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稅收管轄權_第1頁
第2章 稅收管轄權_第2頁
第2章 稅收管轄權_第3頁
第2章 稅收管轄權_第4頁
第2章 稅收管轄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國 際 稅 收lnternational Taxation第二章第二章 稅收管轄權稅收管轄權l(xiāng)第一節(jié) 稅收管轄權的概念、確立原則及類型l第二節(jié) 地域稅收管轄權l(xiāng)第三節(jié) 居民稅收管轄權l(xiāng)第四節(jié)各國稅收管轄權的選擇與實施 l國際稅收涉及的納稅人和征稅對象 作為國際稅收涉及的納稅人,必須是跨國的自然人和法人。如果各國稅法中所規(guī)定的自然人或法人納稅人只是在一個國家管轄范圍內(nèi)從事經(jīng)營活動,并只與該國政府發(fā)生納稅關系,這種納稅人就僅僅是國家稅收的納稅人,不是國際稅收涉及的納稅人。 成為國際稅收涉及的納稅人,必須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認為其在這些國家從事經(jīng)濟活動并獲得收入,或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認為其財產(chǎn)存在

2、于這些國家,需要向兩個或兩個國家履行納稅義務。 l國際稅收涉及的直接稅的征稅對象 1、國際稅收涉及所得稅的征稅對象 2、國際稅收涉及的一般財產(chǎn)稅的征稅對象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 稅收管轄權的概念、確立原則及類型稅收管轄權的概念、確立原則及類型l稅收管轄權的概念 稅收管轄權是國家在稅收領域中的主權,是一國政府行使主權證書所擁有的管理權力,它具有獨立性和排他性。各國所得課稅制度的納稅人是指自然人和法人,征稅對象是各類應稅所得。一國政府有權決定對什么人征稅、課征哪些稅以及征收多少稅,這種權力就是稅收管轄權。 l稅收管轄權的基本內(nèi)容1、征稅主體和納稅主體2、納稅客體3、納稅數(shù)量 l稅收管轄權與各種稅種之間的關系

3、1、所得稅與稅收管轄權2、財產(chǎn)稅與稅收管轄權 l稅收管轄權的確立原則與類型 屬地主義原則(Territorial Principle) 屬人主義原則(Personal Principle) l屬地原則是以地域為標準確定國家行使管轄權范圍的一種原則。根據(jù)屬地原則,一國有權對來源于本國境內(nèi)的一切所得征稅,而不論取得這筆收入的是本國人還是外國人。l例如,有一項貿(mào)易活動,其合同簽署地點發(fā)生在甲國,而根據(jù)已簽署的合同,買賣成交的地點又發(fā)生在乙國,在這種情況下,甲、乙兩國均有管轄權。在行為開始的甲國根據(jù)主體的地域原則擁有管轄權,而在行為完成的乙國根據(jù)客體的地域原則擁有管轄權。 l屬人原則 屬人原則,是以人

4、、包括自然人和法人的國籍和住所為標準,確定國家行使管轄權范圍的原則。根據(jù)屬人原則,一個國家有權對本國居民或公民的一切所得征稅,而不論他們的所得來源于本國還是外國。 例如,甲國的居民A在乙國犯罪,甲國根據(jù)屬人原則可以對該居民A所犯罪行起訴,以屬人原則為標準,凡是屬于本國的居民或公民,都應使用。 l屬地原則和屬人原則兩大原則,可以把所得稅屬地原則和屬人原則兩大原則,可以把所得稅的管轄權分為:的管轄權分為: 地域稅收管轄權 居民稅收管轄權 公民稅收管轄權 各國稅收管轄權的現(xiàn)狀各國稅收管轄權的現(xiàn)狀1.同時實行地域管轄權和居民管轄權 例如:中國2.實行單一的地域管轄權 例如:拉美地區(qū)的一些國家3.同時實

5、行地域管轄權、居民管轄權和公民管轄權 例如:美國、利比里亞第二節(jié) 地域稅收管轄權l(xiāng)地域稅收管轄權概述 在實行地域稅收管轄權的國家,以收益、所得來源地或財產(chǎn)存在地為征稅繳稅,而不管納稅人是哪國公民或居民。相反,對于納稅人來源于本國領土范圍以外的收益、所得以及不存在于本國領土范圍內(nèi)的財產(chǎn)不征稅,即使這個納稅人是本國公民或居民,也不必承擔此納稅義務。 l地域稅收管轄權實際上可以分解為兩種情況:一是對本國居民而言只就本國范圍內(nèi)的收益、財產(chǎn)和所得納稅,即使在國外有收益、所得和財產(chǎn),也沒有納稅義務。二是對于本國非居民(外國居民)而言,其在該國領土范圍內(nèi)的收益、所得和財產(chǎn)必須承擔納稅義務。l在實行地域稅收管

