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林業(yè)法律法規(guī)培訓林業(yè)法律法規(guī)培訓林業(yè)法律法規(guī)培訓第一章森林法律制度第一節(jié)森林法概述一、森林法概念森林法是調整和規(guī)范人們在保護、培育和合理開發(fā)利用森林資源的行為過程中所形成各種社會關系的法律規(guī)范的總稱。森林法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森林法泛指一切及森林資源保護、培育和合理利用有關的規(guī)范性文件。包括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自治條例、單行條例和其他規(guī)范性文件。
狹義的森林法是指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1985年1月1日施行;根據1998年4月29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的決定》第一次修正;根據200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部分法律的決定》第二次修正。二、森林資源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等自然資源的總稱。三、森林是以喬木為主體的生物群落,是以喬木為主體的及其它植物、動物、微生物和土壤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制約,并及環(huán)境相互影響,而形成的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包括喬木林和竹林。在林業(yè)建設上森林是保護、發(fā)展,并可再生的一種自然資源,具有經濟、生態(tài)和社會三大效益。植樹造林、保護森林,是公民應盡的義務。四、林木以樹木為主體的木本植物,包括樹木和竹子。五、林地指用于生長喬木、竹類、灌木的土地,及沿海生長紅樹林的土地
。包括郁閉度0.2以上的喬木林地以及竹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采伐跡地、火燒跡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規(guī)劃的宜林地。不包括居民點內部的綠化林木用地、鐵路、公路征地范圍內的林木用地,以及河流、溝渠的護堤林的用地。
對林地保護、管理和利用中的違法行為,任何單位或個人均有權檢舉。六、森林種類劃分---根據培育和利用主要目的的不同《森林法》第四條森林分為以下五類:(一)防護林:以防護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叢,包括水源涵養(yǎng)林,水土保持林,防風固沙林,農田、牧場防護林,護岸林,護路林;(二)用材林:以生產木材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以生產竹材為主要目的的竹林;(三)經濟林:以生產果品,食用油料、飲料、調料,工業(yè)原料和藥材等為主要目的的林木;(四)薪炭林:以生產燃料為主要目的的林木;(五)特種用途林:以國防、環(huán)境保護、科學實驗等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國防林、實驗林、母樹林、環(huán)境保護林、風景林,名勝古跡和革命紀念地的林木,自然保護區(qū)的森林。二、森林法的基本原則(一)穩(wěn)定森林、林木、林地權屬原則1、林權不穩(wěn)定的后果(1)破壞森林資源(2)林權糾紛
林業(yè)行政案例匯編/%E7%A6%8F%E5%BB%BA%E5%BE%B7%E5%8C%96%E4%B8%A4%E6%9D%91%E6%9E%97%E6%9D%83%E7%BA%A0%E7%BA%B7%E7%BB%88%E5%AE%A1%E4%BB%8D%E6%9C%AA%E4%BA%86%20%E6%9C%9F%E5%BE%85%E9%AB%98%E5%BA%A6%E5%85%B3%E6%B3%A8.doc3上訪事件(4)群體性治安事件2、法定化的必要性(1)維護權益(2)調動積極性(3)遏止違法犯罪行為(4)減少林權糾紛(5)穩(wěn)定社會治安3、我國林權政策的發(fā)展階段建國以來,林業(yè)產權制度經歷了四個歷史時期:
1)1950年—1956年:土地改革時期—農村土地私有化
2)1953年—1978年:農業(yè)集體化時期--農村土地私有逐步過渡到集體所有
3)80年代初期:林業(yè)“三定”時期在農業(yè)實行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影響下,全國開展了穩(wěn)定山林權、劃定自留山和確定林業(yè)生產責任制為主要內容的林業(yè)“三定”工作------1987年夭折:分林分山收權收利4)市場化運行時期(1994年—)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1994年開展了集體“四荒”轉讓,對林業(yè)“三定”制度缺陷進行修正和完善工作,林地的使用權進入市場化運作。
2003年6月2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林業(yè)發(fā)展的決定》
關于加強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檔案工作的意見--林策發(fā)〔2007〕61號
2007-12-9國家林業(yè)局《關于進一步加強森林資源管理促進和保障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通知》2008-04-22國家林業(yè)局《關于進一步加強和規(guī)范林權登記發(fā)證管理工作的通知》
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了《關于全面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意見》(中發(fā)〔2008〕10號2.依靠全體人民辦林業(yè)的原則《關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1981年12月31日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1982年國務院《關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實施辦法》《森林法》第二十六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各行各業(yè)和城鄉(xiāng)居民完成植樹造林規(guī)劃確定的任務。
宜林荒山荒地,屬于國家所有的,由林業(yè)主管部門和其他主管部門組織造林;屬于集體所有的,由集體經濟組織組織造林。
鐵路公路兩旁、江河兩側、湖泊水庫周圍,由各有關主管單位因地制宜地組織造林;工礦區(qū),機關、學校用地,部隊營區(qū)以及農場、牧場、漁場經營地區(qū),由各該單位負責造林。
國家所有和集體所有的宜林荒山荒地可以由集體或者個人承包造林。
3.以營林為基礎、永續(xù)利用的原則《森林法》第五條---林業(yè)建設方針林業(yè)建設實行以營林為基礎,普遍護林,大力造林,采育結合,永續(xù)利用的方針
1)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相結合
2)三大效益相結合4.嚴格控制森林資源消耗原則
1)采伐限額、采伐許可制度
2)木材運輸許可制度
3)木材運輸監(jiān)督制度
3)木材經營加工許可制度
