是人口大國,人口、資源、環(huán)境問題是當前我們面臨的三大問題,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極其重要.【解答】解:在我國西北內陸由于不合理的開采和過度的放牧,導致沙漠化土地越來越廣,有一些化工廠將沙漠變成排污地,此舉嚴重的破壞當地環(huán)境,不利于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保護和恢復,從以上四的標語中來看達標排放是比較貼切的.故選:A.【點評】保護環(huán)境不是一句空話,不是一句口號,要落到實處,保護好我們的地球,生活才能更美好.17.下列四幅圖,分別表示地形面積結構、多年平均各月氣溫和降水、分布的少數民族、外貿進出口總額變化.其中,能正確反映湖南狀況的是()A. B. C. D.【考點】K1:中國的地形的特征和分布;J5:民族的分布特點.【分析】湖南省位于長江中游江南地帶,省境內絕大部分在洞庭湖以南,故稱湖南,該省區(qū)以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解答】解:湖南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冬季最冷月平均氣溫在0℃以上,溫和少雨,夏季高溫多雨;湖南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近年來,湖南的進出口總額逐年增加;故ABD表述錯誤;C反映的是湖南(山區(qū))的人文和自然地理特征.故選:C.【點評】該題考查湖南省的地理特征,屬于基礎題.二、綜合題(本大題共5小題,按答題卡中的要求將每小題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中,共49分)18.(10分)(2016?岳陽)瀾滄江﹣﹣湄公河合作機制,包括水資源合作等內容.涉及流域內6個國家.結合如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M地的地形類型為山地,峽谷地形可能分布在N、P中的N地.(2)圖中河流在P~Q段的流向,大體是由北向南流.(3)說出圖中①國的名稱,并分析水稻成為該國主要糧食作物的原因.(4)今年三月,該流域降水偏少.圖中②國有人提議克服自身困難,將N地附近水電站開閘放水,惠及其余五國.你是否贊成?為什么?【考點】99:東南亞的自然地理特征;9B:東南亞是熱帶經濟作物和稻米的重要產區(qū).【分析】東南亞位于亞洲的東南部,包括中南半島以及馬來群島的大部分.中南半島因在中國以南而得名.中南半島的地勢大致北高南低.北部地勢高峻,與我國山水相連,高山和大河由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的地表形態(tài).【解答】解:讀圖分析可知:(1)圖中M地的地形類型為山地,等高線密集,地形陡峭,海拔較高;峽谷地形可能分布在N、P中的N地,因為N地等高線向海拔高出突出,為山谷,可以集水成河;P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突出,為山脊,不能集水成河.(2)圖中河流在P~Q段的地勢北高南低,因此流向大體是由北向南流.(3)說出圖中①國為越南,水稻是該國主要糧食作物,其有利的生產條件主要有:地形平坦、氣候濕熱,水源充足、勞動力豐富.(4)圖中②為中國,湄公河發(fā)源于中國,在我國境內稱瀾滄江,流經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在越南注入南海.我國云南瀾滄江景洪水電站位于湄公河上游地區(qū),在雨季蓄積了一定的水資源,因此可以開閘放水,緩解老撾、緬甸、泰國、柬埔寨、越南等國的旱情,增進友情,利于合作.故答案為:(1)山地;N;(2)北;南;(3)越南;地形平坦、氣候濕熱,水源充足、勞動力豐富;(4)贊成;我國云南瀾滄江景洪水電站位于湄公河上游地區(qū),在雨季蓄積了一定的水資源,因此可以開閘放水,緩解老撾、緬甸、泰國、柬埔寨、越南等國的旱情,增進友情,利于合作.【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的內容較多,要理解答題.19.(10分)(2016?岳陽)中國已與美國就合作建設一條高速鐵路項目簽署協(xié)議.該鐵路跨兩個州,擬建于如圖所示位置.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示區(qū)域位于美國的西(東或西)部,瀕臨太平洋.(2)列舉該鐵路將經過的兩個高鐵站名稱:洛杉磯、帕母代爾(或加州勝利谷、拉斯維加斯).(3)結合圖中信息,猜測該鐵路定為經過①線而不經過②線的理由.(4)中美簽署該協(xié)議意義重大.請你就兩國合作建設高鐵的原因提出一個地理問題,并作答.【考點】F9:美國的地理位置和領土組成;FA:美國的自然地理特征.【分析】美國本土位于北美洲中部,位于西半球,領土還包括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和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群島等,北與加拿大接壤,南靠墨西哥灣,西臨太平洋,東瀕大西洋.海岸線22680公里,大部分地區(qū)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南部屬亞熱帶氣候,西部沿海地區(qū)分布有溫帶海洋性氣候和地中海氣候.【解答】解:讀圖分析可知:(1)圖示區(qū)域位于美國的西部,瀕臨太平洋.(2)該鐵路將經過的高鐵站名稱有:洛杉磯,帕母代爾(或加州勝利谷、拉斯維加斯).(3)該鐵路定為經過①線而不經過②線的原因:①線比②線距離短;①線比②線地形平坦工程量小投資較少;①線比②線城市多人口多.(4)中美兩國為什么要合作建設高鐵?(或中美兩國合作建設高鐵的原因有哪些?)(提問要涉及兩個國家且問題指向合作建設高鐵的原因.)