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速公路隧道結構與施工設計》17000字(論文)】_第1頁
【《某高速公路隧道結構與施工設計》17000字(論文)】_第2頁
【《某高速公路隧道結構與施工設計》17000字(論文)】_第3頁
【《某高速公路隧道結構與施工設計》17000字(論文)】_第4頁
【《某高速公路隧道結構與施工設計》17000字(論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頁共82頁第1章設計內(nèi)容與原始資料1.1設計結果與標準1.1.1上交內(nèi)容畢業(yè)設計(論文)答辯時應上交的東西:對門坡2號隧道出口段設計圖紙1套(1號CAD圖紙7張以上;01對門坡2號隧道縱斷面設計圖;02對門坡2號隧道進口段洞門位置設計圖;03對門坡2號隧道進口段洞門結構設計圖;04對門坡2號隧道襯砌結構設計圖(含明洞);05對門坡2號隧道襯砌結構配筋圖;06對門坡2號隧道附屬建筑物設計圖;07對門坡2號隧道施工組織設計圖;08對門坡2號隧道監(jiān)控量測圖。(2)一份設計闡述書;(3)關于主題表述內(nèi)容;(4)有關隧道的英文翻譯。1.1.2設計要求(1)對門坡2號隧道結構斷面型式方案的優(yōu)化比選;(2)對門坡2號隧道進出口段的洞口位置選定及進行洞門結構設計;(3)通過對門坡2號隧道的襯砌結構進行內(nèi)力學的分析和結構設計;(4)對門坡2號隧道的施工圖方案進行比選設計和施工作業(yè)設計;(5)對門坡2號隧道的通氣、照亮、防火等各種附屬設施進行設計;(6)對門坡2號隧道出口段監(jiān)察測量工作。1.2初始設計資料1.2.1線路狀況公路級別:高速公路車道數(shù)量:兩車道運行流量:32000輛/日荷載設計:汽—超20驗算受力:掛—120隧道設計速度:100(km/h)平縱斷面:見資料所訴1.2.2工程地質(zhì)及水文地質(zhì)條件隧道進口段k120+860-k120+915段,地形起伏較大,隧道埋深為7-25米。洞穴巖身段穿越斷層錯動破碎形成的區(qū)域及其中的主要構成的斷層角質(zhì)巖和砂礫巖,巖石受到整個斷層的連續(xù)錯動,巖體被隨著斷層錯動破碎,節(jié)理斷層裂隙被不斷發(fā)育,呈現(xiàn)出類似碎石狀的松散斷層結構,建議按V級圍巖進行襯砌支護。洞穴自身段的彈性模量系數(shù)E=1.5GPa彈性抗力強度系數(shù)模量K=150MPa/m,泊松比μ=0.40,完整性系數(shù)Cm=0.1隧道k120+915-k121+047段,地形起伏較大,隧道埋深較大,最大埋深為55米。洞穴段貫通隧道主體地層中風化的質(zhì)變余硅化凝灰?guī)r基巖,巖體比較完全,節(jié)理中有裂隙少量自然發(fā)育,巖體多部分為塊狀巖石形的夾層鑲嵌砂巖結構,建議按III級圍巖進行襯砌支護.洞身段彈性模量E=20GPa,彈性抗力系數(shù)K=750MPa/m,泊松比μ=0.22,完整性系數(shù)Cm=0.5隧道k121+047-k121+075段,隧道埋深為7-25米.洞身段穿越地層為強風化變余硅化凝灰?guī)r,巖體破碎,節(jié)理裂隙發(fā)育,呈碎石狀壓碎結構。洞穴段貫通穿主要地層巖性為強烈的地質(zhì)風化變余硅化凝灰?guī)r,巖體較為破碎,節(jié)理裂隙發(fā)育,呈碎石狀的巖體壓碎結構,建議按IV級圍巖進行襯砌支護.洞身段的彈性模量E=8GPa,彈性抵抗力系數(shù)K=400MPa/m,泊松比系數(shù)μ=0.30,完整性系數(shù)Cm=0.15隧道出口k121+075-k121+085段,地形起伏較小,隧道埋深為7-13米.洞身段穿越地層為第四系亞砂土夾碎石,結構松散,呈松散結構,建議按V級圍巖進行襯砌支護。洞身段彈性模量E=1.2GPa,彈性抗力系數(shù)K=120MPa/m,泊松比μ=0.45,完整性系數(shù)Cm=0.101.2.3技術經(jīng)濟條件(1)所用的建筑物原材料:水泥:保證資源的供給;砂巖:保證供給;鋼材:必要時盡量供應;木材:可以適當?shù)毓?數(shù)量有限。(2)建筑工程用水:由于在建筑工地附近有一定的水源,能夠滿足施工的需要,水質(zhì)對鋼筋混凝土沒有任何侵蝕。(3)動力條件:滿足施工作業(yè)。(4)施工機具供應:中、小型施工器械。(5)施工技術力量及施工者狀況:可確保。(6)施工期限:自己確定。

第2章隧道總體設計2.1隧道限界隧道的建設限界是為了確保隧道內(nèi)所有交通的正常運行和安全性??瓦\專用隧道不僅提供了列車行駛的空間,還應滿足舒適駕駛、交通安全等服務空間的要求。因此,隧道凈空斷面必須要有一個足夠的空間用于設置通風、照明、標志等,具體還要滿足相應的規(guī)范要求。2.1.1隧道建筑限界的組成及規(guī)定1.不同級別公路隧道建筑限界基本寬度按照圖2-1確定,并符合相關規(guī)范的規(guī)定:圖2-1公路隧道建筑限界(單位:cm)H一建筑限界的高度;W一機動車道寬度;LL一左側向寬度;LR一右側向寬度;C一余寬;L一檢修道寬度;R一人行道寬度;h一檢修道或人行道的高度;EL一建筑限界左頂角寬度;ER一建筑限界右頂角寬度2.關于雙向交通隧道,緊急停車區(qū)必須在兩側配置互相交錯。如圖2-2所示,緊急停車場的建筑物限界應根據(jù)規(guī)格選擇。圖2-2緊急停車帶的建筑限界、寬度和長度(單位:cm)3.橫通道的斷面建筑限界由規(guī)范規(guī)定可取如圖:圖2-3橫通道的斷面建筑限界(單位:cm)2.2本隧道建筑限界車道寬:W=375×2=750cm建筑限界高度:一級公路取H=500cm左側向寬度:LL=50cm右側向寬度:LR=100cm不設余寬檢修道寬度:JL=75cmJR=75cm人行道寬度:R=75cm檢修道或人行道高度:h=30cm頂角寬度:ER=LR=100cmEL=LL=50cm2.3橫斷面優(yōu)化設計2.3.1橫斷面優(yōu)化設計概述公路隧道的設計必須要求考慮鋪路、排水、維護道路、通風、照明、防火、裝修、監(jiān)控等所需的空間,與此同時設計者還要將仰拱的曲率考慮到對隧道的影響,再根據(jù)建設方法,確定安全、低成本的斷面形狀和規(guī)格尺寸。根據(jù)我國隧道工程設計實踐經(jīng)驗,不同的省份或地區(qū)對于隧道橫斷面的設計具有不同執(zhí)行標準。除了常見于隧道的輪廓如單心圓,三心圓,還有尖拱與坦拱共存,且曲率不同。