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8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音樂上冊教案全冊 表格版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 1 3 單元)教案 單元名稱 第一單元我愿住在童話里 課時安排 五課時 學情、教材分析 本單元用音樂“講”了幾個小朋友所喜愛的童話故事。既有富有童話色彩的歌曲,又有童話故事音樂。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進而提高學生對不同音樂情緒的感受和聽辨能力以及音樂表現能力。 1、歌曲小紅帽是一首巴西的兒童歌曲。 2/4 拍, C 大調式,是由六個樂句構成的一段體。歌詞以第一人稱敘述了孩子們所熟悉的“小紅帽”的故事。樂曲音階式的級進進行與分解和弦式進行的穿插運用, 使旋律流暢、活躍,歌曲的音樂材料相對較簡單。 2、大鹿是一首法國的、具有童話色彩的兒童歌曲。 2/4拍,F大調。歌詞采用擬人化的敘事手法,幽默風趣,深受學生喜愛。歌曲旋律明快、跳躍,節(jié)奏簡潔、緊湊。 3、永遠住在童話里這是一首極富情趣的兒童歌曲。 D大調,4/4 拍。歌詞以第一人稱表達了小朋友對童話世界的向往 如果這人間象童話一樣美麗,我寧愿不要長大,永遠住在童話里。 4、糖果仙子舞曲為單三部曲式。開始,在弦樂的撥奏上面,鋼片琴用 e小調, 2/4拍奏出甜蜜、潔凈而玲瓏的聲響,弦樂器的撥奏,加上低音 單簧管 的下行音調的助奏,使鋼片琴音色更流暢、柔和、纖巧、有趣。 教學目標 1、能夠有感情地背唱小紅帽和大鹿這兩首歌曲。 2、感受不同音樂情緒所帶來的音樂形象的變化,根據不同的音樂故事進行表演。 教學重點、難點 1、學會并有感情地背唱歌曲小紅帽、大鹿。 2、對不同音樂情緒的感受和聽辨能力以及音樂表現力的培養(yǎng)。 3、體會小紅帽和大鹿所描述的不同音樂故事,指導學生以歌聲表現歌曲中的不同音樂形象和故事的發(fā)展。 教學設計 課 題 歌表演大鹿 教學目標 1、背唱歌曲。 2、 引導學生根據歌詞編創(chuàng)動作進行歌表演。 學習目標 1、能將歌曲大鹿完整地備唱。 2、分角色演唱并表演歌曲。 教學重點、難點 1、學會并有感情的背唱大鹿。 2、體會大鹿所描述的音樂故事,指導學生用歌聲表現歌曲中不同音樂形象。 教學資源(準備) 錄音機 教學方法 分句教唱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批注 一、 導入 我們將要學習的第一單元我愿住在童話里主要是對一些童話故事的學習。讓我們來漫游童話世界吧!今天童話世界里的小主人公是誰呢? 教師播放范唱。 問:今天我們 童話世界里的小主人公是誰呀?(大鹿)板書課題。 二、 學唱歌曲 1、學唱歌曲 ( 1)朗讀歌詞。 ( 2)學生分角色朗讀歌詞。 2、播放范唱 3、學唱歌詞 ( 1)分句學唱。 ( 2)全體跟老師演唱。 ( 3)師生一起分析歌曲情緒變化,悠閑 稍快 快速急切 堅定的。 ( 4)根據情緒變化,和錄音一起演唱歌曲。 ( 5)有表情的演唱。 ( 6)全體背唱歌曲。 三、 創(chuàng)編活動 1、教師引導全體學生根據歌詞內容創(chuàng)編動作 。 2、學生根據歌曲及動作素材,學生自選角色、內容,自編動作。 3、 教師 指導。 4、學生展示表演:有角色(兔子獵人大鹿)扮演,有背景,有配唱拍手伴奏等。 四、 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歌曲大鹿,大家能從歌曲中學到什么? 希望大家多多學習大鹿和小兔子互相幫助的精神,做一個人見人愛的好孩子。 五、板書設計 大鹿 W 悠閑 稍快 快速急切 堅定的 挽 教學反思: 教學設計 課題 欣賞糖果仙子舞曲 教學目標 初步了解芭蕾舞劇,感受糖果仙子舞曲優(yōu)美的情緒。 學習目標 1、隨音樂表現糖果仙子的舞姿。 2、聽辨不同樂器的音色特點。 教學重點、難點 1、對樂曲進行體驗實踐,聽辨樂曲的情緒。 2、聽辨不同樂器的音色特點。 教學資源(準備) 錄音機、圖片 教學方法 聽學引導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批注 一、 導入 播放 糖果仙子舞曲,學生聽辨音樂的情緒 (優(yōu)美動聽)。 二、感受樂曲 導語:糖果仙子舞曲是舞劇胡桃夾子中糖果仙子一個人 的獨舞,我們來了解一下糖果仙子舞曲的故事。 1、芭蕾舞劇胡桃夾子簡介 教師結合圖片,簡單講述童話故事胡桃夾子以及芭蕾舞劇的特點。 2、再次欣賞樂曲糖果仙子舞曲,引導學生想象音樂表現的情景。 隨音樂,再次聆聽,感受樂曲中樂器的音色特點。 3、認識并感受鋼片琴的音色,介紹柴可夫斯基選用鋼片琴的經過。 三、分段聆聽 1、聆聽音樂的力度、節(jié)奏、音色,進一步感受音樂形象。 教師播放音樂,學生聆聽,說一說樂曲的力度,節(jié)奏有什么特點? 2、 聆聽鋼片琴演奏的旋律 教師 播放音樂,引導學生聽出 鋼片琴的演奏旋律,并用動作模仿鋼片琴的演奏姿勢。 3、 再次聆聽,用動作表現出糖果仙子優(yōu)美的舞蹈動作。 四、拓展欣賞 1、 欣賞芭蕾舞劇胡桃夾子選段花之圓舞曲。 2、 老師再給同學們講一個愛麗絲夢游仙境童話故事。同學們想一想,用一首什么樣的樂曲配樂更合適呢? 五、 課堂小結 本節(jié)課我們欣賞了芭蕾舞劇胡桃夾子中的樂曲糖果仙子舞曲,感受到了舞劇音樂的魅力,使我們了解到更多的音樂文化,掌握更多的知識。希望同學們課后自己欣賞更多好聽的音樂。 六、板書設 計 糖果仙子舞曲 教學反思: 教學設計 課題 音樂活動:音的高低、科爾文手勢 教學目標 1、能基本聽辯日常生活及音樂中聲音的高低和音的特 2、在音樂生活中,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提高感受力。 