6、轄權的條件,由于主權國有權對非居民征稅,所以必然引起國家與國家之間稅收關系的重復課稅,必須對此加以協(xié)調(diào)。 l例如,現(xiàn)有A和B兩個國家,其中在A國有B國的居民從事經(jīng)濟活動,在B國有A國的居民從事經(jīng)濟活動,而且A與B兩國都實行地域稅收管轄權,那么兩國的稅收關系如下:A國政府可以對本國范圍內(nèi)的A國、B國的居民征稅,B國政府可以對本國范圍內(nèi)的B國、A國居民征稅。在兩國都實行地域稅收管轄權的前提下,并不會發(fā)生重復課稅的問題。收入來源地的判定標準收入來源地的判定標準l經(jīng)營所得來源地的確定l勞務所得來源地的確定l投資所得來源地的確定l財產(chǎn)所得來源地的確定 l關于經(jīng)營所得來源地的確定1、常設機構(gòu)標準 2、交易

7、地點標準 l關于勞務所得來源地的確定1、獨立個人勞務所得來源地的確定 固定基地標準,停留時間標準,所得支付地標準2、非獨立個人勞務所得來源地的確定 所得支付地標準,停留時間標準3、跨國其他個人活動所得來源地的確定(跨國政府服務所得,跨國董事費所得,跨國演出或表演所得,退休金所得,學生的所得) l關于投資所得來源地的確定1、權力提供地標準2、權力使用地標準3、雙方分享征稅權力 l關于財產(chǎn)所得來源地的確定1、不動產(chǎn)所得來源地的確定2、財產(chǎn)收益來源地的確定3、遺產(chǎn)繼承所得來源地的確定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居民稅收管轄權居民稅收管轄權l(xiāng)居民稅收管轄權概述l居民身份的確定1、跨國自然人居民身份的確定 住所標準、

8、居所標準、居住時間標準、意愿標準2、跨國法人居民身份的確定 登記注冊地標準、管理機構(gòu)所在地標準、總機構(gòu)所在地標準、資本控制標準、主要經(jīng)營活動所在地標準稅收居民的判定標準稅收居民的判定標準 自然人居民身份的判定標準自然人居民身份的判定標準l對于自然人而言,居民是與參觀者或游客相對應的概念。某人是一國的居民,意味著他已在該國居住較長的時間或打算在該國長期居住,而不是以過境客的身份對該國做短暫的訪問或逗留。 稅收居民的判定標準稅收居民的判定標準l判定自然人居民身份的標準主要有:判定自然人居民身份的標準主要有:1.住所標準l住所(domicile)是一個民法上的概念,一般是指一個人固定的或永久性的居住

9、地。2.居所標準l居所(residence)在實踐中一般是指一個人連續(xù)居住了較長時期但又不準備永久居住的居住地。3.停留時間標準l許多國家規(guī)定,一個人在本國盡管沒有住所或居所,但在一個所得年度中他在本國實際停留(physical presence)的時間較長,超過了規(guī)定的天數(shù),則也要被視為本國的居民。稅收居民的判定標準稅收居民的判定標準l關于關于“住所標準住所標準”的案例:的案例: l20世紀70年代在英國就有這方面的一個判例。有一位先生1910年在加拿大出生,1932年他參加了英國空軍,并于1959年退役,隨后一直在英國一家私人研究機構(gòu)工作,直到1961年正式退休,而且退休后他與英國妻子繼續(xù)

10、在英國生活。在此期間這位先生一直保留了他的加拿大國籍和護照,并經(jīng)常與加拿大有一些金融方面的往來;而且他也希望與妻子一同回加拿大安度晚年,并表示如果妻子先他去世,自己也要回加拿大度過余生。法院判定這位先生盡管在英國居住了44年,但他在英國僅有居所而沒有住所。 稅收居民的判定標準稅收居民的判定標準l居所與住所的區(qū)別:居所與住所的區(qū)別: (1)住所是個人的久住之地,而居所只是人們因某種原因而暫住或客居之地;(2)住所通常涉及到一種意圖,即某人打算將某地作為其永久性居住地,而居所通常是指一種事實,即某人在某地已經(jīng)居住了較長時間或有條件長時期居住。稅收居民的判定標準稅收居民的判定標準l我國停留時間標準我