這不僅會影響隧道內(nèi)部設施布局,也會不利于隧道建設過程中的襯砌模版生產(chǎn)。海外和國內(nèi)的鐵路隧道正在推進斷面的統(tǒng)一化。根據(jù)相關說明書,截面具有適合于應力流動和變形的形狀,應滿足周圍巖石的狀態(tài)和凈空的要求。隧道周圍的巖石是III、IV和V級。根據(jù)規(guī)格,對于III、IV、V需要試做仰拱,車輛需要兩條通路。因此,采用三心圓截面的設計。2.3.2影響隧道襯砌結構內(nèi)輪廓線的因素高速公路的隧道給車輛提供了一個舒適的駕駛空間,同時也需要交通安全、防災等服務要求。因此,隧道的橫斷面不但需要能夠滿足對于道路寬度以及對于建筑物限界等的要求,而且必須具備一定的通風、照明、室內(nèi)飾、排水、標志等所需要的裝配空間,并且還需要能夠確保監(jiān)護工作人員在其中的工作時間。所考慮的具體因素參照規(guī)范根據(jù)該圍巖規(guī)范書的要求,在該地塊圍巖的地質(zhì)條件下,圍巖的自穩(wěn)性抵抗能力比較差,側壓力作用下的應變比較大,承載能力弱,為了有效保證圍巖結構的內(nèi)部整體安全,控制其應力變形和整體沉降,選擇了一塊帶有弧形仰拱的大型封閉式整體襯砌斷面。本支線隧道中間的III,IV、V級隧道需要分別自行設置一個仰拱。標準斷面圖如下:圖2-4:隧道內(nèi)輪廓圖第3章洞門結構設計與邊仰坡開挖3.1概述洞口的位置應根據(jù)自然地形、地質(zhì)地貌狀況、環(huán)境保護、洞口之外的相關工程、建設條件和營運要求,結合經(jīng)濟、技術上的比較來決定。隧道應該遵循“早進洞、晩出洞”的原則。為了確保邊坡及仰坡的穩(wěn)定性,不允許大挖大刷。排水溝、截水溝應根據(jù)情況設置在洞口邊坡、仰坡頂面及其周圍,并與路基排水系統(tǒng)綜合考慮,洞門設計要與自然環(huán)境協(xié)調(diào)。3.2洞門結構形式建立隧道洞門,洞門形式的設汁應該確保安全性,并設計成適應環(huán)境的形式。對于位于城鎮(zhèn)、觀光地、高速公路、一等公路附近的隧道,應特別注意與環(huán)境的協(xié)調(diào),當條件允許時,必須在隧道入口附近種植綠樹,且隧道洞門必須垂直于隧道軸線。從結構形式,建筑材料,相對位置方面看有很多類型的洞門形式。目前,中國公路隧道的洞門形式包括:環(huán)框式洞門,端墻式洞門,翼墻式洞門,柱式洞門,臺階式洞門,喇叭口式洞門,削竹式洞門等。不同形式的洞門有其自身的特點,適用于不同等級圍巖的地形。通過對比上述各種洞門的優(yōu)缺點和適應地形,由地質(zhì)資料可知洞口附近偏壓不大,因此選用削竹式洞門最為合適。3.3洞門的構造設計3.3.1洞門結構各部分尺寸擬定此隧道的洞口處地勢平坦,偏壓較小,選擇削竹式洞門比較合適,綜合考慮規(guī)范要求即得洞門的結構圖,如圖3-1。圖3.1洞門結構圖3.4洞門的邊仰坡開挖所謂邊、仰坡開挖線,是指洞口段邊、仰坡與地表的相交線。其工作原理是:用地形圖表示測量區(qū)域內(nèi)地形的高度、自然坡度和地貌。同樣,入口邊仰坡面的平面位置和陡坡也可以在平面圖上以等高線的形式顯示在圖上。邊、仰面邊坡開挖線的描述與繪制,是在不規(guī)則的地形圖中找出規(guī)則圖(坡度、高程等)與不規(guī)則圖(包括地表)的交線。根據(jù)坡腳高程、坡率與等高線的關系,得出開挖范圍,具體計算公式:(3-1)式中——仰坡腳至控制點之間等高線上的控制點之間的水平距離,m;——等高線,m;——坡腳標高,m;——坡率。3.4.1邊坡開挖線(1)取坡腳標高,邊坡坡率取,則:對于796m等高線對于798m等高線對于800m等高線3.4.2仰坡開挖線仰坡坡腳在洞門頂端,取坡腳標高,仰坡坡率取,則:對于795.75m等高線對于795.5m等高線對于795.35m等高線對于794m等高線用平滑的曲線連接各控制點即可得到仰坡的開挖線。具體的邊仰坡開挖線見CAD附圖。

第4章襯砌結構內(nèi)力計算隧道襯砌的設計和應用計算一定要與隧道圍巖的自承載力緊密結合:既要確保隧道襯砌在施工時有一個足夠大的凈空,又要確保其在施工時具有一個足夠大的強度,從而確保其建筑物在一定的使用壽命內(nèi)的安全和可靠。4.1計算模型隧道工程的力學特性是隧道工程的計算原則上比地基工程的計算更復雜,并且體現(xiàn)在計算參數(shù)的選擇。通過支撐結構和周圍巖石相互作用的不同方法,有兩種用于隧道結構計算的模型。一種是傳統(tǒng)的結構力學模型,周圍的巖石對結構變形起著制約作用;另一種是最近的巖石力學模型,以周圍的巖石為主軸承,支撐結構限制周圍巖石的變形。本次研究設計采用第一種設計模型,認為圍巖對支護結構的影響只是作用在支護結構上的荷載(包括主動圍巖壓力和被動圍巖彈性抗力),故又稱荷載結構模型。應用該模型進行支護結構設計的關鍵是如何準確確定作用在支護結構上的主動荷載和圍巖對支護結構的彈性抗力。這種處理模型較為適用于圍巖因過度松動變形而松弛坍塌,支護結構主動承受圍巖松動應力的情況。4.2襯砌承受的荷載由于計算方法采用的是荷載結構模型,因此在計算內(nèi)力之前,首先必須得先計算結構上的荷載。襯砌結構的荷載大致可劃分為主動荷載和被動荷載。其中,主動荷載是指作用在結構上引起結構產(chǎn)生應變的荷載,如圍巖壓力、支護結構自重等;被動荷載是指由結構變形和壓縮引起的圍巖被動抗力,即限制結構變形的彈性抗力。4.3圍巖壓力的確定4.3.1概述圍巖壓力是指引起地下開掘空間周圍得巖體及產(chǎn)生支護變形或破壞的力。它包括由于地應力引起的圍巖變形作用在支護結構上的力。通常采用狹義的圍巖壓力即作用在支護結構上的圍巖壓力,工程上只計算狹義的圍巖壓力。隧道上方圍巖變形、破壞、坍塌形成的相對穩(wěn)定的平衡拱稱為自然拱。然而,天然拱門并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可能形成。在工程實踐中,天然拱的形成與埋深有關。具體來說,由于上覆土層厚度較小,淺埋隧道不能形成自然拱。如果隧道開挖后不及時支護,巖石會發(fā)生崩塌或大量移動,甚至在地表形成崩塌區(qū);由于深埋隧道的拱效應,圍巖壓力遠小于洞頂覆土自重,圍巖本身能夠承受荷載;明挖隧道拱圈上部為回填土,不能形成自然拱。4.3.2暗挖深淺埋的確定由上文,確定圍巖壓力的關鍵首先是明確深淺埋的界限,根據(jù)經(jīng)驗及相關規(guī)定,深淺埋的界限深度可由下列公式給出:(4-1)(4-2)(4-3)式中——深埋、淺埋隧道的深度分界線,m;——坍方平均高度,m;——圍巖級別,如Ⅲ級圍巖,則取3;——寬度影響系數(shù);——坑道寬度,m;——以為基準,每增減1m時圍巖的壓力增減比,當時,取,當時,取;當隧道覆蓋層厚度時為深埋,為淺埋。