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常識之一:姓名稱謂_第1頁
古代文化常識之一:姓名稱謂_第2頁
古代文化常識之一:姓名稱謂_第3頁
古代文化常識之一:姓名稱謂_第4頁
古代文化常識之一:姓名稱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付費下載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他是誰?

座上珠璣昭日月,堂前黼黻煥煙霞

——同鄉(xiāng)世教弟東安郡王穆蒔拜手書2謙稱

同鄉(xiāng)/世教弟/東安郡王/穆蒔/拜/手書

太史公/牛馬走/司馬遷/再拜/言3他是誰?

墨池之上,今為州學(xué)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書“晉王右軍墨池”之六字于楹間以揭之。(曾鞏《墨池記》)4鹿鼎公?比敕公?

帝戒(吳)漢曰:“但堅據(jù)廣都,待其來攻,勿與爭鋒?!睗h乘利進(jìn)逼成都,帝聞大驚,讓漢曰:“比敕公千條萬端,何意臨事悖亂!”5孟姜女姓什么?

6姓與氏

上古有姓有氏。姓是一種族號,氏是姓的分支。

《通鑒·外紀(jì)》說:“姓者統(tǒng)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p>

不少古姓如姚、嬴、姬等都加女旁,這暗示先民曾經(jīng)歷過母權(quán)社會。7姓與氏

貴族有姓氏,平民無姓氏。

庖丁匠石輪扁優(yōu)孟8姓與氏

貴族中男子稱氏,女子稱姓,因為氏用來“明貴賤”,姓用來“別婚姻”。9姓不姓,由你?

有一回,他似乎是姓趙,但第二日便模糊了。那是趙太爺?shù)膬鹤舆M(jìn)了秀才的時候,鑼聲鏜鏜的報到村里來,阿Q正喝了兩碗黃酒,便手舞足蹈的說,這于他也很光采,因為他和趙太爺原來是本家,細(xì)細(xì)的排起來,他還比秀才長三輩呢。其時幾個旁聽人倒也肅然的有些起敬了。那知道第二天,地保便叫阿Q到趙太爺家里去;太爺一見,滿臉濺朱,喝道:“阿Q,你這渾小子!你說我是你的本家么?”阿Q不開口。趙太爺愈看愈生氣了,搶進(jìn)幾步說:“你敢胡說!我怎么會有你這樣的本家?你姓趙么?”阿Q不開口,想往后退了;趙太爺跳過去,給了他一個嘴巴?!澳阍趺磿遮w!——你那里配姓趙!”10姓不姓,由你?

大家都叫她祥林嫂;沒問她姓什么,但中人是衛(wèi)家山人,既說是鄰居,那大概也就姓衛(wèi)了。(魯迅《祝?!罚?1姓氏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幾類:

1.以居住地名、方位、封國命氏。如趙、西門、鄭、蘇等。

2.以古姓命氏,如任、風(fēng)、子等。

3.以先人名或字命氏。如皇甫、高、刁、公、施等。

4.以兄弟行次順序為氏。如伯、仲、叔、季等。125.以職官名稱命氏。如史、倉、庫、司徒、司寇、太史等。

6.以職業(yè)技藝命氏。如巫、屠、優(yōu)、卜等。

7.以祖上謚號為氏。如戴、召等。

8.古代少數(shù)民族與漢族大融合,借用漢字單字為氏。如拓跋氏改為元氏、叱盧氏改為祝、關(guān)爾佳氏改為關(guān)等。139.因賜姓、避諱改姓氏。如大唐王朝賜給立有大功的大臣們以李姓、朱明王朝賜以朱姓;漢文帝名劉恒,凡恒姓因避諱改為常氏、晉朝帝王祖上有司馬師,天下師姓皆缺筆改為帥氏。10.因逃避仇殺改姓。如端木子貢后代避仇改沐姓,牛姓避仇改牢姓等。14姓名字號

魯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頂,故因名曰“丘”云。(《史記·孔子世家》)15我早聽到閏土這名字,而且知道他和我仿佛年紀(jì),閏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親叫他閏土。(魯迅《故鄉(xiāng)》)這村莊的習(xí)慣有點特別,女人生下孩子,多喜歡用秤稱了輕重,便用斤數(shù)當(dāng)做小名。(魯迅《風(fēng)波》)16姓名字號

名二子說蘇洵

輪、輻、蓋、軫,皆有職乎車;而軾獨若無所為者。雖然,去軾吾未見其為完車也。軾乎,吾懼汝之不外飾也。天下之車莫不由轍,而言車之功,轍不與焉。雖然,車仆馬斃,而患亦不及轍。是轍者,善處乎禍福之間也。轍乎,吾知免矣。17

輿18姓名字號

丙辰中秋,歡飲達(dá)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人教版八下《水調(diào)歌頭》)即其廬之西南為亭,以覽觀江流之勝,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黃州快哉亭記》)夫子房受書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元和中,嘗例召至京師,又偕出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賦料揚(yáng)雄敵,詩看子建親。19名與字

古人有名有字。舊說上古嬰兒出生三月后由父親命名。男子二十歲成人舉行冠禮時取字,女子十五歲許嫁舉行笄禮時取字。

名和字有意義上的聯(lián)系。有的名和字是同義詞,有的名和字是反義詞。

20名與字同義

屈原,名平,字原。(廣平曰原)顏回,名回,字子淵。(淵,回水也)韓愈,名愈,字退之。毛澤東,名澤東,字潤之。周瑜,字公瑾。諸葛瑾,字子瑜。21名與字反義

曾點,名點,字皙。(點,小黑也)端木賜,名賜,字子貢。朱熹,名熹,字元晦。晏殊,名殊,字同叔。22表字?

