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科技想要什么凱文凱利思想的精髓用生命特有的眼光,注視那些外在于個體的一切事物,不把他們看成“死寂的”、無生命的,而是按照生命特有的脈動,與這個世界一同呼吸,積極投身于這個世界無窮的博弈之中,擁抱生命,感受生命。用全新的視角體察生命,把技術元素盡括其中:與科技結緣,這就是啟示?!犊萍枷胍裁础芬粫闹饕獌热菔菑挠钪娴囊暯翘剿魅撕涂萍嫉年P系。其主體用凱文凱利的話說就是:人類不是科技軌跡的終點,而是中點,恰好在生命和制造品中間。KK認為信息是連接此岸和彼岸的橋梁,在宇宙中可能存在不以DNA方式存在的信息和生命。無論生命的本質是什么,其本質都不在于DNA、集體組織和肉體這樣的物質,而在于看不見的能量分配和物質形式中包含的信息。本書目錄全書分為四部分,分別是起源、規(guī)則、選擇、方向第一章我的疑惑1.作者以豐富的閱歷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了科技和人類生活之間的矛盾,那些科技是我們想要的,那些科技是我們厭惡的,科技和人類的關系到底應該是怎么樣的?作者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從科技的發(fā)展史入手,提出了“技術元素”這個概念,對獨立性和自主性進行了相關的討論,論證了科技具有獨立性、自主性這種本質。如果在微觀世界里觀察所謂人類眼里“正宗的生命”的需求產生的機理的話,你會發(fā)現(xiàn)技術元素會像人類一樣也有所謂的“需求”,雖然它是由人類創(chuàng)造。科技的需求在作者看來就是“讓我們通過它的眼睛認識世界”。(我即讀者對于有點驚訝和不理解,可能是剛開始閱讀的原因)我們要做的就是理解科技行為,掌握科技需求,將應對科技的方法確定下來,當然,一切,都是站在人本的角度。1.作者自造的名詞:技術元素2.自主性如何判斷3.我們應該與技術元素相處的方法和方法指導。第二章發(fā)明我們自己4.為了預測未來科技發(fā)展的方向,我們需要了解他的起源。5.語言的發(fā)明,是一個歷史性突破第三章、第七王國的歷史6.科技是人類的發(fā)明,也是生命的產物,就像嬰兒一樣,是生命另一種體驗和延伸的方式,它不屬于基因的延伸,而是屬于思想的延伸,科技表現(xiàn)的不是基因的性狀,而是觀念。7.技術不僅形成相互支持的生態(tài)聯(lián)盟,而且指引進化方向,技術元素只能被理解為一種正在進化的生命。8.生命是自發(fā)的信息系統(tǒng),考察生命40億年的辦法是標識出生命形式的信息組織的重大轉變。其中的主要差別就是信息在有機體內部流動時多依托的附加層。9.科學信息作用概覽10.技術元素的重大轉變的開端正是生物轉變停止的地方:靈長類群體導致語言的產生。。。。。。。11.技術元素形成的新物種是地球上最短命的物種,技術元素的延伸適應容易離開誕生地,被別處借用,也就是它的進化性和變異性效率要大大提高。12.技術元素的計劃與生命進化的關鍵區(qū)別第三個不同之處是科技物種幾乎從來不會滅絕,你可以把它找出來或者發(fā)現(xiàn)某個地方仍然在使用者某種已經淘汰的技術。第四章外熵的擴展12.技術的起源和發(fā)展13.14.宇宙中能量流動勢差的逐漸增大孕育了進化、生命和智慧。并導致了科技的發(fā)展。當然,整體來說,宇宙是逐漸沉寂的。15.持久差異的廣泛傳播是熵的反向運動。這一過程被稱為“外熵”——向外逆轉??梢哉J為外熵是一種來自自身的力量,會突然連續(xù)引發(fā)一系列不大可能存在的過程。16.17.作者將生物體內DNA的進化史也歸納為信息的進化的一部分。并且量級非常巨大。而技術元素自己的信息海洋也是深不可測。信息量雖然小于大自然,但是呈指數(shù)增長。18.消費觀念的變化,我們以服務和理念為基礎的經濟邁進,是延續(xù)從宇宙大爆炸開始時的趨勢。19.技術元素的發(fā)展速度遠超過人類大腦,它能夠有效的反饋于自身的發(fā)展。這個自組織的過程始于宇宙大爆炸之初。第五章大發(fā)展20.科技元素給人類帶來的好處總是多余負面影響。21.人口增長是社會進步的必要而非充分條件。第六章注定發(fā)展的方向22.技術元素正在加速進化,為了找到進化的方向,我們應該分析清楚進化本身的走向和促使它向該方向進化的動力。23.進化表現(xiàn)出普世性解決方案的趨勢,科技也會這樣。復雜的自適應系統(tǒng)往往會融入幾種再現(xiàn)模式中,這些模式沒有出現(xiàn)在系統(tǒng)內部。論證了趨同性導致必然性。其中一個例證24.作者認為有兩種動力為動物和科技文化的進化指明方向25.動植物往往趨從于相同的法則,萬物皆有法則。26.科技元素由兩種力量在推動27.作者由生物到科技元素的推論28.進化的三種動力29.三種進化力量相互作用30.