因此,對于在本設計中涉及到的圍巖而言,Ⅲ級圍巖取 (4-4)Ⅳ、Ⅴ級圍巖取(4-5)4.3.3圍巖壓力的計算當隧道覆巖土得厚度時,圍巖垂直均布壓力值為:(4-6)式中——圍巖容重,kN/m3;——坍方平均高度,m;當隧道上方巖土體層厚度時,圍巖垂直均布壓力值為:(4-7)式中——圍巖容重,kN/m3;——隧道埋置深度,m。由上述公式可以得出對應等級圍巖的圍巖壓力情況:Ⅲ級圍巖段(k120+915-k121+047)由隧道的縱斷面圖很容易清楚地可以看出,隧道Ⅲ級圍巖覆土層沉積厚度較大,因此,只存在深埋()一種特殊情況,因此,此時的圍巖壓力完全要按照深埋進行檢算工作。Ⅳ級圍巖段(k121+047-k121+075)由隧道縱斷面地圖很容易知,隧道Ⅳ級圍巖上方覆巖土層厚度約為7-25m,因此,可以看出有淺埋()、深埋()兩種情況,因此,此時的圍巖壓力應該分別檢算。Ⅴ級圍巖段(k120+860-k120+915,k121+075-k121+085)由隧道的縱斷面圖很容易看出,板山坡隧道Ⅴ級圍巖覆土層厚度為7~25m和7~13m,對應里程(k120+860-k120+915)和(k121+075-k121+085),因此,存在淺埋()的情況。表5-1最不利情況覆土層厚度圍巖等級埋深情況最不利覆土層厚度(m)Ⅲ深埋7.776Ⅳ淺埋深埋7.77619.44Ⅴ淺埋15.552明洞淺埋34.4結構內(nèi)力計算4.4.1基本原理在結構內(nèi)力計算中,通常采用傳統(tǒng)的荷載結構模型。其實質(zhì)是結構力學中的矩陣位移法。首先進行單元分析,找出節(jié)點力與節(jié)點位移的關系,即單元剛度矩陣。然后,將具有共同位移的各節(jié)點單元剛度矩陣元簡單地進行疊加,建立節(jié)點靜力平衡條件下的結構剛度方程,由結構剛度方程求解結構各節(jié)點的未知位移即求解了結構剛度方程,得到收斂于節(jié)點的各單元的位移,進而得到單元的節(jié)點力,即襯砌的內(nèi)力。在當前的設計計算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本設計采用Fortran語言編寫程序。4.4.2襯砌截面強度檢算為了有效地保證襯砌結構的安全可靠,在充分獲得隧道結構襯砌內(nèi)力后,有必要進行斷面強度驗算。任何一段襯砌必須滿足安全計算的要求,否則必須重新修改襯砌的形狀或尺寸,重新計算設計,直到滿足安全要求為止;損傷階段法或許用應力法仍可用于其它鐵路隧道和公路隧道的襯砌結構設計。本設計采用破損階段法當時,對于隧道素混凝土襯砌,此時其承載能力由抗壓強度決定,具體計算公式如下:(5-12)式中——軸向力偏心距,;,——作用檢算截面的彎矩,KN·m;軸向力,KN;——混凝土或砌體結構的強度安全系數(shù);——混凝土或砌體的抗壓極限強度,參考有關規(guī)范選取,MPa,——檢算截面的寬度和高度(通常b取1m計算),m;——構件縱向彎曲系數(shù),對于襯砌拱圈及拱背緊密回填的邊墻可取——軸向力偏心影響系數(shù),其值為當,從結構的抗裂性出發(fā),此時其承載力由抗拉承載強度控制,具體計算公式如下:(5-13)式中——混凝土的抗拉極限強度,MPa;其他參數(shù)含義同上式。注:除檢查截面強度外,為充分發(fā)揮混凝土抗壓強度高的優(yōu)點和抗拉強度低的缺點,軸力偏心應按隧道有關規(guī)范控制:隧道襯砌和明挖隧道的軸力偏心不應大于斷面厚度的45%;半明挖隧道外壁及襯砌偏心受壓構件截面厚度不宜大于30%;地基偏心率不大于巖基墻底厚度的25%,地基基礎的墻底厚度的1/6。4.4.3內(nèi)力計算和檢算(電算)在本文設計中,按照前文初步規(guī)劃擬定的襯砌內(nèi)部輪廓采用了對襯砌內(nèi)力進行計算電算。各級范圍的圍巖在不同地點埋深情況下有所區(qū)別:1.Ⅴ級圍巖明洞段襯砌計算(覆土層厚度為3.0m)(1)單元劃分和荷載情況圖4-圖4-1Ⅴ級圍巖明洞段荷載圖該段襯砌的計算模型(不計仰拱)、單元劃分(沿襯砌軸線劃分為30個單元)以及荷載情況,如圖5-17所示:輸入文件3016101311-5.7107.949-5.955.950.74730.513125.4973.6735.700.50.519225.7067.522.50.50.531*15030*0.15e43.00.0200.0230.412.41027.023.030.0100002.00017.0006.0009213.62.42.70.90.9表4-1Ⅴ級圍巖明洞段襯砌單元內(nèi)力和節(jié)點位移nodeniqimi0.49382350-.13346240-.023961401.48356070-.08095668.025462862.47457030-.02845035.040722413.46442960.02840002.021714754.45734180.02963153.023301015.45262530.03213239.023568706.45029940.03507269.021653157.45015930.03769304.017332938.45180870.03936461.010969389.45470620.03962728.0033907210.45822270.03822270-.0042448711.46170510.03510252-.0106095412.46453620.03042453-.0143717913.46619370.02452911-.0143541514.46629630.02280641-.0096702015.46629740-.02277290-.0036270416.46629550.02281176-.0096660417.46619320.02452762-.0143511318.46453560.03042298-.0143699219.46170460.03510089-.0106089020.45822270.03822095-.0042455721.45470650.03962561.0033886022.45180960.03936322.0109663623.45016040.03769385.0173307724.45030020.03507307.0216507425.45262740.03213229.0235666226.45734490.02963168.0232987827.46443140.02840125.0217140728.47457030-.02844971.0407225629.48355980-.08095577.0254639030.49382230-.13345990-.02395874(3)內(nèi)力計算和圖形圖4-2Ⅴ級圍巖明洞結構軸力圖圖4-2Ⅴ級圍巖明洞結構軸力圖zhzhou軸力圖圖4-3Ⅴ級圍巖明洞結構彎矩圖圖4-4Ⅴ級圍巖明洞結構位移圖