4)占用、征用林地審核審批制度第二節(jié)林權管理的法律規(guī)定一、林權的概念林權指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是森林資源財產權在法律上的具體體現。林權證是森林、林木、林地唯一合法權屬憑證,是維護經營單位和林農合法權利的主要依據。包括:占有權、使用權、收益權、處分權?!渡址ā返谌龡l第三款規(guī)定:“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又如《森林法實施條例》第三條規(guī)定:“國家依法實行森林、林木和林地登記發(fā)證制度.依法登記的森林,林木和林地所有權,使用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這些法律都從不同的角度規(guī)定了林權。二、林權的主體和客體(一)林權的主體指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者和使用者。1.森林所有權的主體是國家和集體。2.林木所有權的主體是國家、集體和個人。3.林地所有權的主體國家和集體。4.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權的主體可以是國家、集體或個人。(二)林權的客體林權指向的對象,包括森林、林木、林地,其特征是1、森林、林木、林地屬于生產資料注:自留地、房前屋后的零星林木是生活資料2、森林、林木、林地是可分物3、森林、林地屬于限制流轉物國家所有的和依法律規(guī)定為集體所有的林地不得買賣和非法轉讓;征占用林地必須辦理審核審批手續(xù);森林和林地的權屬發(fā)生變化時,應依法向原登記機關辦理變更登記手續(xù)。同時,當林木林地權屬爭議發(fā)生后,當事人不得從事及爭議山場林木林地所有權、使用權有關的活動。
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取得的權屬明確的下列森林資源可以流轉: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
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的林地使用權;
不在公益林經營區(qū)內的灌木林地、疏林地、采伐跡地、火燒跡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其他可以流轉的森林資源;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規(guī)劃的宜林地的使用權;三、林權的確定和林權證書的發(fā)放
1.初始登記《森林法》第三條森林資源屬于國家所有,由法律規(guī)定屬于集體所有的除外。
國家所有的和集體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個人所有的林木和使用的林地,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登記造冊,發(fā)放證書,確認所有權或者使用權。國務院可以授權國務院林業(yè)主管部門,對國務院確定的國家所有的重點林區(qū)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登記造冊,發(fā)放證書,并通知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林權證是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國務院林業(yè)主管部門,依據《森林法》或《農村土地承包法》的有關規(guī)定,按照有關程序,對國家所有的和集體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個人所有的林木和使用的林地,確認所有權或者使用權,并登記造冊,發(fā)放的證書。2.變更登記根據《憲法》、《土地管理法》、《農村土地承包法》和《物權法》等法律規(guī)定,農民集體所有和國家所有依法由農民集體使用的林地,以及其它依法用于農業(yè)的土地,國家實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制度。農村林地承包采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家庭承包方式,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等宜林地,可以采取招標、拍賣、公開協(xié)商方式承包。
農村林地承包后,可以依法流轉。流轉方式多樣:轉讓、互換、出租、轉包、招標、拍賣、入股、抵押等1)通過家庭承包后依法轉讓或者互換的,確立新的承包關系,林地使用權和林木所有權變化,林權權利人變更。
2)通過招標、拍賣、公開協(xié)商等方式承包農村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等宜林地的,經依法登記取得林權證后的,其林地承包經營權依法轉讓的,確立新的承包關系,林地使用權和林木所有權變化,林權權利人變更。
3)依法抵押的,當抵押人不能履行到期債務時,抵押權人依法處分該林地使用權、林木所有權并以所得價款優(yōu)先受償后,林地使用權和林木所有權變化,林權權利人變更。
4)林地因被征用、占用或使用權有償轉讓、拍賣,必然引起林權變動。第三節(jié)征用、占用林地的審核審批制度
一、概述征用林地的概念指全民所有制單位因勘察設計、修筑工程設施、開采礦藏等使用集體所有的林業(yè)用地,其權屬由集體所有轉為全民所有占用林地的概念是指全民所有制單位使用其全民所有制單位依法使用的全民所有的林業(yè)用地,權屬仍為全民所有
二、征用、占用林地審核審批制度的幾種情形1、建設工程長期征用、占用林地審核審批制度(改變林地用途)(1)國家林業(yè)局審核:國有重點林區(qū)的林地;防護林、特種用途林10公頃以上;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林地及其采伐跡地35公頃以上;其他面積70公頃以上。(2)省林業(yè)廳審核:低于上述面積的(3)交納四費:植被恢復費、林地補償費、林木補償費、安置補助費(4)按照土地管理法規(guī)辦理審批手續(xù)(5)需要采伐林木的,辦理采伐許可證2、建設工程臨時占用林地審批制度(1)臨時占用林地的期限是
2年。(2)審批權限:臨時使用防護林或者特種用途林林地面積5公頃以上(含5公頃,下同),其他林地面積20公頃以上(含20公頃)的,由省級人民政府林業(yè)主管部門審批;臨時使用防護林或者特種用途林林地面積5公頃以下,其他林地面積10公頃以上20公頃以下的,由市級人民政府林業(yè)主管部門審批。臨時使用防護林和特種用途林以外的其他林地10公頃以下的,由縣級人民政府林業(yè)主管部門審批。(3)四項補償費:植被恢復費、林地補償費、林木補償費、安置補助費3、森林經營單位在經營范圍內修建直接為林業(yè)生產建設服務的工程設施占用林地的審批(1)直接為林業(yè)生產建設服務的設施的類型(《森林法實施條例》第十八條(2)審批權限:國家林業(yè)局或委托單位審批:國有重點林區(qū)國有森林經營單位省林業(yè)廳審批:其他國有森林經營單位縣林業(yè)局審批:其他森林經營單位(3)無須交納任何費用注:農村居民修建房屋占用林地:向縣林業(yè)局申請,逐級層報至省林業(yè)廳審核,由縣人民政府審批.【基本案情】某縣藥廠擴建.需要使用防護林地3.6畝。其征用林地申請按程序應當由縣、市林業(yè)主管部門初審同意,并按規(guī)定預交森林植被恢復費后報省林業(yè)主管部門審核。在報省林業(yè)主管部門審核過程中,藥廠以清理施工現場為由,擅自砍伐擬使用林地上的林木(林木補償款等已交付給林木原所有權人)8.9立方米??h林業(yè)主管部門接到舉報后,進行查處,作出責令補種濫伐林木5倍的樹木、處以濫伐林木價值5倍罰款的行政處罰。藥廠認為自己已經上報辦理占用林地手續(xù)并按規(guī)定上交了森林植被恢復費,不屬于濫伐林木行為,因此對處罰決定不服,向市林業(yè)主管部門申請行政復議?!咎幚硪庖姟渴辛謽I(yè)主管部門調查核實后,維持縣林業(yè)主管部門的行政處罰決定。
【案件評析】縣林業(yè)主管部門的處罰決定和市林業(yè)主管部門的行政復議決定是正確的。
擬使用林地單位按規(guī)定申報使用林地手續(xù)后,并不是所有用地申請都能得到批準,只有縣、市兩級林業(yè)主管部門初審同意并簽署意見,報省級或國家林業(yè)主管部門審核并發(fā)給使用林地審核同意書,用地單位持使用林地審核同意書等材料按照土地管理的有關法律、行政法規(guī)辦理建設用地審批手續(xù)后,才能進行施工建設。建設用地被批準后,如果擬施工林地上的林木需伐除時,用地行為人還必須依法辦理林木采伐許可手續(xù)。因此,藥廠正確的做法是應首先取得省級或者國家林業(yè)主管部門核發(fā)的使用林地同意書,辦理完有關征用土地手續(xù),然后到縣級林業(yè)主管部門申請辦理林木采伐許可證,憑采伐許可證進行采伐。本案中用地單位雖然已將林木補償款等交付給林木原所有權人,并獲得了林木所有權,但是以已經上報辦理使用林地手續(xù)、桉規(guī)定上交森林植被恢復費為由,在既沒有獲得使用林地審批,又沒有辦理林木采伐許可證的情況下,擅自采伐林木,構成濫伐林木行為,依法應予處罰。