答案:加強南北對話,符合兩國實際,合作前景巨大,促進經濟發(fā)展.故答案為:(1)西;太平;(2)洛杉磯;帕母代爾(或加州勝利谷、拉斯維加斯);(3)①線比②線距離短;①線比②線地形平坦工程量小投資較少;①線比②線城市多人口多;(4)問題:中美兩國為什么要合作建設高鐵?(或中美兩國合作建設高鐵的原因有哪些?)(提問要涉及兩個國家且問題指向合作建設高鐵的原因.)答案:加強南北對話,符合兩國實際,合作前景巨大,促進經濟發(fā)展.【點評】本題考查美國的位置及與中國的合作,理解答題即可.20.(11分)(2016?岳陽)長江經濟帶,依托長江黃金水道,覆蓋圖中11個省市,涉及5個城市群.腹地廣闊,經濟增長潛力巨大.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①城市群主要位于云南省,②城市群中的省級行政中心是貴陽市.(2)圖中③城市群主要位于四川盆地,地處第二級階梯.(3)寫出④城市群范圍內兩種常見的食材:蓮藕、竹筍.(4)以⑤城市群所在地區(qū)為例,歸納河流對區(qū)域發(fā)展的影響.(5)假設你是國家領導人,請你結合所學地理知識,對長江經濟帶的發(fā)展提出一些建議.【考點】IA:我國省級行政單位的名稱和位置;K1:中國的地形的特征和分布;P9:長江三角洲工業(yè)基地的位置和特點.【分析】我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單位,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qū)、4個直轄市和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qū).我國南方地區(qū)的城市群主要包括滇中城市群,黔中城市群,成渝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長江三角洲城市群.【解答】解:讀圖分析可知:(1)依據位置,圖中①為滇中城市群,主要位于云南??;②為黔中城市群,主要位于貴州省,其省級行政中心是貴陽市.(2)依據位置,圖中③為成渝城市群,主要位于四川盆地,地處第二級階梯.(3)依據位置,圖中④為長江中游城市群,該城市群范圍內兩種常見的食材是蓮藕、竹筍.(4)依據位置,圖中⑤為長江三角洲城市群.長江對長江三角洲地區(qū)的影響有:長江為長江三角洲地區(qū)提供生活用水、工業(yè)用水、水產品等;長江為長江三角洲提供了灌溉水源、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有利于農業(yè)發(fā)展;長江的航運價值高,為長江三角洲中下游地區(qū)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對外聯(lián)系,是承東啟西的紐帶.(5)作為國家領導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fā)展必須從中華民族長遠利益考慮,走生態(tài)優(yōu)先、綠色發(fā)展之路,長江經濟帶不但要打造“黃金水道”,還應構建生態(tài)屏障,建成“綠色長廊”.故答案為:(1)云南;貴陽;(2)四川;二;(3)蓮藕;竹筍;(4)長江為長江三角洲地區(qū)提供生活用水、工業(yè)用水、水產品等;長江為長江三角洲提供了灌溉水源、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有利于農業(yè)發(fā)展;長江的航運價值高,為長江三角洲中下游地區(qū)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對外聯(lián)系,是承東啟西的紐帶;(5)從中華民族長遠利益考慮,走生態(tài)優(yōu)先、綠色發(fā)展之路,長江經濟帶不但要打造“黃金水道”,還應構建生態(tài)屏障,建成“綠色長廊”.【點評】本題考查我國的城市群及長江經濟帶的發(fā)展概況,理解解答即可.21.(11分)(2016?岳陽)我國西北地區(qū)高原坦蕩,盆地寬闊,氣候干旱,草原、荒漠廣布.讀該地區(qū)年降水量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A點的年降水量為400毫米,A、B兩地中年降水量較多的是A地.(2)圖中B地地處我國的暖溫帶(溫度帶),屬干旱地區(qū)(干濕地區(qū)).(3)推測圖示地區(qū)由A至B景觀變化的原因.(4)說明C河流有些河段為什么用虛線表示.(5)圖中B地長絨棉享譽全國,試評價其生長條件.【考點】L5:400毫米、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的分布;L3:溫度帶的劃分與分布;TH:從草原到荒漠的景觀變化及其原因.【分析】西北地區(qū)深居內陸,遠離海洋,降水較少,干旱是本地區(qū)的自然特征,制約西北地區(qū)農業(yè)生產的主要因素就是水源不足,我國西北地區(qū)的降水量自西向東逐漸增多.【解答】解:讀圖分析可知:(1)圖中A點的年降水量為400毫米,A、B兩地中年降水量較多的是A地.(2)結合我國溫度帶和干濕區(qū)的劃分圖可知,圖中B地地處我國的暖溫帶,屬干旱地區(qū).(3)圖示地區(qū)由A至B距海越來越遠,降水越來越少,植被類型變化規(guī)律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4)圖中C為塔里木河;塔里木河是我國最長的內流河,該河分布在非季風區(qū),河流水源主要依靠冰雪融水,到了夏季氣溫升高冰雪融水量大,形成豐水期.夏季過后,有些河段會消失,為季節(jié)性河流,因此用虛線表示.(5)圖中B地新疆的長絨棉享譽全國,其生長條件:這里深居亞歐大陸腹地,高山環(huán)繞,海洋水汽不易到達,干旱少雨,夏季氣溫高,晴天多,日照時間長,有利于棉花的生長和采摘,為中國最大的長絨棉生產基地.