圖4-4Ⅴ級圍巖明洞結構位移圖2.Ⅴ級圍巖淺埋段襯砌計算(k120+860-k120+915,最不利覆土層厚度為15.552m)單元劃分和荷載情況該段襯砌的計算模型(不計仰拱)、單元劃分(沿襯砌軸線劃分為30個單元)以及荷載情況,如圖5-1所示:圖4-5Ⅴ級圍巖超淺埋段荷載圖圖4-5Ⅴ級圍巖超淺埋段荷載圖(2)輸入文件3016101311-5.7107.949-5.955.950.74730.513125.4973.6735.700.50.519225.7067.522.50.50.531*15030*0.15e45.00.0200.0230.212.40.7027.023.015.5520.0100002.00017.0006.0009213.62.42.70.90.9表5-2Ⅴ級圍巖超淺埋段襯砌單元內(nèi)力和節(jié)點位移nodeniqimi01.51966500-.34531230-.0043896811.50940000-.19831210.1041303021.50041000-.05131229.1155206031.48582100.15302920.0296791041.482923600.13552400-.0135652451.47681800.11511210-.0433525761.467451020.09757160-.0575865571.45561200.08346943-.0586667081.442181020.07319981-.0493901691.42815200.06691545-.03281606101.41445600.06457347-.01207282111.40204200.06587411.00979429121.39173400.07031813.03001715131.38422300.07724067.04626036141.38001600.08579319.05674182151.38002300-.08568224.06040594161.38001500.08579725.05674325171.38422400.07723713.04626157181.39173300.07031982.03002038191.402033600.06587467.00979788201.41445600.06457087-.01207090211.42814400.06691905-.03281058221.44218400.07319665-.04938693231.45560500.08346937-.05866330241.46745100.09757132-.05758409251.47682800.11510490-.04335619261.48294000.13551740-.01357384271.48583000.15303440.02967441281.50042500-.05131147.11551780291.50941400-.19831160.10412940301.519673600-.34531230-.00438952內(nèi)力計算和圖形圖4-6圖4-6Ⅴ級圍巖襯砌超淺埋段襯砌軸力圖圖圖4-7Ⅴ級圍巖襯砌超淺埋段襯砌彎矩圖圖4圖4-8Ⅴ級圍巖襯砌超淺埋位移圖3.Ⅲ級圍巖深埋段襯砌計算(最不利覆土層厚度為7.776m)(1)單元劃分和荷載情況該段襯砌的計算模型(不計仰拱)、單元劃分(沿襯砌軸線劃分為30個單元)以及荷載情況,如圖5-13所示:圖4-9Ⅲ級圍巖荷載圖圖4-9Ⅲ級圍巖荷載圖輸入文件3016101311-5.7107.949-5.955.950.74730.513125.4973.6735.700.50.519225.7067.522.50.50.531*75030*2.00e43.00.0210.0230.212.40.3150.023.07.7760.0100002.00017.0006.0009213.62.42.70.90.9計算結果及圖形表5-3Ⅲ級圍巖襯砌單元內(nèi)力和節(jié)點位移nodeniqimi0.679201020-.11794130.000926221.66894160-.09574805.025177842.65995510-.05085494.035462553.64929040.04684493.016552214.63462690.05285469.013220065.61518230.06321038.004470196.59255560.07996874-.013318687.56893970.07182259-.045285018.54265770.03283037-.072122959.51144860.00483118-.0699953510.47856580-.01173570-.0476970311.44722720-.01730973-.0141985812.42037790-.01314712.0220357213.40048630-.00124269.0536679414.38938310.01583617.0750340715.38938540-.01580138.0825748116.38938410.01583383.0750335017.40048650-.00124086.0536680718.42037800-.01314646.0220362519.44722430-.01730798-.0141969020.47856320-.01173507-.0476961021.51144360.00483135-.0699940022.54265650.03282992-.0721221023.56893630.07182034-.0452858624.59256100.07996853-.0133200325.61518560.06321069.0044690526.63462590.05285550.0132200427.64929400.04684547.0165526328.65995650-.05085502.0354626629.66894780-.09574857.0251779430.67921010-.11794170.00092616圖4-10Ⅲ級圍巖軸力圖圖4-10Ⅲ級圍巖軸力圖圖圖4-11Ⅲ級圍巖襯砌結構彎矩圖圖圖4-12Ⅲ級圍巖襯砌結構位移圖

