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評價中國傳統(tǒng)文化_第1頁
怎樣評價中國傳統(tǒng)文化_第2頁
怎樣評價中國傳統(tǒng)文化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怎樣評價中國傳統(tǒng)文化第一,中華民族經(jīng)五千年歷史而不滅亡,這在世界史上是罕見的現(xiàn)象。中國在近現(xiàn)代雖然面臨亡國滅種的危險,但經(jīng)一百年的奮斗,終于衰而不亡、衰而復起,乃至有今日重振中華之契機?!对姟吩唬骸昂纹渚靡?,必有以也?!敝腥A民族之所以能夠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有其內在的精神基礎;這一精神基礎(或曰民族靈魂)不亡,中華民族就會發(fā)展。因此,對這一精神基礎應予肯定。那么,什么是中華民族經(jīng)五千年歷史而不滅亡、在近現(xiàn)代衰而復起的精神基礎呢?筆者認為,這就是張岱年先生指出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精神。中華民族具有無可比擬的民族凝聚力,所謂君子之自強實就是民族之自強。有這種自強的精神在,中華民族就會發(fā)展,就不會滅亡。的確,中華民族在近代以后落后了,自強不息的精神也曾扭曲地表現(xiàn)為妄自尊大和盲目排外,但當外部的壓力達到了一定的程度,中華民族終會有一批首先“睜開眼睛看世界”的人。中華民族要自強與中華民族吸收外來文化的成果雖然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會發(fā)生矛盾,但終其實質是會統(tǒng)一的。道理很簡單,當不吸收外來文化的成果,中華民族就不能自強的時候,那么只要中華民族有自強的精神在,吸收外來文化的成果就會成為當然的事。試看鴉片戰(zhàn)爭以后,中國近代思想發(fā)展的腳步急匆匆(與中國古代思想發(fā)展的沉穩(wěn)、緩慢恰成對照),志士仁人們前仆后繼地向西方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終經(jīng)八十年的奮斗而找到了馬克思主義。再試看今天中國人民在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的征途上,努力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積極探索和實行經(jīng)濟體制的改革,大聲疾呼觀念的現(xiàn)代化。這些難道不正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在近現(xiàn)代的表現(xiàn)嗎?中國傳統(tǒng)文化以儒家思想為主,以儒道互補為格局。《易傳》哲學主剛健,但在其剛健之中已把道家的柔順揉合在內?!段难浴吩唬骸爸M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系辭》曰:“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剛,萬夫之望。”因此又可以說,中華民族的性格是剛柔相濟:唯其有剛,才能有威武不屈、自強奮斗的精神;唯其輔之以柔,才能有柔韌持久、百折不撓的精神。這兩種精神合在一起,就是“先天而天弗違,后天而奉天時”的精神,就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第二,中華民族曾經(jīng)創(chuàng)造了光輝燦爛的古代文化,中國封建社會前期和中期的經(jīng)濟和科學技術水平曾經(jīng)居于當時世界的先進地位。然而,中國封建社會在后期卻遲滯不前,中國傳統(tǒng)文化并沒有產(chǎn)生出近代意義的自然科學,以至于中國長期沒有擺脫經(jīng)濟和科學技術落后的局面。相對于西方中世紀的基督教統(tǒng)治而言,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有其長處;相對于西方文藝復興以后科學技術的迅速發(fā)展而言,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有其缺陷。這兩方面的意義都應予以肯定。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長處和缺陷是被它的特點所決定的。《尚書?大禹謨》中有句話,曰:“正德、利用、厚生,惟和?!薄洞笥碇儭冯m系漢魏后出之偽書,但這句話是采自《左傳?文公七年》所載“正德、利用、厚生,謂之三事?!贝恕叭隆迸c冰、火、金、木、土、谷和,又稱為“九功”或“九德”。