3、培養(yǎng)音樂興趣,激發(fā)音樂情感。 4、讓學生通過對科爾文手勢的學習,能夠準確的運用該手勢表現音階 do re mi fa sol la si do。 學習目標 1、我能分辯日常生活及音樂中聲音的高低。 2、跟著老師學習科爾文手勢并模唱 do re mi fa sol la si do。 教學重點、難點 1、 指導學生 通過音樂實踐,學習和辨別音的高低。 2、區(qū)分音的高低和音的強弱。 3、學習科爾文手勢并模唱音階。 教學資源(準備) 圖片、水杯、 打 擊樂 器 教學方法 聽學指導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批注 一、看一看,比一比 師:先出示圖片兩棵樹對比,再請兩位同學出來比一比誰長的高一點,生:答 師問:你是怎么知道誰高誰低呢?生:答 師:同學們,剛才的對比是通過眼睛的觀察就知道誰高誰低,那請問聲音要怎樣來分辨高低呢?生:答。 二、聽一聽,比一比 師:請你來聽一聽下面的聲音都是什么聲音呢?播放生活中的各種聲音。如:鳥叫、牛叫、風、雷雨、大鐘、鬧鐘、大提琴、小提琴等,請學生說一說是什么聲音。 出示相關圖片,請學生模仿它們的聲音,討論一 下誰的音高,誰的音低,相互交流。 師提問:通過聽辨剛才的那么多奇妙的聲音,你能說說什么樣的聲音聽起來高,什么樣的聲音聽起來低嗎? 生:思考、回答 師:今天我將和你們一起來探索音的高低,出示 課題 。剛才小朋友們很細心,找到了這么多生活中的高低音。 三、敲一敲,比一比 接下來讓我們“比一比”“敲一敲”: 1、 教師 在桌子上放上兩只透明的玻璃 杯,杯子里分別倒入不同容量的水(敲擊時可以發(fā)出不同音高的音),準備一根筷子,請個別學生用筷子敲擊杯子,告訴學生敲敲看那個杯子的音高,那個杯子的低。(總結,重一點的聲音低,輕一些的聲音高) 2、在拿出小鼓和三角鐵,讓學生敲一敲,聽聽誰的聲音高。(總結:沉一點的聲音低,清脆,尖細的聲音高) 四、科爾文手勢學習 1、教學生模唱 do re mi fa sol la si do 的音階。 2、分別教給學生 do re mi fa sol la si do的手勢。 五、課堂小結 師:同學們剛才的表現非常棒,我真為你 們感到高興。 快樂的旅行結束了,通過這一趟的音樂之旅,你們學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 (動物的聲音有高有低,有強有弱,有長有短。我們身邊有很多聲音,它們有的高有的低。歌曲也是由高低不同的音符組成的,而且不同的音可以用不同的手勢表示) 師:今天我們的收獲可真多,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都知道了在我們身邊有很多的高低音,只要是細心的小朋友都能發(fā)現,我希望你們下課后,在你身邊、你周圍,再認真去找一找高低音,我們下一節(jié)課再一起來交流。好嗎? 六、板書設計 音的高低 科爾文手勢 教學反思: 教學設計 課題 唱歌小紅帽 教學目標 1、用輕快的聲音、有感情地背唱歌曲小紅帽。 2、學唱歌曲小紅帽的唱 名。 3、引導學生根據歌詞即興創(chuàng)編動作進行歌表演。 學習目標 1、指導學生在童話故事中,展開想象的翅膀,感受故事中的美好情感。用愉快明亮的聲音演唱敘事歌曲小紅帽。 2、根據故事情節(jié),教育學生懂得尊敬老人是應有的美德。 教學重點、難點 用愉快、明亮的歌聲演唱歌曲,注意一字多音處的詞曲的搭配。 教學資源(準備) 錄音機 教學方法 聽唱學習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批注 一、導入故事 師:同學們好!今天老師來和大家一起講一個故事,小紅帽的故事聽過嗎? 師:從前有個可愛 的小姑娘,誰見了都喜歡,但最喜歡她的是她的奶奶,簡直是她要什么就給她什么。一次,奶奶送給小姑娘一頂用絲絨做的小紅帽,戴在她的頭上正好合適。從此,姑娘再也不愿意戴任何別的帽子,于是大家便叫她“小紅帽”。 師:誰能告訴大家小紅帽是怎樣的一個孩子?(是一個美麗、善良、尊敬老人的小女孩,而且還非常勇敢),你喜歡她嗎? 師:我們今天要講述的是小紅帽給外婆送點心一路上發(fā)生的故事。大家想去看看嗎? 生:想! 師:就讓我們隨著小紅帽到外婆家去,你會更加喜愛她的。 1、師朗讀歌詞 2、提問: ( 1)你能說一說森林里有哪些小動物嗎?你能模仿它的動作嗎? ( 2)森林里有這么多活潑可愛的小動物,小紅帽的心情又怎樣呢?(歡快) 小紅帽的外婆家住在又遠又僻靜的地方,樹林里有一只大灰狼經常出沒。 ( 3)誰能說一說大灰狼是怎樣一種動物?(兇狠、殘暴)誰能給大家表演一下大灰狼是怎樣兇狠殘暴的?(張牙舞爪、身體略前傾下蹲等) ( 4)請小朋友想一想,小紅帽遇到大灰狼后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小紅帽被大灰狼吃掉了)那如果你是小紅帽,會怎么辦呢?(小紅帽沒有上當受騙,她勇敢的戰(zhàn)勝 了大灰狼,順利地把那些好吃的東西送到了外婆家。) ( 5)小紅帽抬頭看看天色,心中打定主意當太陽下山前,我一定要趕回家,同媽媽一同進入夢鄉(xiāng)。 二、學唱歌曲 1、聽錄音 師:我們剛才聽了小紅帽的故事,想不想學小紅帽這首歌呢?現在我們先來聽一聽錄音機里的小朋友是怎樣唱的。 2、教學生認識小節(jié)線、四二拍,學打拍子。 師:現在我們再聽一便錄音,但是這一次我們要把剛才學的打拍子加進去。會唱了的同學輕聲跟著唱一便。 3、全體跟錄音范唱 演唱 。 4、找出問題及時糾正。 5、分組接力唱。 三、結束 在這個故事里最后小紅帽戰(zhàn)勝了大灰狼,我們都喜歡小紅帽,她是一個美麗、善良、尊敬老人的好孩子,大家都要像她那樣,做一個人人夸獎的好學生。 