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公法 第十五章 國際人權法_第1頁
國際公法 第十五章 國際人權法_第2頁
國際公法 第十五章 國際人權法_第3頁
國際公法 第十五章 國際人權法_第4頁
國際公法 第十五章 國際人權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五章國際人權法第一節(jié)概述一、人權與國際人權法概念→人權:一個人作為人所享有或應享有的基本權利

◆特征

普遍性和平等性相對性特殊性與漸進性→人權不僅是指個人的基本權利,而且包括由個人組成的集體——民族和國家的基本權利。二、國際人權法的概念與特征→國際人權法(InternationalHumanRightsLaw),可簡稱“人權法”,是指國際社會各成員保證和促進基本人權和自由的國際法原則、規(guī)則和制度的總和?!鷩H人權法的特征?權利享受者主要是個人?發(fā)展之中?與國際政治緊密聯(lián)系三、國際人權法的歷史發(fā)展?資產(chǎn)階級革命及其立法◆天賦人權?初步發(fā)展: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國際聯(lián)盟?全面發(fā)展: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聯(lián)合國四、國際人權保護與國家主權和不干涉內(nèi)政原則

?辨證統(tǒng)一、密切聯(lián)系五、國際人權公約包括三個層次:(一)《國際人權憲章》。(二)其他專門性人權公約,約有30多個,涉及防止歧視、懲治戰(zhàn)爭罪行和危害人類罪行、廢除奴隸制度和強迫勞動、國籍和難民、保護婦女和兒童、婚姻家庭、社會保障等許多大的方面。(三)區(qū)域性人權公約。六、人權的國際保護必須有三個前提條件:(一)

要有明確、國際社會公認的人權保護的國際法準則或是已經(jīng)生效的有關國際條約。(二)

存在著被整個國際社會認定的國際性侵犯人權的行為。(三)

要由主權國家明示同意承擔保護有關人權的國際義務。第二節(jié)國際人權法的內(nèi)容

coreinternationalhumanrightstreaties

?1966年《經(jīng)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1966年《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1965年《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1979年《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1984年《禁止酷刑和其他殘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處罰公約》?1989年《兒童權利公約》?1990年《保護所有移徙工人及其家庭成員權利國際公約》?2006年《保護所有人免遭強迫失蹤國際公約》?2006年《殘疾人權利公約》一、國際人權憲章

(internationalbillofhumanrights)

?1948年《世界人權宣言》

?1966年《經(jīng)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ICESCR)

?1966年《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ICCPR)?1966年《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任擇議定書》?1989年《旨在廢除死刑的〈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二任擇議定書》

(1)人民自決權和自然資源主權

(2)經(jīng)濟、社會和文化權利

?

《經(jīng)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第6--15條(3)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

?

《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6--27條集體人權不可分割PartIII普遍性人權保護制度(一)《世界人權宣言》起草過程及其主要內(nèi)容人權委員會:委員會主席羅斯福夫人、副主席馬力克和特別報告員張彭春組成三人起草小組重新改組起草委員會的成員,從3人擴大到了8個人,把法國、英國、蘇聯(lián)和其它一些社會主義國家以及發(fā)展中的國家都吸收進來起草工作經(jīng)過幾年時間,召開過80多期會議,先后對168項建議草案進行討論1948年12月10日,在聯(lián)合國大會上以48票贊成、0票反對、8票棄權通過世界人權宣言的地位和作用:是國際人權公約的基礎起到解釋《聯(lián)合國憲章》的作用很多規(guī)則己經(jīng)形成了國際習慣法的一部分PartIII普遍性人權保護制度(二)兩個國際人權公約起草過程及其主要內(nèi)容兩個公約的不同之處(消極與積極權利)兩個公約的相同規(guī)定自決權第1(1條):所有人民都有自決權。他們憑這種權利自由決定其政治地位,并自由謀求其經(jīng)濟、社會和文化的發(fā)展。防止歧視(ICCPR)第2(1)條和(ICESCR)第2(2)條:本公約每一締約國承擔尊重和保證在其領土內(nèi)和受其管轄的一切人享有本公約所承認的權利,不分種族、膚色、性別、語言、宗教、政治和其他見解、國籍或社會出身、財產(chǎn)、出生或其他身份等任何區(qū)別。PartIII普遍性人權保護制度防止性別歧視的規(guī)定