第5章隧道支護結構設計5.1概述隧道開挖后,由于破壞了隧道周圍巖體的自然應力平衡,圍巖應力重新分布,可能出現(xiàn)應力集中。為了保護周圍圍巖穩(wěn)定,保證行車安全,必須采用具有足夠強度和剛度的支護結構,即襯砌結構。根據(jù)支護形式的不同,襯砌結構可分為外支護、內(nèi)支護和混合支護。隧道襯砌設計應綜合考慮水文地質(zhì)條件、斷面形狀和施工條件,充分利用圍巖的自承能力。襯砌結構型式、材料、尺寸應根據(jù)使用要求、圍巖等級、工程地質(zhì)及水文地質(zhì)條件、隧道埋深及結構受力特點,通過工程類比和結構計算綜合分析確定,并結合工程建設條件和環(huán)境條件。在對門坡2號隧道中暗挖隧道采用復合襯砌結構,明挖隧道采用模板混凝土襯砌結構。5.2復合式襯砌結構所謂復合襯砌,是指襯砌結構有一層以上,可分為兩層、三層或多層,它是在不同的時間連續(xù)建造的。然而,在目前的實踐中,它被分為兩層:內(nèi)層和外層。主要分為:(1)噴錨支護與混凝土支護;(2)噴錨支護與噴射混凝土襯砌;(3)格柵鋼架噴射混凝土與混凝土襯砌;(4)裝配式混凝土與混凝土襯砌。具體復合式襯砌設計應符合《公路隧道設計規(guī)范》規(guī)定。5.3支護技術(1)超前小導管注漿由于鉆爆法對周圍巖體的擾動范圍太廣,在施工時很有可能會出現(xiàn)土方開挖時表面不自穩(wěn)或者是地面沉降超標等情況。要想有效地保證建筑物工程實際施工的正常順利開展,就必須通過一些特殊的工程處理方法來對地層設計出預加固。本隧道設計中,采用了最常用的超前小導管注漿方法,這種方法常與格柵鋼架配合使用。(2)鋼架鋼框架支護一般分為型鋼框架和格柵鋼框架,工字鋼框架和格柵鋼框架是隧道工程中最常用的支護形式。由于鋼框架具有較高的支護強度和剛度,能承受較大的初始圍巖壓力,一般用于軟弱松散圍巖;但這種鋼框架重量大,與混凝土連接不緊密,粘結力低,不能保證噴射混凝土的密實性,影響其整體性;然而,網(wǎng)格鋼框架恰恰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鋼框架的不足,可以與噴射混凝土緊密結合,形成一個完整的混凝土結構。而且,由于其重量輕、加工安裝方便、省力、節(jié)材等優(yōu)點,在工程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特別是在圍巖工程條件稍好的地段。(3)錨桿錨桿是指由金屬或其它高性能材料所制作而成的桿型構件。它主要是一種利用各種機械設備裝置及黏結介質(zhì)設在隧道施工環(huán)境中,形成一種能夠同時承受荷載、預防圍巖產(chǎn)生變形的保護措施。錨桿支護效應通常考慮所有懸掛效應、組合梁效應及加固效應。錨桿的布置大致可以劃分為局部式布置與系統(tǒng)式。局部布局主要是為了堅硬、破碎的圍巖。對于已經(jīng)破碎的軟弱圍巖,一般可以通過系統(tǒng)式布置方法加固整個圍巖。對門坡2號隧道Ⅲ級圍巖采用局部布置,Ⅳ、Ⅴ級圍巖采用系統(tǒng)布置。(4)鋼筋網(wǎng)初期支護采用的是鋼筋網(wǎng)絡,它是一種噴射式混凝土骨架,有利于提高了混凝土在施工中的抗彎、耐剪、防拉和抵抗沖擊等特點,減少了混凝土在施工中的收縮和裂縫。(5)噴射混凝土噴射式混凝土是指在速凝機械的大力支持和技術幫助下,對其中一些摻有大量速凝劑的水性混凝土施加適當?shù)膰娝畨毫退倌龎毫?將這些混凝土高速地噴射至建筑隧道內(nèi)的巖壁或建筑地基基層表面,使其迅速溶解凝結甚至硬化,形成承重結構。(6)二次襯砌隧道二次支護襯砌一般是指采用大型模筑物或鋼筋混凝土材料作為隧道襯砌,與初期的隧道支護共同使用構成一種新的復合型隧道襯砌。5.4支護設計參數(shù)Ⅴ級圍巖支護設計參數(shù)表5-1Ⅴ級圍巖支護設計參數(shù)表項目材料及規(guī)格結構尺寸預加固小導管Φ42,長3.5m縱向間距0.8m,環(huán)向間距35cm初期支護噴射混凝土C25噴射混凝土厚25cm錨桿Φ22,長3.5m縱向間距1.0m,環(huán)向間距70cm鋼筋網(wǎng)Φ8,@25×25cm型鋼鋼架18號工字鋼縱向間距0.8m二次襯砌C30鋼筋混凝土邊墻、拱,厚50cm仰拱,厚60cmⅣ級圍巖支護設計參數(shù)表5-2Ⅳ級圍巖支護設計參數(shù)表項目材料及規(guī)格結構尺寸初期支護噴射混凝土C25噴射混凝土厚20cm錨桿Φ22,長3.0m縱向間距1.2m,環(huán)向間距70cm鋼筋網(wǎng)Φ8,@30×30cm格柵鋼架主筋Φ22縱向間距0.8m二次襯砌C30鋼筋混凝土邊墻、拱,厚45cm仰拱,厚55cmⅢ級圍巖支護設計參數(shù)表5-3Ⅲ級圍巖支護設計參數(shù)表項目材料及規(guī)格結構尺寸初期支護噴射混凝土C25噴射混凝土厚15cm錨桿Φ22,長2.5m縱向間距1.2m,環(huán)向間距70cm鋼筋網(wǎng)Φ8,@25×25cm二次襯砌C30鋼筋混凝土邊墻、拱,厚40cm仰拱,厚50cm圖圖5-1Ⅲ級圍巖襯砌結構圖圖5-2Ⅳ級圍巖襯砌結構圖圖5-2Ⅳ級圍巖襯砌結構圖圖5-3Ⅴ級圍巖襯砌結構圖圖5-3Ⅴ級圍巖襯砌結構圖5.5二次襯砌設計二次襯砌厚度根據(jù)對于復合式襯砌中二次襯砌的規(guī)定,我們可以初步擬定二次襯砌的厚度。