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就是對語言的誤用-試論中期維特根斯坦對哲學的消解_第1頁
哲學就是對語言的誤用-試論中期維特根斯坦對哲學的消解_第2頁
哲學就是對語言的誤用-試論中期維特根斯坦對哲學的消解_第3頁
哲學就是對語言的誤用-試論中期維特根斯坦對哲學的消解_第4頁
哲學就是對語言的誤用-試論中期維特根斯坦對哲學的消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哲學就是對語言的誤用試論中期維特根斯坦對哲學的消解【內(nèi)容提要】本文認為,在公認的維特根斯坦思想開展前后兩個時期之間,事實上存在著一個與前后期都有所不同的中期階段。而他在這個時期的重要思想之一,就是對哲學性質(zhì)的重新認識,即對通常所認為的哲學性質(zhì)的徹底否認。根據(jù)中期維特根斯坦的看法,哲學完全是我們誤用語言的結(jié)果,因此哲學研究的真正目的,就應當是消除對語言的誤用,由此就消除了哲學本身。【關鍵詞】語法/語言的使用/哲學的方法【正文】我們知道,維特根斯坦前后期思想的轉(zhuǎn)變發(fā)生在1929年秋天至1936年,也就是他從奧地利南部小鎮(zhèn)重返劍橋后直到開始撰寫被看作他后期代表作的?哲學研究?。由于這段時間比較長,所

2、以人們通常把它稱做“轉(zhuǎn)折時期。維特根斯坦在這段時間逐漸考慮和形成他以后的主要思想,寫下了大量的筆記,并向?qū)W生們闡述了他的主要觀點。他在這段時間寫下的筆記在他嗣后被整理出版,他的講座筆記也被他的學生們整理出版。這些著作主要包括?哲學語法?1974、?哲學評論?1975、?蘭色和棕色筆記本?1958以及三本講座筆記?維特根斯坦19301933年講座筆記?1959、?維特根斯坦19301932年劍橋講座筆記?1980、?維特根斯坦19321935年劍橋講座筆記?1979等等。此外還有十卷手稿和近800頁的大打印稿bigtypesript,其中許多內(nèi)容已經(jīng)被收入上面提到的幾本書中。在這些著作中,維特根

3、斯坦明顯地開始放棄?邏輯哲學論?中的一些根本觀點,改變了他對邏輯、思想、命題、世界、事實等主要問題的看法。由于這段時間屬于維特根斯坦思想從?邏輯哲學論?到?哲學研究?的過渡階段,因此大多數(shù)研究者并沒有對此給予專門的注意,只是把它看作維特根斯坦放棄前期思想的準備階段:認為他在這段時間里所做的大量筆記以及講座或者是他后期思想的一部分,是為寫作?哲學研究?所做的準備工作;或者是他后期思想的雛形,因此多少還有些不成熟的看法。但這種觀點卻忽略了這樣一個不可回避的事實:?哲學研究?的寫作開始于1936年,而早在1929年維特根斯坦的思想就開始發(fā)生了變化。在這長達近7年的時間里,維特根斯坦的考慮從未停頓過,

4、他所留下的大量筆記就是最好的證明。更值得注意的是,他在?哲學評論?、?哲學語法?等著作中表述的思想與?哲學研究?仍然存在著明顯的差異。這就向我們說明,通常被看作的他思想的轉(zhuǎn)折時期絕不簡單地是從前期到后期的過渡,而是有其自身的思想特征,并由此使他在這段時間的思想與?邏輯哲學論?和?哲學研究?的思想?yún)^(qū)分開來。因此,我們有理由把維特根斯坦思想開展的這段時間稱做“中期,區(qū)別于以?邏輯哲學論?為代表的前期和以?哲學研究?為代表的后期。而他的中期思想代表作就是?哲學評論?、?哲學語法?、?蘭色和棕色筆記本?以及其他的講座筆記。作為思想開展的中期,維特根斯坦在這段時間的哲學考慮確實兼?zhèn)渌捌诤秃笃谒枷氲奶卣?/p>

