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境生物技術實驗講義(1)_第1頁
環(huán)境生物技術實驗講義(1)_第2頁
環(huán)境生物技術實驗講義(1)_第3頁
環(huán)境生物技術實驗講義(1)_第4頁
環(huán)境生物技術實驗講義(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實驗一 細菌淀粉酶和過氧化氫酶定性測定一、實驗目的 了解過氧化氫酶試驗的反應原理和用途。了解淀粉酶試驗的反應原理和用途。通過對淀粉酶和過氧化氫酶的定性測定,加深對酶和酶促反應的感性認識。二、實驗原理酶是微生物機體內(nèi)生物合成的一種生物催化劑,它是高分子蛋白質,具有催化生物化學反應加速進行,并具有傳遞電子、原子和化學基團的作用。微生物的酶按它所在細胞的部位分為胞外酶、胞內(nèi)酶及表面酶。本實驗對胞外酶中的兩種即淀粉酶和過氧化氫酶(亦叫接觸酶)進行定性測定。細菌淀粉酶能將遇碘呈藍色的淀粉水解為遇碘不顯色的糊精,并進一步轉化為糖,淀粉被酶催化分解后用碘檢測不到其變色現(xiàn)象;過氧化氫酶能將過氧化氫快速分解為水

2、和氧氣,能用肉眼很容易的觀測到產(chǎn)生的氣泡。三、實驗儀器和試劑試管(15mm-150mm)5支、試管架1個、培養(yǎng)皿(90mm)3套、接種環(huán)。肉膏胨淀粉瓊脂培養(yǎng)基(1L) : 蛋白胨 10g、Nacl 5g、牛肉膏 5g、 可溶性淀粉 2g、 瓊脂 15g、 蒸餾水定容到1000ml 121 滅菌20min。4淀粉溶液1滴瓶:4g可溶性淀粉加水至100ml革氏碘液1滴瓶:碘1g、KI 2g、蒸餾水300ml (將I與KI先行混合,加入蒸餾水少許充 分振搖,待完全溶解后,再加蒸餾水至300ml。9過氧化氫1滴瓶:30過氧化氫 30ml 蒸餾水 70ml枯草桿菌和大腸桿菌斜面各一支?;钚晕勰嗨?、實驗方

3、法(一)生活污水活性污泥混合液中淀粉酶的測定取3支干凈的試管,按1、2、3對照編號。放在試管架上備用。在1號、2號試管內(nèi)分別加入 5ml、10ml的活性污泥混合液,再在1號和2號試管中分別加10 ml和5 ml蒸餾水。在對照管內(nèi)加15 ml蒸餾水。在1號、2號、3號及對照管中分別加入4的淀粉液4滴(淀粉液的用量,在做預備實驗時根據(jù)樣品中淀粉酶含量多少而定),迅速搖勻并記下反應的初始時間。在上述3個管內(nèi)分別加4滴碘液(碘液用量在預備實驗時酌定),迅速搖勻,這時各管均呈藍色。觀察結果。注意各管的變化,記下各管藍色完全消失時的時間(即淀粉酶和淀粉反應完全的時間),并對結果進行分析。(二)細菌淀粉酶在

4、固體培養(yǎng)基中的擴散實驗將肉膏胨淀粉瓊脂培養(yǎng)基加熱融化,待冷至45左右倒入無菌培養(yǎng)皿內(nèi)(每皿約10 ml),共倒3個,靜置待冷凝即成平板。在無菌操作條件下,用接種環(huán)分別挑取枯草桿菌、大腸桿菌和活性污泥各一環(huán)分別在3個平板上點種5個點。倒置于37恒溫箱內(nèi)過夜培養(yǎng)。觀察結果,取出碘液,分別在3個平板內(nèi)菌落周圍滴加20ul碘液,觀察菌落周圍顏色的變化。若在菌落周圍有一個無色的透明圈,說明該細菌產(chǎn)生淀粉酶并擴散到基質中去。若菌落周圍仍為藍色,說明該細菌不產(chǎn)生淀粉酶。(三)過氧化氫酶的定性測定將配備的斜面培養(yǎng)基接種枯草桿菌、大腸桿菌37恒溫箱內(nèi)過夜培養(yǎng)。用滴管吸取過氧化氫滴加入到菌落上,觀察菌落是否有氣泡