【觀點概括】沒有取得使用林地同意書并辦理林木采伐許可證的情況下,不得擅自采伐擬征占用林地上的樹木。第四節(jié)森林保護的法律規(guī)定一、森林火災的預防和撲救制度二、自然保護區(qū)管理制度森林法第二十四條規(guī)定:“國務院林業(yè)主管部門和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應當在不同自然地帶的典型森林生態(tài)地區(qū)、珍貴動物和植物生長繁殖的林區(qū)、天然熱帶雨林區(qū)和具有特殊保護價值的其他天然林區(qū),劃定自然保護區(qū),加強保護管理?!痹谧匀槐Wo區(qū),禁止一切采伐、采集和獵捕活動。三、珍貴樹木保護制度對自然保護區(qū)以外的珍貴樹木和林區(qū)內具有特殊價值的植物資源,應當認真保護;未經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林業(yè)主管部門批準,不得采伐和采集。森林法第三十八條規(guī)定:國家禁止、限制出口珍貴樹木及其制品、衍生物。四其他保護制度(一)年采伐限額制度《森林法》第二十九條規(guī)定:國家根據用材林的消耗量低于生長量的原則,嚴格控制森林年采伐量。國家所有的森林和林木以國有林業(yè)企業(yè)事業(yè)單位、農場、廠礦為單位;集體所有的森林和林木、個人所有的林木以縣為單位,制定年采伐限額;《森林法實施條例》三十三條規(guī)定,利用外資營造的用材林達到一定規(guī)模需要采伐林木的,實行采伐限額單列
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林業(yè)主管部門匯總,經同級人民政府審核后,報國務院批準。每五年審核一次.主伐: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撫育、更新采伐:防護林、特種用途林中的國防林、實驗林、母樹林、環(huán)境保護林、風景林禁伐:特種用途林中的名勝古跡和革命紀念地的林木、自然保護區(qū)的森林封山育林期、封山育林區(qū)的林木不得采伐(二)采伐許可證制度《森林法》第三十二條規(guī)定:采伐林木必須申請采伐許可證,按許可證的規(guī)定進行采伐;農村居民采伐自留地和房前屋后個人所有的零星林木除外。國有林業(yè)企業(yè)事業(yè)單位、機關、團體、部隊、學校和其他國有企業(yè)事業(yè)單位采伐林木,由所在地縣級以上林業(yè)主管部門依照有關規(guī)定審核發(fā)放采伐許可證。鐵路、公路的護路林和城鎮(zhèn)林木的更新采伐,由有關主管部門依照有關規(guī)定審核發(fā)放許可證。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采伐林木,由縣級林業(yè)主管部門依照有關規(guī)定審核發(fā)放采伐許可證。林木采伐許可證是采伐林木的唯一合法憑證“房前屋后”的林木如何界定
【基本案情】2002年春,居住在某村村邊的李某將自己房屋四周楊樹、泡桐等圍村林樹木砍伐??h林業(yè)局接到舉報后派執(zhí)法人員到現場調查,經清點李某濫伐樹木76棵??h林業(yè)局根據李某違法的事實,依法作出林業(yè)行政處罰決定,責令補種380棵林木,并按濫伐林木價值3倍處以罰款5600元。李某以采伐自己房前屋后的林木不需林業(yè)主管部門審批為由,不服林業(yè)局處罰訴至縣人民法院。
【處理意見】法院經過調查審理,維持林業(yè)局對李某作出的處罰決定。
【案件評析】林業(yè)局的處理及法院的判決均是正確的。
根據《森林法》第32條的規(guī)定,采伐林木必須申請采伐許可證,按許可證的規(guī)定進行采伐;農村居民采伐自留地和房前屋后個人所有的零星林木除外。這里所指房前屋后的范圍怎么界定?房前前至多遠、屋后后至何處?是本案定性的關鍵。
2000年9月5日,國家林業(yè)局在答復內蒙古林業(yè)廳的意見中對《森林法》第32條規(guī)定的“房前屋后個人所有的零星林木”中的“房前屋后”的具體范圍進行了解釋?!胺壳拔莺蟆钡木唧w范圍一般是指農村居民宅基地的范圍;“零星林木”是相對成片林木而言,一般是指農村居民宅基地范圍內的零星分布的林木,對于不在宅基地內的“零星林木”不在“除外”之列。
本案所涉及的林木,是李某所在村莊的圍村林,所伐林木不在李某宅基地范圍之內,并且李某共采伐林木76棵,不應認定為“零星林木”。
綜上所述,李某所伐林木,不屬于《森林法》第32條“農村居民房前屋后個人所有的零星林木”,因此采伐時,必須按照《森林法》和《森林法實施條例》的規(guī)定,申請林木采伐許可證,憑證進行采伐。否則,無證采伐便構成濫伐,應由林業(yè)主管部門依法予以處理。
【觀點概括】“房前屋后”的范圍一般是指農村居民宅基地的范圍;依法不需辦理林木采伐許可證的“零星林木”,一般是指農村居民宅基地范圍內的零星分布的林木。(三)木材經營加工管理制度《森林法實施條例》第三十四條規(guī)定:在林區(qū)經營(含加工)木材,必須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yè)主管部門批準。木材收購單位和個人不得收購沒有林木采伐許可證或者其他合法來源證明的木材。前款所稱木材,是指原木、鋸材、竹木、木片和省、自治區(qū)、直轄市規(guī)定的其他木材。健全進銷臺賬,發(fā)現臺賬不完整的或者有違法違規(guī)行為的每發(fā)生一次停業(yè)整頓不少于10天,全年累計發(fā)生4次以上的,不予年檢《木材經營加工許可證》?!净景盖椤看迕穸∧秤?006年3月初,在自家院落內搭建了簡易工棚,購進一套木材加工沒備,開始承接附近村民的木材加工業(yè)務,但未辦理木材經營(加工)審批手續(xù)。該木材加工點自開業(yè)以來,除承接杉木、馬尾松來料加工外,還多次收購了以明顯低于市場價格出售的楊樹原木累計23.80立方米??h林業(yè)局經調查發(fā)現,這些楊樹原木均系當地村民盜伐的林木。案發(fā)時,丁某已賺取杉木、馬尾松加工費1700元。
縣林業(yè)局處理意見,對丁某非法加工木材的行為作出如下處罰:(1)沒收違法所得1700元;(2)處違法所得2倍的罰款,
計人民幣3400元。將丁某收購村民盜伐林木的相關證據材料移交給了森林公安機關立案偵查。【案件評析】縣林業(yè)局的處理是正確的。
第一,縣林業(yè)局對丁某擅自加工杉木、馬尾松的行政違法行為,應當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為了加強對木材經營、加工行業(yè)的監(jiān)督管理,《森林法實施條例》第34條規(guī)定,在林區(qū)經營(含加工)木材,必須經縣級以上林業(yè)主管部門批準。根據這一規(guī)定,所謂擅自在林區(qū)加工木材是指行為人以牟利為目的,未經林業(yè)主管部門批準或者雖經批準但違反其規(guī)定,在林區(qū)從事木材加工活動、賺取加工費的行為。該行為一般具有以下特點:(1)行為人主觀上以牟利為目的;(2)客觀上實施了在林區(qū)非法加工木材的行為;(3)違法情節(jié)較輕,尚不夠追究刑事責任。本案中,丁某未經林業(yè)主管部門批準,在林區(qū)擅自承攬木材加工業(yè)務、賺取木材加工費的行為,違反了《森林法實施條例》第34條的規(guī)定,已構成擅自在林區(qū)非法加工木材行為。對擅自在林區(qū)非法加工木材行為的處罰,《森林法實施條例》第40條進一步規(guī)定,未經批準,擅自在林區(qū)經營(含加工)木材的,由縣級以上林業(yè)主管部門沒收非法經營的木材和違法所得,并處違法所得2倍以下的罰款。因此,縣林業(yè)局對丁某擅自加工杉木、馬尾松行為處以沒收違法所得1700元、罰款3400元的處罰是正確的。第二,丁某收購盜伐林木的行為已涉嫌構成犯罪,縣林業(yè)局應當依法將丁某涉嫌犯罪部分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查。
