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棧橋跨河道施工方案設計_第1頁
木棧橋跨河道施工方案設計_第2頁
木棧橋跨河道施工方案設計_第3頁
木棧橋跨河道施工方案設計_第4頁
木棧橋跨河道施工方案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跨河道木棧橋施工方案設計一、工程概況1.1項目背景本項目為跨河道木棧橋工程,位于城市生態(tài)濕地公園內,河道寬度約60米,平均水深2.5米,最大流速1.2m/s。棧橋設計全長65米,凈寬3米,設計荷載等級為人群荷載3.5kN/m2,橋面標高高于50年一遇洪水位0.5米。結構設計使用年限15年,兼具生態(tài)觀光與應急通行功能。1.2工程地質條件根據地質勘察報告,河道兩岸為粉質黏土,河床覆蓋層厚度3-5米,下層為中風化砂巖。地下水位與河水位基本一致,對混凝土結構具弱腐蝕性。施工區(qū)域50年一遇最高洪水位為12.3米,最低枯水位8.7米。1.3主要技術指標項目參數項目參數橋面總寬3.5米設計活荷載3.5kN/m2凈寬3.0米抗震設防烈度7度跨徑布置5×13米設計洪水頻率1/50橋面橫坡2%基礎形式鋼筋混凝土樁基+防腐木墩二、施工總體部署2.1施工流程規(guī)劃本工程采用"兩岸同步推進、中間合龍"的施工策略,總工期控制在90天內,具體階段劃分如下:前期準備階段(15天):含施工方案審批、材料采購、臨時設施搭建基礎施工階段(30天):樁基施工、承臺澆筑、墩柱安裝主體結構階段(30天):主梁架設、橋面鋪裝、護欄安裝收尾驗收階段(15天):防腐處理、景觀綠化、竣工驗收2.2施工平面布置左岸區(qū)域:設置材料加工區(qū)(30m×20m)、木材防腐處理區(qū)(15m×10m)、辦公生活區(qū)(20m×15m);右岸區(qū)域:設置鋼筋加工區(qū)(20m×15m)、混凝土攪拌區(qū)(15m×10m);河道區(qū)域:布置2個施工平臺(10m×6m),配備浮吊及運輸船只。臨時用電采用岸側變壓器+電纜架空敷設,臨水采用打井取水并經凈化處理。2.3資源配置計劃人力資源:項目經理1人、技術負責人1人、安全員2人、施工員3人、各專業(yè)班組(木工25人、鋼筋工15人、混凝土工10人、起重工5人、普工20人)。主要設備:25T汽車吊2臺、浮吊1艘、柴油發(fā)電機(150kW)1臺、木材加工機械套裝1套、混凝土輸送泵1臺、振動錘1臺。三、主要施工方法3.1基礎工程施工3.1.1樁基施工采用Φ800鉆孔灌注樁基礎,共12根,樁長15-18米,樁頂嵌入承臺50mm。施工流程:測量放線→鋼護筒埋設(入土深度≥2m)→沖擊鉆成孔(泥漿護壁)→清孔(沉渣厚度≤50mm)→鋼筋籠吊裝(主筋Φ20,保護層70mm)→水下混凝土澆筑(C30,坍落度180-220mm)。成樁后進行低應變檢測,合格率需達100%。3.1.2承臺與墩柱施工承臺為C35鋼筋混凝土結構,尺寸2.5m×2.5m×1.2m,采用鋼板樁圍堰施工。墩柱采用預制鋼筋混凝土方柱(600×600mm),頂部預埋不銹鋼連接件。施工要點:①圍堰抽水后及時澆筑封底混凝土(厚300mm);②承臺鋼筋保護層采用花崗巖墊塊;③墩柱安裝垂直度偏差控制在1/3000以內。3.2木結構主體施工3.2.1材料選擇與處理主梁:選用進口俄羅斯樟子松,規(guī)格200×300mm,經ACQ防腐劑真空加壓處理(藥劑保留量≥10kg/m3);橫梁:落葉松防腐木,規(guī)格150×200mm;橋面板:印尼菠蘿格,厚度50mm,表面做防滑開槽處理;連接件:采用316不銹鋼螺栓(直徑≥12mm)及隱藏式金屬連接件。所有木材進場需提供含水率檢測報告(要求≤15%)及防腐處理合格證。3.2.2主梁安裝采用"岸上預制、分段吊裝"工藝,每跨主梁由3根通長木梁組成,梁間設置剪刀撐(100×150mm方木)。吊裝前在墩頂設置臨時鋼支架,通過25T汽車吊分跨架設,每根主梁安裝后立即進行臨時固定。節(jié)點處理采用榫卯結合+不銹鋼螺栓加固,節(jié)點處涂刷環(huán)氧樹脂防腐膠。3.2.3橋面系統(tǒng)施工橫梁間距500mm,與主梁采用不銹鋼騎馬釘連接(每節(jié)點4個)。橋面板鋪設方向與主梁垂直,板間預留8-10mm伸縮縫,采用不銹鋼沉頭螺絲(間距300mm)固定。橋面排水設置:①2%雙向橫坡;②板縫間設置隱形排水槽;③每20米設置橋面排水孔(Φ50mm)。3.3附屬工程施工3.3.1護欄安裝采用雙層防腐木護欄,總高度1.1米,立柱間距1.5米,扶手截面100×120mm。立柱底部通過預埋鋼板與主梁連接,安裝時采用專用夾具定位(允許偏差±3mm)。護欄內側設置LED燈帶槽,采用太陽能供電系統(tǒng),滿足夜間照明需求。