故答案為:(1)400;A;(2)暖溫帶;干旱地區(qū);(3)由A至B距海越來越遠,降水越來越少;(4)夏季過后,有些河段會消失,為季節(jié)性河流;(5)這里深居亞歐大陸腹地,高山環(huán)繞,海洋水汽不易到達,干旱少雨,夏季氣溫高,晴天多,日照時間長,有利于棉花的生長和采摘,為中國最大的長絨棉生產基地.【點評】本題考查新疆的地理特征,理解答題即可.22.為了滿足快速增長的航空運輸需要,湖南省已開工建設三荷機場.結合如圖,回答下列問題.(1)三荷機場位于湖南省岳陽市(省轄市),建成后,將與京廣高鐵、京廣高速公路及附近河港形成立體交通網絡.(2)該機場地處湘東北,距鄂、贛(填簡稱)兩省較近,建成后,將完善三省民航網點.(3)概括建設三荷機場的必要性.【考點】US:湖南?。痉治觥亢鲜∥挥谥袊喜浚L江中游,省會是長沙市,因大部分地區(qū)在洞庭湖之南,故稱湖南.湖南境內湘江貫穿南北,所以簡稱為湘.湖南省東臨江西,西接重慶、貴州,南毗廣東、廣西,北連湖北.轄13個地級市和1個自治州,共有136個縣(縣級市、市轄區(qū))以上行政單位,境內廣植芙蓉(木芙蓉),古詩有“秋風萬里芙蓉國”之句,故有“芙蓉國”之譽.【解答】解:讀圖分析可知;(1)三荷機場位于湖南省岳陽市,建成后,將與京廣高鐵、京廣高速公路及附近河港形成立體交通網絡.(2)該機場地處湘東北,距鄂(湖北省)、贛(江西?。﹥墒≥^近,建成后,將完善三省民航網點.(3)三荷機場建設工程的建設符合國家省市相關產業(yè)政策,符合地方的環(huán)境管理要求,符合岳陽市總體規(guī)劃用地的要求.項目建成后有利于湖南省和岳陽市地方經濟發(fā)展,產生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顯著.故答案為:(1)岳陽;京廣;京廣;(2)鄂;贛;(3)三荷機場建設工程的建設符合國家省市相關產業(yè)政策,符合地方的環(huán)境管理要求,符合岳陽市總體規(guī)劃用地的要求.項目建成后有利于湖南省和岳陽市地方經濟發(fā)展,產生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顯著.【點評】本題考查湖南省的相關知識點,理解解答即可.絕密★二O一七年內蒙古包頭市八年級結業(yè)考試地理試題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2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請將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讀我國四大工業(yè)基地分布圖(圖1),完成l-2題。1.關于圖中工業(yè)基地的敘述正確的是A.①基地以輕工業(yè)為主B.②基地淡水資源充足C.③基地能源不能自給D.④基地礦產資源豐富2.連接京津唐工業(yè)基地和珠江三角洲工業(yè)基地的鐵路線是A.京廣線B.京滬線C.京哈線D.京包線讀世界局部圖(圖2),完成3-4題。3.圖中M點的經緯度位置是A.23.5°N,150°EB.23.5°S,150°WC.22.5°N,150°ED.22.5°S,150°W4.關于圖示四個城市描述正確的是A.夏威夷屬于澳大利亞 B.布里斯班東臨太平洋C奧克蘭位于東半球 D.霍巴特位于熱帶5.我國的領海范圍從領?;€起算,向海上延伸到A.12海里 B.12公里 C.200海里 D.200公里讀圖3,完成6~7題。6.關于圖示國家工業(yè)敘述正確的是A.①國以輕工業(yè)為主 B.②國工業(yè)集中在北部平原C.③國原料主要依賴進口 D.④國工業(yè)不發(fā)達7.關于四國氣候敘述錯誤的是A.①國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 B.②國以熱帶氣候為主C.③國以季風氣候為主 D.④國以地中海氣候為主中國的“二十四節(jié)氣”,被列入了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丈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圖4為二十四節(jié)氣圖(地球公轉示意圖),讀圖完成8~9題。8.清明至谷雨這段時間,內蒙古地區(qū)A.晝長夜短,晝漸長B.晝短夜長,晝漸短C.晝長夜短,晝漸短D.晝短夜長,晝漸長9.以下節(jié)氣中,正值我國夏季的是A.寒露B.小署C.谷雨D.雨水水土流失是多種因素綜合影響造成的,圖5是影響水土流失因素的模擬實臉之一(實驗中都使用拈土),讀圖完成10~11題。10.圖中實驗模擬的是哪個因素對水土流失的影響A.地表土質 B.植被疏密 C.坡度陡緩 D.降水強度11.以下哪些人類活動有利于減輕水土流失①在陡坡修建林田②在緩坡開辟耕地③打壩淤地④退耕還林還草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2.緩解我國人口老齡化的關鍵措施是A.進行人口遷移 B.適當降低人口增長率C.降低人口死亡率 D.適當提高人口出生率二、綜合題(本題包括3個小題,共26分。請將答案寫在答題卡的對應位置)13.讀“一帶一路”示意圖(圖6),完成下列各題.(8分)(1)圖中A國的首都是_______.(1分)(2)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的蘇伊士運河位于馬六甲海峽的方向______。(1分)(3)意大利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______。(l分)(4)甲半島是______半島,該半島與伊朗之間的______(海灣)被稱為“石油海灣”。(2分)(5)乙半島夏季盛行______(風向).(1分)(6)分析我國海陸位置為對外交往提供的便利條件。(2分)14.讀我國某地區(qū)的年降水量分布圖(圖7),完成下列各題。(9分)(l)“◎”所示省級行政中心是______,位于______山脈的山麓地帶。(2分)(2)甲地的年降水量是______。(1分)(3)據圖描述該地區(qū)年降水量的空間分布特點。