本案中值得注意的是,丁某不僅實施了非法加工木材的行政違法行為,還收購了部分盜伐的林木。《森林法》第43條規(guī)定,在林區(qū)非法收購明知是盜伐、濫伐的林木的,由林業(yè)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收購的盜伐、濫伐的林木或者變賣所得,可以并處違法收購林木的價款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所謂在林區(qū)非法收購明知是盜伐、濫伐林木的行為是指以牟利為目的,在林區(qū)收購明知是盜伐或者濫伐林木的行為。該行為一般具有以下特點:(1)行為人主觀上以牟利為目的;(2)客觀上實施了明知是盜伐、濫伐的林木而予以收購的行為。明知及否對于認定丁某非法收購行為的性質十分關鍵?!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審理破壞森林資源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0條規(guī)定:明知包括知道和應當知道。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視為應當知道:(1)在非法的木材交易場所或者銷售單位收購木材的;(2)收購以明顯低于市場價格出售的木材的;(3)收購違反規(guī)定出售的木材的。本案中,丁某以牟利為目的,收購以明顯低于市場價格出售的楊樹原木,符合非法收購明知是盜伐濫伐林木行為的主觀要件,應當視為明知?!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審理破壞森林資源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1條規(guī)定,非法收購盜伐、濫伐的林木20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樹1000株以上的,屬于“情節(jié)嚴重”的情形之一。本案中,丁某收購村民盜伐的楊樹23.80立方米,
已達到刑事案件的立案標準,縣林業(yè)局將有關證據材料移交公安機關立案偵查的做法是正確的。(四)木材運輸管理制度加強木材運輸管理,既是森林法賦予林業(yè)主管部門的責任,又是控制森林采伐的一項重要措施?!渡址ā返谌邨l規(guī)定:從林區(qū)運出木材,必須持有縣級以上林業(yè)主管部門發(fā)給的運輸證件,國家統(tǒng)一調撥的木材除外?!渡址▽嵤l例》第三十五條規(guī)定:從林區(qū)運出非國家統(tǒng)一調撥的木材運輸證,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yè)主管部門核發(fā)。依法取得采伐許可證后,按照許可證的規(guī)定采伐的林木,從林區(qū)運出時,林業(yè)主管部門應當發(fā)給運輸證件。木材運輸證自木材起運點到終點全程有效,必須隨貨同行。沒有木材運輸證的,承運單位和個人不得承運。木材運輸證的式樣由國務院林業(yè)主管部門規(guī)定?!渡址▽嵤l例》第三十七條規(guī)定:經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在林區(qū)設立的木材檢查站,負責檢查木材運輸;無證運輸木材的木材檢查站應當予以制止,可以暫扣無證運輸的木材,并立即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yè)主管部門依法處理?!渡址▽嵤l例》第44條規(guī)定,運輸的木材樹種、材種、規(guī)格及木材運輸證規(guī)定不符又無正當理由的,沒收其不相符部分木材。木材檢查站工作職責1、宣傳、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等林業(yè)法律、法規(guī)和政策。2、負責木材、竹材、活立木、林副林化產品運輸的檢查、監(jiān)督,依法查驗木材運輸證件。3、負責森林植物(含木材、苗木、種子、干果等)的調運檢疫檢查監(jiān)督,依法查驗植物檢疫證件。4、負責野生動物運輸的檢查、監(jiān)督、依法查驗野生動物運輸證件。5、制止違法運輸木材、種苗、野生動物等的行為,對違法運輸木材、種苗、野生動物等予以暫扣。6、在縣級以上林業(yè)主管部門的委托范圍內對違章運輸行為實施行政處罰。7、承辦縣級以上林業(yè)主管部門交辦的其他森林資源保護監(jiān)督管理工作。木材檢查站遇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有權將木材予以扣留:
(一)沒有規(guī)定的運輸證件的;
(二)所運樹種、材種、規(guī)格、數量及運輸證件不符的;
(三)所持證件有涂改、偽造和逾期使用的;
(四)偷砍、盜竊、非法運輸的;
(五)拒不接受檢查的?!净景盖椤看迕窭钅车弥匕鍙S高價收購花曲柳,便產生砍樹掙錢的念頭,于是在2006年3月26曰。攜帶刀鋸等工具竄至本村集體天然林內盜伐花曲柳兩株,并截成2米長的原木6根,折合立木蓄積1.1227立方米,價值505元。李某將木材運往地板廠銷售,途經某木材檢查站時被執(zhí)法人員查獲。經詢問李某無木材運輸證明,說不清木材來源,木材檢查站將此案移交縣森林公安局處理?!咎幚硪庖姟扛鶕渡址ā返?9條第1款規(guī)定,森林公安局以盜伐林木行為,對李某作出行政處罰:(1)責令補種盜伐林木株數10倍的樹木;(2)沒收盜伐的林木;(3)處以盜伐林木價值8倍的罰款4040元。
【案件評析】縣森林公安局的處理是正確的。本案中李某既實施了盜伐林木行為,又實施了無證運輸木材行為,其行為表面看起來似乎完全符合兩個行為的構成要件,已構成了盜伐林木和無證運輸木材兩種違法行為。但是這兩個行為不是單獨存在,而是表現在時間上的一致性和違法行為上的連續(xù)性。兩個行為的發(fā)生存在著目的行為及手段行為的牽連關系,即李某盜伐林木的目的是非法占有所盜林木變賣掙錢,這是實施違法行為的主要動機;無證運輸木材是為了完成“非法占有”這個目的的手段和過程的延續(xù),而且兩種違法行為并沒有造成危害后果的進一步擴大,無證運輸行為已經被盜伐林木行為所吸收。因此,對李某應按其主行為盜伐林木予以處罰,而不能按盜伐林木和違法運輸木材兩種行為并罰。植物檢疫植物檢疫是通過法律、行政和技術的手段,防止危險性植物病、蟲、雜草和其他有害生物的人為傳播,保障農林業(yè)的安全,促進貿易發(fā)展的措施。它是人類同自然長期斗爭的產物,也是當今世界各國普遍實行的一項制度。由此可見,植物檢疫是一項特殊形式的植物保護措施,涉及法律規(guī)范、國際貿易、行政管理、技術保障和信息管理等諸多方面,為一綜合的管理體系。調運植物和植物產品,屬于下列情況的,必須經過檢疫:(一)列入應施檢疫的植物、植物產品名單的,運出發(fā)生疫情的縣級行政區(qū)域之前,必須經過檢疫;(二)凡種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不論是否列入應施檢疫的植物、植物產品名單和運往何地,在調運之前,都必須經過檢疫。應施檢疫的森林植物及其產品包括:(一)林木種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二)喬木、灌木、竹類、花卉和其他森林植物;(三)木材、竹材、藥材、果品、盆景和其他林產品。種子、苗木其他繁殖材料的繁育單位,必須有計劃地建立無植物檢疫對象的種苗繁育基地、母樹林基地。試驗推廣的種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不得帶有植物檢疫對象。植物檢疫機構應實施產地檢疫。
(五)林下經濟林下經濟,主要是指以林地資源和森林生態(tài)環(huán)境為依托,發(fā)展起來的林下種植業(yè)、養(yǎng)殖業(yè)、采集業(yè)和森林旅游業(yè),既包括林下產業(yè),也包括林中產業(yè),還包括林上產業(yè)。林下經濟是在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后,集體林地承包到戶,農民充分利用林地,實現不砍樹也能致富,科學經營林地,而在農業(yè)生產領域涌現的新生事物。它是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資源和林陰優(yōu)勢從事林下種植、養(yǎng)殖等立體復合生產經營,從而使農林牧各業(yè)實現資源共享、優(yōu)勢互補、循環(huán)相生、協(xié)調發(fā)展的生態(tài)農業(yè)模式。發(fā)展林下經濟是鞏固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成果、促進綠色增長的迫切需要,是提高林地產出、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目前已經取得明顯成效。要認真總結經驗,科學謀劃,加強引導,積極扶持,進一步加快發(fā)展步伐,確保農民不砍樹也能致富,實現生態(tài)受保護、農民得實惠的改革目標。