ICCPR第3條:本公約締約各國承擔保證男子和婦女在享有本公約所載一切公民和政治權利方面有平等的權利。

ICESCR第3條:本公約締約各國承擔保證男子和婦女在享有本公約所載一切經(jīng)濟、社會和文化權利方面有平等的權利。

ICESCR第7.1.1條:公平的工資和同價工作同酬而沒有任何歧視,特別是保證婦女享受不差于男子所享受的工作條件,并享受同工同酬。PartIII普遍性人權保護制度二、專門性人權文書1.防止并懲治滅絕種族和種族隔離罪1948年《防止及懲治滅絕種族罪公約》滅絕種族行為殺害該團體的成員致使該團體的成員在身體上或精神上遭受嚴重傷害故意使該團體處于某種生活狀況下,以毀滅其全部或局部的生命強制施行辦法,意圖防止該團體內(nèi)的生育強迫轉(zhuǎn)移該團體的兒童至另一團體

蓄意全部或局部消滅某一民族、人種、種族或宗教團體滅絕種族2.廢除奴隸制和禁止強迫勞動3.禁止和消除歧視

?《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ICERD)4.婦女和兒童權利

?

1952年《婦女政治權利公約》

?《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CEDAW)

?

《兒童權利公約》(CRC)及其議定書5.殘疾人權利?《殘疾人權利公約》(CRPD)6.非居住國公民和移徙者的權利

?《保護所有移徙工人及其家庭成員權利國際公約》(ICPMW)7.難民權利(refugee)

(1)概念?1951年關于難民地位的公約及其1967年議定書

?有正當理由畏懼由于種族、宗教、國籍、屬于某一社會團體或具有某種政治見解的原因遭受迫害留在其本國以外,并由于此項畏懼而不能或不愿受該國保護的人,或者不具有國籍而留在他以前經(jīng)常居住國家以外而現(xiàn)在不能或由于畏懼不愿返回該國的人(2)確定難民地位的標準:主觀與客觀條件(3)難民的待遇:不推回原則

8.被拘留或監(jiān)禁者的權利

?《禁止酷刑公約》(CAT)及2002年任擇議定書?《保護所有人免遭強迫失蹤國際公約》(ICED)9.發(fā)展與和平的權利

?《發(fā)展權利宣言》---《維也納宣言和行動綱領》10.其他方面的人權?2007年《聯(lián)合國土著人民權利宣言》?2005年《保護和促進文化表現(xiàn)形式多樣性公約》?1989年《土著和部落民族公約》

三、區(qū)域性人權文書

?《歐洲人權公約》

?《美洲人權公約》

?《非洲人權和人民權利憲章》

第三節(jié)國際人權法的實施機制

一、國際人權法的國際實施

1.國際人權機構(gòu)(1)普遍性人權機構(gòu)(2)區(qū)域性人權機構(gòu)?歐洲人權法院?美洲人權委員會與美洲人權法院?非洲人權和人民權利委員會與非洲人權法院

憲章機構(gòu)人權條約機構(gòu)★憲章機構(gòu)A.一般性人權機構(gòu)

?

聯(lián)合國大會--經(jīng)濟及社會理事會

?

聯(lián)合國專門機構(gòu)(國際勞工組織)

B.專職性人權機構(gòu)

聯(lián)合國人權委員會(HumanRightsCommission)▽特別程序(specialprocedures)人權理事會咨詢委員會

國別報告(countrymandates)專題報告(thematicmandates)

促進和保護人權小組委員會?聯(lián)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秘書職能?