四、板書設計 小紅帽 2/4 小節(jié)線 四二拍 教學反思: 教學設計 課題 欣賞永遠住在童話里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歌曲,感受神奇、美好的童話世界。 2、復習本單元的童話故事。 學習目標 了解歌曲中的童話人物。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在欣賞歌曲永遠住在童話里時,應從歌詞(內容)和旋律(音樂)兩個方面感受歌曲歡快、詼諧的情趣。 教學資源(準備) 錄音機 教學方法 聽唱學習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批注 一、欣賞歌曲 1、聆聽歌曲 ( 1)播放 永遠住在童話里動畫 。初聽歌曲,學生整體感知歌曲所表現的內容和音樂。 學習要求:認真聆聽歌曲中提到了哪些童話故事,是否聽過這些童話故事? ( 2)了解歌曲中所唱到的童話故事。 2、學習歌曲 ( 1)聆聽 永遠住在童話里歌曲 ,隨音樂小聲地跟唱。 ( 2)學生模仿歌曲中的童話人物進行表演。 ( 3)隨歌曲音響演唱歌曲(最好能演唱第二樂段)。 二、復習本單元內容 1、 歌曲表演唱小紅帽大鹿。 2、 聆聽樂曲 糖果仙子舞曲 ,隨音樂進行,模仿糖 果仙子優(yōu)美的舞姿。 三、擴展表演 教師 將學生分成兩個小組,分組展開競賽,比比哪個小組演唱的童話歌曲多。 四、課堂小結 童話世界真美??!童話給我們的童年帶來 了許多快樂的時光,也告訴我們什么是真、善、美。我們喜歡愛童話,讓我們生活的世界像童話一樣美麗! 五、板書設計 永遠住在童話里 教學反思: 單元名稱 第二單元快樂的游戲 課時安排 六課時 學情、教材分析 本單元利用快樂的歌曲 演唱和游戲的演唱形式,激發(fā)學生對本單元的學習興趣,積極參與到學習當中,去創(chuàng)編歌詞、舞蹈動作,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 1、四川民歌數蛤蟆是一首風趣的游戲歌曲。數蛤蟆是兒童很喜歡的活動,學生能在玩中愉快地學習音樂,同時也不乏知識性,在游戲中幫助學生熟悉量詞的用法。歌詞生動、形象,襯詞的運用不僅帶來了濃郁的民族風格,而且改變、擴充了歌曲結構,更充分表達出兒童的喜悅心情。 2、猜謎謠是一首山東民歌。采用一問一答的對唱形式,表現歌曲歡快的情緒,同時也給予學生創(chuàng)編歌詞的空間和與同學之間的合作。 3、士兵進行 曲這是德國作曲家舒曼的名作,選自兒童曲集。表現了一群木偶兵神氣地操練的情景。全曲的旋律進行幾乎都是級進,加上八分休止符的多次使用,塑造了既神氣可愛又小心翼翼地前進的木偶兵的生動形象。這首樂曲雖然不長,但與作者的快樂農夫一樣,是享譽世界的鋼琴小曲,成為鋼琴初學者的必彈曲目。 4、布老虎這是 管弦樂 曲中國兒童玩具的第四樂章,描繪了民間玩具布老虎的生動形象,布老虎既有威嚴的一面,也有溫柔動人的一面,音樂很好地描繪了布老虎的雙重形象。 教學目標 1、學會歌曲數蛤蟆猜謎謠大頭娃娃,并能隨歌聲作表演。 2、認識堂鼓、小鈸,掌握基本的演奏方法并為歌曲作伴奏。 3、聽賞布老虎、舞龍和士兵進行曲,能隨音樂作出相應的反應。 4、用人聲和 打擊樂 器為舞龍制造氣氛,為士兵進行曲設計動作。 教學重點、難點 1、進一步引導學生勇于參加各項音樂活動,繼續(xù)培養(yǎng)活潑、開朗、樂觀的性格和與同學們友好相處,相互合作的能力。 2、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歌唱能力和表演能力。 3、在各項音樂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 4、猜謎謠中一問一答的相互銜接與配合。 5、同時學習堂鼓、小鈸兩種打擊樂器,少數學生會感到困難。 6、士兵進行曲的動作變化較多,且要合拍,容易發(fā)生手忙腳亂的情況。 教學設計 課 題 學唱歌曲數蛤蟆 教學目標 1、學會演唱歌曲數蛤蟆 2、找出歌曲中旋律、節(jié)奏相同的樂句。 3、為歌曲創(chuàng)編歌詞,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4、樹立環(huán)保意識,保護動物從我做起。 學習目標 1、學會找出歌曲中的相同與不同,并用不同的力度演唱。 2、培養(yǎng)學生小組的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1、能用輕松愉快、有感情的聲音 演唱 歌曲數蛤蟆。 2、聽辨歌曲中旋律、節(jié)奏相同的樂句,為歌曲創(chuàng)編歌詞。 3、附點節(jié)奏以及連續(xù)十六分音符的節(jié)奏運用,吐字的清晰。 教學資源(準備) 電子琴、多媒體課件、圖片、動物頭飾 、 打擊樂 器 教學方法 教唱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批注 一、導入新歌。 1、師:小朋友們喜歡小動物嗎?把你 喜歡的小動物的名字告訴我們? (學生說出喜歡的動物的名字:小羊,小貓,小狗等) 2、師:小朋友們,老師給你們出個謎語猜猜,看看誰能猜出是什么動物。 “水中有位歌唱家 ,穿件綠色花衣裳 ,唱起歌來呱呱叫 ,田里數它本領大” .猜一猜它是誰 ? 生:青蛙 師:“青蛙”它長得什么樣? 生:大大的眼睛、大大的嘴巴、長著四條腿(老師根據學生描述用簡筆畫形式把青蛙畫出來) 師:青蛙有個好朋友,外形跟它長得很相似,你們知道它是誰嗎? 生:蛤蟆。 3、師:青蛙和蛤蟆有什么區(qū)別呢?( 教師 播放課件,講解) 師:小朋友們,你們這回了解青蛙和蛤蟆的區(qū)別了吧。雖然蛤蟆的形象相對丑陋些,但是,它和青蛙的本領一樣大,都是捕捉害蟲,保護莊稼的小能手。我們要愛護它、保護它。 (用小朋友喜歡的話題激趣引題 ,在區(qū)別小動物的同時進行愛護益蟲的思想教育 ) 二、歌曲學唱。 