Ⅲ級圍巖35cmⅣ級圍巖35cmV級圍巖45cmⅢ級圍巖深埋段配筋輸入文件0.35.679201020.000926220.35.66894160.025177840.35.65995510.035462550.35.64929040.016552210.35.63462690.013220060.35.61518230.004470190.35.59255560-.013318680.35.56893970-.045285010.35.54265770-.072122950.35.51144860-.069995350.35.47856580-.047697030.35.44722720-.014198580.35.42037790.022035720.35.40048630.053667940.35.38938310.075034070.35.38938540.082574810.35.38938410.075033500.35.40048650.053668070.35.42037800.022036250.35.44722430-.014196900.35.47856320-.047696100.35.51144360-.069994000.35.54265650-.072122100.35.56893630-.045285860.35.59256100-.013320030.35.61518560.004469050.35.63462590.013220040.35.64929400.016552630.35.65995650.035462660.35.66894780.025177940.35.67921010.00092616(2)配筋結果鋼筋型號:HRB335混凝土標號:C30配筋參數(shù):c=35.000b=1000.000d=18.000d1=18.000maxAs=1020.0maxAs1=1020.0Ⅳ級圍巖淺埋段配筋(1)輸入文件3.51.15055500.000084513.51.14028900.045614713.51.13130000.059424213.51.11868700.023779253.51.10240700.018131043.51.07962400.006229893.51.05293400-.019961983.51.02549000-.069114193.5.99231170-.099381083.5.95267220-.093162483.5.91076860-.061653223.5.87073360-.016311363.5.83637910.032013433.5.81089010.073918743.5.79663460.102129803.5.79663730.112083103.5.79663400.102134903.5.81089260.073921053.5.83637670.032015073.5.87073360-.016313483.5.91076210-.061653473.5.95266730-.093162213.5.99230380-.099380703.51.02549000-.069114073.51.05293000-.019962243.51.07961800.006229733.51.10239600.018130573.51.11867800.023779273.51.13129200.059424203.51.14028200.045614723.51.15054500.00008468(2)配筋結果鋼筋型號:HRB335混凝土標號:C30配筋參數(shù):c=35.000b=1000.000d=20.000d1=20.000maxAs=2200.0maxAs1=2200.0Ⅴ級圍巖淺埋段配筋(1)輸入文件0.451.52548800-.009284370.451.51522800.095562240.451.50623600.103278600.451.491641020.013763500.451.48448100-.004052920.451.47785500-.030774250.451.468983600-.047997300.451.45762800-.051910810.451.44465000-.045260950.451.43100400-.031059540.451.417651020-.012401170.451.40554100.007708450.451.395410200.026533070.451.38813400.041756500.451.38402800.051623790.451.38403500.055086070.451.38402800.051628570.451.38813200.041764450.451.39547300.026538620.451.40554200.007713690.451.41766400-.012396560.451.43100800-.031057490.451.44465100-.045260520.451.45763300-.051912820.451.463600300-.048002130.451.47786400-.030780130.451.48449400-.004054550.451.49165100.013764130.451.50624500.103278800.451.51523600.095562110.451.52550300-.00928446(2)配筋結果鋼筋型號:HRB335混凝土標號:C30配筋參數(shù):c=35.000b=1000.000d=22.000d1=22.000maxAs=3050.0maxAs1=3052.0第6章隧道縱斷面設計對于公路隧道,其縱、橫斷面的設計一定要能夠滿足行車安全及行車平順的需求,并認真充分考慮到其施工及維修的方便性。在設計過程中需要考慮到的主要影響因素包括排水、通風、越嶺標高等,主要內(nèi)容包括坡道的形式、坡度尺寸、坡段銜接及在隧道內(nèi)的最低車輛行駛速度。明確來講:6.1坡道形式坡道形式分為單坡和人字坡。單坡坡道主要適用于線路較緊的坡段(是指在短距離內(nèi)必須提高高度的坡道)或線路延伸區(qū),因為單坡可以爭取高程;人字型邊坡主要用于長大隧道,特別是山區(qū)隧道。同時滿足排水要求。人字坡入口的高程不必提高,與其他山坡的自然斜坡狀況一致,非常適合不需要為爭取的越山隧道。對于長大隧道,為了便于施工通風,常在坡頂設置通風井。6.2坡度大小可見,平坡路段是車輛在高速行駛時路線上的最佳坡度,既不是緊急坡,也不是采用制動方式行駛,所以產(chǎn)生的汽車廢氣量最少,對于封閉的隧道最為有利。但為了滿足天然排水的要求,不應設置任何一個平坡,最小傾斜率不應低于3‰。對于限制路徑和坡度的不同線路,參照本規(guī)范具體適用。但是,由于受到隧道內(nèi)部濕度及空氣阻力等因素的影響,限制坡度相應地減小。6.3坡段長度當車輛通過邊坡點時,會產(chǎn)生附加力和附加速度。如果隧道內(nèi)坡點過多,很容易讓司機感到不舒服。同時,坡點過多會大大地增加運營作業(yè)過程中的維護難度。關于坡段連接及隧道內(nèi)車輛最低速度,本次設計未作設計,故不再贅述。綜上所述,結合隧道地形地質(zhì)資料,選擇了單向坡。