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讀書筆記《蔡康永的情商課》Page090—091舞臺上有討人喜歡的角色,也有討人厭的角色,這些角色上臺下臺,來來去去,我們的情緒也是這樣。知道它們既然會上臺,就會下臺,接受它們會不斷地來來去去,常常意識到情緒會來也會去,會突如其來也會倏忽而去,這樣看待情緒,會放松很多。我們常說的負面情緒,就像這些不討喜的角色,各有各的功能,各自在故事需要時登場,發(fā)揮完作用之后,就到后臺去休息,等待下一次上場。試著從這個角度去理解所謂的負面情緒,就能體諒它們?yōu)槭裁礇]辦法從你的人生舞臺永遠消失,也絕對不可以永遠消失。你是否曾對別人發(fā)脾氣但過后又十分懊惱?其實,無論是負面情緒還是正面情緒,存在都是必然的,就像電視劇里必定有正反兩派,反派不一定是大奸大惡,僅僅是為了推動故事發(fā)展、增加故事豐富性而已?情緒也是如此,所以面對負面情緒時,我們不必大驚小怪、自責不已,要接受它們的來來去去,這樣也會輕松很多。Page098羅伯茨大法官演講的完整意思是一一只有當你遇上了不公不義,才會懂公理正義的價值;只有當你遭到背叛,才會了解忠誠有多重要;只有感到孤單,才不會把朋友當成現成的;只有遭到不幸,才會意識到我們有多依賴機會與運氣。從事這種工作的人,需要懂得在負面的事里看到意義,才能保持活得起勁吧。我們祝福自己或者他人的時候,總會說“希望永遠幸??鞓贰薄跋M肋h不會寂寞”等等。但其實,我們所獲得的啟發(fā),大部分都是從失去中得到,這可能是人性的貪婪。當一直獲得時,我們會想要獲得更多,不會珍惜眼前的所有,只有失去時,我們才會知道那些事物的重要性。因此,并不是所有的負面事物沒有存在的意義,就像我們所排斥的細菌,在另一方面則是提高我們免疫力的必需品。辯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看待問題的眼光要全面,所以一味地拒絕負面情緒,不一定是種祝福。例如,害怕讓我們學會躲避危險,不安讓我們獲得探險未知的機會。Page136—137當你一直困在悲傷中,不斷問著“為什么”卻又始終得不到答案時,試著漸漸地每問一次“為什么”,就多問一句“怎么辦”,每問一次“why”,就多問一句“how”。失去之后,日子繼續(xù),如果能開始想接下來的日子“怎么”過,而不是“為什么還要過”,也許會就此一步一步走出悲傷。問“為什么”,會一步一步邁向絕望;問“怎么辦”,比較可能一步一步邁向希望。隧道盡頭,一定有光。就算沒有光,你也可以想象那個光。別問“為什么要想象有光”,而是問:“怎么想象那個光?”一旦你開始這樣問,有一天,你就能夠回答你自己。人生就是不斷得到也不斷失去的過程,失去帶來的悲傷會促使我們成長,但同時也有可能會將我們擊垮。悲傷無法逃避,那就只能學會面對悲傷,少問一次“為什么”,多問一次“怎么辦”,畢竟過去的已經過去,最好的還在未來等著我們。Page140—141故弄玄虛的表達方式,比較容易令人感覺這人以自我為中心,在要求世界去摸索揣測。而以自我為中心正是低情商的關鍵成因。消化情緒需要采取有效的行動,而選擇有效行動的依據,是厘清自己的感受。當我們想要厘清感受,進而對自己下達指令時,樸素準確的表達方式,比較有幫助,像動作片那樣一一“十一點方向,躲著兩個敵人,開槍!”在青春文藝片、愛情片中,肯定少不了那些耐人尋味、彎彎繞繞的話語,這是片子的特色,也是編劇的功力展現。但在這個追求效率的時代,如果工作中的你說出一大堆似是而非的話,估計是很令人討厭的,畢竟誰都喜歡指向性明確的命令。消化情緒也是如此,要像戰(zhàn)爭片或者動作片一樣,樸素簡單、準確直接。Page156—158責任在自己肩上時,生氣歸生氣,但不要太夸張,因為如果沒人給臺階下,收拾殘局的,終歸是自己。情商,常常是我們在內心跟自己玩的小游戲,小游戲難免幼稚,但對我們的生活能幫大忙?!芭边@個字,上半邊是“奴”,下半邊是“心”。這個字的組成,就是一個最好的體醒:“怒”會使“心被奴役,被控制”。這是很大的代價。憤怒是很有力量的情緒,值得我們訓練自己,成為能駕馭怒氣的主人。正如康永哥所說,面對忍不住的怒氣時,我們可以學著在腦海中幻想一種超能力,可以是冰凍力,也可是瞬間隱形,讓自己放慢節(jié)奏,緩解怒火,畢竟憤怒往往帶來的后果,都是有殺傷力的。Page163—167感到自卑時,不要只檢討自身的條件,而不檢討別人評鑒你的標準。如果你只顧著檢討自身的條件,那是檢討不完的。