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鉑并卡莫氟治療晚期胃腸道惡性腫瘤的效果_第1頁
順鉑并卡莫氟治療晚期胃腸道惡性腫瘤的效果_第2頁
順鉑并卡莫氟治療晚期胃腸道惡性腫瘤的效果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順鉑并卡莫氟治療晚期胃腸道惡性腫瘤的效果【摘要】 目的 觀察順鉑(DDP)并卡莫氟(HCFU)治療晚期胃腸道惡性腫瘤的效果及毒性反應。方法 將120例晚期胃腸道惡性腫瘤病人隨機分為2組,每組60例。治療組病人應用DDP、HCFU化療,對照組應用DDP、氟尿嘧啶(FU)、醛氫葉酸(CF)化療,評價兩組療效和毒性反應。 結果 治療組有效率為40.0%,對照組有效率為30.0%,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2=9.23,P0.05)。治療組毒性反應較輕。結論 DDP并HCFU治療晚期胃腸道惡性腫瘤療效肯定,毒性反應輕,病人耐受性好。 【關鍵詞】 卡莫氟;順鉑;胃腸腫瘤;藥物療法,聯合 ABSTRACT O

2、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icacy and toxicity of cisplatin (DDP) and carmofur (HCFU) for advanced gastrointestinal malignancies (AGM). Methods Patients with AGM, 120 cases, were divided evenly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treatment group received DDP and HCFU,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3、given DDP, fluorouracil (FU), calcium folinate (CF). The efficacy and toxicity were evaluated. Results The efficacy of treatment and control group was 40.0% and 30.0%,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ing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2=9.23,P0.05). The toxicity observed in treatme

4、nt group was sligh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DDP and HCFU for AGM are pro-ven to be effective with mild toxicity and well tolerated. KEY WORDS Carmofur; Cisplatin; Gastrointestinal neoplasms; Drug therapy, combination 晚期胃腸道惡性腫瘤預后差,多年來一直應用順鉑(DDP)、氟尿嘧啶(FU)、醛氫葉酸(CF)化療,效果不理想。1999年10月

5、2006年10月,我們應用DDP并卡莫氟(HCFU,山東齊魯制藥廠生產)治療晚期胃腸道惡性腫瘤,療效較好,毒性反應輕,病人耐受性良好,現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0例病人均經細胞學和組織學確診為晚期胃癌或結直腸癌。胃癌共78例,均為期,低分化腺癌62例,中分化腺癌14例,黏液腺癌2例;結直腸癌共42例,結腸癌20例,直腸癌22例。結腸癌中Ducks C1 期10 例, C2期8例,D期2例;直腸癌中Ducks C1期12 例, C2期9例,D期1 例。KPS評分均大于60分,預計生存期大于3個月,有可測量的病灶以評價療效。化療前均行X線胸片、腹部B超、CT檢查,血常規(guī)、

6、肝腎功能、心電圖檢查均正常,無化療禁忌證。將120例病人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60例。治療組男40例,女20例,中位年齡52(3569)歲;對照組男35例,女25例,中位年齡50(4060)歲。 1.2 治療方法 治療組應用DDP并HCFU化療,每次口服HCFU (山東齊魯制藥廠生產)200 mg,每日3次,連續(xù)服2周休息1周;DDP 40 mg/m2+9 g/L氯化鈉注射液 250 mL靜滴2 h,第13天,21 d為一周期。對照組應用DDP、FU、CF化療,DDP劑量、用法同治療組;CF 100 mg/m2 + 50 g/L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靜滴,第15天;FU 300 mg/

7、m2 +50 g/L葡萄糖注射液500 mL(接CF后)靜滴68 h,第15天,21 d為一周期。治療2周期后評價兩組的療效及毒性反應,如果有效或穩(wěn)定繼續(xù)用藥至46周期,最終評價療效。兩組在治療期間均記錄病人毒性反應并給予對癥處理。為保證化療計劃的順利完成,應用預防消化道反應藥物甲氧氯普胺、苯海拉明、Vit B6,若惡心嘔吐較重可加用恩丹西酮、格拉司瓊等,部分病人在化療2448 h后給予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或巨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MG-CSF)預防白細胞及血小板下降。治療期間每周檢測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 1.3 療效及毒性反應評定標準 近期療效評價按照1981年WHO制定的標準,

