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海綿城市老舊小區(qū)改造施工方案_第1頁
亳州市海綿城市老舊小區(qū)改造施工方案_第2頁
亳州市海綿城市老舊小區(qū)改造施工方案_第3頁
亳州市海綿城市老舊小區(qū)改造施工方案_第4頁
亳州市海綿城市老舊小區(qū)改造施工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亳州市海綿城市老舊小區(qū)改造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1.1項目背景亳州市作為安徽省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自2016年編制《亳州市海綿城市專項規(guī)劃》以來,已在新建項目中全面落實海綿城市建設要求。為進一步推進老舊城區(qū)改造,結合城市水環(huán)境治理與排水防澇工作,本項目選取亳州市典型老舊小區(qū)實施海綿化改造,旨在通過"滲、滯、蓄、凈、用、排"六位一體技術體系,解決小區(qū)內澇、雨水徑流污染等問題,提升居民生活品質。項目改造范圍包括小區(qū)道路、停車位、綠化景觀、排水系統(tǒng)等,改造面積約2.3萬平方米,惠及居民386戶。1.2現(xiàn)狀分析改造小區(qū)建成于2000年前后,現(xiàn)狀存在三大突出問題:一是排水系統(tǒng)老化,雨污合流嚴重,管道堵塞率達35%;二是硬化面積過大,占比達72%,雨水徑流系數(shù)高達0.65,汛期積水深度可達0.4米;三是綠化布局不合理,缺乏雨水調蓄功能。參照亳州市劉園新村改造經(jīng)驗,需重點實施透水鋪裝改造、雨污分流、調蓄設施建設等工程內容。1.3設計目標根據(jù)《亳州市海綿城市專項規(guī)劃》要求,本項目改造后需達到以下指標:年徑流總量控制率≥70%,雨水徑流污染削減率≥40%,透水鋪裝面積占比≥50%,內澇防治設計重現(xiàn)期達到30年一遇。同時結合《亳州市城鎮(zhèn)老舊小區(qū)改造十四五專項規(guī)劃》,同步實現(xiàn)基礎設施完善、環(huán)境品質提升的綜合目標。二、設計原則2.1生態(tài)優(yōu)先原則遵循"自然循環(huán)、生態(tài)凈化"理念,優(yōu)先采用下沉式綠地、植草溝等生態(tài)措施,減少硬質鋪裝面積。小區(qū)綠化改造中保留原有喬木58株,新增鄉(xiāng)土植物品種12種,構建喬灌草復合植被系統(tǒng),提升雨水凈化能力。2.2系統(tǒng)整合原則采用"源頭減排-過程控制-末端調蓄"三級技術體系:源頭通過透水鋪裝、下凹式綠地削減徑流;過程利用植草溝、雨水花園傳輸凈化;末端建設調蓄塘和雨水濕地,形成完整的海綿系統(tǒng)。同步改造小區(qū)周邊市政管網(wǎng)120米,實現(xiàn)與城市排水系統(tǒng)的有效銜接。2.3因地制宜原則根據(jù)小區(qū)地形特點(最大高差2.3米),劃分3個匯水分區(qū),分別采用不同技術組合:西北高區(qū)(面積0.8萬㎡)以透水鋪裝為主;中部平區(qū)(面積1.1萬㎡)重點建設雨水花園;東南低區(qū)(面積0.4萬㎡)設置調蓄設施。參照陵西湖治理經(jīng)驗,在小區(qū)東側結合現(xiàn)狀坑塘改造生態(tài)濕地1處。2.4民生為本原則改造過程中保障居民基本生活不受影響,分區(qū)域分階段施工,設置臨時通道和便民設施。停車位改造采用植草磚與透水瀝青組合形式,在滿足36個停車需求的同時,實現(xiàn)雨水滲透功能。保留小區(qū)原有健身場地,改造為透水地面并增設休憩設施。三、主要施工內容3.1透水鋪裝改造工程車行道改造:拆除原有混凝土路面8200㎡,采用"透水瀝青+透水基層"結構,面層選用AC-13型透水瀝青(空隙率18%),基層采用C20透水混凝土(滲透系數(shù)≥1.5×10?3m/s),基層下設20cm厚級配碎石排水層。