3.3.2防腐處理工藝所有木結構表面處理分三步實施:①機械打磨(砂紙目數120-180目);②涂刷水性透明底漆(干膜厚度≥60μm);③噴涂聚硅氧烷面漆(干膜厚度≥80μm)。特別節(jié)點處理:①螺栓連接部位纏繞防腐膠帶;②木材端面涂刷端面封閉劑(吸水率降低率≥60%);③每年定期維護時補涂防腐涂層。四、關鍵施工技術4.1水上作業(yè)平臺搭設采用Φ630×8mm鋼管樁(長6米)搭設2個作業(yè)平臺,每個平臺面積60㎡,樁間距3×4米。平臺結構:①鋼管樁基礎(入土深度≥3m);②I20a工字鋼主梁;③10#槽鋼分配梁;④50mm厚防滑木板面層。平臺周邊設置1.2米高防護欄桿及救生圈、救生衣等應急設備。4.2木材防開裂控制技術針對大截面木梁易開裂問題,采取以下措施:①原材料進行6個月以上自然養(yǎng)生;②加工前進行蒸汽平衡處理(溫度60℃,濕度80%);③梁體截面設置應力釋放槽(寬10mm,深50mm);④安裝時預留伸縮縫(按0.3mm/m計算);⑤采用環(huán)氧樹脂灌注裂縫(寬度≥0.3mm時)。4.3生態(tài)保護施工措施為減少對河道生態(tài)影響,實施以下專項措施:①施工廢水處理:設置三級沉淀池(總容積50m3)+油水分離器;②施工垃圾管理:分類收集,日產日清,嚴禁拋入河道;③噪聲控制:選用低噪聲設備,夜間(22:00-6:00)禁止強噪聲作業(yè);④水土保持:兩岸施工區(qū)設置防滲膜(HDPE,1.5mm)及排水溝;⑤魚類保護:在樁基施工區(qū)設置攔魚網(網目5mm),施工結束后清理河床。五、質量安全保證體系5.1質量管理措施材料控制:建立"三檢"制度(進場檢驗、加工檢驗、安裝檢驗),木材需提供FSC認證;工序控制:實行"樣板引路",每個分項工程首件驗收合格后方可大面積施工;測量控制:采用全站儀(精度2mm+2ppm)進行三維定位,橋面標高用水準儀(精度±2mm/km)控制;試驗檢測:每批木材做抗彎強度試驗(≥12MPa),每500㎡橋面做防滑性能檢測(摩擦系數≥0.6)。5.2安全生產管理專項防護:①高空作業(yè):設置安全網(20m×6m)、臨邊防護(高度1.2m);②水上作業(yè):配備救生艇(2艘)、應急照明系統(tǒng);③吊裝作業(yè):設置警戒區(qū)(半徑10米),專人指揮;應急管理:編制防汛、消防、觸電等專項應急預案,每半月組織一次應急演練;安全培訓:特種作業(yè)人員持證上崗,每日開展"三交三查"安全活動。5.3進度控制措施采用Project軟件進行進度計劃管理,設置三級控制點:①基礎完工(第30天);②主梁合龍(第60天);③竣工驗收(第90天)。關鍵線路:樁基施工→主梁安裝→橋面鋪裝。資源保障:①備用發(fā)電機(200kW)1臺;②材料儲備量滿足15天連續(xù)施工;③雨季施工提前儲備防雨物資。六、環(huán)境保護與文明施工6.1揚塵控制施工區(qū)域周邊設置2.5米高圍擋,出入口安裝車輛沖洗平臺(含三級沉淀池)。易揚塵材料(水泥、砂子)采用密閉存儲,運輸車輛必須覆蓋篷布。施工現場PM10濃度監(jiān)測每日不少于2次,超標時啟動霧炮降塵。6.2噪聲管理主要施工設備安裝隔音罩,木工加工區(qū)設置聲屏障(降噪量≥25dB)。噪聲監(jiān)測點設在距施工區(qū)邊界50米處,晝間≤70dB,夜間≤55dB。高考期間(考前3天至考后1天)嚴格限制夜間施工。6.3生態(tài)恢復施工結束后,拆除臨時設施并恢復原貌,兩岸各設置100㎡生態(tài)緩沖帶,種植蘆葦、菖蒲等水生植物。棧橋欄桿外側設置生態(tài)掛籃,栽種本地藤本植物,形成立體綠化效果。七、驗收標準與流程7.1分部分項驗收隱蔽工程驗收:包括樁基、預埋件、防腐處理等,需留存影像資料;分項工程驗收:基礎、木結構、橋面系等,檢驗批合格率需達100%;功能檢測:包括靜載試驗(1.2倍設計荷載)、撓度測試(最大允許值L/250)、排水性能(雨后2小時無積水)。7.2竣工驗收資料需提交的主要文件:①竣工圖及設計變更;②原材料出廠合格證及試驗報告;③施工記錄(含隱蔽工程驗收記錄);④結構安全檢測報告;⑤環(huán)境保護驗收資料;⑥使用維護說明書。八、后期維護管理8.1定期檢查計劃日常檢查:每日巡查橋面及護欄完好情況;月度檢查:重點檢查木材防腐層及連接件;年度檢測:委托專業(yè)機構進行結構安全性評估,包括:①木材含水率檢測;②螺栓扭矩測試;③結構變形觀測;④防腐性能評估。8.2維護保養(yǎng)措施每2年進行一次全面防腐處理,包括:①表面清潔(高壓水槍沖洗,壓力≤0.5MPa);②破損涂層修復;③重點部位(節(jié)點、端面)補涂防腐劑。發(fā)現木材開裂寬度≥3mm時,及時采用環(huán)氧樹脂修補;連接件松動時,按設計扭矩(45-60N·m)復緊。8.3應急預案制定棧橋突發(fā)事件應急處置方案,包括:①木結構火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