隧道進口里程k120+860,對應內(nèi)軌頂高程785.46m,出口里程K121+085,對應內(nèi)軌頂高程784.79m,隧道全長225m,坡度大小0.3‰,由于隧道長度小,坡段長度就是隧道長度,即225m,故設計為無變坡點隧道。具體的縱、橫斷面設計可參見對門坡2號高速公路的縱、橫斷面設計示意圖。第7章附屬設施設計7.1隧道通風設計7.1.1隧道通風的目的1、稀釋施工過程中產(chǎn)生的大量CH4、H2S等有害氣體2、稀釋隧道內(nèi)粉塵,主要為SiO23、保持隧道內(nèi)的含氧量,保證隧道內(nèi)的新鮮空氣流通4、降低隧道內(nèi)的濕度和溫度7.1.2通風設計根據(jù)規(guī)定[5]進行通風設計i.判斷通風類型《公路隧道通風和照明設計規(guī)范》規(guī)定,當滿足以下條件時需要使用機械通風:L×N≥6×105L×N≥2×106其中:——隧道長度——設計交通流量(輛/h)本隧道的設計高峰車流量:1500輛/h(L×N≥2×106單向)L×N=225×1500=3.375×105由此判斷,應采用自然通風。7.2運營照明設備進行照明設施設計,應參照以下步驟[5]照明區(qū)段劃分圖7-1照明區(qū)段劃分i.入口段入口段亮度為其中:—入口段照明亮度()—入口段亮度折減系數(shù),按下表用內(nèi)插法計算得出為0.045—洞外亮度()設計交通量N(輛/h)k計算行車速度v(km/h)雙車道單向交通雙車道雙向交通100806040≧2400≧13000.0450.0350.0220.012≦700≦3600.0350.0250.0150.01入口段照明長度為:其中:—入口段照明長度(m)—照明停車視距(m),v=100km/h縱坡為0.3%時取155.2m—洞內(nèi)凈空高度,為7.345mv(km/h)縱坡(%)-4-3-2-10123410017917316816315815414914514280112110106103100989593906062605857565554535240292827272626252525因此:故,取入口段照明長度為165m。ii.出口段對于單向交通隧道,應設置出口段照明出口段長度:宜取60m亮度:與入口段一致7.3防水與排水根據(jù)規(guī)范[6]進行防排水設計:a.洞內(nèi)防排水設計①在初期支護與二次襯砌之間還應設置一塊由防水板和無紡布組成的防水層,防止地下水大量泄露進入襯砌。由于地下隧道工作者在施工和運營過程中地下水的水量和流向可能發(fā)生變化,施工期無水或少水的隧道不能保證運營期無水或少水。因此,在施工期無水或少水的隧道內(nèi),也應按耐久性要求設置防水層。初期支護施工工作完成后,在混凝土主體表面均勻鋪設密度為400g/m2的土工布,然后沿周向均勻鋪設易焊接的防水卷材。卷材厚度1.5mm,接縫搭接長度10mm。②二次襯砌施工縫、伸縮縫和沉降縫是防滲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因此,應采取一套可靠的防水保護措施。除按施工規(guī)范要求進行處理外,還應進行精心細致地設計,采用合適的防水材料和施工形式。二次襯砌施工縫和沉降縫的主要結構基本形式如下圖所示。 圖7-2施工縫、沉降縫的主要構造方法及結構形式示意圖③路邊溝主要用于排水運行中隧道內(nèi)的清潔污水、消防污水等廢棄物,電纜溝內(nèi)的集水也應被引入路邊溝。隧道內(nèi)無中心水管(溝)時,襯砌后的地下水也可通過邊溝排出。此時,路邊邊溝底部應低于路面墊層,避免邊溝積水對路面結構的不利影響。路邊溝通常為明溝和盲溝。本次設計采用開口式邊溝,保持兩側布置。④隧道中部需要設置一條中央地下排水溝,使襯砌后的地下水通過水平管道流入中央排水溝在流出進行排出隧道。中央排水溝采用梯形槽設置,具體尺寸見設計圖。圖7-3梯形溝槽示意圖⑤對于橫向排水溝坡度取為5%,縱向間距取為50m橫向導水管兩端連接形式三通連接洞內(nèi)排水系統(tǒng)布置見下圖,具體尺寸詳見圖紙。圖7-4隧道排水系統(tǒng)布置圖b.洞口段防排水在明洞回填層頂面洞門墻背設排水溝;明洞槽邊、仰坡開挖線3至5m以外設截水溝。排水溝采用矩形斷面,尺寸50cm×50cm截水溝可采用矩形斷面。隧道進口的溝渠將隧道邊坡和前坡的地表水引至隧道進口外側。圖7-5排水溝7.4電纜槽設計為了防止通信和信號電纜損壞,有必要在隧道內(nèi)設置電纜槽。設置時應滿足以下條件:通信電纜和電力電纜必須分開敷設。當電力電纜在不同通道敷設困難時,可沿隧道壁架設,但應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電纜在隧道內(nèi)部或進行水平面或豎向過渡時,電纜交叉槽的尺寸設置應能夠滿足電纜彎曲半徑的設計要求,彎曲半徑不可能超過1.2m,相應的折線轉角不可能超過30°,轉彎路段的長度不可能超過0.6m。在電纜溝處均設置一個蓋板,且在蓋板頂面均宜與人行道或便路平齊。當電纜溝和溝與溝水平行時,蓋板應分開設置。

第8章施工組織設計8.1概述施工組織設計包括施工方案內(nèi)容:確定、選擇、安排、組織進度安排:人員和資源配置場地布置:資源配置和人員生產(chǎn)生活的場地資源需求與供給:各種自愿的準備與供給8.2總體施工方案根據(jù)圍巖條件,對施工方案進行比較,確定總體施工方案:對門坡2號隧道明挖段埋深小,周邊地形較開闊,洞口自然山坡穩(wěn)定,無塌方、滑坡,周邊環(huán)境對施工范圍限制較小,進口段及明洞采用明挖法施工。該方法的優(yōu)點是開挖機械化程度高,施工方便,速度快,施工后襯砌完整性好,質(zhì)量易于保證。為了保證其施工安全,縮短施工時間,出入口V類圍巖地段均采用預留核心土方法。由于上部有核心土支護開挖面,且能快速及時地實施上部拱架初期支護,開挖面穩(wěn)定性好,核心土和下部開挖均在拱架初期支護的防護下進行,施工安全性良好。然而,雖然核心土體增強了開挖面的穩(wěn)定性,但在開挖過程中圍巖會受到多重擾動,從而增加圍巖的變形。因此,V級圍巖段采用超前小導管,進出口V級圍巖段采用長管棚對開挖面及前方圍巖進行預支護。采用短臺階法施工Ⅳ級圍巖段,可有效縮短支護結構封閉時間,改善初期支護受力變形的狀況,控制隧道初期變形收斂速度和變形量。Ⅲ級圍巖地段采用長臺階法,施工工序少,相互干擾小,便于施工組織管理;工作空間大,便于進行大型機械化施工;結果表明,開挖一次成型對圍巖擾動較小,有利于圍巖穩(wěn)定;施工進度快,成本低。