道路縱坡控制在1.5%-2.5%,每隔50米設置橫向排水盲溝。停車位改造:改造生態(tài)停車位102個,采用植草磚鋪裝(尺寸250×190×80mm),基層鋪設30cm厚級配砂石,設置透水盲管收集滲透雨水。停車位周邊設置10cm高路緣石,每隔3個車位預留1處排水口,接入植草溝系統(tǒng)。步行系統(tǒng)改造:小區(qū)內步行道采用透水磚鋪裝3200㎡,磚型選用200×100×60mm仿石透水磚(抗壓強度≥C30),采用砂墊層干鋪法施工,接縫寬度5mm,用細砂填縫。在兒童活動區(qū)采用彩色透水橡膠地面800㎡,厚度15mm,彈性模量1.2MPa。3.2雨水調蓄設施建設雨水花園:在小區(qū)中心區(qū)域建設集中式雨水花園2處,總面積650㎡,平均下凹深度0.3m。結構層自上而下依次為:種植土層(300mm,滲透系數(shù)1×10??m/s)、砂濾層(150mm)、碎石層(200mm,粒徑20-30mm)、土工布隔離層。配置鳶尾、菖蒲等耐澇植物,周邊設置溢流口連接雨水管網(wǎng)。植草溝:沿小區(qū)道路兩側建設生態(tài)植草溝1200m,斷面形式采用倒梯形(上口寬1.2m,下口寬0.6m,深0.4m),縱坡控制在0.5%-1.0%。溝內鋪設100mm厚種植土,種植狗牙根、結縷草等匍匐型草種,溝底設置DN100透水盲管,間隔50m設置沉沙井。調蓄塘:利用小區(qū)東南角閑置空地改造調蓄塘1座,占地面積380㎡,有效調蓄容積540m3。塘體采用復合防滲結構(HDPE土工膜+黏土防滲層),設置進水區(qū)、沉淀區(qū)、水生植物區(qū)三部分,配置睡蓮、蘆葦?shù)人参?,安裝太陽能曝氣裝置2臺,提升水質凈化效果。3.3排水系統(tǒng)改造雨污分流工程:改造小區(qū)排水管網(wǎng)2800m,其中雨水管采用DN200-DN400HDPE雙壁波紋管1500m,污水管采用DN150-DN300UPVC管1300m。管道施工采用HDPE纏繞結構壁管(SN8級),雨水管最小坡度0.3%,污水管最小坡度0.5%。新建雨水檢查井32座,污水檢查井28座,全部采用預制混凝土井筒。管網(wǎng)修復工程:對保留的原有管道采用CCTV檢測技術進行評估,對12處結構性缺陷管道實施紫外光固化修復,修復長度320m。對小區(qū)與市政管網(wǎng)連接處進行改造,新建截流井2座,安裝雨污分流閘閥,確保晴天無污水入河。排水口改造:改造小區(qū)雨水排放口3處,設置旋流沉砂裝置和格柵,末端建設生態(tài)緩沖帶50㎡,種植蘆葦、香蒲等水生植物,進一步凈化入河雨水水質。3.4綠化景觀提升工程下凹式綠地:改造原有綠地4500㎡為下凹式綠地,平均下凹深度0.15-0.2m,設置溢流坎控制淹沒時間。采用"喬+灌+草"復層種植結構,上層保留原有樸樹、國槐等喬木,中層種植紫薇、木槿等花灌木,下層種植耐陰地被植物,形成立體綠化系統(tǒng)。屋頂綠化:對小區(qū)3棟住宅樓屋頂進行綠化改造,總面積680㎡。采用輕型屋頂綠化系統(tǒng),結構層包括:防水保護層、排水層、過濾層、種植層(150mm厚)。選用佛甲草、垂盆草等地被植物,配置自動滴灌系統(tǒng),預計年徑流削減量可達1800m3。垂直綠化:在小區(qū)圍墻、車庫出入口等部位建設垂直綠化120m2,采用攀爬植物與模塊化種植箱組合形式,選用爬山虎、紫藤等品種,提升小區(qū)綠化覆蓋率5個百分點。四、施工流程4.1施工準備階段(30天)現(xiàn)場勘察:采用全站儀進行地形測繪,劃分3個施工分區(qū),設置控制網(wǎng)點12個。對地下管線進行物探和開挖探坑,繪制詳細管線分布圖。材料準備:透水磚、透水瀝青等主要材料提前進行進場檢驗,透水系數(shù)檢測頻率為每批次1組。