8、分為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穩(wěn)定(SD)及進展(PD),以CR+PR為有效2。毒性反應判定按照1981年WHO制定的標準分為0級2。 2 結 果 2.1 近期療效 治療組CR者13例,PR者11例,SD者26例,PD者10例,有效率為40.0%;對照組CR者3例,PR者15例,SD者24例,PD者18例,有效率為30.0%,兩組有效率比較差異有顯著性(2=9.23,P0.05)。 2.2 毒性反應 治療組毒性反應較輕,其主要毒性反應為消化道反應、靜脈炎、骨髓抑制,腹瀉、黏膜炎及神經毒性等,經過對癥處理后好轉,所有病人均能耐受化療。見表1。表1 兩組毒性反應比較 3 討 論 晚期胃腸

9、道癌的療效一直不能令人滿意,目前作為治療胃腸道癌的DDP+FU+CF方案,有效率在20%左右3。FU屬于細胞周期特異性藥物,能欺騙性地滲入生物大分子,阻斷胸苷酸的形成,導致RNA和DNA的功能障礙,從而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4。其主要作用于細胞周期的S期,即DNA合成期,而處于此期的腫瘤細胞只占增殖細胞總數的15%20%;并且由于FU(時間依賴性藥物)體內半衰期僅為0.5 h,與癌細胞接觸時間短,需要持續(xù)泵入才能有較好療效,但泵入需特殊裝置。另外,毒性反應如口腔黏膜炎、骨髓抑制、脫發(fā)、胃腸道反應明顯。臨床常用靜脈滴注的方法,需反復周圍靜脈穿刺,往往出現靜脈炎,給病人增加了痛苦,甚至不能進行下一次化

10、療。CF可增強FU抗腫瘤活性,較單用FU有更好的療效,但CF本身不是抗癌藥。 HCFU為FU衍生物5,化學結構名為1-乙基氨基甲?;?5-氟尿嘧啶,口服經胃腸道吸收,可以不通過酶解,直接轉變釋出FU,或者經肝臟酶代謝為中間代謝產物如CPEFU和CPRFU,進而再轉變?yōu)镕U,殺傷腫瘤細胞。實驗表明HCFU比5-FU化療指數更高,抗瘤譜更廣,HCFU在體內半衰期為11 h,消除半衰期為40.8 h,口服HCFU可維持較穩(wěn)定的有效治療濃度,從而提高了療效6,7。在治療消化道惡性腫瘤中, HCFU的總療效要比FU高得多, FU的有效率為15%7。K8報道,在HCFU的期研究中的有效率為43.3%。本文

11、治療組有效率為40.0%,與文獻報道一致。治療組部分病人出現不同程度的惡心、嘔吐、腹瀉、熱感、尿頻等癥狀,程度輕微,均在度以下,經過對癥治療或者停藥后均得到緩解。熱感和尿頻是HCFU獨特的癥狀,為HCFU的代謝產物CPEFU刺激大腦濕熱中樞及腦干排尿中樞所致,阿托品及地西泮可以減輕該癥狀的發(fā)生。 本文治療組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毒性反應較輕。HCFU較靜脈滴注FU具有以下優(yōu)點:口服方便,臨床毒性反應輕,適合病人長期用藥;藥物口服經消化道吸收后,經門靜脈入肝,在門靜脈內達到一定的血藥濃度,故口服給藥治療消化道惡性腫瘤肝轉移有獨到之處;HCFU為非肝臟代謝依賴性藥物,肝功能不良者也可使用,該藥肝臟是大

12、多數消化道惡性腫瘤轉移的首發(fā)部位,為并發(fā)肝轉移的肝功能不良的腫瘤病人提供了治療機會;可明顯提高病人生活質量;可在門診服藥治療。 綜上所述,DDP、HCFU化療較DDP、FU、CF化療療效好,毒性反應輕,耐受性好,有利于提高病人生存和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應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周際昌. 實用腫瘤內科學M.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1999:482. 2孫燕,周際昌. 臨床腫瘤內科手冊M. 第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1996:30-34. 3LEVI F, ZIDANI R, MISSER J L, et al. For 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

13、r cancer chemotherapy:radomised multicentre trial of chemotherapy with oxalipiatin,fluoriouracil, and folinic acid in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J. Cancer, 1997,350:681-686. 4胥彬,許建華. 抗癌藥物與腫瘤化學治療進展M. 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1:369. 5HOSHI A, LIGO M, NAKAMURA A, et al. Antiumor activity of 1-hexylcarbamoyo-5-fluorouracil in a variety of experimental tumorsJ. Gaan (Jan J Cancer Res), 1976,67:725-731. 6LIGO M, HOSHI A, NAKAMURA A, et al. Antiumor activity of L-alkylcarbamoyl derivatives of 5-fluorouracil in a variety of mouse tumorsJ. Cancer Chemother Phar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