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座椅頭枕性能要求和試驗方法_第1頁
汽車座椅頭枕性能要求和試驗方法_第2頁
汽車座椅頭枕性能要求和試驗方法_第3頁
汽車座椅頭枕性能要求和試驗方法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汽車座椅頭枕                              GB 115501995 

2、0;          性能要求和試驗方法                     代替 GB/T 1155089      Motor vehilles-Seats head restraints    -Performance requ

3、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1  主題內容與通用范圍    本標準規(guī)定了汽車座椅頭枕的性能要求和試驗方法。    本標準適用于M1類車輛的前排外側座椅頭枕。2  引用標準    GBT ll559  汽車室內尺寸測量用三維H點裝置    GBT 11563  汽車H點確定程序3  術語31  頭枕    指用以限制乘員頭部相對軀干向后移位的彈性裝置,其作用是發(fā)生撞車

4、事故時,減輕乘員頸椎可能受到的損傷。32  頭部模型(頭型)    指直徑為165mm的球狀或半球狀的剛性模型,動態(tài)試驗時其作用于撞擊點的有效質量為6.8kg。33  假背(靠背加載板)    根據(jù)GBT 11559規(guī)定的人體模型軀干背部形狀制作的曲面加載板。34  座椅中心面    GB/T 11559規(guī)定的成人男子50百分位的三維H點裝置按GBT 11563的程序著坐在座椅上,由三維H點裝置左右對稱中心面來確定的座椅基準面。4  性能要求41  位置及

5、尺寸    頭枕的位置及尺寸應滿足下述要求,但是位置可以調節(jié)的頭枕應能固定在同時滿足411及412要求的位置上。411  沿平行于軀干基準線測量頭枕的頂端到R點的長度,駕駛員座椅為700mm以上,其他座椅為650mm以上。412  由頭枕頂端沿平行于軀干基準線方向向下65mm處或者由R點沿平行于軀干基準線向上635mm處,頭枕的外形寬度以座椅中心面為對稱面,左右各應寬85mm以上。413   位置可以調節(jié)的頭枕的外形高度沿平行于軀干基準線方向測量為100mm以上。42  強度和吸能421  頭枕按52的方法試驗時頭

6、型移動量必須小于102 mm,將載荷加至890 N時頭枕及其安裝部件在座椅及靠背等損破前不能破損或脫落。422  頭枕按53的方法試驗時,加給擺錘(頭型)的減速度連續(xù)超過80 g的時間必須小于3ms。5  試驗方法51  座椅及頭枕在試驗機上的安裝    座椅及頭枕按實車的安裝條件安裝在試驗機上。具有調節(jié)機構的座椅及頭枕的位置按下述要求來調節(jié),其他的調節(jié)機構調節(jié)到設計標準位置。511  座椅前后方向調節(jié)到設計的最后位置。512  座椅上下高度調節(jié)到設計的標準位置。513   座椅靠背的角度調節(jié)到設計標準位

7、置,或者選擇50百分位人體模型的軀干基準線偏離鉛垂方向盡量接近25°角。514  頭枕的高度及前后方向的調整。5141   靜態(tài)試驗時,在高度方向將頭枕調節(jié)到設計上的最高位置后,在前后方向再調節(jié)到最后位置。5142   動態(tài)試驗時,在高度方向將頭枕調節(jié)到設計上的最低位置后,在前后方向再按下述要求調節(jié)。    a做前方撞擊試驗時,調到設計上的最后位置。    b做后方撞擊試驗時,調到設計上的最前位置。52  靜態(tài)試驗521  假背的H點與座椅R點重合,用假背對座椅加載,使得繞H

8、點的后翻力矩為373 N·m,確定此時的移位軀干基準線的位置。522  在坐椅中心面上用頭型繞R點對頭枕施加373 N·m的力矩,載荷作用點為從頭枕的頂端沿著平行于座椅移位前的軀干基準線向下65 mm處,如圖1所示;載荷作用方向與移位軀干基準線垂直,如圖1(a)所示,或者如圖1(b)所示位于以R點為中心的圓周上。523   測量加載時的頭型移位的最前端和移位軀干基準線之間的距離(簡稱頭型的移動量),同時檢查頭枕有無破損。52、4進一步將載荷加載至890 N,檢查頭枕、座椅及骨架等有無破損或脫落。53  動態(tài)試驗531   可以采用擺錘

9、式、發(fā)射式、落下式等試驗裝置。532  前方撞擊試驗5321   撞擊點在座椅中心面上距頭枕頂端,平行于軀干基準線向下65 mm處,沿水平方向將頭型以25±1 kmh的速度向頭枕的前面撞擊。5322   記錄撞擊時作用在頭型上的時間和加速度曲線。533  后方撞擊試驗5331   撞擊點位于座椅中心面上,且在與水平面成45”角的直線與頭枕后面相切的切點上,沿與水平面成45°角,將頭型以25±1 kmh的速度向頭枕的后面撞擊(見圖2)。5332   記錄撞擊時作用在頭型上的時間和加速度曲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