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設計需滿足C30強度等級和1.5×10?3m/s滲透系數(shù)要求,提前進行試配和樣板施工。技術交底:組織施工人員進行專項培訓,重點掌握透水鋪裝施工工藝、雨水花園結構層施工要點等關鍵技術。編制詳細的施工方案和應急預案,報監(jiān)理單位審批后實施。4.2主體施工階段(120天)第一階段(40天):管網(wǎng)改造工程采用分段開挖法施工,每個作業(yè)段長度控制在50m以內管道基礎采用砂石墊層(厚度150mm),接口采用熱熔連接雨污分流管道同步施工,做好標識區(qū)分完成3座檢查井和2處截流井施工第二階段(50天):透水鋪裝工程車行道施工:路基處理→級配碎石基層→透水混凝土→透水瀝青停車位施工:素土夯實→透水碎石墊層→砂墊層→植草磚鋪設人行道施工:路基整形→透水基層→透水磚鋪設→嵌縫處理每日施工完成后進行透水性能檢測,滲透系數(shù)不小于1×10?3m/s第三階段(30天):調蓄設施工程雨水花園:場地平整→基坑開挖→結構層施工→植被種植植草溝:溝槽開挖→土工布鋪設→碎石層→種植土回填→植被種植調蓄塘:清淤整形→防滲處理→水生植物種植→配套設施安裝4.3配套施工階段(45天)綠化工程:按照"先喬木后灌木再地被"的順序施工,喬木種植土球直徑不小于樹干直徑的6倍,確保成活率≥95%。景觀工程:安裝路緣石1800m,設置透水磚排水溝350m,改造休閑廣場2處,面積420㎡。照明工程:更換太陽能路燈32盞,新增庭院燈18盞,采用LED光源,節(jié)能率達到30%以上。4.4驗收階段(15天)分部分項工程驗收:按照《城鎮(zhèn)道路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guī)范》《透水路面技術規(guī)程》等標準進行驗收,重點檢測透水鋪裝滲透系數(shù)、結構層厚度等指標。海綿功能測試:進行2小時暴雨強度(50mm/h)模擬試驗,檢測徑流控制效果和內澇防治能力,確保達到設計標準。五、質量控制5.1材料質量控制建立材料進場檢驗制度,主要材料控制指標如下:透水磚:抗壓強度≥30MPa,透水系數(shù)≥1.5×10?3m/s,防滑系數(shù)≥65BPN透水混凝土:抗壓強度≥C30,孔隙率15%-25%,滲透系數(shù)≥1×10?3m/sHDPE管道:環(huán)剛度≥8kN/m2,斷裂伸長率≥350%種植土:pH值6.5-7.5,有機質含量≥3%,滲透系數(shù)1×10??m/s5.2施工過程控制透水鋪裝施工控制要點:基層壓實度≥93%,表面平整度≤5mm/2m透水磚鋪設縫隙寬度3-5mm,采用中砂嵌縫施工溫度控制:透水瀝青施工溫度160-180℃,透水混凝土施工溫度5-35℃調蓄設施施工控制要點:雨水花園結構層厚度偏差≤±10mm防滲膜焊接搭接寬度≥100mm,焊接強度≥母材強度的80%水生植物種植密度:挺水植物20-30株/m2,沉水植物50-60株/m25.3檢測驗收標準分項工程驗收標準:透水鋪裝:表面平整度≤5mm/2m,相鄰板塊高差≤3mm管道工程:閉水試驗合格,允許滲水量≤0.05m3/(h·m)調蓄設施:結構尺寸偏差≤±50mm,蓄水深度偏差≤±30mm功能驗收標準:年徑流總量控制率:通過水文模型模擬和現(xiàn)場監(jiān)測數(shù)據(jù)評估水質凈化效果:檢測SS、COD等指標,確保污染削減率達標內澇防治能力:進行重現(xiàn)期30年暴雨模擬,無明顯積水六、安全管理6.1施工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配備專職安全員3名,特種作業(yè)人員持證上崗率100%。設置標準化圍擋220m,高度2.5m,采用彩鋼板與防塵網(wǎng)組合形式。