綜上,在對門坡2號隧道中,Ⅴ級圍巖段預留核心土法IV級圍巖段短臺階法III級圍巖段長臺階法8.3暗洞分部開挖施工組織方法設計8.3.1預留核心土開挖法設計Ⅴ類圍巖地段宜選擇采用預留核心土法環(huán)形開掘。上部弧形引導坑開挖分為三個部分(開挖1、2、3),如子圖所示。隧道初期支護完成后,應盡快重新進行二次襯砌的施工作業(yè),二次模板混凝土的施工時間也可根據(jù)監(jiān)測結果確定。上弧形導坑主要采用人工風鎬或挖掘機進行開鑿。當需要爆破時,采用短進洞分段起爆的控制爆破。開挖后及時用噴混凝土封閉巖面,并進行初期支護圖8.1預留核心土法開挖和支護順序圖圖8.2預留核心土法開挖和支護工序圖8.3.2短臺階法開挖設計短臺階法適用于Ⅳ級圍巖的開挖。對于軟弱圍巖,應設置超前錨桿。隧道初期支護完成后,應盡快進行二次襯砌施工,二次模板混凝土的施工時間也可根據(jù)監(jiān)測結果確定。圖8.3臺階法開挖施工方案圖圖8.4臺階法開挖施工流程圖8.3.3長臺階法開挖設計長臺階法開挖適合III級圍巖段,開挖后,需立即向圍巖噴射混凝土,并在施工前做好初期支護,盡快施做二次襯砌,也可根據(jù)監(jiān)測結果來確定進行二次模筑混凝土的施做時間。與普通爆破相比,光面爆破的優(yōu)點是安全高效,經(jīng)濟效益顯著。各開挖斷面不同,炮孔設計略有不同,但一般方法相似。因此,本次設計僅選?、纛悋鷰r開挖的上臺階面進行炮眼設計。IV級圍巖爆破設計:a.爆破機具與材料鉆孔:鉆孔采用YT-28風鉆,孔徑φ42mm;炸藥:炮孔采用φ32mm的硝銨(乳化)炸藥,周邊眼采用φ25mm的小直徑炸藥雷管:毫秒雷管(1-17段,每段間距25ms及以上,腳線為5-7m導爆管) 圖8-5上臺階掌子面炮眼布置圖圖8-6掏槽眼平剖面圖b.爆破參數(shù)設計 8.4輔助施工措施隧道進出口開挖時,由于覆蓋層薄,巖石風化強烈,地質(zhì)條件較差。另外,如果施工方法不當,很容易造成土體坍塌、工程事故,影響工程的正常進度。為保證安全工程的順利進行,必要時應采取相應的輔助措施。8.4.1輔助施工措施的選擇工程中常見的輔助施工的措施有:a.管棚:將鋼管(導管)直接插入到隧道鉆孔內(nèi),沿著隧道開挖時的輪廓進行布置,形成一個鋼管管棚,管內(nèi)進行注漿,并與堅固的鋼架相結合,形成一個預支護結構體系,對自穩(wěn)性極低的周邊圍巖進行支護加固。適用于極性破碎的地層、崩塌體、巖樁等區(qū)域,對于防止軟弱范圍巖體的沉陷、松弛、倒塌具有顯著的效果。支護性能較強,適宜于含水泥砂土的地層或者破碎帶、淺埋式隧道或者具有重要結構的地上。b.超前小導管:沿隧道縱向,在拱上部開挖輪廓線外一定范圍內(nèi),向前向上傾斜一定角度,或沿隧道橫向,在拱腳附近向下傾斜一定角度。灌漿排水管的一個外露端通常可以于由管道開挖后的格柵式整體鋼架提供支撐,形成預支撐體系。c.超前錨桿:一般適用于淺埋松散破碎地層。它的主要用途是在上拱開挖輪廓線外一定范圍內(nèi)沿隧道縱向向上、向前傾斜一定角度,或在拱腳附近沿隧道橫向向下傾斜一定角度的一種密實砂漿錨桿。8.4.2輔助施工設計1)管棚設計管棚適用于V級圍巖段鋼管規(guī)格:熱軋無縫鋼管φ108mm,壁厚6mm,節(jié)長4m、6m管距:環(huán)向間距為50cm外插角:鋼管軸線與襯砌外緣線夾角為2°鋼管施工誤差:徑向不大于15cm管棚長度(包括套拱段):需根據(jù)具體情況而定,一般小于40m搭接長度:大于1m施工設計:采用C25砼拱套作為管棚導向墻,套拱內(nèi)埋設4榀18號工字鋼,工字鋼與管棚導向鋼管焊成整體。管棚施工順序為從上而下,施工前必須架設拱部管棚施工平臺。2)超前小導管注漿超前小導管設置于V級圍巖洞身段,采用外徑為50mm、壁厚5mm的熱軋無縫鋼管,外插角為14°。導管上注漿孔梅花型布置,縱向孔距為15cm,尾部100cm不鉆孔作為預留止?jié){段。3)超前錨桿超前錨桿設置于IV級圍巖段,采用φ22早強砂漿錨桿,采用RPB335鋼筋,外插角為5°至30°。錨桿環(huán)相間距為50cm,相鄰兩環(huán)錨桿水平搭接長度不小于100cm。8.5施工組織設計與施工進度一個隧道開挖作業(yè)的循環(huán)工序只要包括測量放線、超前支護、鉆眼、裝藥放炮、通風排煙、裝渣運渣、找頂?shù)裙ぷ骱椭ёo八道工序。1、V級圍巖情況隧道開挖作業(yè)采取循環(huán)工作,V級圍巖段采用三班工作制,每18小時完成一個循環(huán),一個循環(huán)的時間T=18h=1080min。測量放線時間t1:根據(jù)工程類比法,V級圍巖段,均取測量放線時間t1為60min。鉆眼時間t2:V級圍巖及以上取30%T左右,IV級圍巖及以下取40%T左右,本設計中取為15%t2=15%T=15%×1080=162min取為150min裝藥放炮時間t3:裝藥爆破的時間占總循環(huán)時間的7%左右,本次設計取10%,t3=10%T=10%×1080=108min取為60min通風排煙時間t4:通風排煙時間占總循環(huán)時間的6%左右,設計時取5%t4=5%T=5%×1080=54min取為60min通風排煙時間t5:實際裝渣運渣時間占總循環(huán)時間的40%左右,本設計中考慮到支護的時間較長,所以取為20%t5=20%T=20%×1080=216min取為150min超前支護作業(yè)時間t7:超前支護作業(yè)時間一般占到循環(huán)作業(yè)總時間的15%t7=15%T=15%×1080=162min取為240min支護時間t8:支護時間一般占到循環(huán)作業(yè)總時間的20%t8=20%T=20%×1080=216min取為210min循環(huán)進尺計算:V級圍巖段計劃每循環(huán)進尺1.5m,一個循環(huán)時間為T=18h,一個月以24天記月均進尺為2×24=48m。綜上,得到V級圍巖段施工進度計劃的安排。2.IV級圍巖本設計IV級圍巖及采用三班工作制,三天四個循環(huán),一個循環(huán)的時間T=18h=1080min。根據(jù)V級圍巖段各個施工工序的時間計算方法同樣可以確定IV級圍巖段的各個施工工序時間。2.III級圍巖本設計III級圍巖主要采用全斷面式方法施工,計劃每循環(huán)進尺3.0m,三班工作制,三天四次循環(huán)工作,一個循環(huán)的時間T=12h=720min。根據(jù)V級圍巖段各個施工工序的時間計算方法同樣可以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