(2分)(4)分析該地區(qū)的河流多數最終未能流人海洋的原因。(4分)15.圖8為我國某地景觀示意圖,圖中河流自西向東注人海洋,讀圖完成下列各題。(9分)(1)造成圖中①②兩處天然植被差異的最主要影響因素是______。(l分)(2)如果把②地的大面積林地開辟為耕地,會對下游河段產生什么影響?(2分)(3)圖9是圖8中③④兩處的河流流量變化曲線,其中的b曲線反映的是______處的流量變化,說出判斷理由。(1分)(4)綜合圖中信息,判斷②地的氣候類型是____________。(1分)(5)河流從山地流出,由于坡度驟降,流速減慢,碎石和泥沙沉積形成一種扇形地貌―沖積扇。分析圖中山前沖積扇上發(fā)展糧食生產的有利自然條件。(4分)2017年包頭市八年級結業(yè)考試地理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5:CABBA6-10:CDABC11-12:BD二、綜合題。13.(8分)(1)倫敦(1分)(2)西北(1分)(3)位于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的交界處。(1分)(4)阿拉伯波斯灣(2分)(5)西南季風(1分)(6)中國位于亞歐大陸的東部,西部深入亞歐大陸腹地,陸上鄰國眾多,且通過陸地交通與中亞、西亞,歐洲交往便利。(1分)東臨太平洋,海岸線綿長,海域廣闊,有眾多的島嶼和港灣,海運便利,利于國際交往。(1分)14.(9分)(1)烏魯木齊天山(2分)(2)50毫米以上(1分)(3)北部多于南部。(1分)山地多于盆地(1分)(4)本區(qū)的降水量少,多數河流水量??;(1分)河流流經干旱區(qū),沿途蒸發(fā)旺盛;(1分)滲漏嚴重;(1分)加上距海遙遠,(1分)最終未能注入海洋。15.(9分)(1)地形(地勢海拔熱量)(1分)(2)含沙量增大,泥沙在河道總淤積,易導致水位上升;(1分)流量變化增大。(1分)(3)④湖泊能夠調蓄江河徑流,使下游河段流量更平穩(wěn)。(1分)(4)溫帶季風氣候。(1分)(5)山前沖積扇地形較平坦;(1分)土壤肥沃;(1分)河流流經且地下水豐富,水源充足;(1分)季風氣候雨熱同期,有利于糧食的生產。(1分)2019-2020學年四川省成都外國語學校人教版地理七年級(上)全冊模擬測試一、單選題(本大題共25小題,共50.0分)關于經緯線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經線指示南北方向B.所有經線都相交于南北兩級,長度相等C.緯線指示東西方向D.所有緯線都相互平行,長度相等此演示過程的正確敘述是()A.擺放地球儀時,北極指向北方B.自東向西撥動地球儀表示地球自轉C.手電燈光能照亮地球的大半個球面D.圖示時刻,光線直射在北回歸線上此過程能較好地演示出()A.晝夜更替 B.四季變化C.五帶形成 D.一年中晝夜長短的變化這天地球在圖中所處的位置是()A.A B.B C.C D.D根據材料判斷,德州冬至日這天的正確地理現象有()A.白晝最長 B.夜長最短 C.日影最長 D.太陽高度最高若三條線為等溫線,則該地位于()A.東半球 B.西半球 C.南半球 D.北半球若三條線為等高線,則①、②兩地代表的地形分別是()A.山脊;山脊 B.山谷;山谷 C.山脊;山谷 D.山谷;山脊該地區(qū)這天的平均氣溫是()A.4℃ B.13℃ C.10℃ D.6℃第二天學校要舉行運動會,最適合開運動會的地點在()A.A域 B.C域 C.E域 D.F城氣溫曲線圖中更符合“早穿皮襖午穿紗”的是()A.①B.②C.③D.④根據板塊構造學說理論,地中海將()A.不斷擴大 B.不斷縮小C.保持不變 D.有時擴張,有時收縮與阿爾卑斯山脈的形成密切相關的板塊是()A.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 B.亞歐板塊與非洲極塊C.非洲板塊與印度洋板塊 D.大西洋板塊與非洲版塊圖中“前進營地”至“大本營”的相對高度為()A.995米 B.1355

米 C.1496

米 D.1800

米登頂時測得峰頂的氣溫為零下29.6℃,當時突擊營地的氣溫最可能接近()A.-29.0℃ B.-28.6℃ C.-26.3℃ D.-17.3℃下列有關地形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地表形態(tài)的變化一般需要經歷漫長的時間B.喜馬拉雅山地巖層中發(fā)現的海洋生物化石說明這里曾經是海洋C.滄海桑田的變化時人類活動造成的結果D.板塊運動、巖漿活動可能觸發(fā)地震圖中容易形成降水的地點是()A.A B.BC.C D.都不易形成降水小麗對該地氣溫的敘述正確的是()A.該地冬季很冷,氣溫低于0℃的日子太多B.該地最高氣溫出現在8月C.該地氣溫年較差為18℃D.該地7月份的平均氣溫是30℃對該氣候類型特怔的描述正確的是()A.終年高溫多雨 B.冬季寒冷干燦、夏季高溫多雨C.冬季溫和少雨、夏季高溫多雨 D.終年高溫少雨圖中所標注的地區(qū),氣候屬于高溫多雨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②中所標注的氣唉分布規(guī)律是()A.赤道附近 B.回歸線穿過大陸西岸C.中緯度西岸 D.中緯度東岸圖中①、②、③、④四地區(qū)中人口分布較密集的是()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到①地區(qū)去旅游,最常見的宗教建筑是()A. B.C. D.我國有一支探險隊,沿圖中所示航線進行環(huán)球航行,船隊在經過B大洲北部時,看到當地居民身著白袍,戴著白色頭巾,如圖所示。這里居民通行的語言、宗教、人種分別是()A.英語、伊斯蘭教、黑色人種 B.阿抗伯語、基督教、白色人種C.西班牙語、基督教、黑色人種 D.阿拉伯語、伊斯蘭教、白色人種武城縣總面積為750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約39萬人,則我縣的人口密度為()A.52人/平方千米 B.520人/平方千米C.5200人/平方千米 D.52000人/平方千米2016年1月我國全面放開二孩政策主要是為了應對()A.