林菌模式(黑木耳)林下養(yǎng)殖林下養(yǎng)殖林花模式(金花茶)第五節(jié)法律責任一盜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行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擅自砍伐國家、集體、他人所有或者他人承包經營管理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二)擅自砍伐本單位或者本人承包經營管理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三)在林木采伐許可證規(guī)定的地點以外采伐國家、集體、他人所有或者他人承包經營管理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1、對盜伐林木一般違法行為的行政處罰《森林法》第39條、《條例》第38條1)補種10倍2)沒收盜伐的林木或變賣所得3)罰款盜伐林木價值3—10倍2、對盜伐林木犯罪行為的刑事處罰:盜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數量較大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四十五條的規(guī)定追究刑事責任。對盜伐林木犯罪行為的刑事處罰,按照《刑法》第345條和最高人民法院[2000]第36號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處罰。3、盜伐林木行為的主要構成特征:(1)行為人具有非法占有林木的目的;(2)未取得林木采伐許可證(包括在采伐證規(guī)定的地點以外)(3)行為人采伐的是屬于國家、集體或者他人的森林或者林木。4、認定中需要注意的兩個問題(1)不以占有為目的,泄私憤采伐不屬于自己所有的森林、林木,應當認定為毀壞公私財物行為,按情節(jié)的輕重承擔民事、行政或者刑事法律責任。(2)將國家、集體、他人所有并已經伐倒的樹木竊為己有,應當認定為盜竊;(3)偷砍他人房前屋后、自留地種植的零星樹木,數額較大的,定性為盜竊。不作為盜伐林木行為進行處罰。(4)對于一年內多次盜伐、濫伐少量林木未經處罰的,累計其盜伐、濫伐林木的數盜伐林木案例分析【基本案情】2005年8月,魏某準備在本村西空閑地內蓋房,村委會到區(qū)林業(yè)局申請砍伐該地上的5株楊樹,并由區(qū)林業(yè)局工作人員劃號定株,村委會讓魏某按證砍伐。魏某因蓋房堆磚礙事,未經批準,擅自砍伐附近的村集體所有林木3株(其中:榆樹2株,地徑為23.26厘米;核桃樹1株,地徑為16.5厘米)以45元的價格出賣。經鑒定,所砍樹木立木蓄積0.335立方米,價值107.6元?!咎幚硪庖姟刻幚碓摪笗r,區(qū)林業(yè)局有幾種不同意見:第一種意見認為,此案應定為濫伐林木案件。主要理由是村委會辦理了林木采伐許可證并讓魏某砍伐,魏某超過林木采伐許可證的規(guī)定范圍砍伐集體林木3株,應按照濫伐林木案件進行處理。第二種意見認為,此案應定為毀壞林木案件。主要理由是魏某砍伐該村集體林木的原因是由于蓋房堆磚礙事,應按照毀壞林木案件進行處理。第三種意見認為,此案應定為盜伐林木案件。主要理由是魏某明知是集體的林木,在未辦理林木采伐許可證的情況下擅自砍伐,并將變賣所得據為己有,應按照盜伐林木案件進行處理。區(qū)林業(yè)局將該案定性為盜伐林木案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以下簡稱《森林法》第39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森林法實施條例》)第38條的規(guī)定給予行政處罰:(1)責令補種盜伐株數3株林木10倍的樹木,計30株;(2)沒收盜伐林木變賣所得45元;(3)處盜伐林木價值107.60元的3倍計322.8元的罰款?!景讣u析】區(qū)林業(yè)局對此案的處理是正確的?!渡址ā返?2條規(guī)定,采伐林木必須申請釆伐許可證,按許可證的規(guī)定進行采伐。未持有林木采伐許可證或者雖持有林木采伐許可證但違反許可證規(guī)定采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應當依法定性為盜伐或者濫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行為。其中,盜伐林木的行為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擅自砍伐他人林木的行為。盜伐行為侵犯的客體除了國家保護森林資源的管理制度外,還侵犯了國家、集體或者公民個人對林木的所有權;在主觀上表現為行為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砍伐公私林木據為己有;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實施了無證或者有證但違反許可證規(guī)定的地點擅自砍伐非本單位或非本人所有的林木的行為。本案中,村委會辦理了林木采伐許可證并讓魏某按證砍伐,魏某未經任何部門批準,在林木采伐許可證規(guī)定的地點以外采伐村集體林木3株并變賣,將價款據為己有,其行為符合盜伐林木行為構成的客觀要件;魏某雖然在動機上是由蓋房堆磚礙事想采伐集體的林木,但其主觀上明知是集體的林木,為謀取不正當利益而故意砍伐集體林木3株,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符合盜伐林木行為的主觀要件。依據《森林法》第39條、《森林法實施條例》第38條的規(guī)定,盜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依法賠償損失;由林業(yè)主管部門責令補種盜伐株數10倍的樹木,沒收盜伐的林木或者變賣所得,并處盜伐林木價值3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區(qū)林業(yè)局將此案定為盜伐林木案,責令魏某補種盜伐株數10倍的林木,沒收盜伐林木變賣所得,并根據魏某最初的動機是由于蓋房堆磚礙事而伐,且數量較少等具體違法情節(jié),確定對其處以盜伐林木價值3的罰款是正確的。此外,魏某盜伐村集體的林木,還應當依法賠償村集體因此所遭受的損失?!居^點概括】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林木采伐許可證規(guī)定的地點以外采伐國家、集體、他人所有或者他人承包經營管理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應定性為盜伐林木行為,并按照《森林法》第39條、《森林法實施條例》第38條的規(guī)定予以處罰?;景盖?/p>
2011年1月31日晚,被告人袁喜順以每人300元錢的工資雇請朱細賓、黃付春、袁帝良三人各攜帶一把單手把鋸竄到汝城縣大坪國有林場回頭嶺工區(qū)田下山場幫其盜伐杉樹70余根,加工成2-4米長、直徑6-24公分的杉元木共89根后,被告人袁喜順又以300元錢雇請朱科進駕駛車牌號為湘L80956號的紅色貨車到田下山場準備將被盜伐的木材裝運走。2011年2月1日凌晨2時左右,當被告人袁喜順等人正在裝車時被汝城縣大坪國有林場護林員發(fā)現并當場抓獲,被盜木材全部被當場繳獲并已返還被害單位汝城縣大坪國有林場。經技術鑒定,汝城縣大坪國有林場田下山場采伐杉木面積為0.2公頃,采伐杉木立木蓄積為9.9189立方米,杉原條出材量為6.852立方米,杉原木出材量為6.1668立方米。汝城縣人民法院審理認為,被告人袁喜順無視森林管理法規(guī),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雇請他人擅自砍伐國有林場所有的林木,數量較大,其行為已構成盜伐林木罪,公訴機關指控的罪名成立,應予支持。鑒于被告人認罪態(tài)度好,且能主動繳納罰金,有悔罪表現,酌情可從輕處罰。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四十五條第一款、第七十二條、第七十三條、第五十二條、第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判決:被告人袁喜順犯盜伐林木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二年,并處罰金計人民幣20000元。