5、。五、實驗報告把所觀察到的現(xiàn)象記錄下來,進行分析。六、思考題淀粉酶定性測定中對照應呈什么顏色?為什么?各菌落呈什么顏色?為什么? 各菌落滴加過氧化氫后呈什么現(xiàn)象?說明什么問題?實驗二 處理生活污水的活性污泥微生物總DNA的提取一、 實驗目的:掌握環(huán)境樣品DNA提取技術。掌握瓊脂糖電泳的檢測原理和方法。二、 實驗原理:活性污泥是一種以好氧性細菌為主體的微生物和水中的懸浮物質、膠體物質混雜在一起形成的肉眼可見的絮狀顆粒,它是廢水生物處理過程的主體。環(huán)境樣品的微生物總DNA的提取和純化方法主要由兩部分組成:1.溫和裂解細胞及溶解DNA的技術,包括物理、化學或酶解作用裂解細胞,是DNA釋放出來。2.在

6、環(huán)境樣品DNA得到充分釋放后,通常采用幾種化學和酶學方法中的任一種來去除雜蛋白、RNA及其他的大分子。瓊脂糖是一種天然聚合長鏈狀分子,可以形成具有剛性的濾孔,凝膠孔徑的大小決定于瓊脂糖的濃度DNA分子在堿性緩沖液中帶負電荷,在外加電場作用下向正極泳動DNA分子在瓊脂糖凝膠中泳動時,有電荷效應與分子篩效應。不同DNA的分子量大小及構型不同,電泳時的泳動率就不同,從而分出不同的區(qū)帶。瓊脂糖凝膠電泳法分離DNA,主要是利用分子篩效應使不同大小的DNA分子分離,把分子量標準參照物和樣品一起進行電泳而得到檢測。溴化乙錠(EB)在紫外光照射下發(fā)射熒光,EB可與DNA分子形成EB-DNA復合物。三、 實驗儀

7、器和試劑:儀器:核酸電泳系統(tǒng),凝膠成像分析系統(tǒng),離心機,移液器,水浴鍋,渦旋振蕩器,EP管。試劑:1、0.1%磷酸鈉緩沖液(PH 8.0)100ml :1M Na2HPO4 93.2ml、1M NaH2PO4 6.8 ml,加熱配制。2、溶菌酶。3、20% SDS 100ml:20g SDS 加滅菌水定容至100ml,加熱。4、70%乙醇:70ml無水乙醇,加滅菌水30ml。5、TE緩沖液(PH 8.0):1M Tris-cl 500ul, 0.2M EDTA 250ul,滅菌水49250ul6、異丙醇,7、8mol/LKAc溶液:392.56g KAC 加滅菌水500ml,121滅菌20mi

8、n。8、1kb DNA分子量標準。9、1%瓊脂糖:0.5g 瓊脂糖加5ml 10TBE,45ml水。10、10TBE: Tris-base 54g、Boric Acid 27.5g、Na2EDTA 4.65g 加蒸餾水定容至500ml,用HCL調(diào)PH 8.311、核酸上樣緩沖液:10ladder四、 實驗方法:1、 取1g活性污泥,離心12000rpm 3min 去上清,滅菌水洗滌2次,10000rpm 3min,去上清。加1ml 0.1mol/L PH8磷酸鈉緩沖液,漩渦震蕩器震蕩20min。2、 加溶菌酶5mg,使終濃度為2.5mg/ml,振蕩5min,37水浴30min。3、 加120u

9、l20%SDS輕柔振蕩15min,6000rpm離心10min。4、 取上清液加0.2倍體積冰冷的8MKAc,顛倒混勻1min,12000rpm離心10min。5、 吸取上清液移到新的EP管中,加0.6倍體積冰冷的異丙醇,顛倒混勻1min,室溫下放置10min,12000rpm離心10min。6、 去上清,加1ml 70% 乙醇洗滌DNA 沉淀,12000rpm離心2min,去乙醇后于37干燥 10min。7、 重復做第6步8、 每管加100 ul TE+400ul滅菌水+0.6倍體積冰冷的異丙醇,顛倒混勻,室溫靜置10min,12000rpm離心10min。9、 棄上清液,將沉淀定容于200