1、師:我國民間還有許多歌唱蛤蟆的歌曲呢,比如:山東民歌花蛤蟆,今天我們要來學習我國的四川省有一首民歌數蛤?。ò鍟簲蹈蝮∷拇窀?,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四川的小朋友是怎么數蛤蟆的吧。 2、聽范唱錄音。(出示多媒體動畫范唱) 3、師:我們再聽一遍歌曲(帶著問題聽歌曲) 師:歌曲里數到了“蛤蟆”的哪些部位? 生:嘴、眼睛、腿 師:幾拍子歌曲?歌曲什么情緒 演唱 的呢? 生: 二拍子歌曲,活潑、有趣地。 (板書:1=F 2/4) 4、師:聽小朋友數蛤蟆數得真開心,老師也很想來數看看,大家想不想聽老師數蛤蟆嗎?(師彈琴范唱) 5、領讀歌詞。(出示歌譜) ( 1)師:下面我們跟節(jié)奏來讀讀歌詞。 一只 蛤蟆 | 一張 嘴 |兩只 眼睛 | 四條 腿 |乒乓 乒乓 |跳下 水 | (配上節(jié)奏) ( 2)師:解釋:“花兒梅子希,水上漂” 。因為這首歌曲是四川民歌,所以它采用了地方方言。這句是歌曲中的“襯詞”,沒有任何意義。有了這個“襯詞”以后,歌曲就更加的生動,形象,更有地方特色和 民歌的味道。 提問:你們知道“蛤蟆不吃水,它吃什么了? 解釋:蛤蟆不吃水,它是因為吃害蟲了。莊稼沒有了害蟲,自然就是一個豐收的太平年。我們要用什么樣的心情來演唱歌曲呢? 生:歡快、活潑,高興的心情演唱。 6、學唱歌曲 ( 1)師:大家跟老師配合得真默契,下面我們跟蛤蟆一起來學唱這首歌,師彈琴教唱旋律,并解決歌曲難點。 師:歌曲的襯詞“花兒梅子希”一定要唱得自然流暢,歌曲中的十六分音符、附點音符要唱準。 ( 2)找出節(jié)奏、旋律完全相同的樂句。 師:在這首歌里藏著兩個雙胞胎,也就是說有兩對旋律、節(jié)奏 完全相同的句子,請你們把他找出來,并能唱一唱嗎? 請學生找出來唱一唱,師伴奏。 ( 3)師: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跟著電子琴唱歌曲。 ( 4)跟課件范唱齊唱歌曲。 對唱的較好的同學進行表揚和獎勵。 ( 5)師:四川人民豪爽幽默,我們要把歌曲表現得在詼諧生動一些,大家跟伴奏完整的唱一遍這首歌。 (鼓勵學生,生動 演唱 ) (播放伴奏錄音) ( 6)分男女組進行賽唱。 三、拓展延伸 1、師:大家唱得真棒!你還能接著往下唱嗎?三只、四只蛤蟆呢?我們來試一試,唱一唱,看誰數得清?誰數得準?(播放歌曲伴奏) 請學生說說是用什么辦法數出來的。(師在黑板上貼出蛤蟆圖片) 數出后并唱一唱。 2、創(chuàng)作表演 師:你能加上動作來表演嗎?(全班同學隨音樂自由創(chuàng)編舞蹈動作) 師生舞蹈表演。(請個別學生上臺表演,學生帶上蛤蟆 頭飾 ) 加入打擊樂 器進行表演。 四、課堂小結 小朋友們表現的真精彩,今天我們學唱了歌曲數蛤蟆,認識了蛤蟆也是保護莊稼 的能手,我們要愛護它,保護它,看到有傷害小動物的行為要制止,做個愛護小動物的好學生。 五、作業(yè) 師:請小朋友回去可以找一個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為它編一首兒歌,下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分享!讓我們隨著歌曲的旋律結束我們快樂的音樂課,小朋友們再見 !(播放歌曲數蛤蟆走出教室) 六、板書設計 數蛤蟆 1=F 2/4 教學反思: 教學設計 課題 花蛤蟆 教學目標 1、通過學唱花蛤蟆,領會歌曲描 繪的意境,感受當地兒童的生活情趣。 2、通過表現歌曲花蛤蟆培養(yǎng)學生音樂表現力及合作意識。 3、通過聲音造型荷塘歡歌培養(yǎng)學生即興 創(chuàng)作 的能力。 學習目標 1、聲音造型 荷塘歡歌 2、學唱歌曲 花蛤蟆 3、表現歌曲 花蛤蟆 教學重點、難點 唱好歌曲中的倚音,積極主動的表現歌曲是重點 ;聲音造型是難點。 教學資源(準備) 課件、錄音機、磁帶、 頭飾 (荷花、荷葉 )、手巾花、 打擊樂 (雙響筒、木魚、蛙鳴筒、舞板 ) 教學方法 傳授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批注 一 、組織教學。 聽曲入室,師生問好。 快樂節(jié)奏三分鐘,引導學生用青蛙的叫聲來模仿各種節(jié)奏。 二、聲音造型游戲:荷塘歡歌 出示課件“荷花圖”:這么美的荷花池,到夏天的時候會有很多青蛙蛤蟆來與荷花做伴并唱歌,下面我們用青蛙的叫聲來營造“荷塘歡歌”的景象。 請同學們想好一個蛤蟆叫的節(jié)奏,師隨意點名模仿,看誰的節(jié)奏創(chuàng)作得最好。 請一名同學上臺像老師一樣指揮,師和其他同學坐在一起模仿。 三、學習歌曲花蛤蟆。 1、老師這里有首歌也是表現夏夜荷塘歡騰的景象的,請聽。 (放錄音 )請你根據歌詞唱的內容描述花蛤蟆有 趣的樣子。 邊聽歌曲邊請幾名同學把歌詞描繪的花蛤蟆畫到黑板上。 全班朗讀歌詞檢查各位選手的畫。 2、這首歌有幾處花蛤蟆的叫聲 ?請找出來。這些模仿蛤蟆的叫聲都用了哪種裝飾音 ?(倚音、下滑音 ) 跟琴學唱這四個樂句。 3、再聽歌曲,找出你已經聽會的樂句教大家唱一唱。 4、師生交流:你還有哪幾句不會唱,請大家來幫幫你。 跟琴唱不熟悉的樂句。 5、齊唱全曲。 6、歌唱前加入花蛤蟆叫聲投入 演唱 歌曲。 四、表現歌曲花蛤蟆。 1、自由選擇小組:歌唱組、表演組、 打擊樂伴奏組。 2、分組設計、 創(chuàng)作 隊形、練習。 3、集體演繹。 4、評出優(yōu)秀表演隊、績優(yōu)秀創(chuàng)意隊。 五、結束。 聽曲出室。 六、板書設計 花蛤蟆 教學反思: 教學設計 課題 1、音樂活動士兵進行曲 2、欣賞管弦樂曲布老虎 教學目標 1、能隨著布老虎的音樂展開想象,初步理解音樂表現的內容,并初步了解布老虎的民俗。 2、在熟悉士兵進行曲音樂的基礎上,能按節(jié)拍敏捷地作出種種動作。 