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實驗七石油瀝青試驗_第1頁
建筑材料:實驗七石油瀝青試驗_第2頁
建筑材料:實驗七石油瀝青試驗_第3頁
建筑材料:實驗七石油瀝青試驗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實驗七 石油瀝青試驗一、針入度測定(一)主要儀器設備1.針入度儀 針連桿質(zhì)量為(47.5±0.05)g,針和針連桿組合件的總質(zhì)量為(50±0.05)g。2.標準針 由硬化回火的不銹鋼制成,洛氏硬度5460,尺寸要求見圖試8.1。3.試樣皿 為金屬圓柱形平底容器:針入度小于200時,內(nèi)徑為55mm,內(nèi)部深度35mm;針入度在200350時,內(nèi)徑70mm,內(nèi)部深度為45mm。4.恒溫水浴 容量不小于10L,能保持溫度在試驗溫度的±0.1范圍內(nèi)。水中應備有一個帶孔的支架,位于水面下不少于100mm,距浴底不少于50mm處。5.平底玻璃皿、秒表、溫度計、金屬皿或瓷柄皿、篩

2、、砂浴或可控制溫度的密閉電爐等。圖試8.1 標準鋼針的形狀及尺寸(二)試樣制備1.將預先除去水分的瀝青試樣在砂浴或密閉電爐上小心加熱,不斷攪拌以防止局部過熱,加熱溫度不得超過試樣估計軟化點100。加熱時間不得超過30min,用篩過濾除去雜質(zhì)。加熱攪拌過程中避免試樣中混入空氣。2.將試樣倒入預先選好的試樣皿中,試樣深度應大于預計穿入深度10mm。3.試樣皿在1530的空氣中冷卻11.5h(小試樣皿)或1.52h(大試樣皿),防止灰塵落入試樣皿。軟化將試樣皿移入保持規(guī)定試驗溫度的恒溫水浴中。小試驗皿恒溫11.5h,大試驗皿恒溫1.52h。(三)試驗步驟1.調(diào)節(jié)針入度儀的水平,檢查針連桿和導軌,以確

3、認無水和其他外來物,無明顯磨擦。用甲苯或其他合適的溶劑清洗針,用干凈布將其擦干,把針插入針連桿中固定。按試驗條件放好砝碼。2.從恒溫水浴中取出試驗皿,放入水溫控制在試驗溫度的平底玻璃皿中的三腿支架上,試樣表面以上的水層高度應不小于10mm,將平底玻璃皿置于針入度儀的平臺上。3.慢慢放下針連桿,使針尖剛好與試樣接觸。必要時用放置在合適位置的光源反射來觀察。拉下活桿,使其與針桿頂端接觸,調(diào)節(jié)針入度儀讀數(shù)為零。4.用手緊壓按鈕,同時啟動秒表,使標準針自由下落穿入瀝青試樣,到規(guī)定時間停壓按鈕,使針停止移動。5.拉下活桿與針連桿頂端接觸,此時的讀數(shù)即為試樣的針入度。6.同一試樣至少重復測定三次,測定點之

4、間及測定點與試樣皿之間距離不應小于10mm。每次測定前應將平底玻璃皿放入恒溫水浴。每次測定換一根干凈的針或取下針用甲苯或其他溶劑擦干凈,再用干凈布擦干。7.測定針入度大于200的瀝青試樣時,至少用三根針,每次測定后將針留在試樣中,直至三次測定完成后,才能把針從試樣中取出。(四)結(jié)果評定1.取三次測定針入度的平均值,取至整數(shù)作為試驗結(jié)果。三次測定的針入度值相差不應大于表試8.1中規(guī)定的數(shù)值。否則,試驗應重做。針入度測定允許最大差值 表試8.1針入度04950149150249250350最大差值246202.重復性和再現(xiàn)性的要求見表試8.2。針入度測定的重復性與再現(xiàn)性要求 表試8.2試樣針入度,

5、25重 復 性再 現(xiàn) 性小于5050及大于50不超過2單位不超過平均值的4不超過4單位不超過平均值的8二、延度測定(一)主要儀器設備1.延度儀 見圖試8.2。2.試件模具 由兩個端模和兩個側(cè)模組成,形狀及尺寸見圖試8.3。3.恒溫水浴 容量不小于10L,能保持溫度在試驗溫度的±0.1范圍內(nèi)。水中應備有一個帶孔的支架,位于水面下不少于100mm,距浴底不少于50mm處。4.溫度計(050,分度0.1和0.5各一支)、金屬皿或瓷皿、篩、砂浴或可控制溫度的密閉電爐等。圖試8.2 瀝青延度儀1滑動器;2螺旋桿;3指針;4標尺;5電動機圖試8.3 延度儀試模(二)試樣制備1.將甘油滑石粉隔離劑