房價上漲過快 B.人口急劇減少 C.人口老齡化 D.糧食短缺二、綜合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50.0分)某中學開展了一次野外考察活動,讀該地等高線示意圖和局部景觀圖完成問題.(1)圖1中最高山峰的海拔是______米,A處地形為______,D處地形為______.(2)虛線甲、乙表示的兩條上山路線中,更省力的是______,理由是______.(3)圖1中A、B兩地適合搭帳篷作為宿營地的是______.(4)考察隊員乘著皮筏順C河從上往下漂流,他們的漂流方向是自______向______.(5)根據李莊、吳莊所處的位置,分析最有可能遭受泥石流威脅的是______.當泥石流發(fā)生時,圖2所示的①、②兩種逃生方向中正確的是______.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A為______洲,C為______洲,B為______運河.(2)①點的地理坐標是______,______.按緯度劃分,該點位于______(填“高”、“中”、“低”)緯度地區(qū).②點位于______洋.(3)③地氣候資料如右上圖,該地全年氣溫較______,這與地處______(溫度帶)的位置有關.同時該地全年的降水分布特點是______.(4)甲、乙兩圖表示1月份兩地居民衣著的差異,這種差異主要是受______因素的影響.此時甲地的季節(jié)為______季.讀“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1)從圖中可以看出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的基本規(guī)律是______,請簡述形成這種規(guī)律的原因.(2)世界平均氣溫最高的大洲是______,平均氣溫最低的大洲是______.(3)亞洲中部的______地區(qū),平均氣溫在0℃以下,比同緯度低10℃,主要原因是什么?(4)濟南與青島緯度大致相同,但冬夏氣溫差異很大,請你說出其差異.______.如圖是豎版世界海陸分布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從南北極點看,______極點附近是一片海洋.(2)甲是______洲,乙是______洲,甲、乙兩洲的洲界是______.(3)A地位于______洋.(4)③是世界上人口稠密區(qū):______.(5)①人口稀疏,請分析原因:______(6)世界上跨經度最廣的大洲是______A.①B.②C.③D.④(7)A點的地理坐標為______.讀圖1北半球氣候類型分布圖和圖2各地氣候資料圖,回答問題。(1)A氣候類型主要分布在______。(2)C氣候類型的分布規(guī)律是______。(3)居住在E地的人出行經常隨身攜帶雨傘,請從氣候方面進行說明______。(4)夏季,D處陽光明睸,吸引大量的E地居民前來度假,凊分析D處優(yōu)越的氣候條件______,德州對應的氣候資料圖是______,氣候特征是______。

答案1—5DAAAC6-10CDDDC11-15BBBCC16-20BCCBA21-25ADBDC26.【答案】263;陡崖;山谷;甲;等高線稀疏,坡度平緩;B;東北;西南;吳莊;①27.【答案】北美;亞;巴拿馬;30°E;23.5°S;低;大西;高;熱帶;全年多雨;緯度;冬28.【答案】(1)從低緯度向高緯度氣溫逐漸降低;原因:太陽高度角從低緯度向高緯度逐漸降低。(2)非洲;南極洲;(3)青藏高原;原因:海拔高,氣溫下降(4)夏季,青島氣溫低于濟南;冬季,青島氣溫高于濟南29.【答案】北;亞;非;蘇伊士運河;印度;亞洲東部;氣候炎熱干燥;D;30°S;75°E30.【答案】赤道附近;南北回歸線穿過地區(qū)的大陸西岸和內陸地區(qū);終年溫和濕潤,多陰雨天氣;夏季降水少,多晴天,光照充足;H;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解析1.【答案】D【解析】解:經線是連接南北兩極并與緯線垂直相交,所有的經線長度都相等,指示南北方向;緯線的長度不一定相等,最長的是赤道,指示東西方向。故選項D符合題意。故選:D。緯線是垂直于地軸并環(huán)繞地球一周的圓圈。緯線的長度不一定相等,最長的是赤道;經線是連接南北兩極并與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所有的經線長度都相等??疾榱私浘暰€的性質,屬于較簡單的基礎題。2.【答案】A【解析】解:讀圖可知,模擬地球自轉運動時,首先擺放地球儀時,讓北極指向北方,故A正確。撥動地球儀演示自轉運動時,應自西向東撥動地球儀;故B錯誤。打開手電筒,燈光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該區(qū)域是白天,背對光線的一半是黑夜故C錯誤。圖示時刻南極地區(qū)出現極晝現象,光線直射在南回歸線上;故D錯誤。根據題意。故選:A。地球繞著地軸不停地旋轉叫地球自轉,自轉一周是一天;地球自轉的方向為自西向東,地球自轉產生的地理現象是晝夜交替、日月星辰的東升西落和時間差異。地球繞著太陽不停地旋轉叫地球公轉,公轉一周是一年;地球公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地球公轉產生的地理現象有晝夜長短的變化、四季的變化、太陽直射點的變化、地球上五帶的劃分等。本題考查了地球自轉產生的地理現象,讀圖理解解答。3.【答案】A【解析】解:地球繞著地軸不停地旋轉叫地球自轉,地球自轉產生的地理現象是晝夜交替、日月星辰的東升西落和時間差異。根據題意。故選:A。地球繞著地軸不停地旋轉叫地球自轉,自轉一周是一天;地球自轉的方向為自西向東,地球自轉產生的地理現象是晝夜交替、日月星辰的東升西落和時間差異。