聯(lián)合國人權理事會(HumanRightsCouncil)聯(lián)合國體系內(nèi)的人權保護機構(gòu)根據(jù)《聯(lián)合國憲章》第68條的規(guī)定,經(jīng)濟理事會應設立經(jīng)濟與社會部門以提倡人權為目的的各種委員會,并應設立為行使職務所必需的其他委員會。(一)人權委員會(已撤銷)

1946年6月根據(jù)9(II)號決議建立,最初由18個會員國組成,現(xiàn)有會員國53個。成員名額有地理分配:非洲:15個;亞洲:12個;拉美:11個;東歐:5個;西歐及其他:10個。

人權委員會的職權

1.起草國際人權法案或國際人權憲章以及其他國際人權公約和宣言的工作

2.就保護少數(shù)、防止歧視、其他人權問題,向經(jīng)社理事會提交上述問題的提案、建議和報告。人權委員會的年會每年春季在日內(nèi)瓦召開會議,為期6周,除53個會員國外,聯(lián)合國所有成員國均可派觀察員參加會議。此外,聯(lián)合國專門機構(gòu),其他國際組織,非政府組織(但需在UN的經(jīng)社理事會取得咨商地位)可派代表參加,作為觀察員。觀察員無表決權和答辯權。人權委員會職能的終止(二)促進和保護人權小組委員會該小組委員會是人權委員會的附屬機構(gòu),1947年建立,原名為“防止歧視及保護少數(shù)小組委員會”該小組委員會由人權專家組成,以個人身份工作,不代表任何國家。最初有成員12名,現(xiàn)增至26名。1999年,人權委員會通過第1999/31號決定,改名為“促進和保護人權小組委員會”職權主要包括:就防止對人權和基本自由的任何種類的歧視以及保護少數(shù)的問題進行研究并向人權委員會提出建議,還可以由經(jīng)社理事會或人權委員會授權行使委托給它的其他職責(三)婦女地位委員會1947年建立,原有32名成員組成,現(xiàn)在增至45名。委員均以國家代表的身份任職職權:就人權和有關影響婦女的問題進行研究并提出報告或建議