寶玉又道:“妹妹尊名?”黛玉便說了名,寶玉又道:“表字?”黛玉道:“無字?!睂氂裥Φ溃骸拔宜兔妹靡蛔?,莫若‘顰顰’二字妙極?!碧酱罕愕溃骸昂翁幊龅洌俊睂氂竦溃骸啊豆沤袢宋锿肌飞险f:‘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畫眉之墨’。況這妹妹眉尖若蹙,取這兩個字豈不甚美?”23稱名,還是稱字?

遙想公瑾當(dāng)年,小喬初嫁了。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生子當(dāng)如孫仲謀!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既生瑜,何生亮?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24名與字

古人名字連著說的時候,通常是先稱字,后稱名。25名與字

夏四月辛巳,敗秦師于崤,獲百里孟明視以歸。(《左傳·崤之戰(zhàn)》)

中山劉夢得禹錫亦在遣中,當(dāng)詣播州。(韓愈《柳子厚墓志銘》)

(孔子)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紇。(《史記·孔子世家》)26

古人尊對卑稱名,卑自稱也稱名;對平輩或尊輩則稱字。27尊對卑稱名,自稱稱名

丘也聞有國有家者由,誨汝知之乎?(仲由,字子路)求,無乃爾是過與?(冉求,字子有)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子曰:“汝器也?!?8對平輩或尊輩則稱字賢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吳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長姚公也。(張溥《五人墓碑記》)29稱名,還是稱字?

自稱稱對方平輩之間名名/字尊對卑長對少名名卑對尊少對長名字30姓名字號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人教版八下《五柳先生傳》)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醉翁也。(人教版八下《醉翁亭記》)31號有幾種?昔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fēng)騷。(毛澤東《沁園春·雪》)32謚號古代帝王、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據(jù)他們的生平行為給予一種稱號以褒貶善惡,稱為謚號。經(jīng)緯天地曰文,威強(qiáng)叡德曰武。好內(nèi)遠(yuǎn)禮曰煬,慈仁短折曰懷。33廟號從漢代起,每個朝代的第一個皇帝一般被稱為太祖、高祖或世祖,以后的嗣君則稱為太宗、世宗。34號有幾種?

武則天慈禧太后乾隆皇帝35慈禧的徽號就是“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xiàn)崇熙圣母皇太后”36號有幾種?別號謚號廟號尊號徽號年號綽號37綽號

因為他姓孔,別人便從描紅紙上的“上大人孔乙己”這半懂不懂的話里,替他取下一個綽號,叫做“孔乙己”。(魯迅《孔乙己》)38尊稱

渤海吳君彥律,有至于學(xué)者也,方求舉于禮部,作《日喻》以告之。(《日喻》)

清河張君夢得,謫居齊安,即其廬之西南為亭,以覽觀江流之勝。(《黃州快哉亭記》)

其得歸葬也,費皆出觀察使河?xùn)|裴君行立。(《柳子厚墓志銘》)東陽馬生君則在太學(xué)已二年,流輩甚稱其賢。(《送東陽馬生序》)39姓與氏

豈其食魚,必河之魴?豈其娶女,必齊之姜?

(《詩經(jīng)·衡門》)

40孟姜女姓什么?

41

42古代車馬

43

44

輿45取名

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

——《離騷》46姓名字號

我早聽到閏土這名字,而且知道他和我仿佛年紀(jì),閏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親叫他閏土。(魯迅《故鄉(xiāng)》)

這村莊的習(xí)慣有點特別,女人生下孩子,多喜歡用秤稱了輕重,便用斤數(shù)當(dāng)做小名。(魯迅《風(fēng)波》)

47稱名,還是稱字?

憐歡敢喚名,念歡不呼字。連喚歡復(fù)歡,兩誓不相棄。(《南朝樂府·讀曲歌》)48椿齡畫薔癡及局外

寶玉悄悄的隔著籬笆洞兒看,只見一個女孩子蹲在花下,手里拿著根挽頭的簪子在地上摳土,一面悄悄的流淚呢。只見他雖然用金簪畫地,并不是掘土埋花,竟是向土上畫字。寶玉用眼隨著簪子的起落,一直到底,一畫、一點、一勾的看了去,數(shù)一數(shù),十八筆,自己又在手心里用指頭按著他方才下筆的規(guī)矩寫了,猜是個什么字。寫成一想,原來就是個薔薇花的“薔”字。一面想,一面又看,只見那女孩子還在那里畫呢。畫來畫去,還是個“薔”字。——再看,還是個“薔”字。

49對平輩、尊輩稱字

子厚諱宗元,七世祖慶為拓拔魏侍中,曾伯祖奭為唐宰相,皇考諱鎮(zhèn)。(韓愈《柳子厚墓志銘》)

賢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吳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長姚公也。(張溥《五人墓碑記》)50姓與氏,changepartners?

先秦漢后姓母系父系氏父系母系51姓與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