11、國停留時間標準l我國稅法規(guī)定,在一個納稅年度中在我國住滿1年的個人為我國的稅收居民。l我國的納稅年度為日歷年度,所以一個在我國無住所的人只有在我國從某一年度的1月1日住到12月31日才可能成為我國的稅收居民,跨年度住滿365天并不會成為我國的稅收居民。 2.2 稅收居民的判定標準稅收居民的判定標準l美國的停留時間標準:美國的停留時間標準:l例如:例如:l假定英國人史密斯先生在2000年、2001年、2002年在美國各停留了120天,現(xiàn)需要確定史密斯在2002年是否為美國的居民。l史密斯先生這3年在美國停留天數(shù)的加權計算結(jié)果為180天(120十1201/3十1201/6),沒有達到183天的標準

12、,所以史密斯先生在1995年不是美國的居民。而如果史密斯先生在這3年各停留122天,他停留天數(shù)的加權計算結(jié)果將為183天,那么他便成為美國的稅收居民。 部分國家稅收居民身份的判定標準部分國家稅收居民身份的判定標準 國別自然人居民身份的判定標準 法人居民身份的判定標準澳大利亞(1)在澳大利亞有住所或長期居住地;(2)在納稅年度內(nèi)連續(xù)或累計在澳大利亞停留半年以上。 (1)在澳大利亞注冊; (2)在澳大利亞經(jīng)營; (3)中心管理和控制機構(gòu)在澳大利亞; (4)投票權被澳大利亞居民股東控制。 比利時 (1)已婚夫婦的家庭設在比利時; (2)住所或經(jīng)濟基地在比利時。 (1)在比利時依法注冊成立; (2)公

13、司的總部或?qū)嶋H管理機構(gòu)設在比利時。巴西 (1)持有巴西的長期簽證; (2)因簽訂有就業(yè)合同而持有巴西的臨時簽證; (3)任何12個月中在巴西停留滿183天。 (1)在巴西注冊成立;同時 (2)公司的總部設在巴西境內(nèi)。 加拿大 (1)在加拿大有全年可使用的住處、有銀行帳戶、信用卡以及個人財產(chǎn); (2)在一個日歷年度中在加拿大停留183天或以上。(1)在加拿大依法注冊成立;或(2)中心管理和控制機構(gòu)設在加拿大。 丹麥 在丹麥連續(xù)停留6個月以上 (1) 在丹麥注冊成立;或 (2) 實際管理機構(gòu)在丹麥。 法國 (1)在法國有家庭或經(jīng)濟利益中心; (2)在法國就業(yè)或從事職業(yè); (3)一個日歷年度中在法國

14、停留183天以上。在法國注冊成立。 德國 (1)在一個日歷年度中在德國停留超過6個月; (2)在一年中累積停留了6個月以上。 (1)在德國注冊成立; (2)管理中心在德國。部分國家稅收居民身份的判定標準(續(xù)一)部分國家稅收居民身份的判定標準(續(xù)一) 國別自然人居民身份的判定標準 法人居民身份的判定標準 希臘 有在希臘安家或長期居住的意向。 (1)在希臘注冊成立;或 (2)在希臘有管理機構(gòu)。 印度 (1)在納稅年度內(nèi)停留182天以上; (2)在以前4個年度居住至少365天,而在本財政年度至少停留了60天。 (1)在印度注冊成立;或 (2)管理和控制活動全部在印度開展。 愛爾蘭 (1)在納稅年度停

15、留183天或以上; (2)在納稅年度停留了30天以上,同時在該納稅年度及以前的年度中總共停留了224天以上。 (1)管理和控制的中心機構(gòu)在愛爾蘭。 (2)在愛爾蘭注冊成立。意大利 (1)在意大利辦理了居住人口登記; (2)在意大利有利益中心或經(jīng)營地; (3)在一個財政年度中在意大利停留了183天以上。 (1)在意大利注冊成立;或 (2)法人的管理總部在意大利;或 (3)主要目的是在意大利經(jīng)營。 日本 (1)在日本有生活基地和生活中心; (2)在日本連續(xù)居住滿1年。 (1)在日本依法注冊成立;或 (2)注冊辦公地點或公司總部在日本。 韓國 (1)在韓國有住所或至少1年的住房; (2)在韓國有1年

16、及1年以上的就業(yè)崗位。 (1)在韓國依法注冊成立;或 (2)總機構(gòu)或主要機構(gòu)在韓國。部分國家稅收居民身份的判定標準(續(xù)二)部分國家稅收居民身份的判定標準(續(xù)二) 國別自然人居民身份的判定標準 法人居民身份的判定標準盧森堡(1)在盧森堡有可長期使用的住房;(2在盧森堡連續(xù)停留了6個月以上。 (1)在盧森堡注冊成立; (2)有效管理機構(gòu)在盧森堡。 馬來西亞(1)在一個日歷年度在馬來西亞連續(xù)或累計停留滿182天;(2)評稅年度在馬來西亞停留不到182天,但這次停留與評稅年度前一年或后一年中的182天以上的停留期相連;(3)評稅年度在馬來西亞停留90天以上,但在以前4年中的任何3年居住在馬來西亞或每年