(四)聯(lián)合國人權高專建立過程

1951年烏拉圭的建議:aUNHCHRunderICJ;1965哥斯達黎加的建議;1993世界人權大會(worldconferenceonhumanrights)向聯(lián)大建議;1993年12月20日GAresolution48/141通過職能和作用promotingandprotectingtheeffectiveenjoymentbyallofallcivil,cultural,economic,politicalandsocialrights;carryingoutthetaskassignedbythecompetentbodiesoftheUNsysteminthefieldofhumanrightsandsubmittingrecommendationstothem,withaviewtoimprovingthepromotionandprotectionofallhumanrights;promotingandprotectingtherealizationoftherighttodevelopment;providing,throughtheappropriatemechanismsandinstitutions,advisoryservicesandtechnicalandfinancialassistance,attherequestoftheStatesconcerned;coordinatingrelevantUNeducationandpublicinformationprogramsinthefieldofhumanrights;playinganactiveroleinremovingcurrentobstaclesandinmeetingthechallengestothefullrealizationofallhumanrightsandinpreventingthecontinuationofhumanrightsviolationsthroughouttheworld;engaginginadialoguewithgovernmentsintheimplementationofhis/hermandate,withaviewtosecuringrespectforallhumanrights;enhancinginternationalcooperationforthepromotionandprotectionofhumanrights;coordinationofthehumanrightspromotionandprotectionactivitiesthroughouttheUNsystem;rationalization,adaptation,strengtheningandstreamliningoftheUNmachineryinthefieldofhumanrightstoimproveitsefficiencyandeffectiveness;overallsupervisionoftheOfficeoftheHighCommissioner.(五)1503程序該程序的建立背景(聯(lián)合國的“不采取行動”政策及其轉(zhuǎn)變)從1947年到1957年這10年間,來自個人和團體、非政府組織控告國家侵犯人權的來文有6萬多件1970年5月27日,經(jīng)社理事會第1693次會議上以14:7:6(棄權)通過第1503號決議。題目是“有關違反人權和基本自由的來文處理程序”共10條,主要內(nèi)容如下:第一,授權防止歧視及保護少數(shù)小組委員會設立一個五人工作組,(即來文工作組)在小組委員會每屆會議之前舉行非公開會議,審查所有來文和各國政府的有關答復,將其中似乎有可靠證據(jù)揭露存在“一貫”大規(guī)模侵害人權及基本自由的行為的來文,連同政府的答復,提請小組委員會注意。第二,請秘書長(1)將每月的來文一覽表和摘要及政府答復全文分送小組委員會各成員;(2)向來文工作組提供一覽表內(nèi)的來文原件;(3)將工作組提交的來文原件分送小組委員會各成員第三,請小組委員會在非公開會議上審查五人工作組向其提供的來文、政府答復和其他材料提交人權委員會處理。第四,請人權委員會審議了小組委員會提供的材料后決定:(1)該情況是否須由委員會深入調(diào)查并向理事會提出報告或建議;(2)該情況是否由委員會指定一個專門委員會進行調(diào)查,但必須在有關國家同意下才能進行。(3)確定是否用盡當?shù)鼐葷约捌渌麌H程序是否正在處理此事項。第五,小組委員會或人權委員會采取的所有行動,在人權委員會未決定向經(jīng)濟及社會理事會提出報告以前,應始終保密。2000年6月16日,經(jīng)社理事會通過2000/3號決議,改革了上述程序。改革后簡化了篩選來文的程序,小組委員會退出1503程序。1503程序的特點1.它受理個人的申訴不需要以國際人權公約為依據(jù)2.侵犯人權行為是屬于達到一貫的、嚴重的程度3.侵犯人權的行為必須構(gòu)成了一種情勢,是一系列侵犯人權的情況4.整個過程都是保密的,個人對國家的申訴和促進和保護人權小組委員會以及聯(lián)合國人權委員會對于這些申訴的審理情況都是不公開的,完全都是文件上的交流(六)1235程序以1967年經(jīng)社理事會第42屆會議通過的第1235(XLII)號決議命名。該決議授權人權委員會和防止歧視保護少數(shù)小組委員會:“審查在所有國家內(nèi)有關嚴重侵犯人權與基本自由的情報,授權人權委員會在適當情況下,并在審議所收到的材料后,對持續(xù)不斷侵害人權的情勢進行徹底研究,并提出建議,向經(jīng)社理事會匯報?!?/p>

1235程序的意義和特點1.新獨立國家在聯(lián)合國反對殖民主義、種族主義,反對南非西南非及南羅德西亞種族隔離和種族歧視斗爭的結(jié)果2.重點是反對種族隔離和種族歧視3.目前已經(jīng)發(fā)展成為針對任何嚴重侵犯人權的情勢4.該程序的重要特點是它的公開性(七)人權理事會聯(lián)大的附屬機構(gòu)2006年3月15日聯(lián)大的決議人權理事會成員的選任同人權委員會的區(qū)別

聯(lián)合國大會2006年3月14日以170票支持、4票反對和3票棄權的壓倒性多數(shù)通過建立人權理事會★人權條約機構(gòu)

?人權事務委員會(HumanRightsCommittee)

?經(jīng)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委員會(CESCR)?

消除種族歧視委員會(CERD)

?

消除對婦女歧視委員會(CEDAW)

?禁止酷刑委員會(CAT)及其預防酷刑小組委員會(SCP)?兒童權利委員會(CRC)

?