因為只要評鑒的標準有問題,再怎么好的人,也永遠不夠好。那個覺得自己永遠不夠好的標準,到底是誰定的?快被自卑拖垮的人,怎么辦?我的建議是:把“理想的我”這四個字,去掉一半,它只是“理想”,不是我。然后,把真的“我”組裝齊全一一主要是把“我的缺點”都組裝起來。自卑是“做自己”的絆腳石,在感受生命的人生旅途中,我們要以“做自己”為標準,而不是以“完美理想”為標準的自我檢討。我們可以為了豐富生命感受而去做一件事,但不可以因為覺得沒做這件事而感到自卑。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生命感受,不需要得到別人的了解或認同。我們要學會接受擁有優(yōu)缺點的自己。Page188“人生過處唯存悔”其實是一樣的邏輯。人生就是不斷地選擇,但只要選了一邊,就會后悔怎么沒選另外一邊。我們一邊后悔,一邊活下去,因為后悔形成動力與方向,驅使我們要把人生過得更好。后悔不是絕望。后悔比絕望多了一樣寶貴的東西——“后悔”里面,有“希望”。后悔是遺憾與惋惜,是“但愿如此”,是“早知道 就好了”。后悔是“如果有一下次,有下一個人,我會做得不一樣”。后悔提供我們校對人生方向的動力與機會?!昂蠡凇本拖瘛笆ァ?,讓我們學會珍惜之后所遇到的人和事,讓我們明確接下來的人生方向。就像周星馳的《大話西游》里那句著名臺詞一樣,”曾經有一份真摯的愛情擺在我的面前,我沒有珍惜,等到失去的時候才追悔莫及,人世間最痛苦的事情莫過于此。如果上天能夠給我一個重新來過的機會,我會對那個女孩子說三個字:我愛你。如果非要給這份愛加上一個期限,我希望是,一萬年?!盤age197—202當我們認知自己不是主角,而是參與及成全的人,我們比較容易把目光放在過程,放在大家成全出來的成果上,而不是放在個人收獲上。樂趣與責任感,是趕走空虛感的重要咒語,這兩樣東西,未必來自明確的人生目標,而更可能來自不可預料的過程,來自我們參與或成全的,別人的人生。常聽別人說,“重要的不是結果,而是過程?!钡鋵嵱钟卸嗌偃四茏龅侥?康永哥告訴我們,要做到這一點,就不要把自己當成主角,而當成配角,或者觀眾。就像玩游戲的時候,如果跳過打怪升級的過程,直接得到一個戰(zhàn)果豐碩、人物酷炫的號,可能一開始會激動萬分,但兩三天以后,就會變得索然無味。因為沒有過程的結果,同樣也是空虛乏味的。Page208交朋友,交那些不怕跟我們唱反調的朋友,交那些能夠理解各種立場的朋友,交那些見識廣博、見解多元的朋友。友直、友諒、友多聞,其實就是友這個廣闊的世界。要用這個世界對我們的理性施肥,用這個世界來啟發(fā)我們的內心,而不是委屈自己,盲從我們受過的有限教育??鬃釉唬骸耙嬲呷?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我們可能習慣活在溫室里,習慣聽支持我們的話語,就像古代的皇帝,總喜歡聽臣子對他的阿諛奉承。但其實,“忠言逆耳利于行”,多交專門唱反調的朋友,可以讓我們開闊視野,避免偏見。Page217沒有人能追求“所有的幸?!?。這種東西不存在。只有一種東西,是““我”的幸?!?。要幸福的人,要先擁有“我”。把“我”搞丟了,抽屜的鎖就打不開,抽屜里的幸福就永遠拿不出來了。Page221很多時候,所謂的“社會”,是人自己想象出來的。而想象出來的東西,當然會比真實存在的更難滿足,因為根本搞不清這東西是怎么回事。一旦有人把“社會的要求”壓在“自己的需求”之上,就會累到怎么做都還是擔心做得不夠。也有的時候,所謂的社會,其實對我們沒什么要求,但我們會自己給自己來個角色設定,向想象中的社會展示我們的存在。Page252成功,要被人認定,也要被自己認定,這既沒辦法偷工減料,又需要天時地利。但幸福呢?幸??墒∈铝耍腋V恍枰叭撕汀币灰慌c人和、與自己和。而且最奇妙的是,如果一個人能夠“與自己和”,就能“與別人和”。成功的標準,沒辦法由我自己說了算。但幸福的標準,我們可以自己說了算,說穿了,幸福只建立在一件事情上,就是我們的感覺。在幸福這件事上面,才華平庸者、不愛運動者、賺錢很少者、太瘦者或太胖者,得到的機會竟是一樣的。唯一要求的,是學習與練習。學習面對自己的感覺,練習面對自己的感覺。追求幸福的機會,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平等的。但追求幸福,就要以追求“我”的幸福為目標,以“我”的感覺為標準,練習面對自己的感覺不盲從他人。Page234情商確實是心靈的游戲,只是這游戲不是為了娛樂,而是為了給我們強大的力量。