地球繞著太陽不停地旋轉叫地球公轉,公轉一周是一年;地球公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地球公轉產生的地理現象有晝夜長短的變化、四季的變化、太陽直射點的變化、地球上五帶的劃分等。本題考查了地球自轉產生的地理現象,讀圖理解解答即可。4.【答案】A【解析】解:讀圖可知,當地球運行在圖中的A處時,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晝最短夜最長,北極地區(qū)出現極夜現象。故選項A符合題意。故選:A。地球圍繞太陽公轉時,地軸與公轉軌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傾角,這就使得一年內太陽光線的直射點有規(guī)律地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移動。當太陽光直射在南回歸線上時,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晝最短夜最長,北極地區(qū)出現極夜現象;當太陽光直射在北回歸線上時,為北半球夏至日,日期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晝最長夜最短,北極地區(qū)出現極晝現象;當太陽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時,為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為3月21日前后,此時全球晝夜平分;當太陽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時,為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為9月23日前后,此時全球晝夜平分。本題考查了地球公轉產生的地理現象,結合圖示記憶解答。5.【答案】C【解析】解: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12月22日前后,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太陽高度角一年中最小,正午物體的影子一年中最長;北半球晝最短夜最長,北極地區(qū)出現極夜現象;位于北半球的德州此時晝最短夜最長、日影最長、太陽高度角最小。故選項C符合題意。故選:C。地球圍繞太陽公轉時,地軸與公轉軌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傾角,這就使得一年內太陽光線的直射點有規(guī)律地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移動。當太陽光直射在南回歸線上時,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晝最短夜最長,北極地區(qū)出現極夜現象;當太陽光直射在北回歸線上時,為北半球夏至日,日期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晝最長夜最短,北極地區(qū)出現極晝現象;當太陽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時,為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為3月21日前后,此時全球晝夜平分;當太陽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時,為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為9月23日前后,此時全球晝夜平分。本題考查了地球公轉產生的地理現象,結合圖示記憶解答。6.【答案】C【解析】解:因為a>b>c,則圖中的氣溫向南降低,圖中所示的是南半球的等溫線圖。故選:C。世界上氣溫分布的規(guī)律是從赤道向南北兩極逐漸降低,世界上平均氣溫最高的地方位于非洲的北部,世界上平均氣溫最低的地方是南極洲。影響氣溫高低的因素有緯度因素、海陸因素、地形因素等。本題考查世界氣溫的分布規(guī)律,讀圖理解解答即可。7.【答案】D【解析】解:讀圖可得,①路線向海拔高處凸出,是山谷,②路線向海拔低處凸出,是山脊。故選:D。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本題考查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讀圖解答即可。8.【答案】D【解析】解:據題干中的溫度度數可得,這一天的平均氣溫是:(3+14+6+1)÷4=24÷4=6℃。故選:D。對氣溫的觀測,通常一天要進行4次,一般在北京時間的2時、8時、14時、20時,這4次氣溫的平均值即為日平均氣溫。本題考查氣溫的測量及日平均氣溫的計算,理解解答即可。9.【答案】D【解析】解:某校明天要舉行運動會,最有可能在F城,該城市晴。其它ABCDE城市有小雨到大雨天氣,不適合舉辦比賽。故選:D。在天氣預報圖上,我們可以看到一些符號,這些符號是用來表示天氣狀況的,它們都有特定的含義。考查我國天氣符號的認識,要理解記憶。10.【答案】C【解析】解:由于中國大陸面積廣闊,西部伸入亞洲內陸,因此中國的氣候具有顯著的大陸性特征。主要表現在氣溫的年變化和日變化較大,與世界上同緯度的其他地區(qū)相比,氣溫冬季明顯偏低,夏季明顯偏高。圖中③氣溫年變化最大,說明大陸性強,更符合“早穿皮襖午穿紗”的地區(qū)氣候特點。故選:C。西北地區(qū)深居內陸,氣溫冷熱變化劇烈,年降水量由東向西逐漸減少.由于西北地區(qū)晝夜溫差大,所以才會出現“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的現象.考查我國的氣候特點,要理解記憶.11.【答案】B【解析】解:板塊發(fā)生擠壓運動時,其方向是相向運動,板塊之間的距離縮小。