保護所有移徙工人及其家庭成員權利委員會(MWC)?強迫失蹤問題委員會(CED)

?殘疾人權利委員會(CRPD)

個人身份Compositionofthetreatybodies

CERD18membersHRC18embersCERD18membersCEDAW23membersCAT10membersSCP10membersCRC18membersCMW10membersCED10membersCRPD

12membersMembersareelectedforfour-yearterms.Electionsforhalfoftheembersareheldeverytwoyears.2.國際人權保護的實施制度

(1)報告制度:主要措施UN秘書長委員會其他報告初次報告(initialreport)定期報告(periodicreport)

締約國承諾于本公約對其本國開始生效后一年內(nèi),及其后每兩年,并凡遇委員會請求時,就其所采用的實施本公約各項規(guī)定的立法、司法、行政或其他措施,向聯(lián)合國秘書長提出報告,供委員會審議。委員會得請締約國遞送進一步的情報。

Reportingperiodicitiesunderthetreaties

TreatyInitialreportwithinPeriodicreportseveryICERD1year2yearsICESCR2years5yearsICCPR1year4yearsCEDAW1year4yearsCAT1year4yearsCRC2years5yearsICRMW1year5yearsCRC-OPSC2years5yearsorwithnextCRCreportCRC-OPAC2years5yearsorwithnextCRCreportCED2yearsCRPD

2years4years2.條約機構(gòu)根據(jù)報告中提出的關切向締約國提出議題和問題清單

3.締約國可就議題和問題清單提交書面答復1、締約國提交報告4.會議期間委員會與締約國代表團建設性對話

5.條約機構(gòu)就報告提出結(jié)論性意見(包括建議)6.條約機構(gòu)建議落實情況的跟蹤程序

各條約機構(gòu)如何審查締約國的報告?(2)國家間指控制度(inter-statecomplaints)

?

任擇性條款;用盡當?shù)鼐葷?1條:締約國得隨時聲明承認委員會有權接受并審議一締約國指稱另一締約國不履行本公約義務之來文。依本條規(guī)定而遞送之來文,必須為曾聲明其本身承認委員會有權之締約國所提出方得予以接受并審查。如來文關涉未作此種聲明之締約國,委員會不得接受之(ICCPR)程序委員會斡旋友好解決報告書NO斡旋5人和解委員會國家同意報告書12月事實與解決辦法

Y事實結(jié)論與意見N審議未完審議案件之情形

關系締約國轉(zhuǎn)送(3)個人申訴制度(individualcomplaints)

★任擇議定書或任擇性條款;用盡當?shù)鼐葷?第1條:成為本議定書締約國的公約締約國承認人權事務委員會有權接受并審查該國管轄下的個人聲稱為該締約國侵害《公約》所載任何權利的受害人的來文。來文所涉公約締約國如非本議定書的締約國,委員會不得予以接受。?第2條:以不違反第一條的規(guī)定為限,凡聲稱其在公約規(guī)定下的任何權利遭受侵害的個人,如對可以運用的國內(nèi)補救辦法,悉已援用無遺,得向委員會書面提出申請,由委員會審查。?第5條第2款:委員會不得審查任何個人來文,除非已斷定:

(丑)該個人對可以運用的國內(nèi)補救辦法悉已援用無遺。但如補救辦法的實施有不合理的拖延,則不在此限。

——1966年《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任擇議定書》(4)調(diào)查程序(inquiryprocedure)?第20條:如果禁止酷刑委員會收到可靠的情報,有確鑿證據(jù)證明在一個締約國境內(nèi)正經(jīng)常施行酷刑,委員會應請該締約國合作研究該情報并對此予以說明。委員會如果認為有正當理由,可以指派1名或1名以上成員進行秘密調(diào)查,并立即向委員會提出報告。在締約國的同意下,這種調(diào)查可以包括對其領土的訪問。委員會審查調(diào)查結(jié)果后,應將這些結(jié)果連同任何適合于當時形勢的意見或建議一起轉(zhuǎn)交該有關締約國。所有上述程序應是保密的。