想想看,你曾經在哪些游戲中,通達了規(guī)則,成功地欺敵?把那個能力,用在自己身上,你一定就能洞察自己的內心,破解自己自欺的手段,轉而把自欺與欺人的本事,發(fā)揮在情商這個心靈游戲上,帶領自己趨吉避兇,直面根本,準確地往“做自己”的目標前進。Page240—241那為什么別人的挫折,我們都這么認真地立刻指出原因,而我們自己的挫折,就都這么睿智地歸咎于命運?還是一樣,偶爾練習把自己當別人看,會看見很多原本看不見的事吧。想要“做自己”,最好能先“看見自己”。Page244—245我們有情緒要表達時,最好只針對某件事表達情緒,而不是對整個人宣判結論,不管是對別人或對自己,都試著這樣做。當別人對我們釋放情緒,而用了“你這種人怎么可能懂”或者“你就是豬”這種完全否定整個人的說法時,我們要訓練自己,把這樣的完全否定切成小塊。倒不是擔心你太脆弱,承受不了被罵是豬。而是一旦相信了這種完全否定式的指責,自己會失去改進的動力,順理成章地接受了所謂的“宿命”。想要“做自己”,就要避免“自我妨礙”和“虛假期望”,避免阿Q的“精神勝利法”,用“第三人稱”的方式來描述自己、看待自己,客觀找尋阻礙的原因,而不是完全聽信、全盤接收別人的指責。正如康永哥所說,“盡了人事之后,才聽天命,不是不盡人事,先聽天命?!盤age264對于“未知”會感到不安,我們就去弄清楚不安的起源,但不必夸張地把這份不安,說成是“恐懼”。情商追求恰如其分。把“恐懼”調整為應有的份額,如果能把龐大的恐懼,縮小為可掌握的“不安”,就比較不會錯過其中那份對未知的向往。我們并不恐懼“未知”,我們只是對“未知”感到不安而已。而這份不安當中,有強烈的向往:探索未知的自己,而不是固守幻想中所謂原本的自己。“生活”,是“生長”與“活動”,不是把自己裹成木乃伊,二十四小時挺尸啊。#Page268—270一樣,在想要改變生活、改變世界之前,我發(fā)現可以先改變自己,一瞬間我也覺得天地寬廣、空氣清新。自己身上可以改變的東西太多了:性格、心情、態(tài)度、觀念、都可以改變,可以變得更明白、更舒緩、更恰如其分。不要拒絕改變,因為改變并不意味著壞事,只是離開舒適區(qū)。面對改變帶來的對未知的“恐懼”,我們應該將其調整為“不安”,好讓我們有勇氣去探索未知的自己。畢竟波瀾不驚的人生,雖然平穩(wěn),但是無趣,也無益于我們“做自己”。筆者手記在看完這本書以后,我開始對“情商”二字有不一樣的理解。所謂“情商”,既不是委曲求全地討好他人,也不是可以肆意發(fā)泄傷害他人,而是在讓他人感到舒服的同時,讓自己感到舒服。而這本書最最重要的,就是教會我們明白自己,以自己為行事標準,做一個內心強大的人。以下就是我總結出來的做法:(1)真心面對我們的感覺,進而恰當地拿捏我們的感覺(2)學會獨處,借由所看、所讀、所想、所問明白自己(3)培養(yǎng)一個我們信賴的分身,詢問我們“為什么”,讓我們清醒明白(4)要做自己,首先就要對自己誠實,真實面對并安頓好自己的情緒(5)我們要學會辨認情緒、表達情緒、安頓情緒,成為情緒的主人(6)當情緒來臨時,我們要先“摸一摸,聞一聞,嚼一嚼,再吞咽”(7)接受負面情緒的存在,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葡萄酒產區(qū)特色品牌國際化品牌國際化挑戰(zhàn)與應對策略分析
- 智能健身器材阻力調節(jié)技術在健身房會員增值服務中的應用報告
- 2025年城市軌道交通智慧運維系統建設與智能化維護體系優(yōu)化研究報告
- 數據直方圖題目及答案
- 數學能力考試題目及答案
- 四川省計算機二級 c語言考試試題及答案及解析
- 特種陶瓷考試題目及答案
- 養(yǎng)護班組管理辦法
- 養(yǎng)老退休管理辦法
- 內勤主任管理辦法
- 2025年曾都區(qū)招聘城市社區(qū)專職工作者考試筆試試題(含答案)
- 2025版一致行動人協議模板
- (2025年)國企招考財務管理崗位筆試考試(附答案)
- 理療店合伙協議合同范本
- 廣西畜禽養(yǎng)殖管理辦法
- 2025年南京市中考數學真題試卷
- MT 285-1992縫管錨桿
- GB/T 9163-2001關節(jié)軸承向心關節(jié)軸承
- 陰莖癌內鏡下腹股溝淋巴結清掃術課件
- 《空氣動力學與飛行原理》空氣動力學-課件
- 面部提升術知情同意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