法官后語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四十五條第一款,盜伐林木罪,是指違反國家保護森林法規(guī),以非法占有為目的,擅自砍伐國家、集體所有或者個人所有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數量較大的行為。盜伐林木“數量較大”定罪量刑的標準,按我省的規(guī)定是以三立方米或者幼樹一百五十株為起點,該案被告人袁喜順采伐杉木立木蓄積為9.9189立方米,已達到了立案標準,被告人的行為構成盜伐林木罪。被告人當庭認罪,且有悔改表現,故法院對其從輕處罰。被告人為一己私利,鋌而走險盜伐國有林場所有的林木,受到法律應有的懲罰,告誡生活在林區(qū)的群眾,要進一步增強法律意識,想致富就要守法,否則給自己、給家人、給國家都會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到時追悔莫及。二濫伐森林或其他林木的行為。違反森林法的規(guī)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未經林業(yè)行政主管部門及法律規(guī)定的其他主管部門批準并核發(fā)林木采伐許可證,或者雖持有林木采伐許可證,但違反林木采伐許可證規(guī)定的時間、數量、樹種或者方式,任意采伐本單位所有或者本人所有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二)超過林木采伐許可證規(guī)定的數量采伐他人所有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
(三)林木權屬爭議一方在林木權屬確權之前,擅自砍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四)超過木材生產計劃采伐森林或其他林木的。1.濫伐林木一般違法的行政處罰1)補種濫伐株數5倍的樹木2)罰款濫伐林木價值2-5倍2.對濫伐林木犯罪行為的刑事處罰:濫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數量較大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四十五條的規(guī)定追究刑事責任。對濫伐林木犯罪行為的刑事處罰,按照《刑法》第345條和最高人民法院[2000]第36號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處罰。以牟利為目的,在林區(qū)非法收購明知是盜伐、濫伐的林木,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吨腥A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四十二條規(guī)定:違反土地管理法規(guī),非法占用耕地、林地等農用地,改變被占用土地用途,數量較大,造成耕地、林地等農用地大量毀壞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將國家所有已經伐倒的樹木竊為己有的以盜竊論處。濫伐林木案例分析基本案情2013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被告人吳松在未取得林木采伐許可證的情況下,對其購買的位于高郵市經濟開發(fā)區(qū)奧林村九組老橫涇河南岸的115株楊樹實施采伐,后被高郵市農業(yè)委員會行政執(zhí)法大隊查獲并及時制止。經鑒定,被告人吳松采伐的115株楊樹立木材積合計達39.1576立方米。高郵市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吳松在未取得林木采伐許可證的情況下擅自采伐林木,其行為已構成濫伐林木罪,應予懲處。江蘇省高郵市人民檢察院起訴指控的事實清楚,罪名準確,應予支持。被告人吳松歸案后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可以從輕處罰。綜合被告人的犯罪情節(jié)及悔罪表現,本院認為可依法適用緩刑。據此,法院依法對被告人吳松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二萬五千元?!净景盖椤?005年3月15日,村民郭某在未辦理林木采伐許可證的情況下,雇請劉某、王某兩人采伐及郭某有權屬爭議的杉樹209株,立木蓄積為8.453立方米。另外,在實施采伐過程中因界址不清,將及郭某無任何爭議的陶某責任山中杉樹錯砍80株,立木蓄積為5立方米,事后,陶某將錯砍的樹拖回家后以2200元賣給他人。【處理意見】案件在處理時,有兩種意見:第一種意見認為,郭某擅自采伐有爭議的林木,應按濫伐處理,而其雇工錯砍陶某山中的樹木因數量較大,應以盜伐林木案立案。第二種意見認為,應對郭某的行為統(tǒng)一按濫伐林木行為進行行政處罰(該省濫伐林木案刑事立案起點為15立方米)。森林公安機關認為郭某的行為構成濫伐,根據《森林法實施條例》第39條作出如下處罰:(1)責令補種樹木1445株;(2)罰款20000元?!景讣u析】森林公安機關的處理是正確的。案件處理過程中的兩種意見,對郭某擅自采伐有爭議的林木按濫伐處理是統(tǒng)一的,意見的分歧在于郭某雇人錯砍陶某的80株樹木,能否認定為盜伐林木行為。盜伐林木是指違反森林法及其他保護森林法規(guī),以非法占有為目的擅自采伐國家、集體、他人所有或他人承包經營管理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行為。從本案來看,郭某在雇人伐樹時是因界址不清而錯伐了陶某的80棵樹,且事后伐下的林木由林木所有人陶某拖回家中,整個采伐過程中,郭某在其主觀上并無非法占有他人林木的目的,事后在客觀上也沒有非法占有采伐的林木的行為,據此,應認定郭某雇人砍錯樹的行為不屬于盜伐林木行為。郭某之所以采伐林木,主要是因為其林木及他人有爭議,在采伐作業(yè)過程中,導致錯伐了不屬于自己的80棵樹。對這類問題的處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破壞森林資源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guī)定:“林木權屬爭議一方在林木權屬確權之前,擅自砍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數量較大的,以濫伐林木罪論處?!北景钢?,郭某共計采伐林木13.453立方米,由于該省濫伐林木案刑事立案起點為15立方米,郭某所濫伐林木的數量尚未達到刑事案件立案起點,構不成濫伐林木罪,應按一般濫伐林木行政違法行為處理,森林公安機關根據《森林法實施條例》第39條的規(guī)定作出責令補種樹木和罰款的林業(yè)行政處罰是正確的?!居^點概況】擅自砍伐有爭議的林木,或者在界址不清的情況下,不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伐他人林木的行為,均屬于濫伐林木的行為。幾個需要注意的問題
1、房前屋后的范圍:宅基地范圍;零星樹木:不成片的。
2、宅基地調整后采伐宅地上種植的林木是否要辦理林木采伐許可證?(1)如果林木權屬未發(fā)生變化,采伐時不需要辦理林木采伐許可證;(2)如果權屬發(fā)生變化,采伐時要辦理林木采伐許可證;(3)是在原宅基地上新種植的林木采伐,要辦理林木采伐許可證。
3、采伐火燒木、風倒木、雪壓木等都要依法辦理林木采伐許可證。第二章森林防火森林火災是一種突發(fā)性強、破壞性大、危險性高、處置困難的災害。近年來,在氣候變暖背景下,我國南方地區(qū)連續(xù)干旱、北方地區(qū)暖冬現象明顯,森林火災呈現多發(fā)態(tài)勢,森林防火形勢非常嚴峻。1988年施行的《森林防火條例》(以下簡稱現行條例)對預防和撲救森林火災、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保護森林資源和維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發(fā)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森林防火的工作方針:預防為主、積極消滅隱患險于明火;預防勝于消防;責任重于泰山。我省的每年11月至翌年的5月底為全省的森林防火期;每年的2月至4月底為全省的森林防火戒嚴期。林業(yè)"三害"指的是森林火災、林木有害生物和亂砍濫伐任何單位和個人發(fā)現森林火災,應當立即報告
