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金礦選礦技術應用總結一、金礦選礦技術概述
金礦選礦技術是指通過物理或化學方法,從含金礦石中分離出金粒,并提高金品位的過程。選礦技術的選擇取決于礦石性質、金粒大小、嵌布特性等因素。常見的選礦技術包括重選、浮選、氰化浸出等。
(一)選礦技術的分類
1.重選技術
-利用金粒與其他礦物密度差異進行分離。
-常用設備:跳汰機、搖床、螺旋溜槽。
-適用于粒度較大的金礦石。
2.浮選技術
-通過捕收劑、起泡劑等使金粒附著在氣泡上浮出。
-常用設備:浮選機。
-適用于細粒嵌布金礦石。
3.氰化浸出技術
-利用氰化鈉溶液溶解金粒。
-常用設備:浸出槽、電解槽。
-適用于高品位金礦石。
(二)選礦工藝流程
1.破碎與磨礦
-礦石經(jīng)破碎機破碎至合適粒度。
-磨礦機將礦石磨至金粒單體解離。
-示例:破碎后粒度≤-10mm,磨礦細度80%通過74μm。
2.分離與富集
-重選:跳汰機分選,金精礦品位提高至50%-70%。
-浮選:調整礦漿pH值,捕收劑用量為200-300g/t。
-氰化浸出:浸出濃度0.1%-0.3%,浸出時間24-48小時。
3.金精礦處理
-浸出液經(jīng)鋅粉置換或活性炭吸附提純。
-電解精煉:電流密度100-200A/m2,精金純度≥99.9%。
二、選礦技術應用實例
(一)低品位金礦石選礦
1.工藝流程
-破碎→重選→浮選→氰化浸出。
2.技術要點
-重選優(yōu)先回收粗粒金,浮選提高中細粒金回收率。
-氰化浸出時添加活化劑(如NaCN)提高浸出率。
(二)高品位含金硫化礦選礦
1.工藝流程
-破碎→浮選→焙燒→氰化浸出。
2.技術要點
-浮選采用黃藥類捕收劑,焙燒去除硫化物提高浸出效率。
-浸出液循環(huán)使用,減少藥劑消耗。
三、選礦技術優(yōu)化方向
(一)提高回收率
1.優(yōu)化磨礦細度,確保金粒充分解離。
2.改進浮選藥劑配方,降低藥劑消耗。
3.采用新型重選設備,提升粗粒金回收率。
(二)減少環(huán)境污染
1.改進氰化浸出工藝,降低氰化物用量。
2.采用無氰浸出技術(如硫代硫酸鈉浸出)。
3.加強尾礦廢水處理,實現(xiàn)達標排放。
(三)智能化選礦
1.引入傳感器監(jiān)測礦漿成分,自動調整藥劑用量。
2.應用機器視覺技術優(yōu)化重選設備分選精度。
3.開發(fā)選礦過程模擬軟件,提高工藝設計效率。
四、總結
金礦選礦技術需根據(jù)礦石特性靈活選擇工藝組合,重點優(yōu)化回收率、環(huán)保性和智能化水平。未來應加強低品位礦石高效利用和無氰浸出技術的研究,推動行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
一、金礦選礦技術概述
金礦選礦技術是指通過物理或化學方法,從含金礦石中分離出金粒,并提高金品位的過程。選礦技術的選擇取決于礦石性質、金粒大小、嵌布特性、礦石硬度、伴生礦物種類等因素。選礦工藝的優(yōu)劣直接影響金的綜合回收率和生產(chǎn)成本。常見的選礦技術包括重選、浮選、氰化浸出等。
(一)選礦技術的分類
1.重選技術
-原理:利用金粒與其他礦物密度差異進行分離。金密度(19.3g/cm3)遠高于常見硫化物(4-5g/cm3)和氧化物(5-6g/cm3),可通過重力沉降或淘洗實現(xiàn)分離。
-常用設備:
-跳汰機:通過機械振動和橫向水流形成差速沉降,適用于處理大中粒級礦石(>0.5mm)。操作要點包括:
(1)調整給礦濃度(25%-40%),過高易堵塞篩板,過低則分選效率低。
(2)優(yōu)化沖程頻率(50-150次/min)和沖程幅度(50-150mm),頻率過高能耗增加,幅度過小分選區(qū)狹窄。