技術元素也是一種趨勢,下一章作者對這種趨勢做了展望,也就是本書的現(xiàn)實意義。第七章趨同性31.科技進化的趨同和生物進化一樣。32.我們該怎么做33.技術同步的條件。34.技術同步的是技術的本質精華,樣式有一定變化幅度。典型形態(tài)由技術元素的發(fā)展軌跡決定,而物種是偶然的。35.發(fā)明的倒金字塔36.科技發(fā)明的初期,概念理論是必然的,相同性非常強。而到具體的實施方案中,必然性降低,多樣性增加。37.從數(shù)學到物理再到人文,創(chuàng)新的必然性在下降,但是總是存在的。38.三種證據論證科技的必然性39.當過去的技術孵化出全部的必要準備條件時,新的技術就會水到渠成。作為先決條件的知識和工具到位了,新發(fā)明實質上就是必然要出現(xiàn)的。40.科技的發(fā)明需要先決條件第八章傾聽科技之聲41.速度曲線(這種趨勢曲線是非常有道理的,能夠很好地預測未來)42.摩爾定律反應的問題43.作者列出的引領科技潮流的四中技術44.緊隨科技元素腳步來發(fā)展45.現(xiàn)代的新經濟圍繞著科技元素的這種特性來發(fā)展:能源消耗少,小型化程度很高。46.每一階段的關鍵科技元素都不可能永久的存在。在某個科技領域(現(xiàn)在的領域是微觀、電子方面的)內,支持某項功能的科技元素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后被新的支持該功能的技術取代。完成一次次技術的交替,但是總體來說是按照一定規(guī)律增長的。摩爾定律也將在未來失去準確性。47.技術元素的發(fā)展方向是一定的,有物質和創(chuàng)新決定。它的具體路徑是開放的,有我們去完成。48.還會有很多新的這樣的必然曲線在社會的眾多方面發(fā)揮作用,我們應該采取的態(tài)度和做法。第九章選擇必然49.影響科技的三種因素50.科技的進步的影響第十章郵包炸彈客言之有理51.技術元素帶來了很多的負面影響,包括對人性的改變。但是完全可以避免,科技元素本身是親生命的,他需要的是發(fā)揮相應的潛力。52.第十一章阿米什改裝者的實驗53.阿米什人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思考如何平衡科技的好壞阿米什人的選擇和從容是建立更高的科技元素之下,這種生活的可能性實建立在北美發(fā)達的科技元素的基礎上。在其他地區(qū)就沒有這樣的例子。54.作者認為人性會隨著社會的進步不斷的改變55.思考阿米什人生活方式之后的啟示第十二章尋找歡樂56.關于科技元素控制的幾個問題57.技術在尚未到達充分的應用高度之前,是無法預測其負面影響的,因為連最初的發(fā)明人都不能充分了解這項發(fā)明的應用目的。58.凡是技術都具有兩面性,有多大好處,就有多大的壞處。就看它本身的用途了。所以,預防原則(不了解,不觸碰)是不對的。它只是片面地追求了唯一的價值:安全。從而導致其他價值的喪失,最后導致的結果仍然是不安全。59.最有把握解決不確定性問題的方法是更快速先進的科學研究?;谧C據的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法律基礎考試題庫及答案
- 農業(yè)農村考試題庫及答案
- 幕墻基礎知識培訓課件
- 第5單元 第3課 景泰藍的制作 畫里陰晴
- 2026屆云南省曲靖市陸良縣第五中學化學高一上期中聯(lián)考模擬試題含解析
- 江蘇省揚州市廣陵區(qū)育才教育集團2023-2024學年五年級下學期期末數(shù)學試題參考答案
- 甘肅省蘭州市紅古區(qū)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教學質量監(jiān)測七年級語文試卷(含答案)
- 帕金森課件教學課件
- 2026屆河南省范縣第一中學化學高一第一學期期末預測試題含解析
- 2026屆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區(qū)太原四十八中化學高一第一學期期中教學質量檢測試題含解析
- 中小學教師招聘《教育綜合知識》完整筆記及復習重點(附答案)
- 無形資產轉讓協(xié)議書
- 一次調頻綜合指標計算及考核度量方法
- 車輛段平面布置設計
- HY/T 112-2008超濾膜及其組件
- GB/T 4669-2008紡織品機織物單位長度質量和單位面積質量的測定
- GB/T 4604-2006滾動軸承徑向游隙
- GB/T 31315-2014機械結構用冷拔或冷軋精密焊接鋼管
- 騰訊云TCA云架構工程師考試真題
- 獸醫(yī)產科學之公畜科學課件
- 動物育種學第四章生產性能測定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