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訓8 微型計算機系統(tǒng)的維護維修_第1頁
實訓8 微型計算機系統(tǒng)的維護維修_第2頁
實訓8 微型計算機系統(tǒng)的維護維修_第3頁
實訓8 微型計算機系統(tǒng)的維護維修_第4頁
實訓8 微型計算機系統(tǒng)的維護維修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實訓1奔騰計算機的組裝實訓2多媒體奔騰計算機的組裝實訓3計算機系統(tǒng)的CMOS設置實訓4計算機系統(tǒng)軟件的安裝實訓5計算機系統(tǒng)的測試和優(yōu)化實訓6計算機的網(wǎng)絡實訓7計算機主要的外部設備實訓8微型計算機系統(tǒng)的維護維修退出

目錄實訓目的:

(1)理解微型機系統(tǒng)故障的基本檢查步驟、處理的基本原則以及安全措施和診斷方法。

(2)掌握清潔微型計算機系統(tǒng)的主要部件和外部設備主要部件的方法。

(3)理解微型計算機主要部件故障分析要點。實訓8微型計算機系統(tǒng)的維護維修

8.1微型計算機系統(tǒng)的維修方法

8.1.1微機故障的基本檢查步驟1.先區(qū)分是軟件故障還是硬件故障2.具體確定是系統(tǒng)軟件還是應用軟件故障3.微機硬件故障的基本檢查步驟(1)由系統(tǒng)到設備是指一個微機系統(tǒng)出現(xiàn)故障,應先確定是系統(tǒng)中的軟件故障還是硬件故障。(2)由設備到部件是指在確定是微機的哪一部分出了問題后,再對該部分的部件進行檢查。(3)由部件到器件是指判斷某一部件出問題后,再對該部件中的各個具體元器件或集成塊芯片進行檢查,以找出有故障的器件。(4)由器件到故障點是指確定故障器件后,應進一步確認是器件的內部損壞或是外部故障,是否器件引腳、引線的接點或插點的接觸不良,焊點、焊頭的虛焊,以及導線、引線的斷開或短接等問題。

8.1.2微機故障處理基本原則1.先靜態(tài)后動態(tài)(1)維修人員要保持冷靜,考慮好維修方案才動手。(2)不能在帶電狀態(tài)下進行靜態(tài)檢查,以保證安全避免再損壞別的部件。處理好發(fā)現(xiàn)的問題再通電進行動態(tài)檢查。(3)電路先處于直流靜態(tài)檢查,處理好發(fā)現(xiàn)的問題,再接通脈沖信號進行動態(tài)檢查。2.先外部后內部先檢查各設備的外表情況,如:機械是否損壞、插頭接觸是否良好、各開關旋鈕位置是否合適等。然后,再檢查部件內部。3.先輔助后主要一般來說,主機可靠性高于外部設備。先檢修外部設備,然后再檢修主機。

4.先電源后負載電源故障是比較多的。電源不正常,影響系統(tǒng)板和外部設備。因此,先要檢修電源(如:交流電壓是否正常、電源保險絲是否燒斷、直流電壓±5V、±12V是否正常),然后再檢修負載(系統(tǒng)板、各外部設備)。

5.先簡單后復雜先解決簡單的難度小的故障(如:適配器接觸不良、保險絲發(fā)熱熔斷等)。再解決復雜的故障。

6.先一般后特殊從故障率統(tǒng)計,故障率較高的一般先解決,然后再解決故障率較少的。這樣做,命中率高,易于解決問題。

7.先共用后專用某些信號線與二個部件連接,信號線是數(shù)據(jù)和信號傳輸必經(jīng)之路或共同控制部分,是后面部件的共用部分。它工作不正常,其后部件都受影響。因此,應先檢修共用信號線,然后檢修其后的部件。8.1.3微機故障的常規(guī)診斷方法系統(tǒng)故障的常規(guī)檢測方法(1)清潔法(2)程序診斷法(3)插拔法插拔法的基本作法是對故障系統(tǒng)一塊一塊地依次拔出插件板,每拔出一塊,則開機測試一次機器狀態(tài)。一旦拔出某塊插件板后,機器工作正常,那么故障原因就在這塊插件板上。很可能是該插件板上的芯片或有關部件有故障。插拔法不僅適用于插件板,而且也適用于在印制板上裝有插座的中、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的芯片。只要不是直接焊在印制板上的芯片和器件都可以采用這種方法。(4)直接觀察法直接觀察法就是通過眼看、耳聽、手摸、鼻聞等方式檢查機器比較典型或比較明顯的故障。如觀察機器是否有火花、異常聲音、插頭及插座松動、電纜損壞、斷線或碰線、插件板上元件發(fā)燙、燒焦或封蠟熔化、元件損壞或管腳斷裂、機械損傷、松動或卡死、接觸不良、虛焊、斷線等現(xiàn)象。必要時可用小刀柄輕輕敲擊懷疑有接觸不良或虛焊的元器件,然后再仔細觀察故障的變化情況。(5)交換法交換法是用備份的好插件板、好器件替換有故障疑點的插件板或器件,或者把相同的插件或器件互相交換,觀察故障變化的情況,依此來幫助用戶判斷尋找故障原因的一種方法。替換可以是芯片級的,RAM芯片、CACHE芯片或CPU等;替換也可以是部件級的,如兩臺顯示器交換,兩個鍵盤、兩個軟盤驅動器、兩個光驅、兩個顯卡交換等。(6)比較法比較法適用于對懷疑故障部位或部件不能用交換法進行確定的場合。(7)靜態(tài)檢測法(8)動態(tài)分析法(9)原理分析法按照計算機的基本原理,根據(jù)機器所安排的時序關系,從邏輯上分析各點應有的特征,進而找出故障原因,這種方法稱原理分析法。(10)加電自檢法以上十種基本方法,應結合實際靈活使用。往往不是單應用一種方法,而是綜合有關的多種方法,才能確定并修復故障。