-搖床:利用不對稱往復運動和橫向水流,適用于細粒級礦石(-0.5mm)。操作要點包括:
(1)調整床面傾角(20°-40°),傾角越大處理量越低但精礦品位越高。
(2)控制橫向水流速度(0.5-2.0m/s),水流過快易沖刷床面,過慢則分選不充分。
-螺旋溜槽:利用螺旋葉片推動礦漿旋轉,適用于處理粒度不均勻的礦石(-2mm)。操作要點包括:
(1)調整螺旋轉速(10-30rpm),轉速越高處理量越大但精礦品位降低。
(2)保持礦漿流速(1.5-3.0m/s),流速過低易沉積,過高則金粒流失嚴重。
-適用條件:優(yōu)先回收粒度>0.2mm的金,回收率可達60%-80%。對微細粒金回收效果差。
2.浮選技術
-原理:通過捕收劑、起泡劑和調整劑使金粒附著在氣泡上浮出。金表面通常疏水性,需添加捕收劑(如黃藥類)增強其親水性。
-常用設備:機械式浮選機(如XCF/KYF系列),結構包括:
-礦漿槽:容量需滿足5-10分鐘處理量,避免礦漿擾動影響分選。
-空氣分布器:采用擴散式或壓氣式,擴散式能耗低但氣泡易破裂。
-泡沫收集器:角度可調(35°-60°),角度越大精礦品位越高但處理量降低。
-操作要點:
(1)調整礦漿pH值(8-10),pH過低捕收劑無效,過高則金表面氧化。
(2)控制捕收劑用量(50-500g/t),過量增加藥耗,不足影響浮選效果。
(3)保持礦漿濃度(25%-45%),濃度過高氣泡易合并,過低則浮選面積減小。
-適用條件:適用于細粒嵌布金礦石(-0.074mm),回收率可達70%-90%。對微細粒金需配合預處理。
3.氰化浸出技術
-原理:利用氰化鈉溶液(濃度0.05%-0.3%)溶解金,反應式:4Au+8NaCN+O?+2H?O→4Na[Au(CN)?]+4NaOH。浸出液通過鋅粉置換或活性炭吸附提純。
-常用設備:
-浸出槽:材質需耐腐蝕(如聚酯類),內設攪拌槳葉(轉速300-600rpm)確保反應均勻。
-置換槽:溫度控制在40-50°C可加速反應,但過高易揮發(fā)氰化物。
-吸附柱:活性炭粒徑需均勻(2-5mm),預處理(用酸洗、堿洗)可延長使用壽命至6-12個月。
-操作要點:
(1)添加活化劑(如Na?CO?),活化溫度80-90°C可提高浸出率至95%以上。
(2)氰化鈉消耗量監(jiān)測:正常消耗5-15g/t·d,超標需補充或排查泄漏。
(3)浸出時間控制:低品位礦石需48-72小時,高品位礦石24-36小時。
-適用條件:適用于高品位(>2g/t)或經(jīng)過重選/浮選富集的礦石,毒性問題需配套尾礦處理系統(tǒng)。
(二)選礦工藝流程
1.破碎與磨礦
-破碎階段:
-階段破碎:采用顎式破碎機(處理能力5-50t/h)將原礦破碎至300mm,控制入料粒度可降低設備磨損。
-二階段破碎:采用圓錐破碎機(閉合側隙5-10mm)進一步破碎至50mm,破碎比可達8-10。
-篩分環(huán)節(jié):使用振動篩(振幅3-5mm,頻率15-20Hz)實現(xiàn)碎礦與篩分閉路,減少過粉碎。
-磨礦階段:
-磨礦機選擇:自磨機(處理能力50-500t/h)適用于硬質礦石,球磨機(轉速70-85%)適用于中軟礦石。
-磨礦分級:采用螺旋分級機(溢流口高度可調)控制磨礦細度,80%通過74μm為常見目標。
-加水控制:礦漿濃度保持在70%-80%,過低易堵塞分級機,過高則能量效率降低。
2.分離與富集
-重選-浮選聯(lián)合流程(適用于低品位硫化礦):
(1)重選優(yōu)先回收:跳汰機處理-200目尾礦,金回收率可達50%-60%。
(2)浮選精選:調整礦漿電位(pH>9.5)后添加2號油(用量100g/t),中細粒金回收率提升至30%-40%。
