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的翻譯理論課件_第1頁
茅盾的翻譯理論課件_第2頁
茅盾的翻譯理論課件_第3頁
茅盾的翻譯理論課件_第4頁
茅盾的翻譯理論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翻譯主將——目錄生平事跡翻譯理論作品賞析茅盾親筆信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鳩,字雁冰。筆名茅盾、(郎損、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浙江嘉興桐鄉(xiāng)人?,F(xiàn)代著名小說家、文學評論家、文化活動家和社會活動家,五四新文化運動先驅者之一,我國革命文藝奠基人之一。

茅盾簡介沈煥王氏沈恩培高氏陳世澤沈永錫陳愛珠沈德鴻(茅盾)族譜

1913年考入北大預科進入上海商務印書館編譯所1920年正式介入文學圈

參加“共產(chǎn)主義小組”的活動1920年茅盾同時在文學和政治兩個舞臺嶄露頭角

茅盾生平茅盾的小說創(chuàng)作進入爆發(fā)期《子夜》《林家鋪子》“農村三部曲”《春蠶》《秋收》《殘冬》經(jīng)上海逃亡日本,創(chuàng)作了另一部長篇小說《虹》寫成小說《幻滅》,這是矛盾的第一篇小說沒有在文學上沒有取得突破性成就1928--19291933年前后19271922--19271937年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茅盾的生活一直處于動蕩之中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茅盾擔任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長職務晚年的茅盾經(jīng)受著病衰的苦痛,仍致力于回憶錄的撰寫工作。1981年3月27日,茅盾病逝于北京。中國作家協(xié)會書記處:

親愛的同志們,為了繁榮長篇小說的創(chuàng)作,我將我的稿費二十五萬元捐獻給作協(xié),作為設立一個長篇小說文藝獎金的基金,以獎勵每年最優(yōu)秀的長篇小說。我自知病將不起,我衷心地祝愿我國社會主義文學事業(yè)繁榮昌盛!致最崇高的敬禮!茅盾一九八一年三月十四日初期(1916——1919)特征體裁均為通俗讀物、科幻小說之類,大部取材于英美舊雜志《我的雜志》和《兒童百科全書》之類的中學生讀物,譯文大都用文言,采用意譯法。茅盾說是“帶著開玩笑的意味寫的”中期(1919——1936)五四運動爆發(fā)后,茅盾開始專注于文學翻譯,介紹了大量的外國文學作品,正式走上了文學翻譯的道路。他翻譯的第一篇小說是契科夫的短篇《在家里》這是茅盾的第一篇白話翻譯小說。用他自己的話說,是“盡可能終于原作”中期翻譯特點?以弱小民族及東方民族的文學作品為主?!氨黄群Φ拿褡宓奈膶W總是多表現(xiàn)殘酷怨怒等病理的思想”“翻譯家若果深惡自身所居的社會的腐敗,人心的死寂,而想用外國文學作品來抗議,來刺激死的人心,也是極應該而有益的事”?體材多樣,內容豐富。這一時期的翻譯作品,包括小說、戲劇、論文、詩歌等,內容涉及二十多個國家和民族的五十多位作家的作品。后期(1936——1948)中國抗戰(zhàn)的爆發(fā),世界反法西斯運動高漲。茅盾一生的最后一篇譯作大概是西蒙諾夫的小說《蠟燭》。直到全國解放,茅盾所介紹的外國文學仍不出于蘇聯(lián)作品而且解放后他就停止了翻譯實踐活動?!爱斪约旱拿褡褰夥攀聵I(yè)尚在最艱苦階段上奮斗的時候,對于表現(xiàn)了自己決定自己命運,創(chuàng)造出人類的地上樂園,而且在反法西斯戰(zhàn)爭中拯救了人類命運,推動了歷史前進的蘇聯(lián)文學,自然不能不發(fā)生身后的興趣。”文本文本文本文本茅盾是現(xiàn)代著名文學翻譯家,他的翻譯思想繼承和發(fā)展了蘇俄文藝學翻譯學派的基本觀點,認為文學翻譯的要點在于傳“神”。茅盾倡導的“藝術創(chuàng)造性翻譯論”是他翻譯思想的最高成就,具有重要意義。茅盾是最早提出“句調神韻”說的論者。這對文學一本的語言運用提出更高標準。語匯、語句和語段在構成文學作品的形貌的同時,也形成了作品特有的神韻?!耙黄恼氯缬泻喍痰木湔{和音調單純的字,則其神韻大都是古樸;句調長而挺,單字的音調也簡短而響亮的,則其神韻大都屬于雄壯?!保ā蹲g文學書方法的討論》)也就是說,語匯、語句在文章中,就像繪畫中的線條與色彩,決定著藝術作品的整體風格。茅盾的譯文特色茅盾的翻譯理論一、早年提出的“神韻”論二、最高峰——“藝術創(chuàng)造性翻譯”論三、對“直譯”與“意譯”的新解早年提出的“神韻”論“神韻”論初步體現(xiàn)了文藝學的翻譯觀,即文學翻譯應該像文藝作品如實反映現(xiàn)實生活的實質那樣來再現(xiàn)原作的藝術特色。茅盾提倡直譯,但他的直譯更側重于在譯文里忠實地傳達原作的主題、思想、形象等,而不是追求簡單的形式對等,在“形貌”和“神韻”發(fā)生沖突時,應舍“形”取“神”。矛盾后來發(fā)展了他的翻譯“神韻”論,提出“意境”論,即翻譯中在傳達意境。茅盾認為文學翻譯是文學創(chuàng)作的一種形式,這樣就把翻譯上升到藝術創(chuàng)作的高度,為翻譯提出了文藝學美學的要求。在藝術創(chuàng)造性翻譯思想的前提下,茅盾提倡翻譯與創(chuàng)作并重,并向翻譯工作者提出了從事翻譯的要求。茅盾的翻譯觀及其方法論縝密科學、自成體系,是其一生翻譯經(jīng)驗的總結,對中國翻譯事業(yè)的發(fā)展影響深遠。對“直譯”和“意譯”的新解茅盾的直譯很獨特,不同于單純強調語言形式等忠于原作的傳統(tǒng)“直譯”,而是一種對原作更深層次的忠實。從文藝學角度考慮,茅盾的直譯觀無疑是更合理的。對于意譯,茅盾主要是結合譯詩來談的,他反對任意刪改原作的意譯,強調要保留神韻。詩是一種同時對“形”、“神”都有極高要求的文學體裁,特別是中國舊體詩。從譯詩上所反映的茅盾意譯觀來看,在追求譯作與原作神似的同時他仍堅持盡量在語言等形式方面對原作的忠實,這是比較全面的意譯觀。在茅盾看來,“形”是服務于“神”的,“神”的精確傳達離不開對“形”符合原作的表達。茅盾關于直譯與意譯的觀點是他“藝術創(chuàng)造性翻譯”思想的基礎。至此,茅盾的翻譯思想徹底成為一個完整體系。翻譯成就翻譯研究中的文化轉向為翻譯研究打開了新視野,提供了新的理論闡釋,也為探討茅盾的文學翻譯思想提供了理論依據(jù)。茅盾在1916年至1949年的33年間,翻譯了外國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學作品近200萬字,其中大多是弱小民族、蘇俄以及東歐國家的文學作品。在翻譯實踐過程中,矛盾對翻譯問題的認識極為深刻,開創(chuàng)了國內翻譯界對譯者主體性研究的先河。同時,茅盾致力于世界進步文學的翻譯和介紹,實現(xiàn)他那“療救靈魂的貧乏,修補人性的缺陷”的政治目的,具有十足的功利性。茅盾寫給讀者的親筆信Itwaswinter-time;theairwascold,thewindwassharp,butwithinthecloseddoorsitwaswarmandcomfortable,andwithinthecloseddoorlaytheflower;itlayinthebulb(球狀物)underthesnowcoveredearth.茅盾的譯文:是冬天哪;天氣冷,風是尖溜溜的;可是屋子里關得緊緊兒的,是暖和的,那雪球花兒呢,這時也躺在屋子里;就是躺在雪泥土下面的那個球根兒里。方言原文:KingMorusgraciouslypattedoldMarcizontheshoulders.湯真譯文:摩羅斯國王恩寵地拍拍那齊士老頭的肩膀。茅盾譯文:皇帝圣眷隆重地拍著老那齊的肩膀。在中國封建社會,皇帝拍拍臣子的肩膀意味著皇帝對臣子的恩寵,茅盾把“graciously”譯成“圣眷隆重地”比“恩寵地”帶有更濃的中國文化,能夠讓中國人民和中國兒童接受和理解。原文:"Wegreatyou,greatking,Morus!"湯真譯文:向偉大的摩羅斯國王陛下致敬!茅盾譯文:我皇萬歲,偉大的摩羅斯皇帝。我們可以看出茅盾的譯文更接近中國文化,能夠讓中國人民和中國兒童所接受。Shewentintotheforestweepingbitterly.Thesnowlaydeep,andtherewasn'thumanfootprinttobeseen,Maruswanderedaboutforalongtime,turtoredbyhungerandtrembingwithcold.ShebeggedGodtotakeherfromtheworld.茅盾譯文:可憐的瑪羅希咖悲悲戚戚的啼哭著,在山腳邊慢慢兒的爬,四面都是深到幾尺的雪,沒有一星人際,也沒有野獸的腳印。瑪羅??蚯奥呐溃掷溆逐I,沒有一點兒力氣?!白≡谔焐系暮蒙系垩?,”她禱告,“請你快來帶我去,免得多受苦呀!”右文乃丹麥小說家維特(Gnstav,Wicd)所著,據(jù)Toksvig的英文譯本重譯。維特卒于1914年,他的許多小說,劇本,短篇小說和對話小品,都是現(xiàn)代人生的真確的反映。從前我在《小說月報》曾約略介紹過此位作家。昨天,CT君約幾位朋友在某處吃飯;既醉既飽以后,座中有YoungsL.先生大發(fā)其“戀愛觀”的議論。結果,CT君給了個remark:“單純的戀愛是沒有的,現(xiàn)今所謂戀愛大抵是許多極復雜的動機的混合品?!蔽疑?jīng)]有對異性言愛,所以CT君的remark我不能以經(jīng)驗斷其是非,但是在理論上,我很覺得是不錯。今天,適要為本刊做點稿子,因取維特此文譯之,以質CT及YoungsL.——也是一個老朋友而且正在有事于愛之國——兩君或不以維特的描寫為太尖刻么?雁冰記。第三屆茅盾文學獎(1988年)獲獎名單:1、路遙:《平凡的世界》2、凌力:《少年天子》3、劉白羽:《第二個太陽》4、霍達:《穆斯林的葬禮》5、孫力余小惠:《都市風流》

第四屆茅盾文學獎(1994年)獲獎名單:1、陳忠實:《白鹿原》2、劉斯奮:《白門柳》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