學習目標 了解民風民俗及士兵列隊的形象。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音樂表現內容及民風民俗。 2、根據音樂敏捷的做動作。 教學資源(準備) 錄音機 教學方法 引導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批注 一、新課導入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將要學習兩種完全不同風 格的樂器, 它們到底有那些不同風格呢?讓我們走進今天的欣賞課吧! 二、新課教學 1、出示布老虎的圖片或實物后,初聽 管弦樂 曲布老虎 。 2、介紹有關布老虎的民俗。 布老虎是兒童的玩具,在我國很多地方的農村中,人們都喜歡用老虎的造型來打扮小孩,頭戴老虎帽,腳穿老虎鞋,手中拿著布老虎,睡覺時還有老虎枕有一首民謠唱道:“小猴孩,你別哭,你別鬧,給你買個布老虎,白天拿著玩,黑夜嚇麻胡”?!奥楹笔敲耖g傳說中專門殘害兒童的惡鬼,讓孩子穿虎鞋、戴虎帽、玩布老虎是表示驅惡除魔保佑平安的意思。 布老虎身上的圖案色彩鮮明,眼睛很大,額頭還有一個”王”字,但并沒有過于兇猛的樣子,相反,它能使孩子們愛不釋手。 3、復聽布老虎,引導學生分辯兩個 不同的“老虎”主題,一個是貌似兇猛的,一個是比較溫和的。 4、初聽士兵進行曲,感受其進行曲的 律動 。 5、請學生仔細觀賞課本上的圖示,知道一共要做拍 手、拍腿、踏左腳、打槍、立正、敬禮等六個動作。同時要念 qi、 cha、 peng、 pa、 ka 等象聲詞。 6、教師隨音樂作示范。 7、這個練習的難點是既要做動作,又要念出聲音,兩者要密切配合,學生可能會感到困難,因此可帶領學生先隨音樂學做動作,再同時念出聲音。 這段音樂一共有八個樂句,每句四小節(jié),如只做一遍動作,可用第 1、 2、 7、 8樂句,即: 如連續(xù)做兩遍動作,可用整首曲子。 8、可以分組比賽,看哪一組做得最整齊。 9、 教師 彈琴,部分學生做動作,部分學生列隊行進(模仿木偶兵的形象),將掀起本節(jié)課的高潮。 10、學生自己設計動作,自由表演。 三、課堂小結 同學們聽出了什么不同風格呢?(學生答) 四、板書設計 布老虎 士兵進行曲 教學反思: 教學設計 課題 歌曲猜謎謠 教學目標 能用輕快活潑的聲音,充滿童趣地 演唱 猜謎謠,并拓寬學生對各種動物的認識面,從而激發(fā)對動物的熱愛之情。 學習目標 激 發(fā)學生對動物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 1、能用輕快活潑的聲音充滿童趣地演唱猜謎謠。 2、歌曲猜謎謠中襯詞的演唱。 教學資源(準備) 錄音機 教學方法 教唱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批注 一、導入 師:今天上課之前,老師給大家猜一個謎語: 兩個角,抱著頭。(老牛) 上樹頂,爬樹頭。(小猴) 扁扁嘴,細長脖。(白鵝) 坐著高,站著低。(巴狗) 在這個謎語中,每一句都可以猜一種動物。同學們猜得對不對呢?聽聽人家是怎么回答的。 二、歌曲學習 (一)歌詞朗讀 1、把歌詞用兒歌的形 式來朗讀。 2、按歌曲的節(jié)奏齊讀歌詞。 3、用一問一答的形式朗讀歌詞。 (二)學唱歌曲 1、聽錄音范唱,整體感受歌曲。哦,原來每句謎面都有幾種答案呢。 2、跟著范唱反復學唱樂曲,并用動作模仿該種動物。 3、學生分成兩組,一組問一組答,后兩句齊唱,并交換演唱內容。 4、給予學生上臺表演的機會,請兩人一組進行對唱,并讓學生評價,如認為有不足的地方,就用自己的表演來糾正。 三、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不僅進行了猜謎語這個活動,而且還學會了歌曲一問一答的對唱形式。通過今天的學習,我發(fā)現了同學們之間對 演唱 歌曲的合作,同學們非常棒! 四、板書設計 猜謎謠 兩個角,抱著頭。(老牛) 上樹頂,爬樹頭。(小猴) 扁扁嘴,細長脖。(白鵝) 坐著高,站著低。(巴狗) 哈巴狗 教學反思: 教學設計 課題 欣賞舞龍 教學目標 1、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注意力和學習興趣。 2、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 學習目標 1、舞龍知識。技術和造型學習。 2、游戲“鑼鼓喧天”。 教學重點、難點 1、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 2、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注意力和學習興趣。 教學資源(準備) 錄音機 教學方法 示范學習,視頻資料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批注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師出示舞龍的視頻畫面,引起學生的興趣。 二、學習舞龍,主動合作。 1、小朋友自己學一學舞龍的動作。(自由練習) 2、教師示范:舞龍有很多種,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蟠龍出?!?。 3、教師先做一遍,講解動作。手上動作:雙手伸平,先向左,左手在上向上伸直,換右手在上伸直,向右伸平,搖頭擺尾(左右擺臂,上下抖動、后面的人跟著龍頭運動)。首尾合一(龍頭與龍尾鏈接在一起圍成圓圈狀)等等。 (學生練習,教師巡視糾正動作,讓學生說說感受) 4、學生分組,每組一面紅旗,手拿紅旗自由組隊進行練習,教師巡回指導,提示練習動作,及時幫助學生糾正動作。 5、 教師 結合學生的舞龍情況,并請各組表演給老師看。 