-浮選-氰化聯(lián)合流程(適用于高品位氧化礦):
(1)浮選脫泥:采用煤油(用量200g/t)回收嵌布金,精礦品位達8g/t。
(2)氰化浸出:礦漿溫度控制在60°C,攪拌強度(功率密度0.5-1.0kW/m3)需滿足傳質需求。
3.金精礦處理
-物理提純:
-火法精煉:在950-1100°C熔煉,添加銀(≤1%)、銅(≤0.1%)助熔,精金純度可達99.5%。
-電解精煉:
(1)電解液組成:硫酸(150g/L)+氯化鈉(10g/L),溫度50-60°C。
(2)電解參數(shù):電流密度150-200A/m2,陰極移動頻率5-10次/min。
(3)精金純度檢測:采用ICP-OES(檢出限0.001%)或原子吸收光譜法。
-化學提純:
-二氧化碳還原法:用CO在900-1000°C還原金泥,純度可達99.7%。
-活性炭吸附法:采用柱狀活性炭(比表面積>1000m2/g),吸附容量測試需在200-500mg/g范圍內。
二、選礦技術應用實例
(一)低品位氧化礦選礦
1.工藝流程
-破碎→搖床→浮選→干燥→火法精煉
2.技術要點
-搖床操作:給礦速度5-8m3/h,床面水流速度1.0m/s,精礦品位可達3g/t。
-浮選藥劑:采用松醇油(50g/t)+丁基黃藥(200g/t),浮選時間30分鐘。
-干燥工藝:采用轉筒干燥機(轉速2-4rpm),出口溫度≤80°C避免金粒氧化。
(二)高品位硫化礦選礦
1.工藝流程
-破碎→跳汰→浮選→焙燒→氰化浸出→電解精煉
2.技術要點
-跳汰分選:給礦密度1.2t/m3,沖程頻率70次/min,金精礦品位達15g/t。
-焙燒工藝:窯爐溫度750-850°C,焙燒時間4-6小時,煙氣含氧量控制在2%-5%。
-氰化浸出:添加亞硫酸鈉(100g/t)抑制硫化物干擾,浸出液循環(huán)率≤30%。
三、選礦技術優(yōu)化方向
(一)提高回收率
1.破碎環(huán)節(jié)優(yōu)化:
-采用多碎少磨原則,原礦中-3mm粒級占比控制在40%-50%。
-引入激光粒度分析儀在線監(jiān)測,動態(tài)調整破碎機排料口。
2.浮選工藝改進:
-開發(fā)納米級捕收劑(粒徑<50nm),對-10μm金回收率提升20%。
-應用微泡浮選技術,氣泡直徑50-100μm可提高微細粒金回收率。
3.氰化浸出強化:
-采用攪拌式浸出槽替代傳統(tǒng)槽式浸出,傳質效率提升35%。
-添加生物浸出菌種(如嗜酸氧化硫桿菌),降低氰化鈉用量至0.02%-0.05%。
(二)減少環(huán)境污染
1.尾礦處理:
-采用濃縮-脫水和生態(tài)壓濾技術,尾礦含水量降至60%以下。
-推廣堆浸工藝,浸出液循環(huán)利用率達80%-90%。
2.氰化物管理:
-安裝在線氰化物分析儀(響應時間<5分鐘),實時監(jiān)控尾礦濃度(≤0.05mg/L)。
-采用電解分解裝置,氰化物分解率>98%。
3.能源節(jié)約:
-選用變頻破碎機,空載運行時能耗降低50%。
-浸出系統(tǒng)采用余熱回收裝置,預熱礦漿溫度提升15°C。
(三)智能化選礦
1.在線監(jiān)測系統(tǒng):
-安裝X射線熒光光譜儀(XRF)實時分析礦漿成分,調整藥劑用量誤差≤5%。
-部分自動控制礦物識別(MIR)攝像頭,識別嵌布粒度變化自動調整重選參數(shù)。
2.模擬優(yōu)化平臺:
-開發(fā)選礦過程仿真軟件(如MinSim),模擬不同工藝組合下金回收率變化。
-基于機器學習的算法預測最佳藥劑配方,降低試驗成本60%。
3.預測性維護:
-在磨機軸承安裝振動傳感器,故障預警時間提前至72小時。
-利用紅外熱成像檢測設備熱平衡,預防過熱損壞。
四、總結