地中海位于亞歐板塊和非洲板塊之間,兩大板塊發(fā)生碰撞擠壓,面積不斷縮小。故選:B。板塊和板塊之間運動頻繁,但力的方向不同。板塊發(fā)生張裂運動時,其運動方向相反,板塊之間的距離不斷擴張,造成斷裂陷落,地表會產生裂谷或海洋;板塊發(fā)生擠壓運動時,其方向是相向運動,板塊之間的距離縮小,地表還會不斷隆起,形成山脈。考查板塊運動的有關知識,要理解記憶。12.【答案】B【解析】解:一般來說,板塊的內部比較穩(wěn)定,板塊與板塊交界的地帶,有的張裂拉伸,有的碰撞擠壓,地殼比較活躍。根據阿爾卑斯山脈所處的位置及板塊運動的方向判定,阿爾卑斯山脈是由于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碰撞擠壓形成的。故選:B。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塊,其中太平洋板塊幾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塊既包括大陸,又包括海洋。海洋與陸地的相對位置是不斷變化的。觀察六大板塊示意圖,明確板塊運動的方向是解題的關鍵。13.【答案】B【解析】解:海拔是地面某一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相對高度是指地面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即兩個地點之間的高度差。讀圖可知,前進營地的海拔是6500米,大本營的海拔是5145米,兩地的相對高度是6500米-5145米=1355米。故選:B。海拔是地面某一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相對高度是指地面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即兩個地點之間的高度差。本題考查了地面高度的計算方法,理解答題即可。14.【答案】C【解析】解:地勢對氣候的影響,主要表現為隨著地勢的增高,氣溫降低。一般情況下,每增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從圖看出,峰頂海拔為8844米,突擊營地海拔為8300米,如果峰頂的氣溫為-29.6℃,則突擊營地的氣溫:-29.6℃+(8844m-8300m)÷100×0.6℃≈-26.3℃。故選:C。世界各地的氣候為什么會千差萬別?簡單地說,影響氣候的因素主要有緯度因素、海陸因素、地形地勢因素、洋流因素及人類活動等。也是影響氣溫和降水的主要因素??疾榈匦蔚貏輰夂虻挠绊?,要理解記憶。15.【答案】C【解析】解:地表形態(tài)的變化一般需要經歷漫長的時間,火山地震可以在短時間內改變地表形態(tài),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喜馬拉雅山地巖層中發(fā)現的海洋生物化石說明這里曾經是海洋,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滄海桑田的變化主要是地殼的變動、海平面升降造成的結果,故C錯誤,符合題意;板塊運動、巖漿活動可能觸發(fā)地震,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C?,F代科學研究表明,地殼的變動、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陸變遷的主要原因。氣候、災害和人類活動,如暴雨沖刷、填海造陸等,也會引起海陸的變化。地球表面形態(tài)處于不停的運動和變化之中,陸地可以變成海洋,海洋可以變成陸地。“滄海桑田”說的是海洋變成陸地或陸地變成海洋,比喻海陸的變遷。本題考查有關地形的知識,理解答題即可。16.【答案】B【解析】解:濕潤空氣水平運動時,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溫度下降,水汽凝結,在B迎風坡產生的降水,叫地形雨,降水最為豐富。故選:B??諝馍仙\動時,溫度會下降??茖W家依據降水形成過程中空氣上升的原因和形式,把降水分成三種主要類型:對流雨、地形雨和鋒面雨??疾橛绊憵夂虻闹饕蛩兀斫庥洃?。17.【答案】C【解析】解:讀圖可知,該圖的氣候特點為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冬季溫和少雨,為亞熱帶季風氣候。該地氣溫年較差大約是18℃,ABD敘述有誤,故選項C符合題意。故選:C。觀察氣候資料圖時,可以先看橫坐標軸,它表示月份,再看左側縱坐標軸表示氣溫,最后根據氣溫曲線上的點估出各月氣溫值。降水柱狀圖的判讀和氣溫曲線圖的判讀一樣,只不過降水是估算各月長方形柱狀的數值。本題考查了氣候資料圖的判讀,結合圖示理解解答即可。18.【答案】C【解析】解:讀圖可知,該圖的氣候特點為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冬季溫和少雨,為亞熱帶季風氣候。這種氣候主要位于中國的東南部、美國的東南部、巴西的東南部,以及阿根廷、澳大利亞等沿海地區(qū)。故選項C符合題意。故選:C。觀察氣候資料圖時,可以先看橫坐標軸,它表示月份,再看左側縱坐標軸表示氣溫,最后根據氣溫曲線上的點估出各月氣溫值。降水柱狀圖的判讀和氣溫曲線圖的判讀一樣,只不過降水是估算各月長方形柱狀的數值。本題考查了氣候資料圖的判讀,結合圖示理解解答即可。19.【答案】B【解析】解:讀圖可得,①圖所示的是熱帶草原氣候,②圖所示的是熱帶雨林氣候,③圖所示的是熱帶季風氣候,④圖所示的是熱帶沙漠氣候,其中熱帶雨林氣候終年高溫多雨。故選:B。習慣上,人們按照地球上的“五帶”來稱呼氣候,如熱帶氣候、溫帶氣候和寒帶氣候。科學家則主要依據各地氣溫和降水組合形成的氣候特征,劃分出一系列的“氣候類型”。本題考查世界不同氣候類型的分布及特點,讀圖解答即可。20.【答案】A【解析】解:熱帶雨林氣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②南美洲的亞馬孫平原、非洲的剛果盆地和亞洲的馬來群島等地。