三、 激發(fā)思維,開拓創(chuàng)新。 小朋友們想到的舞龍動作還有哪些?學生積極表演,師生共同總結。 四、鞏固練習,不斷提高,增加游戲情境。 引導學生操作舞龍,聽著金蛇狂舞的背景音樂,感受愉悅的氣氛。 五、課堂小結 舞龍是我國的一大傳統(tǒng)特色。同學們學習起來還是有一定的困難。不過沒關系,同學們都很認真地在學習,說明我們同學還是比較感興趣的。在今后的學習中,盡量培養(yǎng)同學們動手操作過程的訓練。 六、板書設計 舞 龍 2/4 | - | | -| | | | - 教學反思: 教學設計 課題 唱歌大頭娃娃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歌曲中的跳音,唱跳音時能控制好聲音氣息。能用連貫、跳躍兩種旋律表現大頭娃娃的笑聲。 2、借助伸展和收縮的動作,掌握 和 兩種節(jié)奏疏密,并能及時轉換。 3、通過相互指唱,體驗風趣、滑稽的情趣。 學習目標 用動作和歌聲表現大頭娃娃滑稽可愛的神態(tài)。 教學重點、難點 1、初步學會歌曲中的跳音,唱跳音時能控制好聲音氣息。能用連貫、跳躍兩種旋律表現大頭娃娃的笑聲。 2、借助伸展和收縮的動作,掌握 和 兩種節(jié)奏疏密,并能及時轉換。 3、通過 相互指唱,體驗風趣、滑稽的情趣。 教學資源(準備) 1、一個扎著朝天辮子的大頭娃娃 2、學生每人自制一個紙袋的大頭娃娃 教學方法 表演唱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批注 一、看啞劇表演,了解歌詞內容。 師:“看,我們今天請來了誰?”(教師出示大頭娃娃) 師:“他今天要來給我們表演節(jié)目呢!我們一起來看看,他都有哪些本領?”( 教師 帶上大頭娃娃表演啞?。?師:“他有哪些本領?”(學生回答,教師用歌詞指導,讓學生了解歌詞) 二、教師示范演唱,學生欣賞、熟悉、理解歌詞。 師:“大頭娃娃除了有這些本領,他還有一個什么本領呢?聽!” (教師示范 演唱 ,學生欣賞) 師:“好聽嗎?你都聽到了什么呢?有什么地方不理解的?” (學生回答,教師幫助幼兒理解“朝天扎,搖頭晃腦,指手畫腳”,并讓學生做一做動作) 師:“我們一起合作,我來唱,你來跳!” (學生表演動作,教師演唱,進一步熟悉歌詞內容) 三、學唱歌曲 師:“剛才的表演真好?。∧俏覀円黄鸷痛箢^娃娃唱歌吧!” (學生學唱歌曲) 在學唱歌曲的過程中,教師重點借助伸展和收縮的動作,練習用連貫、跳躍兩種聲音表現大頭娃娃“哈哈”的笑聲。教師帶領學生完整地唱一唱。 然后帶領學生根據第二段的歌詞,做動作學唱歌曲的第 二段。 學生通過相互指著唱,體驗歌曲的風趣。 四、學生帶上自制的大頭娃娃表演唱。 師:“我們也來做一做大頭娃娃吧!” ( 教師 帶領學生帶上大頭娃娃,一起表演 一遍,結束活動) 五、課堂小結 可愛的大頭娃娃們,我們在愉快中結束今天的表演學習。 六、板書設計 大頭娃娃 頓音記號 2/4 | | 教學反思: 單元名稱 第三單元勞動最光榮 課時安排 四課時 學情、教材分析 合作創(chuàng)編、表演,根據音樂設計適當的表演、 律動 。 1、勞動最光榮這是美術片小貓釣魚的主題歌,曾在1954 年“全國文藝創(chuàng)作評獎”中獲獎。歌曲生動活潑,形象鮮明,贊美了“勞動最光榮”。歌曲為五聲宮調式,帶變化的兩段體。 2、理發(fā)師這是一首熱情、歡快的澳大利亞民歌,生動地表現了理發(fā)師認真踏實的工作態(tài)度,把理發(fā)師為他人服務時的愉快心情表現得栩栩如生。歌曲為大調式、單樂段,由四個樂句構成。 3、森林中的鐵匠這是德國作曲家米夏埃利斯 創(chuàng)作 的 管弦樂 作品。有人曾將此曲與艾倫貝格的森林水車和奧爾特的鐘表店并列為三首著名的描繪性標題樂曲。 4、猴子蒸糕這是 一首根據壯族民歌音調編曲而成的敘事性表演唱歌曲。歌曲敘述了猴子想磨米、蒸糕,去請小狗幫助時,未能得到小狗的幫助,便自己動手解決了問題。當猴子蒸好糕時,小狗想吃糕,受到小后的阻攔和“嘲笑”。歌曲的此曲結合自然,小過門和間奏的設置增添了表演的情趣,使音樂更加幽默、風趣。歌曲從側面角度揭示了“勞動光榮、勞動者理應受到尊重”的道理。歌曲為六聲徵調式,帶再現的三段體結構。 5、種玉米是以童話故事“種玉米”為載體,通過講述玉米種子從種到地里到走上人們的餐桌所經歷的過程,引導學生認識玉米種子從播種、發(fā)芽、收割、出售、食用的過程。 教學目標 1、理解歌曲內容,能較正確而有表情地 演唱 歌曲種玉米理發(fā)師。 2、理解勞動最光榮的詞意,熟悉歌曲旋律,能初步模唱歌曲。 3、欣賞樂曲勞動最光榮森林中的鐵匠猴子蒸糕感受音樂活潑、樂觀的情緒和樂曲塑造的音樂形象,積極展開想象。 教學重點、難點 1、積極創(chuàng)設、營造教材主題的情境,引導學生參與藝術實踐,逐步領悟、形成“勞動最光榮”的價值觀,培養(yǎng)“熱愛勞動”、“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的情感、態(tài)度。 2、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的歌唱能力,用自然、圓潤的聲音,連貫流暢地演唱歌曲、表達感情。 3、在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欣賞器樂作品,積極展開想象,感受作品塑造的音樂形象。 教學設計 課 題 欣賞勞動最光榮、歌 曲理發(fā)師 教學目標 1、了解勞動最光榮的內容,熟悉歌曲音調,初步模唱歌曲。 2、能較準確而有表情地演唱理發(fā)師,并隨伴奏進行表演。 