金礦選礦技術的核心在于根據(jù)礦石特性選擇合適工藝組合,并通過精細化操作和智能化改造提升效率。未來發(fā)展方向包括:
1.微細粒金高效回收技術,目標回收率≥85%;
2.無氰浸出技術產(chǎn)業(yè)化,毒性降低至傳統(tǒng)方法的1/100;
3.智能選礦系統(tǒng)普及,生產(chǎn)成本降低20%-30%。
通過工藝創(chuàng)新和環(huán)境友好措施,可實現(xiàn)金礦資源的高效可持續(xù)利用。
一、金礦選礦技術概述
金礦選礦技術是指通過物理或化學方法,從含金礦石中分離出金粒,并提高金品位的過程。選礦技術的選擇取決于礦石性質、金粒大小、嵌布特性等因素。常見的選礦技術包括重選、浮選、氰化浸出等。
(一)選礦技術的分類
1.重選技術
-利用金粒與其他礦物密度差異進行分離。
-常用設備:跳汰機、搖床、螺旋溜槽。
-適用于粒度較大的金礦石。
2.浮選技術
-通過捕收劑、起泡劑等使金粒附著在氣泡上浮出。
-常用設備:浮選機。
-適用于細粒嵌布金礦石。
3.氰化浸出技術
-利用氰化鈉溶液溶解金粒。
-常用設備:浸出槽、電解槽。
-適用于高品位金礦石。
(二)選礦工藝流程
1.破碎與磨礦
-礦石經(jīng)破碎機破碎至合適粒度。
-磨礦機將礦石磨至金粒單體解離。
-示例:破碎后粒度≤-10mm,磨礦細度80%通過74μm。
2.分離與富集
-重選:跳汰機分選,金精礦品位提高至50%-70%。
-浮選:調整礦漿pH值,捕收劑用量為200-300g/t。
-氰化浸出:浸出濃度0.1%-0.3%,浸出時間24-48小時。
3.金精礦處理
-浸出液經(jīng)鋅粉置換或活性炭吸附提純。
-電解精煉:電流密度100-200A/m2,精金純度≥99.9%。
二、選礦技術應用實例
(一)低品位金礦石選礦
1.工藝流程
-破碎→重選→浮選→氰化浸出。
2.技術要點
-重選優(yōu)先回收粗粒金,浮選提高中細粒金回收率。
-氰化浸出時添加活化劑(如NaCN)提高浸出率。
(二)高品位含金硫化礦選礦
1.工藝流程
-破碎→浮選→焙燒→氰化浸出。
2.技術要點
-浮選采用黃藥類捕收劑,焙燒去除硫化物提高浸出效率。
-浸出液循環(huán)使用,減少藥劑消耗。
三、選礦技術優(yōu)化方向
(一)提高回收率
1.優(yōu)化磨礦細度,確保金粒充分解離。
2.改進浮選藥劑配方,降低藥劑消耗。
3.采用新型重選設備,提升粗粒金回收率。
(二)減少環(huán)境污染
1.改進氰化浸出工藝,降低氰化物用量。
2.采用無氰浸出技術(如硫代硫酸鈉浸出)。
3.加強尾礦廢水處理,實現(xiàn)達標排放。
(三)智能化選礦
1.引入傳感器監(jiān)測礦漿成分,自動調整藥劑用量。
2.應用機器視覺技術優(yōu)化重選設備分選精度。
3.開發(fā)選礦過程模擬軟件,提高工藝設計效率。
四、總結
金礦選礦技術需根據(jù)礦石特性靈活選擇工藝組合,重點優(yōu)化回收率、環(huán)保性和智能化水平。未來應加強低品位礦石高效利用和無氰浸出技術的研究,推動行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
一、金礦選礦技術概述
金礦選礦技術是指通過物理或化學方法,從含金礦石中分離出金粒,并提高金品位的過程。選礦技術的選擇取決于礦石性質、金粒大小、嵌布特性、礦石硬度、伴生礦物種類等因素。選礦工藝的優(yōu)劣直接影響金的綜合回收率和生產(chǎn)成本。常見的選礦技術包括重選、浮選、氰化浸出等。
(一)選礦技術的分類
1.重選技術
-原理:利用金粒與其他礦物密度差異進行分離。金密度(19.3g/cm3)遠高于常見硫化物(4-5g/cm3)和氧化物(5-6g/cm3),可通過重力沉降或淘洗實現(xiàn)分離。