這句話很能夠說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特點,龐樸教授把這個特點稱為“人文主義”。人文主義是相對于西方中世紀的神學統(tǒng)治而言,但與西方文藝復興以后的人文主義又有很大不同。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有其發(fā)展變化的過程。在殷周時期,盛行的是對“天神”的崇拜,“天”就是“監(jiān)下民,典厥義……正厥德”(《尚書?高宗肜日》)的人格神。春秋戰(zhàn)國時期,儒家文化把神學天啟的“德”和由外部形式的“禮”規(guī)定的"德"轉化為人內心的道德自覺;而這時候,人們又逐漸把天看成“氣”,認為世界萬物都由氣化而成。先秦以后的思想家繼承了先秦氣論和儒家道德學說的成果,他們沒有把人的思想引入上天神界,而是要求人們自覺地遵守世上人間的秩序。儒家“屈民而伸君”,君權被置于至高無上的地位。有些思想家也想限制君權,“屈君而伸天”,重新把天神化,但并沒有取得成功。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入世的而非出世的,是道德的而非宗教的,是皇權的而非神權的,這與西歐中世紀的基督教統(tǒng)治恰成對照。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容納了氣論哲學這樣一個樸素唯物主義與樸素辯證法相結合的自然觀,盡管這個自然觀總是被涂上一層道德論的色彩,或是被置于道德論之下,但它畢竟還允許人們對物質世界作一定程度的探討,這與西歐中世紀為“上帝存在”作邏輯證明,討論“一個針尖上能站幾個天使”也大不相同。也正是因為如此,中國封建社會前期和中期的經(jīng)濟和科學技術才能夠躍居當時世界的先進地位。中國人文主義文化傳統(tǒng)的歷史價值應該肯定。但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有其固有的缺陷。它重道德輕自然,重集體輕個人,重傳統(tǒng)輕創(chuàng)作,重等級秩序輕人權平等,重實際應用輕科學理論,重直覺體認輕邏輯分析和實驗證明,這些也極大地束縛了中國古代經(jīng)濟和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荀子說:“君子辯言仁也。言而非仁之中也,則其言不若其默也,其辯不若其吶也?!保ā盾髯?非相》)又說:“無用之辯,不急之察,棄而不治?!保ā盾髯?天論》)朱熹說:“今為學而不窮天理,明人倫,講圣言,通世故,乃兀然存心于草木器用之間,此是何學問?如此而望有所得,是炊沙而欲其成飯也?!保ā吨煳墓募肪砣拧洞痍慅R仲》)這些很能夠說明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對人倫道德的崇尚,對實證科學、形式邏輯的輕視和排斥。儒家的道德學說一方面主張“泛愛眾”,另一方面主張“愛有差等”、“親親有殺”、“施由親始”,其實質是包含原始人道主義遺風在內的血緣宗族情感的擴大。在夏商周三代,血緣宗族情感已經(jīng)和宗族、國家內部的等級秩序纏繞在一起,周公“制禮作樂”就是要通過“禮”“樂”的形式把宗族、國家內部的等級秩序規(guī)范下來,以制約人們的行為??鬃拥呢暙I在于把外部的形式的“禮”“樂”轉化為內心的自覺的道德意識,這就是“為仁由己”的仁。仁學對每一個社會成員都提出了道德要求,讓人們把整個社會看作一個整體,每個成員都要自覺地為這個整體的生存和發(fā)展而履行自己的義務。但由于每個成員在整體的等級秩序中所處的地位不同,所以他們各自承擔的義務也不同(《朱子語類》卷十八:“萬物皆有此理,理皆同出一源,但所居之位不同,則其理之用不一”),這就是所謂“君義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等。顯然,這里面除了相互間的道德義務之外,也存在著上層對下層的壓抑,存在著義務與權利的不平等,而儒家卻以“君為臣綱,夫為婦綱,父為子綱”的形式把這種不平等肯定下來。封建倫理對封建社會的政治生活、經(jīng)濟生活起協(xié)調、穩(wěn)定的作用,但無疑也束縛了個體人格的發(fā)展。封建統(tǒng)治者為了防止社會矛盾的爆發(fā),把封建倫理置于“獨尊”的地位,以至于后來更把它作為生物之本、世界之源,這就不能不對中國社會的發(fā)展起延緩、阻礙的作用。第三,中國在近現(xiàn)代雖然落后,但有今日重振之契機;西方在近現(xiàn)代雖然先進,但其文化并非完美無缺。馬克思主義對西方資本主義金錢拜物教的批判,于今并沒有過時;西方人士對西方社會人情淡漠、道德淪喪的慨嘆,并非全是無病呻吟;西方學者在認識到西方文化解決社會問題和自然科學問題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