6、(甘油:滑石粉2:1,以質(zhì)量計)拌和均勻,涂于磨光的金屬板上。2.將除去水分的試樣在砂浴上小心加熱,防止局部過熱,加熱溫度不得超過試樣估計軟化點100。用篩過濾,充分攪拌,避免試樣中混入空氣。然后將試樣呈細流狀,自模的一端至另一端往返倒入,使試樣略高于模具。3.試樣在1530的空氣中冷卻30min,然后放入(25±0.1)的水浴中,保持30min后取出,用熱刀將高出模具的瀝青刮去,使瀝青面于模具面平齊。瀝青的刮法應自模的中間向兩邊,表面應十分光滑。將試件連同金屬板再浸入(25±0.1)的水浴中恒溫11.5h。(三)試驗步驟1.檢查延度儀的拉伸速度是否符合要求,然后移動滑板使

7、其指針正對標尺的零點,保持水槽中水溫為(25±0.5)。2.將試件移至延伸儀的水槽中,模具兩端的孔分別套在滑板及槽端的金屬柱上,水面距試件表面應不小于25mm,然后去掉側(cè)模。3.確認延度儀水槽中水溫為(25±0.5)時,開動延度儀,此時儀器不得有振動。觀察瀝青的拉伸情況。在測定時,如發(fā)現(xiàn)瀝青細絲浮于水面或沉入槽底時,則應在水中加入食鹽水調(diào)整水的密度,至與試樣的密度相近后,再進行測定。4.試件拉斷時指針所指標尺上的讀數(shù),即為試樣的延度,以cm表示。在正常情況下,應將試樣拉伸成錐尖狀,在斷裂時實際橫斷面為零。如不能得到上述結(jié)果,則應報告在此條件下無測定結(jié)果。(四)結(jié)果評定1.取

8、平行測定三個結(jié)果的算術平均值作為測定結(jié)果。若三次測定值不在平均值的5以內(nèi),但其中兩個較高值在平均值的5以內(nèi),則舍去最低測定值,取兩個較高值的平均值作為測定結(jié)果。2.兩次測定結(jié)果之差,不應超過:重復性平均值的10,再現(xiàn)性平均值的20。三、軟化點測定(環(huán)球法)(一)主要儀器設備1.瀝青軟化點測定器 見圖試8.4,包括鋼球、試樣環(huán)(圖試8.5)、鋼球定位器(圖試8.6)、支架、溫度計等。2.電爐及其他加熱器。3.金屬板或玻璃板、刀、篩等。圖試8.4 瀝青軟化點測定器1溫度計;2上承板;3樞軸;4鋼球;5環(huán)套;6環(huán);7中承板;8支承座;9下承板;10燒杯 圖試8.5 環(huán) 圖試8.6 鋼球定位器(二)試

9、樣制備1.將黃銅環(huán)置于涂有甘油滑石粉質(zhì)量比為2:1的隔離劑的金屬板或玻璃板上。2.將預先脫水試樣加熱熔化,不斷攪拌,以防止局部過熱,加熱溫度不得高于試樣估計軟化點100,加熱時間不超過30min,用篩過濾。將試樣注入黃銅環(huán)內(nèi)至略高出環(huán)面為止。若估計軟化點在120以上時,應將黃銅環(huán)和金屬板預熱至80100。3.試樣在1530的空氣中冷卻30min后,用熱刀刮去高出環(huán)面的試樣,使瀝青與環(huán)面平齊。4.估計軟化點高于80的試樣,將盛有試樣的黃銅環(huán)及板置于盛有水的保溫槽內(nèi),水溫保持在(5±0.5),恒溫15min。估計軟化點高于80的試樣,將盛有試樣的黃銅環(huán)及板置于盛有甘油的保溫槽內(nèi),甘油溫度

10、保持在(32±1),恒溫15min,或?qū)⑹⒃嚇拥沫h(huán)水平地安放在環(huán)架中承板的孔內(nèi),然后放在盛有水或甘油的燒杯中,恒溫15min,溫度要求同保溫槽。5.燒杯內(nèi)注入新煮沸并冷卻至5的蒸餾水(估計軟化點不高于80的試樣),或注入預先加熱至約32的甘油(估計軟化點高于80的試樣),使水平面或甘油面略低于環(huán)架連桿上的深度標記。(三)試驗步驟1.從水或甘油中取出盛有試樣的黃銅環(huán)放置在環(huán)架中承板的圓孔中,套上鋼球定位器,把整個環(huán)架放入燒杯內(nèi),調(diào)整水面或甘油液面至深度標記,環(huán)架上任何部分不得有氣泡。將溫度計由上層板中心孔垂直插入,使水銀球底部與銅環(huán)下面平齊。2.將燒杯移至有石棉網(wǎng)的三角架上或電爐上,然后將鋼球放在試樣上(須使各環(huán)的平面在全部加熱時間內(nèi)處于水平狀態(tài)),立即加熱,使燒杯內(nèi)水或甘油溫度在3min保持每分鐘上升(5±0.5),在整個測定過程中如溫度的上升速度超出此范圍時,則試驗應重做。3.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