3、在實踐活動中領悟“勞動最光榮”之道理,樹立“愛勞動”,“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的意識;培養(yǎng)大膽表現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學習目標 在實踐活動中領悟“勞動最光榮”之道理,樹立“愛勞動”,“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的意識;培養(yǎng)大膽表現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1、指導學生用清脆、明亮的聲音演唱歌曲勞動最光榮,并感受和表現歌曲歡 快活潑的情緒,使學生切身體會到勞動最光榮。 2、能在游戲中熟悉歌曲并能初步體會。 教學資源(準備) 錄音機 教學方法 聽唱法、表 演唱 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批注 一、歌曲勞動最光榮 1、導入 師:春天的早晨,太陽公公慢慢地爬上來,花兒也漸漸地開放了,我們的小動物伙伴們都起來了,猜一猜誰來了? ( 1)師模仿小蝴蝶的動作。 ( 2)師模仿小蜜蜂的動作。 ( 3)師模仿小喜鵲的動作。 2、師:現在就讓我們跟著小蜜蜂、小蝴蝶去聽聽它們的故事。(背景音樂:勞動最光榮伴奏)。 問:其它的小動物都在忙碌著,只有懶惰的小蝴蝶不但不勞動,還到處找其它小動物玩,大家都不理它,為什么呢? (生答) 3、師: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它們的生活(播放勞動最光榮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些學唱這首歌,并一起看看歌詞。 ( 1)跟老師按節(jié)奏輕聲拍手讀歌詞。 ( 2)老師放錄音,學生加歌詞輕聲演唱。 ( 3)解決難點。 ( 4)跟錄音演唱。 二、歌曲理發(fā)師。 1、創(chuàng)設情景,觀看表演:以小品形式作理發(fā)師范唱表演。 師:通過剛才的表演,同學們知道在剛才這段音樂是從哪里傳出來的?(理發(fā)店)今天,我們繼續(xù)走進理發(fā)店看看理發(fā)師們的工作怎么樣? ( 1) 理發(fā)都用哪些工具?它們都發(fā)出什么聲音? ( 2)引出歌詞。 2、 學習歌曲理發(fā)師,并 表演。 ( 1)初聽歌曲。 ( 2) 教師 范唱。 ( 3)生說歌詞、讀歌詞。 ( 4)學唱歌詞,跟錄音唱。 ( 5)知曉歌曲的演唱聲音和情緒。 ( 6)完整演唱。 ( 7)鼓勵小朋友參與設計表演。 ( 8)學生一邊唱,一邊表演歌曲。 三、課堂小結 同學們表現真棒!今天我們學習的歌曲都是以勞動相關的。但我們不能只說只唱,老師還要看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行動。勞動最光榮,我提議:每個小朋友放學后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但做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讓我們休息一下,一邊 演唱理發(fā)師走出理發(fā)店,一邊走出教室吧 ! 四、板書設計 勞動最光榮 理發(fā)師 教學反思: 教學設計 課題 欣賞森林中的鐵匠 教學目標 1、激發(fā)學生聽賞音樂的樂趣,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聆聽音樂的習慣。 2、培養(yǎng)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感受樂曲森林中的鐵匠不同音樂的情緒。 3、鼓勵學生隨著音樂展開想象,感受并描述音樂中力度、速度的變化。 學習目標 隨音樂開展想象,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象力。 教學重點、難點 1、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感受樂曲不同的情緒,體驗勞動的樂趣。 2、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積極參與課堂中的教學活動。 教學資源(準備) 圖片、塑料鐵錘、 打擊樂 器 教學方法 聽學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批注 一、初步聽賞樂曲森林中的鐵匠 師:同學們,音樂是五彩的,我們可以通過聆聽音樂感受音樂的魅力。今天老師帶來一段音樂,向請你們?yōu)檫@段音樂涂上五彩的顏色。下面請大家根據每段音樂的速度、情緒涂上相應的色彩。 1、初步感受樂曲。 2、游戲:聽音樂,涂顏色。 3、請學生結合樂曲的特點說說為什么自己涂這個顏色。 二、揭示課題,了解課題。 1、談話導入:這樣五彩的音樂,它的曲名叫什么呢? 2、簡單了解音樂中的故事情節(jié)。 3、了解樂曲的特點及作曲家。 三、分段聽賞樂曲 1、聽音樂,找一找,并為樂曲排列順序,寫小標題。 2、賞音樂:第一段 ( 1)你覺得這段音樂的速度、情緒是怎樣的? ( 2)樂曲表達了怎樣的情境 ?我們應該選哪幅圖更能體現音樂的意義呢? ( 3)為這段音樂起個小標題。 3、聽賞第二段音樂 ( 1)你們在這段音樂中聽到了什么聲音? ( 2)你們覺得應該選哪幅圖才能表達這段音樂的意義呢? ( 3)給這段音樂起個小標題。 4、聽賞第三段音樂 ( 1)同上選擇圖片。 ( 2)了解教堂,請學生許愿。 ( 3)給樂曲起個小標題。 5、聽賞第四段音樂 ( 1)這段樂曲的速 度有什么變化?表現怎樣的場面? ( 2)給這段樂曲起個小標題。 ( 3)學生用 打擊樂 器,隨音樂的旋律敲打音樂中出現丁丁的聲音。 四、聽 賞全曲,表現音樂 1、小結音樂的特點:夜晚清晨祈禱打鐵。 2、活動:鼓勵學生邊聽邊自創(chuàng)動作和用道具表現樂曲。 五、課堂小結 1、說說勞動能給人帶來什么樣的感覺? 