17、停留滿90天。 管理和控制中心在馬來西亞。 墨西哥 在墨西哥安家,除非在一個日歷年度中連續(xù)或累計在別國停留183天以上,或能夠證明已在別國取得了稅收居民身份。 主要經(jīng)營管理中心在墨西哥。 荷蘭 (1)在荷蘭有家庭、住處、經(jīng)濟社會中心,或有長期居住意向;(2)在荷蘭停留了一定時間。(1)依法在荷蘭注冊成立;或(2)中心管理機構(gòu)在荷蘭;(3)實際管理機構(gòu)在荷蘭。 新西蘭(1)在新西蘭有長期性住所;(2)在任何12個月中在新西蘭停留183天以上。 (1)在新西蘭依法注冊成立;或 (2)法人總部設在新西蘭;或 (3)管理和控制機構(gòu)在新西蘭。挪威(1)有在挪威長期居住的意愿;(2)在挪威停留了6個月以上

18、。 (1)在挪威注冊成立;或 (2)有效管理或控制中心在挪威。葡萄牙(1)在一個日歷年度在葡萄牙累計停留183天以上;(2)在葡萄停留時間不到183天但擁有習慣性的住所。(1)法人注冊的總部在葡萄牙;或(2)法人的有效管理機構(gòu)在葡萄牙。部分國家稅收居民身份的判定標準(續(xù)三)部分國家稅收居民身份的判定標準(續(xù)三) 國別自然人居民身份的判定標準法人居民身份的判定標準新加坡(1)在新加坡定居或有定居意向;(2)在納稅年度中在新加坡停留滿183天;(3)在評稅年度的上一年在新加坡停留183天或以上。管理和控制機構(gòu)在新加坡。 西班牙(1)在西班牙有經(jīng)濟或職業(yè)活動的基地;(2)在西班牙有家庭(配偶、子女)

19、;(3)在一個日歷年度中在西班牙停留183天以上。(1)在西班牙注冊成立;或(2)法人的總部在西班牙;或(3)法人的有效管理中心在西班牙。 瑞士(1)在瑞士有合法住宅并打算定居;(2)因從事有收益的活動而在瑞士停留3個月以上;因從事非收益性活動而停留6個月以上。(1)在瑞士注冊成立;或(2)管理中心設在瑞士。 泰國在任何納稅年度(日歷年度)中在泰國累計停留滿180天。(1)在泰國注冊成立;或(2)在泰國境內(nèi)從事商業(yè)行為。 英國(1)在訪問英國的年度中在英國有可供其使用的住房;(2)在納稅年度中在英國停留183天以上(不一定連續(xù)停留);(3)在連續(xù)4年中到英國訪問平均每年達到91天或以上。(1)

20、在英國注冊成立;或(2)中心管理和控制機構(gòu)設在英國。 美國(1)有美國的長期居住證(綠卡);(2)當年(日歷年度)在美國停留滿31天,并且近3年在美國停留天數(shù)的加權平均值等于或大于183天。在美國依法注冊成立。稅收居民的判定標準稅收居民的判定標準 法人居民身份的判定標準法人居民身份的判定標準 1.注冊地標準(又稱法律標準)2.管理機構(gòu)所在地標準3.總機構(gòu)所在地標準4.選舉權控制標準稅收居民的判定標準稅收居民的判定標準1.注冊地標準(又稱法律標準)注冊地標準(又稱法律標準) 凡按照本國的法律在本國注冊成立的法人都是本國的法人居民。2.管理機構(gòu)所在地標準管理機構(gòu)所在地標準 凡是一個法人的管理機構(gòu)設在本國,無論其在哪個國家注冊成立,都是本國的法人居民。稅收居民的判定標準稅收居民的判定標準3.總機構(gòu)所在地標準總機構(gòu)所在地標準 凡是總機構(gòu)設在本國的法人均為本國的居民。 4.選舉權控制標準選舉權控制標準 法人的選舉權和控制權如果被某國居民股東所掌握,則這個法人即為該國的法人居民。2.2 稅收居民的判定標準稅收居民的判定標準l法人居民身份的判定標準之各國規(guī)定:法人居民身份的判定標準之各國規(guī)定: 四種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