施工區(qū)域劃分危險區(qū)域、警戒區(qū)域和作業(yè)區(qū)域,設置安全警示標志45處。6.2臨時用電管理采用TN-S接零保護系統(tǒng),設置總配電箱1個,分配電箱4個,開關箱16個,實行"三級配電兩級保護"。配電箱防護等級達到IP54,漏電保護器動作電流≤30mA,動作時間≤0.1s。6.3文明施工措施施工現(xiàn)場設置洗車平臺1處,配備高壓沖洗設備,進出車輛100%沖洗。施工揚塵控制采用霧炮機2臺,PM10濃度控制在0.5mg/m3以下。噪聲排放控制在晝間≤70dB,夜間≤55dB,避免夜間施工。6.4應急預案編制防汛、防火、觸電等專項應急預案,配備應急物資:潛水泵4臺(流量50m3/h)、應急照明設備10套、滅火器20具。每月組織1次應急演練,提高應急處置能力。七、進度計劃7.1總體進度安排項目總工期180天,具體里程碑節(jié)點如下:第1-30天:施工準備及管網(wǎng)改造第31-90天:透水鋪裝施工第91-150天:調蓄設施及綠化工程第151-180天:配套工程及驗收7.2進度保障措施資源保障:投入挖掘機3臺、壓路機2臺、攤鋪機1臺,高峰期施工人員達到80人。技術保障:采用BIM技術進行施工模擬,提前發(fā)現(xiàn)和解決施工沖突。對關鍵工序采用樣板引路制度,每個分項工程先做樣板段,驗收合格后再大面積施工。協(xié)調保障:每周召開進度協(xié)調會,及時解決施工中存在的問題。與周邊社區(qū)建立聯(lián)動機制,設置24小時投訴電話,及時處理居民反映的問題。7.3進度控制方法采用Project軟件進行進度計劃管理,設置關鍵線路控制點12個,實行周檢查、月考核制度。當實際進度與計劃偏差超過5%時,及時采取增加資源投入、調整作業(yè)班次等措施糾偏。八、后期維護8.1維護責任體系建立"專業(yè)公司+物業(yè)+居民"三位一體維護機制:由市政養(yǎng)護公司負責專業(yè)設施維護,物業(yè)公司負責日常管理,居民參與監(jiān)督。簽訂維護責任書,明確各方職責和維護標準。8.2設施維護要求透水鋪裝維護:每月清掃1次,每年高壓沖洗2次發(fā)現(xiàn)堵塞及時采用壓縮空氣吹掃或高壓水沖洗破損板塊修復時間不超過48小時調蓄設施維護:雨水花園:每季度清除雜草1次,每年更換表層種植土10%植草溝:每月巡查1次,及時清理落葉和雜物調蓄塘:每半年清淤1次,保持有效調蓄容積綠化維護:喬木:每年修剪1-2次,病蟲害防治2次灌木:每季度修剪1次,保持造型美觀地被植物:及時補種死亡植株,覆蓋率保持在95%以上8.3智慧管理系統(tǒng)安裝雨水監(jiān)測設備3套,實時監(jiān)測降雨量、徑流量、水質等數(shù)據(jù),通過物聯(lián)網(wǎng)平臺實現(xiàn)遠程監(jiān)控。設置智慧井蓋12個,具備異常開啟報警功能。建立維護檔案,記錄設施運行狀況和維護記錄,為后續(xù)改造提供數(shù)據(jù)支持。8.4維護資金保障按照"政府補貼+物業(yè)費提取+居民自籌"的方式籌集維護資金,政府每年安排專項維護資金5萬元,物業(yè)費中提取5%作為維護基金,確保設施長期穩(wěn)定運行。九、投資估算與效益分析9.1投資估算項目總投資680萬元,其中直接工程費560萬元,工程建設其他費用80萬元,預備費40萬元。各項費用構成如下:透水鋪裝工程:220萬元(32.4%)調蓄設施工程:180萬元(26.5%)管網(wǎng)改造工程:150萬元(22.1%)綠化景觀工程:80萬元(11.8%)其他費用:50萬元(7.2%)9.2經(jīng)濟效益直接效益:每年減少內澇損失約15萬元,節(jié)約綠化灌溉用水3.2萬噸,折合水費6.4萬元。間接效益:提升小區(qū)房產價值約5%-8%,改善居民生活品質,降低城市排水系統(tǒng)壓力。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