8.1.4微機檢修中的安全措施1.注意機內高壓系統(tǒng)2.不要帶電插拔各插卡和插頭3.防止燒壞系統(tǒng)板及其它插卡帶電插拔并行口、串行口、PS/2口等外部設備的連接電纜常常是造成相應接口損壞的直接原因。燒壞系統(tǒng)板是非常嚴重的故障,應盡量避免。因此,當插卡無法確定好壞,也不知有無短路情況的控制卡或其它插件時,首先不要馬上加電,而是要用萬用表測一下+12V端和-12V端與周圍的信號有無短路情況(可以在另一空槽上測量),再測一下系統(tǒng)板上電源+5V端、-5V端與地是否短路。如果沒有異常情況,一般不會嚴重燒壞系統(tǒng)板或控制卡。

8.2微型計算機系統(tǒng)的維護和維修8.2.1微機的機房管理1.溫度一般計算機應工作在10—300C環(huán)境下。2.濕度機房應保持通風良好,濕度不能過高,否則計算機內的線路板很容易腐蝕,使板卡過早老化報廢。正規(guī)機房應安裝通風設備。3.粉塵由于計算機各組成部件非常精密,如果有較多粉塵存在,就有可能堵塞計算機的各種接口,使計算機不能正常工作。

4.電源由于市電供應存在高峰期和低谷期,電壓不穩(wěn)定容易對計算機電路和器件造成損害。5.靜電靜電有可能造成計算機芯片的燒毀,在打開計算機機箱前應當用手接觸暖氣管或水管等可以放電的物體,防止靜電造成芯片的損壞。為防止靜電對計算機的損害,應在安放計算機時將機殼用導線接地,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6.振動和噪音計算機不能工作在震動和噪音很大的環(huán)境中,因為震動和噪音會造成計算機中部件的損壞,如造成硬盤的損壞或數(shù)據(jù)丟失。如果確實需要將計算機設置在震動和噪音大的環(huán)境中,應考慮安裝防震/隔音設備。8.2.2微機系統(tǒng)故障的維護維修1.計算機故障提示計算機出現(xiàn)故障時往往有響鈴和屏幕顯示。

2.清潔微型計算機部件

①清潔主機②清潔鍵盤和鼠標③清潔光盤驅動器

④清潔軟盤驅動器●用清洗盤清洗●手工清洗⑤清潔打印機

●清潔噴墨打印機●清潔激光打印機

●針式打印機的清潔

⑥顯示器清潔

2.計算機故障分析要點(1)死機故障分析①啟動時死機●BIOS設置問題?!裼布栴}?!褴浖栴}。②在運行時出現(xiàn)死機?!裼布S護方面:●硬件配置方面:●驅動程序方面:③退出系統(tǒng)時出現(xiàn)死機。(2)顯示系統(tǒng)故障分析①檢查顯示器電源是否接好。②檢查顯示器亮度、對比度、顯示位置旋鈕是否調整在正常位置。③檢查顯示器信號線與顯示卡接觸是否良好。④換一臺正常顯示的顯示器。⑤將換一個工作正常的顯示卡后再開機,若故障還未解除,請執(zhí)行下一步。⑥內存與主板接觸是否良好。⑦擴充顯示內存插接是否正常。⑧有的系統(tǒng)有新特性。(3)硬盤系統(tǒng)故障分析硬盤的一般檢測步驟如下:

①檢測準備②脫機加電檢測③聯(lián)機加電檢測④判斷故障的類型⑤硬故障所在部位的檢查⑥檢測屬于哪種軟故障并排除?!馛MOS中系統(tǒng)配置紊亂,硬盤參數(shù)丟失。●磁道或扇區(qū)損壞引起錯誤?!裣到y(tǒng)信息被刪除,如分區(qū)表、目錄、FAT等系統(tǒng)故障?!裼刹《疽?,可用KV3000、VRV2000等殺毒軟件來處理。

(4)光盤驅動器故障分析光盤無法讀出,是光盤驅動器常見的故障之一。①光盤沒放置好或光驅門未關好,或光驅未能水平放置;②光盤工作表面的透明塑膠表面有劃傷、擦傷,而使激光束無法穿透或偏折,造成反射回來的信號不正確或錯亂;③光盤工作表面有明顯的污漬,或光盤本身的品質和材質不良,造成保護層產(chǎn)生砂孔,受潮后而發(fā)霉,影響正確讀盤;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