-常用設備:
-跳汰機:通過機械振動和橫向水流形成差速沉降,適用于處理大中粒級礦石(>0.5mm)。操作要點包括:
(1)調整給礦濃度(25%-40%),過高易堵塞篩板,過低則分選效率低。
(2)優(yōu)化沖程頻率(50-150次/min)和沖程幅度(50-150mm),頻率過高能耗增加,幅度過小分選區(qū)狹窄。
-搖床:利用不對稱往復運動和橫向水流,適用于細粒級礦石(-0.5mm)。操作要點包括:
(1)調整床面傾角(20°-40°),傾角越大處理量越低但精礦品位越高。
(2)控制橫向水流速度(0.5-2.0m/s),水流過快易沖刷床面,過慢則分選不充分。
-螺旋溜槽:利用螺旋葉片推動礦漿旋轉,適用于處理粒度不均勻的礦石(-2mm)。操作要點包括:
(1)調整螺旋轉速(10-30rpm),轉速越高處理量越大但精礦品位降低。
(2)保持礦漿流速(1.5-3.0m/s),流速過低易沉積,過高則金粒流失嚴重。
-適用條件:優(yōu)先回收粒度>0.2mm的金,回收率可達60%-80%。對微細粒金回收效果差。
2.浮選技術
-原理:通過捕收劑、起泡劑和調整劑使金粒附著在氣泡上浮出。金表面通常疏水性,需添加捕收劑(如黃藥類)增強其親水性。
-常用設備:機械式浮選機(如XCF/KYF系列),結構包括:
-礦漿槽:容量需滿足5-10分鐘處理量,避免礦漿擾動影響分選。
-空氣分布器:采用擴散式或壓氣式,擴散式能耗低但氣泡易破裂。
-泡沫收集器:角度可調(35°-60°),角度越大精礦品位越高但處理量降低。
-操作要點:
(1)調整礦漿pH值(8-10),pH過低捕收劑無效,過高則金表面氧化。
(2)控制捕收劑用量(50-500g/t),過量增加藥耗,不足影響浮選效果。
(3)保持礦漿濃度(25%-45%),濃度過高氣泡易合并,過低則浮選面積減小。
-適用條件:適用于細粒嵌布金礦石(-0.074mm),回收率可達70%-90%。對微細粒金需配合預處理。
3.氰化浸出技術
-原理:利用氰化鈉溶液(濃度0.05%-0.3%)溶解金,反應式:4Au+8NaCN+O?+2H?O→4Na[Au(CN)?]+4NaOH。浸出液通過鋅粉置換或活性炭吸附提純。
-常用設備:
-浸出槽:材質需耐腐蝕(如聚酯類),內設攪拌槳葉(轉速300-600rpm)確保反應均勻。
-置換槽:溫度控制在40-50°C可加速反應,但過高易揮發(fā)氰化物。
-吸附柱:活性炭粒徑需均勻(2-5mm),預處理(用酸洗、堿洗)可延長使用壽命至6-12個月。
-操作要點:
(1)添加活化劑(如Na?CO?),活化溫度80-90°C可提高浸出率至95%以上。
(2)氰化鈉消耗量監(jiān)測:正常消耗5-15g/t·d,超標需補充或排查泄漏。
(3)浸出時間控制:低品位礦石需48-72小時,高品位礦石24-36小時。
-適用條件:適用于高品位(>2g/t)或經(jīng)過重選/浮選富集的礦石,毒性問題需配套尾礦處理系統(tǒng)。
(二)選礦工藝流程
1.破碎與磨礦
-破碎階段:
-階段破碎:采用顎式破碎機(處理能力5-50t/h)將原礦破碎至300mm,控制入料粒度可降低設備磨損。
-二階段破碎:采用圓錐破碎機(閉合側隙5-10mm)進一步破碎至50mm,破碎比可達8-10。
-篩分環(huán)節(jié):使用振動篩(振幅3-5mm,頻率15-20Hz)實現(xiàn)碎礦與篩分閉路,減少過粉碎。
-磨礦階段:
-磨礦機選擇:自磨機(處理能力50-500t/h)適用于硬質礦石,球磨機(轉速70-85%)適用于中軟礦石。
-磨礦分級:采用螺旋分級機(溢流口高度可調)控制磨礦細度,80%通過74μm為常見目標。