5、。一方面,雖然他已經(jīng)意識到?邏輯哲學論?的錯誤,但這時他還沒有完全放棄其中的某些主要觀點,例如在?蘭色和棕色筆記本?中還根本上堅持對理想語言的看法。所以,維特根斯坦的中期思想還保存有?邏輯哲學論?的某些痕跡。但另一方面,既然他已經(jīng)看到自己前期思想的錯誤,因此修正這些錯誤自然就成為他如今著手的工作。而其中最大的修正就是他整個視角的改變,也就是說,從邏輯的、形而上學的、獨斷的、理想的世界觀轉(zhuǎn)向了日常的、經(jīng)歷的、心理的、現(xiàn)實的世界觀。毫無疑問,這種轉(zhuǎn)變在維特根斯坦的思想開展中是根本性的。雖然他這時還沒有完全走進經(jīng)歷的日常語言領域,沒有以純粹的語言游戲者的身份使用語言,但他畢竟看到了邏輯語言的世界觀存

6、在的問題,因此試圖從通常的哲學觀念中找到一條通往光明的道路。不僅如此,既然作為他思想開展中的一個獨立階段,維特根斯坦在這段時間里的考慮就有著不同于他前期和后期思想的特點。譬如,?哲學評論?明確提出命題的意義與命題使用者有著親密關系,而不是取決于命題與事實的關系;?哲學語法?那么把語法問題與現(xiàn)象學方法聯(lián)絡起來,用現(xiàn)象學的復原解釋語言使用的過程。這些觀點在?哲學研究?中并沒有得到發(fā)揮,當然也不可能出如今?邏輯哲學論?中。一在維特根斯坦思想開展的中期,一個重要的工作就是對哲學性質(zhì)的考慮。當他徹底拋棄了早期的哲學觀后,他所面臨的首要任務就是要答復“哲學終究是什么?的問題。假設哲學既不是對世界的認識,也

7、不是澄清命題意義的活動,那么,哲學終究是什么呢?維特根斯坦在1933年前后曾在筆記和講座中討論了這個問題,其中有些思想最終開展成為他后期的哲學觀。這里,我們主要根據(jù)維特根斯坦在1933年寫下的題為“哲學的筆記和他給學生所做的同名講座,清理一下他在這個時期對哲學性質(zhì)的根本看法。在題為“哲學的筆記中,維特根斯坦開篇就說明了自己對哲學問題的獨特看法:“哲學的困難不是科學上的理解困難,而是態(tài)度變化上的困難。意志上的抵觸必須拋棄。1,p.161對此,他進一步解釋道,哲學并不會導致我們放棄任何東西,因為我們沒有放棄議論事情,但我們拋棄了議論無意義的文字組合。在另一種意義上,哲學又需要一種放棄,一種情感上的

8、放棄,而不是理智上的放棄。維特根斯坦認為,這或許正是哲學對許多人來說感到困難的原因。在這種意義上,哲學工作就如同建筑一樣,實際上更是一種對這種工作者自身的折磨,一種對他自身觀念的折磨,一種對他認識事物方式的折磨。這種折磨表現(xiàn)為對語言的誤用。例如,在傳統(tǒng)的西方哲學家看來,知識領域存在著兩類問題,一種是根本的、重要的、普遍的,另一種那么是次要的、偶然的,但根據(jù)維特根斯坦的看法,知識領域并不存在所謂重要的、根本的問題,因為一切認識都基于認識者當下所面臨的詳細問題,所以,把“重要的或“根本的等這些形容詞用于說明“問題一詞是不恰當?shù)?。由此,維特根斯坦提出,哲學說明了語言的誤用,或者說,哲學就是錯誤地使用

9、語言的結(jié)果。把哲學的性質(zhì)歸結(jié)為語言問題,這并不是維特根斯坦此時的創(chuàng)造。弗雷格和羅素都以不同的方式說明了哲學問題只能復原為語言問題才能得到答復。?邏輯哲學論?同樣把哲學的任務規(guī)定為對命題意義的澄清。但如今,維特根斯坦不僅把哲學完全看作是語言問題,而且認為哲學的產(chǎn)生正是由于誤用了語言。所以,哲學研究其實應該是一種語言研究,即對語法現(xiàn)象、命題意義、語詞使用的研究。但這種研究又不同于一般的語言學,而是強調(diào)我們通常誤以為正確的語言用法與它們的實際用法之間的區(qū)別。他寫道:“假設我修正一個哲學錯誤,說這就是人們一直認為的方式,我就總是在指一種類似我總是必須指一種類似,并說明這種類似是不正確的。我總是必須指一