故選:A。習慣上,人們按照地球上的“五帶”來稱呼氣候,如熱帶氣候、溫帶氣候和寒帶氣候??茖W家則主要依據各地氣溫和降水組合形成的氣候特征,劃分出一系列的“氣候類型”??疾槭澜缰饕獨夂蝾愋偷姆植技皻夂蛱攸c,要理解記憶。21.【答案】A【解析】解:世界上絕大數人居住在中低緯度地區(qū),而在氣候溫和、降水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區(qū),人口更為集中。讀圖可知,圖中①地是歐洲西部,②地是亞洲東部,人口稠密;③地是亞歐大陸北部,④地是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人口稀疏。依據題意。故選:A。人口的分布狀況與地理環(huán)境有著密切聯(lián)系。中低緯度的臨海地帶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區(qū)。世界四大人口稀疏地帶是:干旱的沙漠;寒冷的極地;空氣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熱帶雨林。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地帶是:亞洲的東部和南部;歐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東部,因為這些地區(qū)自然條件優(yōu)越,氣候溫暖濕潤,經濟發(fā)達,交通便利,對人口有極大的吸引力。本題考查世界人口的分布,讀圖解答即可。22.【答案】B【解析】解:讀圖可得,圖中①是歐洲西部,居民主要信仰基督教;B圖中的建筑有十字架,是基督教的代表建筑基督教堂,主要分布在歐洲、美洲、大洋洲,故選項B符合題意。A圖是伊斯蘭教的清真寺,C圖是佛教的佛塔,D圖是道教的道觀。故選:B。我們有時可以看到一些宗教建筑物,金碧輝煌的佛教廟宇,高高聳立的基督教堂,星月映照的清真寺院等,世界上現有將近半數的人信仰宗教,其中信徒最多和流傳最廣的宗教是基督教,教徒總數超過10億,分布在10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主要分布在歐洲、美洲、大洋洲。本題考查不同宗教的代表建筑,讀圖解答即可。23.【答案】D【解析】解:阿拉伯男子的傳統(tǒng)打扮是身著長袍,頭戴頭巾,長袍多為白色,十分寬大;根據圖中人物的服飾判知,該民族為阿拉伯民族。西亞和北非(B大洲北部即非洲北部)是世界上阿拉伯人的主要聚居地區(qū)之一,阿拉伯人屬于白色人種,使用阿拉伯語,普遍信奉伊斯蘭教。故選:D。按照膚色差異,世界人口可以分為三大人種,即黃色人種、白色人種、黑色人種,其中白色人種是目前分布最廣泛的人種,白種人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洲、大洋洲、亞洲的西部和南部、非洲的北部,黃種人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北美洲北冰洋沿岸的因紐特人和南美洲的印第安人也屬于黃種人。非洲以黑色人種為主。世界上使用的較多的語言有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等,這六種語言被聯(lián)合國確定為工作語言。其中英語、法語、西班牙語的分布與它們的殖民主義及殖民地分布有關?;浇?、伊斯蘭教、佛教為世界三大宗教,它們不僅傳播范圍很廣,而且對國際政治和社會文化具有深刻影響。本題考查世界主要人種、語言和宗教的分布,理解答題即可。24.【答案】B【解析】解:人口密度===520人/平方千米。故選:B。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本題主要考查人口密度的計算。25.【答案】C【解析】解:20世紀70年代以來,我國實行了計劃生育,在控制人口數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時也出現勞動力減少、社會養(yǎng)老負擔加重,人口老齡化等問題。2015年10月29日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決定: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完善人口發(fā)展戰(zhàn)略,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其目的就是為應對當前出現的人口問題,逐步調整完善現行的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fā)展。故選:C。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yī)療衛(wèi)生條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國人口快速增長。根據2010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中國總人口為13.7億,約占世界人口總數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疾槲覈娜丝谡撸斫庥洃?。26.【答案】263;陡崖;山谷;甲;等高線稀疏,坡度平緩;B;東北;西南;吳莊;①【解析】解:讀圖可知,(1)圖1中最高山峰的海拔是263米,A處是幾條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D處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2)虛線甲、乙表示的兩條上山路線中,甲處等高線稀疏,坡度平緩;登山更省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