——CAT

?Art.1,TheobjectiveofthepresentProtocolistoestablishasystemofregularvisitsundertakenbyindependentinternationalandnationalbodiestoplaceswherepeoplearedeprivedoftheirliberty,inordertopreventtortureandothercruel,inhumanordegradingtreatmentorpunishment.Art.4,EachStatePartyshallallowvisits,inaccordancewiththepresentProtocol,bythemechanismsreferredtoinarticles2and3toanyplaceunderitsjurisdictionandcontrolwherepersonsareormaybedeprivedoftheirliberty,eitherbyvirtueofanordergivenbyapublicauthorityoratitsinstigationorwithitsconsentoracquiescence.Thesevisitsshallbeundertakenwithaviewtostrengthening,ifnecessary,theprotectionofthesepersonsagainsttortureandothercruel,inhumanordegradingtreatmentorpunishment.

-----《酷刑公約任擇議定書》(5)緊急行動程序?失蹤者的親屬、他們的法律代表、律師或任何得到其授權的人,以及任何擁有合法權益的其他人,均可作為緊急事項,向委員會提出查找失蹤者的請求。委員會應請有關締約國在委員會限定的時間內(nèi),向其提供所查找人員境況的資料。(第30條)?如果委員會收到的消息表明,有充分跡象顯示,某締約國管轄下的領土正在發(fā)生大規(guī)?;蛴薪M織的強迫失蹤問題,委員會可向有關締約國索取一切有關資料,并通過聯(lián)合國秘書長,將問題緊急提請聯(lián)合國大會注意。(第34條)

——CED(6)普遍定期審查(UPR)(7)人權理事會申訴程序聯(lián)合國“1503程序”

來文工作組(WGC)情勢工作組(WGS)普遍定期審查“普遍定期審查”(UniversalPeriodicReview,UPR)被認為是聯(lián)合國人權理事會較其前身人權委員會最大的創(chuàng)新之處,也被國際社會寄予厚望。2008年這個制度全面啟動;2009年2月,中國也將接受該制度的審查。

普遍定期審查制度的概念

2005年聯(lián)合國秘書長在聯(lián)合國改革報告中提出,未來的人權理事會應當具有“同儕審查職能”(PeerReviewFunction),主要任務是評價各國履行各項人權義務的情況。2006年3月,成立人權理事會的聯(lián)合國大會第60/251號決議對理事會的這一職能作了更加具體的描述,并將其更名為“普遍定期審查”。根據(jù)決議,普遍定期審查制度可以被定義為人權理事會“根據(jù)客觀和可靠的信息,以確保普遍、平等的對待并尊重所有國家的方式,定期普遍審查每個國家履行人權義務和承諾情況”的制度。普遍定期審查以受審查國提供的信息和聯(lián)合國人權高級專員辦公室準備的兩份報告為基礎。這兩份材料一是人權高專辦對各條約機構(gòu)和特別程序報告中涉及該國的意見和評論、及其它相關的聯(lián)合國正式文件的匯編(文件匯編),另一是人權高專辦對其他利益攸關方提供的資料的概述(資料概述)。審查分為工作組會議和人權理事會全體會議兩個階段進行。工作組會議階段的主體是互動對話,由受審國匯報、其他國家提問、受審國回答構(gòu)成;之后通過工作組報告,反映互動對話的情況。人權理事會全體會議階段主要是審查工作組的工作并通過最終的結(jié)果文件。結(jié)果文件主要記載對受審查國的結(jié)論和建議以及受審查國自愿作出的承諾。國家履行結(jié)果文件的情況將在下一次接受定期審查時考核。人權非政府組織大赦國際(AmnestyInternational)國際人權聯(lián)盟(InternationalLeagueforHumanRights[ILHR])1991年成立于美國紐約。人權觀察(humanri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