10、ulTE緩沖液中,加0.2倍體積8M KAC,顛倒混勻,室溫靜置5min,12000rpm離心10min。10、 吸取上清液移到新的EP管中,加0.6倍體積冰冷的異丙醇,顛倒混勻,室溫靜置10min,12000rpm離心10min。11、 棄上清液,用1ml 70% 乙醇洗滌DNA 沉淀、12000rpm離心10min,干燥,溶于200 ul TE緩沖液中。12、 吸取20ul DNA溶液,在1%瓊脂糖凝膠上進行電泳,檢測DNA提取效果。加上1kbMaker作為DNA大小的標準。五、實驗報告把在1%瓊脂糖凝膠觀察到的現(xiàn)象記錄下來,進行分析。六、思考題SDS和乙酸鉀的作用? 不同濃度的瓊脂糖凝膠

11、電泳的分辨率?實驗三 微生物總DNA中的16SrDNA PCR擴增技術一、 實驗目的了解以通過引物進行16SrDNA PCR擴增的基本原理掌握從活性污泥微生物總DNA中進行16SrDNA PCR擴增的方法二、 實驗原理RCR是一種選擇性體外擴增DNA的方法,類似于DNA的天然復制過程,其特異性依賴于與靶序列兩端互補的寡核苷酸引物PCR由變性退火延伸三個基本反應步驟構成。在本實驗中,PCR擴增的模板是從活性污泥中提取的微生物總DNA,擴增的目的序列是微生物16SrDNA的V3區(qū)。采用的引物是細菌的一對通用引物,正向引物338F:5-CGC CCG CCG CGC GCG GCG GGC GGG

12、GCG GGG GCG CGG GGG GAC TCC TAC GGG AGG CAG CAG-3。反向引物518R:5-ATT ACC GCG GCT GCT GG-3。其中,正向引物338F的5端連接有40bp的GC 發(fā)夾,以增加DNA解鏈區(qū)的GC含量,提高解鏈溫度。三、 實驗儀器和試劑樣品從活性污泥中提取得到的微生物總DNA。儀器及相關用品PCR擴增儀,瓊脂糖凝膠電泳所需的設備,凝膠成像分析系統(tǒng),移液槍及吸頭,PCR管,高速離心機。試劑Taq DNA 聚合酶,10PCR反應緩沖液,MgCl2 25mmol/L,四種dNTP混合物各為2.5mmol/L。引物:正向引物及反向引物(濃度為25

13、pmol/L),滅菌的去離子水。模板:從活性污泥中提取得到的微生物總DNA,用滅菌的去離子水稀釋10倍后用作模板進行PCR擴增。1kbDNA分子量標準:1.0瓊脂糖;核酸上樣緩沖液。四、 實驗方法1. 建立PCR擴增反應體系PCR擴增反應體系總體積為50ul,向PCR反應管中依次加入以下試劑:10PCR反應緩沖液5ul;dNTPs 2ul;MgCl25ul;引物各1ul;模板1ul;Taq DNA 聚合酶2.5U; 去離子水35ul。在做上述實驗的同時,以去離子水代替擴增模板做一次陰性對照。2設置PCR反應條件 95(5min) 95(1min)55(1min)72(1min)35個循環(huán)72(

14、10min)4備用3.電泳檢查結果 PCR反應結束后,取5ul反應液在1瓊脂糖凝膠上進行電泳,檢測擴增產(chǎn)物。DNA上樣時,加上DNA分子量標記作為判斷PCR產(chǎn)物大小的參照物。五、 實驗報告1. 簡述通用引物進行16SrDNA PCR擴增的基本原理2. 進行結果和觀察、記錄與分析。六、 注意事項1. 在配制PCR反應體系的過程中,應在加入dNTP混合物后再加入Taq DNA 聚合酶,因為有些酶的35外切酶的活性較強,如果反應體系中不含dNTP,可能導致引物分解。2. 應對吸頭和PCR管進行高壓滅菌,每次操作前必須更換吸頭,以免試劑相互污染。七、 思考題1. 以細菌通用引物進行16SrDNA PC