10、種人們一直想到的類似,但人們并沒有把它看作一種類似。1,p.163所以,維特根斯坦指出,哲學家總是竭力想要找到恰當?shù)脑~,使得我們可以用這些詞去掌握那些完全融入我們意識中的東西,這就像是一個人的舌頭上有一根頭發(fā),他能感覺到它但卻抓不住它,所以他也就無法弄掉它。這樣,哲學家的工作,就變成總是毫無效果地向人們提供無意義的說話方式或命題等。在?哲學研究?中,維特根斯坦明確地把哲學研究看作是一種語法研究。這種思想在他寫于1933年的這篇筆記中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他在筆記中寫道:“哲學的方法即語法事實或語言事實的明晰表現(xiàn)。1,p.171那么,語法研究為什么會如此重要呢?在維特根斯坦看來,因為語法研究就是對我們所

11、使用的語言的研究,這種研究可以使我們清楚地看到正確地使用語言的方法。而這種語法研究的目的是為了讓語言從形而上學的用法中回到它們?nèi)粘5挠梅ㄖ?。例如,赫拉克里特所說的“一個人不能兩次跨入同一條河流就是錯誤地使用了日常語言,因為根據(jù)我們的日常用法,人們是可以兩次跨入同一條河流的。再如,同一律通常被看作是一個根本規(guī)律,但由于“規(guī)律這個詞本身是無意義的,所以,同一律也就失去了通常認為的重要性。所以,維特根斯坦說:“我們可以把語言稱做是根本的,在這種意義上,語法研究就是根本的,即是它自身的基矗1,p.169但維特根斯坦同時指出,這種語法研究不同于語言學的研究,例如語言學關心從一種語言翻譯為另一種我們所創(chuàng)造

12、的語言,但這里的語法研究卻并不關心翻譯問題,而是強調(diào)一種語言的通常用法。同時,這種語法研究也不討論所謂的語法的本質(zhì),而只是把人們通常使用的某個東西稱做語法而已。因此,他寫道:“語法的重要性就是語言的重要性。1,p.171維特根斯坦在這個筆記中的一些說法后來被他收入到?哲學研究?中,如“哲學家的工作就是為了某個詳細的目的而搜集提醒物、“哲學不干預語言的實際用法;它最終只是描繪這些用法。等等,當然在詳細的表述方式上略有不同。但在19321933年的講座中,維特根斯坦談到哲學的性質(zhì)和工作時卻主要地和直接地是談語言和邏輯問題。他在講座的開始就說明了他這樣做的原因:“我要從我們的討論中排除由經(jīng)歷答復的問

13、題。哲學問題是不能用經(jīng)歷加以解決的,因為我們在哲學中議論的東西不是事實,而是對事實有用的事物。哲學上的費事出自對規(guī)那么體系的觀察,出自對待并不適宜它的事物。這就像是前后觀察一個樹樁,就會看到不同的東西。我們走近一些,記住規(guī)那么,會感到滿意,然后又退后一些,就會感到不滿意。2,p.3正是由于經(jīng)歷會給我們提供與事物的本來相貌完全不同的東西,造成我們認識事物的錯覺,所以,維特根斯坦強調(diào)用邏輯的方法研究語言問題,因為邏輯告訴我們的只是我們在通常情況下使用語言的規(guī)那么,其中不涉及使用者對語言的不同的經(jīng)歷的理解。當我們一再看到維特根斯坦把語言用法比做博弈時,我們可以理解他其實強調(diào)的是規(guī)那么,語言用法的規(guī)那