(火警電話)---當地人民政府或森林防火指揮機構第三章《種子法》一、《種子法》實施的意義、作用和成效1、重大意義:
2000年12月1日起施行的《種子法》,標志著我國進入了依法治種的新階段?!斗N子法》的實施,對于保護和合理利用種質資源,規(guī)范品種選育和種子生產、經營、使用行為,維護品種選育者和種子生產者、經營者、使用者的合法權益,提高種子質量水平,推動種子產業(yè)化,促進農業(yè)發(fā)展具有重大意義。2.重要作用:一是規(guī)范作用二是保護作用三是導向作用四是凈化作用五是促進作用3.主要成效:一是法律意識逐步增強二是市場秩序有所好轉三是地區(qū)封鎖正在打破四是種業(yè)實力日益增強五是企業(yè)改革步伐加快二、種子法主要內容解讀(一)概念種子是指農作物和林木的種植材料或者繁殖材料,包括籽粒、果實和根、莖、苗、芽、葉、花等。主要農作物是指稻、小麥、玉米、棉花、大豆以及國務院農業(yè)行政主管部門和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農業(yè)行政主管部門各自分別確定的其他一至二種農作物。種子是最基本的農業(yè)生產資料,被列《種子法》范疇的只是商品種子,即用來作為商品及他人進行交換的種子,不及他人發(fā)生社會關系的自用種子,不屬于《種子法》所指的種子范圍;不是作為商品種子出售,而是作為商品糧食、飲料等出售,但被購買者作為種子使用的,也不屬于《種子法》界定的范疇。禁止采集或者采伐國家重點保護的天然種質資源。因科研等特殊情況需要采集或者采伐的,應當經國務院或者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的農業(yè)、林業(yè)主管部門批準。在林木種子生產基地內采集種子的,由種子生產基地的經營者組織進行,采集種子應當按照國家有關標準進行。禁止搶采掠青、損壞母樹,禁止在劣質林內、劣質母樹上采集種子。申請取得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的,應當具有及種子生產經營相適應的生產經營設施、設備及專業(yè)技術人員,以及法規(guī)和國務院農業(yè)、林業(yè)主管部門規(guī)定的其他條件。從事種子生產的,還應當同時具有繁殖種子的隔離和培育條件,具有無檢疫性有害生物的種子生產地點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yè)主管部門確定的采種林。種子生產經營者應當建立和保存包括種子來源、產地、數量、質量、銷售去向、銷售日期和有關責任人員等內容的生產經營檔案,保證可追溯。種子生產經營檔案的具體載明事項,種子生產經營檔案及種子樣品的保存期限由國務院農業(yè)、林業(yè)主管部門規(guī)定。銷售的種子應當符合國家或者行業(yè)標準,附有標簽和使用說明。標簽和使用說明標注的內容應當及銷售的種子相符。種子生產經營者對標注內容的真實性和種子質量負責。標簽應當標注種子類別、品種名稱、品種審定或者登記編號、品種適宜種植區(qū)域及季節(jié)、生產經營者及注冊地、質量指標、檢疫證明編號、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編號和信息代碼,以及國務院農業(yè)、林業(yè)主管部門規(guī)定的其他事項。銷售授權品種種子的,應當標注品種權號。銷售進口種子的,應當附有進口審批文號和中文標簽。銷售轉基因植物品種種子的,必須用明顯的文字標注,并應當提示使用時的安全控制措施。種子生產經營者應當遵守有關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誠實守信,向種子使用者提供種子生產者信息、種子的主要性狀、主要栽培措施、適應性等使用條件的說明、風險提示及有關咨詢服務,不得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種子使用者因種子質量問題或者因種子的標簽和使用說明標注的內容不真實,遭受損失的,種子使用者可以向出售種子的經營者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種子生產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要求賠償。賠償額包括購種價款、可得利益損失和其他損失。屬于種子生產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責任的,出售種子的經營者賠償后,有權向種子生產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追償;屬于出售種子的經營者責任的,種子生產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賠償后,有權向出售種子的經營者追償。禁止生產經營假、劣種子。農業(yè)、林業(yè)主管部門和有關部門依法打擊生產經營假、劣種子的違法行為,保護農民合法權益,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
下列種子為假種子:
(一)以非種子冒充種子或者以此種品種種子冒充其他品種種子的;
(二)種子種類、品種及標簽標注的內容不符或者沒有標簽的。
下列種子為劣種子:
(一)質量低于國家規(guī)定標準的;
(二)質量低于標簽標注指標的;
(三)帶有國家規(guī)定的檢疫性有害生物的。
三、法律責任違反本法第四十九條規(guī)定,生產經營假種子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yè)、林業(yè)主管部門責令停止生產經營,沒收違法所得和種子,吊銷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違法生產經營的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并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一萬元以上的,并處貨值金額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罰款。因生產經營假種子犯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種子企業(yè)或者其他單位的法定代表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自刑罰執(zhí)行完畢之日起五年內不得擔任種子企業(yè)的法定代表人、高級管理人員。違反本法第四十九條規(guī)定,生產經營劣種子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yè)、林業(yè)主管部門責令停止生產經營,沒收違法所得和種子;違法生產經營的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并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一萬元以上的,并處貨值金額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罰款;情節(jié)嚴重的,吊銷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因生產經營劣種子犯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種子企業(yè)或者其他單位的法定代表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自刑罰執(zhí)行完畢之日起五年內不得擔任種子企業(yè)的法定代表人、高級管理人員??梢缘蹁N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
(一)未取得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生產經營種子的;
(二)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的;
(三)未按照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的規(guī)定生產經營種子的;