15、R擴增的目的是什么?2. 影響PCR擴增效率的因素有哪些?3. 如果出現(xiàn)非特異性的DNA條帶,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實驗四 土壤中微生物數(shù)量的監(jiān)測一、實驗目的學會土壤懸液的稀釋方法掌握土壤微生物數(shù)量的檢測方法二、實驗原理土壤是微生物生活最適宜的環(huán)境,它具有微生物所需的一切營養(yǎng)物質和微生物進行生長繁殖及生存的各種條件,所以土壤中的微生物的數(shù)量和種類都很多,它們參與土壤中的氮、碳、硫、磷等的礦化作用,使地球上的這些元素能被循環(huán)使用。此外,土壤微生物的活動對土壤的形成、土壤肥力和作物生產(chǎn)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查明土壤中的微生物的數(shù)量及其組成情況,對發(fā)掘土壤微生物資源和對土壤微生物實行定向控制無疑是

16、十分必要的。三、實驗儀器和試劑1. 培養(yǎng)基瓊脂培養(yǎng)基: 牛肉膏 1g、酵母膏 2g、蛋白胨 5g、NaCL 5g、瓊脂 15g、加水定容至1000ml調(diào)PH為74查氏培養(yǎng)基:NaNO3 2g 、K2HPO4 1g 、KCl 0.5g 、MgSO4 0.5 g 、FeSO4 0.01g、蔗糖 30 g、 瓊脂 1520 g 、水 1000 mL 、pH 6.7 2. 滅菌稀釋水、滅菌吸管、滅菌培養(yǎng)基3. 土壤樣品、天平、稱量紙四、實驗方法1. 取新鮮土壤樣品10g,加入90ml無菌水中,塞上滅菌塞子,在搖床上震蕩10min,制成土壤懸液。2. 按10倍稀釋法,將上述土壤懸液稀釋至10-6。3.

17、分別吸取10-2、10-3的稀釋土壤懸液0.1ml,至滅菌培養(yǎng)基中。4. 將加熱完全融化后冷卻至45的查氏瓊脂培養(yǎng)基傾入已加有稀釋土壤懸液的平皿中約15ml,搖勻后平置,待其固化。5. 按同樣方法吸取10-5、10-6的稀釋土壤懸液0.1ml,至滅菌平皿中,傾入營養(yǎng)瓊脂。6. 營養(yǎng)瓊脂平板倒置后于28培養(yǎng),查氏平板于25培養(yǎng)。五、實驗報告根據(jù)平板上的菌落數(shù)與平皿中土壤懸液稀釋倍數(shù)算得每克土壤中的微生物數(shù)量。六、注意事項1. 在營養(yǎng)瓊脂平板上長出的菌落以土壤中異養(yǎng)細胞占絕對優(yōu)勢,對偶然出現(xiàn)的霉菌和放線菌菌落可根據(jù)菌落外現(xiàn)形態(tài)特征的差異而將其刪除,必要是可挑取菌落培養(yǎng)物制成懸滴標本后加以觀察。2.

18、查氏培養(yǎng)基含有3蔗糖,它能抑制大多數(shù)細菌的生長,而霉菌和放線菌能忍受高滲透壓,故能在這種培養(yǎng)基上生長,所得菌數(shù)為霉菌和放線菌的菌數(shù)。七、思考題1.為什么說土壤是微生物最好的培養(yǎng)基?2.如何進行土壤中的微生物的分離和計數(shù)?實驗八 油煙污染物降解菌的分離一、 實驗目的:掌握用稀釋平板分離法分離可降解環(huán)境污染物的微生物;掌握用劃線法分離微生物;掌握菌體分離的原理和方法。二、 實驗原理:油煙污染物由多種有害物質組成,不易于降解。但在長期受油煙污染的土壤中存在著降解油煙的降解菌。故以受油煙污染的土壤為菌體來源分離其降解菌。菌種分離純化的方法有:稀釋混合倒平板法、稀釋涂布平板法、平板劃線分離法、稀釋搖管法、液體培養(yǎng)基分離法、單細胞分離法和選擇培養(yǎng)分離法等。最常用的為劃線法和稀釋法。油煙污染物降解菌可在以金龍魚油為唯一碳源的選擇培養(yǎng)基上生長的菌株。為了獲得純種,必須進一步進行分離純化。三、 實驗儀器和試劑儀器:培養(yǎng)皿、三角瓶、試管、接種環(huán)、涂布棒、磁力攪拌器、恒溫培養(yǎng)箱、試劑:長期受油煙污染的土壤樣品(飯店排油煙口的土壤)、金龍魚油、富集培養(yǎng)基(%):100ml蛋白胨1.0g,牛肉膏0.4g,KH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