2、延伸教育:老師希望你們要做一個既勤勞有快樂的孩子!不管在學校還是在家里,你要做一個愛勞動的孩子,你能做到嗎? 六、板書設計 森林中的鐵匠 第一樂段:夜晚 第二樂段:清晨 第三樂段:祈禱 第四樂段:打鐵 教學反思: 教學設計 課題 唱歌種玉米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用聽唱法學唱種玉米,感受熱火朝天的勞動場面。 2、能力目標: ( 1)附點音符及兩拍 長音的準確演唱。 ( 2)在欣賞種玉米的過程中,學會使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積極參與填充字母譜、編創(chuàng)旋律等音樂實踐活動,用自己的表達方式或同他人合作按音樂節(jié)奏來創(chuàng)造、表現音樂內容。 3、情感目標:享受勞動帶來的快樂和美好,培養(yǎng)和激發(fā)對勞動的熱愛,并在與他人合作中體驗創(chuàng)造的快樂。教育學生“埋下種子,撒下希望”,將勞動作為人生的一大樂趣,用辛勤的勞動換取豐碩的成果。 學習目標 1、了解種玉米的過程。 2、知道什么都要靠勞動獲得,不能不 勞而獲。 教學重點、難點 1、完整演唱種玉米。 2、歌唱時要有內在的力度,蘊含著力量。 3、附點音符的準確 演唱 ,特別是連續(xù)兩個附點音符。 教學資源 (準備) 錄音磁帶、 打擊樂 器沙錘 教學方法 聽唱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批注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還記得七個小 矮人嗎?他們愉快的勞動情景感動了印度尼西亞的一群小朋友,他們用甜美的歌聲召喚我們也一起來勞動呢!仔細聽,讓我們都做哪些勞動? 二、聆聽歌曲 1、聽范唱帶種玉米( 教師 播放磁帶) 師:都讓我做些什么勞動?。浚ǔ?、施肥、撒種、澆水、) 2、復聽歌曲 要求: ( 1)試著給歌曲起個名字。(出示 課題 ) ( 2)這首歌是幾拍 子的?(四二拍);情緒是優(yōu)美抒情的還是歡快活潑的? 三、學唱歌曲 1、解決難點; X X X X | X X X X | X X | X 0 小聲跟著老師琴聲有感情地讀歌詞,拍手打擊節(jié)奏。 2、重聽錄音范唱,思考 : 想讓玉米有個好收成都要經過哪一些的勞動? 3、請說說種玉米的基本過程,同時,師出示書中歌詞: (1) x x x x|x x x |x x| x 校園 地里播 種 上 金 玉 米 (2)x x x x|x x x |x x| x 我來 鋤 地 你來 割 茅 草 (3)x x x x|x x x |x x| x 幼芽 嬌嫩需 要 勤 澆 水 第一句由教師示范 x. x 節(jié)奏。 第二、三句學生觀察和第一句的異同處,自學。 4、學生分組練習互教互學,遇到的困難說出來,教師面向全體同學指導、糾正。(如:“鋤”“要”“種”三處附點要唱清楚,讓學生體會“馬蹄聲”)。 5、教師評價唱的好和不夠好的地方,并糾正唱錯的詞句。 6、熟悉歌曲,將歌曲完整地演唱。 7、要求學生以飽滿的熱情,有力的氣勢和開心的心情演唱歌曲。(要求:除了用堅定有力的聲音表現勞動氣氛,還要準確演唱二分音 符的時值。) 8、教師對孩子的演唱予以評價。 四、表演歌曲 1、請孩子們出示自己制作的 打擊樂 器沙錘,以及發(fā)出短音的打擊樂器。對孩子 們的制作表示贊賞,對特別有創(chuàng)意和制作特別精美的樂器的孩子獎勵。 2、請孩子對以上三句歌詞進行 創(chuàng)作 伴奏。 3、師評價。 4、 教師 示范教材里的伴奏。 5、全班孩子練習。 6、錄音伴奏,學生邊唱邊分別用沙錘伴奏。 7、師評價。 五、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 六、板書設計 種玉米 附點 教學反思 : 教學設計 課題 表 演唱 猴子蒸糕 教學目標 1、了解歌曲猴子蒸糕的歌曲內容,感受歌曲的風趣 、活潑特點,并能進行簡單的故事創(chuàng)編和表演。 2、通過多媒體課件播放音樂,讓學生在看中學,同時通過觀看可愛的卡通形象,了解歌曲所表達的意思。 3、通過欣賞壯族民歌猴子蒸糕,引導學生總結勞動光榮,不勞而獲可恥的真理,激發(fā)學生對勞動的熱愛之情。 學習目標 勞動光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有趣的符號信息技術
- 禮儀??菩〗M工作匯報
- 計算機網絡技術應用
- 2025版智能物業(yè)管理系統(tǒng)委托開發(fā)合同
- 2025版建筑裝修材料采購合同提升工程品質
- 二零二五年度二手房購房定金協(xié)議確保交易順利進行
- 2025版本范本:智慧農業(yè)種植與管理系統(tǒng)合作協(xié)議
- 2025版電子商務平臺入駐簡易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國產疫苗合作協(xié)議書
- 2025版糧食加工企業(yè)居間代理合同
- 噴漆車間火災應急預案
- 路燈設施維修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
- T-CTSS 3-2024 茶藝職業(yè)技能競賽技術規(guī)程
- 領導到單位調研流程安排
- 疫苗接種與免疫程序在動物疫病防控中的作用
- 瑞幸咖啡與星巴克咖啡商業(yè)模式比較研究
- 統(tǒng)編版語文二年級下冊-25黃帝的傳說-教學課件多篇
- 鉗工技能-銼配
- 人教版高中數學必修第一冊 1.4充分條件與必要條件【課件】
- 盾構始發(fā)正式安全交底
- 培訓師破冰小游戲含內容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