14、么就如同下棋的規(guī)那么。他在講座中明確指出,語詞與棋子極其相似:知道怎樣用一個詞,就像是知道怎樣挪動一個棋子。那么,下棋的規(guī)那么是怎樣用于玩一盤棋的呢?就是說,玩一盤棋和在棋盤上隨意挪動棋子終究有什么不同?維特根斯坦認為這兩者當然不同,但他所想強調(diào)的是,知道如何使用棋子并不是在進展游戲時的一種個別的心理狀態(tài)。這就是說,詞的意義是由使用規(guī)那么確定的,而不是由賦予這個詞的情感所確定的。所以,維特根斯坦把“如何使用一個詞?和“這個詞的語法是什么?看作是一個問題,它強調(diào)的是使用語詞的語法規(guī)那么。我們由此就可以理解,盡管維特根斯坦從他思想開展的中期開始強調(diào)語言的用法,但他并不是把自己的視角限制在經(jīng)歷上的各

15、種實際用法,而是把語言的用法看作遵守規(guī)那么的過程。維特根斯坦在他的講座中明確地指出,當我們說語詞的意義是由它的用法確定的時候,這并不是說任何某個詳細的使用都可以用來確定這種意義,而是說它是由所有的使用規(guī)那么確定的。這樣,對意義問題的關心自然就變成了對語詞用法規(guī)那么的邏輯研究。維特根斯坦說道:“邏輯如同物理學那樣是從前提進展推論的。但物理學的最初命題是習以為常的經(jīng)歷的結(jié)果,而邏輯的最初命題那么不是。要區(qū)分物理學的命題和邏輯的命題,決不僅僅是得出諸如實驗的或自明的預見,而且必須說明,其中的一個是遵循著語法規(guī)那么而另一個那么沒有遵循這樣的規(guī)那么。2,p.4可見,在這時的維特根斯坦看來,把哲學研究看作

16、語法研究,理由并不在于強調(diào)語言的實際用法,而是強調(diào)語言用法的一套規(guī)那么;只有語詞的完好使用規(guī)那么才可以說明語詞的意義,所以,與他的后期思想不同,維特根斯坦在這個中期思想中仍然重視邏輯分析的使用:事實上,在他這段時期的筆記和講座中,他大量地使用了邏輯的推論來證明哲學研究其實就是一種語言研究,這與?哲學研究?中更多斷定而少于推論的思想有所不同。這也說明維特根斯坦的中期思想與他后期的所謂成熟思想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異。二維特根斯坦在他的筆記中曾用一個故事來解釋他對哲學方法的理解:有一個人聽說船錨是由蒸汽機拉起來的。他只是想到用來開船的那種蒸汽機,也就是蒸汽船用的那種蒸汽機,但他并不知道他所聽到的蒸汽機

17、是什么樣的。后來有人告訴他,用來拉船錨的蒸汽機并不是蒸汽船用的那種,而是在船上用來絞起船描的另一種蒸汽機。那么,他不清楚的問題終究是什么呢?假設按照后來人解釋的那樣,他就應該很容易地理解在船上可能還有另一個蒸汽機;但這卻并沒有完全消除他對蒸汽機的疑慮,因為在他的心目中,蒸汽機就應該是用來開船的而不是用來拉船錨的那種機器。這說明,由于不明真相而產(chǎn)生的疑慮并不會因為增加或減少了某個概念而得到消除。假設他說,“這里一定有錯,那么人們就會說,“你并不是指我們所說的那種蒸汽機,或者說,“你說的蒸汽機并不是指活塞引擎。1,p.171維特根斯坦用這個故事是想說明,哲學問題正像這個人對蒸汽機產(chǎn)生的疑慮一樣,是

18、不能用某個一般的、普遍的概念理解來解決的。蒸汽機并不是只有一種,而用“蒸汽機這個概念所指的機器也并不一定都使用活塞引擎;同時,哲學問題并不具有一個普遍形式,因此解決哲學問題也就不可能有某種公認的方法。維特根斯坦還把哲學問題看作類似于某個社會的構(gòu)成。譬如,人們走到一起構(gòu)成了一個社會,雖然并沒有任何書面的法規(guī)條文,但人們卻需要這樣的規(guī)那么;確實,他們根據(jù)某個指示在聚會時都遵守某些規(guī)那么,但這些規(guī)那么卻并沒有被清楚地表達出來,也沒有什么人去解釋和說明這些規(guī)那么。同樣,他們把某人看作領袖,但這個人卻并不一定坐在桌子的上座,也沒有任何的標志。所以,在我們看來,這個社會似乎很難理解。于是乎,我們就會為他們