-加水控制:礦漿濃度保持在70%-80%,過低易堵塞分級機,過高則能量效率降低。
2.分離與富集
-重選-浮選聯(lián)合流程(適用于低品位硫化礦):
(1)重選優(yōu)先回收:跳汰機處理-200目尾礦,金回收率可達50%-60%。
(2)浮選精選:調整礦漿電位(pH>9.5)后添加2號油(用量100g/t),中細粒金回收率提升至30%-40%。
-浮選-氰化聯(lián)合流程(適用于高品位氧化礦):
(1)浮選脫泥:采用煤油(用量200g/t)回收嵌布金,精礦品位達8g/t。
(2)氰化浸出:礦漿溫度控制在60°C,攪拌強度(功率密度0.5-1.0kW/m3)需滿足傳質需求。
3.金精礦處理
-物理提純:
-火法精煉:在950-1100°C熔煉,添加銀(≤1%)、銅(≤0.1%)助熔,精金純度可達99.5%。
-電解精煉:
(1)電解液組成:硫酸(150g/L)+氯化鈉(10g/L),溫度50-60°C。
(2)電解參數(shù):電流密度150-200A/m2,陰極移動頻率5-10次/min。
(3)精金純度檢測:采用ICP-OES(檢出限0.001%)或原子吸收光譜法。
-化學提純:
-二氧化碳還原法:用CO在900-1000°C還原金泥,純度可達99.7%。
-活性炭吸附法:采用柱狀活性炭(比表面積>1000m2/g),吸附容量測試需在200-500mg/g范圍內。
二、選礦技術應用實例
(一)低品位氧化礦選礦
1.工藝流程
-破碎→搖床→浮選→干燥→火法精煉
2.技術要點
-搖床操作:給礦速度5-8m3/h,床面水流速度1.0m/s,精礦品位可達3g/t。
-浮選藥劑:采用松醇油(50g/t)+丁基黃藥(200g/t),浮選時間30分鐘。
-干燥工藝:采用轉筒干燥機(轉速2-4rpm),出口溫度≤80°C避免金粒氧化。
(二)高品位硫化礦選礦
1.工藝流程
-破碎→跳汰→浮選→焙燒→氰化浸出→電解精煉
2.技術要點
-跳汰分選:給礦密度1.2t/m3,沖程頻率70次/min,金精礦品位達15g/t。
-焙燒工藝:窯爐溫度750-850°C,焙燒時間4-6小時,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對口機械基礎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華陽實驗小學題庫及答案
- 高一年級組長發(fā)言稿
- 保險分享演講稿
- 臨夏坡屋面防水施工方案
- 主變套管更換施工方案
- 科學七下第一章測試卷及答案
- 樂理考級一級模擬試題及答案
- 幼兒護理知識培訓心得課件
- 青馬工程筆試題目及答案
- 2025年廣東省社區(qū)《網(wǎng)格員》真題匯編及答案
- 稅務師涉稅服務相關法律考試練習題及答案2025年
- 2025年浙江高考數(shù)學試題及答案詳解
- 國旗國歌國徽的課件
- 中小學學生心理健康測評工具匯編
- 2025中新社(北京)國際傳播集團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招聘6人考試參考題庫及答案解析
- 2025至2030中國海帶膠行業(yè)發(fā)展趨勢分析與未來投資戰(zhàn)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航空發(fā)動機整體葉盤零件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孕產(chǎn)婦全程保健指南
- 航空理論教學課件
- 縣級醫(yī)院醫(yī)保管理辦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