(四)偽造、變造、買賣、租借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的。被吊銷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的單位,其法定代表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自處罰決定作出之日起五年內不得擔任種子企業(yè)的法定代表人、高級管理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yè)、林業(yè)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和種子,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款:
(一)對應當審定未經審定的農作物品種進行推廣、銷售的;
(二)作為良種推廣、銷售應當審定未經審定的林木品種的;
(三)推廣、銷售應當停止推廣、銷售的農作物品種或者林木良種的;
(四)對應當登記未經登記的農作物品種進行推廣,或者以登記品種的名義進行銷售的;
(五)對已撤銷登記的農作物品種進行推廣,或者以登記品種的名義進行銷售的。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yè)、林業(yè)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和種子;違法生產經營的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并處三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一萬元以上的,并處貨值金額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罰款;情節(jié)嚴重的,吊銷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
(一)未經許可進出口種子的;
(二)為境外制種的種子在境內銷售的;
(三)從境外引進農作物或者林木種子進行引種試驗的收獲物作為種子在境內銷售的;
(四)進出口假、劣種子或者屬于國家規(guī)定不得進出口的種子的。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yè)、林業(yè)主管部門責令改正,處二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罰款:
(一)銷售的種子應當包裝而沒有包裝的;
(二)銷售的種子沒有使用說明或者標簽內容不符合規(guī)定的;
(三)涂改標簽的;
(四)未按規(guī)定建立、保存種子生產經營檔案的;
(五)種子生產經營者在異地設立分支機構、專門經營不再分裝的包裝種子或者受委托生產、代銷種子,未按規(guī)定備案的。侵占、破壞種質資源,私自采集或者采伐國家重點保護的天然種質資源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yè)、林業(yè)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種質資源和違法所得,并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搶采掠青、損壞母樹或者在劣質林內、劣質母樹上采種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yè)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采種行為,沒收所采種子,并處所采種子貨值金額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罰款。收購珍貴樹木種子或者限制收購的林木種子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yè)主管部門沒收所收購的種子,并處收購種子貨值金額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罰款。運輸胸徑5厘米以上的采挖移植樹木需要辦理木材運輸證。案例9月18日,安徽省巢湖中級法院一審判決,該省特大假棉種案主犯陳軍被判無期徒刑。
被告人陳軍原系安徽省合肥蜀豐種子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安徽省巢湖中級法院近日審理查明,2002年9月,陳軍及他人合伙成立該公司,2003年下半年欲代理“中棉所29F1”棉種銷售事宜未果。同年8月,陳軍在河南寧陵縣購買“邯鄲109”棉種,冒充“中棉所29F1”棉種對外銷售,并將“邯鄲109”棉種命名為“新中棉所29F1”棉種。去年8月,陳軍以合肥蜀豐種子有限公司名義生產、銷售的該批棉種因質量問題,導致使用該棉種的安徽省安慶、池州、蕪湖、和縣等地棉田大面積減產。經查,僅在蕪湖、和縣兩地就給棉農造成直接經濟損失近兩千萬元。事發(fā)后,在安徽省公安廳直接指揮下,和縣警方將陳軍抓獲,合肥蜀豐種子有限公司停止經營。今年5月,和縣警方又及涉案地民警密切合作,將該案犯罪嫌疑人全部抓獲。
法院認為,被告人陳軍明知其所生產、銷售的是假冒棉種,仍一意孤行,使農業(yè)生產遭受特別重大損失,其行為已構成生產、銷售偽劣種子罪。同時作為公司法定代表人,直接實施了購進、加工、包裝、協(xié)商使用他人商標、銷售等犯罪全過程,應對以該公司名義實施的犯罪行為承擔刑事責任。鑒于陳軍的犯罪行為給廣大棉農造成特別重大損失,且未賠償經濟損失,應予從重懲處。巢湖中院一審判決陳軍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違法所得財物予以追繳。森林公安森林公安是國家林業(yè)部門和公安機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具有武裝性質的兼有刑事執(zhí)法和行政執(zhí)法職能的專門保護森林及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生態(tài)安全、維護林區(qū)社會治安秩序的重要力量。森林公安主要承擔著四方面職責:一是立案偵查涉林(包括森林資源、野生動植物資源、林地資源等)違法犯罪案件。二是根據林業(yè)部門授權,立案查處有關林業(yè)行政案件。三是負責森林防火工作。森林公安機關辦理的刑事案件管轄范圍根據《國家林業(yè)局、公安部關于森林和陸生野生動物刑事案件管轄及立案標準的通知》(林安發(fā)【2001】156號)、《公安部刑事案件管轄分工規(guī)定》及相關規(guī)定,森林公安機關可以管轄在本轄區(qū)內發(fā)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guī)定的下列刑事案件:(一)盜伐林木案(《刑法》第三百四十五條第一款);
(二)濫伐林木案(《刑法》第三百四十五條第二款);
(三)非法收購、運輸盜伐、濫伐的林木案(《刑法》第三百四十五條第三款,《刑法修正案(四)》第七條);
(四)非法采伐、毀壞國家重點保護植物案(《刑法》第三百四十四條,《刑法修正案(四)》第六條);
(五)非法收購、運輸、加工、出售國家重點保護植物、國家重點保護植物制品案(《刑法》第三百四十四條、《刑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環(huán)境保護企業(yè)責任制度范本
- 企業(yè)文化提升與員工凝聚力方案
- 酒店餐飲成本控制方案范文
- 物業(yè)維修保養(yǎng)服務流程方案
- 高級氧化工藝在污水處理中的應用
- 小學古詩教學設計與課堂實錄分享
- 工廠環(huán)境保護與節(jié)能管理策略
- 企業(yè)內部流程優(yōu)化調研報告模板
- 裝飾工程施工方案與安全技術措施
- 腋臭手術患者知情同意模板
- 徐志摩的詩課件
- 浙江省浙南名校聯(lián)盟2025-2026學年高三上學期10月聯(lián)考化學試題
- 九上歷史知識點總結(表格版)
- 公司葡萄圖模板
- 2023安徽省成人高考《英語》(高升專)真題庫及答案(單選題型)
- 高中通用技術《結構與設計》練習題(附答案解析)
- GB/T 8918-2006重要用途鋼絲繩
- 《工程倫理學》工程中的誠信與道德問題 課件
- 家庭照護員理論考試備考題庫(含答案)
- 幼兒園大班綜合《我們和手機》課件
- 招貼設計 課件完整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