19、整理出一套規(guī)那么,把某個帶有明顯標志的人稱做領袖,而把坐在他旁邊的人稱做秘書,并讓其他的人分坐桌子的兩邊。但這樣,我們在得到清楚的社會關系和規(guī)那么之后,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我們被自己限定住了。維特根斯坦指出,其實,當我們用某種方式清楚地表達了或確定了人們業(yè)已遵守的某些規(guī)那么后,我們就把自己帶到了一種兩難的境地:我們都知道我們的行為是遵守了某些規(guī)那么的,但我們的行為卻并不是有意識地按照規(guī)那么去做的;我們在沒有清楚地表達這些規(guī)那么之前,我們都會很好地遵守它們,可一旦我們得到了這些規(guī)那么的清楚表達,我們卻往往無所適從。例如,我看別人下象棋,就會知道棋子如何挪動,但假設有人告訴我象棋規(guī)那么但卻不在棋盤上演示給

20、我看,那么我仍然不知道棋子如何挪動。在維特根斯坦看來,這里的困難在于理解,確立一種規(guī)那么對我們終究有什么幫助。這就像哥白尼體系一樣,在哥白尼沒有提出日心說之前,太陽系里的一切天體一直都是圍繞著太陽運轉(zhuǎn);而對日心說的解釋卻反而使人們對這種運轉(zhuǎn)產(chǎn)生了疑問和不安。所以,維特根斯坦把哲學上的這種不安比喻成一個苦行僧痛苦地站在一個正在上升的重球上,其實他完全可以從球上跳下來,但卻固執(zhí)地站在上面。哲學的不安和痛苦也就來自人們不愿意放棄已有的觀念和理論,并把這些觀念和理論看作必須遵守的法那么和經(jīng)典。一旦像對那位苦行僧大叫一聲“跳下來那樣對人們說一聲“放棄它,那么,哲學上的不安和痛苦也就隨之消失了。維特根斯坦

21、還把哲學問題的解決比做翻開保險柜的鎖:我們可以撥某些數(shù)字或文字來翻開保險柜,所以,只要是沒有對準這些數(shù)字或文字,那么用什么力量都無法翻開它,而一旦對準了,那么就連孩子都可以翻開它。這說明,只要是對準了,那么無需任何力氣就可以翻開保險柜的門。同樣,哲學問題的解決也需要對準問題的關鍵,這個關鍵就是人們認識或?qū)Υ挛锏姆绞?,也是通常所說的“世界觀。在維特根斯坦看來,我們習慣的思維方式是在不同的事物之間建立互相的聯(lián)絡,這種方式外表上看似乎可以對我們理解未知事物有所幫助,但實際上卻違犯了我們的日常語法,也就是違犯了我們?nèi)粘5恼f話方式。例如,我們常常把某人的一個微笑看作是某種暗示或含有某種意思,因此我們就

22、會想盡一切方法去解釋這個微笑,但這種解釋卻往往可能是南轅北轍的。這是因為我們是在物理學解釋的意義上來理解這種解釋的,把它看作是做出微笑的原因。在維特根斯坦看來,這種解釋對我們正確地使用日常語言是很危險的,因為我們都知道,當我們使用語言時,我們是想表達我們的思想、情感、愿望或要求等等,無論我們表達得如何,一切都表如今我們的語言之中,假設要想知道在我們的語言背后還有什么東西的話,那么只有說話者才能明白,而當說話者把他所明白的東西說出來時,他說出來的同樣仍然是語言本身。所以,維特根斯坦說,在這里,一切都是顯而易見的,沒有什么東西需要解釋;相反,對沒有表現(xiàn)出來的東西,我們并不感興趣。維特根斯坦寫道:“

23、哲學不可能干預語言的實際真實的用法,不可能干預實際上所說的東西;哲學最后只能描繪它。因為它也不可能為它提供任何基矗它讓一切事物都順其自然。學習哲學實際上就是在回憶。我們記得我們實際上是這樣來用語詞的。語言或事物在哲學上最重要的方面由于它們的簡單性和相似性而被隱藏起來了。1,p.179這些話后來被他收到?哲學研究?中,出如今第一部分的第124和126節(jié),但他在那里卻給出了另一種解釋,即“哲學問題應當完全消失。第133節(jié)這與維特根斯坦寫作“哲學筆記時的思想有所不同,因為在他這時看來,與其他的問題相比,哲學問題是完全可以解決的,而解決的方法就是要重新排列我們的概念:“哲學問題就是意識到我們概念的無序

24、,而通過排列我們的概念就可以解決哲學問題。1,p.181由此可見,維特根斯坦在思想開展的中期和后期對哲學問題的性質(zhì)有著不同的認識。根據(jù)他在這里對哲學問題的認識,維特根斯坦提出,哲學的方法就應當是清楚地呈現(xiàn)語言事實,就是讓語言事實按照它們本來的樣子表現(xiàn)出來,換句話說,就是描繪我們對語言的詳細使用活動。他說,“明晰的表象對我們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標志著我們的表述方式,我們觀察事物的方式。用我們這個時代典型的術(shù)語說,一種“世界觀。斯賓格勒。1,p.175維特根斯坦這里所說的“清楚的表象dieubersihtlihendarstellung并不是指語言的明晰表達,而是指我們對語言活動的清楚觀察

25、,是語言自身的明晰顯現(xiàn)。因為任何的表達都會面臨著進一步的解釋,但對活動的觀察卻是不需要解釋的,只要我們清楚地觀察到語言的實際用法,并且按照日常的用法使用語言,那么一切被認為是哲學上的問題就都會迎刃而解了。三初讀維特根斯坦時,我們往往對他的話不知所云,因為他在筆記中所留下的都是他隨時隨地隨手記下的思想一閃念,在這些筆記當中并沒有多少思想的連接性,當然就更談不上有邏輯上的論證。但假設讀了他給學生所做的講演,那么就會感到其中的思想開展脈搏是如何跳動的。?哲學研究?給我們的感覺是思想的隨筆和風景畫,這符合維特根斯坦筆記的特點,但在他的思想中期,特別是在他給學生們所做的講演中,他強調(diào)了論證的重要性,并把

26、論證的透明性作為哲學的最終目的。那么,他所說的論證的透明性是指什么呢?我們在他的筆記中可以讀到這樣一句話:“在論證中不需要透明性的人就會落入哲學之中。1,p.183反過來說,哲學的產(chǎn)生正是由于論證的不透明性,或者說是錯誤地使用論證的結(jié)果。在維特根斯坦看來,哲學的產(chǎn)生并不在于它使用了論證,而是在于它的論證是錯誤的;同時,這種錯誤也并不在論證的命題及其邏輯關系上,而是在這種論證所使用的語言上:哲學的論證是錯誤地使用日常語言的結(jié)果,因此,這種論證不能看作是像物理學或邏輯上那樣的真正的論證。維特根斯坦用了個例子來說明這一點;假設某人相信,他發(fā)現(xiàn)了對“生命問題的解決方法,并試圖由此證明一切都非常簡單,那

27、么,為了反駁這種看法,就只需要他想一想在沒有發(fā)現(xiàn)這個解決方法之前的那段時間,因為在那個時候人們?nèi)匀辉谏?,而且仍然可能出現(xiàn)新的解決方法。這就像在邏輯中,我們無法提出任何論證作為對某個邏輯問題的最終解決。由此可見,沒有什么論證可以被看作是終極的論證,同樣,哲學上提出的論證往往以解決某個或某些問題為目的,這必然會使這樣的論證在日常語言的使用中變得毫無意義。所以,維特根斯坦寫道:“哲學的目的是在語言停頓工作的地方豎起一面墻。哲學的結(jié)果是提醒這個或那個明顯的胡說,是理解在碰到語言的界限時頭上起的腫塊。這些腫塊讓我們認識到這個發(fā)現(xiàn)的價值。1,p.187從維特根斯坦的這些話中,我們可以明顯地感覺到他對哲學性質(zhì)的全新理解:在他看來,哲學非但不是由類似物理學或邏輯命題那樣的論證構(gòu)成的,相反,哲學的出現(xiàn)本身恰是錯誤使用這樣論證的結(jié)果;哲學的論證和命題外表上看類似于物理學或邏輯的論證和命題,而且事實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